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叙事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叙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的人性冲动,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然而,把叙事这一重要现象正式纳入研究的视野,却是非常晚近的事。20世纪60年代末,受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法国正式诞生。应该承认,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建立的理论模式,使人们能够对叙事作品复杂的内部机制进行细致准确的解析,而不至像以前那样因缺乏分析工具而只能流于对情节、人物等大范畴作粗糙的描写。当然,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局限也相当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一、研究对象仅限于叙事虚构作品,而放逐了历史、传记乃至图像叙事作品等;二、它在不同程度上隔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局限性。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旨在超越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后经典叙事学”又开始在西方兴起。“后经典叙事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在分析文本时,更为注重读者和社会历史语境的作用;二、重新审视或者解构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一些理论概念;三、注重叙事学的跨学科、跨媒介研究。但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偏重的都是时间维度上的研究,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空间维度上的研究。正是有感于这方面研究的贫乏,我才试图在本论文中对叙事与空间问题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
     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问题(导论)、与叙事文本有关的空间问题(第一、二、三章)以及作为空间艺术的图像作品的叙事问题(第四、五章)。
     在导论中,本文指出: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但在传统的叙事学研究中(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人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后者。现在,叙事学是到了该重视空间维度上的研究的时候了。事实上,叙事学研究在今天确实面临一个“空间转向”问题,这既表现在理论层面,也表现在创作实践层面。如果再不对叙事与空间问题做出全面、深入的探讨,我们既无法达到理论上的完整与自洽,更无法解释并解决20世纪以来小说创作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新问题。空间叙事学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宽广的,导论还从叙事活动、叙事文本、阅读活动、图像叙事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空间叙事学的问题域。
     论文的前面三章都是对由语言文字这一时间性叙事媒介构成的叙事文本所涉及到的空间问题的探讨。应该承认,媒介对于叙事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类可以用来叙事的媒介多种多样、变化莫测,但无可否认,语言文字仍是主要的,也是最好、最适用的叙事媒介。然而,语言文字是时间性媒介,它不适合表现空间。可人类的创造性冲动之一,即是要突破媒介表现的天然缺陷,用时间性媒介去表现空间。第一章主要论及时间性叙事媒介空间表现现象出现的内在心理机制,并从语言的符号性本质这一角度分析了空间表现的类型及其特质。第一章着重的是理论层面的探讨,而接下来的两章则分别结合文本,对主要在现代小说中出现的作为“技巧”的“空间叙事”与作为“结构”的“空间形式”分别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第二章指出:在很多现代或后现代小说家那里,“空间”已经成为一种被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技巧或手段,他们不仅仅把空间看作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而是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利用空间来安排小说的结构,甚至利用空间来推动整个叙事进程。第三章则对作为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的“空间形式”进行了探讨,并具体分析了现代小说中几种主要的空间形式类型:套盒式、圆圈式、链条式、桔瓣式,等等。当然,这里所说的空间并不是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那样的空间,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这种“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线索,并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才能在读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构成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要件正是时间,或者说时间系列。
     论文的最后两章涉及图像叙事问题。第四章探讨了图像叙事的本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单幅图像叙事的三种模式。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都发生在特定的空间中,都有着一定的时间脉络。但摄影家、画家等将事物以图像的形式从生活之流中移出,这就造成了图像的“去语境化”存在。由于去语境化(失去和上下文中其他事件的联系),由于在时间链条中的断裂,图像的意义开始变得漂浮和不确定起来。我们只有给图像恢复或重建一个语境,只有把空间性的图像重新纳入到时间的流程之中,才能达到“摹仿”动作,也即达到叙事的目的。因此,空间的时间化正是图像叙事的本质。对单独一幅图像来说,根据其各自对时间的处理方式,可以概括出它们叙事的三种模式:单一场景叙述、纲要式叙述与循环式叙述。图像与文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五章通过具体考察故事画,探讨了叙事图像与叙事文本之间那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方面:图像对文本的模仿或再现问题。故事画是一种特殊的叙事性图像,即:其叙述对象不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件,而是存在于其他文本中的“故事”。如果说故事画模仿的文本是对现实或想像中发生的事件的叙述的话,那么故事画本身则是对已在文本中叙述过的“故事”的叙述——叙述中的叙述。西方艺术史上这种叙事性图像模仿叙事文本的倾向一直持续到19世纪。可以说,20世纪之前的西方艺术叙事史简直就是图像模仿文本的历史。这是一种彻底的文本中心主义,是由古希腊肇其端的理性主义或“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方式造成的结果。
Narration is a basic and inherent human impulse, with its history as long as that of human beings. It is, however, very late that narration was formally brought into research. In late 1960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ism, narratology, as a discipline, was born in due form in France. It should be admitted that, structuralist narratology, with its great achievements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its theoretical mode enables people to conduct particular and precise analysis of the complicated internal mechanism of narrative works, so as not to, due to the lack of analytical tools as before, make a rough description of the big categories such as plot and characters. Of course there are obvious limitations with structuralist narratology, which has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as follows: (1) research objects are confined to narrative fictions while abandoning history, biography and image narrative works; (2) it separates works, to different extents, from society, history and cultural context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cholars have been aware of the limitations of structuralist narratology. Thus, since 1990s,“postclassical narratologies”, aiming to surpassing structuralist narratology, began to spring up in the West.“Postclassical narratologies”mainly bear the following three characteristics: (1)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readers and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2) reviewing or deconstructuring some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structuralist narratology; (3) stressing crossdisciplinary and cross-media research.“Classical narratology”or“postclassical narratologies”, however, both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study of temporal dimension while neglecting, intentionally or unconsciously, that of spatial dimension. Under the impression of the lack of the latter, I attempt to carry out an all-round and in-depth probe into narrative and space in this dissertation.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spatial turn”in narratological studies (Introduction), spatial problems relevant to narrative texts (Chapters 1~3) and narrative problems of image works as a spatial art (Chapters 4~5).
     In Introduction part, this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re exist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in narratological studies, but in traditional narratological studies (no matter classical narratology or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ies), people have neglected the latter. Now, it’s tim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studies on spatial dimension in narratological studies. In fact, narratological studies today are confronted with“spatial turn”, which reflects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composition practice level. In this case, it’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an all-round and in-depth probe into narrative and space, and if we fail to do so, theoretical integrity and self-uniform can’t be achieved, not to mention the explanation and solution to many new phenomena and problems in fiction composition. What with an expansive field in spatial narratological studies, there is a problem domain analysis of it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from four aspects—narrative activity, narrative text, reading activity and image narrative.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make discussions of spatial problems involved in narrative texts which are structured by language, a narrative medium of temporality. It should be accepted that the importance of media is self-evident to narratological studies. Media for narration can be different and inconstant, but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language is still the dominating, the best and the most applicable narrative medium as well. Language, however, is a medium of temporality, which doesn’t fit spatial manifestation. Yet a creative impulse of human beings is to breakthrough native deficiency of medium manifestation, to represent space with medium of temporality. Chapter 1 mainly treats of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or the emergence of spatial manifestation of narrative medium of temporality,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ymbolic essence of language, analyzes types and idiosyncrasies of spatial manifestation. Chapter 1 stresses theoretical discussion, while the following two chapters, combined with texts respectively, conduct concrete and in-depth analysis of“spatial narrative”as a“technique”and“spatial form”as a“structure”mainly arisen in modern novels. Chapter 2 points out that, as to many modern or postmodern novelists,“space”has become a technique or instrument being consciously applied, and they not only view space as where the story happens and a necessary scene for narration, but also utilize space to represent time, to arr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novel, and even to push forward the whole narrative process. Chapter 3 probes into“spatial form”as narrative structure of modern novels, and analyzes concretely several main types of spatial form in modern novels: box set style, ring style, chain style and orange lamella style, etc. Of course, space mentioned here is not the space of concrete objects or scenes in daily life experience, but a kind of abstract space, perceptual space and“illusory space”. Such“space”will not present in readers’consciousness until the timeline of the novel is completely ravel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novel is wholly grasped. What constitutes the key component of modern novels is time or time series.
     The last two chapters deal with image narrative. Chapter 4 discusses the essence of image narrative, and based on this, summarizes three modes of single image narrative. As we know, events in real life always happen in certain contexts, in particular spaces and have certain timelines. But photographers and painters move things in the form of images out of the currency of life, which leads to the decontextualized existence of images. Due to decontextualization (isolation from other things in the context) and time chain rupture, the meanings of image become suspended and undetermined. We cannot“imitate”acts, that is, attaining the aim of narration, until we restore the image to its original context or reconstruct another one, and resume the image of spatiality to time flow. Therefore, temporality of space is the essence of image narrative. As for a single image, according to its way of time management, three modes of narrative can be generalized: narration of a single scene, program narration and circular narration. There exist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image and text. Chapter 5, through a concrete review of narrative pictures, probes into an aspect of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narrative image and narrative text: image’s imitation or representation of the text. Narrative picture is a special narrative image, that is: its narrative object is not something that really happens in real life, but“story”existing in other texts. If texts imitated by narrative pictures are narrations of real or imaginary things, narrative pictures themselves are narrations of the“stories”already narrated in texts—narration in narration. The tendency of narrative pictures imitating narrative text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rt persisted to 19th century. The narrative history of western art before 20th century is, so to speak, the history of images imitating texts. This is a thorough text-centrism, a result of the thinking modes of rationalism or logos-centrism originating from ancient Greek.
引文
[1](美国)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A].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C].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Seymour Chatman,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8.
    [3]W. J.T. Mitchell,“Spatial Form in Literature: Toward a General Theory,”[J].Critical Inquiry, 6 (Spring, 1980).
    [4] Ann Daghistany and J. J. Johnson.“Romantic Irony, Spatial Form, and Joyce’s Ulysses,”[A].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C].eds. Jeffrey R. Smitten and Ann Daghistan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该文中译本可参见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C].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Eric S. Rabkin,“Spatial Form and Plot,”[A].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C].eds. Jeffrey R. Smitten and Ann Daghistan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该文中译本可参见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C].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Joseph Kestner.“Secondary Illusion: The Novel and the Spatial Arts,”[A].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C].eds. Jeffrey R. Smitten and Ann Daghistan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7]Gabriel Zoran,“Towards a Theory of Space in Narrative,”[J].Poetics Today, Vol. 5, No. 2,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Fiction (1984).
    [8]Ruth Ronen,“Space in Fiction,”[J].Poetics Today 7:3 (1986).
    [9](波兰)罗曼·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10](法国)让-伊夫·塔迪埃.普鲁斯特和小说[M].桂裕芳、王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11]龙迪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0,(9).
    [12]龙迪勇.反叙事:重塑过去与消解历史[J].江西社会科学,2001,(2).
    [13]龙迪勇.梦:时间与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2,(8).
    [14](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C].第一卷,许良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15](美国)爱德华·W·苏贾(一译索亚).后现代地理学——重申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6](美国)爱德华·W·苏贾.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之陆杨“译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7](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阿莱夫[A].王永年译,载陈众议编.博尔赫斯文集[C].小说卷,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18](匈牙利)阿格尼斯·赫勒.现代性理论[M].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9](法国)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A].陈志梧译,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0]龚卓军.空间原型的阅读现象学[J].文化研究月报,第30期,2003,(8).
    [21]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C].之“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2](美国)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3](法国)阿兰·罗伯-格里耶.今日叙事中的时间与描述[A].载.快照集·为了一种新小说[C].余中先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24]林秀清.诗画结合的新小说[A].见克劳德·西蒙.弗兰德公路[M].之“译本前言”,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25](法国)米歇尔·福柯等.关于小说的讨论[A].桂裕芳译,载杜小真编选.福柯集[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6](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7](英国)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8](英国)珀西?卢伯克.小说技巧[M].方土人译,载.小说美学经典三种[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29]马振骋.艺术,领会重于理解[A].见克劳德·西蒙.大酒店[M].之“前言”,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0](瑞士)让·鲁塞.为了形式的解读[A].王文融译,载.波佩的面纱[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1](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意像地图——阅读图像中的爱与憎[M].薛绚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32](法国)Georges Jean.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M].曹锦清,马振聘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3](德国)瓦尔特·舒里安.世界的图像化[A].作为经验的艺术[C].罗悌伦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1](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3](法国)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A].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C].北京: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1989.
    [4](法国)波德莱尔.哲学的艺术[A].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C].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5](美国)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美国)托马斯,L·贝纳特.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M].旦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7]周裕锴.诗中有画:六根互用与出位之思——略论《楞严经》对宋人审美观念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8](美国)黛安娜·阿克曼.感觉的自然史[M].路旦俊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9](美国)本杰明?李?沃尔夫.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A].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C].高一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10]钱钟书.通感[A].钱钟书论学文集(第6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11](日本)浅见洋二.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C].金程宇、冈田千穗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美国)Bernard J·Baars.在意识的剧院中——心灵的工作空间[M].陈玉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美国)M?克莱因.数学与知识的探求[M].刘志勇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4](德国)恩斯特·波佩尔.意识的限度——关于时间与意识的新见解[M].李百涵、韩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5](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朱光潜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16](美国)鲁?阿恩海姆.心灵的两个方面:理智与直觉[A].艺术心理学新论[C].郭小平、翟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7](美国)鲁?阿恩海姆.艺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A].艺术心理学新论[C].郭小平、翟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8](美国)鲁?阿恩海姆.对空间与时间的一个规限[A].艺术心理学新论[C].郭小平、翟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9]陈兆复.岩画——人类早期的视觉表达[A].邓启耀主编.视觉表达:2002[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0]龙迪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0,(9).
    [21](德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2]潘菽主编.意识——心理学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3](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阿莱夫[A].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C].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24](美国)威廉?詹姆斯.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节选)[A].象愚译,柳鸣九主编.意识流[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5]叶维廉.现代中国小说的结构[A].叶维廉文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6](美国)鲁?阿恩海姆.语言、形象与具体诗[A].艺术心理学新论[C].郭小平、翟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7](英国)佩特.乔尔乔内画派[A].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C].张岩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8](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9]流沙河.画+说=诗[A].十二象[C].北京:三联书店,1987.
    [30](美国)爱伦·坡.鄂榭府崩溃记[A].爱伦·坡短篇小说集[C].陈良廷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1]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一个断片)[A].上海的狐步舞[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32]龙迪勇.论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3,(10).
    [33](德国)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全集(第17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34](法国)Georges Jean.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M].曹锦清,马振聘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5](奥地利)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修改刍议[M].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36]戚灵岭.视觉音乐与色彩音乐[A].美术史与观念史(第3辑)[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7]古风.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J].文学评论,2007,(2).
    [1]龙迪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0,(9).
    [2](英国)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方土人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小说美学经典三种[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英国)伊利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A].载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C].上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法国)让-伊夫·塔迪埃.普鲁斯特和小说[M].桂裕芳、王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5](俄国)M·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A].巴赫金全集(第三卷)[C].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M].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M].姚锦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8](法国)马赛尔·普鲁斯特.驳圣伯夫[M].王道乾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9](美国)W·詹姆斯.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节选)[A].象愚译,载柳鸣九主编.意识流[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0](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机制与人格结构(节选)[A].李广成译,载柳鸣九主编.意识流[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1]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英国)戴维·罗奇.小说作为交流方式[A].交流方式[C].彭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3](墨西哥)奥·帕斯.批评的激情[C].赵振江编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14](美国)杰罗姆·科林柯维支.作为人造物的小说:当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A].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C].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5](法国)热·热奈特.文学与空间[A].王文融译.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1]龙迪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0,(9).
    [2](英国)伊利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A].傅惟慈译,载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C].上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3](法国)让-伊夫·塔迪埃.普鲁斯特和小说[M].桂裕芳、王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4](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阿莱夫[A].王永年译,载陈众议编.博尔赫斯文集[C].小说卷,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5](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曲径分岔的花园[A].王永年译,载陈众议编.博尔赫斯文集[C].小说卷,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6](美国)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A].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C].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7](法国)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M].之安德列·莫罗亚“序”,施康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89.
    [8](法国)热·热奈特.文学与空间[A].王文融译.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9](法国)雅克·阿达利.智慧之路——论迷宫[M].邱海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赫尔伯特·奎因作品分析[A].陈凯先译,载陈众议编.博尔赫斯文集[C].小说卷,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11](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序”[A].王永年译,载林一安主编.博尔赫斯全集[C].小说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12](意大利)卡尔维诺.美国讲稿[A].萧天佑译,载吕同六、张洁主编.卡尔维诺文集[C].南京:译林出版社,1989.
    [13]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4](秘鲁)巴尔加斯·略萨.中国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说家[M].赵德明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15](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黄锦炎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16](哥伦比亚)马尔克斯,门多萨.番石榴飘香[M].林一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7](阿根廷)张玫珊.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中的时间[A].柳鸣九主编.未来主义超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8]吕同六.现实中的童话,童话中的现实——《卡尔维诺文集》序[A].载吕同六、张洁主编.卡尔维诺文集[C].南京:译林出版社,1989.
    [19](法国)米歇尔·福柯等.关于小说的讨论[A].桂裕芳译,载杜小真编选.福柯集[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0](法国)乔治·佩雷克.人生拼图版[M].丁雪英,连燕堂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1] (英国)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方土人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小说美学经典三种[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22](美国)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英国)贡布里希.视觉图像在信息交流中的地位[A].范景中选编.贡布里希论设计[C].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2](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美国)约翰?萨考夫斯基.摄影师的眼睛[A].顾铮编译.西方摄影文论选[C].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
    [5](美国)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艾红华,毛建雄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6](法国)法兰克?霍瓦.摄影大师对话录[M].刘俐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
    [7]阮义忠.当代摄影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6.
    [8](英国)阿尔弗雷德?怀特海.自然的概念[M].张桂权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9](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意像地图——阅读图像中的爱与憎[M].薛绚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美国)李元.谈美国摄影[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
    [11](法国)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摄影的表达旨趣[A].顾铮编译.西方摄影文论选[C].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
    [12](美国)马克?D?富勒顿.希腊艺术[M].李娜,谢瑞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法国)保罗?瓦莱利.摄影百年祭[A].顾铮编译.西方摄影文论选[C].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
    [14](美国)苏珊?桑塔格.静默之美学[A].激进意志的样式[C].何宁,周丽华,王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5]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A].许江主编.人文视野[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16](英国)保罗?克劳瑟. 20世纪艺术的语言:观念史[M].刘一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7](英国)约翰?伯杰.摄影的用途[A].顾铮编译.西方摄影文论选[C].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
    [18](英国)约翰?伯格,(瑞士)让?摩尔.另一种讲述的方式[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9](英国)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M].邵牧君,齐宙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
    [20]钱钟书.读《拉奥孔》[A].钱钟书论学文选(第6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21](德国)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全集(第17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22](英国)贡布里希.艺术中的瞬间和运动[A].范景中选编.贡布里希论设计[C].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23](苏联)A?瓦尔坦诺夫.摄影的特性与美学[M].罗晓风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
    [24](英国)苏姗?伍德福德.古代艺术品中的神话形象[M].贾磊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5]罗丹艺术论[M].沈琪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26](法国)莫里斯?梅洛-庞蒂.表达与儿童画[A].世界的散文[C].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7]刘敦愿.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时间与运动[A].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C].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8](美国)巫鸿.何谓变相?——兼论敦煌艺术与敦煌文学的关系[A].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C].郑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9](苏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M].陈丽贵,李泳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0](苏联)奥?德沃尔尼琴柯.电影和声学——感知的导演艺术[J].世界电影,1985,(6).
    [1](美国)安东尼·卡斯卡蒂.柏拉图之后的文本与图像[J].学术月刊,2007,(2).
    [2](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美国)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4]曹意强.图像与语言的转向——后现代主义、图像学与符号学[A].曹意强,麦克尔·波德罗等.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5](法国)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A].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6](日本)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M].陈秋峰,杨国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7](德国)瓦尔特·舒里安.世界的图像化[A].作为经验的艺术[C].罗悌伦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8]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9]曹意强.艺术与历史——哈斯克尔的史学成就和西方艺术史的发展[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10]曹意强.论图像证史的有效性与误区[A].曹意强,麦克尔·波德罗等.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11](法国)Georges Jean.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M].曹锦清,马振聘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2](英国)约翰·曼.改变西方世界的26个字母[M].江正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3]龙迪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0,(9).
    [14](美国)伦纳德·史莱因.艺术与物理学——时空与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M].暴永宁,吴伯泽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15]郑振铎.中国历史参考图谱·跋[A].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6]鲁迅.连环图画琐谈[A].鲁迅全集(第6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7](法国)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8](英国)乔治·扎内奇.西方中世纪艺术史[M].陈平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
    [19](德国)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全集(第17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20]耿幼壮.视觉、躯体、文本——古希腊艺术问题[A].破碎的逻各斯——重读西方艺术史[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1]Jacques Derrida.The Truth in Painting [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22](德国)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3](英国)吉塞拉·里克特.希腊艺术手册[M].李本正,范景中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
    [24](英国)A.S.默里.古希腊雕塑史——从早期到菲迪亚斯时代[M].张铨,孙志刚,刘寒清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5]丁宁.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6](美国)马克·D·富勒顿.希腊艺术[M].李娜,谢瑞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7](美国)萨拉·柯耐尔.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M].欧阳英,樊小明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28]Rhys Carpenter.The Aesthetic Basis of Greek Art : An Introduction to Greek Art [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59.
    [29]Nigel Spiver. Greek Art [M].London, Phaidon ,1997.
    [30]Charles Homer Haskins.The Renaissance of the Twelfty Century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7.
    [31]耿幼壮.神圣的符号学——经院哲学写作与中世纪的文学和艺术[A].破碎的逻各斯——重读西方艺术史[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2]Matin Irvine.The Making of Textual Cultur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7.
    [33]Wendy Steiner.The Colors of Rhetoric : Problem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Modern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34](英国)诺曼·布列逊.语词与图像:旧王政时期的法国绘画[M].王之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35] Otto Pacht.Books Illustration in the Middle Ages [M].Trans.Kay Davenpor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6](法国)达尼埃尔·阿拉斯.绘画史事[M].孙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7]钱钟书.读《拉奥孔》[A].钱钟书论学文选(第6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38](波兰)比亚洛斯托基.图像志[A].曹意强,麦克尔·波德罗等.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39](法国)马可·富马罗利,弗郎索瓦·勒布莱特.100名画:古希腊罗马神话[M].王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0](法国)安德烈·马尔罗.无墙的博物馆[M].李瑞华,袁楠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1](法国)让-路易·普拉岱尔.当代艺术[M].董强,姜丹丹译,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42](美国)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其批评传统[M].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43](美国)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M].田守真,饶曙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44](意大利)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A].卡尔维诺文集[C].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5](美国)大卫·罗桑德.素描精义——图形的表现与表达[M].徐斌,吴林,王军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46](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7]丁尔苏.语言的符号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8]龙迪勇.事件:叙述与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01,(10).
    [49]龙迪勇.试论叙事作品的意义生成[J].江西社会科学,2003,(4).
    [50](美国)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1](美国)潘诺夫斯基.图像志和图像学[A].(英)E.H.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附录[C].杨思梁,范景中编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
    [52](英国)E.H.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编选者序[C].杨思梁,范景中编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
    [53]耿幼壮.德里达的记忆[A].破碎的逻各斯——重读西方艺术史[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4]Jacques Derrida.Memoirs of the Blind:The Self-Portrait and Other Ruins [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55] W.J.T.Mitchell.Iconology :Image,Text,Ideology [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1](美国)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M].周传基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2]斯蒂芬?希思.叙述空间[A].电视风暴[C].王逢振编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苏联)奥?德沃尔尼琴柯.电影和声学——感知的导演艺术[J].世界电影,1985,(6).
    [4](美国)爱德华·茂莱.意识流小说与电影[A].闻谷译.世界艺术与美术[C].(第7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5](美国)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扉页[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
    [6](美国)R.M.小巴斯费尔德.剧作家的四种媒介[A].田园译.世界艺术与美术[C].(第7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1](美国)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波兰)罗曼·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3](法国)让-伊夫·塔迪埃:《普鲁斯特和小说》,桂裕芳,王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4](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5](美国)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美国)爱德华·W.苏贾:《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杨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文集》,王永年等译,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
    [8](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林一安,王永年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匈牙利)阿格尼斯·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包亚明主编:《后现代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国)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3](法国)阿兰·罗伯-格里耶:《快照集·为了一种新小说》,余中先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14](法国)克劳德·西蒙:《弗兰德公路》,林秀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15]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16](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17](英国)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8](英国)珀西?卢伯克,爱·福斯特等:《小说美学经典三种》,方土人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9](法国)克劳德·西蒙:《大酒店》,马振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20](阿根廷)博尔赫斯等:《波佩的面纱》,朱景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1](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意像地图——阅读图像中的爱与憎》,薛绚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法国)Georges Jean:《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曹锦清,马振聘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3](德国)瓦尔特·舒里安:《作为经验的艺术》,罗悌伦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24]范景中,曹意强:《美术史与观念史》(第3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7]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8]钱钟书:《钱钟书论学文集》(第6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29](美国)黛安娜·阿克曼:《感觉的自然史》,路旦俊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30](美国)本杰明?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高一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1](美国)托马斯,L.贝纳特:《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旦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2](日本)浅见洋二:《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金程宇,冈田千穗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3](美国)Bernard J.Baars:《在意识的剧院中——心灵的工作空间》,陈玉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4](美国)M?克莱因:《数学与知识的探求》,刘志勇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德国)恩斯特·波佩尔:《意识的限度——关于时间与意识的新见解》,李百涵、韩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7](美国)鲁?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郭小平,翟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8](法国)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9]流沙河:《十二象》,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40]潘菽主编:《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1]柳鸣九主编:《意识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2]柳鸣九主编:《未来主义超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43]叶维廉:《叶维廉文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4]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45](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6](德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7](美国)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集》,陈良廷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48](德国)莱辛:《拉奥孔》,载《朱光潜全集》(第17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9](奥地利)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修改刍议》,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
    [50](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51](英国)佩特:《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张岩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俄国)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3](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4](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55](法国)马赛尔·普鲁斯特:《驳圣伯夫》,王道乾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56](法国)马赛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施康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89年版。
    [57]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D.H.梅勒编:《交流方式》,彭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59](墨西哥)奥·帕斯:《批评的激情》,赵振江编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0]《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编选:《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61](法国)雅克·阿达利:《智慧之路——论迷宫》,邱海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2](意大利)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萧天佑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89年版。
    [63](秘鲁)巴尔加斯·略萨:《中国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说家》,赵德明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4](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黄锦炎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5](哥伦比亚)马尔克斯,门多萨:《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66](法国)乔治·佩雷克:《人生拼图版》,丁雪英,连燕堂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7](美国)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68](英国)贡布里希:《贡布里希论设计》,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
    [69](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0](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71]顾铮编译:《西方摄影文论选》,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版。
    [72](美国)苏珊?桑塔格:《论摄影》,艾红华,毛建雄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73](法国)法兰克?霍瓦:《摄影大师对话录》,刘俐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年版。
    [74]阮义忠:《当代摄影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6年版。
    [75](美国)李元:《谈美国摄影》,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版。
    [76](苏联)A?瓦尔坦诺夫:《摄影的特性与美学》,罗晓风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版。
    [77](美国)马克?D?富勒顿:《希腊艺术》,李娜,谢瑞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78](美国)苏珊?桑塔格:《激进意志的样式》,何宁,周丽华,王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79]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0](英国)保罗?克劳瑟:《20世纪艺术的语言:观念史》,刘一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1](英国)约翰?伯格,(瑞士)让?摩尔:《另一种讲述的方式》,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2](英国)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邵牧君,齐宙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版。
    [83] (英国)阿尔弗雷德?怀特海:《自然的概念》,张桂权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84](英国)苏姗?伍德福德:《古代艺术品中的神话形象》,贾磊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85](法国)罗丹:《罗丹艺术论》,沈琪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86](法国)莫里斯?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7]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88](美国)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郑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89](苏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陈丽贵,李泳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90](美国)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91]曹意强,麦克尔·波德罗等:《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92]曹意强:《艺术与历史——哈斯克尔的史学成就和西方艺术史的发展》,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93](日本)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陈秋峰,杨国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94](英国)约翰·曼:《改变西方世界的26个字母》,江正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95](美国)伦纳德·史莱因:《艺术与物理学——时空与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暴永宁,吴伯泽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6]郑振铎:《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97](法国)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8](英国)乔治·扎内奇:《西方中世纪艺术史》,陈平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99]耿幼壮:《破碎的逻各斯——重读西方艺术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0](德国)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1](英国)吉塞拉·里克特:《希腊艺术手册》,李本正,范景中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02](英国)A.S.默里:《古希腊雕塑史——从早期到菲迪亚斯时代》,张铨,孙志刚,刘寒清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103]丁宁:《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4](英国)诺曼·布列逊:《语词与图像:旧王政时期的法国绘画》,王之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05](法国)达尼埃尔·阿拉斯:《绘画史事》,孙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6](法国)马可·富马罗利,弗郎索瓦·勒布莱特:《100名画:古希腊罗马神话》,王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7](法国)安德烈·马尔罗:《无墙的博物馆》,李瑞华,袁楠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8](法国)让-路易·普拉岱尔:《当代艺术》,董强,姜丹丹译,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109](英国)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版。
    [110](美国)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1](美国)大卫·罗桑德:《素描精义——图形的表现与表达》,徐斌,吴林,王军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
    [112](美国)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其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3](美国)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田守真,饶曙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4](美国)萨拉·柯耐尔:《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欧阳英,樊小明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15](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6](美国)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7]丁尔苏:《语言的符号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118]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119]陈伟:《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纲——论中国审美意识的发展与艺术形象的关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20]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1]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2]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123]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4]赵宪章:《文体与形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5]许江主编:《人文视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26]邓启耀主编:《视觉表达:2002》,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7]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28](美国)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周传基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129]王逢振编译:《电视风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0](美国)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1]Seymour Chatman,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8.
    [2] Ann Daghistany and J. J. Johnson.“Romantic Irony, Spatial Form, and Joyce’s Ulysses,”[A].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eds. Jeffrey R. Smitten and Ann Daghistan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3]Eric S. Rabkin,“Spatial Form and Plot,”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eds. Jeffrey R. Smitten and Ann Daghistan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4]Joseph Kestner.“Secondary Illusion: The Novel and the Spatial Arts,”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C].eds. Jeffrey R. Smitten and Ann Daghistan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5]Jacques Derrida.The Truth in Paint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6]Rhys Carpenter.The Aesthetic Basis of Greek Art : An Introduction to Greek Art [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59.
    [7]Nigel Spiver. Greek Art .London, Phaidon ,1997.
    [8]Charles Homer Haskins.The Renaissance of the Twelfty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7.
    [9]Matin Irvine.The Making of Textual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7.
    [10]Wendy Steiner.The Colors of Rhetoric : Problem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Modern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11] Otto Pacht.Books Illustration in the Middle Ages .Trans.Kay Davenpor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12]Jacques Derrida.Memoirs of the Blind:The Self-Portrait and Other Ruins [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13] W.J.T.Mitchell.Iconology :Image,Text,Ide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1]龚卓军:《空间原型的阅读现象学》,《文化研究月报》第30期,2003,(8)。
    [2]周裕锴:《诗中有画:六根互用与出位之思——略论〈楞严经〉对宋人审美观念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3]古风:《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文学评论》,2007,(2)。
    [4]翟永明:《回文无尽是璇玑》,《读书》,2006,(4)。
    [5](苏联)奥?德沃尔尼琴柯:《电影和声学——感知的导演艺术》,《世界电影》,1985,(6)。
    [6](美国)安东尼·卡斯卡蒂:《柏拉图之后的文本与图像》,《学术月刊》,2007,(2)。
    [7](美国)R.M.小巴斯费尔德:《剧作家的四种媒介》,《世界艺术与美术》(第7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8]龙迪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江西社会科学》,2000,(9)。
    [9]龙迪勇:《事件:叙述与阐释》,《江西社会科学》,2001,(10)。
    [10]龙迪勇:《叙述:词与事》,《江西社会科学》,2002,(4)。
    [11]龙迪勇:《试论叙事作品的意义生成》,《江西社会科学》,2003,(4)。
    [12] Gabriel Zoran,“Towards a Theory of Space in Narrative,”Poetics Today, Vol. 5, No. 2,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Fiction (1984).
    [13]Ruth Ronen,“Space in Fiction,”Poetics Today 7:3 (1986).
    [14]W. J.T. Mitchell,“Spatial Form in Literature: Toward a General Theory,”Critical Inquiry, 6 (Spring, 19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