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目前的旅游人类学研究还远未成为研究主流,其原因之一就是对旅游研究的民族志缺失。本文选取了国内外还没有人涉足的研究领域:以民族志的视角研究旅游规划圈子,以期对旅游规划圈子进行基于民族志观察的民族志理解,为建构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主体性提供一份素材。同时,本文的写作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民族志的研究手段展示和分析旅游规划的圈子文化,希望能够利用人类学的反思精神,唤起旅游规划圈子的自觉和反思意识,避免旅游规划圈子自娱自乐的“内卷化”①倾向。
     作为国内第一份具有探索和实验性质的旅游规划民族志,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用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回顾了旅游规划在中国的兴起以及旅游规划圈子的形成(第一章);分析了旅游规划编制主体作为旅游专家系统的构建(第二章):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旅游规划的过程(第三章);讨论了旅游规划圈子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的产生(第四章);接着分析了旅游规划编制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第五章);以及旅游规划文本风格及其权威(第六章);文章还探讨了旅游规划涉及到的权力、话语和公平问题(第七章);最后是笔者结合自己的田野经历和个人理解,对旅游规划圈子的反思性总结(第八章)。作者试图说明:旅游规划圈子的建构过与实践,实际上就是旅游规划专家系统的建立及运作的过程,是一种现代性的后果。
     本文在文献综述和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见解:
     一、旅游规划者凝视是旅游凝视理论的一方面,其所蕴含的“权力”和“权威”,本质上就是吉登斯所谓的“脱域的(disembedded)"专家系统所代表的专业知识的权力和权威,是“现代性的后果”。旅游规划的过程就是脱域的专家系统“重新植入(reembedding)"旅游目的地的过程,换句话说,是专业技术知识“域化”的过程。旅游规划者凝视不仅仅代表自己的目光,更要代表甲方、游客和政府等各相关利益主体,是多种力量作用下的“合力凝视”。
     二、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生态系统是一个多成分、多变量、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也必然存在着熵增现象。作为一种智力劳动过程,旅游规划是一项复杂的信息组织、运用及创新活动,表现为人们试图通过知识(信息)来指导旅游地的旅游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抵消旅游目的地社会生态系统的熵增,对旅游地的旅游业来说意味着输入一种负熵,以消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本质上是为旅游地寻找、开发、创造负熵的过程。
     三、旅游规划表面上只是甲乙双方之间的一种市场行为,但由于旅游规划的对象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旅游目的地,终极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公众(包括东道主和游客),因此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为社会公众提供旅游服务并使相关利益主体公平受益的实践活动,具有典型的公共服务性和社会共享性,是一种社会公器,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和任务。
     四、旅游规划编制者及其实施者应超越旅游产业经济属性的传统思维模式,以一种价值至善与社会良心的姿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超越现代性,使旅游活动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幸福的强劲动力。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in China is still far from being the mainstream research. One of the reasons is the lack of ethnographic study on tourism. This thesis sets foot in a new area of research:to study the circle of tourism planning with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s. I hope my thesis can provide a copy of ethnographic material of tourism planning circle based on the ethnographic observations and understanding, so as to construct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a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Meanwhile, another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show and to analyze the culture of the circle. I hope this thesis can evoke consciousness and reflection of tourism planning circle, and help us avoid the tendency of "involution" with its self-satisfaction.
     This thesis is the only exploratory and experimental ethnography of tourism planning up to now.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thesi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to give a brief historical retrospect of the rise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tourism planning circles in China with Giddens's modernity theory(ChapterⅠ);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m planning subject(ChapterⅡ); to show the process of tourism planning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ChapterⅢ); to discuss the competency for innovation of a tourism planning circle(ChapterⅣ); to analyze the game rules among the subjects of tourism planning(ChapterⅤ); to investigate the styles and authorities of the texts of tourism planning(ChapterⅥ); to discuss power, discourse and equity issues related with tourism planning(ChapterⅦ). Finally, I draw a reflective summary based on my own field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 understanding about tourism planning circles (ChapterⅧ). I argue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ourism planning circle implies a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ourism expert systems which is a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experience, I propose the following viewpoints:
     First, tourism planner gaze is one aspect of tourism gaze theory. The power and authority implied in Tourism planner gaze is in fact the power and authority of Giddens's so-called "disembedded" expert systems and it is a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 The tourism planning is a process of the "disembedded" expert systems "reembedding"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In other words, the tourism planning is a localized process of the exper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lanner gaze reflects not only their own eyes, but also the eyes of the clients, the tourists,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relevant stakeholders, so planner gaze is the result of "compound gaze".
     Second,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is an open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with multi-component, multi-variable and dissipative structures, so the destination system shall bring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entropy increase. As a process of intellectual labor, tourism planning involves complex organization,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people try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rough inputting knowledge (information) into the destination system to counteract the entropy increase of the system. This is equivalent to input negative entropy to eliminate uncertain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planning is in nature a process of seeking, developing, and creating negative entropy.
     Third, it seems that tourism planning is a kind of market activity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conducting the market. In fact, the object of tourism planning is a tourism destin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serving the public (including the hosts and tourists), so tourism planning is a kind of public instrument which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vide public goods for society.
     Finally, tourism planners and planning operators should transcend modernity and go beyond the traditional opinions with a philosophy of perfect values and social conscience "to be conscience of heaven and earth, to stand for masses destiny, to pass the endangered knowledge and to create an eternal peace" and reflects the ultimate concerns of the human spirit so that tourism activities can finally become a source of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
引文
①刘晓明:《对旅游规划热的冷思考》,载于《特区经济》,2005年第6期。
    ②[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第327页。
    ③高丙中:《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总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①高丙中:《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总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②自从人类学学科诞生以来,主流的研究取向是“我者”对“他者”“异文化”的观察和研究(客位视角),并在“他者迷,我者清”的潜意识支配下,将这种观察和研究自我标榜为“客观”和“科学”。事实上,对于“他者”而言,这种全新的解读虽然像镜子一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出“他者”不能自觉的文化图景,促进“他者”的文化自觉,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他者’而言,“我者”毕竟是“局外人”,以“局外人”的视角来看“局内人”,更多的可能是对“局内人”文化的歪曲和误解——无论是作为殖民主义一部分的人类学,还是后现代主义民族志对文本话语的关注,都说明了传统人类学主流研究取向的这一“重大缺陷”。笔者认为,理想的人类学研究不仅应该包括“局外人”对“局内人”的研究,还应该包括“局内人”对“局内人”的研究。但从人类学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来看,前者较多,后者凤毛麟角。为此,笔者试图以“局内人”的身份,用相对“局外”的视角和方法对“旅游规划圈子”这一“我者”进行人类学观察和反思,为中国的旅游人类学研究提供一份“素材”。
    ③彭兆荣:《民族志“书写”:徘徊于科学与诗学间的叙事》,载于《世界民族》2008年第4期。
    ①。刘珺珺:《〈物理与人理——对高能物理学家社区的人类学考察>译者前言》,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②高丙中:《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总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③陈晓亮:《关于旅游规划中若干理论问题的讨论》,载于《甘肃农业》,2006年第12期。
    ①’纳日碧力戈:《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55页。
    ②李立:《小说化:民族志书写的一种可能性》,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斯蒂芬·A.泰勒:《后现代民族志:从关于神秘事物的记录到神秘的记录》,李荣荣译,载于论文集《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詹姆斯·克利福德及乔治·E.马库斯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①赵红梅:《旅游人类学理论概谈》,载于《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②光映炯:《旅游人类学再认识——兼论旅游人类学理论研究现状》,载于《思想战线》,2002年第6期。
    ③宗晓莲:《西方旅游人类学两大研究流派浅析》,载于《思想战线》,2001年第6期。
    ④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载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①许春晓:《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研究历程(上)》,载于《旅游学刊》,2003年第3期。
    ②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载于《旅游科学》,1999年第4期。
    ③郭来喜:《中西融通互鉴,加快旅游规划体系建设》,载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3期。
    ④贾婷婷,蔡君:《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规划方法评述》,载于《河北林业科技》,2010年第1期。
    ⑤李九全:《国外社区旅游规划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理念》,载于《经济地理》,2008年第1期。
    ⑥许春晓:《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研究历程(上)》,载于《旅游学刊》,2003年第3期。
    ⑦王兴中:《中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载于《人文地理》,1996年第11期(增刊)。
    ⑧王德利:《对安徽旅游规划的思考》,载于《财贸研究》,1998年第2期。
    ①陈传康(1931-1997),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游学家、地理哲学家、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他的贡献包括3个方面:首先,作为旅游地理学的奠基者,他在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次,陈传康通过大量的实践,对区域旅游开发进行了探索;第三,将旅游地理学与区域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以及与地段设计研究相结合(邹统钎,2009)。
    ②郭来喜(1934-),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另一奠基人。他是我国一位极具战略眼光的旅游规划者,他的工作和视野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规划,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规划的层而。
    ③保继刚与楚义芳合作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地理学体系,《旅游地理学》一书成为国内影响最为广泛的旅游类著作。
    ④吴必虎(1962-)对旅游规划进行了集大成的研究,其著作《区域旅游规划原理》是目前我国最系统的一本旅游规划著作,堪称一本旅游规划理论的“百科全书”。环城游憩带(Re B AM)、中国大城市居民出游曲线以及区域旅游规划的“1231”工程框架等理论是其学术思想的代表(邹统钎,2009)。
    ①分别是《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
    ①章尚正:《旅游规划评审中的“潜规则”质疑》,载于《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②李志飞:《甲方期待与乙方执著:旅游规划中的博弈》,载于《旅游学刊》,2008年第7期。
    ①郝瑞:《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一)》,张海洋译,载于《民族艺术》,2004年第1期。
    ② Klaus Westerhausen. BEYOND THE BEACH: An Ethnography of Modern Travellers in Asia. Bangkok (Thailand): White Lotus Press (Studies in Asian Tourism Series, No.2).2002.
    ③ Sally Ann Ness. Where Asia Smiles:An Ethnography of Philippine Tourism.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3.
    ④ Nick Clarke. Free independent travellers? British working holiday makers in Australia.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4(29):499-509.
    ⑤ L.L. Wynn. Austin. A Travel Ethnography of Arab and Western Imaginations of Egypt, from King Tut and a Colony of Atlantis to Rumors of Sex Orgies, Urban Legends about a Marauding Prince, and Blonde Belly Dancers. 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07.
    ⑥ Malam, Linda. Bodies, beaches and bars:negotiating heterosexual masculinity in southern Thailand's tourism industry. Gender, Place & Culture: A Journal of Feminist Geography, Dec 2008, Vol.15 Issue 6, p581-594,14p.
    ①寿志钢、苏晨汀、周晨:《商业圈子中的信任与机会主义行为》,载于《经济管理》,2007年第11期。
    ①Schellengberg J. Masters of Social Psycholog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70.
    ② Lewin. Kurt: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M].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75.
    ③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载于《学术探索》,2004年第1期。
    ④[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⑤“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就是一种差序格局,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就是以己为中心,按亲疏远近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就像石子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圈子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差序格局,有中心,有边缘。从这个意义上说,圈子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必然产物。
    ①按照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出的观点,现代社会的脱域机制将人们的社会关系从它们所处的地方性“情境”中提取了出来,贴上了全球化的标签。他还指出,象征标志的产生和专家系统的建立是现代社会两种典型的脱域机制。
    ②平红红:《领导行为、团队认同与团队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对旅游规划团队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①Lacan J.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M]. London: Penguin Books,1979:73.
    ②利福德·T.曼拉夫:《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潘源,译,载于《世界电影》,2009第2期。
    ①刘丹萍:《旅游凝视——中国本土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②[英]John Urry:《游客凝视》,杨慧,赵玉中,王庆玲,刘永青,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刘丹萍:《旅游凝视——中国本土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2页。
    ②Darya Maoz. The Mutual Gaz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10):221-239.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焦兵:《现实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的权力建构》,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4期。
    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这里泛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而“帝国主义”误解则是指文化上相对强势的研究者对相对弱势的研究对象在进行客位视角研究时,以一种不平等的“文化中心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从而导致一种对研究对象的污蔑和歪曲,本质上是文化霸权主义的反映。
    ②郝瑞:《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一)》,张海洋译,载于《民族艺术》,2004年第1期。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下)》,郭小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③[德]哈贝马斯:《论现代性》,转引自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④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第16-27页。
    ①Bauman, Z.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2000.
    ②Cairncross, F. The Death of Distance. London:Orion,1997.
    ③左小斯:《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载于《广东社会科学》,2005第1期。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想》,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②左小斯.:《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载于《广东社会科学》,2005第1期。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第143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第40页。
    ⑤[英]格雷厄姆·默多克:《“后现代死了”》,章戈浩,译,载于《社会科学报》,2005-9-1(7)。
    ①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载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第6期。
    ②王伊洛,张金岭:《关于游的后现代话语》,载于《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③[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页。
    ④高宣扬:《后现代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段松廷:《丽江启示录——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载于《中国民族》,2002年第1期。
    ②何世辉,陈琼,曾润民:《丽江成改革开放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参见http://www.yn.xinhuanet.com/nets/ 2008-10/09/content 14593484.htm,发表日期:2008-10-09,引用日期:2010-12-20。
    ①[美]马歇尔·萨林斯:《何为人类学启蒙?——20世纪的若干教诲》,参见[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附录,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②师霞:《“四个现代化”是怎么提出来的?》,参见http://cpc.people.com.cn/GB/64156/64157/4418435.html,引用日期:2011-01-01。
    ①何光暐:《新世纪新产业新增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
    ②何光暐:《中国旅游业5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3页。
    ①[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③高静,梁昭:《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加入WTO后的比较分析》,载于《国际贸易》,2006年第9期。
    ①[英]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头成金》,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
    ①[美]理查德·弗罗里达:《创意经济》,方海萍,魏清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②美国经济学家罗默(P. Romer)的观点,载于《权威视线:多媒体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国青年科技》2005年09期。
    ③魏小安:《旅游规划:市场、规范与创新》,载于《中国旅游报》,2001年11月9日第C03版。
    ①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第3.1条和3.3条,
    ①北大门:《北大门整理最新全国甲乙丙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名录》,http://lingzhi5000.blog.163.com/blog/static/5040192007211324528/,更新日期:2011-02-15,引用日期:2011-02-25。
    ② 《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于2000年11月22日颁布实施,《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5月1日实施,按照两者的规定,不可能有新的旅游规划资质产生,只可能在《办法》颁布之后,《通则》颁布之前己取得旅游规划资质的单位中变更等级。
    ①牛健鸿:《俞孔坚:为绿色奥运奉献“白话景观”》,参见http://epaper.rmzxb.com.cn/2008/20080815/ t20080815_205289.htm,更新日期:2008-08-15,引用日期:2010年8月9日。
    ①吴次芳、叶艳妹、罗罡辉:《中国土地利用规划面临的基本矛盾问题及发展策略选择》,载于《“中国城市理性增长与土地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版,第125页。
    ①[美]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ivics and Government. Calabasas, Calif.: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1994:37-38.
    ①安素霞:《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协同互动效应分析》,载于《商业时代》,2010第3期。
    ② LIN Nan.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①’师守祥:《国标<旅游规划通则>反思》,载于《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第1期。
    ②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载于《旅游学刊》,2006年第5期。
    ①章尚正:《旅游规划评审中的“潜规则”质疑》,载于《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96-97页。
    ② Hans Jonas. The Nobility of Sight:A Study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nses[J].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14-4(1954).
    ③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载于《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④刘丹萍:《旅游凝视——中国本土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
    ①魏美仙:《他者凝视中的艺术生成——沐村旅游展演艺术建构的人类学考察》,载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②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载于《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③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38页。
    ①[英]John Urry《游客凝视》,杨慧,赵玉中,王庆玲,刘永青,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 Block, M. Symbols, Song, Dance and the Features of Articulation: Is Religion an Extreme Form of Traditional Authority[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4,15:71.
    ③[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2页。
    ④ Jafar Jafari, Chief Editor. Encyclopedia of tourism[M]. London. Rout ledge 11 New Fetter Lane,2000:91.
    ⑤ Daniel J Boorstin.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M]. New York: Atheneum.1987.
    ⑥ Frank A Salamone. Authenticity in tourism:the san angel in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2):310.
    ⑦ Samuel(1994)用“后时髦”来形容一种肤浅的旅游体验:强调一种形式而非实质,追随时尚,混淆过去与现在的旅游行为现象。参见Samuel, R. Theatres of Memory[M]. London:Verso.1994:83.
    ⑧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载于《旅游学刊》,2006年第5期。
    ⑨曹晋,曹茂:《从民族宗教文化信仰到全球旅游文化符号——以香格里拉为例》,载于《思想战线》,2005年第1期。
    ①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载于《旅游学刊》,2006年第5期。
    ①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②马翀炜,张帆:《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商品——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旅游》,载于《思想战线》,2004 年第4期。
    ①为了遵循研究伦理,本案例所涉及地名均为代名,参考文献也做了相应的处理,特此说明。
    ①来源于H乡“男人狂欢节”的网络宣传资料。
    ②[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范亚辉:《“花腰傣”文化与新平经济发展》,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②李银兵:《云南新平花腰傣花街节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本文对地名做了化名处理。
    ①李银兵:《云南新平花腰傣花街节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本文对地名做了化名处理。
    ①Jafar Jafari, Chief Editor. Encyclopedia of tourism[M]. London, Rout ledge 11 New Fetter Lane,2000:91.
    ①牛健鸿.俞孔坚:为绿色奥运奉献“白话景观”[EB/OL].(2008-08-15)[2010-04-09].http://epaper.rmzxb.com.cn/2008/20080815/t20080815_205289.htm
    ①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载于《旅游学刊》,2006年第12期。
    ①刘锋:《新时期中国旅游规划创新》,载于《旅游学刊》,2001年第5期。
    ①董月玲:《俞孔坚:大地景观正发生着五千年未有的变化》,载于《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14日。
    ②劲松,张凌飞,高峰:《“骆马”谐音“落马” “骆马湖”要改成“马上湖”?》,载于《扬子晚报》,2010年5月23日A7版。
    ①张引:《西方课堂气氛研究评述》,载于《外国教育研究》,1989年第01期。
    ①吴必虎:《<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述评》,载于《城市规划》,2001年第4期。
    ②罗明义:《中外合作编制旅游规划的实践与体会》,载于《旅游学刊》,2001年第5期。
    ①[奥]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王守珍,吴月娇,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②[奥]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王守珍,吴月娇,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第47-48页。
    ①路径依赖指在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规律中,存在着类似于物理学中物体的惯性规律,人们一旦选择某种技术或者制度(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技术或制度产生依赖。路径依赖理论(Path Dependence)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Paul·A·David给出证明,W·Brian·Arthur作了进一步的拓展。1985年,Paul·A·David解释了QWERTY型键盘成为技术标准的原因。他认为:今天主流的QWERTY型计算机键盘在技术上并不是最好的,但由于某种原因,使用QWERTY型键盘的人数占了优势,考虑到硬件、软件的兼容性,其他使用者也会选择QWERTY型键盘,最终使这种键盘布局成为事实上的标准。David把这种状态称之为“锁定”。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把路径依赖的技术变迁机制扩展到制度变迁中,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从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②[美]德勒巴克,等:《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宇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①吴燕,张彩霞:《浅阅读的时代表征及文化阐释》,载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①孔凡娟:《读图时代的到来——比较研究视野中的新解》,载于《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②王俊玮,吴三军:《读图时代的意义解码能力探讨》,载于《新闻界》,2007年第2期。
    ①王俊玮,吴三军:《读图时代的意义解码能力探讨》,载于《新闻界》,2007年第2期。
    ②张文凌:《吉沙村民集体聘律师对阵开发商》,载于《中国青年报》,2004年8月30日。
    ① Butler R 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 Canadian Geographer,1980,24(1):5-12.
    ①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②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载于《旅游学刊》,2002年04期。
    ③ 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 Boston: Pitman,1984:46.
    ①任雪萍,杨素群:《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南北矛》,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第5期。
    ①出自《老子·四十一章》。
    ①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海南:不花钱难进海滩高尔夫球场遍地开花》,http://house.focus.cn/news/ 2010-05-31/947804.html,引用日期:2011-01-24。
    ②[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①董观志:《旅游规划的理念导向问题//“2001年中国旅游规划高峰研讨会”部分主要发言摘要》,载于《旅游学刊》,2001年第4期。
    ①李九全:《国外社区旅游规划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理念》,载于《经济地理》,2008年第1期。
    ①陈飙,杨桂华:《梅里雪山雨崩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组织形式与分配制度》,载于《思想战线》,2008年第3期。
    ②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载于《旅游论坛》,2008年第4期。
    ①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海南:不花钱难进海滩高尔夫球场遍地开花》,http://house.focus.cn/news/ 2010-05-31/947804.html引用日期:2011-01-24。
    ①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充分发挥土地调控作用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http://www.hainan.gov.cn/data/news/2010/03/98537/,发表日期:2010-01-29,引用日期:2011-02-05。
    ②刘锋在“2001年中国旅游规划高峰研讨会”上发言中首次明确使用了该概念,之后石美玉(2004)和陆相林(2007)等多位学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③石美玉:《旅游规划失灵与利益主体分析》,《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①陆相林:《旅游规划失灵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对策探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第1期。
    ②陆相林.:《基于管理学视角的旅游规划失灵分析及对策》,《特区经济》2007年第1期。
    ①李肇荣,曹华盛:《旅游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②数据来源于P县旅游局网站。
    ①陈建珍,赖志娟:《熵理论及其应用》,载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①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78页。
    ②黄沛天,胡利云:《对负熵、信息熵和熵原理等概念之厘清》,载于《现代物理知识》,2004年第3期。
    ③程民治:《简论物理学中熵概念的泛化》,载于《现代物理知识》,1997年第4期。
    ④超循环理论是关于非平衡态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德国科学家艾根(Manfred Eigen)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中提出。超循环理论认为:在生命现象中包含许多由酶的催化作用所推动的各种循环.而基层的循环又组成了更高层次的循环,即超循环。艾根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把生物进化的达尔文学说通过巨系统高阶环理论进行数学化,建立了一个通过自我复制、自然选择而进化到高度有序水平的自组织系统模型,以解释多分子体系向原始生命的进化。该理论仍存在争议,但无疑它把系统科学的研究推进了一步。
    ①赵佩华:《熵理论与可持续发展》,载于《现代哲学》,1999年第4期。
    ②热寂说认为:宇宙作为一个巨系统,其熵会不断地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能量不能再转化为有效能,最终一切运动都将停止,宇宙将走向热寂。
    ①高炜:《社会公器与新闻媒介》,《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①栾栋:《人文精神与学科建设》,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②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③指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七门学科。
    ④栾栋:《三大学科群方法问题沉思录》,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①刘昊:《学音乐舞蹈改授“艺术学士”》,载于《北京日报》,2010-12-18第6版。
    ①吴人韦:《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载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2期。
    ②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载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①吴人韦:《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载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2期。
    ①叶文,谢军:《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载于《人文地理》,2003第6期。
    ①杨鹏:《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载于《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6日。
    ①张瑛:《民族旅游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与管理的作用——以云南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为典型案例》,载于《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②叶文,谢军:《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载于《人文地理》,2003第6期。
    ③魏小安:《中国旅游规划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一)》,http://weixiaoan.blog.sohu.com/109067135.html发表日期:2009-01-23,引用日期,2011-02-28。
    ④最早提出“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是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他在1994年出版了《超越左与右》(Beyond Left and Right)一书,对社会经济的“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批评,试图构建一种既包含“左”也包含“右”的独特的思想体系。1998年5月,吉登斯又出版了《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一书,从理念上构建了“第三条道路”理论。
    ① Peter M. Burns. Tourism Planning: A Third Way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 (31):26-38.
    ②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基本功能》,载于《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2期。
    ①按照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出的观点,资本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全球性影响力,正是由于它是一种经济秩序,而不是一种政治秩序;在现代性条件下,工业主义是现代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监督制度指现代社会无所不在的注视/监视的建制力量,包括直接的监督和间接的监督;军事力量是指现代国家通过暴力工具的成功垄断,实现对市民权威所具有的内在霸权的一种间接性支撑。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
    ③吉登斯认为,解放的政治指的是激进地卷入到从不平等和奴役状态下解放出来的过程,笔者理解为一种社会革命;而生活的政治指的是激进地卷入到进一步寻求完备和令人满意的生活可能性的过程,笔者理解为个体的完善和自由。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137页。
    ①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1版,第320页。
    ②张瑛:《民族旅游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与管理的作用——以云南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为典型案例》,载于《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①詹姆斯·克利福德:《论民族志寓言》,康敏译,载于论文集《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詹姆斯·克利福德及乔治·E.马库斯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①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载于《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出版社,2005版,第316页。
    [1]Alison J. McIntosh, Richard C. Prentice. Affirming authenticity consuming cultural heritag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3):590.
    [2]Anthony Giddens. Beyond left and Right-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4:75-76.
    [3]Anthony Giddens. 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23-24.
    [4]Bauman Z. Liquid Modernity[M]. Cambridge:Polity,2000.
    [5]Block M. Symbols, Song, Dance and the Features of Articulation:Is Religion an Extreme Form of Traditional Authority [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4,15:71.
    [6]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M]//John Richards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1986:241-258.
    [7]BRUNER E M. Culture on Tour:ethnographies of travel[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8]Butler R 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 Canadian Geographer,1980,24(1):5-12.
    [9]Cairncross F. The Death of Distance[M]. London:Orion,1997.
    [10]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ivics and Government[M]. Calabasas, Calif: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1994.
    [11]Cevat Tosun and Carson L. Jenkins.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planning in Third-World countries:a critique[J]. Progress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1998(4):101-114.
    [12]Clark T. Alternative modes of co-operative production[J].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mocracy, 1984,5(1):97-129.
    [13]Clark T. The stakeholder corporation:a business philosophy for the information age[J]. Long Range Planning,1998,31(2):182-194.
    [14]Daniel J Boorstin. 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M]. New York:Atheneum. 1987.
    [15]Darya Maoz. The Mutual Gaz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10):221-239.
    [16]Frank A Salamone. Authenticity in tourism:the san angel in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24(2):310.
    [17]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 Boston:Pitman,1984.
    [18]George Hughes. Authenticity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4): 781-803.
    [19]Gunn CA.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M]. NEW YORK:Crane, Russak,1979.
    [20]Hans Jonas. The Nobility of Sight:A Study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nses[J].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14-4(1954).
    [21]Inskeep, Edward. 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M]. New York:VNR,1991.22-32.
    [22]Inskeep, Edward. Tourism Planning-An Emerging Specializ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Summer 1988; 54,3:360-372.
    [23]Jafar Jafari, Chief Editor. Encyclopedia of tourism[M]. London, Rout ledge 11 New Fetter Lane,2000.
    [24]Jean Gottmann. Megalopolis: 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J]. New York: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1.
    [25]Klaus Westerhausen. BEYOND THE BEACH:An Ethnography of Modern Travellers in Asia. Bangkok (Thailand):White Lotus Press (Studies in Asian Tourism Series, No.2).2002.
    [26]Knack R. We're off:Trends in tourism[J]. Planning,1993,59(8),22.
    [27]Ko DW, Stewart WP.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residents' attitude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J]. Tourism Management,2002(23):521-530.
    [28]L.L. Wynn. Austin. A Travel Ethnography of Arab and Western Imaginations of Egypt, from King Tut and a Colony of Atlantis to Rumors of Sex Orgies, Urban Legends about a Marauding Prince, and Blonde Belly Dancers[M]. 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07.
    [29]Lacan J.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9.
    [30]Lewin, Kurt: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M].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1975.
    [31]LIN Nan. 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5.
    [32]Malam L. Bodies, beaches and bars:negotiating heterosexual masculinity in southern Thailand's tourism industry[J]. Gender, Place & Culture: A Journal of Feminist Geography, 2008,15(6):581-594.
    [33]Nick Clarke. Free independent travellers? British working holiday makers in Australia[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4(29):499-509.
    [34]Perdue RR, Long PT, Kang YS. Boomtown tourism and resident quality of life:The marketing of gaming to host community resident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9(44):165-177.
    [35]Peter M B. Tourism Planning: A Third Wa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 (31): 26-38.
    [36]Peter John Sandiford and John Ap. The Role of Ethnographic Techniques in Tourism Planning[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8,37:3-11.
    [37]Potts TD, Harrill R. Enhancing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ility: A travel ecology approach[J]. Tourism Analysis,1998(3):133-142.
    [38]Sally Ann Ness. Where Asia Smiles:An Ethnography of Philippine Tourism.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3.
    [39]Samuel R. Theatres of Memory[M]. London:Verso.1994.
    [40]Sautter E T, Leisen B. Managing Stakeholders: a Tourism Planning Model[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2):312-328.
    [41]Schellengberg J. Masters of Social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42]Wang N. 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26(2):349-370.
    [43][美]Clifford Geertz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44][美]Dean MacCannell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张晓萍,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5][英]John Urry游客凝视[M].杨慧,赵玉中,王庆玲,刘永青,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6][美]L.辛厄.“原始赝品”、“旅游艺术”和真实性的观念[J].章建刚,译.世界哲学,1995(S1):70-76.
    [47][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赵红梅,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8][澳]Trevor Sofield,徐红罡.旅游与人类学:研究与实践[J].思想战线,2008(04):38-43.
    [49][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下)[M].郭小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1][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M].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2][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53][美]丹尼逊·纳什.旅游人类学[M].宗晓莲,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4][美]德勒巴克,等.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张宇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5][英]格雷厄姆·默多克.“后现代死了”[N].章戈浩,译.社会科学报,2005-9-1(7).
    [56][美]郝瑞.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一)[J].张海洋,译.民族艺术,2004(01):96-100.
    [57][英]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M].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58][奥]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M].王守珍,吴月娇,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
    [59][美]理查德·弗罗里达.创意经济[M].方海萍,魏清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0][美]利福德·T·曼拉夫.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J].潘源,译.世界电影,2009(02):23-44.
    [61][美]罗纳德·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M].任敏,李璐,林虹,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2][美]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6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4][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3.
    [65][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M].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67][法]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M].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8][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9][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70][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1][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72][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希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73][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4][美]沙伦·特拉维克.物理与人理——对高能物理学家社区的人类学考察[M].刘珺珺,张大川,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75][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想[M].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6][美]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C].张晓萍,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77][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78][英]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头成金[M].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
    [79][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写文化_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M].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0]GB 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S].
    [81]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82]GB/T 20416-2006,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S].
    [83]安素霞.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协同互动效应分析[J].商业时代,2010(03):63-64.
    [84]白光润,李仙德.后现代旅游探析[J].旅游科学,2007(03):32-36.
    [85]白杨.旅游真实与游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277-280.
    [86]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论坛,2008(04):58-65.
    [87]北大门.北大门整理最新全国甲乙丙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名录[EB/OL].(2011-02-15)[2011-02-25]. http://lingzhi5000.blog.163.com/blog/static/5040192007211324528/.
    [88]北大门.国内旅游规划单位布局浅析[EB/OL].(2010-04-01)[2011-02-28].http://lingzhi5000.blog.163.com/blog/static/50401920103123327237/.
    [89]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01):32-35.
    [90]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03):12-15.
    [91]边燕杰,洪洵.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网和职业流动[J].国外社会学,1999(04):26-44.
    [92]曹晋,曹茂.从民族宗教文化信仰到全球旅游文化符号——以香格里拉为例[J].思想战线,2005(01):102-105.
    [93]陈飙,杨桂华.梅里雪山雨崩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组织形式与分配制度[J].思想战线,2008(03):127-128.
    [94]陈钢华.关注旅游规划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旅游学刊,2008(08):10-11.
    [95]陈建珍,赖志娟.熵理论及其应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06):9-12.
    [96]程民治.简论物理学中熵概念的泛化[J].现代物理知识,1997(04):2-5.
    [97]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8]陈晓亮.关于旅游规划中若干理论问题的讨论[J].甘肃农业,2006(12):96.
    [99]陈兴.“虚拟真实”原则指导下的旅游体验塑造研究——基于人类学视角[J].旅游学刊,2010,(11):13-19.
    [100]戴学锋.对旅游规划中统计分析的一些看法[J].旅游学刊,2003(03):10-13.
    [101]巅峰智业集团.巅峰智业集团简介[EB/OL]. [2011-03-08]. http://www.davost.com /about/aboutus/aboutus.html.
    [102]丁武军.红色旅游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J].江西社会科学,2005(09):142-146.
    [103]董观志,张银铃.中国旅游业、旅游学和旅游规划的30年述评[J].人文地理,2010(03):1-4.
    [104]董月玲.俞孔坚:大地景观正发生着五千年未有的变化[N].中国青年报,2004-10-14.
    [105]段松廷.丽江启示录——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J].中国民族,2002(01):54-56.
    [106]范菊华.对建构主义的解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07):27-32.
    [107]范亚辉.“花腰傣”文化与新平经济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1(02):54-58.
    [108]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06):25-30.
    [109]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0]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111]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12):13-16.
    [112]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58-63.
    [113]高丙中.人类学反思性民族志研究:一个范式的六种尝试[J].思想战线,2005(05):42-44.
    [114]高丙中.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7-20.
    [115]高静,梁昭.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加入WTO后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2006(09):20-22.
    [116]高路加.创建中国旅游人类学学科刍议[J].旅游学刊,2003(07):65-68.
    [117]高炜.社会公器与新闻媒介[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115-118.
    [118]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9]耿占春.人文思想的实践或消费[J].天涯,2006(05):168-173.
    [120]龚德全.后现代语境中的民族志生产:一个困惑的追求[J].广西民族研究,2009(03):32-39.
    [121]龚锐.从异域到本土——旅游人类学的西学东渐述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5-9.
    [122]郭来喜.中西融通互鉴,加快旅游规划体系建设[J].国外城市规划,2000(03):34.
    [123]郭丽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旅游规划优化模式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05):56-61.
    [124]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Z].2005.
    [125]国家旅游局计财司.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EB/OL].(2006-6-22)[2011-02-28]. http://www.cnta.gov.cn/html/2008-6/2008-6-2-21-16-31-41.html.
    [126]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Z].1994.
    [127]管婧婧.旅游规划虚拟团队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73-76.
    [128]光映炯.旅游人类学再认识——兼论旅游人类学理论研究现状[J].思想战线,2002(06):43-47.
    [129]何光暐.新世纪新产业新增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130]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06):72-76.
    [131]何光暐.中国旅游业50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32]何世辉,陈琼,曾润民.丽江成改革开放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EB/OL].(2008-10-09)[2010-12-20]. http://www.yn.xinhuanet.com/nets/2008-10/09/content_14593484.htm.
    [133]黄福东.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现实的有关理论浅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5(01):48-57.
    [134]黄惠暐.调整视角——让文化人类学积极介入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49-50.
    [135]黄沛天,胡利云.对负熵、信息熵和熵原理等概念之厘清[J].现代物理知识,2004(03):21-23.
    [136]黄向.跨大行政区域旅游规划应突破《旅游规划通则》[J].旅游学刊,2008(08):7-8.
    [137]贾婷婷,蔡君.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规划方法评述[J].河北林业科技,2010(01):32-35.
    [138]焦兵.现实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的权力建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04):24-32.
    [139]劲松,张凌飞,高峰.“骆马”谐音“落马”,“骆马湖”要改成“马上湖”?[N].扬子晚报, 2010-05-23(A7).
    [140]孔凡娟.读图时代的到来——比较研究视野中的新解[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115-117.
    [141]稂艳玲.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线路设计——以广东五大旅行社为切入点[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62-65.
    [142]雷欣荣.从张贤亮的出卖“荒凉”说开去——谈旅游规划中的点子[J].旅游学刊,1999(05):46-48.
    [143]李柏文.旅游“废都,”:现象与防治——基于云南国家级口岸打洛镇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9(01):65-70.
    [144]李飞跃,董玉明.试论我国旅游规划的法律调整[J].经济问题,2006(04):28-30.
    [145]李国平,李源,叶文.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66-69.
    [146]李九全.国外社区旅游规划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理念[J].经济地理,2008(01):147-151.
    [147]李蕾蕾.介绍西方旅游规划的一种新趋势[J].人文地理,1998(01):63-64,70.
    [148]李立.小说化:民族志书写的一种可能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96-101.
    [149]李强.理论与实践:旅游规划编制结构的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50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151]李伟.旅游人类学的建构与本土化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0(04):72-79.
    [152]李旭东,张金岭.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1):1-6.
    [153]李银兵.云南新平花腰傣花街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54]李应军.民俗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问题探讨[J].文史博览,2006(10):57-58.
    [155]李肇荣.关于旅游规划中商业行为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5-6.
    [156]李肇荣,曹华盛.旅游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57]李志飞.甲方期待与乙方执著:旅游规划中的博弈[J].旅游学刊,2008(07):11-12.
    [158]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59]廖杨.旅游工艺品开发与民族文化商品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5(03):134-141.
    [160]廖杨.旅游人类学: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J].贵州民族研究,2004(04):74-79.
    [161]廖杨.象征符号与旅游工艺品中的民族文化认同[J].民族艺术研究,2006(02):39--44.
    [162]刘丹萍.旅游凝视——中国本土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63]刘锋.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5):56-60.
    [164]刘锋.新时期中国旅游规划创新[J].旅游学刊,2001(5):49-54.
    [165]刘锋.中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前瞻[J].新经济导刊,2003(13):76-80.
    [166]刘昊.学音乐舞蹈改授“艺术学士”[N].北京日报,2010-12-18(06)
    [167]刘杰.论提高旅游规划质量的几个问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04):56-59.
    [168]刘旺,杨敏.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旅游规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11-116.
    [169]刘纬华,肖洪根.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新迪尔凯姆学说的分析与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S2):69-73.
    [170]刘晓明.对旅游规划热的冷思考[J].特区经济,2005(06):187-188.
    [171]卢自力.论旅游规划的人本主义原则[J].商业时代,2005(02):54-55.
    [172]陆军,潘善环.多维视野中的民族旅游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58-62.
    [173]陆相林.基于管理学视角的旅游规划失灵分析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7(01):182-183.
    [174]陆相林.旅游规划失灵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01):121-124.
    [175]路幸福,陆林.国外旅游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93-101.
    [176]栾栋.人文精神与学科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6):24-33.
    [177]栾栋.三大学科群方法问题沉思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4):85-90.
    [178]栾坤,熊礼明.对旅游规划单位无风险经营与旅游规划质量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198-201.
    [179]罗明春,陈超群,钟永德.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156-157.
    [180]罗明义.中外合作编制旅游规划的实践与体会[J].旅游学刊,2001(05):39-44.
    [181]罗文,陈国生.旅游规划的哲学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39-43.
    [182]吕鹏.“舞台真实”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71-72.
    [183]马翀炜.旅游·故事·文化解释[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58-62.
    [184]马种炜,张帆.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商品——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旅游[J].思想战线,2004(04):129-133.
    [185]马聪玲,张金山.对我国旅游规划现状的反思与评价——兼谈“十一五”期间的旅游规划思路[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88-92.
    [186]马梅.旅游规划委托合约问题研究[J].旅游学刊,2003(01):22-26.
    [187]马晓京.旅游商品消费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58-61.
    [188]纳尔逊·格拉本,彭兆荣,赵红梅.旅游人类学家谈中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2006(01):54-59.
    [189]纳尔逊·格雷本,张晓萍,刘天(?).旅游、现代性与怀旧[J].民族艺术研究,2003(05):40-47.
    [190]纳日碧力戈.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91]牛健鸿.俞孔坚:为绿色奥运奉献“白话景观”[EB/OL].(2008-08-15)[2010-04-09].http://epaper.rmzxb.com.cn/2008/20080815/t20080815_205289.htm.
    [192]彭德成.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0(3):40-45.
    [193]彭顺生.中国旅游人类学发展述评[J].思想战线,2005(01):106-111.
    [194]彭兆荣.“参与观察”旅游与地方知识系统[J].广西民族研究,1999(04):35-39.
    [195]彭兆荣.“东道主”与“游客”:一种现代性悖论的危险——旅游人类学的一种诠释[J].思想战线,2002(06):40-42.
    [196]彭兆荣.(后)现代性与移动性: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挤压——兼论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5(02):1-7.
    [197]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J].旅游学刊,2004(06):20-27.
    [198]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2-7.
    [199]彭兆荣.旅游与人类学[J].思想战线,2008(04):36-37.
    [200]彭兆荣.民族志“书写”:徘徊于科学与诗学间的叙事[J].世界民族,2008(04):34-41.
    [201]平红红.领导行为、团队认同与团队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对旅游规划团队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02]饶佐,饶雨亭.古州遗韵[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203]任雪萍,杨素群.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南北矛盾[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05):7-10.
    [204]任嫒嫒.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真实性探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56-59.
    [205]师守祥.国标《旅游规划通则》反思[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01):62-67.
    [206]师霞:“四个现代化”是怎么提出来的? [EB/OL].[2011-01-01].http://cpc.people.com.cn/GB/64156/64157/4418435.html.
    [207]石美玉.旅游规划失灵与利益主体分析[J].思想战线,2004(2):88-93.
    [208]寿志钢,苏晨汀,周晨.商业圈子中的信任与机会主义行为[J].经济管理,2007(11):66-70.
    [209]粟路军,奉亚卓.旅游规划的人文关怀思想初探[J].经济管理,2006(2):69-70.
    [210]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2-11.
    [211]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透视[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05):89-92.
    [212]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J].思想战线,2009(04):37-42.
    [213]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7):63-68.
    [214]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85-92.
    [215]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世外桃源案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82-90.
    [216]孙晓燕.解读“读图时代”[J].编辑学刊,2004(03):19-22.
    [217]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3):86-90.
    [218]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8(08):11-12.
    [219]田里,李柏文.旅游后现象理论及其实证研究[J].思想战线,2009(05):16-20.
    [220]王春雷,周霄.从人类学视角探析区域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J].规划师,2003(03):71-73,90.
    [221]王大悟.关于旅游规划若干认识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1(5):45-48.
    [222]王德利.对安徽旅游规划的思考[J].财贸研究,1998(02):73-76.
    [223]王健.旅游人类学理论在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应用[J].旅游科学,2007(05):1-6.
    [224]王建民.民族志方法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J].思想战线,2005(05):39-44.
    [225]王俊玮,吴三军.读图时代的意义解码能力探讨[J].新闻界,2007(02):47-48.
    [226]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27]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社会学研究,1999(06):93-102.
    [228]王萍.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剑川石宝山歌会[J].生态经济,2005(02):72-74,89.
    [229]王兴中.中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1996(S1):72-79.
    [230]王兴中,秦瑞英,何小东,郭柳剑,张传时.新社会经济思潮下的旅游规划体系及设计[J].人文地理,2004(04):1-7.
    [231]王旭科.试论旅游规划进行机制的优化[J].旅游学刊2004(6):47-52.
    [232]王伊洛,张金岭.关于游的后现代话语[J].东岳论丛,2004(03):60-65.
    [23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34]王云才,王书华.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核心三力要素的综合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1724-1728.
    [235]魏美仙.他者凝视中的艺术生成——沐村旅游展演艺术建构的人类学考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43-47.
    [236]魏小安.旅游规划:市场、规范与创新[N].中国旅游报,2001-11-09(C03).
    [237]魏小安.中国旅游规划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一)[EB/OL].(2009-01-23)[2011-02-28].http://weixiaoan.blog.sohu.com/109067112.html.
    [238]魏小安.中国旅游规划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二)[EB/OL].(2009-01-23)[2011-02-28].http://weixiaoan.blog.sohu.com/109067135.html.
    [239]魏小安,等.中国旅游业需要什么样的旅游规划——由当前旅游规划热引发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1(02):9-15.
    [240]乌恩.地域文化与旅游规划[J].人文地理,2001(01):24-26.
    [241]吴必虎.《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述评[J].城市规划,2001(04):21-25.
    [242]吴承照.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9(01):13-18.
    [243]吴次芳,叶艳妹,罗罡辉.中国土地利用规划面临的基本矛盾问题及发展策略选择[C]//吴次芳,张蔚文,丁成日.“中国城市理性增长与土地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44]吴江,黄晶.社会资本理论剖析[J].理论学刊,2004,(5):38-41.
    [245]吴人韦.论旅游规划的性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04):50-54.
    [246]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定位与定向[J].人文地理,2000(02):23,38-40.
    [247]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旅游科学,1999(04):11-13.
    [248]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基本功能[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02):53-56.
    [249]吴人韦.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0(02):62-64.
    [250]吴燕,张彩霞.浅阅读的时代表征及文化阐释[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5):132-136.
    [251]吴燕丽.旅游人类学研究进展分析[C]//周武忠.旅游学研究(第五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5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53]夏赞才.旅游人类学近1/4世纪研究的新成果——《主客关系新探:21世纪旅游问题》述评[J].旅游学刊,2005(03):94-96.
    [254]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上)[J].旅游学刊,2001(06):16-26.
    [255]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下)[J].旅游学刊,2002(01):59-68.
    [256]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2005(06):1-6.
    [257]邢启顺.旅游开发与乡土传统文化重构——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28-31.
    [258]徐新建.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案例的评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7):1-9.
    [259]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60]许春晓.旅游规划产品设计“双筛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3(01):27-30.
    [261]许春晓.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研究历程(上)[J].旅游学刊,2003(03):5-9.
    [262]许春晓.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研究历程(下)[J].旅游学刊,2003(04):52-57.
    [263]许韶立.我国旅游规划市场中的“怪现象”剖析[J].中州学刊,2006(06):104-106.
    [264]薛定谔.生命是什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65]杨春宇,胡鸿保.局内人中的局外人——体味民族志新作《在自我的阴影下》[J].思想战线,2003(01):133-135.
    [266]杨春宇,叶文.发展中的旅游人类学[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74-78.
    [267]杨慧.朝圣与旅游:特纳“类中介性”研究与旅游人类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7(04):1-3.
    [268]杨慧.马康纳及其现代旅游理论[J].思想战线,2005(01):97-101.
    [269]杨慧,陈志明,张展鸿.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70]杨骏,庞桂珍,胡粉宁,杨妮,杨静.西安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人类学透视[J].社科纵横,2007(04):3-5.
    [271]杨鹏.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N/OL].中国青年报,2005-11-16[2010-12-21].http://zqb.cyol.com/content/2005-11/16/content_1203969.htm.
    [272]杨兴柱.旅游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73]杨兴柱,陆林,王群.旅游规划公众参与的核心内容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6(04):62-67,84.
    [274]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05):75-79.
    [275]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民族研究,2006(02):39-46.
    [276]叶文,谢军.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J].人文地理,2003(06):40--43.
    [277]叶文.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民族文化可持续旅游开发[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78]于定明.旅游规划法律问题探析[J].旅游学刊,2004(04):74-78.
    [279]翟辅东.当前我国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6):71-75.
    [280]章海荣.从哲学人类学背景管窥旅游审美[J].思想战线,2002(01):35-38.
    [281]章尚正.旅游规划评审中的“潜规则”质疑[J].黄山学院学报,2007(01):39-43.
    [282]张敦福.当游玩变成一种消费机器——中国消费社会形式变迁的旅游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24-30.
    [283]张进福,肖洪根.旅游社会学研究初探[J].旅游学刊,2000(01):53-58.
    [284]张克东.旅游业规划[J].经济地理,1984(03):236-239.
    [285]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04):63-68.
    [286]张文凌.吉沙村民集体聘律师对阵开发商[N].中国青年报,2004-08-30.
    [287]张晓萍.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透视云南旅游工艺品的开发[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99-102.
    [288]张晓萍.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价值——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商品化[J].民族艺术研究,2006(05):34-39.
    [289]张晓萍.旅游人类学在美国[J].思想战线,2001(02):65-68.
    [290]张晓萍.“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刍议[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7)91-93.
    [291]张晓萍.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J].思想战线,2000(01):47-50.
    [292]张晓萍.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J].思想战线,2003(04):66-69.
    [293]张晓萍,李伟.旅游人类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94]张引.西方课堂气氛研究评述[J].外国教育研究,1989(01):1-7.
    [295]张瑛.民族旅游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与管理的作用——以云南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为典型案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6(01):171-176.
    [296]张有隽.关于民族志若千问题的探讨[J].广西民族学跳学报(甘学杜会科学版),1997(增刊):2-7.
    [297]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98]张展鸿,罗左毅,李远龙.从人类学角度透视旅游业——以香港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23-27.
    [299]张祖群,方巧,杨新军.基于文化景观的利益主体经济互动——荆州的旅游人类学实证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1):74-78.
    [300]赵红梅.论仪式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兼评纳尔什·格雷本教授的“旅游仪式论”[J].旅游学刊,2007(09):70-74.
    [301]赵红梅.旅游人类学理论概谈[J].广西民族研究,2008(01):30-38.
    [302]赵红梅.也谈"communitas"人类学视野下的一种旅游体验[J].思想战线,2008(04):44-48.
    [303]赵佩华.熵理论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哲学,1999(04):17-21.
    [304]赵鹏,等.“2001年中国旅游规划高峰研讨会”部分主要发言摘要[J].旅游学刊,2001(04):5-]7.
    [305]郑晴云.朝圣与旅游:一种人类学透析[J].旅游学刊,2008(11):81-86.
    [306]郑晴云,郑树荣.论旅游的精神文化本质[J].思想战线,2003(02):33-36.
    [307]郑威.地方性:一种旅游人类学视角——以广西贺州区域旅游研究为个案[J].改革与战略,2006(04):123-126.
    [308]周建新.天真的人类学家与人类学的“天真”——民族志反思的反思[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59-62.
    [309]周霄.刍论“旅游人类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2001(02):17-20.
    [310]周霄,雷汝林.旅游文化变异机制的人类学透视[J].鄂州大学学报,2004(01):90-92.
    [311]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22-25.
    [312]宗晓莲.西方旅游人类学两大研究流派浅析[J].思想战线,2001(06):47-54.
    [313]宗晓莲.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1(03):85-94.
    [314]宗晓莲,戴光全.节事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表达及其旅游影响——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旅游人类学解读[J].思想战线,2005(02):134-140.
    [315]邹统钎,万志勇.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演变(上)——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反思[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5):1-7.
    [316]邹统钎,万志勇.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演变(下)——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反思[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7):13-22.
    [317]左小斯.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J].广东社会科学,2005(01):179-184.
    [318]左晓斯,李钰.现代性、逃避主义与后现代旅游[J].思想战线,2009(05):21-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