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作为在传统的网络传播基础之上产生的新媒介形式Blog,尽管有着自己新颖的与众不同的传播特点和方式,可是依然是对于传统媒体形式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同时这种延伸和补充也带给了我们对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如“把关人”理论,麦克卢汉的一些媒介分析观点的重新审视,以及使我们认识到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在受众身上真正实现了传播权、知情权和话语权的统一,它是真正属于大众自己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新媒介形式。但是,尽管如此,传统媒体依然有自己生存的理由和价值,Blog出现的意义也并不在于把传统媒体彻底地颠覆然后取代之,而是在与传统媒体相互配合的平衡体系中取长补短的共同发展,共同缔造大众媒介发展的明天。
    第一部分 Blog的含义和特点
    Blog是Web和Log两个英文单词的合并,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网络日志。撰写Blog的人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中文词汇博客是由方兴东和王俊秀两个人将Blog翻译成的汉语名称。从不同角度划分Blog有很多的分类,其中在媒介传播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新闻博客、专家博客和知识博客,新闻博客将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Blog的核心特征有时间性、个人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第一、时间性主要体现在排列顺序和更新速度上。排列顺序的时间性是指Blog注重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录,最新发表的帖子会放在网站的最上面;更新的即时性是指博客经常频繁地更新和发布信息。第二、个人性指博客的作者是一种个人性的行为,个人性的视角,个人性的思想,个人性的爱好和兴趣。第三、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博客的利他主义,
    
    
    博客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用超链接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信息共享最大化。Blog作为个人性与公共性的结合体,强调和关注的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自己在互联网上看见的精彩的内容,并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体现了利他的共享精神。第四、互动性来源于Blog与读者间的交流,博客的作者是博客网站的核心,而围绕着博客与博客,博客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多重交互的沟通,是关键。
    博客有着自己一些很鲜明的特征,与传统媒体也有这样那样的区别。其中个人网站、门户网站和BBS是最不容易和Blog区分开来的传统媒体。
    第二部分 Blog是对于传统的大众媒体的延伸和补充
    在关于Blog文本的解释和核心特征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Blog作为新媒介形式的独特特性——超链接的表达方式、个性化的自由书写方式、内容更新上的及时性、运行技术的低成本以及交流双方的即时互动性等等。这些也正是Blog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可是这并不代表着Blog就是一种完全和以往传统媒体相隔绝的媒介形式,也并不意味着它是对于传统媒体的反叛和颠覆。只有在与传统媒介前后一致的联系和互相融合的过程中,Blog才能够获得发展和延续的更大空间,也才可以在媒介传播上拥有更大的生命力。
    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表达模式上,作为网络媒体之新媒介的Blog都是对于传统媒体形式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尤其在现阶段Blog还只是刚刚经历了萌芽之后的发展期。这种延伸和补充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这三方面:在表达方式上超链接方式是对于传统网络媒体的延伸和强化;在媒介内容上对于传统媒体的延伸和补充;从媒介主体的报道角度和视角上对于传统媒体的补充。尽管互联网一诞生就把链接
    
    
    作为其主要特点,可是它的链接仅仅是形式上的一种链接。博客写作告诉我们链接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上的表达方式,更是内容本身。Blog将形式上的链接延伸到内容层面上,它真正以链接为武器,将链接指向互联网的任何一个地方。于是传统网络媒体的封闭的信息含量结束于Blog时代,链接开始由技术层面延伸到内容层面。
    而在媒介的内容上来看,无论Blog是作为传统媒体报道内容有选择有倾向的链接组合,还是对于传统媒体由于某些集团利益而不能报道的信息的补充,再或者是专门作为传统媒体的监督和预警系统,都体现了对于传统媒体在内容层面上的一种延伸和补充。Blog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来自传统媒体上的内容,用超链接的方式将这些信息有效有序的组合在一起。
    另外,Blog在报道视角上也是对于大众传统媒体很好的补充。众所周知,Blog是个性化的写作,是庶民的写作方式。这种庶民的主体角色决定了Blog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其视野和角度势必要迥然相异于传统的有倾向性的媒体集团。于是在传统媒体的报道之外,Blog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大众自己的视角和体验,大大延伸了传统媒体的报道面以及扩展了其由于利益集团的倾向时而略显片面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看出来,不管是从表达方式还是传播的信息层面,以及报道所关注的角度和视野上来看,Blog都体现了对于传统媒体的一种延伸和补充,而不仅仅是标新立异的与众不同和另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Blog不是对于传统媒体的反叛和颠覆,而是更
    好的延伸和补充了传统的大众媒体。
    第三部分 Blog带来的传播学上的意义
    这部分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以及接受者这三个环节上面来看看Blog作为传统媒体延伸和补充的新媒介形式给我们所带来的传播学
    
    
    意义上的启示:
    一是从传播者角度来修正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理论。在博客的写作中,每个作者都是把关人,都相对?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Blog to readers, which is a new medium based o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Though it has some innovative and fresh characters and way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ediums to communicate, it is still an addition and expansion to traditions, but not just a revolution of them. Meantime this addition and expansion has brought us to review and re-evaluate some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such as Gatekeepers and some theories of McLuhan, realizing the true union of the right to speak, the right to know as well as the right to communicate on the Mass. We all know Blog is the true medium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s, belonging to Mass themselves. However we must realize that Traditional Mediums would still exist because the appearance of Blog does not aim to defeat old ones and replace them. The future of Blog is a fresh balance of media including not only old ones but also newborns, which w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o develop this balance.
    Part One: The Definition of Blog and Its Core Characters
    Blog is the abbreviation of Web plus Log, a Web Diary on Internet. People who write Blogs are called Bloggers or Blog writers. There are many categories of Blogs from different views, of which News-Blog, Expertise-Blog as well as Knowledge-Blog are three most important Blogs. News-Blog is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
    The core characters of Blogs are Timeliness, Personality, Openness as well as Instantaneous- Exchanging. Timeliness has two meanings: one means that
    
    
    Blog uses the date to record its posts. The most lately- posted thread is placed on the top of a Blog. The other means the aptness and instantaneousness of Blogging. The writer of a Blog visits his Blog almost every day, reading and posting new information. Personality stresses the personality of its writer. We all know a Blogger is the central part of a Blog, so s/he shows his/her own interests, thoughts, hobbies as well as his own actions on his/her Blog. Openness means that Blog is open to everybody as long as s/he is on Internet. All the information including not only the original writings but some information linked to elsewhere are both open. So from this view Blog is selfless, which has won itself abundance of trust from Mass because of this. Exchanging comes from the instantaneo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Blogger and his/her readers. This communication is immediate and instant. Blogger is the core of a Blog and consequently the multi-communication between Blogs and Blogs, Bloggers and readers as well as readers and readers is another core. Blog has its remarkable characters and ar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edia such as Personal Websites and BBS in these parts.
    Part Two: Blog Is the Addition and Expansion of Traditional Mediums
    We can summarize characters of a Blog from Part One, such as use of links to gather and post information, personal views of writings, the instantaneous and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Bloggers and readers as well as the low cost included. And these characters are the main distinctions of Blogs whe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dia. However Blogs are not the rebellion and revolution of them; on the contrary it is
    
    
    just the expansion and advance of them. Only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can Blog own more space to further itself. This expansion is demonstrated in these three areas: the communicative ways and the information itself as well as the visions of Mass who are communicating. Though Internet also uses links, these links are limited in a small circle. And they are totally enclosed. So writings of Blog tell us links are the lives of a Blog. An excellent writer should use links as a weapon in this new era.
    And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in a Blog is still an expansion and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Media. A Blog gathers most of its information from other Traditional Media through links. And a good Blog would post some tricky and thorny information, which Traditional Media would not broadcast for some reasons. Also some Blogs purely aim at examining Traditional Media to find out errors,
引文
[1]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前言 第5页
    [2] 孙坚华《博客论》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607.html
    [3]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36页
    [4] 同上
    [5]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94页
    [6]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47页
    [7] 孙坚华 《博客论》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607.html
    [8]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第47页
    [9]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第39页 David Weinberger《松散连接的小片》
    [10]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48页
    [11] George Siemens
    http://www.elearnspace.org/Articles/blogging_part_1.htm#whatis
    [12] 邓炘炘 《专家论道:说不清的“博客”及若干问题》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3060.html
    [13]同上
    [14]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68页
    
    [15]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69页
    [16] 邓炘炘 《专家论道:说不清的“博客”及若干问题》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3060.html
    [17] 方兴东 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前言第2页
    [18] 杨吉 《采蜜本与博客》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9164.html
    [19] 孙坚华 《网络传播规律有哪些》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72.html
    [20] 仝亚力 《博客的使命》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3771.html
    [21]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前言第3页
    [22]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29页
    [23]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连线》杂志
    [24] 大卫·阿什德 《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 邵志择译
     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第191页
    [25] 李春 《公众利益遭遇威胁》 《新闻大学》 2002冬
    [26] 横戈《Blog在美国的发展》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8057.html
    [27] 柒零派- 生于七十年代 http://www.i70s.com/
    [28] 方兴东 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第9页
    [29]《巴格达的博客》经济观察报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3929.html
    [30]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9页
    [31]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12页
    [32] 邵培仁 《传播学导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年1月第一版 第153页
    [33]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162页
    [34] 邓炘炘 《专家论道——说不清的博客及若干问题》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3060.html
    [35] 毛向辉《blog与蚂蚁》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809.html
    [36] 方兴东等 博士论文《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以博客(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的传播学意义初论》节选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5576.html
    [37]《美国博客族政坛论剑,缔造网络新民主》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2522.html
    [38] 张咏华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第61页
    [39] 同上
    [40] 张咏华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第66页
    
    [41]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第67页
    [42]《现代传播》2000年第三期 第112页
    [43]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第75页
    [44] 袁军 《新闻媒介通论》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 第191页
    [45]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46] 胡泳《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 2002.12《读书》 第36页
    [47] 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前言第4页
    [48] 同上
    [49] 孙坚华 《博客论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607.html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方兴东 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2、<博客中国>? Website:www.blogchina.com
    3、<中文Blog心得集>? Website:www.cnblog.org/blog
    4、邵培仁 《传播学导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年1月第一版
    5、胡正荣 《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4月第一版
    6、童兵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尹鸿 李彬主编 《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 融合 互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一版
    8、[英]尼克·史蒂文森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1年5月第一版
    9、张咏华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
    10、袁军 《新闻媒介通论》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
    1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 何道宽译 商务印书馆 2000年10月第一版
    12、《麦克卢汉精粹》[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 何道宽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13、[美]奥格尔斯等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
    14、孙坚华《博客论》
    15、孙坚华《德拉吉报道与崛起的新媒体》
    
    16、孙坚华《麦特·德拉吉:五年前互联网撼动美国媒体与美国总统》
    17、方兴东 王俊秀《博客论》
    18、方兴东 《博客复活互联网平民精神》
    19、孙坚华 方兴东 《个人日记挑战传媒巨头》
    20、方兴东 《博客的胜利:媒体和互联网上的伊拉克战争》
    21、吴伯凡 《博客与蝴蝶:对博客现象的管理学分析》?
    22、胡泳 《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
    23、邓炘炘《专家论道——说不清的博客及若干问题》
    24、毛向辉 《blog与蚂蚁》
    25、毛向辉 《博客的生命周期》
    26、毛向辉 《再谈网志,不可不谈》
    27、姜奇平 《博客论——知识经济2.0》
    28、方兴东 《博客的世界》 原始出处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29、 刘津 《博客网站给专业传媒组织带来什么——试论二者的互补并寸关系》
    30、《博客探讨》 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发言提纲
    31、凡多 《对博客的再思考》
    32、《巴格达的博客》经济观察报
    33、大卫 《博客在美国的发展简史》
    34、横戈 《Blog在美国的发展》
    35、顾晓鸣 《Blog & Emailog 网话文时代“对歌”的再造》
    36、《我们是博客》扬子晚报
    37、Frank Choe 《Blog与知识经济》 原始出处 温博客
    38、梁宁 《博客——庶民的网络写作》
    39、Ivin《别人第一句话就会问blog和bbs的区别》
    
    40、《我表达故我存在:个人话语权张扬在E时代》半月谈
    41、梁春晓 《网络:传播的终结》
    42、梁春晓《媒体之变:从“把关人”到“引路人”》
    43、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文文献
    1、From CNN Reports
    http://www.cnn.com/2003/TECH/internet/03/10/bloggers.ap/index.html
    2、
    http://search.cnn.com/asia/search?source=cnn&invocationType=search%2Ftop&sites=cnnasia&query=blog
    3、By Ken Layne From Fox News
    http://www.foxnews.com/story/0,2933,50442,00.html
    4、By Jon Baggaley
    http://ts.mivu.org/default.asp?show=article&id=2011
    5、By Will Richardson
    http://www.weblogg-ed.com
    6、By Steve Cayzer
    http://www-uk.hpl.hp.com/people/steve_cayzer/downloads/030524blogTalk_final.ppt
    7、By Andrew Sullivan
    http://www.wired.com/wired/archive/10.05/mustread.html?pg=2
    8、By Catherine Seipp From AJR
    http://www.ajr.org/Article.asp?id=2555
    9、 From: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Online
    
    http://radio.weblogs.com/0001015/userland/scratchpad/wsj/WSJ_com%20-%20Major%20Business%20News.htm
    10、By Leslie Walker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ac2/wp-dyn?pagename=article&node=washtech/techthursday/columns/dotcom&contentId=A37168-2001May16
    11、By Steve Outing
    http://www.blog.it/000048.html
    12、By Steve Outing
    http://www.pcmag.com/article2/0,4149,81500,00.asp
    13、By John Hiler
    http://www.microcontentnews.com/articles/blogosphere.htm
    14、
    15、By Meg Hourihan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javascript/2002/06/13/megnut.html
    16、By Mark Glaser
    http://www.ojr.org/ojr/glaser/1055282466.php
    17、By George Siemens
    http://www.elearnspace.org/Articles/blogging_part_1.htm#whatis
    18、
By Elizabeth Jensen
    http://www.calendarlive.com/cl-et-jensen7jun07,0,4806600.story?coll=cl-home-more-channels
    19、By lorenbaker
    http://www.blogsearchengine.com/blog/index.php?p=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