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豁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日显突出,旨在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的反垄断法正在加紧制定中,对反垄断豁免这一反垄断制度必不可少的内容的研究也日益展开。反垄断法的立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反垄断豁免是反垄断法在适用中的合法例外情况。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豁免是基于知识产权本质特性或基于有关特别法的直接规定。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法赋予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在本质上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这种权利的行使当然不受反垄断法的约束。当然,对知识产权专有权的滥用将受到反垄断法的约束。
     我国的反垄断法散乱在不同的特别法之中,还不成体系,反垄断豁免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研究。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豁免更是我国在反垄断立法中应当考虑的重点之一。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从反垄断法、反垄断豁免、以及知识产权的特性和豁免的原理的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反垄断立法、反垄断豁免在知识产权的运用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试图构架一个既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具有时代前瞻性的知识产权反垄断豁免体制。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阐述反垄断豁免制度的若干基本问题。涉及反垄断豁免的定义和价值取向,反垄断豁免的特征,反垄断豁免的适用范围,反垄断豁免的理论基础,反垄断豁免的确认原则以及反垄断豁免的立法形式。
     第二部分 分析知识产权与反垄断及反垄断豁免的关系。在简要介绍知识产权的含义与范围,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无形性、法律确认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可复制性)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的统一与冲突关系,以及知识产权与反垄断豁免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论述。
     第三部分 对各主要国家知识产权反垄断豁免制度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介绍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知识产权反垄断豁免制度,分析这些制度的特点和合理性,指出其可借鉴之处。
     第四部分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适用反垄断豁免的思考和建议。着重探讨反垄断豁免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内适用的情形,建议借鉴有关国家的立法经验,建立我国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并提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适用反垄断豁免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引文
1.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2.王晓晔:《竞争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黄勇:《国际竞争法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3年版。
    4.阮方民:《欧盟竞争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王晓晔:《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题》,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6.黄勇、董灵:《反垄断法经典判例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7.王长河等译:《日本禁止垄断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8.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9.周芬棉:《行政性垄断何去何从》,《法制日报》,2001年4月1日第二版。
    10.[日]富田彻男:《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廖正衡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方新军:《特许专营合同研究》,载徐国栋主编:《罗马法与现代法》(第1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2.束小江:《特许经营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载范健等主编:《中德商法研究——第三届费彝民法学论坛文集》,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3.王先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4.[美]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梁子民、黄险峰译,吴敬链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15.[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17.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第3版。
    18.徐同文、于含云著:《知识创新——21世纪高新技术》,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
    19.理查德.A.波斯纳著:《反托拉斯法》,孙秋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20.赖源河编审:《公平交易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1.《各国反垄断法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2.王晓晔编:《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法律出版社,1998年9月版。
    23.汤宗逊著:《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24.李京文著:《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
    25.王利明著:《民商法研究》(第四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6.黄顺基主编:《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8.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从》1-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000年版。
    29.孔祥俊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法律出版社,1998年5月版。
    30.孔祥俊著:《中国现行反垄断法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31.孔祥俊著:《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1.林燕平:《反垄断法中的适用除外制度比较》,《法学》,1997年第1期。
    2.罗杜芳:《中日竞争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诌议》,《广东法学》,1998年第3期。
    3.缪剑文:《知识产权与竞争法》,《法学》,1999年第6期。
    4.郭懿美:《美国微软反垄断案对IT业的省思》,载《北大法律周刊》(学术版),200年第3卷第3期。
    5.王晓晔:《反垄断立法的作用、现状和问题》,载《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王源扩:《试析欧共体对知识产权许可的竞争法控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载《法学家》,1996年第6期。
    7.王先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载《法制日报》,2000年12月17日。
    8.张瑞萍:《反垄断法应如何对待知识产权》,载《清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9.寿步:《我呼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王天习:《论入世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影响》,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1期。
    11.《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王晓晔教授访谈》,载《法学杂志》,2002年第9期。
    12.胡国成:《微软垄断案解析》,载《美国研究》,2000年第3期。
    13.马民虎:《软件版权许可的非法垄断法结构剖析》,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4.范春荣:《什么阻断了投标路》,载《中国财经报》,2003年1月17日。
    15.段永朝:《微软判决对中国的影响》,载《光明日报》,2000年5月17日。
    16.倪振峰:《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
    
    期。
    17.黄欣:《WTO、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与我国反垄断立法关系研究》,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
    18.郑成思:《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载《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年第8期。
    19.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法与WTO的差距》,载《电子知识产权》,2000年第3期。
    20.王先林:《日本关于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及其借鉴意义》,2003年1月,中国民商法律网。
    21.程占生:《国外企业合并控制反垄断法发展趋势的分析》,载《当代法学》,2000年第1期。
    22.丁凤楚:《论合法垄断——反垄断法的适用例外制度研究》,载《青海社会法学》,2000年第6期。
    23.王先林:《论我国垄断立法中的两个基本问题》,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
    24.王先林:《从微软垄断案看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中国法学会民法经济法学会2000年年会论文。
    25.朱慈蕴:《注重“合理性原则”在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运用》,中国法学会民法经济法学会2000年年会论文。
    26.王先林:《对思科、华为知识产权之争中“私有协议”垄断问题的思考》,2003年1月,经济法网。
    27.时建中:《试论反垄断法的国际合作》,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第2卷第1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