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利益分享的知识产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知识产权制度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法律制度。尽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就在这短短几百年里人们对于其合理性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从未中断过。随着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但由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存在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知识的传播,并缩小了人们利用知识产品的机会。正是在这一情况下,使得越来越多人甚至包括研究知识产权方面的学者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虽然现有的各种知识产权理论大都在努力地论证知识产权的合理性,但由于它们所各自持有的不同视角和立场,使得每一种理论的局限性同其优势一样明显。基于此,本文对当今有关知识产权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三大理论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分别对知识产权劳动理论、人格理论以及激励理论辩证的分析,并指出这三种理论渐渐趋于整合的趋势,进而从更深层次上指出为了顺应社会弱化权利并加强利益分享的需求,我们对于知识产权研究以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调整所应持有的立场,即坚持分配正义和工具论。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is a kind of legal regime which appear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commodity economy. Although the histor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egal regime is not long,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scholarly discussion on this topic. Go along with the knowledge growing explosively,people are becoming asking for more and more kinds of knowledge,but the disseminate way of intellectual has hindered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legal regim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besides there are fewer chances to use intellectual products.In this situation,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including many investigators on the research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become to question the legitimacy of the legal regim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Although every theory existed is trying its best to justify intellectual property,because these theories have different angle of view every theory gets visible advantage and limitation.So This article reviews three theories of justifica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by means of dialectical analysis on these three theories of justifica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labor theory,the personality theory,and the motivation theory,meanwhile show the readers the integration tendency of three theories.For the benefit of the society the righ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st be weakening and benefit of society mast be strengthening sharing,in this case,we should rectify the standpoint on the research of the legal regim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is case take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instrumentalism will be a good choice.
引文
1【澳】彼得·德霍斯著,周林译《知识财产法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24页。
    2参见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61页。
    
    3 L·瑞·帕特森和斯坦利W·林德伯格:《版权的性质》(雅典,伦敦,1991年),第29-31页。
    4《英国法官裁判汇编》,第98卷,第252页。
    5《英国法官裁判汇编》,第98卷,第252页。
    6《英国法官裁判汇编》,第98卷,第221页。
    7【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4页。
    
    8【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18页。
    9【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19页。
    10详见【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19-20页。
    11【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19页。
    
    12【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19页。
    13【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22页。
    14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9页。
    15贾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财产哲学》,载于《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第15页。
    16【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21页。
    17【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26页。
    18【澳】彼得·德霍斯著,周林译《知识财产法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4页。
    19【澳】彼得·德霍斯著,周林译《知识财产法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9页。
    20 Becker,the Labor Theory of Property Acquisition,73 J.PHIL.653,655(1976)
    21贾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财产哲学》,载于《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第23页。
    22 Becker,The Moral Basis of Property Right,IN PROPERTY,NOMOS XXII,supra note 4,at 187,193。
    23贾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财产哲学》,载于《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第26页。
    
    24贾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财产哲学》,载于《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第26页。
    25【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版,第197页。
    
    26易继明:《评财产权劳动学说》,载于《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27 Horacio M.Spector,An Outline of a Theory Justify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8 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EIPR)270(1989)。
    28《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年修正)》第二章,第二十二条。
    29 Brenner v. Manson,383 U.S.519,533~536(1965)(要求显示积极的社会利益以满足实用性的要求)。
    30 Id. at 234-35.
    31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财产哲学》,载于《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第27页。
    32【澳】彼得·德霍斯著,周林译《知识财产法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63页。
    33【澳】彼得·德霍斯著,周林译《知识财产法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5页。
    34【澳】彼得·德霍斯著,周林译《知识财产法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65页。
    35【意】密拉格利亚著,朱敏章、徐百齐、吴泽炎、吴鹏飞译,《比较法律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36【澳】彼得·德霍斯著,周林译《知识财产法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67页。
    37 S. Pufendorf,De Jure Naturae et Gentium Libri Octo(1672),trans,C.H. and W.A. Oldfather ( New York:Oceana Publications;London:Wildby and Sons,1964) ,IV,4,5。
    38 S. Pufendorf,De Jure Naturae et Gentium Libri Octo(1672),trans,C.H. and W.A. Oldfather ( New York:Oceana Publications;London:Wildby and Sons,1964) ,IV,4,4。
    39【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第18页。
    40【澳】彼得·德霍斯著,周林译《知识财产法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73页。
    41贾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产权哲学》,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第1版,第60页。
    42【德】康德著,沈书平译,《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4-55页。
    
    43【澳】彼得·德霍斯著,周林译《知识财产法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84页。
    44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48页。
    45【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0-81
    页。
    46【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页。
    47【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8页。
    48【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0页。
    49【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2页。
    50【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5页。
    51【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页。
    52【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1页。
    53贾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产权哲学》,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第1版,第70页。
    54彭立静:《知识产权伦理研究》,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2009年优秀博士论文,第46页。
    55刘春川:《关于我国著作权认法的若十思考》,载中国版权研究会编《版权研究文选》,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5页。
    56转引自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吉林人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0页。
    57李扬著:《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58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76页。
    59贾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产权哲学》,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第1版,第80页。
    60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77页。
    61贾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产权哲学》,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第1版,第86页。
    62【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36页。
    
    63参见吕忠梅:《论环境权》,载于《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
    64贾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产权哲学》,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第1版,第76页。
    
    65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75页。
    66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67苗力田,李毓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68【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28页。
    69【英】边沁著,时殷弘译,《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4页。
    70参见何勤华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184页。
    71参见【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109页。
    72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83页。
    7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年修正)》第一章,第一条。
    74参见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91-192页。
    
    75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209页。
    76 Edmund Kitch,The Character and Function of Patent System,20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75-276(1977)。
    77【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78【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5-69页。
    79【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8-241页。
    80转引自【美】保罗·A·萨缪尔森、成廉·D·诺德豪斯著,高鸿业等译,《经济学》,第12版(下),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7页。
    81【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页。
    82齐爱民,朱谢群主编,《知识产权法新论》,北进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83参见金海军,《16-18世纪英国知识产权的历史和功能:一种社会结构整体观》,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第1版。
    [1]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第1版。
    [2]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边沁著,时殷弘译,《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5]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何勤华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贾斯汀·休斯著,杨才然、张萍译,《知识产权哲学》,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第1版。
    [10]卡拉·A·赫茜著,金海军译,《知识产权的兴起:一个前途未卜的观念》,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三卷),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1]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12]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4]曹新明,《知识产权哲学理论反思——以重构知识产权制度为视角》,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6)。
    [15]彼得·德霍斯著,周林译《知识财产法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16]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密拉格利亚著,朱敏章、徐百齐、吴泽炎、吴鹏飞译,《比较法律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康德著,沈书平译,《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9]李扬著,《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0]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1]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2]齐爱民,朱谢群主编,《知识产权法新论》,北进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4]苗力田,李毓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易继明,《评财产权劳动学说》载于《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26]易继明、李辉风,《财产权以及哲学基础》,载于《政法论坛》2000年第3期。
    [27]李阳,《论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兼评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载于《岳麓法律评论》2001年第一卷。
    [28]查士丁尼著,张启泰译,《法学总论》,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29]庞德著,童世忠译,杨昌裕校,《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0] Peter Drahos,A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rtmouth Publishing,1996.
    [31] Justin Hughes,The Personality Interest of Artists and Inventor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rdozo Arts and Entertainment Law Journal 245(1998).
    [32] Radin ,Property and Personhood ,34 Stanford Law Review,1982.
    [33] Becker ,Moral Basis of Property Rights ,NOMOSⅫ.
    [34] Edwin C.Hettinger ,Justifying Intelleetual Property , INTELLECTUAL PROPERTY,edited by Adam D.Moore,New York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7.
    [35] Lawrence Becker,Labor Theory of Property Acpuisition,73 Journal of Philosophy.
    [36] The Commission on Intelleetual Property Rights,Integuating Intellee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evelopment Policy,London September 2002.
    [37] Tom G. Palmer,“Are patents and copyrights morally justified ?”,see Adam Thierer &Wayne Crews,Copy Fights :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Cato institute Washington D.C.(2002).
    [38] Wendy J. Gordon,“A property right in self-expression :equality and individualism inthe natural law of intellectual propetty”,Yale Law Journal 102(1993).
    [39] Robert C. Denicola ,Copyright and Free speech :Constitutional Limit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Expression,67CAL.LREV,1979.
    [40] Steward E. Sterk,“Rhetoric and reality in copyright law”,94Michigan Law Review(1996).
    [41] 41、T. M. Knox,Hegel`s Phillsophy of Righ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2] Robert Nozick,Anarchy,State,and Utopia,Basic Books,Inc,Publishers.1974.
    [43] Edwin C.Hettinger,Justify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18 Phil.&Pub.Aff,1989.
    [44] Cardtoon,L.C.,v. Maior League Baseball Players Association,95 F.3d 959 at 976.
    [45] Gates Rubber Co. v. Bando Chem. Indus.,Ltd.,9 F.3d 823 at 83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