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的偏失与重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摘要:“消费社会”是指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物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与提高,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资本就已将中国消费市场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中,并将中国市场当作奢侈品销售的一个前途无量的新“战场”,世界顶级奢侈品制造商纷纷在中国各大城市设置办事处或销售代理机构。西方世界由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以生产为主导转变为以消费为主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引发了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冲突。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社会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消费主义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对更多消费品的追求被视为大众通往幸福之路,甚至被誉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伴随资本的进入,奢侈品消费的高涨,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也在我国得以生存、渗透与扩散,并逐步确立了其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领域里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同时,中国在告别物质“短缺”与“匮乏”后,国内市场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在城市里,无论我们身处何地,物的丰盛包围着我们:耳边是或甜美或激情或歇斯底里的广告;眼前是变幻的霓虹,精美的橱窗展示;身边感受的是“顾客就是上帝”的礼节性的微笑服务。它们统统在向我们兜售着某种产品或服务,向我们允诺着拥有这种产品之后的某种更为幸福的生活。物的丰盛刺激着我们的眼球,掀起我们心底潜藏着的无尽的物欲:从香车豪宅到服装化妆品,从家居装修到快餐服务—物如汹涌的波涛,从四面八方涌来,令人眩晕。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欲的时代。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和充盈,但消亡的却是我们自身。
     消费社会使得人的生命意义,人与人的关系、消费主体与消费符号的地位置换方面都表现出人的价值观缺失。消费社会给享乐主义拓展了生存的空间,欲望取代了人的真正需要,虚拟本体侵蚀了世界的客观性,游戏混淆了人的神圣生活。作为发展中国家,一部分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现在还远未得到满足,但另一部分人却过着奢靡的生活,这不仅妨碍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威胁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激化社会的矛盾,从而使人们失去对自我价值的定位和生命的意义确认。一切以经济增长为目的,忽视其背后付出的沉重代价已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针对我国现存的价值观形成的因素,重建我国消费价值观意义世界是当前我们文化和价值建设的主要任务。
     要培育新的价值观体系,就必须首先让人们从已有的价值观的包围中脱离出来。面对日益蔓延的消费社会,首先要破除消费社会中不合理的消费观对人们的影响。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构建一种新的与当代中国消费阶段相适应的消费文化。这不仅是超越消费主义的可行途径,也是我们当前消费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这既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重视大众文化的整合功能,也必须改变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优化了文化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
"Consume Society" is a form of society which is raised by moder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y due to abundant and systematized material. Under the motiv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speed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s fast and level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s improved greatly in China. Especially Chinese consume market,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and new "battlefield" of luxury goods sale, have been brought into system of integration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by international capital since1990s. Top-class manufacturers of luxury goods in the world set up office or sale agency all over the cities in China."Consume society" is paid attention by scholars, originating from changes of western society in aspect of structure, even if transferred from productive society to consumptive society. It is not only chang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form but changes of all-around culture. It resulted in full renovation of lifestyle, changed social and cultural experience of people, and caused fracture, conflict and concussion of values in all society. Social changes and social problem provide experiential base and theoretical plane for my paper research.
     After20th century, consume level is remarkably improved in western society, consumerism is become mainstream social values. Pursuit of consumption goods is regarded as style of happiness, even main motive power of social development. Accompany of capital access, aspiring of luxury goods consumption, consumerism, originating from western country, have begun to exist, permeate and diffuse, and established ideological influence in daily life field. At the same time, after releasing from material "shortage" and "deprivation", domestic market gives out huge consume potentiality. In cities, No matter where we are, Material wealth that surrounds us: sweet or passion or hysteria advertisement sings in our ear; changing neon lights and beautiful window twinkles before us, and; feeling the "customer is God" courtesy and the smile.......At aim of selling their product or service, and promise for more happy life after own them. Affluent material stimulates our eyes, whips up our inexhaustible material desire:from fine car and elite housing to costume and cosmetics, from decoration to fast food, as insurgent waves, surging vertiginously from all sides. Just like Baudrillard described about American scene last1960s:"today around us, there are amazing consumption and abundant phenomenon which is composed of increasing matter, service and material wealth. It constitutes a essential changes of mres environmental history." Appropriately, riches is not surrounded by people as before but is surrounded by material etc. we live in material era: just like what I said, we are living, based on their rhythm and alternative reality. in all civilization, material, prolonged prosperous tool and building could be retained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in the past, but today material production, improvement, disappearing are seen by our self.
     Simply, consumerism doesn't fit in with traditional values of China, consumerism is a style life developed country come about, why does exist in developing country?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is of overriding importance for contemporary China, meeting people requirement of material and culture is productive goal of socialist society; undeniably, improving consumptive capability and life quality are connot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Like that, what is reasonable choice for stepping into consume society in China? What happened to change about value orientation of people? What influence does it bring to?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people's value in consume society be to point out essence of consume society, deviation of people's values and jeopardize of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ory aspect. In the situation, how to help people establish reasonable values, choose healthy lifestyle, it i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whatever is from theory or reality aspect.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nsumptive culture not only dig into modern value of traditional consumption culture, but also exert control-oriented function of dominant ideology, attach importance to macromedia flash of mass culture and make use of build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1页。
    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0页。
    ② 曹新:《与百姓谈消费》,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① 毛世英:《走出消费社会的陷阱,建设和谐型消费文化》,济南大学学报,2003(4)。
    ②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1-14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8-929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9页。
    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② Jean Baudrillard. 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 [M].Mark Poster (e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 2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8页。
    ②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③ 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4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25页。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55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6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
    ①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②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22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6页。
    ①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6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第185页。
    ①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72页。
    ②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第13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③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81页。
    ①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76页。
    ②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114页。
    ③ 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89页。
    ④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2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9-380页。
    ②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①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3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
    ③ 《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249页。
    ④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41页。
    ①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138页。
    ①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137页
    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0-71页。
    ①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②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2-73页。
    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8-79页。
    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②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8页。
    ① 《康德全集》第7卷,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6-197页。
    ①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9页。
    ②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4-1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2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1-302页。
    ③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3页。
    ④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6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726页。
    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76页。
    ②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1-7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0页。
    ③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175页。
    ④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140页。
    ① 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87页。
    ② 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92页。
    ③ 陈志良:《虚拟: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95页。
    ③ 尼采:《权力意志》,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9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7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7页。
    ①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页。
    ① 柏拉图:《理想国》,张竹明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第12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0页。
    ①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37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社1993年,第37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社1993年,第14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② 汪民安、陈水国:《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哲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① 柏拉图《理想国》,张竹明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第300页。
    ② 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杨恒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2页。
    ③ 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73页。
    ①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137页。
    ② 鲍德里亚:《生产之境》,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10页。
    ③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387页。
    ④ 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32页。
    ② 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刘利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55页。
    ③ 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刘利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① 李燕:《文化释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5页
    ① 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② 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刘利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2页。
    ①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95-9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8页
    ①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59页。
    ②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116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1页
    ① 克里斯·罗杰克:《名流》,李立玮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23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9][德]《康德全集》第7卷,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社1993年。
    [13]《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法]《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15][法]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6][法]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法]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18][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法]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
    [20][法]鲍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德]尼采:《权力意志》,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22][德]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杨恒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3][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25]曹新:《与百姓谈消费》,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26][法]维克多·特纳, 《象征之林》,赵玉燕等译,2006年。
    [27][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28][美]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9]欧阳志远:《最后的消费:文明的自毁与补救》,人民出版社2000年。
    [30]姚建平:《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1]肖翠祥、刘可风:《消费的学问》,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
    [32][美]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33][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4][法]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5][法]布尔迪厄,《自由交流》桂裕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36][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37][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3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义,译林出版社2004年。
    [39][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4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
    [41]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42][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
    [43][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44][法]德里达, 《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陈志良:《虚拟: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
    [45][德]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46][德]柏拉图:《理想国》,张竹明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
    [47]汪民安、陈水国:《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哲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
    [48][美]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刘利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9]李燕:《文化释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50][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51][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2][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53][美]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刘利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54]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5]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56][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5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
    [58]冯俊,《后现代性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9]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03年。
    [60]方汉文, 《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61]陆扬, 《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62]高宣扬, 《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3]高宣扬,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4][法]《明天会怎样—德里达与卢迪内斯库对话录》,苏旭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
    [65][日]堤清二: 《消费社会批判》,朱绍文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66][美]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出版社,1964年。
    [67][英]弗兰克·莫特:《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余宁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8][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9][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70][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7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72]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73][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4][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5][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76][美]大卫·A.施沃伦:《自觉全球主义:矛盾冲突与对策》,郑文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7]张梦霞:《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文化价值动因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78]张梦霞:《女性价值观与购买行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79]宴辉:《现代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80]丁圣彦:《生态学:面向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学价值观》,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81]王海滨:《生态资本运营-生态涵养发展区走向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82]卢风、刘湘溶:《现代发展与环境伦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83]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84]吴凤章:《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85]郭耕、汤寿根、沙锦飞:《天人和谐:生态文明与绿色行动》,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
    [86]郑永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87]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88]卢岚:《断裂处的光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1]Bourdieu, P.Outline of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2]Baudrillard, J.The End of Ideology. The Tree Press,1962.
    [3]Baudrillard, J.The Coming of Post -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Basic Books, 1976.
    [4]Barchrach.P.Power and Poverty: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5]Douglas.M.andIsherwood, B:The World of Goods, Harmondsworth:Penguin, 1980.
    [6]Goodwin, Neva R., Ackerman, Frank and Kiron, David(edited):The Consumer Society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1997.
    [7]Gross Gary, Time and Money:The Making of Consume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1993.
    [8]Horkheimer.M.and Adorno.T,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ew York:Herder &Herd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2.
    [9]Jameson.F, Postmodernism and the Consumer Society in H.Forst(Ed), Postmodern Culture, London:Pluto Press,1984.
    [1]孟鑫:《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观探析》,《理论前沿》,2006年第 24期。
    [2]倪赤丹:《现代消费的建构意义》,《社会》2003年第7期。
    [3]王雨辰:《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 《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盛宁:《危险的让·鲍德里亚》, 《读书》1996年第10期。
    [5]盛晓明:《哈贝马斯的重构理论及其方法》, 《哲学研究》1999年第10期。
    [6]唐正东:《“消费社会”的解读路径:马克思的视角及其意义》,《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7]余乃忠:《资本的酵母:现代性膨胀的五大原则》,《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
    [8]苗伟:《文化优化:一种自觉的文化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9]毛世英:《走出消费社会的陷阱,建设和谐型消费文化》,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0]蒋建国:《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演变与反思》,《消费经济》2005年12月。
    [11]陈向义:《异化消费及其扬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12]王娟:《评析阿格里塔对消费社会的解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1年第2期。
    [13]石燕:《19-20世纪上娼妓的分层:消费分层的体现》, 《理论界》,2011年第4期。
    [14]赵金霞:《论西方消费文化的救赎与我国的消费文化建设》,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第4期。
    [15]赵建芬:《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消费主义”批判》,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6]吴加才:《身体消费的现代性悖论》, 《前沿》,2011年第6期。
    [17]曹焱鑫:《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时尚杂志》, 《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5期。
    [18]何文辉:《浅议消费主义勃兴的必然性》, 《现代交际》,2011年第2期。
    [19]胡毅: 《消费图景下专业主义对新闻话语力量的建构》, 《大众文艺》,2011年第4期。
    [20]陈燕:《从心理学角度看消费社会之普遍现象——恋物与物欲》,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第4期。
    [21]朱其:《鲍德里亚理论对于消费文化研究的意义》,《美术观察》2003年第12期。
    [22]张劲松:《消费社会与生活方式的变革》,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3]方智毅、张恩碧:《消费主义与可持续消费——从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消费经济》2005年第2期。
    [24]陈晖涛:《消费主义的困境与我国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建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5]孙天波:《影响科学消费实现的因素与对策》, 《发展论坛》,2002年第12期。
    [26]杨明强:《可持续发展:突破绿色壁垒的战略选择》,孝感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27]王艳:《试析我国病态消费行为的形式、实质和危害——兼论科学消费模式的构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