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研究与模式、机制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研究与模式、机制分析
     论文首先在产学研合作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机制和经济绩效,并利用我国相关数据对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促进我国产学研联盟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内容、结论和创造性工作包括:
     1.界定产学研合作的基本含义,认真梳理了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理论和文献,有利于确定本文研究内容及变量,便于对本文研究内容创新性的整体把握。
     2.利用全国产学研联系度、经济增长等数据及劳动、资本、专利数省际面板数据,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等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对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GDP的促进作用较为持久,但影响幅度较低;产学研合作对我国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八个省份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产学研合作规模和机制问题导致产学研合作投入效率并不是很高,产学研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是太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产学研合作程度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的影响效果,但效果并不是很显著,且长期效果比短期明显。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3.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这些案例主要涉及北京天元网络公司、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通过案例分析,再次证实,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也即是使科技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案例分析也可以得到更多启示,为产学研联盟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参考依据。
     4.在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我国产学研联盟已有模式,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产学研合作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以大学或研究单位为牵头组织单位、以企业为牵头组织单位,以及共建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5.在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产学研合作机制。包括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出发点、政府功能发挥机制、以大学或研究单位为牵头组织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企业为牵头组织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及共建模式产学研合作机制等内容。
     6.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研究美国、日本、韩国等典型国家的产学研合作,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产学研联盟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通过政府引导构筑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的纠纷,以及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
     全文分为八章,具体结构如下:
     第2章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界定产学研合作概念,梳理了产学研合作领域的已有研究文献脉络,包括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绩效研究等方面。
     第3-4章我国产学研合作对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效应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全国产学研联系度、经济增长等数据及劳动、资本、专利数省际面板数据,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等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对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GDP的促进作用较为持久,但影响幅度较低;产学研合作对我国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八个省份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产学研合作规模和机制问题导致产学研合作投入效率并不是很高,产学研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是太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产学研合作程度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的影响效果,但效果并不是很显著,且长期效果比短期明显。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第5章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单维度分类及综合类型。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也即是使科技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能够极大促进一国、地区,乃至企业的经济绩效。本章将在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我国产学研联盟已有模式,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产学研合作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三种基本类型并结合实例分析每一类型的特点。这些案例主要涉及北京天元网络公司、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得到更多启示,为产学研联盟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参考依据。
     第6章我国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以政府科技项目支持的产学研合作为例。本章在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产学研合作机制。包括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出发点、政府功能发挥机制、以大学或研究单位为牵头组织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企业为牵头组织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及共建模式产学研合作机制等内容。
     第7章典型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启示。本章将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研究美国、日本、韩国等典型国家的产学研合作,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文分析促进我国产学研联盟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8章促进产学研联盟发展的政策建议。本章将根据以上各章分析结论,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产学研联盟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通过政府引导构筑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的纠纷,以及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
     当然,本文结论还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mode, mechanism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then empirically test its influence oneconomic growth with data from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from which, we present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perfec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Some contents and findings, as part of results for researching in this period, are listed below:
     1. We give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in this paper,and present economic explanations of the existence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collaboration from perspectives of game theory,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nd external theory.
     2.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test the effects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collabo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panel data model andmethods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lasts long, but it is small in extent.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growth in the eight more advanced provinces, but the input efficiency of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is not very high, and the effect of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growth is not toostrong becaus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scale and mechanism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There is a between the long-ru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and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level of cooper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but the effect is not very significant, and the ratio of long-term effects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short-term effect. Finally, we give som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results
     3. Using case studies method, we uncove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These cases mainly related to BeijingTianyuan Networks, institute of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in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Through case studies, we once again confirmed that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can promote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generate economic benefits.
     4. We sort and summarize existing mode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collab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n we analyze and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modes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study the modes of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r research institutions asleading organizational units, with the enterprise as the lead organization, and so on.
     5. We study the mechanism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on thebasis of the researches on cooperative mode, includi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llaborationmechanism, the functioning mechanism government, the mechanism of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with universities or research institutions asthe lead organization,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with enterprises asthe lead organizations, and so no.
     6. We study the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Japan, South Korea, from which we can sum up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And we givesome policy suggestions including building a market research cooperation service system throughgovernment guidance,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the cooperation, improvingco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unit, strengthening the service system, andactively exploring solutions to disputes in the cooperation, and perfecting the legal securitysystem and so on.
     The thesis includes 8 parts, and the concrete structure is as follows:
     Charter 2, Economy explanations of the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This chapter presents economic explanations of the existence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from perspectives of game theory,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nd externaltheory.
     Charter 3-4,Empirical test of the effects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collabo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test theeffects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panel data model and methods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The resultsshow that the effect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lasts long, but it is small in extent.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has a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ight more advanced provinces, but the inputefficiency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is not very high, and the effect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growth is not toostrong becaus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scale and mechanism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There is a between the long-ru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and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level of cooper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but the effect is not very significant, and the ratio of long-term effects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short-term effect. Finally, we give som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results
     Chapter 5. The single-dimension classifica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collaborationand its synthetic type. We sort and summarize existing mode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n weanalyze and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modes of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study thesynthetic modes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rresearch institutions as leading organizational units, with the enterprise as the lead organization,and so on. To facilitate the analysis, case study was employed. These cases mainly related toBeijing Tianyuan Networks, institute of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in Zhejiang University,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Through case studies, we once again confirmed that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can promote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generate economic benefits.
     Chapter 6. Researches on the mechanism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collaboration. We study the mechanism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es on cooperative mode, includi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llaborationmechanism, the functioning mechanism government, the mechanism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with universities or research institutions as the leadorganization,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with enterprises as the leadorganizations, and so no.
     Chapter 7, Experience implications of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from some typical countries. We study the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s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South Korea, from which we can sum up experience and lessonslearned.
     Chapter 8, Policy implications to promote industry-education-research institutioncollaboration. We give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including building a market research cooperationservice system through government guidance,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thecooperation, improving co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unit, strengtheningthe service system, and actively exploring solutions to disputes in the cooperation, and perfectingthe legal security system and so on.
     Of course, the conclusion is subject to further test both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引文
①关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包括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联盟,后者是前者更为高级的形式,详见第二章第一节对于二者的区分。②参见黄胜杰、张毅: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及其网络特性探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③参见周静珍、万玉刚、高静: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3期。④参见王雪原、王宏起、刘丽萍:产学研联盟模式及选择策略研究,《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第11期。⑤刘军跃、崔骅、曾宪军、龙思红:基于产学研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对重庆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企业经济》,2003年第10期。
    ①资料来源:邓颖翔:基于专利数据的中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科技政策与管理》,2009年第12期。
    ①部分内容借鉴宁璟: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和周静珍等: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3期。
    ②参见苏敬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及内外部化条件,《科研管理》,1999年第20卷第5期。
    ①宁璟: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①参考宁璟: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①参考干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科技产业》,2009年第11期。
    ①参见黄乾: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经济论坛》,2004年第12期。①参见龚益:行政过度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潜在危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②参见唐五湘、黄伟:《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①本节根据刘彦:日本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制度研究,《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2期与黎海波:日本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特点及启示,《中国科技成果》,2008年第13期整理得出。②参考中国驻日本使馆教育组:日本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7期。③参考张锁柱:加速科技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日本的产学研协作初探,《日本学刊》,2001年第2期。①参考袁韶莹,杨瑰珍:日本政府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事业的发展,《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②参考刘彦:日本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制度研究,《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2期。①参见李波:日本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其启示,《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②参见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组:日本文科大学也在探索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世界教育信息》,2000年第3期。①参见唐五湘、黄伟:《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方志出版社,2006,第222页。②本部分内容参照张锦芳:韩国科技创新面面观,《威海日报》,2005年1月8日和李薇薇:韩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①本部分参考宁凌,张玉强:企业主体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8期。
    [1]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范家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4]高铁梅、王金明、吴桂珍:《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郭斌:《知识经济下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科学出版社,2007年。
    [6]科斯,阿尔钦A,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
    [7]李子奈:《高等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8]潘省初:《计量经济学中级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9]唐五湘等:《中国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10]唐五湘、黄伟:《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方志出版社,2006年。
    [1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12] [美]詹姆斯D.汉密尔顿著:《时间序列分析》,刘明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3]张世英,李忠民:《非均衡经济计量建模与控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1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
    [16]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2007年度项目研究报告:《产学研一体化研究》[R]。
    [17]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项目研究报告:《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R]。
    [18]曹静: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1期。
    [19]曹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0]陈培樗、屠梅曾: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6期。
    [21]陈小洪等:联想发展之路:渐进创新,《管理世界》,2000年第4期。
    [22]程桂枝、程轶平、唐五湘:英国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及其启示,《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2期。
    [23]崔彩周:我国产学研合作现实存在的问题与可靠对策初探,《特区经济》,2005年第2期。
    [24]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6期。
    [25]邓立治: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6]邓颖翔、朱桂龙:基于专利数据的中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科技政策与管理》,2009年第12期。
    [27]杜鹃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22期。
    [28]盖锐、余杨: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29]干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科技产业》,2009年第11期。
    [30]高瑞平:关于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现状与思考,《中国科学基金》,2008年第5期。
    [31]龚益:“桥梁”和“导火索”,《群言》,1989年第2期。
    [32]龚益:行政过度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潜在危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33]龚益:美国“产学研”合作的启示与借鉴,《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第5期。
    [34]龚益:美国产学研合作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第2期。
    [35]谷建全: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华北水力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36]顾伟忠、刘兰: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政策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37]顾伟忠L产学研合作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师》,2007年第8期。
    [38]郭斌、谢志宇、吴惠芳: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39]郭蜀燕、郭川燕、梁奎:四川产学研合作多元模式构建思路,《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卷)第1期。
    [40]韩喜梅:城市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职能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6期。
    [41]胡恩华: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问题及对策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第1期。
    [42]胡炜、张瑞:中国产学研生态的现状与未来,《创新科技》,2007年第4期。
    [43]黄乾: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经济论坛》,2004年第12期。
    [44]黄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5]黄胜杰、张毅: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及其网络特性探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46]黄婷婷、鲁虹:基于多Agent模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2期。
    [47]黄微、王琳娜、赵国君: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构建,《情报科学》,2010年第5期。
    [48]霍妍: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0期。
    [49]嵇忆虹等: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讨与分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50]姜照华:中试基地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4期。
    [51]金芙蓉、罗守贵:产学研合作绩效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
    [52]金明玉:韩国科技创新面面观,《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第7期。
    [53]李波:日本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其启示,《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54]李柏洲、朱晓霞:区域创新系统(RIS)创新驱动力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8期。
    [55]李德仁: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前瞻,《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年第12期。
    [56]李根珍:中国与韩国产学研结合机制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7]李桂春: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及调控方向,《科技成果纵横》,2008年第1期。
    [58]李廉水: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科研管理》,1998年1月。
    [59]李薇薇:韩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60]李晓峰、徐玖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2期。
    [61]李焱焱等: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及其选择思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10期。
    [62]李朝阳: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学术界》,2005年第3期。
    [63]黎海波:日本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特点及启示,《中国科技成果》,2008年第13期。
    [64]李征、冯荣凯、王伟光:基于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2期。
    [65]林莉: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与相关机制研究,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6]刘军跃、崔骅、曾宪军、龙思红,基于产学研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对重庆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企业经济》,2003年第10期。
    [67]刘彦伟、许臣,试论产学研合作在创新教育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68]林汉川、叶红雨: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市场环境,《改革与战略》,2001年第2期。
    [69]刘德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障碍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第1期。
    [70]刘富春、曾宪军:产学研合作的微观形式概述,《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71]刘和东: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
    [72]刘军跃、崔骅、曾宪军、龙思红:基于产学研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对重庆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企业经济》,2003年第10期。
    [73]刘力: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透视,《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
    [74]刘力: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虑及本质探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75]刘强: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案例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第2期。
    [76]刘彦:日本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制度研究,《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2期
    [77]骆品亮、余林徽: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研究,《上海管理科学》,2004年第6期。
    [78]梅亚平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知识产权管理政策探讨,《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年第2期。
    [79]宁璟: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0]宁凌、张玉强:企业主体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8期。
    [81]牛芳:新时期加速我国技术转移的战略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
    [82]庞君:重庆市北培区科技资源配置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3]秦旭、陈士俊:美英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科学管理研究》,2001年第6期。
    [84]苏敬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及内外部化条件,《科研管理》,1999年第20卷第5期。
    [85]孙理军、黄花叶:美日技术转移实践及其对我国技术转移中心的启示,《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3期。
    [86]孙伟: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综合创新体,《科研管理》,2009年第5期。
    [87]孙元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博弈分析,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8]谭斌昭: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企业经济》,2000年第9期。
    [89]唐小旭: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90]陶丹、呈迪祥: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学研合作分析:问题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8期。
    [91]佟晶石: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与自主知识产权,《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
    [92]王成军:是“产学研”还是“官产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93]王承云: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R&D活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94]王飞绒等:政府在产学研联合中的影响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3期。
    [95]王维国、谢兰云:我国区域R&D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11期。
    [96]王文岩、孙福全、申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特征及选择,《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5期。
    [97]王秀丽、王利剑: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DEA评价,《决策参考》,2009年第3期。
    [98]王雪原、王宏起、刘丽萍:产学研联盟模式及选择策略研究,《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第11期。
    [99]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科研管理》,2001年第6期。
    [100]汪兰芳、田斌、何金羽:产学研一体化与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7期。
    [101]汪佩伟、李帆:当代美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7期。
    [102]吴继文、王娟茹:中国产学研合作的产生、发展过程和趋势,《科技与管理》,2002年第4期。
    [103]吴树山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及其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7期。
    [104]邬文兵等: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1期。
    [105]肖洪武:科技成果推广与政府的科技管理,《科技咨讯》,2006年第2期。
    [106]肖正学,董发勤,王成端:论区域产学研联盟的育人机制,《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第5期。
    [107]谢静: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08]谢旭人:中国产学研联合的现状与经验,《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2期。
    [109]辛爱芳:析产学研合作中的合作模式选择,《企业经济》,2004年第9期。
    [110]徐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财税政策探讨,《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年第3期。
    [111]薛金梅、周英智: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12]严中华:科技项目的技术管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6期。
    [113]杨榕、张麟、武振业: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5期。
    [114]杨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30期。
    [115]杨雪:区域科技商务功能形成机理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6]游文明: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优化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10期。
    [117]袁韶莹,杨瑰珍:日本政府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事业的发展,《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118]张纲:我国企业组织创新的源与模式研究,《科研管理》,2001年第2期。
    [119]张锦芳:韩国科技创新面面观,《威海日报》,2005年1月8日。
    [120]张锁柱:加速科技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日本的产学研协作初探,《日本学刊》,2001年第2期。
    [121]张伟: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2004年第5期。
    [122]张伟:利益机制—高校产学研结合赖以形成的基本动力,《科技与管理》,2005年第2期。
    [123]张伟: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产学研合作行为与微观机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24]张蓉: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5]张泳:国家创新体系背景下的产学研一体化: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6]赵博颉:从硅谷的成功看产学研合作中大学与科技园的关系,《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27]赵达薇:论产学研联合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分配制度创新,《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8期。
    [128]郑丽华:美日等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的经验及其启示,《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129]中国驻日本使馆教育组:日本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7期。
    [130]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组:日本文科大学也在探索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世界教育信息》,2000年第3期。
    [131]周静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探讨,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32]周静珍、万玉刚、高静: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3期。
    [133]周南、岳李: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科技人才市场》,2002年第1期。
    [134]祖廷勋、张云虎、陈天仁、罗光宏: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层面的分析,《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35] Adams, J.D., E.P. Chiang, and K. Starkey. 2001.“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Research Centers”,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Vol. 26, No. 1/2: 73–86.
    [136] Anderson, T., (1984),“An Introduction to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2nd”, New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37] Andrea Bonaccorsi and Andrea Piccalugadu,(1994),“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evalua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R&D Management, 24(3),pp.229~247.
    [138] Archibugi, Daniele and Alberto Coco (2004),“A New Indicator of TechnologicalCapabilities for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Development 32(4):629-654.
    [139] Archibugi, Daniele and Alberto Coco (2005),“Is Europe Becoming the Most DynamicKnowledge Based Economy in the World?”,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43(3):433-459.
    [140] Barro, R. J., (1993),“Macroeconomics4th”,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41] Becker W, Dietz J,(2004),“R&D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firms-evidencef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esearch Policy, (33):285-305
    [142] Behrens, T.R., and D.O. Gray. 2001.“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CooperativeResearch: Impact of Industry Sponsorship on Climate for Academic Freedom and OtherGraduate Student Outcome”, Research Policy 30: 179–199.
    [143] Bozeman, B.,(2000),“Technology Transfer and Public Policy: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Theory”, Research Policy 29: 627–55.
    [144] Brod, A, and A.N. Link. 2001. Trends in Cooperative Research Activity. In M.P. Feldmanand A. Link, eds., Technology Policy for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Boston: KluwerAcademic Press.
    [145] Brooks, H., and L.P. Randazzese. 1998.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 The Next FourYears and Beyond." In L.M. Branscomb and J.H. Keller, eds., Investing in Innovation:Creating a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olicy That Work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46] Clark, Kim B. And Wheelwright, Steven C. (1993). Managing New Product and ProcessDevelopment,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NY.
    [147] C. Fyvie and A. Ager, (1999),“NGOs and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Constraints in Development Assistance Work in The Gambia”, World Development Vol.27, No. 8, pp. 1383-1395.
    [148] Darren Filson,(2000),“The Dynamic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Research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43: 263-277.
    [149] Daniele Archibug and Alberto Coco&(2004),“Measur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t thecountry level: A survey and a menu for choice”, Research Policy,Volume 34, Issue 2,March 2005, Pages 175-194.
    [150] Hagerdoon, J., A.N. Link, and N.S. Vonortas,(2000),“Research Partnerships”, ResearchPolicy 29: 567–586.
    [151] S.Karmarkar,(1996),“Integrative research in marketing and operationsmanagement”,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33, No. 2 (May, 1996), pp. 125-133.
    [152] Michael Lubatkin, Narasimhan Srinivasan,and Hemant Merchant(1997),“MergerStrategies and Shareholder Value During Times of Relaxed Antitrust Enforcement: TheCase of Large Mergers During the 1980s”,Journal of Management February 1997 vol.23 no. 1 59-81.
    [153] Moore, Geoffrey, (1999), Crossing the Chasm, Revised Edition, Harper Business, NewYork, NY.
    [154] Mowery, D.C. 1998.“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U.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R&D Policy”, Research Policy27: 639–654.
    [155] Mowery, D.C., R. Nelson, B.N. Sampat, and A.A. Ziedonis,(2001)“The Growth ofPatenting and Licensing by U.S. Universities: An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theBayh-Dole Act of 1980”, Research Policy 30: 99–119.
    [156] Myong-Hun Chang, Joseph EHarrington Jr.,(2003),“Multimark Competition, ConsumerSearch, and the Organizational Struture of Multiunit Firms”, Management Science, 4(4):541-552.
    [157] Roberto Fontana, Aldo Geuna, Mireille Matt,(2006),“Factors affectinguniversity-industry R&D projectes: The importance of searching, screening andsignaling”, Research Policy, 35:309-323.
    [158] Rogers, Everett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Fourth Edition, The Free Press,New York, NY.
    [159] Rosa Grimaldi, Nick von Tunzelman,(2002),“Assessing collaborative, pre-competitiveR&D projects, the case of the UKLINK Scheme“. R&D Management,32(2):165-173.
    [160] Shenhar, Aaron J., Levy, Ofer, and Dvir, Dov (1997).“Mapping the Dimensions ofProject Success”,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pp. 5-13.
    [161] Shenhar, Aaron J., Poli, Michael and Lechler, Thomas (2001),“A New Framework forStrategic Project Management”, Pergamon, PICMET -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Management Technology, Thousand Oaks, CA.
    [162] Santoro MD.,(2000),“Success Breeds Success:the linkage between relationship intensityand tangible outcomes in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s”. The Journal of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11(2):255-273.
    [163] Wheelwright, S.C. and Kim, Clark (1992),“Revolutionizing Product Development:Quantum Leaps in Speed,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