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得与公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有系统的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而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此,学校能为学生发展提供怎样的课程支持也就决定了学生可能获得怎样的发展,那么,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课程支持才能保证其获得公平的发展?怎样才能为其有效提供公平发展所需的课程支持?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疑问,恰好成为了本研究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认为,公平的发展历史可以告诉我们:公平的理解是与一定的公平观相联系的,而课程具有面向尚处于发展中的未成年学生的特殊性,一方面,学生的发展是世界公认的天赋人权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兴趣、潜能等个性特征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既要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人权中要求的平等的发展,又要保证不同个性的学生实现个性的不同发展,这样以“应得公平观”来引领我们对课程公平的理解与追求就成为了最恰当的选择。本研究也正是从此出发,通过对课程公平内涵的阐释,厘清了课程公平与课程效率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课程公平就是要为学生发展提供其所应得的课程支持,并初步构建了如何保证课程公平实现的课程制度设计。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导论。目前教育为什么未能促使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课程支持才能实现其潜能的充分发挥与个性发展?对这些实践问题的思考是促使本选题产生的现实根源。在“应得公平观”的引领下,试图从“课程公平与教育公平”之间内在的关系,从“学生应得发展”的角度,尝试对学生的公平发展进行一种新的阐释,为目前炙热的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维度等等,则成了本研究得以产生和继续的理论根基。
     第二章课程公平的内涵:为学生发展提供其所应得的课程支持。针对当前我国课程公平观的模糊化问题,本章从课程对象——学生发展的特殊性入手,认真论证了课程选择“应得公平观”的适切性,并将其作为本研究立论的基础,“课程公平”也因此被理解为“为学生发展提供其所应得的课程支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课程公平与课程效率是统一的。
     第三章课程的实质公平:学生应得什么样的课程支持。在对当前我国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支持中的问题分析基础上,本章主要回答了“学生应得什么内容的课程支持”与“学生应得什么结构的课程支持”两大问题。学生应得促其获得应得发展的基础性课程支持,“应得的发展”是其检验与判断的标准,“基础性”是其根本特征,公民素养基础性与个性发展性课程支持是其主要内容。我们应当遵循“平等、差别与补偿”三原则提供课程支持的公平结构,为学生平等的提供公民素养基础性课程支持、差别的提供个性发展性的课程支持以及为相对弱势的学生提供“补偿的课程支持”,从而实现学生各自的应得发展。
     第四章课程的程序公平:学生应得的课程支持如何实现。本章通过课程制度与课程公平之间密切联系的分析,结合课程公平的本身要求与借鉴经济领域自由制度与国外课程制度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目前课程制度之不足,从课程支持的多元性提供与学生对课程支持的自由性选择两个大的方面着手,初步构建了“多元选择性课程制度”,为课程公平的有效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制度保障。
It's well known that schoo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social activity aims at students' mental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 systematically and directly. And curriculum is the key of school education. It is, therefore, what kind of curriculum support can provide by school for students determin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then, what kind of curriculum should we supply for students to ensure their equal development? How to offer the curriculum support what they need? It is a series of doubts for these questions that are just the focuses of this research.
     From the view of this paper, it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equity: the understanding of equity is related with some equity concepts, and curriculum has its special character, that is, to face minor students while developing. On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s well recognized as one part of given human rights in the whole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different student has different talents, interests and potential, and so on. As a result, using the equity concept of deserving is the best option for guiding our comprehending and searching for curriculum equity, which can not only ensure different students get the equal development from deserved human rights but also guarantee those who have various characters realize the matching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explain the connotation of curriculum equity, making clear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iculum equity and curriculum efficiency; discussing the curriculum equity whose aim is to supply with the deserved curriculum support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constructing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how to ensure the equity as well are the researching directions of this paper.
     The whol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as followed.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Why education cannot promote students' to gain equal development currently? What kind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should we supply for realizing students' potential and developing characters fully? To think over these practical questions is the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title's choosing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guiding of The Deserved Concept of Equity, from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iculum equity and education equity, and the angle of Students' deserved development, trying to provide a kind of new explanation for students' equal development, and giving a new dimension for education equity nowadays, and so forth, which are composed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paper.
     In Chapter Two, the connotation of curriculum equity which is giving students the deserved curriculum support for their development. To be aimed at vague problems of concept of curriculum equity in China now, it starts with the particularity of students' development, this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curriculum choosing and uses it as the basis of this research. Consequently, the Curriculum Equity is comprehended as "deserved curriculum support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 of students' development, there is some identification between curriculum equity and curriculum efficiency.
     It will discuss the essential equity of curriculum in Chapter Three, which explains what kinds of curriculum supports students should deserve. Based on analyzing the equity of the deserved curriculum support for Chinese students, this chapter mainly replies to two questions: one is "what kind of content of curriculum support students should deserve", and the other is "what kind of structure of curriculum support students should deserve". Students' deserving makes it to gain basic curriculum support of deserved development. It has three parts: "deserved development" is a criterion for its assessing and judging; "basis" is its essential character; "the basis of citizen quality and the curriculum support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re its main contents. We should follow the tri-principle, "Equality, Difference and Compensation", offering students the curriculum support fairly,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the basic curriculum support of citizen quality equally, supplying for curriculum support of individual characters' development differently, and making students in inferior positions to get curriculum support of compensation as well. Therefore, let students achieve their deserved development.
     Chapter 4 is the last chapter of whole paper which presents the opinion "The Process Equity of Curriculum", that is, how to realize students' deserved curriculum suppor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rriculum equity, comb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curriculum equity, us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free system of economic field and overseas curriculum system for reference, and contraposing the fault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nowadays in China. Beginning from two aspects, the multiple supply of curriculum support and students' choices on curriculum support freel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multiple choices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ensuring the realization of curriculum equity realistically as a result.
引文
[1]曾红鹰.正规教育对人的发展及对经济发展作用差异分析(J).教育经济.1997.1.
    [1]人文发展指数:衡量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起每年公布人文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HDI。它是人均预期寿命、识字水平、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三项因子的综合指数,分别包含了生活质量、认知水平、经济状况三方面要素,人文发展指数在0-1之间。按联合国的划分标准,人文发展指数大于等于0.8,人的发展程度属高等;人文发展指数介于0.5至0.8之间,人的发展程度属中等;人文发展指数小于0.5,人的发展程度属低等。
    [2]S·鲍尔斯.H·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8.
    [3]高璐.论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J).当代教育论坛.2006.4.
    [4]J·S·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71.
    [1]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20.
    [1]张玉林.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中国改革(J).2004.11.
    [2]广州市八十中学.潜能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0.11.
    [1][美]E·弗洛姆著.孙恺详译.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16.
    [2]石鸥.结构的力量--《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的理解与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1]石鸥.结构的力量--《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的理解与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3.
    [3]陈佑清.课程即发展资源---对课程本质理解的一个新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1]戴维·米勒(David Miller).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66-86.
    [2]戴维·米勒(David Miller).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54.
    [1]Rawls,Theory of Justice,set.48.正如Rawls指出的:“当存在正义的积极安排时,个人的要求就可参照一些被认为是与这些实践相关的(具有它们各自重点地)规则和准则来恰当地解决……正义的分配份额是按照个人的道德价值来酬劳各人的这种说法均是不正确的。但我们能够说的是,按照传统的术语来说,一个正义的体系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一份,就是说,它按照自己的规定,把每个人有权得到的东西分配给每个人“。(P313)
    [2]罗尔斯.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三联书店.64.
    [1]entilement,也可作“权利”,这里译作“资格”是为了与“right”相区别,后者更接近“应得”。
    [2]当然,权利主张者诺奇克是将“资格”视为与“应得”等同的概念的。一方面,诺奇克声明,人们对于他们“可能不非法所有”的东西享有资格,他们的天赋也被假定属于这个范畴。另一方面,诺奇克认为,人们对其天赋财产以及由此而来的利益享有资格,资格在某种意义上先于制度。这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资格与应得相同。(参见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第123页。)
    [1]戴维·米勒(David Miller).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58.
    [2]戴维·米勒(David Miller).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00.
    [3]周文华.正义:“给每个人以其所应得”(J).哲学动态.2005.11.
    [1]艾德勒.六大观念(M).三联书店.1991.183.
    [2]戴维·米勒(David Miller).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51.
    [3]主要的应得是指基于业绩或贡献的应得。如A基于行为或业绩P,行为者应得利益B。在大多数情况下,A常常是指个别的人,但也可以是诸如足球队这样一个集体。B则一般被当作是有利于其接收者的东西:奖金,报酬,收入,升迁,荣誉,赞赏,承认等等。P则是在时间中延伸的单个的行为或行为的过程。重要的是P应当在相关的意义上是A的业绩:就是说,A应当是造成P的原因。次要的应得是指基于才能、天赋等品质的应得,也可以说当我们基于才能断言一个人应得某些利益时,我们是在预期那种才能得到表现的一个未来的业绩。如适用于奖学金的例子,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应得奖学金的人就是随后考出最高成绩的人。假冒的应得是指基于规则的应得,如当我们说澳大利亚小姐应得世界小姐大赛的桂冠,我们只不过是在根据这个比赛中运用比赛标准对她进行评价:我们是说她最符合大赛的标准。这里所包含的判断实质上就是所谓“假冒应得判断”。假冒应得判断是这样的情形,如果缺乏前面所确定的以业绩为基础的判断的根据,“A应得B”就相当于“把B给予A是对的或适当的”。所有这些情形中,我们都能用“应当具有”(should have)来代替“应得”(deserve)而绝对无所损失,反之,在真正的应得判断中,“应得”提供了“应当具有”的根据。
    [4]冯建军.论生命化教育的要义.教育研究与实验(J).2006.05.
    [1]冯建军.论生命化教育的要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
    [2]龚向和.受教育权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74-75.
    [1]《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第127页.转引自: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16.
    [2]香山健一著.刘晓民译.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从划一主义到多样化的选择(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
    [3]关于“应得发展”的详细内容可见本研究第三章第一部分。
    [1]范寿康.范寿康教育文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284.
    [2]张爱华.个性教育的潜能发展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1.1.
    [1]参见:茅于轼.什么是经济的自由主义?--也谈《自由与繁荣的国度》.读书.1996.10.
    [1]参见:[英]约翰·密尔著.赵宝骥译.论自由(M)(第三章).商务印书馆.1959.86.
    [2]参见:海外星云.2006年1月下半月刊.
    [1]参见:南方周末.2006年4月27日“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
    [1]具体参见:《学校课程标准的社会形成》(教育科学,2003,6)、《“课程内容”的社会学释义》(教育评论,2000,5)、《知识的控制与分等--课程结构的社会学释义》(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等论文。
    [1]参见: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
    [2]具体包括:《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人民教育,2005.24.);《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教育研究,2002.2.);《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教育研究,2000,12);《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北京师范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论学生的学习自由》(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等论文及专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等。
    [3]具体可以参见: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钟启泉,有宝华《发霉的奶酪》(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0期);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等论文。
    [1]唐斌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1.
    [2]马文彬.20世纪中国正义问题研究综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2.
    [1]参见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5.
    [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61.
    [2]参见:彭定光.社会的正义基础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9-63.
    [1]崔延强.正义与逻各斯--希腊人的价值理想(M).泰山出版社.1998.2.
    [1]转引自:唐能赋著.道德范畴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312.
    [1]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154.
    [2]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155.
    [3]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169.
    [4]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中庸之道,既是说,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中庸,它为一种合理原则所规定,这就是那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用来规定美德的原则。它乃是两种恶行--即由于过多和由于不足而引起的两种恶行-之间的中道。它之所以是一种中道,又是由于在激情和行动两方面,恶行是少于应该做的,或者越出了正当的范围,而美德则既发现又选取了那中间的。因此,就其实质和就表述其本质而言,美德是一种中庸,而就其为最好的和应当的而言,它是一个极端。”(参见: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1.321.)
    [5]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98.
    [6]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100.
    [7]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102.
    [1]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103.
    [2][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著.周勇等译.超验正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9.
    [3][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著.周勇等译:超验正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9.
    [1]李小兵.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主流(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86.
    [2][英]密尔.功利主义(M).商务印书馆.1957.37.
    [1]J Ravels.A Theory of iustice.Oxf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Pⅶ.
    [2](美)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0-61.
    [1]Nozik.Robert,1974,Anarch,State and Utopia,Basic Book,Inc.p53.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539.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539.
    [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539.
    [3]罗尔斯.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
    [1]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4.
    [2]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M).上海三联书店.2004.
    [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77.
    [2]戴维·米勒(David Miller).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41.
    [3]戴维·米勒(David Miller).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22.
    [4]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0页.
    [5]罗国杰主编.道德建设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96.
    [6]王海明著.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
    [1]郭彩琴.教育公平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哲学考察(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92.
    [2]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
    [1]参见:王勇鹏.教育公平观: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5(B).
    [2]杨耕身.义务教育不能再负重前行.潇湘晨报(N).2006.1.6.A5.
    [1]王强.张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政府在教育发展中角色定位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3.5.
    [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中国农民权益保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61.9.
    [1]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3.
    [2]崔允沸.课程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7.1.
    [3]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3.
    [4]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8.
    [5]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22.
    [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
    [1]参考:徐继存.课程本质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
    [1]陈佑清.课程即发展资源---对课程本质理解的一个新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2]廖哲勋.我对当代课程本质的看法(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6.8.
    [3]参见: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
    [1][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2.
    [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0.
    [3]苗力田主编.亚里斯多德全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79.
    [1][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17.
    [2]米祖旭.公平与效率辨析(J).探索.2001.2.
    [3]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8.
    [1]王成秋.对投资效率的界定(J).生产力研究.2006.9.
    [1]张仁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52-153.
    [1]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5.11.
    [1]王海明著.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3.
    [1]索尔索著.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386-397.
    [1]扈中平.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辩证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02.6.
    [2]《中国教育报》(京)[N],2005.2.13。
    [3]参见: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
    [4]参见: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
    [1]参见:黄忠敬.我们应当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知识观.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石鸥著.结构的力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理解与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6.
    [2][英]M·F·D·扬.课程作为社会构成知识的一种研究取向.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集[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2.663-669.
    [1]左梦兰.文化与儿童认知发展[J].心理学通讯.1997.2.
    [1]参见:李介.洛焕国.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公平问题(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2.与余秀兰著.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6.(6).
    [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中国农民权益保护(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9.
    [4]中央教科所.2002/2003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6.
    [1]顾明远 檀传宝.2004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1.
    [2]顾明远 檀传宝.2004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1.
    [3]李召存.论两种不同的课程知识观[J].上海教育科研.2006.3.
    [1]龚向和.受教育权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74-75.
    [2]转引自:世界教育报告(1993).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出版.1994.47-48.
    [1]转引自:世界教育报告(1993).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出版.1994.16.
    [2]《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第127页.转引自: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16.
    [3]第一,它指利益,……权利可以解释为某一特定作者认为或感到基于伦理的理由应当加以承认或保障的东西,它也可以解释为被承认的、被划定界限的和被保障的利益。第二,指法
    律上得到承认和被划定界限的利益,加上用来保障它的法律根据,这可以称为广义的法律权
    利。第三,指一种通过政治组织社会的强力,来强制另一个人或所有其他人去从事某一行为
    或不从事某一行为的能力。这可以称为狭义的法律权利。第四,指一种设立、改变或剥夺各
    种狭义的法律权利从而设立或改变各种义务的能力。最好称之为法律权力。第五,指某些可
    以说是法律上不过问的情况,也就是某些对自然能力在法律上不加限制的情况。这里主要指
    自由权。第六,权利还被用在纯伦理意义上来指什么是正义的。参见:[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
    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商务印书馆.1984.46-48.
    
    [1]Joel Feinberg.,The Nature and Values of Rights,journal of Value Inquiry,1970(4).
    [2]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2004.3.
    [3]葛洪义.论法律权利的概念(J).法律科学.1989.1.
    [1]雇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J).教育研究.1989.8.
    [2]公民,具有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两个方面。公民的自然属性,反映出公民首先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和存在的生命体。公民的法律属性,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以一个国家的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应由国家法律加以规定。公民的存在,离不开自然属性,而公民的本质,则反映了其法律属性。因此,本文将公民视为一个法律的概念。
    [1]康德著.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82.第89页.
    [1][英]阿·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第430页.
    [2]王永昌著.走向人的世界(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导言1页.
    [3]雇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J).教育研究.1989.8.
    [4]国际社会对21世纪教育的思考冲国教育报.1996年4月18日第1版.
    [5]香山健一著.刘晓民译.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从划一主义到多样化的选择(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8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65.
    [2]参见:张楚廷.全面发展即个性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1]范寿康.范寿康教育文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284.
    [2]张爱华.个性教育的潜能发展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1.1.
    [1]广州市八十中学.潜能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0.11.
    [1]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8(序言).
    [2][德]席勒.美育书简(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6.
    [3]欧文选集第2卷(M).商务印书馆.1981.33.
    [4][美]E·弗洛姆著.孙恺详译.健全的社会(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16.
    [5]范景华.人:追求生存自由的社会性动物-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南开学报.1995.4.
    [1][苏]鲍里斯·塔尔塔科夫斯基著.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104.
    [1]李秀萍.“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研究的历史探源及启示(Z).第十届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重庆西南大学.2006.
    [2]《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中译本《教育过程》,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邵瑞珍译,王承绪校。1982年文化教育出版社再版,公开发行。它被列为“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并被誉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3]李秀萍.“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研究的历史探源及启示(Z).第十届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重庆西南大学.2006.
    [1]张楚廷.课程的“五I”构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2]史燕来.坚持基础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J).教育研究.1999.3.
    [3]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
    [4]石中英.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J).人民教育.2005.24.
    [1]孙喜亭.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2]石中英.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J).人民教育.2005.24.
    [3]石中英.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J).人民教育.2005.24.
    [1]《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转引自石鸥著.结构的力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理解与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3.
    [1]张凤英.张二其.基础教育的实质与价值取向(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3.
    [2]学力在此是广义上的,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形成的非一般生活能力,基础学力系指学力的基础部分,以记忆、再现为中心,目前界定基础学力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1)最低限度的国民素养;(2)支持高深学术研究的基础;(3)作为人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读写算基础。具体参见:钟启泉.李雁并主编.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16.
    [1]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
    [2]王文岚.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理论探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3]张秀雄.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施(M).师大书苑发行(台北).1998.3.
    [4]张明澍.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工程.尚未发表稿件.2001年5月.第一章第三节.
    [5]参见刘德建.公民教育--中国教育的当代转型(Z).河南大学2003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第48页.
    [1]余潇枫.哲学人格(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195页.
    [2]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3]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版).2001.4.
    [4]转引自[英]帕特丽夏·怀特著.朱红文译.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序)3.
    [1]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M).三联书店1988.87.
    [2]维果茨基著.龚浩然等译.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38-4339.
    [3]李定仁.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5.195-196.2.
    [2]石鸥.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一种未来--关于高中多样化、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3.2.
    [1]石鸥.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欧洲三国高中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小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75.
    [1][英]戴维·米勒著.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
    [2][英]布莱思·巴里著.孙晓春.曹海军译.正义诸理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译序第3页.
    [3]汤姆·L·彼彻姆著.雷克勤.郭夏娟等译.哲学的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30-331.
    [4]孙君恒.分配正义的两种当代模式--罗尔斯的公平论与诺齐克的权利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1]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60.
    [2]诺齐克的“持有正义原则”包括三个主要论点:第一,“获取的正义原则”;第二,“转让正义原则”;第三,“矫正正义原则”。
    [3]迈克尔·沃尔茨著.褚松燕译.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M).译林出版社.2002.25-30.
    [1][英]戴维·米勒著.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44.226.257.
    [2]另外,著名的帕累托法则(或80/20法则),则是由约瑟夫·朱兰(Joseph M.Juran)根据维弗雷多·帕雷托本人当年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得推论出来的。
    [3]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它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1]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192.
    [2]迈克尔·J·桑德尔著.万俊人.唐文明.张之锋.殷迈译.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译林出版社.2001.105.
    [3]戴维·米勒(David Miller).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09.
    [1]戴维·米勒(David Miller).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32.
    [2]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313.
    [3]戴维·米勒(David Miller)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00.
    [1]参见:刘德建.公民教育--中国教育的当代转型(Z).河南大学2003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第54-8页.
    [2]王海明著.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5.
    [3]《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56.143.
    [1]萨托利:民主新论(M).东方出版社 1993.340.
    [2]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3.
    [3]大卫·戈伊科奇.约翰·卢克.蒂姆·马迪根编.杜丽燕等译.人道主义问题(M).东方出版社.1997.431.
    [1]何怀宏.底线伦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29.
    [1]参见张玉林: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J).中国改革.2004.11.
    [1][美]迈克尔J桑德尔著.万俊人等译.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译林出版社.2001.103.
    [2]戴维·米勒(David Miller).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36.
    [3]罗尔斯的否定可以参见:《正义论》第104页,“这看来是我们思考公正的固定观点之一,即没有人应该得到其固有秉赋的分配中的位置,也不应该得到其在社会中的原初地位。声称一个人应该得到优越天性以使其能够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样是有疑问的。原因在于,他的天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声明并不认可的优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应得的概念似乎并不使用于这些情况。”等语言。
    [1][美]迈克尔J桑德尔著.万俊人等译.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译林出版社.2001.104.
    [2]郭彩琴著.教育公平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哲学考察(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30.
    [1]戴维·米勒(David Miller).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01.
    [1]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138.
    [2]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0.
    [1]单中慧.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535.
    [2]单中慧.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503-504.
    [3]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辑(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29.
    [1]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20.
    [2]单中慧.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535.
    [1]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35.
    [2]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27.
    [3]超前安置计划(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或称作“先修计划”、“高级安置”,是美国在1956年开始采取的一种计划,根据这种计划,中学高年级极有能力的学生,经过考试后可以提前修习取得学院学分的课程。按照这个修业计划,一个学生在12年级可以修诸如学院数学、学院英语或哲学原理是这样一些学程,并且通过考试后获得学院学分,也可在这些学科上修学院2年级学程。这种修业计划之所以应该采取,不仅因为它给相关学生带来了好处,而且因为它活跃了整个学术性修业计划的气氛,对能力稍差的学生也有良好的影响。
    [1][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1.
    [2][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1.
    [3]于发友.论教育公平的理念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1]J.Rawls.ATheory of Justice[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2]刘溜.教育差巨的中国阵痛.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8月1日,第33页。
    [1]戴维·米勒(David Miller).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79.
    [2]曹永国.教育公平:当代政治哲学之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5.
    [3]J.Roemer.Egaltarian Strategies[J].Dissent,1999(7):69-70.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中国农民权益保护(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61.9.
    [2]戴维·米勒(David Miller).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79.
    [1]邓正来主编.布菜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382.
    [1]转引自姚大志,何谓正义:罗尔斯与哈贝马斯.浙江学刊.2001.4.
    [2]邓正来主编.布菜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38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19.
    [1]邓正来主编.布菜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382.
    [1]韦森.哈耶克式自发制度生成论的博弈论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6.
    [2][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厉以宁译.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商务印书馆.1992.76.
    [3][美]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56.
    [5][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7.78.
    [6][日]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99.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3.
    [2]参:董建新2004年的《制度经济学》课程讲义,来源http://www.beiwang.com/a/Article.asp?ArtID=230.
    [1]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71.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历史经济绩效[J].经济译文.1994,(6).
    [2]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77.
    [1]雇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J).教育研究.1989.8.
    [2]J,Feinberg.Doing and Deserving[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1]茅于轼.什么是经济的自由主义?--也谈《自由与繁荣的国度》.读书.1996.10.
    [1]于同申.20世纪末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沉浮(J).理论经济学.2003.12.
    [1]蒋智华.凯思斯主义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1]参见:[英]约翰·密尔著.赵宝骙译.论自由(M)(第三章).商务印书馆.1959.86.
    [1]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教育科学欻版社.2005.171.
    [1][美]欧内斯特.L.博耶著.涂艳国 方彤译.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6.
    [1]谢惠芳.美国2000年国家教育标准和新课程计划(J).课程·教材·教法.1994.11.
    [2]"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n Act",(Abill),April 21,1993,U.S.Dept.of Education.
    [1]赵颖.郝德永.当代英、美课程经营与课程思想冲突(J).外国教育研究.1997.2.
    [2]李爽秋.法国教育(M).杭州大学高等教育教研室.1986.84.
    [1]李其龙.德国普通高中阶段课程研究(M).基础教育动态.2002.17.
    [1]郭雯霞.当前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2]汪霞.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573.
    [1]参见: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4.
    [1]高水红.课程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社会学分析(J).学科教育.2002.8.
    [2]吴康宁.知识的控制与分等:课程结构的社会学释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1]顾明远.檀传宝主编.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M).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10-11.
    [1]参见:王蓉.罗云.张莉娟.透视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供给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1]参见:容中逵.从两极到中庸,化理想为现实--关于现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Z).湖南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32.
    [2]刘溜:《教育差巨的中国阵痛》,《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8月1日,第32页。
    [1]《中国教育报》2004年8月23日第3版。
    [1]参见:[英]约翰·密尔著.赵宝骙译.论自由(M)(第三章).商务印书馆.1959.86.
    [1]高水红.课程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社会学分析(J).学科教育_2002.8.
    [2]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4.
    [1]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77.
    [1]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政策为例(Z).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123.
    [2]江山野.美国加拿大学校课程(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77.232.56-73.
    [1]郭雯霞.当前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2]汪霞.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69.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苹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6.
    [1]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33-34.
    [2]江山野主编泽.简明国际教育自科全书·课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93.
    [3]汪霞.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573.
    [4]李敏.世界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结构的特点(J).教育科学研究.2006.12.
    [1]江山野.美国加拿大学校课程(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56-73.
    [1]江山野.美国加拿大学校课程(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32.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5.195-196.2.
    [2]石鸥.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一种未来--关于高中多样化、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3.2.
    [3]参见:石鸥.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欧洲三国高中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
    [1]靳玉乐.张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是美国大学和学院招生和录取的入学考试,它由美国大学测验组织机构(ACT)主办。认可ACT考试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成绩被 全美3300多所大学,及英语国家大学广泛认可。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8所常春藤大学都承认ACT考试成绩。A C T考试均不是单纯的语言考试,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考试重视学生对基础课程的掌握并检查学生一般学术能力,难度贴近高中生。(必考科学为四个部分:英语、数学、阅读、科学,全部为选择题,共215道。总分36分,考试时间共175分钟。)
    [1]葛大汇.预科证书与终身教育--法国基础教育考察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3.9.
    [1]王福显.选师制: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的应然(J).教学与管理.2005.1.
    [1][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约翰·罗尔斯著.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美]迈克尔·沃尔茨著.褚松燕译.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英]布莱恩·巴里著.孙晓春 曹海军译.正义诸理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5][美]威廉·A·盖尔斯顿著.佟德志 庞金友译.自由多元主义--政治理论与实践中的价值多元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美]迈克尔·J·桑德尔著.万俊人等译.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7]麦金太尔著.万俊人等译.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8][英]约翰·密尔著.赵宝骙译.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E·博簦海墨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0]大卫·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1]罗伯特·诺齐克著.何怀宏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2]亚当·斯密著.郭大力 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13][英]戴维·米勒著.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4]戴文礼著.公平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5]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6][奥]卡林.诺尔-塞蒂纳著.王善博等译.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17]王海明著.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8]彭定光著.社会的正义基础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0]翁文艳著.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郭彩琴著.教育公平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哲学考察(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2]余秀兰著.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3][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北京.商印书馆.2002.
    [24]迈克尔·W·阿普尔著.曲囡囡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5]迈克尔·W·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6][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美]亨利·哈里斯著.商梓书 江先声译.科学与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8][英]丹尼斯·劳顿等著.张渭城.环惜吾等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9][英]迈克尔·马尔凯著.林聚任等译.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0][德]马克斯·舍勒著,艾彦译.知识社会学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1]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32]香山健一著.刘晓民译.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从划一主义到多样化的选择(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33][英]密尔.功利主义.商务印书馆.1957.
    [34]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5]韩水法.社会正义是如何可能的---政治哲学在中国(C).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
    [36]F.·A·.哈耶克.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M).上海.三联书店.1997.
    [37]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8]马尔库塞.李小兵译.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7.
    [39]周辅成.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0]冯·赖特著.陈波等译.知识之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2]胡定荣著.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3]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4][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等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5]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2001.
    [46][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等译.地方性知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7]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9]张楚廷著.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0]石鸥著.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1]石鸥著.教学别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2]石鸥著.教学病理学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53]石鸥著.结构的力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理解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4]石鸥 刘丽群编著.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55]许云昭.石鸥.差距与超越(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6]张传燧著.中国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7]张传燧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58]张传燧.行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9]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60]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蔡汀译.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62]黄金愈著.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眼里的中美教育(M).北京.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63]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4].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64].扈中平著.人的全面发展--历史现实与未来(M).长沙.岳麓书社.1988.
    [65].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6]郭晓明著.课程结构伦--一种原理性探寻(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7]李文长 于建福著.基础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68]杨玉厚著.中国课程改革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69]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专家组.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2005)--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70]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1]王磊.公共教育支出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2]孙志军.中国农村的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中国农民权益保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74]中央教科所.2002/2003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5]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杭州.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76]J·S·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77][奥]卡林·.诺尔塞蒂纳著.王善博等译.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78][德]马克斯·舍勒著.艾彦译.知识社会学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79]陈嘉明著.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0][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等译.未来的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1]顾明远 檀传宝.2004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2]郑金洲.教育研究专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3]王策三等著.基础教育改革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84]张金福.新课程与课堂管理(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85]钟启泉.赵中建编著.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6]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7]吴庆麟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8]吴文侃.杨汉清著.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89]夏杏珍编.五十年国事纪要·文化卷(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90]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1][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第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92]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3]周勇著.知识·教化与欲望--中国十-世纪的教育话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4][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上、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95][美]弗雷斯特·W·帕克.格伦·哈斯著.谢登斌.俞红珍等译.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第七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96][美]阿伦·C·奥恩斯坦.琳达·S·贝阿尔-霍伦斯坦.爱德华·F·帕荣克著.余强等译.当代课程问题(第三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97]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8]吕达著.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9]黄盅敬著.知识·权力·控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0][美]理查德·D·范斯科德.理查德·J·克拉夫特.约翰·D·哈斯合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译.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01]廖哲勋.课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02]靳玉乐.现代课程论.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
    [10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04]<日>伊藤信隆著,邢清泉译.学校理科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05]陈侠.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06]赵中建.美国核心知识课程理论与实践(上).外国教育资料.1996(5).
    [107]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8]刘尚希著.收入分配循环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09]厉以宁著.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110]厉以宁.章铮著.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111]何伟.韩志刚主编.分配经济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112]梁东黎.刘东编著.微观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13]刘平量.张剑辉等著.社会主义分配经济学.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114][荷]汉斯·范登·德尔.本·范·韦尔瑟芬著.陈刚译.民主与福利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5]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16]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17]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18]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20]吴刚著.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德比较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21]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22]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23]赵先宇著.教育的痛和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4]S.鲍尔斯.H·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25]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26]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127]索尔索著.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128]王永昌著.走向人的世界.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
    [1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0]单中慧.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131]罗国杰主编.道德建设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1]石鸥.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一种未来--关于高中多样化、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3.2.
    [2]张楚廷.全面发展即个性发展.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2期.
    [3]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北大教育评论(J).2006.2.
    [4]文东茅.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北大教育评论(J).2006.2.
    [5]李延平.生命本体关照下的教育.教育研究(J).2006.3.
    [6]晏辉.心情培育: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研究(J).2006.1.
    [7]冯建军.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教育研究(J).2006.3.
    [8]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教育研究(J).2006.1.
    [9]蔡春.个人知识:教育是先“转识成智”的关键.教育研究(J).2006.1.
    [10]黄翔.论基础教育和谐发展:基于课程的视角.教育研究(J).2006.4.
    [11]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研究(J).1988.4.
    [12]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的思考.教育研究(J).1992.4.
    [13]吴永军.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创新之基础新探.课程·教材·教法(J).2006.5.
    [14]周耀慈.王世光.“教材城市化倾向”的应对.教育评论(J).2006.1.
    [15]伍建全.王桂林.课程政策取向的本质和特点.教育探索(J).2006.4.
    [16]李有彬.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研究.教育探索(J).2006.4.
    [17]涂俊礼.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渊源的思考.教育探索(J).2006.2.
    [18]王元宗.建立城乡统筹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J).2006.3.
    [19]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中国教育学刊(J).2006.3.
    [20]石中英.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人民教育(J).2005.24.
    [21]吴永军.当代西方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述评.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22]吴永军.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创新之基础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6.5.
    [23]曾昭轰.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及制度创新研究.江西教育科研[J].2005.(12).
    [24]陈金芳.黄丹森.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民教育(J).2005.22.
    [25]容中逵.刘要悟.论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考试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5.1.
    [26]容中逵.刘要悟.论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取向问题.课程与教学研究(J).2004.5.
    [27]段忠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观[J].哲学研究.2000,(8).
    [28]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29]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
    [30]顾海晓.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1]常磊.论教育公正[D].南京师范大学.2002.
    [32]崔彦.义务教育为什么要诉求公平.南京师范大学.2004[D].
    [33]廖茂忠.义务教育补偿的价值基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34]尹玉玲.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35]文晶.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实践[D].河南大学.2003.
    [36]曾玉叶.不平均,却公平--教育公平视野下高中新课程结构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37]周洪宇.应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教育研究(J).2003.4.
    [38]杨耕身.义务教育不能再负重前行.潇湘晨报(N).2006.1.6.A5.
    [39]段显明.林永兰.黄福平.可持续发展理论中代际公平研究的述评[J].林业经济问题.200.1(1).
    [40]王强 张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政府在教育发展中角色定位的思考.当代教育研究(J).2003.5.
    [41]吴刚平.我国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42]王红.论义务教育投资中政府责任转嫁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43]徐向华.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相关分析.东北财经大学.2005.
    [44]肖朗.人的两重性和教育的两重性--康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5]周少来.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原则[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46]施惠玲.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制度伦理观[J].新视野.2001.(3).
    [47]黄焱.贵在“就近”难在“就近”--关于“就近入学”引发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6.(6).
    [48]李立国.教育公平辨析.江西教育科研[J].1997.(2).
    [49]周文良.义务教育教育成本的分担、补偿与教育公平[J].江西教育科研.1997.(2).
    [50]孙传钊.贫困的尺度[J].读书.2002.(3).
    [51]孙喜亭.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塑造民族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
    [52]范国睿.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教育改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3]郭元祥.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0.(3).
    [54]沈晓敏:《世界各国教科书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9期.
    [55]张秀春.杨闰荣.邹晓燕论发展性目标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6]娄立志.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现代诠释.当代教育论坛.2002.1.
    [57]李崇爱.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教育制度缺陷及其阻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10期.
    [58]吴海建.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性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月.
    [5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0]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10).
    [61]李润洲.教育公平刍议[J].江西教育科研.2002.(4).
    [62]刘尧.中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63]唐斌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5.1.
    [64]马文彬.20世纪中国正义问题研究综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
    [65]张玉林.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中国改革(J).2004.11.
    [66]陈佑清.课程即发展资源---对课程本质理解的一个新视角.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67]曾红鹰.正规教育对人的发展及对经济发展作用差异分析[J].教育经济.1997.1.
    [68]高璐.论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J].当代教育论坛.2006.4.
    [69]崔允沸.课程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7(1)
    [70]徐继存.课程本质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
    [71]廖哲勋.我对当代课程本质的看法(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6.8.
    [72]董小平.课堂公平:蕴涵、缺失与重建.辽宁教育研究(J).2006.3
    [73]李少元.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结构,构建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Z].全国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研讨会.福建永安.1999年.
    [7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75]褚慧玲.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小学管理.2001.12.
    [76]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77]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78]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2.3.
    [79]张廷凯.课程资源:观念重建与校本开发[J].教育科学研究.2003.5.
    [80]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 特点 状态 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81]刘瑞芳.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隐性功能[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
    [82]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课程·教材·教法.2003.3.
    [83]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2004.3.
    [84]葛洪义.论法律权利的概念[J].法律科学.1989.1.
    [85]石中英.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人民教育.2005.24.
    [86]国际社会对21世纪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报.1996年4月18日第1版.
    [87]胡劲松.论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01.8.
    [88]张爱华,个性教育的潜能发展原则,中国教育学刊,2001,1。
    [89]张爱华,大脑开发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研究,1999年第8期。
    [90]张楚廷.课程的“五Ⅰ”构想.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91]史燕来.坚持基础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教育研究.1999.3.
    [92]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
    [93]孙喜亭.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上).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94]刘丽群.论课程公平--一种社会学的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
    [95]曾玉叶.从公平的角度看新高中课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1]Ayalon.Hanna(1994)."Monopolizing Knowledge?The Ethnic Composition and Curriculum of Israeli High Schoo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7:264-275.
    [2]Ralph W.Tyler.Basic Principles of Ca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3]Daniel Tanner & Laurel Tanner.Carriculum Developme:Theory into Practice.New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1980.
    [4]Standardizing Knowledge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Curriculum Inquiry,spring 2005.Blackwell publishing.
    [5]National Ethos.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the New History Textbooks in Israel.Curriculum Inquiry,spring 2005.Blackwell publishing.
    [6]Pierre Bourdieu.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 and Culture:Sage publication,1990.190.Richard D.Van.Scotter.Soci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Third Edition):Prentice Hall,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1991.
    [7]Apple,M.W..The Politics of Official Knowledge:Does a National Curriculum Make Sense?.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95,No.2.
    [8]Sociology:Prentice Hall,INC.,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07632.
    [9]Madigan Timothy Joseph(1992)." Culture Capital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Does Participation in High-status Cultural Activiyies Affect Achievement in School?" ProQest Digital Dissertation,http://wwwlib.umi.com.
    [10]Bruner Jerome.The Process of Educa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1960.
    [11]Allan C.Ornstein & FrancisP.Hunkins,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 and Theory,3rd ed.(Boston:Allyn and Bacon,1998.
    [12]Castenell,A.and William F.Pinar,(ed.)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s Racial Text.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13]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60.
    [14]Nozik.Robert,1974,Anarch,State and Utopia,Basic Book,Inc.
    [15]Joel Feinberg.,The Nature and Values of Rights,journal of Value Inquiry,1970(4).
    [16]James W.Gruthrie Walter I.Garms,Lawrence C.Pierce.School Finance and Education Policy Efficiency,Equality and Choice.Prentice Hall,Englewood Cliffs,New Jerrey,1988.
    [17]Mark Bray with Kevin Cilles,Community Financing of Education:Issu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Pergamon Books Ltd,1988.
    [18]Mun C.Tsang,Financial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Economics of Education,No4.1996.
    [19]Peter downes,Local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Schools.Basil Blackwell Ltd,1988.Schooling for Some:Local Financial Commitment to Basic Education In Bahia,Brazil.
    [20]Education Economics,Volume 3,Number 1,April,1995.
    [21]Collins,R.The Credential Society::An Historical S}iotogy of Edu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
    [22]Van Scotter.Soci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third edition):Prentice Hall,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07632.
    [23]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收录欧美1000余所大学文、理、农、医等领域的150万博士、硕士论文的摘要和索引),http://wwwlib.umi.com.
    [24]上网查阅ERIC资料库,以“equiality and curriculum”与“justice and curriculum”为关键词得到部分相关资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