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的边疆治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现代国家构建的视野内展开对近代以来边疆治理的探讨。现代国家是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统一体,因此,现代国家构建是民族-国家构建与民主-国家构建的结合。现代国家构建这一特点决定了边疆治理的两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统治,二是在边疆地区建立自身的合法性并获得边疆民众的认同。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以民族-国家构建与民主-国家构建为两个分析视点,以近代边疆治理的历史演变为线索,探讨国家建构视野下各个时期边疆治理的观念与实践,总结各个时期边疆治理的成效与不足,并讨论边疆治理对国家构建的意义。
     本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并对边疆治理与国家构建两个研究主题进行了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题内容,共分五章,以讨论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国家构建与边疆治理为主要内容。
     第一章对传统王朝时期的边疆治理进行了讨论,提出统一与分裂、中央政权的族群性质是考察边疆治理成效的两个视角,并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总结了传统边疆治理的特点。
     第二章对晚清时期的边疆治理进行了讨论,认为在边疆危机的刺激下,晚清边疆治理出现转型,而此时国家转型则是更为重要的转变,从此开启了现代国家构建的历程。内忧外患的环境与晚清政府自身的缺陷,决定了晚清边疆治理的成效不足。
     第三章介绍了民国时期边疆治理与国家构建的状况。辛亥革命的爆发对于构建现代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国家转型也激发了民族分裂主义。这一时期的边疆治理由于列强侵略与军阀割据,成效不足国家权力难以渗透到边疆以整合边疆社会。同时,由于在国家政治一体化与边疆民族多元诉求之间未找到平衡,国家合法性不足影响了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
     第四章讨论了建国后的边疆治理与国家构建。新中国通过政治组织化、制度化与民主化的方式构建现代国家。这一时期的边疆治理有两个内容:一是通过一系列的民族政策与区域自治制度整合民族关系,建立了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二是通过国家政权改造边疆社会。边疆治理是重要的特点是国家权力能够深入到边疆社会的最基层。
     第五章探讨了改革开放之后的国家构建与边疆治理。这一时期国家建构与边疆治理都有较大发展,但是同时也而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时期对传统边疆治理进行创新,寻求到有效的治理方式是本章主要的问题意识,认为通过渐进式的制度化建设进行边疆治理是正确的途径。
     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结论部分,主要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总结了各个时期的国家构建与边疆治理,认为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国家对边疆社会的改造、对少数民族权力的保障与处理好国家、民族、市场、社会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是成功实施边疆治理的基础。最后提出,在新时历史条件下,通过渐进式的制度化建设是推动边疆治理的正确道路。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mainly talk about the border area government since modern times within the vi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 Modern state is the combination of nation-state and democratic-state; therefore, building the modern state is the mixture of nation-state building and democratic-state build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state determines two basic goals of the border area government. One is to rule border areas effectively, the other is to establish its own legitimacy and achieve identity from frontier peopl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sic ideas of nation-state building and and democratic-nation building. The clue of this paper i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modern frontier governan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iew and practice of the nation building in each period, and summarizes effectiveness of the border area government in each time,and the meaning border area government for the nation building is also discussed.
     This paper includes three parts, which are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In the first part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about the reason why to choose the topic, the basic clue of the paper, the research measures, an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is topic.
     The second part id the body part, which includes five chapters. In this part the issues of nation building and frontier governance in each period will embody.
     chapter one talks about the traditional frontier governance in the dynasty-period. And the writer holds that Unity and division, the properties of central-government-group are two perspectives to study this issue. Besides, the writer want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ontier governance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society relationship.
     Chapter two talk about frontiers manage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writer holds that pressed by the frontier crisis stimulating, border area government in late qing dynasty became to transform, and the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is more important, which open the process of modern state building.
     Chapter three tells the border area government and state construction condi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outbreak of the xin-hai revolution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for building modern state but the nation transformation also inspired nation separatism. Due to aggression of the border area government powers and warlord regimes, effect of border area government is insufficient. In this period the state power can not easily integrate to frontier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e legitimacy deficiency affects the frontier nation's national identity because of the unbalance between national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multiple appeal in frontier nation.
     Chapter four tells the border area government and state building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China built the modern state through the political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This period of the border area government has two contents:one is to integrate ethnic relations and establishment new China's 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a series of national policy and regional autonomy system. The second is to transform frontier society through the state power.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border area government is that national power can go deep into the roots of frontiers society.
     Chapter five shows the the national building and the border area governmen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There are great development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the border area government in this period, but at the same time severe challenges are also faced with. How to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frontier management in the new time to,and how to seek to effective management way are the main problems to talk about in this chapter. The writer holds that the right way to build border area government is to construct the places gradually and institutionalized.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nclusion part, which mainly summarizes state building border area government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writer holds that strong central govern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order area social by the state, to protect the minority power and deal with national, ethnic, market, socie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ance are the basis of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rontier.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that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gradual institutiona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correct road to promote the border area government.
引文
①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J].清史研究,1996,(3);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下)[J].清史研究,1998,(1).
    ①杜文忠.边疆的概念与边疆的法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13(4):1-6.
    ②吴楚克.建设当代中国边疆政治学应有的理论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6)
    ③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J].学术探索,2008,(2):28-34.
    ④周平.我国边疆概念的历史演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86-91.
    ①马大正.关于当代中国边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与代中国史研究,2004,(4):86-89+127.
    ②参见[美]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孔繁斌.公共性的再生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②[美]乔治·弗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刘霞、张璋、孟庆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③[英]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利学,1999,(16-19):2.
    ④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Our Global Neighborhood)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①[英]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见俞可平编,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6-97页.
    ②[美]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④俞可平.从统治到治理[J].学习时报,2001/01/22.
    ⑤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1-22页.
    ⑥沈承诚.左兵团.西方治理理论引入的社会条件分析[J].行政论坛,2005,(5):91-93.
    ①周平.论我国边疆治理的转型与重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2):11.
    ②周平.中国的边疆治理:族际主义还是区域主义?[J].思想战线,2008,34(3):6.
    ①周平.论我国边疆治理的转型与重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2):11.
    ②参见陈霖.中国边疆治理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③参见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④严庆.从民族、国家结构类型看民族问题与民族治理的差异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14-21.
    ①章永俊.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边疆史地学思潮研究[M].黄山书社,2009年.
    ①于逢春.疆域视域中“中国”与“天下”、“中原王朝”与“中央政权”之影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1):8-18.
    ②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J].清史研究,2005,(4):1-18.
    ③冯建勇.晚清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满蒙联姻”地位研究[J].北方文物,2010,(2):102-107.
    ④冯建勇.清季近代国家观念之构筑及其在边疆地区的适用[J].北方论丛,2009,(2):68-73.
    ①陈建锋.从“筹边”到“筹俄”——析晚清西北边疆意识的转变.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②苏德.晚清筹边改省奏议与治边政策概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4(4):10-16.
    ③白贵一.近代中国缩小省区思想的演进[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报,2008,21(5):95-99.
    ①乌云格日勒.晚清政府对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研究[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②苏德.试论晚清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10(3):1-11.
    ①任念文.西北与中源——从晚清西北回民起义透视中源王朝对西北边疆的治理[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东师范大学,2003.
    ②任念文.左宗棠西征军费与晚清西北边疆治理实力[J].探索与争鸣,2007,(6):78-80.
    ③张胜江,陶茹.地缘政治危机与晚清政府边防政策的三次调整[J].武警学院学报,2009,25(7):5-7.
    ①于逢春,刘民.晚清政府对蒙古族的国语教育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2):67-77.
    ②郭渊.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对南海权益的维护[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3):130-138.
    ①方素梅.中华民国时期的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2):31-36.
    ②段金生,董继梅.试论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研究的内容和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1):19-25.
    ③李夫运.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边疆型特别行政区制度述论——以蒙藏为中心[D].河南大学,2008.
    ①崔利波.论民国东北地方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战略的措施[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5):159-160.
    ②李燕.民国时期云南边疆设治局研究[D].云南大学,1999.
    ③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
    ①马玉华.国民政府边疆民族政策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5):93-102,131.
    ②朱映占.民国时期西南民族的识别与分类[J].思想战线,2010,36(2):105-109.
    ③娄贵品.蒋介石“国族”思想及其在贵州的实践[D].云南大学,2008.
    ①徐黎丽,屈鹏飞.民国时期新疆喀什地区民族问题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6):38-49.
    ②王文光,张媚玲.民国时期对云南边疆民族的治理与认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6):11-15.
    ③马玉华.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1):105-113.
    ④张晓松,李根.民国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制度的变迁[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27-30.
    ⑤孙懿.抗战时期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4):30-36.
    ⑥马廷中.民国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8(7):5-10.
    ①郑亚捷.国语运动视野中的“边疆特殊语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4):68-75.
    ②李谦.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研究——以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③蒲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的治藏政策.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①wang Chuan近代民族关系史上的西康建省及其历史意义[J].西藏大学学报,2008,23(1):36-46.
    ②周平.新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建设的演进[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12-18.
    ①黄舒婕.我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边疆治理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D].云南大学.2009.
    参考杨雪冬著.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20-25
    ①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以前,民族的内涵主要指族群,而现代国家的形成以后民族的内涵获得了新的解释,可以称之为“国族”,即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都融含为一个民族一国族,对此详细的精彩论述可参见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②刘星汉、王帮做、孙关宏和王沪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0-137页.
    ③徐迅.民族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3-46页.
    ①周丕启.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J].欧洲,1999,(4).
    ②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③许纪霖.现代中困的民族国家认同[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6).
    ④参见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弭[J].政治学研究,2009年,(4).论中国的国家认例建设[J].学术与探索,2009年,(6).国家建设与国族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2).民族国家与国族建设[J].政治学研究,2010年,(3).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Ⅳ[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⑤周平认为民族认同是国家塑造成的民族共间体或者称之为固族对自身的认同,而国家认同是国族对打造自身的国家的认同。
    ⑥陈明明.从族裔到国族[J].社会科学研究,2010,(2)
    ⑦王建娥.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内涵、特征及联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①[日]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晰[M].冯谊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36页.
    ①[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8
    ②[美]狄宇宙.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M].贺严,高书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83页.
    ①[美]巴菲尔德(Barfield.T.)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袁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1日,第一版,第10页.
    ②[美]巴菲尔德(Barfield.T)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袁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1日,第一版.第12页.
    ①许倬云.许倬云观世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8-110页.
    ①《大义觉迷录》卷二.《大义觉迷录》,中华书局所藏雍正年间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4辑,中华书局,1983.
    ②《大义觉迷录》卷一。
    ③[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9页.
    ①[日]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M].冯谊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37页.
    ①李大龙.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14(1):1-14.
    ①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J].学术探索2008,(2).
    ②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J].西域研究,2002,(4);方铁.古代治理边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构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8,(2);方铁.应重视研九古代治理与开发边疆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 (1):万铁.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巴想初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 (4)
    ①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M].徐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② Lewis,Mark E.1990.Sanctioned violence in early China.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转引自: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M].徐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7页.
    ③徐进.两种逻辑与双重博弈:评《战争与国象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J].国际政治科学,2006(4).
    ①许倬云.历史大脉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①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J].学海.2008,(5).
    ①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国版社,2005年.第59页
    ①王珂.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冯谊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国版社,2001年,第283页.
    ②冯建勇.清近代国家观念之构筑及其在边疆地区的适用[J].北方论从,2009,(2).
    ③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J].学海.2008,(5).
    ①苏德毕力格.试论晚清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3期.
    ①苏德毕力格.试论晚清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3期.
    ②《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卷5,《内阁代秦中书章启槐请整顿内外蒙古折》
    ①金冲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J].江海学刊,2008,(1).
    ②参见;林士俊;清末边疆治理与国家整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①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J].中国社会科学,2009,(4).
    ②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③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443页.
    ④傅启学.六十年来的外蒙古[M].台湾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8页
    ⑤傅启学.六十年来的外蒙古[M].台湾商务印书馆,1961年,1961年,第29页.
    ①张静著.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②张东雁.国家政权建设背景下的行政控制——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的实践路径、历史困局及当代启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3):23-27.
    ①吴启呐.民族自治与中央集权--1950年代北京藉由行区划将民族区域自治导向国家整合的过程[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5期.
    ①谢本书 郭大烈 牛鸿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67页.
    ②王文光,张媚玲.民国时期对云南边疆民族的治理与认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6):11-15.
    ③张晓松,李根.民国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制度的变迁[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27-30.
    ④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89页
    ①陈新海.民国时期青海管理方略[J].青海民族研究,1997,(3).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一编政治(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9页.
    ③方素梅.中华民族时期的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①荣孟源等.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8页.
    ②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2页
    ③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54页.
    ④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03)
    ⑤李云峰、曹敏.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J].抗日战争研究,2003,(3)
    ①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3).
    ②刘政美.抗战前的西北交通建设[J].民国档案,1999.(2).
    ③杨乙丹.绩效和约束:国民政府“开发大西北”的历史审视[A].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ast—Asian Agriculture History[C],2007年.
    ④慈鸿飞.1912-1949年西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
    ①蒋介石·中国之命运[M]·正中书局,1943.
    ①李国忠著.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5页.
    ②林孝庭.战争、权力与边疆政治:对1930年代青、康、藏战事之探讨[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5期.
    ①参见[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②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M].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11章.
    ③参见温春来、黄国信.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变——以贵州西北部地区为例.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5年,第76本第2分册.
    ①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J].载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12辑,2002(12):204.
    ①贺东航,谢伟民.中国国家认同的历程与制约因素[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4).
    ②荣孟源.蒋家王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第125页.
    ③马天铎.三民主义与回教青年[J].回教论坛,第2卷,(9)
    ④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卷,第125页.
    ⑤方素梅.辛亥革命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意义[J].中国民族报,2011/02/14.
    ①刘超.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7,(5):63-68.
    ②转引自[日]松木真澄·五族国民合进会启·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M].民族出版社,2003:80-81.
    ③马玉华.国民政府边疆民族政策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5):93-102,131.
    ④王文光,朱映占.承认与认同: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份建构[Jl.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2,(1).
    ①参见邓力群等.中国的土地改革[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08月,第48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87页.
    ②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二编一九二一年七月——二○○五年五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38页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8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7册,第772页.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742页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964页.
    ②常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建构,现代法学.2012年第1期.叭
    ①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84页.
    ②刘先照.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07-108页
    ①汪晖,王中忱主编,区域、亚洲研究论从第1辑 跨体系社会[M].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0页.
    ①参考:辛华.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四川统一战线,2006年,第06期。
    ②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2004,(11):123--130.
    ③王希恩.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J].民族研究,2010,(5):3.
    ①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
    ①马戎.中国的民族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J].西北民族研究,2012,03: 15-30
    ②[越南]黄氏珠、阮灵若,程洁译.越南对属于不同形成方式的地方集团进行民族识别的一些情况[J].民族译丛,1983,(12):20.
    ③[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8页
    ④范可.他者的再现与国家政治[J].开放时代,2008,(6):97-108.
    ⑤文明超.政治斗争中的民族话语——兼谈“族群”与“民族”概念之争[J].开放时代,2010,(6).
    ①王菊.中国民族话语的现代性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0,(4):55-59.
    ②王文光.尤伟琼.1950年以前对云南民族的识别与分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2).
    ①马威.民国时期民族识别与分类的知识源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2(8):11-16.
    ②参见范可.他者的再现与国家政治[J].开放时代,2008,(6):97-108.
    赵家鹏.五十六个民族是怎么来的.《凤凰周刊》,2012年3月26日.
    ①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载《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239页.
    ①李成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C].//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404-413.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96-697页.
    ③中央统战部.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2页.
    ①周思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5页
    ③在欢迎各民族代表宴会上的致词.人民日报,1950年9月30日.
    ④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的相关内容参考: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65-68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页.
    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内容参考: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65-68页。
    ①参考《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8),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页.
    ①[美]西达·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②[美]西达·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页.
    ③[美]西达·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④[美]西达·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5页.
    ①佩里·安德森.中国:革命到崛起[J].《思想》杂志第18期,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1.
    ①佩里·安德森.中国:革命到崛起[J].《思想》杂志第18期,台北北联经出版公司,2011.
    ②邹说.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335页。
    ③ Brantly Womack,The Foundations of Mao Zedong's Political Thought,1917-1935(Honolulu:University Press of Howaii,1982,P195.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366.
    ②左宏愿.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际政治整合[J].广西民族研究,2011,(1):25-32.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366页..
    ①付春.论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J].广西民族研究,2006,(2):21-27.
    ①赵学义.杨圣敏.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中国民族报,2010/03/12.
    ①唐鸣.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变型与民族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矛盾经济原因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2(1).
    ①胡鞍钢,温军.西部开发与民族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0-58.
    ②费学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5页.
    ①王希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的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8,(03):1-9.
    ②张尔玺.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M].上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20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9页.
    ③罗广武.新中国民族工作大李概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53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3年版,第277-278页.
    ①参见赵显人.兴边富民行动.(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54页.
    ②赵显人.兴边富民行动.(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①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2)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26页.
    ①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J].世界民族,2005,(5):1-13.
    ②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J].世界民族,2005,(5):1-13.
    1.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张乃根译.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llHabermas]著,曹卫东译.后民族结构[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美]亨廷顿[Huntington,S.P.]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Geertz]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 [美]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7. [美]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 [美]路易斯.亨金[L.Henkin],[美]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Albert·J.Rosenthal]编,郑戈等译.宪政与权利[M].三联书店,1996
    9. [美]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美]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黄丽玲等译.认同的力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美]乔治·弗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刘霞、张璋、孟庆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2.[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02
    13.[日]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
    14.[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5.[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J.Hobsbawm]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6.[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中央编译山版社,2002
    17.[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M].三联书店,1998
    18.[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9.[英]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见俞可平编,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0.[英]佩里·安德森[PerryAnderson]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1.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
    22.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M].三联书店,1999
    23.安东尼.吉登斯.民族一国家与暴力[M].三联书店,1998
    24.本书编写组[编].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学习纲要[M].民族出版社,2002
    25.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6.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7.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8.陈霖.中国边疆治理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29.陈延琪,潘志平主编.泛突厥主义文化透视[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30.陈云生著.宪法人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陈云生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2.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3.程广中著.地缘战略论[M].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34.戴逸,张世明主编.中国西部开发与近代化[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5.丁建伟,赵波著.近代以来中国西北边疆安全问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6
    36.费孝通等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7.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华夏出版社,2004
    38.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9.傅启学.六十年来的外蒙古[M].台湾商务印书馆,1961
    40.顾颉刚、史念海著.中国疆城沿革史[M].商务印书馆,1938
    41.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编.国家民委民族政策文件选编[M].中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4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43.郝时远,阮西湖主编.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44.黄定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东北边疆文化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5.江平主编.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46.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47.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48.李国忠著.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49.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50.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51.林尚立.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2.刘星汉、王帮做、孙关宏和王沪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53.楼耀亮著.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4.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5.吕思勉著.中国民族史[M].东方出版社,1996
    56.吕一燃编.马克思恩格斯论国家领土与边界[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57.吕一燃著.中国北部边疆史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8.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59.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史地论集续编[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0.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1.马大正著.边疆与民族[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62.马大正著.中国边疆研究论稿[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3.马曼丽主编.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4.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5.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66.马戎著.西藏的人口与社会[M].同心出版社,1996
    67.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8.毛泽东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洋东书信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3
    69.纳日碧力戈著.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70.内蒙古乌兰夫研究会编,乌兰夫著.乌兰夫论民族工作[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71.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2.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73.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4.齐清顺,田卫疆著.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75.乔元忠主编,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编著.全国支援西藏[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76.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 (OurGlobalNeighborhood),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77.荣孟源.蒋家王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
    78.荣孟源等.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79.沈伟烈,陆俊元主编.中国国家安全地理[M].时事出版社,2001
    80.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81.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2.孙宏年编著.四海一家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长春市:长春出版社,2004
    83.孙建民著.中国传统治边理念研究[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84.田晓岫著.中华民族发展史[M].华夏出版社,2001
    85.童之伟著.国家结构形式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86.王恩涌,王正毅,楼耀亮等编著.政治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7.王恩涌主编.中国政治地理[M].科学出版社,2004
    88.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9.王绍光、胡鞍钢、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0.王铁志主编.新时期民族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1
    91.王希恩著.民族过程与国家[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92.王晓菊著.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3.乌云格日勒.晚清政府对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研究[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94.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95.吴建国等著.西部大开发与兴边富民行动[M].民族出版社,2001
    9b.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M].云南人民出社,1996
    97.熊锡元著.民族理基础[M].民族出版社,1989
    98.徐杰舜,韦日科主编.中国民族政策史鉴[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99.徐迅.民族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0. 阎学通著.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01. 杨光斌著.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M].人民出版社,2006
    102. 杨建新著.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M].民族出版社,2003
    103. 杨霄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4. 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5. 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6. 张静著.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07. 张敏谦著.美国对外经济战略[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108.张小明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109. 张星久著.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述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110. 张植荣著.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
    111. 章永俊.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边疆史地学思潮研究[M].黄山书社,2009
    112. 赵文林、谢淑群.中国人口史[M].人民出版社,1988
    113.郑汕,赵利峰主编.边防民族宗教概论[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114. 郑汕主编.西藏发展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115.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民主改革[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
    11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4
    117. 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18.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编著.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M].时事出版社,2002
    119. 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2
    120. 周平著.民族政治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21. 周平著.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122. 周星著.民族政治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 [英]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1999,(16-19):2.
    2. 阿迪力·买买提.论国家权力与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1):21-27.
    3. 白贵一.近代中国缩小省区思想的演进[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报,2008,21(5):95-99.
    4. 本乾.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J].东南学术,2006,(4).
    5.曹海军.后发展视阈下的社会管理——抗争政治与国家构建的视角[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4):45-49,55.
    6. 常安.“五族共和”宪政实践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10,(5):4-10.
    7.常安.建国年代的政治决断——新中国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探析 [J].西部法学评论,2011,(4):26-32.DOI:103969/;issn1674-3687.2011.04.026.
    8.常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建构——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奠基厉程[J].现代法学,2012,34(1):44-56.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2.01.04.
    9.常安.作为宪法命题的多民族大国的族群治理与国家建构[J].西北民族研究,2012,(2):83-94.
    10.陈建锋.从“筹边”到“筹俄”——析晚清西北边疆意识的转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J].世界民族,2005,(5):1-13.
    12.陈明明.从族裔到国族[J].社会科学研究,2010,(2)
    13.陈兴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识别[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18-21.
    14.陈毅.中国嗣家政权建设的出路:从“文化国家”到“权利国家[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撤告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5.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2):38-44.
    16.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J].清史研究,1996,(3).
    17.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下)[J].清史研究,1998,(1).
    18.慈鸿飞.1912-1949年西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
    19.戴宏军.孙中山实业救国思想与近代广西边疆开发[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9(12):140-143.
    20.戴辉礼.现代国家构建与民主化浅析——欧洲经验及其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59-66.
    21.戴辉礼.现代国家构建与民主化中的欧洲经验及其启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1):49-56.
    22.戴文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培养回顾、现状及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6):34-37.
    23.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J].学海,2008,(5):49-56.
    24.邓光奇.论边疆开发中的利益关系及其协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36-39.
    25.邓思胜,王菊.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对中国的“民族识别”影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1):16-20.
    26.丁志刚,董洪乐.现代政治文化与民族国家治理[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1):52-58.
    27.董新岩.我国边疆治理的绩效评价研究--以云南省为例[D].云南大学,2011.
    28.杜辉.清代边疆政策的宏观考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98-99.
    29.杜文忠.边疆的概念与边疆的法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13(4):1-6.
    30.段金生,郭飞平.民国时期西南边姗的社会政治生态[J].文山学院学报,2012,25(1):63-68,72.
    31.段金生.民国政府的边政内容与边政特点——以南京国民政府为中心[J].思 想战线,2011,37(1):8992.
    32.范瑞青.国家权力与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10,(6):72-75.
    33.方素梅.中华民国时期的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34.方铁.中长时段视野下的边疆史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2,25(1):39-45.
    35.方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国家构建[D].北京师范大学,2010.
    36.房亚明.宪政视域下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以国家能力的提升为中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4):54-58.
    37.冯建勇.构建民族国家: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边疆[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3).
    38.冯建勇.清季近代国家观念之构筑及其在边疆地区的适用[J].北方论丛,2009,(2):68-73
    39.冯建勇.晚清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满蒙联姻”地位研究[J].长白学刊, 2009,(6):123-128.
    40.甘泉,骆郁廷.社会动员的本质探析[J].学术探索,2011,(6):24-28.
    41.高景柱.国家职能、国家能力与国家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1,(3):12-15.
    42.高永久,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边疆地区民族问题治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2):1-5.
    43.龚上华.论国家能力的强化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支撑点[J].江西社会科学,200],(3):146-150.
    44.龚志祥.论民族政策的创新和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3):31-34.
    45.龚志祥.中国民族政策主客体及政策环境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4):45-49.
    46.关凯.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政策国际经验分析(下)[J].西北民族研究,2004,(2):40-54.
    47.关凯.民族关系的社会整合与民族政策的类型--民族政策国际经验分析(上)[J].西北民族研究,2003,(2):116-126.
    48.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J].清史研究,2005,(4):1-18.
    49.郭正林、刘鹏.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理论视野与中国经验[J].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3/8/19.
    50.哈正利.近三十年国外民族政策研究简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2(2):34-39.
    51.韩光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现代化的新探索——简评朱玉福新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回顾与前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3):190-192.
    52.何聃鹏.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跨界民族问题研究——以西南边疆跨界民族为研究对象[D].云南大学,2009.
    53.贺东航,李辉.国家构建的阶段性与中国国家构建路径选择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123-126.
    54.贺东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成就与经验[J].北京联合大学学 报,2008,(9)
    55.贺东航.国家构建的阶段性与中国困家构建路径选择探析[J].福建论坛,2008,(8).
    56.贺东航.国家构建理论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历程探析[J].江汉论坛,2008,(6)
    57.贺东航.面对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思考——兼评福山的《国家构建——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J].社会主义研究,2007,(5):86-88.
    58.贺东航.而对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思考——兼评福山的《国家构建——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J].社会主义研究,2007,(5):86-88.
    59.贺东航.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隋势——来自地方的尝试性解答[J].东南学术,2006,(4):42-51.
    60.贺琳凯,汤法远.新世纪云南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就、问题及完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1):34-38.
    61.胡鸿保,张丽梅.民族识别原则的变化与民族人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0(4):9-13.
    62.胡润忠.多民族国家民族分离主义治理战略研究[J].学术探索,2011,(1):9-14.
    63.胡婷.巴勒斯坦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政治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08.
    64.胡文涛.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构建进程研究[D].中山大学,2010.
    65.胡小鹏,高晓波.国家权力扩张下的近代藏边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以甘青藏边多民族聚居区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1):60-66.
    66.皇娟.国家能力与政治发展的逻辑关系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7):144-146.
    67.黄清吉.现代国家能力的构成: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统合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3):38-44.
    68.黄舒婕.我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边疆治理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D].云南大学,2009.
    69.霍春龙.国家制度建设的涵义探析[J].前沿,2008,(1):99-102.
    70.菅志翔.国家构建中的族群身份转换--以保安族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85-91.
    71.江秀平.国家能力与政治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96-1()1.
    72.蒋立松.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识别政策及其在民族关系结构中的意义[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2):25-28.
    73.景维民,张慧君.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俄罗斯转型期的国家治理模式演进——兼论“梅—普”时代的国家治理前景[J].俄罗斯研究,2008,(3):6-18.
    74.来仪,蔡华,卢天宝等.民族政策体系视野下的民族识别及其解读[J].青海社会科学,2011,(6):106-112.
    75.郎维伟.1950~1955年在民族政策治理下的四川康区社会[J].西藏研究,2008,(3):18-26.
    76.李安辉,王升云.社会转型期民族干部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7-32.
    77.李斌.政治动员与社会革命背景下的现代国家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 [J].浙江社会科学,2010,(4):33-39.
    78.李夫运.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边疆型特别行政区制度述论——以蒙藏为中心[D].河南大学,2008.
    79.李国栋,刘佳鹏.清末民初的民族问题与边疆危机——以蒙古、西藏、新疆地区为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4):448-453.
    80.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
    81.李国栋.民国政府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基本走向[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88-92.
    82.李华.“群众”与“公民”:中西国家构建的比较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51-57,144.
    83.李辉,成武.国家构建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4):13-19.
    84.李军.民族区域自治主体的宪政解读[J].广西民族研究,2011,(3):32-39.
    85.李军平.中国边疆建设研究——以林耀华的边疆研究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9(6):44-48.
    86.李良品.近六十年我国民族识别研究述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6):32-37.
    87.李默海.国家构建与民主政治基础的确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5):42-46.
    88.李养第.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干部工作回顾[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8(2):94-101.
    89.李云峰、曹敏.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J].抗日战争研究,2003,(3)
    90.梁卫东,晋隆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危机与边疆治理——以抗战前内蒙古西部蒙旗的宣化为中心[J].河北学刊,2011,31(5):65-68.
    91.林士俊.清末边疆治理与国家整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92.林仲豪.政府作用、国家能力及政府行政规制失灵的原因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8,(4):45-50.
    93.刘超建,王恩春.由西方学者关于中国边疆问题观点所引起的几点思考——以吉尔伯特·罗兹曼的观点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09,9(2):39-41.
    94.刘琪,舒瑜,张思思等.”民族识别”的分类学术与公共知识建构——斯坦福大学墨磊宁(ThomasS. Mullaney)博士专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9(6):21-28.
    95.刘守刚.现代“家财型财政”与中国国家构建[J].公共行政评论,2010,3(1):35-54.
    96.刘伟.迈向现代国家——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回顾、总结与展望[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5).
    97.刘祥秀.1903—1949年国家边疆开发政策下的康区土地利用及其环境变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7.
    98.刘义强.民主和谐论——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D].华中师范大学,2007.
    99.刘政美.抗战前的西北交通建设[J].民国档案,1999,(2)
    100.刘忠权.国家构建与国家潜在自主性——重读斯科克波的《国家与社会革 命》[J].学术论坛,2008,31(2):53-56,68.
    101. 龙晓燕.民国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云南傣族边区民族关系研究[J].思想战线,2010,36(4):96-100.
    102. 龙晓燕.民国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云南傣族边区民族关系研究[J].思想战线,2010,36(4):96-100.
    103. 娄万锁.国家自主性: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5):28-31.
    104. 陆海发,胡玉荣.论当前我国边疆治理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J].广西民族研究,2011,(3):54-59.
    105. 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
    106. 罗峰.政党在国家构建中的人事嵌入:从革命到执政的纵向考察[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0(6):24-31.
    107. 罗峰.政党在国家构建中的人事嵌入:从革命到执政的纵向考察[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108. 罗筠.从现代国家构建的视角看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1,(9):59-62.
    109. 骆郁廷,甘泉.论社会动员的实践价值[J].江汉论坛,2010,(10):123-126.
    110. 马大正.关于当代中国边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4):86-89、127.
    111.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J].西域研究,2002,(4):1-15.
    112. 马廷中.民国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8(7):5-10.
    113. 马威.民族知识体系建构的民国源流[J].青海民族研究,2011,22(3):7-13.
    114. 马威.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1):23-27.
    115. 马玉华.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1):105-113.
    116.马玉华.试论民国政府对贵州少数民族的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05,25(2):134-141.
    117. 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1):109-113.
    118. 明跃玲.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以湘西红土溪村的民族识别过程为个案[J].云南社会科学,2008,(2):42-45.
    119. 慕良泽,高秉雄.现代国家构建:多维视角的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07,(1):60-67.
    120. 穆殿春.中国共产党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两大法宝[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5,16(1):13-16.
    121. 纳日碧力戈.民族生态与国家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10,(2)
    122. 欧阳景根.政治发展陷阱与政治发展资源——国家能力理论视野下的政治转型与政治发展[J].浙江学刊,2010,(4):111-114.
    123. 欧以克.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合法性[J].广西民族研究,2011,(3):27-31.
    124.青觉,韦应学,马煜东等.中国共产党培养民族干部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形成和发展研究之十一[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2):44-51.
    125. 青觉,严庆.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应对[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17-22.
    126. 清朝以法治边的经验得失[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3):17-29.
    127. 任广浩.当代中国国家权力纵向配置:制度困境与变革思路[J].河北学刊,2012,32(3):172-176.
    128. 任念文.西北与中原——从晚清西北回民起义透视中原王朝对西北边疆的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29. 任念文.左宗棠西征军费与晚清西北边疆治理实力[J].探索与争鸣,2007,(6): 78-80.
    130. 沈承诚,左兵团.西方治理理论引入的社会条件分析[J].行政论坛,2005,(5):91-93.
    131. 沈社荣.20世纪30年代后边疆危机中的开发西北建言[C].//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240-250.
    132. 石亚洲.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民族政策范式转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22-25.
    133. 苏德.试论晚清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10(3):1-11.
    134. 苏德.晚清筹边改省奏议与治边政策概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4(4):10-16.
    135. 孙宏年.蒙藏事务局与民国初年的边疆治理论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14(1):30-42.
    136. 孙景宇.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9,(1):45-50.
    137.孙明军.对当前中国国家能力的若干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0,(5):34-42.
    138. 孙鹏举.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进程和经验[D].华中师范大学,2011.
    139. 孙懿.抗战时期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4):30-36.
    140. 孙懿.抗战时期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4):30-36.
    141. 覃敏健.“第三条道路”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国家构建[J].兰州学刊,2008,(7):49-52.
    142. 覃敏健.“强国家、大社会”:现代国家构建之理想形态——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之分析进路[J].长白学刊,2010,(1):42-47.
    143. 覃敏健.“预算国家”与“政府再造”——基于现代国家构建与成长的分析视角[J].江淮论坛,2009,(5):68-73,154.
    144. 覃敏健.以党建国:国家整合之中国式路径——基于现代国家构建的分析视角[J].理论探讨,2011,(5):135-138.
    145. 檀江林,汪少波.中华民国时期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双重路径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2):10-13.
    146. 汤法远.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的重大问题分析[J].广西民族研 究,2010,(1):6-10.
    147. 唐久林.国家主权与边疆治理:中国边疆地区行政建制改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
    148. 田联刚.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J].西北民族研究,2009,(2):1-13.
    149.王海兵.康藏边疆政治格局演进中的战争与权力——1912—1939年康藏纠纷考察[D].四川大学,2008.
    150. 王海晨.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治边政策特点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0(3):52-54.
    151. 王豪.当代中国国家能力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0-34.
    152. 王宏伟,董克用.应急社会动员模式的转变:从“命令型”到“治理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5):22-26.
    153.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2(3):86-91.
    154.王怀强.走向民族区域自治——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变迁历史新探[J].广西民族研究,2011,(1):33-40.
    155. 王建娥.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内涵、特征及联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56. 王建华.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57. 王菁,高继国.国家构建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政治发展的双重逻辑[J].广西社会科学,2012,(5):12-16.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2.05.003.
    158.王景,张学强.国民政府时期推行边疆教育政策的背景刍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2):90-96.
    159. 王明珂.由族群到民族:中国西南历史经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8(11):1-8.
    160. 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J].读书,2007,(10)
    161. 王文光,段红云,尤伟琼等.当代云南民族识别的学术回顾[J].思想战线,2011,37(1):93-97.
    162. 王文光,张媚玲.民国时期对云南边疆民族的治理与认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6):11-15.
    163. 王文光,张媚玲.民国时期对云南边疆民族的治理与认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6):11-15.
    164. 王希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的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8,(03):1-9.
    165. 王续添.地方主义、联邦主义与新国家构建中的制度选择——考察1910年代中国政治的一个视角[J].教学与研究,2007,(4):63-70.
    166. 王兆刚.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县自治失败原因探析[J].历史教学,2002,(10):16-20.
    167. 王志立.也谈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与周平教授商榷[J].学术界,2011,(9):125-133.
    168. 王卓.西部开发十年社会效应研究[J].农村经济,2010,(2):3-8.
    169. 温军.中国民族经济政策的形成、演变与评价[M].民族研究,1998(6).
    170. 吴宝晓.清季藩观念调适与边疆政策变化[J].清史研究,2002,(3):76-83.
    171. 吴楚克.建设当代中国边疆政治学应有的理论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6)
    172. 吴福环,苗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边疆危机[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4):35-42.
    173. 吴建国.试论西康建省与康区的早期现代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3):39-44.
    174. 吴启讷.民族自治与中央集权--1950年代北京藉由行区划将民族区域自治导向国家整合的过程[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5期.
    175. 吴瑞财.建立有效的官僚制度——国家构建的关键要素[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44-48.
    176. 武孝武.韩毓海谈西部边疆开发与治理[J].上海国资,2011,(4):101-103.
    177. 席晓勤,郭坚刚.全能主义政治与后全能主义社会的国家构建[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4):15-20.
    178. 向习飞.论政治发展的逻辑——基于国家建构视角的评述[J].商情,2012,(35):156-157,161.
    179. 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2010,(1).
    180. 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60年[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6):1-8.
    181. 徐旻晶.国家构建视角下的区域差距问题[J].攀登,2009,28(4):5557.
    182.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6,(4).
    183.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5)
    184. 许纪霖.现代中困的民族国家认同[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6).
    185. 薛正昌.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广东社会科学,2012,(1):118-126.
    186. 严昌洪,李安辉,吴守彬等.论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1):1-7.
    187. 严庆.从冲突到整合--民族政治关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188. 严庆.从民族、国家结构类型看民族问题与民族治理的差异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14-21.
    189. 颜德如.国家转型的助推器: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的辛亥革命[.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4):24-27.
    190. 杨健吾,张晓红.红军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风俗政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7(10):47-51.
    191. 杨龙.多民族国家治理的复杂性[J].社会科学研究,2010,(2).
    192. 杨雪冬.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 一个理论综述[J].复旦.政治学评论,2005,(1):84-107.
    193. 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2)
    194. 杨乙丹.绩效和约束:国民政府“开发大西北”的历史审视[A].Proceedingsofthe7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ftheEast AsianAgricultureHistory[C],2007年.
    195.叶本乾.生成与重构: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农村基层政权——以河南弦乡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96.叶本乾.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J].东南学术,2006,(4):28-34.
    197.于逢春.疆域视域中“中国”与“天下”、“中原王朝”与“中央政权”之影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1):8-18.
    198. 于昆.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理性平衡[J].甘肃社会科学,2006,(6):26-28.
    199. 俞可平.从统治到治理[J].学习时报,2001/01/22.
    200. 郁建兴.超越发展型国家与中国的国家转型[J].学术月刊,2008,(4)
    201. 原华荣,徐晓秋,孟东军等.西部开发中有关应用理论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5):107-117.DOI:10.3785/j.issn.1008-942X.2011.04.281.
    202. 翟志勇.哈贝马斯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构建——以后民族民主和宪法爱国主义作为考察重点[J].环球法律评论,2008,30(2):51-58.
    203. 张碧波.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以东北疆域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14(2):12-21.
    204. 张辰.中国共产党90年来民族政策史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2(5):83-88.
    205. 张东雁.国家政权建设背景下的行政控制——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的实践路径、历史困局及当代启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3):23-27.
    206. 张浩.社会资本、政党权威与现代国家构建[J].天府新论,2010,(6):11-17.
    207. 张建中.罗家伦与民国时期边疆教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1):98-101.
    208. 张凯峰.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研究:以清末新政至日占以前的东北地区为例[D].中国人民大学,2009.
    209. 张立国.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4):46-49.
    210. 张胜江,陶茹.地缘政治危机与晚清政府边防政策的三次调整[.J].武警学院学报,2009,25(7):5-7.
    211. 张晓松,李根.民国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制度的变迁[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27-30.
    212. 张要杰.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经验研究[J].世界农业,2010,(6):61-64.
    213. 张燚.主体、制度与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家构建[J].理论界,2010,(3):24-25.
    214. 郑维宽.边疆危机与行政应对——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的西南治边策略探析[J].安徽史学,2008,(6):45-52.
    215. 郑欣.政府传播影响力分析:一种社会动员的视角[J].学海,2011,(1):124-129.
    216. 郑信哲.辛亥革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现代国家构建的贡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39-42.
    217. 周泓.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制度[J].民族教育研究,2000,(4).
    218. 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03)
    219.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3)
    220. 周丕启.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J].欧洲,1999,(4).
    221. 周平.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分析[J].思想战线,2006,32(5):65-73.
    222.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1):1]-17.
    223.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弭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年,(4).
    224. 周平.国家建设与国族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2).
    225. 周平.论我国边疆治理的转型与重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2):1.
    226. 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例建设[J].学术与探索,2009年,(6).
    227. 周平.论中华民族建设[J].思想战线,2011,37(5):16-22.
    228. 周平.民族国家与国族建设[J].政治学研究,2010年,(3).
    229. 周平.民族与政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3):50-55.
    230. 周平.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及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J].学术探索,2002,(6):58-61.
    231. 周平.我国边疆概念的历史演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86-91.
    232. 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J].学术探索,2008,(2):28-34.
    233. 周平.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J].思想战线,2009,35(6):56-61.
    234. 周平.中国的边疆治理:族际主义还是区域主义?[J].思想战线,2008,34(3):6.
    235. 朱慈恩.蒙藏委员会与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8,(5):84-88.
    236. 朱映占.民国时期西南民族的识别与分类[J].思想战线,2010,36(2):105-109.
    237. 左宏愿.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际政治整合[J].广西民族研究,2011,(1):25-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