民主和谐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以基层民主和社会和谐的基本关联为研究对象。
     论文旨在同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面临现代国家构建、市场体制扩展和社会阶层利益冲突增加等多重压力下的当代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国家构建、民主扩展和社会和谐的相融共生,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的现代民主发展道路,实现民主转型与社会和谐。论文通过对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经验的理论梳理和归纳,在结合民主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探求以民主构建社会和谐的理论架构。
     论文结合基层民主发展机制与社会和谐构建问题,建立了民主和谐论的理论命题。论文认为,社会和谐的实质是社会各主体权利的平衡和协调,治理导向的强民主是实现主体之间平等协商和沟通,实现治理优化的最优选择,发展民主则促进和谐。我们也将这一命题简称为民主和谐论。由此,我们提出以民主巩固解决既有民主机制中出现的问题、以民主创新突破僵化停滞的制度和规则、以民主治理改善国家与社会治理状况以及以民主共识形成社会和谐的凝聚力等四个中层命题,作为以民主构建和谐的基本机制。
     论文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在民主和谐论的理论命题之下,建构了民主巩固论、民主创新论、民主治理论和民主共识论四个中层命题,并结合基层民主发展的实际经验和案例对我国基层民主发展机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论文主张,在构建现代国家的进程中,通过国家能力建设与民主发展的结合,发展治理导向的强民主,是通过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选择。论文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途径是发展民主,基层民主具体机制的研究证明了通过发展民主促进社会和谐是可能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深刻理解所要推进的是什么样的民主、以什么现实机制推进民主,这才是民主和谐论的关键。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study of basic correlation between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social harmony.
     This paper seeks to answer one question that how modern China, when confronted multiple press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country, expansion of market mechanism and interest conflicts of social class, to realiz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ntergrowth of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ountry, expansion of democracy and social harmony, thus finds a Chinese path to modern democratic development and achieves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social harmony. Through clarifying and summarizing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democratic development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combined with theory of democracy and theory of state, the paper develops theoretical frame of constructing social harmony through democracy.
     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harmony is advanced after discussi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democracy at grassroots leve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harmony.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essence of social harmony is the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of rights between main bodies of the society, that governance oriented strong democracy is the optimum choice to realize governance optimization, equal consul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in bodies. We name this proposition "theory of democratic harmony" for short. We propose four medium - level theories as the basic mechanism to construct harmony through democracy, which is to solve problems arising in democracy mechanism with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o breakthrough rigescent institution and principles by democratic innovation, to improve state and social governance status by good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to form social harmony and cohesion with democratic consociation.
     Basing on normative analysis, in the proposition of "theory of democratic harmony", the paper develops four medium - level theories, which is 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innovation, 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governance, 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consociation..A profound analysis of democracy development mechanism at grassroots level is also made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cases.
     The paper claim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modern country, developing governance-oriented strong democracy by national capacity building and democracy development, is the basic choice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through grassroots level democracy.
引文
①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本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日第1版。
    ① 围绕俞可平先生的“民主是个好东西”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论激烈争论是对这种状况的一个生动反映。俞可平先生似乎只是在讲已经得到世界多数国家民主发展经验所支持的民主理论的ABC,而且相当谨慎。但是回复他的却是“民主不是个坏东西”、“民主不好也不坏”以及“民主是不是好东西不能一概而论”,甚至“民主是个坏东西”等观点。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学习时报》第367期。
    ② 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萧功秦:《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解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等。
    ③ 即便是在阿马蒂亚·森的十分意义上的作为可行能力的“自由”而言也是如此,只是其中关于经济条件和社会机会等扩展较快,而政治以及透明性保证等方面相对滞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颐、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 经济上“中国奇迹”最有说服力的版本是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同名著作中提供的。“北京共识”源出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2004年5月发表的乔舒亚·库珀·拉莫的一篇论文,题为《北京共识》,该文将中国的发展途径定义为: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创新和实验是其灵魂:既务实,又理想,解决问题灵活应对,因事而异,不强求划一。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同样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改善社会。并以此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为基础的所谓“华盛顿共识”相对照,认为前者比之后者更加可信任。
    ①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②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③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2005年9月8日。所谓人类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的,以预期寿命、入学率和识字率以及人均收入三者来衡量人类发展状况,较之单纯的人均GDP指标更为科学和准确。
    ④ 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甲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韩留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调控措施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2期;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⑤ 陈志武:《国有制和政府管制真的能促进平衡发展吗?——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经济观察报》2006年1月2日。
    ① 郑杭生、李迎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吴忠民:《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张敏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等。
    ② 祝宝良:《2007中国经济发展十大趋势》,《中国经济时报》,2007-1-8。
    ③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④ 郑功成:《社会保障与弱势群体保护》,郑杭生、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2003》,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 “以法抗争”、“以理抗争”以及“以死抗争”分别见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和分析》,《凤凰周刊》总第176期;徐昕:《中国农民工为何以死抗争?》,《二十一世纪》2007年4月号。此外,还有一种农民“依法抗争”的观点,见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中国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出版,1997年版,第141—169页。
    ⑥ 王学泰:《底层没有保险带,游民意识就还魂》,《南都周刊》,2007-9-17。
    ⑦ 毋这里“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指有价值资源的产权未能得到完全界定和保护的领域,从而各个社会集团都运用自己的权力、资源和能力去攫取。见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① “议程设定”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着重点在于研究公共政策的决策中,以什么形式、什么时机、选择什么内容、运用怎么样的决策规则和程序进行决策。议程设定决定了为什么有些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另一些却没有。见Berger, Bruce K., "Private Issues and Public Policy: Locating the Corporate Agenda in Agenda-Setting Theory,"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3(2001):91-126; Maxwell McCombs, Donald Shaw,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36, No. 2. (Summer 1972):176-187: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等。
    ②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和分析》,《凤凰周刊》总第176期;
    ③ 于建嵘:《转型中国的社会冲突》,天则双周论坛,载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9353.
    ① 刘熙瑞:《中国的民主模式已经确立》,《人民论坛》2007年4月号;王强:《“中国式民主”路在何方?——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房宁》,《商务周刊》2007-5-24。
    ② 吴稼祥:《新权威主义研究提纲》,载刘军、李林:《新权威主义——对改革理论纲领的论争》,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萧功秦:《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萧功秦:《过渡权威论与中国的改革运动》,载刘军、李林:《新权威主义——对改革理论纲领的论争》,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等。
    ③ 潘维:《民主迷信与政体改革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秋季号;《民主与民主的神话》,《天涯》2001年第1期;储建国:《潘维的“民主恐惧症”》,中国选举与治理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1385.
    ④ 秦晖:《当代中国的“主义”与“问题”》,《当代中国研究》2000年第4期(总第71期);《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与当代中国问题》,《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崔之元:《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读书》1996年第3期;许纪霖:《启蒙的命运——二十年来的中国思想界》,《二十一世纪》1998年12月号(总第50期)等。
    ① 蔡定剑:《为民主辩护》,光明网,2007-7-16;潘维:《法治与“民主迷信”》,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4页。
    ② 关于这些观点的基本内容,作者会在下一章相关部分进行详细讨论,这里从略。何增科:《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政治转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4期。
    ③ 在2004—2006年的所谓“第三次改革大争论”中,一些体制外参与者籍由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社会矛盾,进而提出“改革要停下,我们要下船”的主张,已经显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逐渐成型的全社会改革共识已经遭到质疑,缺乏整合的社会分歧将成为深化改革的障碍。马国川:《第三改革争论:标志性事件和代表性观点》,《炎黄春秋》2006年第12期。
    ④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⑤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页。
    ⑥ 弗朗西斯·福山:《国家建构——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 于建嵘:《警惕黑恶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入——对湘南40个“失控村”的调查》,《决策咨询》2003年第8期;尹朝晖:《岂容村霸横行乡里:公安机关整治“失控村”40个,一批村霸落网》,《衡阳晚报》2001-9-24第2版;戴佳兵、何芬:《整治“失控村”,一批村霸栽了》,载《衡阳日报》2001-9-20第1版;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2期。此外,不断出现的地方黑恶势力大案以及山西黑窑“奴工”事件等都一再印证这个事实。
    ② 孙立平:《警惕精英寡头化和下层民粹化》,《中国青年报》2006-2-27;萧功秦:《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地方庇护网政治》,上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萧功秦:《从新制度主义看发展中国家的腐败与苏丹化现象》,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39858.
    ③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2006-10-18;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求是》2007年第1期。
    ④ 徐勇、刘义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特点探讨》,《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4期。
    ① 如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使用的发展政治民主的表述“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来源都是近二十年来基层民主发展的经验总结。
    ② 徐勇:《内核——边层:可控式放权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③ 李君如:《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个理论问题》,《解放日报》2005-3-15。
    ④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502-410页。当然,亚里士多德实际上并不赞成完全的民主制,他赞成的是一种混合了君主制、贵族和民主制的混合政体。但是也正足他在《政治学》中对古希腊民主政体最为精当的描述为启蒙运动之后的民主构想提供了历史根据。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共中央马克国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28页。② 这并不意味着霍布斯是一个拥护专制权力的非自由主义者。相反,霍布斯的理论是自由主义的开端,他一方面论证了自由且平等的个人授权国家进行统治、消除混乱的自由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对于如何限制这个全能的“利维坦”怪物不置一词,从而为反自由主义的政治发展提供了契机。见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② 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怀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③ 关于共产主义的和谐状态,马克思使用了一段与他一项严肃的写作风格相异的散文化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之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④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②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③ 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寡头统治铁律”的原理是:“正是组织使当选者获得了对于选民、被委托者对于委托者、代表对于被代表者的统治地位。组织处处意味着寡头统治。”寡头统治是任何试图实现集体行动的组织的必然结果,是任何有着良好愿望的人们无法改变的“铁律”。“寡头统治铁律”成为现代政治社会学领域一个经典论断,该论断成为后来许多学者分析官僚政治、组织行为、政党以及代议民主制的主导框架。
    ④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⑤ 有学者以国家形态从传统主义、绝对主义向现代国家(民族国家)的演变,作为分析现代社会转型的基本框架。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⑥ 杏尔斯·蒂利:《强制、咨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①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城、龚晓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迈克尔·曼:《国家自治权:其始源、机制与结果》,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编:《现代性基本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刚、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迈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诠释》,裴达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③ 李强、徐勇是较早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国内学者。李强阐述有关此问题的三篇文章:《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兼评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书评》(香港)1998年第11期;《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载《政治理论在中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后全能体制下的现代国家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海外学者王绍光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参见王绍光:《对国家制度建设的历史思考》,王绍光、胡鞍钢、周建明合编:《国家制度建设——第二次转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 Peter Evans, "The State as Problem and Solution: Predation, Embedded Autonomy, and Structure Changes, "John hall, ed. The State: Critical Concepts Vol.1, routledge, 1994; Ian Marsh, "The State and the Economy: Opinion Formation and Collabortion as Fact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Political Science Vol. 47, 1999.
    ⑤ 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关于革命范式、现代化范式以及国家与社会范式的详细介绍,见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强世功在《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的前言中也作了很好的反思。李强的文章详述了这种两难困境:《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载《政治理论在中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⑥ 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 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杰·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②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4页。
    ③ 王绍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民主国家——兼论“政权形式”与“国家能力”的区别》,《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论文》(香港)1991年2月第4期。
    ④ 李强:《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兼评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书评》(香港)1998年第11期。
    ⑤ Michael Mann,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 (Oxford: Blackwell, 1988), 5-9.
    ⑥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2006-10-18。
    ⑦ 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① 吴忠民:《“和谐社会”释义》,《前线》2005年第1期。
    ② 桑玉成:《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③ 郝国喜:《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④ 丁元竹:《建设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2005年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天益社区》2005-2-15。
    ⑤ 青连斌:《学术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时事报告》2006年第9期。
    ⑥ 青连斌:《学术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时事报告》2006年第9期。
    ⑦ 徐勇:《发展基层民主 促进社会和谐》,《政策》2007年第3期。
    ① 彭真:《通过群众自治实行基层直接民主》,《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房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等。
    ②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徐勇:《草根民主的崛起:价值与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夏季号;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开放时代》2000年第6期;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詹成付:《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村民自治走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王旭:《乡村中国的基层民主: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二十一世纪》1997年4月号等。
    ③ 党国英:《“村民自治”是乡村民主政治的起点吗?》,《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1期:党国英:《民主政治的动力: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沈延生:《关于村民自治及村民自治研究的述评》,《当代中国研究》2003年第2期(总第81期)等。
    ④ 蔡定剑:《为民主辩护》,光明网,2007-7-16;潘维:《法治与“民主迷信”》,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4页。
    ① 王一程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② 徐勇、刘义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探讨》,《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2期。③ 陈先初:《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建政的历史考察》,《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1期;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复归》,《浙江社会科学》2001第4期;赵秀玲:《村民自治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罗平汉:《村民自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等。
    ③ 徐勇、刘义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探讨》,《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2期;张维杰:《试论中国民主的渐进性》,《求索》1998年第1期等。
    ④ 徐勇:《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互动性》,《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 景跃进:《选举技术与民主化进程》,《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
    ⑥ 浦兴祖:《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复旦学报》2005年第5期;郎友兴:《商议式民主与中国的地方经验: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l期;何包钢、王春光:《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等。
    ① 陈明明:《在革命和现代化之间》,《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赖海榕:《市场经济与基层民主自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1期;景跃进:《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林尚立:《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社会》2006年第3期;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何包钢、郎友兴:《寻找民主与权威之间的平衡:浙江村民选举之经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河南南街、山东向高和甘肃方家泉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
    ② 这里,作者没有将基层民主具体研究领域的丰富文献列入,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会对相关领域的情况进行介绍。
    ③ “民主是一连串事件”是周其仁先生从费雪的“收入是一连串事件”中化解而来的。其原义是指收入在由资本提供的过程中,有形形色色的事件发生,对收入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参见周其仁:“作者序言”,《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相应的,“民主是一连串事件”则是指民主是一个复杂的建设过程,期间会发生很多必然或者偶然的事件,会对民主建设的结果产生影响。民主的未来如何,将由这样一连串民主事件来决定。见刘义强:《民主巩固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基于全国农村村民自治现状抽样调查的分析》,《东南学术》2007年第4期。
    ① 之所以仅仅提供对基层民主的论证就以“民主和谐论”为命题,而未采用“基层民主和谐论”的说法,是因为作者认为,在本研究中所界定基层民主,是整体民主建构的微型缩影。而且,从理论逻辑和现实发展上看,基层民主的地方民主化趋势已经显现,这使得对基层民主的讨论更具宏观价值。论文在第一章中会详细阐释作者的基层民主观和民主范式问题,这里不作具体介绍。
    ②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2006-10-18。
    ③ 德国从俾斯麦时代就以社会保障和福利见长,然而没有与此相随的民主制度的构建,使得社会矛盾无处化解。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此不无关系。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2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吴友法:《德国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④ 秦晖:《和谐社会:难得的全民共识》,《南方周末》2006年10月12日第1版。
    ⑤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此,三个“有利于”成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 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绍光:《“接轨”还是“拿来”:政治学本土化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学学术文库。亨廷顿在研究“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民主巩固问题时说,那些有利于民主进程的因素。在民主化之后可能成为民主巩固的障碍。因为以摧毁国家统治能力为代价而进行的民主化,民主政权也同样缺乏统治能力,导致民主败坏。“那些没有能够创造出成功的威权体制的人也不可能更成功地巩固一个民主政权。”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24-332页。
    ②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104页。
    ① “民主是一连串事件”是周其仁先生从费雪的“收入是一连串事件”中化解而来的。其原义是指收入在由资本提供的过程中,有形形色色的事件发生,对收入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参见周其仁:“作者序言”,载《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相应的,“民主是一连串事件”则是指民主是一个复杂的建设过程,期间会发生很多必然或者偶然的事件,会对民主建设的结果产生影响。民主的未来如何,将由这样一连串民主事件来决定。
    ② 徐勇、刘义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探讨》,《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① W·菲利普斯·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版),新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就此意义而言,一些中国政治学研究者仅仅发现某些理论范式无法解释中国政治的某种现象,就断言该理论范式的失败是比较偷懒的行为。理论永远不可能阐释所有现象,它只是提供了认识事物的一种路径。
    ② 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① 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郑欣:《乡村政治研究及其路径选择》,《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7期;刘义强:《实证研究的范式转换和路径选择——从<岳村政治>谈乡村政治的研究方法问题》,邓正来:《中国书评》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肖唐镖、陈洪生:《政治学研究呼唤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对90年代以来我国政治学经验研究方法论的评价和反思》,《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宁骚:《我国政治学研究的新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1999年第6期。
    ② 事实上,作者野知道将不同方式收集而来的资料混合运用会带来方法论上的混杂。但是,本论文论证主题包含范围的广阔性使得任何单一的方法都难以承载合适论证的任务。方法的目的在于证成理论,方法论上的妥协如果可以换来理论论证的便利,那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
    ③ W·菲利普斯·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版),新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④ 简言之,规范哲学的论证政治中应该有什么,采用的是事实假定的原则,如人应该是是自由平等的等:规范理论也采用事实假定方法,不过他们所假定的事实被认为是经验条件,而不是规范哲学中的道德化条件,如人的政治行为是理性的。规范理论方法在一致的假定基础上得到逻辑分析得到普遍性的理论。其范本如安东尼·唐斯的《民主的经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2001年版,第12页。
    ① 长期以来,我国实践部门和研究者已经收集和整理了相当丰富的基层民主研究资料。但就村民自治一项,自1989年到2006年1600余篇(保守统计)。刘金海:《村民自治研究的文献分析——1989-2006年CNKI篇名“村民自治”文献为分析对象》,未刊稿2007年。如何有效使用这些文献和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建构,成为新的重要课题。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② 郭正林:《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村民选举与中国民主发展:研究述评》,《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5期;牛铭实:《经济发展和村委会选举的关系》,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2-8-20:胡荣:《经济发展与竞争件的村岙会选举》,《社会》2005年第3期; Chan, Sylvia, "Research Notes on Villagers'Committee Election: Chinese Style Democra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 (July1998): 507-521: Oi, Jean C,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bility and Democratic Village Self-governance, "in Maurice Brosseau, Suzanne Pepper and Tsang Shu-ki eds. China Review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③ 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开放导报》2004年第6期。
    ① 阿兰·图雷纳:《在当代,民主意味着什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民主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2页。
    ①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West: Unique, Not Universal,"Foreiyn Affairs Vol. 75, No.6, 28-46.亨氏大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激起非西方世界的研究者相当的情绪性反应。王缉思:《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 王绍光:《独立性没有任何道德优势》,《南风窗》2007年1月。
    ① 杨天宇编著:《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②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第3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93页。
    ③ 《论语·学而第一》中有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礼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在《论语·子路第十三》中把这个论点推论到人伦关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所谓“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小人所嗜好者则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见郭庆财编著:《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译注》(上),成都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21页。
    ④ 参见张纯一编著:《墨子集解》,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5-108页。
    ⑤ 郭庆财编著:《孟子·梁惠王上》,《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译注》(上),成都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
    ⑥ 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怀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① 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8-10页。
    ②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2-66
    ① 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9页。
    ② 马国川:《第三改革争论:标志性事件和代表性观点》,《炎黄春秋》2006年第12期。
    ③ Tilly, Charles,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陈海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 马克思主义一般认为需要关注的历史行动主体是私人资本以及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社会压迫的最终根源是所有权问题。因此,对如何适当限制国家权力方面所言不多。因为在私人所有权问题得到解决的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有国家,更不论国家权力了。
    ② 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③ 丛明:《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取向》,《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杨开忠、陶然、刘明兴:《解除管制、分权与中国经济转轨》,《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张闫龙:《财政分权与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对20世纪80年代A省财政体制改革中政府间关系变迁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④ Qian Y.and B.Weingast,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Market Incen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4 (November1 997): 83-92.
    ① 王绍光:《分权的底线》,《当代中国研究》1995年第2期。
    ②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李实、赵人伟、卡尔·李思勤:《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韩留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调控措施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2期;陈志武:《代议制与市场:划分四类国家——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经济观察报》2006-8-15。
    ③ Evans, P.B, "The State as Problem and as Solution: Predation, Embedded Autonom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Haggard, Stephan and Robert R.Kaufman eds,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Constraints, Distributive Conflicts, and the State(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 1992).
    ①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29页。
    ②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页。
    ③ 近期台湾地区的某些政治人物一再挑动族群纷争和议题来获得选票的行为,可为一证。
    ④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页。
    ⑤ “民主的弥赛亚主义”:弥赛亚是犹太教救世主的意思。弥赛亚信仰就是指,在世界的末日,弥赛亚将率领以色列的军队在上帝的帮助下打败所有的敌人,在耶路撒冷重建犹太人的国家,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将重返家园,恢复圣殿。与此同时,和平和正义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弥赛亚主义泛指人们把某种东西作为最终的寄托,期待只要有了它就可以立即解决所有问题,拯救世界。弥赛亚主义的期待产生于痛苦与不幸之中,这个期望等待着公正的审判之日。并在终结里等待弥赛亚的胜利和弥赛亚千年王国。别尔嘉耶夫:《末世论形而上学》,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版;王彦:《弥赛亚概念及其与—神教信仰的关系》,《犹太研究》2004年第5期。“民主的弥赛亚主义”就是将民主的信仰凌驾于过对民主实施具体可能性的思考,从而产生一种只要民主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过度期待。
    ①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使用洛克调整、杰弗逊调整等概念,是指采用了思想家解决某些问题的思想,而非足指洛克或者杰弗逊本人进行的调整。
    ② 如俾斯麦一方面坚持政治强权,另一方面却煽动扩大公民权给依然依附于土地容克贵族的农民,进而依靠农民的支持消除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民主要求。D. G. Wright,Democracy and Reform,1815-1885(London:Longman Group,1970),13.
    ③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5-126页。
    ① 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2-66页。
    ② 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达尔的多元民主论即建立在对麦迪逊思想的重新解读的发现中。
    ③ 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4-76页。
    ④ 李强:《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载《政治理论在中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25页。
    ⑥ 以“历史终结论”赢得无数眼球的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几年后不得不以“国家构建”的命题来修正自己对于自由民主胜利的过早欢呼。
    ① 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
    ② 萧功秦:《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及其启示——兼论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③ 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载《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④ 林达:《国王、“热情之花”和卡利约的故事》,《万象》2007年5月号。
    ⑤ 王绍光:《有效的政府与民主》,《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①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0页。
    ② 马克斯·韦伯:《政治作为一种志业》,载《韦伯作品集Ⅰ:学术与政治》,钱永详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195页。
    ③ 邓小平:《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0—302页。
    ④ 不少人认为中国只有经济改革而没有政治改革,这只能说是观察者自己用特定的眼镜遮住了视野的缘故。没有政治改革提供的秩序和激励,经济改革是难以单独前进的。郑永年:《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⑤ 黄卫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149页;王贵秀:《艰难而漫长的改革——政治改革二十周年反思》,载刘智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等。
    ⑥ 所谓“一元复线多面”是指改革围绕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体制展开,在领导人选拔、公务员制度、人大制度、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多条线上逐步突破,而且每条线上的具体改革面向则不断创新和推进。
    ① 季卫东:《中国:通过法治迈向民主》,《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4期:王贵秀:《谈谈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第4期;杨建平:《法治民主:后发国家的政治选择》,《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② 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康晓光:《中国特殊论——对中国大陆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康晓光:《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研究》,《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年8月号。
    ③ 王绍光:《有效的政府与民主》,《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王绍光、胡鞍钢、周建明:《第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④ 李强:《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载《政治理论在中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⑥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把萧功秦先生的所谓“新权威主义”的主张放在这个框架内。尽管这一主张与现代国家建设思路之间不是完全相通的。但是两者都强调政权构建和制度化对于民主发展的作用。萧功秦:《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⑦ 俞可平:《积极实行增量民主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动态》2003年4月10日第1595期.
    ① 潘维:《民主迷信与政体改革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秋季号:潘维:《法治与中国未来政体》,《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
    ② 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
    ③ 郑永年:《地方民主、国家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现实估计》,《当代中国研究》1997年第2期;吴国光:《“县政中国”——从分权到民主化的改革》,《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1期;吴国光:《构造“民主工程学”:再论“县政中国”》,《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1期。
    ④ 党国英:《中国改革中的四个底线和三个风险》,《南方周末》2007-9-20。
    ⑤ 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914.
    ① 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2期。
    ② 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页。
    ①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 徐勇、刘义强:《村委会选举:提升与转型——对当前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情况的分析》,民政部2005年村民委员会选举分析会(南宁)会议论文。
    ③ 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① 黄卫平、唐娟、邹树斌:《2003年深圳市区级人大代表竞选现象的政治解读》,《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① 吴理财:《罗田政改:从党内民主启动的县政改革》,《决策》2005年第10期。
    ① 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草根民主的价值再发掘》,《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
    ②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③ 郑永年:《民主实践与当代中国的治理》,http://business.sohu.com/2003/11/30/56/article216275677.shtml.
    ④ 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所谓强民主,巴伯主要指更多发挥公民参与和公民能力的民主形态,着重公民直接参与政治,尤其是面对面的讨论、审议和判断,相对于非仅仅几年一次的自由选举和代议制的弱民主——自由民主。
    ① 不少研究者都指出“强势民主”或“参与民主”具有相当多的理论缺陷,如强势民主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社会,或者其需要自由民主的支持;强势民主对公民参与积极性要求过高等。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128页。
    ① 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3页。
    ① Michael Mann,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Oxford: Blackweli, 1988), 5-9.
    ① 韩少功:《民主:抒情诗与施工图》,http://www.eduww.com/Article/Class27/200709/15502, html.
    ② 有研究者使用“后选举时代”来概括作为基层民主重要领域之一的村民自治,显示了这一民主形式发展面临的新局面。但是作者使用“后选举时代”的概括容易让人产生选举已经不是问题的理解,这一点作者并不赞同。仝志辉:《凤凰周刊》2004年第28期(总161期)。
    ③ 也就是亨廷顿所说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① 拉里·戴蒙德:《第三波过去了吗?》,载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8页。
    ② Fareed, Zakaria, "The Rise Illiberal Democracy, "Foreign Affairs(November/December 1997).
    ①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75-191页。
    ② 奥勒·诺格德:《经济制度与民主改革——原苏东国家的转型比较分析》,孙友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156页。
    ③ 菲利普·施米特、特里·卡尔:《转型论者与巩固论者的观念旅程:何时能到东欧?》,陈葵阳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2期。
    ① 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等。
    ② 萧新煌:《低度发展与发展:发展社会学选读》,中国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50-165页。
    ③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孙立田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195页。
    ④ Juan L. Linz,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Case of Spain, in Cleavages, Ideologies and Party Systems," Erik Allardt and Yrjo Littunen, Helsinki ed. Westermarck Society, 1964; Guillermo O'Donnell, "Tensions in the Bureaueratic-Authoritarian State and the Question of Democracy, in The New Authoritarianism in Latin America," David Collier, Priceton, N.J ed.( 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⑤ 奥勒·诺格德:《经济制度与民主改革——原苏东国家的转型比较分析》,孙友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亚当·普沃斯基:《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 菲利普·施密特:《有关民主之巩固的一些基本假设》,猪口孝、纽曼·爱德华、基恩·约翰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8页。
    ⑦ Guillermo O'Donnell,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Prospect for Democracy(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Vol. 3), 48.
    ① 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② 亚当·普沃斯基:《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学》,包雅钧、刘忠瑞、胡元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③ 亚当·普沃斯基:《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学》,包雅钧、刘忠瑞、胡元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④ 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7页。
    ⑤ 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20页。
    ⑥ Juan Linz and Ai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n Europe, Southen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Baltimore: John Hopkings University Press, 1996), 7.
    ① 表格制作参考了谢国璋的硕士学位论文。谢国璋:《民主巩固概念与台湾个案之探讨——理论与测量》,台湾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习硕士班学位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六年七月。
    ② Juan Linz,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Washington QuarterlyVol. 13, N. 3(1990): 143-164.
    ③ 亚当·普沃斯基:《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学》,包雅钧、刘忠瑞、胡元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④ 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7-320页。
    ⑤ Scott Mainwaring, Guillermo O'Donnell and J. Samuel Valenzuela ed.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d. University of Notre Mame Press, 1992).
    ⑥ Guillermo O'Donnell, Transitions Continuities, and Paradoxes, in Mainwaring et al.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1992): 17-56.
    ⑦ J. Samuel Valenzuela,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Post-Transitional Settings: Nation, Process, and Facilitations in Mainwaring et al,"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1992): 57-104.
    ⑧ 拉里·戴蒙德:《第三波过去了吗?》,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8页。
    ① Juan Linz and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 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6.
    ② 菲利普·施密特:《有关民主之巩固的一些基本假设》,猪口孝、纽曼·爱德华、基恩·约翰编,《变动中的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8页。
    ③ 菲利普·施密特:《有关民主之巩固的一些基本假设》,猪口孝、纽曼·爱德华、基恩·约翰编,《变动中的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1页。
    ① 欧阳景根:《民主巩固:理论模式的评析》,《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
    ② 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聂蓉译,商务印书馆 1993年版,第42页:李普赛特等:《对民主政治社会条件的比较分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1994年第5期。
    ③ Guillermo O'Donnell,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ism: Studies in South American Politics(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3).
    ④ Z.F. Arat, "Democra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Theory Revisited," in Comparative Politics(Oct 1988).
    ⑤ 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⑥ 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译,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⑦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① J. Linz and Alfred Stepan, "Toward Consolidated Democracies,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7. N.2(1996): 14-33.
    ② Juan Linz and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 Communist Europe(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③ 转引自欧阳景根:《民主巩固:理论模式的评析》,《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
    ① 菲利普·施密特:《有关民主之巩固的一些基本假设》,猪口孝、纽曼·爱德华、基恩·约翰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32-36页。
    ① 阿玛蒂亚·森:《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当代中国研究》 2000年第2期。
    ②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景跃进:《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王仲田:《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台声》1999年3月;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走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王振耀:《中国农村选举的历史性突破与发展前景》,《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4年春季卷;王旭:《探求新的民主化模式》,《战略与管理》 2000年第2期等。
    ③ 徐勇:《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1期;景跃进:《村民自治的空间拓展及其问题》,《教学与研究》 2001年第5期。
    ① 官晓锋:《民政部:村委会选举贿选和暴力行为增多》,《中国日报》2007-7-10。另外,震惊全国的山西老窑头天价贿选村官案、各地不时传出村庄选举中的舞弊案件甚至暴力事件,在最近一些年中绝不罕见。少数地方围绕罢免村官事件甚至演变为群体性上访事件,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② 肖唐镖:《宗族、乡村权力与选举——对江西省十二个村委会选举的观察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于建嵘:《农村黑恶势力和基层政权退化:湘南调查》,《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于建嵘:《要警惕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① 如有研究者在进行分类型思考的时候,简单根据少量观察就估计整体情况。贺雪峰:《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及进路》,《社会科学辑刊》 2006年第1期。
    ② 具体说明参见“2005年民政部村民自治调查报告”和本次调查的“访员手册”。
    ③ 于建嵘:《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基于衡阳农民协会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第2期。
    ④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九七效应:香港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第141-170页.
    ① 见《三农咨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网 www.ccrs.org.cn。
    ② 于建嵘:《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决策咨询》 2003年第5期。
    ① 由于笔者非本项调查的设计者,所以一些需要探讨的项目并没有得到测量,因此,只能根据已有的研究和资料对一些数据或者情况进行补充。当然,这面临着解释力的重大问题。然而,与其由此就放弃一项研究,不如在公开声明的情况下做一个冒险。
    ②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③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解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④ 郭正林:《农村权力结构的民主转型:动力与阻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
    ①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 2004年第2期。
    ① 王振耀:《中国的村民自治与民主化发展道路》,《战略与管理》 2000年第2期。
    ① 规模报酬递增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用在这里喻指各种民主性更高的制度规则之间具有相互增强的性质。
    ①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115-121页。
    ① 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东方出版社 2002年版,第138页。
    ① 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第172-194页。
    ① 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 徐勇先生在其关于村民自治的系统论述中阐述了这个问题。见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① 吴从环:《权力的位移——村民自治制度10年实践考察》,《中国农村观察》 2000年第1期。
    ② 于建嵘:《农村黑恶势力和基层政权退化:湘南调查》,《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5期。
    ③ 王金红:《“两委矛盾”:经验分析与理论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徐舜:《宗族与村民自治影响的研究述评》,《前沿》2005年第7期;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等。
    ① 阿尔弗雷德·斯特潘、胡安·林茨:《后共产主义的欧洲:比较的反思》,猪口孝、爱德华·纽曼、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252页。
    ① 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载《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① 王勇兵:《地方政府创新——制度空间与路径选择》,《学习时报》 2006年3月。
    ① 景跃进:《海选是怎样产生的》,《开放时代》 1999年第3期。
    ② 其实我们党早在1941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就组织过了效果非常好的基层民主竞选。李齐念:《中共在政权建设中的首次民主竞选》,《领导文萃》1999年第1期。可惜的是,这次在村委会选举中创新的民主竞选并没有显示与历史之间的延续性。
    ③ 有学者研究后认为“两委矛盾”并非两个组织之间的矛盾,而是村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个人之间的矛盾。王金红:《“两委矛盾”:经验分析与理论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
    ④ 所谓“一制三化”指的是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当地领导将其概括为“六会议事”、“财务三审”、“公章双签”、“四制监督”。“六会议事”是指支委会、村委会、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会议,按照职责权限划分议决村中事务。在这六会中最重要的是两委联席会,它首先由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碰头确定议题,随后由书记召集两委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形成决议并表决通过后由村委会加以实施。“财务三审”是指村财务开支票据、凭证经村委会主任审查、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和党支部书记审批方可入帐。“公章双签”是指村委会公章要经过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别签批同意后方可使用。“四制监督”是指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议政日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等。
    ⑤ “青县模式”的主要内容简称之为“党支部领导,村代会做主,村委会办事”,规定村民会议是村庄的权力组织,对村庄重大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村代会是议事组织,由10—15户村民推选一名代表组成,经受权代村民会议负责日常的决策、监督;村委会是办事组织,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负责执行村民会议和村代会决议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对村代会的决议有权提出复议,或提请村民会议公决;党支部是领导核心,负责组织、协调村代会和村委会在村民自治框架内正常运行。积极支持帮助共产党员依法竞选村代会主席和村民代表,发挥党员的影响力、带动力,以村代会为载体,组织和带领村民和村民代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赵超英:《“闹事”→“海选”→“变法”——村民自治演进的历史逻辑》,《学习时报》2007年4月第382期。更多的民主创新模式见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关于表彰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的情况通报》,2007年6月8日。
    ① 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 2002年版。
    ② 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年-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③ 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文史哲》 2003年第3期;舒可心:《民主从社区开始 居住改变中国》,《现代物业——新业主》2005年第5期;邹树彬:《城市业主维权运动:特点及其影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等。
    ④ 傅丕毅、杨金志、蔡玉高:《温岭“协商民主”调查》,《本月谈》(内部版) 2006年6月;陈家刚:《地方治理中的参与式预算——关于浙江新河镇改革的案例研究》,《东北公共管理学报》 2007年6月。
    ⑤ 陈文、黄卫平:《公民参政需求增长与制度回应的博弈——以2003年深圳和北京人大代表“竞选”现象为例诠释2004年我国修订(选举法)的政治意义》,《人大研究》2005年第3期;黄卫平、唐娟、邹树彬:《2003年深圳市区人大代表竞选现象的政治解读》,《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
    ① 赖海榕:《竞争性选举在四川省乡镇一级的发展》,《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2期;杨雪冬、托尼·赛奇:《从竞争性选拔到竞争性选举:对乡镇选举的初步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年第2期。
    ② 王勇兵:《党内民主的发展路径》,《学习时报》 2006年5月。
    ③ 《南京:政府用权群众看得见——解读南京全国首创“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国务院法制办网站,2007-7-13.
    ④ 姜明安:《多些民主形式,少些形式民主》,法律思想网,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3663。
    ⑤ 王金红:《工会改革与中国基层民主的新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直选的案例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
    ① 事实上,我们党和国家也一直将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并且也在持续不断的体制改革、制度演进中推进这一目标。但是,这一目标的模糊性容易导致有效的基层民主创新被否定,从而怀疑国家民主建设的可能。这是十分危险的社会情绪。郑鸿生:《水龙头的普世象征——国民党是如何失去“现代”光环的?》,《读书》2006年第9期。如果我们自己不明示自己的追求,反倒可能被认为是反对自己正在进行的事业。国民党在台湾发展中如何失去“现代”、“进步”和“改革”光环的历史教训,深深值得后来者反省借鉴。
    ① 景跃进:《海选是怎样产生的》,《开放时代》 1999年第3期。
    ② 朱红军:《倾力推民主十年触坚冰 女书记艰难试验不言悔》,《南方周末》 2007-7-26.
    ③ 尼科洛·马基雅弗利:《君主论》,转引自菲利普·施米特、特里·卡尔:《转型论者与巩固论者的观念旅程:何时能到东欧?》,《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年第2期。
    ④ 姚立法:《我的竞选历程》,世界与中国网 2003-3-6。
    ⑤ 刘义强:《选举背后的村庄生活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2期;仝志辉:《政治体制“形式化改革”的生成逻辑——湖北晓镇“海推直选”个案研究》,《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胡小君:《地方民主化创新的政绩化倾向初探》,《桂海论丛》 2004年第5期。
    ① 姚洋:《地方创新和泛利性执政党的成功结合——对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一个解释》,天则经济研究所255次双周学术讨论会。
    ② 胡小君:《地方民主化创新的政绩化倾向初探》,《桂海论丛》 2004年第5期。
    ① 当我们称国家能力软弱的时候,并不否认当地政府在一些问题上有很强大的专断权力,比如有效压制村民针对黑恶势力的抗争,如果黑恶势力和部分官员勾结的话。在这样的地方,正是国家能力被个别官员“截留”,从而赢弱不堪。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战略与管理》 1994年第2期:李强《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兼评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第18-26页。
    ② 帕特瑞克·海勒:《民主的质量——来自印度的比较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年第1期。
    ① 燕继荣:《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人民论坛》2007-4-28。
    ② 徐勇:《内核一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 2003年第1期。
    ③ 景跃进:《两票制:组织技术与选举模式——“两委关系”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 韩少功:《民主:抒情诗与施工图》,http://www.eduww.com/Article/Class27/200709/15502.html。
    ① Hannah Arendt, On Vilence(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1970),7.
    ② 陈炳辉:《当代中国民主的条件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年第5期。
    ③ 西摩·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27页。
    ④ 胡荣:《经济发展与竞争性的村委会选举》,《社会》 2005年第3期。
    ① 史天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村民选举》,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8(22):425-442;胡荣:《经济发展与竞争性的村委会选举》,《社会》2005年第3期;欧博文等:《在党国中纳入民主:中国的村民选举》,载“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网站等:沈延生:《关于村民自治及村民自治研究的述评》,《当代中国研究》 2003年第2期。
    ② 邹树彬、唐娟、黄卫平:《2003年人大代表竞选的群体效应:北京与深圳的比较》,《人人研究》 2004年第4期。
    ③ 徐勇:《民主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动性——对四川达川市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调查与思考》,《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郑永年、吴国光:《论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的一个轴心问题》,《当代中国研究》 1994年第6期;郎友兴:《政治精英与中国的村民自治:经验与意义》,《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
    ④ 邹树彬:《城市业主维权运动:特点及其影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年-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⑤ 郑永年、吴国光:《论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的一个轴心问题》,《当代中国研究》 1994年第6期。
    ① 王金红:《工会改革与中国基层民主的新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直选的案例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年第5期。
    ② 赖海榕:《竞争性选举在四川省乡镇一级的发展》,《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2期。
    ③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9年版,第316-318页。
    ①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版。
    ② 项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兼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逻辑》,《中国农村观察》 2002年第3期。
    ③ Oi,Je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bility and Democratic Village Self-Government,"in Maurice Brosseau, Suzanne Pepper, and Tsang Shu-ki,eds. China Review(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6).
    ④ 赖海榕:《竞争性选举在四川省乡镇一级的发展》,《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2期;杨雪冬、托尼·赛奇:《从竞争性选拔到竞争性选举:对乡镇选举的初步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年第2期。邹树彬、黄卫平、刘建光:《深圳市大鹏镇与四川省步云乡两次乡镇长选举改革命运之比较》,《当代中国研究》 2003年第1期。
    ① 赖海榕:《竞争性选举在四川省乡镇一级的发展》,《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2期。
    ② 韦洪乾:《天津选民联名罢免人大代表事件调查》,《检查日报》 2007-4-23。
    ③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9年版,第319页。
    ① Robert A.Pastor:《中国实行民主的途径》,1999年11月在美国纽约关于中国农村选举的研讨会上的发言。http://www.gongfa.com/pastorzhongguominzhutujing.htm。
    ② 邹树彬、黄卫平、刘建光:《深圳市大鹏镇与四川省步云乡两次乡镇长选举改革命运之比较》,《当代中国研究》 2003年第1期。
    ③ 朱红军:《倾力推民主十年触坚冰 女书记艰难试验不言悔》,《南方周末》 2007-7-26。
    ① 仲伟志:《深圳“独立竞选”调查》,《经济观察报》2003-6-1;邹树彬、唐娟、黄卫平:《2003年人大代表竞选的群体效应:北京与深圳的比较》,《人大研究》 2004年第4期。
    ①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63页。
    ① 黄秀兰:《西方政治学方法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东南学术》 2004年第2期;帕特里克·邓利维、布伦登·奥利里:《国家理论自由民主的政治学》,欧阳景根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② 李强:《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载《政治理论在中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③ Theodor W. Adormo, The Authoritarian Peraonality(New York: John Wiley, 1964); Peter Calvert,"Authoritarian, "in Michael Foley, ed. Ideas That Shape Politics(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Juan L. Linz,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Case of Spain, in Cleavages, Ideologies and Party System," Erik Ailardt and Yrjo Littunen ed.( Helsinki: Westermarck Society, 1964);Carl J. Friedrich,2nd ed. rev.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这里如此论述并非质疑这些学者的研究,只是为了说明,身处不同社会情境的学者在构建知识之时会有一种不同的潜在前提背景,而这种情境差异往往会被忽视。
    ④ O'Donneil, Guillermo, Philippe C.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eds.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⑤ 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 1998年版: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⑥ 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 1998年版。
    ① 徐勇:《现代国家构建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
    ② 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① 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15-20.
    ② 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Ⅱ)》,袁志英译,三联书店 1998年版。
    ③ Shaoguang Wang, "State Effectiveness and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14, No. 1(2003);丁学良:《转型社会的法与秩序:俄罗斯现象》,《清华社会学评论》 2001年第2期。
    ④ 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政治学研究》 1997年第1期。
    ⑤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 2001年第7期。
    ① 李强:《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载《政治理论在中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② 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③ Edward Shiis, "The Integration of Society,"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2): 6.
    ④ Anthony D. Smith, "State-building and Nation-making", in John Hall ed. States in History(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232.
    ① 全能主义国家是一种片面强调国家作用的极端形态,它试图废除整个市民社会,让原子化的个人服从于国家的政治目的,国家权力可以不限制地延伸到社会的任何领域。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① 这里的“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的概念出自卢曼的现代化理论。卢曼认为,人类社会演进有三个形态,即区隔分化的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和功能分化的社会。区隔分化的社会主要是地理隔离和简单社会分工的产物,如原始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是将多种社会资源皆赋予上层阶级,各种社会功能混合杂糅的社会,是资本主义以前的文明形态;功能分化的社会即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等系统对所有人开放,各有独特功能和运作规则,相互独立但有相互依赖。但一个系统内的运行规则不能随便侵入另一个系统,权力、金钱、法律、教育、知识都不能成为社会中可以在任何领域交换的“硬通货”。在此意义上,所谓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就是指经济和社会领域各自的运作规则体系。Niklas Luhmann. A SociologicalTheory of Law(London: Routledge&Keganpaul, 1985); Kneer, Georg& Armin Nassehi:《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导引》,鲁显贵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8年版;Nikais Luhmann.Political Theory in The Welfare-State(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1990).
    ② 弗里德利希·F·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① 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吴敬琏、汪丁丁:《关于中国改革前途的对话》,《财经》 1998年第11期。
    ② Shaoguang Wang, "State Effectiveness and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Voi. 14, No. 1(2003); 王绍光:《国家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当代中国研究》 1994年第2期。
    ③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J.C.亚历山大、邓正来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等;方朝晖:《对90年代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反思》,《天津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
    ④ 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这种发现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再次记起霍布斯阴暗的教诲和黑格尔对绝对国家精神的强调。
    ⑤ 李强:《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载《政治理论在中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① “阿基里斯之踵”:《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著名英雄阿基里斯,母亲忒提斯为了让他永生,白天用神酒搽他的身体,夜里在神火中煅烧,还把他倒提着放在冥河中浸泡,使他刀枪不入。可是由于母亲的手捏着他的脚跟,使这个部位没有浸到冥河水,成了他全身唯一可能致命的弱点。长大后,阿基里斯在特洛伊战争中屡建功勋,所向无敌。然而最后却被探知其弱点的希腊王子帕里斯用毒箭射进他的脚跟,使英雄抱恨而死。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陈德中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② 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③ Peter Evans, "The Eclipse of the State? Reflections on Statenes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World Politics No.50(Oct 1997): 62-87.
    ④ 迈克尔·曼区分了两个层面的国家权力。其一是国家的专制权力,即国家精英可以在不必与市民社会各集团进行例行化、制度化讨价还价的前提下自行行动的范围。其二是国家的基础性权力即国家能力。它指的是国家事实上渗透市民社会,在其统治的领域内有效贯彻其政治决策的能力。Michael Mann,States,War,and Capitalism(Oxford:Blackwell,1988),5-9.
    ① Oian Y.and B.Weingast,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Market Incen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1(April 1997):83-92;杨开忠、陶然、刘明兴:《解除管制、分权与中国经济转轨》,《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等。
    ② 徐勇:《内核——边层:可控式放权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 2003年第1期。
    ③ Peter Evans, "The States as Problem and Solution: Predation, Embedded Autonomy, and Structureal Change, "in John Hall, ed. The State: Critical Concepts, Vol.1. Routledge(1994).
    ④ Jean C.Oi, State and Peasant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Berkeley Los Angeles Oxfo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⑤ 比如,一些地方在提高地方竞争力的动力下,注重地方公共安全建设,提高行政办事效率、规范和公正,建设合宜的人居环境,保护环境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地方全体居民共享的政治公共品。
    ⑥ 郑永年、吴国光:《论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当代中国研究》 1994年第6期。
    ⑦ 郑永年:《地方民主、国家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现实估计》,《当代中国研究》 1997年第2期。
    ⑧ 最近几年,中央在执行宏观调控中遇到的困难,已经反映了其问题所在。中央政府承担着全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责,意图调控过热的经济时,一些地方政府要么阳奉阴违,要么甚至公然对抗,以至于一些极端的和突出问题的解决要靠对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更换才能缓解。但是这样的紧急举措只能是扬汤止沸,而且对政治制度稳定非常不利。
    ① 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② H. E. Chehabi. Juan. J. Linz. Sultanistic Regimes(Baltimore: Johns Hon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③ 萧功秦:《从新制度主义看发展中国家的腐败与苏丹化现象》,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5-10-18;H.E.Chehabi,Juan, J. Linz, Sultanistic Rezimes(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④ 从最近几年查处的一些地方性贪腐大案来看,这种倾向并不是空穴来风。沈阳慕绥新、刘涌案、襄樊官场地震、湖南郴州贪腐窝案、以及最近的广东阳江黑社会大案等,无不显示出这个特点。
    ① 郑永年:《中央强化权威须要制度创新》,《联合早报》2006-12-12。
    ①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8-12页。
    ② 贺东航、刘义强:《对现代国家构建的思考——兼评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未刊稿。
    ③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解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④ John A. Hall, "States and Societies: the Miracle in Comparative," Jean Baechler etal ed. Europe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8), 20-21.
    ①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解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 2007年第8期。
    ② 王淑娜、姚洋:《基层民主和村庄治理——来自8省48村的证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
    ③ 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 2004年第2期: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中国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出版,1997年版,第141-169页。
    ④ 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学习与探索》 2005年第4期。
    ⑤ 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年版;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 1988年版。
    ⑥ Shaoguang Wang, "State Effectiveness and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14, No. 1(2003).
    ① Peter Evans, "The Eclipse of the State? Reflections on Statenes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World Politics No.50(Oct 1997): 62-87.
    ②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地,需要建设一系列的地方民主机制,包括地方代议民主制度、行政民主制度以及权力行使透明度建设等,而非单单发育公民社会就足够的。
    ③ 郑永年:《中国中央集权要有制度创新》,《联合早报》 2006-2-12。
    ① 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年-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孟伟:《城市业主维权行动的利益目标与权利取向》,《黄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孟伟:《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业主维权与城市政治》,《理论探讨》 2007年第4期。
    ② 石发勇:《关系网络、依法抗争和当代中国城市集体行动——一个街区维权运动个案研究》,中国社会学网www.sociology.cass.cn。
    ① Gordon Tullock, "Dynamic Hypothesis on Bureaucracy," Public Choice(1974):19.
    ②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版。
    ③ “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2002年,武汉市在广泛征集群众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并结合有限财政资源的情况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武发[2002]15号),提出用三年时间,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服务“四到社区”,用3年时间将883个社区建设成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简称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
    ① 哈耶克(F.A.Hayek),《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② 魏娜:《公民参与下的民主行政》,《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谢昕、成书玲:《行政民主理论视角下的政务透明和公众参与关系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陈可:《行政民主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 2005年第7期。
    ③ 《南京:政府用权群众看得见——解读南京全国首创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国务院法制办网站,2007-7-13。
    ④ 邓国胜、李一凌:《公众网上评议政府:有效性及改进策略》,《统计与决策》(下) 2006年10月。
    ①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
    ② 艾克斯罗德:《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3页。
    ① 郎友兴:《商议性民主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以浙江农民抗议环境污染事件为例》,新法学网 2006-5-9。
    ① 北京庄胜集团在上海松江土地大案中的遭遇可见一斑。上海松江区以开发交通枢纽中心的名义,邀请北京庄胜集团进行土地开发,并以中心周边特定土地作为对庄胜集团建筑开发的收益补偿。后来却发现,这些土地全部都是集体用地性质,根本不符合开发手续。但是庄胜已经投入的开发经费却难以收回。赵进、高永钰:《上海松江土地案调查》,《华夏时报》 2007-8-4。
    ② 何清涟:《当代中国“官”“黑”之间的政治保护关系》,《当代中国研究》 2007年第1期;萧功秦:《从新制度主义看发展中国家的腐败与苏丹化现象》,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5-10-18。
    ③ 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④ 当然,类似山西黑砖窑这样的极端案例,已经不属于劳动和资本关系范畴了,而是类似黑社会组织性质的犯罪组织强迫奴隶劳动的行为。一些学者由此抨击资本如何罪恶,恐怕是错了方向。这样的事件中犯罪的是负责保护公民自由人身权利的政府部门和类似黑社会组织性质的黑砖窑组织者。
    ①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年版。
    ②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③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第381页。
    ①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 1997年版,第94-95页。
    ② Guillermo O'Donnell and Philippe Schmitter,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Bali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Vol.4),72.
    ①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第396页。
    ②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第397页。
    ③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第386页。
    ④ “动物管理的政治”:这是本杰明·巴伯对自由民主的嘲讽,主要是指自由民主更多关注促进个人自由、而不是保障公共正义,增进利益而不是发现善、将人们安全隔离开来而不是使他们富有成效地聚合在一起。这事实上是建立在将人类视作动物园的图景基础上。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4-6页。
    ⑤ 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① 本杰明·巴伯归纳自由民主的四种悖论:其一是不可通约性与排序,即肯尼斯·阿罗的研究所发现的个体偏好难以通过投票得到体现;其二是寡头体制铁律,即更加趋向代议制只会产生更为精英主义的政治;其三是情感强烈程度与投票,也就是一人一票难以体现个体的情感强烈程度;其四是多元主义与公民的碎片化,削弱了公民身份和共同体。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235-241页。
    ② 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① 钱永祥:《现代性业已耗尽了批判意义吗》,贺照田编:《后发国家的现代性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7-15页。
    ② 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 2006年版,第106-109页。
    ③ LUCIAN W.PYE:《中国政治的变与常》,胡祖庆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2年版。
    ④ LUCIAN W.PYE:《作者序言》,《中国政治的变与常》,胡祖庆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2年版。
    ① 林毓生:《论台湾民主发展的形式、实质、与前景——为纪念殷海光先生逝世三十三周年而作》,瞿海源、顾忠华、钱永祥编:《自由主义的发展及问题》,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版。
    ② 有强民主的主张者嘲讽这种民主形式为定期“上厕所”,以表示对其缺乏公民讨论和协商,置公民于独立无缘境地的反对。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220页。巴伯说:“我们的预选行为和投票行为就像上公共厕所那样:我们一大群人排队是为了将我们自己关在一个隔间里,在那里我们能够以单独和秘密的方式排泄,拉一下杆,然后,走到下个队列,静悄悄地回家。因为我们的投票是秘密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用公共的或政治的思考向他人解释或向他人证明我们行为的合理性。”
    ① 高鸿钧:《通过民主和法治获得解放:读<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政法论坛》 2007年第5期。
    ②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 1997年版,第62页。
    ③ E.弗洛姆:《逃避自由》,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①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130页。
    ② 牛美丽:《预算民主恳谈:民主治理的挑战与机遇——新河镇预算民主恳谈案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① 陈家刚:《地方治理中的参与式预算——关于浙江温岭市新河镇改革的案例研究》,《公共管理学报》 2007年第3期。
    ② 陈家刚:《地方治理中的参与式预算——关于浙江温岭市新河镇改革的案例研究》,《公共管理学报》 2007年第3期。
    ③ 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吕应中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3年版。
    ① Wang Xu, "Mutual Empowerment of State and Society: Its Nature, Conditions, Mechanism,and Limit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31, No.2(1999).
    ② 政府认为在街道上设置流动商铺既可增加税收,又能繁荣商业气氛。但是商户认为流动商铺实际上对自己商场形成了利益冲击,围在商场外的流动商户会使消费者产生混淆,从而使得商场建立的信用和名声被他人攫取。
    ① 陶庆:《协商民主中相互赋权的和谐社会——以福区政府与福街草根商会互动关系为例》,《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陶庆:《现代商人部落的兴起与社会和谐治理——以福街草根民间商会与地方政府互动为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
    ① 毛满长、赵康:《以社区民主推进“国企改制型”社区治理——以黄石市胜利路社区“居民论坛”为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工作报告;李海金:《公共参与中的社区生长——以武汉关社区论坛为例》,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 钱永祥:《民粹政治、选举政治与公民政治》,载许纪霖:《公共性与公民观》,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① 阿玛蒂亚·森:《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当代中国研究》 2000年第2期。
    ② 徐勇:《现代国家构建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Erik A Ilardt and Stein Rokkan, eds. Mass Politics: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New York: Free Press, 1970), 566-570.
    ③ 贺东航、刘义强:《对现代国家构建的思考——兼评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未刊稿。
    ④ 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河、嵇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2-103页。
    ① 刘涛:《中国崛起策》,新华出版社 2007年版。
    ② 李强:《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载《政治理论在中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①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王绍光:《分权的底线》,《当代中国研究》 1995年第2期;王绍光:《有效的政府与民主》,《战略与管理》 2002年第6期;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读书》 2001年第8期等。
    ① 国情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发展民主应根据国情来适应和调整原本不错。但是,“国情论”者诉诸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其目的不在于思考如何在本国发展适应性的民主形态,而是拒绝任何民主建构,进而保存这种旧的国情。“国情论”者的最大破绽在于国情本身并非铁板一块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上海和美国纽约之间的差别,只怕绝没有与中国西部山区某个小城镇的差别大。“国情论”一旦面临内部差异巨大的国情,顿失说服力。延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权威艾思奇对“国情论”的反思已然极为深刻,他说:“近代中国的一切反动思想,都有着一个特殊的传统,如果要给它取一个名字,那也许可以叫做思想上的闭关自守主义……不管它的外表形式怎样千变万化,它的基本内容不外是这样的:强调中国的‘国情’,强调中国的‘特殊性’,抹杀人类历史上的一般规律,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只能依循着中国自己特殊的规律,中国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艾思奇还指出,这种不断翻新的“国情论”,是近代以来我国守旧派与顽固派“所应用着的根本思想武器”,其目的“在于保存这种旧的国情”。转引自应克复:《现代中国民主观念误区之我见》,《炎黄春秋》 2006年第5期。
    ③ 当然,也有人研究世界民主化中的问题是为了以之反对民主,并以一些西方学者在失败国家所观察到的民主形式,如选举式民主来囊括民主,进而对其合法性予以否定。潘维:《民主迷信与政体改革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秋季号;《民主与民主的神话》,《天涯》2001年第1期;储建国:《潘维的“民主恐惧症”》,中国选举与治理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1385。
    ① 亚当·普沃斯基:《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学》,包雅钧、刘忠瑞、胡元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55页。
    ② 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159页。
    ③ 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顾朝阳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第184页。
    ④ 侍从主义(patron-clientelism)是奥唐奈尔使用的概念,指依重上下互相利用的人际关系网来处理社会事务的习惯。这就产生了在依法运作的政治之外的“非正式政治(informal politics)”,许多公众事务实际上不是依法处理,而是被“非正式政治”所左右。《当代中国研究》编辑部:《“第三波民主化与民主改革的经验教训”专题讨论会纪要》,《当代中国研究》2001年第1期;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2期;Juan J. Linz,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Lynne Rienner Publisher, Inc.,2000).
    ⑤ Gero Erdmann, "Parteien in Afrika. Versuch eines Neuanfangs in der Parteienforschung,"Afrika SpectrumNo 3, Vol 34, 1999.
    ⑥ 刘涛:《中国崛起策》,新华出版社 2007年版。
    ①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324页。
    ② 于建嵘:《农村黑恶势力和基层政权退化——湘南调查》,《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5期;于建嵘:《要警惕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于建嵘:《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经济》 2003年第6期;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战略与管理》 1994年第2期:萧功秦:《从新制度主义看发展中国家的腐败与苏丹化现象》,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5-10-18;许先国:《论当前黑恶势力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对策》,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① 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桑伍、曾获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②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第357页。
    ①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的论述看起来好像是对国家和市场的控诉。但是作者不得不声明,这里主要担心的是这两种力量可能被引向歧路,而我们的论述也一再强调,现代社会必须发展现代国家和市场经济,没有这两者的支撑,也难以追求任何所欲的现代价值和目标。国家、资本,包括民主、自由这些价值和概念,都必须放进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情境中予以理解,在各种可欲的价值中进行协商和平衡。任何单一价值论的诉求,都是危险而且反现代性的。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三联书店 2006年版。
    ②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 1994年版,第465-478页。
    ③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刚、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④ 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⑤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306页。
    ① 林毓生:《二十世纪中国的反传统思潮与中式乌托邦主义》,载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 2000年版。
    ② 布里丹的驴子:是以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名字命名的一个悖论,其表述如下,一只完全理性的驴恰好处于两堆等量等质的干草中间,将会活活饿死,因为它不能对究竟该吃那一堆干草作出任何理性的决定。
    ③ 从俞可平先生平实而欲扬先抑的讨论话题“民主是个好东西”的遭遇就可以推论出我们这个话题的命运。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学习时报》第367期。
    ④ 王绍光先生呼吁警惕对民主的修饰,当然是对民主核心精神的坚持。但是,在民主滥用的今天,界定自己在什么意义上讨论民主确是有效讨论的前提。王绍光:《警惕对民主的修饰》,《读书》 2003年4期。
    ⑤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序言》,《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 1997年版,第3页。
    ⑥ 赫尔德的四种古典民主模式包括古典民主、共和主义民主(其中包括发展型共和主义和保护型共和主义两个变体)、自由(代议制)的民主(其中包括保护型民主和发展型民主两个变体)以及直接民主:20世纪的民主模式包括竞争的精英民主、合法型民主、多元主义民主和参与型民主。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第7、249、276-277、329、340-341页。作者认为,其中合法型民主更好的翻译应为合法律型民主,以区别于合法性这一表示统治正当性的概念。
    ① 哈贝马斯分析了现代性诸理据之间的矛盾以及与法西斯主义缘起之间的联系,由此提出在政治领域不能用任何绝对的理性来建构,而需要不断在协商和交往中构造,只有基于生活世界的交往理性而不是任何抽象的理据,才能作为政治社会的基础。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 1994年版。
    ② 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160页。
    ③ 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①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第381页。
    ② 林尚立:《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社会》 2006年第3期。
    ③ 转自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① 张鸣先生讨论民初宪政和民主的历史教训是我们非常值得警惕的。张鸣先生通过民初宪政的研究慨叹“做君子不如做流氓”,“每当这些武夫打算尊重代议制的时候,跟国会往往很难处理好关系,处处是坎,冲突不断,什么事都做不成;而当他们抛弃了对宪法对国会的尊重,实践起他们一向熟悉的权术操作、军人干政时,则到处绿灯,诸事顺遂,想干什么往往就能成什么。”如此民主,必然难以巩固和发展,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张鸣:《北洋时期的历史迷局》,《同舟共进》 2007年第9期。
    ② 亚当·普沃斯基:《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50-152页。
    ③ 王绍光先生的研究表明,缺乏有效的制度化和规则化,民主所谓监督作用根本难以实施。他以公共预算为例说明,正如美国政府在20世纪初开始进行公共财政的预算改革,将财政预算规则化和透明化,使得政府成为看得见的政府,才促成了更大程度的民主监督的可能。而之前的美国民主,则是腐败不堪的。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财政建设》,《学习月刊》 2005年第8期。
    ① 阿玛蒂亚·森:《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当代中国研究》 2000年第2期。
    ② 中共十七人政治报告中关于发展民主政治和党内民主的论述,都是从基层民主发展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社,2007-10-15。
    ③ “五牙子章”:村委会公章分为五牙,村委会主任、会计以及村民监督小组成员分别持一块,五个牙章含一才能盖章有效。
    ① 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 2006年版,第127页。
    ② 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 2006年版,第170页。
    ③ 杨建利、何小川:《中国的民主化与新权威主义》,《当代中国研究》 1994年第5期。
    ④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① 房宁:《现代政治中的选举民主》,《战略与管理》 2000年第6期。
    ② 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战略与管理》 2001年第2期。
    ③ 反之,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当权益遭到侵犯时,却较少甚至难以找到正当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 2004年第2期;于建嵘:《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和分析》,《凤凰周刊》总第176期。
    ① 杨建利、何小川:《中国的民主化与新权威主义》,《当代中国研究》 1994年第5期。
    ②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社,2007-10-15。
    ③ 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聂蓉译,商务印书馆 1993年版,第42页。
    ① 朱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中国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
    ② 徐勇:《伟人的创造从这里起步——最早的村委会诞生追记》,《炎黄春秋》,2000年第9期。
    ③ 彭真:《通过群众自治实行基层直接民主》,《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608页;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④ 傅光明:《湖北的省直管县——中部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创新》,《经济学消息报》 2007-1-5。
    ⑤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社,2007-10-15。
    ⑥ 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江苏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
    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社,2007-10-15。
    ② 吴稼祥:《中国百年民主化尝试的再思考——兼论总统制与分权制的政改之路》,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5-11-25。
    ③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的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版。
    ④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社,2007-10-15。
    ⑤ 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380页。
    ① 黄炎培:《八十年来》,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2年版,第148-149页。
    ②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年版,第157页。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共中央马克国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彭真:《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版。
    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炎培:《八十年来》,中国文史出版社1982年版。
    张厚安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于建嵘:《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香港明镜出版社2006年版。
    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陈家刚:《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郭秋永:《当代三人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胡鞍钢等:《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国光、郊永年:《论中央与地方关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瞿海源、顾忠华、钱永祥编:《自由主义的发展及问题》,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胡位钧:《均衡发展的政治逻辑》,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何包钢、郎友兴:《寻找民主与权威之间的平衡:浙江村民选举之经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与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徐滇庆、李瑞:《政府与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赵秀玲:《村民自治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明明:《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许纪霖:《公共性与公民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现代性基本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民主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唐娟、邹树彬:《2003年深圳竞选实录》,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史卫民、刘智:《规范选举:2001~2002年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史卫民、刘智:《间接选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史卫民:《公选与直选——乡镇人大选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年版。
    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年版。
    刘涛:《中国崛起策》,新华出版社 2007年版。
    韩水法:《韦伯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年版。
    贺照田:《后发国家的现代性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刘军宁:《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书店 1995年版。
    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何增科:《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李晓:《东亚奇迹与“强政府”:东亚模式的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杭州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1981年版。
    郭庆财:《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译注》,成都古籍出版社 2006年版。
    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年-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贺东航:《地方社会、政府与经济发展——闽南晋江模式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许先国:《论当前黑恶势力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对策》,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黄辉祥:《村民自治的生长:国家建构与社会发育》,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李海金:《公共参与中的社区生长——以武汉关社区论坛为例》,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1965年版。
    [意]马基雅弗利:《君主论》,高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
    [英]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德]伊曼努尔·康德:《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
    [美]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德]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 1988年版。
    [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版。
    [美]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 1988年版。
    [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与反对》,谭君久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 1997年版。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聂蓉译,商务印书馆 1993年版。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 1998年版。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译,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丹麦]奥勒·诺格德:《经济制度和民主改革》,孙友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与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美]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美]亚当·普沃斯基:《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1998年版。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 1994年版。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 1994年版。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4年版。
    [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杰·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 1998年版。
    [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下),陶海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德]Kneer Georg & Armin Nassehi:《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导引》,鲁显贵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98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 民出版社 2003年版。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
    [美]西里尔·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年版。
    [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英]帕特里克·邓利维、布伦登·奥利里:《国家理论自由民主的政治学》,欧阳景根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刚、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英]弗里德利希·F·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止来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
    [英]哈耶克(F.A.Hayek):《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英]迈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诠释》,裴达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美]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吕应中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3年版。
    [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著,赛思·金缩写:《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方福前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顾朝阳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
    [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译,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版。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和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版。
    [美]布坎南,詹姆斯·M:《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桑伍、曾获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美]约拉姆·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钱勇、曾永梅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美]巴泽尔(Barzel,Y.):《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英]弗里德利希·F·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
    [英]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
    [美]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袁志英译,三联书店 1998年版。
    [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城、龚晓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岜、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以色列]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以色列]艾森斯塔特:《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以色列]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三联书店 2006年版。
    [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主编:《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美]W·菲利普斯·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版),新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美]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年版。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版。
    [美]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美]艾克斯罗德:《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美]波齐:《近代国家的发展——社会学导论》,沈汉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建构——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英]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德]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陈德中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竺乾威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怀栋译,海南出版社 2003年版。
    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政治学研究》 1999年第4期。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 2003年第4期。
    林尚立:《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社会》 2006年第3期。
    詹成付:《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村民自治走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载《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政治学研究》 1997年第1期。
    徐勇:《伟大的创造从这里起步——最早的村委会诞生追记》,《炎黄春秋》 2000年第9期。
    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 2000年第11期。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 2001年第7期。
    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江苏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
    徐勇:《内核——边层:可控式放权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 2003年第1期。
    徐勇:《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中共党史研究》 2003年第1期。
    徐勇:《现代国家构建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
    徐勇:《从新权威主义到新民本主义——中国改革发展的路向及转变》,《决策咨询》2003年第9期。
    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学习与探索》 2005年第4期。
    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 2006年第2期。
    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河南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解释》,《学习与探索》 2006年第6期。
    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习月刊》 2007年第8期。
    徐勇、刘义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探讨》,《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徐勇、刘义强:《“湖北新政”与中国乡镇政府改革实践研究》,《中国农村研究》2005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
    项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兼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逻辑》,《中国农村观察》 2002年第3期。
    景跃进:《海选是怎样产生的》,《开放时代》 1999年第3期。
    景跃进:《村民自治的空间拓展及其问题》,《教学与研究》 2001年第5期。
    景跃进:《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天津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
    景跃进:《行政民主:意义与局限——温岭恳谈会的启示》,《浙江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
    景跃进:《两票制:组织技术与选举模式——“两委关系”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
    王振耀:《中国的村民自治与民主化发展道路》,《战略与管理》 2000年第2期。
    于建嵘:《农村黑恶势力和基层政权退化——湘南调查》,《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5期。
    于建嵘:《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经济》 2003年第6期。
    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一关于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 2004年第2期。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 2004年第2期。
    于建嵘:《要警惕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
    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基于衡阳农民协会的实证研究》,《中国 农村观察》 2005年第2期。
    王绍光:《分权的底线》,《当代中国研究》(香港) 1995年第2期。
    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读书》 2001年第8期。
    王绍光:《有效的政府与民主》,《战略与管理》 2002年第6期。
    王绍光、胡鞍钢、周健明:《第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王绍光:《警惕对民主的修饰》,《读书》 2003年4期。
    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财政建设》,《学习月刊》 2005年第8期。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
    李强:《传统中国社会政治与现代资本主义:韦伯的制度主义解释》,《社会学研究》 1998第2期。
    李强:《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兼评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书评》(香港)1998年第11期。
    李强:《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政治理论在中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 2001年第6期。
    高鸿钧:《通过民主和法治获得解放:读<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政法论坛》 2007年第5期。
    康晓光:《中国特殊论——对中国大陆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4期。
    秦晖:《中国改革:历史与理论的评价》,《战略与管理》 2000年第1期。
    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战略与管理》 1994年第2期。
    萧功秦:《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战略与管理》 1998年第5期。
    萧功秦:《后全能体制与2l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 2000年第6期。
    萧功秦:《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及其启示——兼论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1期。
    郑永年:《地方民主、国家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现实估计》,《当代中国研究》 1997年第2期。
    郑永年、吴国光:《论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的一个轴心问题》,《当代中国研究》 1994年第6期。
    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战略与管理》 2001年第2期。
    吴国光:《“县政中国”——从分权到民主化的改革》,《当代中国研究》 2004年第1期。
    吴国光:《构造“民主工程学”:再论“县政中国”》,《当代中国研究》 2007年第1期。
    高永光:《地方治理与地方民主》,《研习论坛》月刊,中华民国96年2月出版,第74期。
    石之瑜:《书评论文:中共政治改革文本的蛰伏与开展》,《中国大陆研究》第44卷,民国90年6月,第6期。
    徐斯俭:《中国大陆九0年代之政治改革与制度变迁》,《中国大陆研究》第44卷,民国90年2月,第2期。
    徐斯俭:《中国大陆政治改革的争议:一个文献的回顾》,《中国大陆研究》第47卷,民国93年1-3月,第1期。
    陈阳德、谢秉宪:《地方自治在台湾民主化过程中的作用》,台湾东海大学「地方自治与民主发展:台湾经验的省思」学术研讨会论文,民国96年06月16日。
    何增科:《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转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3、4期。
    桑玉成:《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
    王旭:《乡村中国的基层民主: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二十一世纪》 1997年4月号。
    王振耀:《中国的村民自治与民主化发展道路》,《战略与管理》 2000年第2期。
    王一程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政治学研究》 2004年第2期。
    郎友兴:《商议式民主与中国的地方经验: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浙江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
    何包钢、王春光:《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2期。
    胡荣:《经济发展与竞争性的村委会选举》,《社会》 2005年第3期。
    黄卫平、唐娟、邹树斌:《2003年深圳市区级人大代表竞选现象的政治解读》,《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
    郭正林:《农村权力结构的民主转型:动力与阻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杨开忠、陶然、刘明兴:《解除管制、分权与中国经济转轨》,《中国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王金红:《“两委矛盾”:经验分析与理论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王金红:《工会改革与中国基层民主的新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直选的案例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房宁:《现代政治中的选举民主》,《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朱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赖海榕:《竞争性选举在四川省乡镇一级的发展》,《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杨雪冬、托尼·赛奇:《从竞争性选拔到竞争性选举:对乡镇选举的初步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陶庆:《协商民主中相互赋权的和谐社会——以福区政府与福街草根商会互动关系为例》,《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中国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出版1997年版。
    史天健:《中国火陆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民主》,《中国季刊》2000年6月号。
    张鸣:《北洋时期的历史迷局》,《同舟共进》2007年第9期。
    [美]帕特瑞克·海勒:《民主的质量——来自印度的比较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1期。
    [印度]阿玛蒂亚·森:《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当代中国研究》2000年第2期。
    王淑娜、姚洋:《基层民主和村庄治理——来自8省48村的证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汪太贤:《晚清学人对民主自由诉求的一种表达——以严复地方自治主张的提出和阐释为例》,《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汪太贤:《地方自治:民权与民治的制度依托——何启、胡礼垣的地方自治论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贺东航、刘义强:《对现代国家构建的思考——兼评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未刊稿。
    黄辉祥:《“民主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村民自治生成的历史与制度背景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刘义强:《民主巩固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基于全国农村村民自治现状抽样调查的分析》,《东南学术》2007年第4期。
    刘义强:《实证研究的范式转换和路径选择——从<岳村政治>谈乡村政治的研究方法问题》,
    载邓正来:《中国书评》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义强:《选举背后的村庄生活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2期。
    刘义强:《民主和谐论:以民主构建和谐》,未刊稿。
    刘义强:《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现状、问题、建议与趋势——基于2005年“全国农村村民自治现状抽样调查”的分析》,未刊稿。
    刘义强:《实证研究的范式转换和路径选择——从<岳村政治>谈乡村政治的研究方法问题》,邓正来主编《中国书评》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义强:《社会分层中的游民群体及其游民化问题》,《社会》2000年第3期。
    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刘义强:《湖北新政:特点、经验和限度》,《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第5期。
    刘义强:《湖北乡镇政府改革经验与趋势研究》,《社会主义研究》 2007年第6期。
    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Carl J. Friedrieh, Michael Curtis, and Benjamin R. Barber, ed. Totalitarianism in Perspective: Three View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69.
    Carl J. Friedrich,2nd ed. rev.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Edward Shils,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2.
    Erik Allardt and Yrjo LIttunen ed. Cleavages, Ideolodies and Party Systems: Contributions to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 .Helsinki: the Academic Bookstore, 1964.
    Graeme Gill.The Dynamics of Democratization: Elites, Civil Society and the Transition Proess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
    Guillermo O'Donnell.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ism: Studies in South American Politic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3.
    Guillermo O'Donnell.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ism: Studies in South American Politics.Berkel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3; 1979.
    Guillermo O'Donnell.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Prospect for Democracy.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Guillermo O'Donnell. Counterpoints: Selected Essays on Authoritarian and Democor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99.
    Hannah Arendt.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Cleveland, Ohio: World Publishers Co., 1958.
    Hannah Arendt.On Vilen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70.
    H. E. Chehabi, Juan, J. Linz. Sultanistic Regimes.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Jean C.Oi. State and Peasant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Berkeley Los Angeles Oxfo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Juan Linz and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 Communist Europe.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
    Michael Mann.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Oxford: Blackwell, 1988.
    Niklas Luhmann.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Law.London: Routledge&Keganpaul, 1985.
    Nikals Luhmann.Political Theory in The Welfare-State .Berlin/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 1990.
    O'Donnell, Guillermo, Philippe C.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eds.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Poulantzas. Classes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London:Verso, 1978.
    Reinhard Bendix. Nation-Buliding and Citizenship: Studies of Our Changing Social Order.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4.
    Reinhard Bendix,ed.States and Society: A Rea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 .Boston: Little Brown, 1968.
    Theda Skoc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Cambridge, Massachuset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Theodor W. Adormo. The Authoritarian Peraonality.New York: John Wiley, 1964.
    Anthony D. Smith."State-building and Nation-making," in John Hall ed.States in Histor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Berger, Bruce K. "Private Issues and Public Policy: Locating the Corporate Agenda in Agenda-Setting Theory,"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3,2001.
    Chan, Sylvia."Research Notes on Villagers'Committee Election: Chinese Style Democra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 ,July 1998.
    Evans, Peter."The Eclipse of the State? Reflections on Statenes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World PoliticsNo.50,Oct 1997.
    Evans, P.B. "The State as Problem and as Solution: Predation, Embedded Autonom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Haggard, Stephan and Robert R.Kaufman eds.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Constraints, Distributive Conflicts, and the Stat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Fareed, Zakaria."The Rise Illiberal Democracy,"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1997.
    Gordon Tullock."Dynamic Hypothesis on Bureaucracy," Public Choice, 1974.
    Guillermo O'Donnell. "Tensions in the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 State and the Question of Democracy," in The New Authoritarianism in Latin America, ed. David Collier, Priceton, N.J.: 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Guillermo O'Donnell."Transitions Continuities, and Paradoxes", in Mainwaring et al.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1992.
    Ian Marsh. "The State and the Economy:. Opinion Formation and Collabortion as Fact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Political Science Vol. 47, 1999.
    J.Linz and Alfred Stepan."Toward Consolidated Democracies,"Journal of Democracy Vol.7,1996.
    John A. Hall. "States and Societies: the Miracle in Comparative," Jean Baechler etal ed. Europe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8.
    J. Samuel Valenzuela."Demoeratic Consolidation in Post-Transitional Settings: Nation, Process, and Facilitations" in Mainwaring et al.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1992.
    Juan L. Linz."An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Case of Spain," in Cleavages, Ideologies and Party System, ed. by Erik Allardt and Yrjo Littunen. Helsinki: Westermarck Society, 1964.
    Maxwell McCombs, Donald Shaw,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i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 36, No. 2. Summer 1972.
    Oi,Je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bility and Democratic Village Self-Government," in Maurice Brosseau, Suzanne Pepper, and Tsang Shu-ki,eds. China Review.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eter Calvert."Authoritarian", in Michael Foley, ed. Ideas That Shape Politics.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Peter Evans. "The States as Problem and Solution: Predation, Embedded Autonomy, and Structureal Change," in John Hall, ed. The State: Critical Concepts Vol.1. Routledge,1994.
    Peter Evans."The Eclipse of the State? Reflections on Statenes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World Politics No.50,Oct 1997.
    Qian Y.and B.Weingast."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Market Incen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4,November 1997.
    Samuel P. Huntington."The West: Unique, Not Universal,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6.
    Scott Mainwaring, Guillerrno O'Donnell and J. Samuel Valenzuela ed.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d. University of Notre Mame Press, 1992.
    Shaoguang Wang."State Effectiveness and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14,2003.
    Z.F. Arat. "Democra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Theory Revisited,"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Oct 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