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西汉时期带框牌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系统收集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带框牌饰进行了综合研究。论文以中原和南方两个地区所出土的考古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参考国内外博物馆的藏品,并联系北方草原地区同类材料,对带框牌饰的形制和纹饰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解读和对比分析,对其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一个侧面和角度探讨了北方草原文化对中原、南方地区的影响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早期文化交流状况。
     战国西汉时期的带框牌饰初步分为战国晚期至秦,西汉早期和中期,以及西汉晚期三个发展阶段。中原和南方地区出土的很多长方形带框牌饰在北方草原地区都有相似器物的考古发现,两者之间既有很强的相似性又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文中对中原、南方地区带框牌饰的主要特征也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形制、材质、分布、流行时代、制作技法、纹饰题材、出土情况等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
     通过对带框牌饰上所见纹饰部分主题的考察,探讨了钩喙怪兽、钩喙鸟首和动物后肢翻转纹饰意匠的来源,认为它们与西方的斯基泰——阿尔泰艺术有着渊源关系。并进一步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分析了这种外来艺术风格在中国由北至南的传播过程和不断中国化的问题。
     从有准确出土地点的带框牌饰看,出土这些牌饰的墓葬既有汉族墓葬也有胡人墓,而并不专属于某一特有的居民集团,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它们并不是为某一族群所固有的。
     详细地分析西安地区最近发现的铸铜工匠墓以及带框牌饰所反映出的区域特点后,我们倾向于认为战国西汉时期西安地区一直有一批工匠在生产这种牌饰,是牌饰的一个生产中心。同时,由于南越国的特殊地位和位置,西汉时期在广州亦可能存在另一个生产中心。而云南地区发现的马蹄形带框牌饰,从相关的考古学资料看,也有在当地生产的可能性。
     带框牌饰的功能,从本身的形制特征以及其出土位置等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同意它们绝大部分具有带扣的实甩功能这个看法,但是同时我们认为这种牌饰所辐射出的身份、地位和政治的象征性功用更为重要。权力、政治和声望是东周时期乃至其后封建贵族的主要关注之一。而这一点常被以往研究者所忽视。
     在初步梳理战国晚期至秦时期中原与胡族关系后,我们认为带框牌饰可能在秦实现其“远交近攻”谋略中充当过另一种意义上的“武器”,在秦兼并六国、统一全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也曾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西汉时期以帝国与匈奴的关系为转移的外交政策和这一时期猎奇、好胡之风和对神灵力量向往的精神思想以及西汉时期削弱诸侯、加强中央集权的怀柔措施,使得带框牌饰盛行于中原和南方地区,同时也充当了当时和平的政治文化象征。带框牌饰具有草原特色的动物纹饰艺术中部分渊源于斯基泰——阿尔泰艺术的主题的传入与西周时代的周人及东周时代的秦人的“戎狄性”历史不无关系,而更为密切的关系是战国西汉时期活跃于北方草原地区的匈奴等草原民族。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早期阶段,当彼此之间的联系主要还是间接和间断性时,一些外来文化因素主要通过匈奴等草原民族的媒介而传入。而在带框牌饰的具体南传中,秦的统一战争所带来的急速的、大范围的人群等流动和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以及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族群的迁徙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This thesis carried ou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ornamental belt plaques with frame, based on the preceding research and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t mainly depended on the materials from the scientific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southern areas, and also it referred to museum collec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comparatively analysis to the shapes and motifs of the belt plaques with regards to similar materials in the northern grassland, it trie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northern steppe culture o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South,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contemporary foreign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ornamental belt plaques with frame from Warring States to Western Han Period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late Warring States to Qin Dynasty , the early and the middl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rectangle belt plaques in the Central Plains find their considerate amount counterparts i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ern Steppe, while keeping similarity they also have some minor variations. Therefore this thesis summarized their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bout shapes, materials, distribution, prevailing time, manufacture techniques, decoration, burial situations, etc.
     By analyzing several motifs of the ornamental belt plaques with frame, it explored the origins of some motifs such as the monster with hooked beak, hooked beak birds and animals whose quarters are overturned. It argues that they have connections with the Western Scythian - Altai art. The thesis also inquiries the diffusion process of this exotic art style from north China to south and their sinicization.
     Those tombs where the belt plaques unearthed belong to both Han people and the foreigners, thus we could deduce that they were not specifically applicable to any ethnic group.
     After discussing the tomb buried of a craftsma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lt plaques with frame, we propose that Xi'an was one production center, where a number of craftsmen constantly produced belt plaque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Meanwhile, because of the special status and position of Nan Yue state, Guangzhou was another center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horseshoe-shaped blet plaques discovered in Yun Nan were probably local production too in terms of correlativ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rough analysis on their fram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stion in the tombs, we agreed with the popular point that most of the belt plaques with frame were functioned as buckle. However, we believe that the symbol of status, prestige and politics in them were more important, which is ignored by previous research.
     Through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entral plains and Hu ethnic group from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to Qin perio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belt plaques played a rol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Qin's unification. It acts as another "weapon" in the strategy of "affiliating with far states while attacking close ones."
     There were several reasons made those belt plaques popular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south and served as peacefully political symbol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irst, the foreign policy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changes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Han Empire and Xiong Nu. Second, people during the period sought novelty and yearned for God in the spirit. Last, the Western Han Empire weakened vassals' power to strengthen the central one.
     The introduction of Scythian ~ Altai art was related with Zhou and Qin's history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Zhou periods. In addition, it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nomadic people such as Xiong Nu ethnic group who lived in northern grassland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rapid, large scale immigration of popualtion and it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measures caused by Qin's unification war, as well as the immigration of ethnic groups along the frontier crescent-shaped cultural diffusion bel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outhward diffusion of the belt plaques.
引文
1 兵器、马具和“动物纹”艺术曾被称为“斯基泰三要素”或“斯基泰三合一”。动物风格(animal style)又译成“野兽纹”、“动物纹”,有学者认为这个词除了走兽,还包括飞禽、人等形象,而且不一定是纹,还有立体浮雕,建议翻译成“动物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在西方一般称作“斯基泰·西伯利亚式”艺术,在中国,因本世纪初期,此类遗物多传出土自鄂尔多斯,明斯(E.H.Minns)建议安特生命名为“鄂尔多斯式”(Ordos);后来来源比较清楚的资料证实,这类文物出土地点散布辽远,不限于鄂尔多斯,大体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和晋陕冀北边,因此近年也有学者多称为“北方式青铜器”。参见郭物著:《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2-3页;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文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 1993年,第231-232页。
    2 牌饰,有的学者又叫“饰牌”、“带饰”、“带扣”,从大的方面来说,四者名称基本相同,都指同一类东西,但具体讲来,彼此之间又稍有侧重和所指范围稍有不同的细小差异。“带扣”所指范围比较小,是指专门用来系结用的;而“带饰”意指它们是腰带上的装饰品,并不全是具有“带扣”功能;“牌饰”与“饰牌”含义基本相同,都侧重其外部形态而言,一般来说,后者名称港台学者使用较多,是英文中“ornamental belt plaque”的译称,国内学者大多习惯使用“牌饰”一词。本文采用国内学者使用较多的牌饰的名称。
    3 乌恩:《论中国北方早期游牧人青铜带饰的起源》,《文物》2002年第6期。
    4 潘玲:《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33-139页;乌恩:《中国北方青铜透雕带饰》,《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5 对于北方地区青铜器的命名先后有很多种,如早年日本学者的“绥远式”、俄国学者的“西伯利亚式”,另有“北方风格”、“北方草原式”、“鄂尔多斯式”、“北方系”青铜器等说法。这里从林法:《早期北方系青铜器的几个年代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作者认为:“之所以命名为‘北方系’,一方面意在强调它们在器类、器形、纹饰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均有别于中原起源的青铜器,另一方面则着眼于它们与横贯欧亚大陆的大草原地带的其它地区的青铜器的密切关系。
    6 本文中所指的中原、南方地区均是广义上的。“中原”泛指从陕西关中直至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从行政区划上讲,具体包括河南全部、陕西东部、山西和河北及山东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南方地区”泛指淮河以南地区,包括今天行政区划上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苏南部地区。而本文之所以以这两个区域为研究范围,主要是出于其与北方草原这一区域的相对意义,也是本文考察北方草原文化对它们影响的这一中心主题来考虑的。以下文中所指均同此,不再复述。
    7 关于石寨山青铜文化中这一类不带框的“动物风格”牌饰的来源、艺术风格渊源等问题学界均存在争议,在没有更多的材料和新的理论方法之前,这一问题都还没有定论,留待以后的进一步探讨。参见白鸟芳郎著,蔡葵译:《从石寨山文化看斯基泰系统文化的影响——种族、民族的交流和它所经过的路线》,《云南文物》1980年第10期;Emma C.Bunker著、赵永勤译:《滇国艺术中的“动物格斗”和骑马猎手》,《云南文物》,1989年第26期;张增祺:《云南青铜时代的“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考古》1987年第9期;萧明华:《滇文化青铜扣饰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8 对于以往发掘出土的牌饰的分类研究,研究者由于对题材内容理解不同以及按照不同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分类的标准和认识。杜正胜先生在文中按纹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动物型纹饰,第二类为带框动物纹饰,第三类为斗兽搏噬纹饰。第三类下又依形制细分为三式:第一式为牌饰轮廓保持动物形状,第二式为横B字型,第三式为长方形框。他的分类标准不太统一,以至于带框类的牌饰分散在不同的类与式中,给人以混乱的感觉。乌恩在文中将北方出土带饰(牌饰)形制分为带边框的长方形、不带边框的P形(即横B形)和椭圆形,其中带边框的长方形带饰又分为透雕和浮雕两种。他的分法与本文的论述较为接近,但横B字形从形制上说可以看作介于完全以动物形作轮廓的牌饰和带框的牌饰之间,因此似可以单独划分出来;同时椭圆形的发现数量不多,从已发现物来看,大多还是以动物躯体为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边框;乔梁将牌饰首先分为“外轮廓取其动物的形体造型”和“以纹饰表现动物形象”的两大类,其下再按工艺技法分为透雕、浮雕或阴刻,或按照表现动物数量区分为单体和群体两大类。本文所述牌饰可以划属于他的“以纹饰表现动物形象”的大类中。参看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文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1993年,第266-288页;乌恩:《论中国北方早期游牧人青铜带饰的起源》,《文物》2002年第6期,第68-69页;乔梁:《中国北方动物饰牌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8页。
    9 本文所研究的带框牌饰主要是用于人体装饰的带饰,其它的还有一部分牌形饰件,如广西普陀、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垂叶形鎏金铜牌,南越王墓、满城汉墓出土的杏叶形金牌饰等性质特殊,因此不在本文的研究对象范围之内。
    10 黄展岳:《关于两广地区出土北方动物纹牌饰问题》,《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第55-60页。
    11 邹厚本、韦正:《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金扣腰带》,《文物》1998年第8期。
    12 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第8期,第17-19页。
    13 雷雨:《三峡地区首次发现鄂尔多斯式青铜带扣》,《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日第1版。
    14 刘文锁:《汉唐广州外来文明举要》(打印稿),中山大学举办的“河流与文明”学术研讨会及高校文博考古教育座谈会,2004年。感谢李永宪老师提供该会议的论文集资料。
    15 此牌饰因在牌体上有穿孔和活动扣舌,明显作为扣结功能使用,研究者一般直接称其为带扣。但因为从广义上来说,它仍属于本文讨论的带框牌饰之列,因此本文中仍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乔梁《中国北方动物饰牌研究》一文中,也将这类形制的牌饰归于一型中讨论。“马蹄形”也有的学者称为“盾牌形”,这里从乔梁。参乔梁:《中国北方动物饰牌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5-18页。
    16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图版107,4。
    17 张增祺:《云南青铜时代的“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考古》1987年第9期,第813页。
    18 张增祺:《战国至西汉时期滇池区域发现的西亚文物》,《考古》1989年第9期,第808-820页。
    19 王仁湘:《带扣略论》,《考古》1986年第1期,第68页。
    20 孙机:《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文物》1994年第1期,第50-64页。
    21 童恩正:《古代中国南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研究》,《考古》1999年4期,第79-87页。
    22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23 王永红:《滇国佩饰》,《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第54页。
    24 孙机:《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文物》1994年第1期。
    25 郝利蓉、杨孝军:《浅谈外来文化对汉代艺术影响——从徐州狮子山汉楚王陵出土的金扣腰带》,《四川文物》1997年第5期,第17-20页。
    26 潘玲:《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6-143页。
    27 乔梁:《中原、南方所见匈奴文化的影响》,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76-288页。
    28 这类论述也不少,如张景明在文中曾说到:“几例带扣(广州等地区出土——笔者注)的风格具有战国晚期的特征,在西汉时大量出现,说明北方草原地区金银器的纹饰造型已深入影响到中原地区,甚至南方地区。”参其《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8-59页;另可参看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4-45页。
    29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8页。
    30 原报告中描述这种纹饰为“两兽交缠相互偎依的纹样,左上角还有一雀,仅露雀首”,后来黄展岳先生在研究中称为“两羊交缠”。从已有考古资料来看,他们的描述都不准确,已有学者指出,参乔梁:《中原、南方所见匈奴文化的影响》,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注23。
    3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第138-140页。
    32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第112页和图版107,4。
    33 原报告将其描述为“长方形,前端较宽,转角稍圆,作弧形,后端较窄,转角方锐”。同上第112页。
    34 原报告作镶嵌橙黄色玛瑙珠,张增祺先生最先指出它的错误,参张增祺:《战国至西汉时期滇池区域发现的西亚文物》,《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4-244页。
    35 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长沙咸家湖西汉曹馔墓》,《文物》1979年第3期,第1-5页。
    36 原报告称为玉珩,中间纹饰描述为龙马纹。后有学者认为应是云驼纹,牌饰作带扣用。参见孙机:《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文物》1994年第1期。
    37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汉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第481页、图版八,5。
    38 原报告并没有指出其为钩喙怪兽纹,只简单描述为“中间为凸起的兽面纹”,最早认识到这牌饰的怪兽形象的是乌恩先生,其后许多学者都沿袭此看法。我检视原报告中的图案,因比较模糊,难以完全确认,与其它相关主题牌饰对比观察后,基本上还是可以肯定的。因此本文从乌恩先生的观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原报告及黄展岳先生的论文中都将这幅牌饰的插图放倒了,致使原本就比较模糊的图片更加难认,甚至不能认出该牌饰的纹饰情况。参乌恩:《略论怪异动物纹样及相关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3期,第28页;黄展岳:《关于两广出土北方动物纹牌饰问题》,《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第56页,插图三。
    39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贺县河东高寨西汉墓》,《文物参考资料》(四),文物出版社,1981年。
    40 由于原报告中没有照片、拓片或绘图,因此,对于该牌饰的纹饰准确释读还存在问题。原报告中认为“主纹刻二龙交缠”,后黄展岳先生经蒋廷瑜先生得到草绘的牌饰摹本,核对纹样,认为主纹应该是二羊相向交缠的。但他仍把其与广州所出的牌饰归为一类讨论,应该是不准确的。参看黄展岳:《关于两广地区出土北方动物纹牌饰问题》,《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注释3。
    41 扬州市博物馆:《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文物》1980年第12期,第1-6页。
    42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第12-19页。
    43 原报告中的照片比较模糊,难以完全辨认出牌饰纹样,因此本文只有根据发掘者的描述来进行研究。但根据描述及牌饰特征似与Bukner在其专著中所描述的牌饰极其相似,因此我们在下文将会适当提及。参考Jenny F.So and Emma C. Bunker,Traders and Raiders on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Seattle and London: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pp.72-74,fig32.
    44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715-724页。
    45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胡昌钰:《成都石羊西汉木椁墓》,《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第26-28页。
    46 朱捷元、李域铮:《西安东郊三店村西汉墓》,《考古与文物》1983年2期。另据王长启先生一文在西安馆藏有一些征集来的带框青铜牌饰,如兽咬鹿纹牌饰、双驼纹牌饰、双羊纹牌饰、双兽牌饰、虎咬马牌饰,因未经考古发掘,出土地点、地层、时间等均不清楚,据作者认为可能多数都是从陕西北部地区收集的,且与本文所研究的牌饰特征不同,因此本文不准备对这些牌饰进行讨论。参见王长启:《西安市文管会藏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及其特征》,《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4期,第6-11页。
    47 广州市文管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48 原报告认为中间为两羊相缠相互偎依的图样,黄展岳先生也认为是两羊交缠形,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此说是不准确的,前面已指出有学者也已对此作出了说明和纠正,不再复述。同上注,第20-21页。
    49 原报告中并没有具体说明C177、C178、C179、C181各出土牌饰的数目。广州市文管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3-134页。
    50 广州市文管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5-166页。
    51 广州市文管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1-212页。
    52 广州市文管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4-225页。
    53 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8期,第4-32页;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第8期,第1-19页。
    54 原报告在描述其中搏噬的虎形象时为“不知名兽”,并推测为熊,后来有学者认为应是古代虎的形象,参看邹厚本、韦正:《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金扣腰带》,《文物》1998年第8期,第37页和注释3。倒地的动物原报告认为是马,有学者亦根据形象进一步指出认为应是鹿马,笔者仔细检视牌饰,认为此说有道理,参看郭物:《腹中乾坤——青铜腹与草原文明》,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55 徐州博物馆:《徐州西汉宛朐侯刘孰墓》,《文物》1997年第2期,第4-21页。
    56 原报告描述主体纹饰时,说:“下部为3个较大的兽首,其中外侧两个似羊形,角下卷;内侧一兽首口大张,齿外露,大耳直立,角翻卷伸至首前部。三兽首间空隙处饰以盘绕的7只飞鸟,鸟作展翅飞腾状。”仔细审视牌饰可知,发掘者并没有准确释读出这个牌饰的纹样组成,把其中的狼图案拆开了,没有释读出来。已有学者对这形牌饰进行了准确的说明,这里从Emma Bunker的意见。参见Jenny F.So and Emma C. Bunker, Traders and Raiders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Seattle and London: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p143.
    57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市博物馆,官渡区博物馆编著:《昆明羊甫头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856-858页。
    58 有学者误认为此牌饰出土于羊甫头的113号墓中,不知是什么原因,原报告有明确说明此件器物是采集而来的。但其为滇文化中的器物则是肯定的,因此这里仍把它作为羊甫头墓地的出土物里叙述。参见王永红:《滇国佩饰》,《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第54页。
    59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巫山县文管所:《重庆巫山县巫峡秀峰村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10期,第49页。
    60 田广金、郭素新:《内蒙古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遗物》,《考古》1980年第4期,第333-338页。
    61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第7期,第1-10页。
    62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宁夏考古组、同心县文物管理所:《宁夏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第333-355页。
    63 此牌饰纹饰的辨认和描述在原报告和有的学者描述中均有所不同。原报告描述为“(伏卧状马)后半个躯体向上翻转,马身配一兽头”,还有学者描述为“连体的马和类似羊的动物,连体动物的前腿跪卧,在身体上有卷曲的角”,但笔者经过仔细的查看发掘报告图录认为两者描述均有不准确之处。参看潘玲:《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03年,第128页。
    64 鄂尔多斯博物馆编:《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6年。
    65 这些命名均是书中所说的,有的可能并不很准确,在本文下文中详细分析时将作进一步的说明,下同。
    66 参见Jenny F.So and Emma C. Bunker, Traders and Raiders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Seattle and London: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性更大。
    68 转引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田广金、郭素新编著:《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81页。
    69 同上书,第74页,插图32。
    70 黄盛璋:《新出战国金银器铭文研究(三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中华书局,1985年,第337-348页。
    71 关于该墓葬的墓主尚存在争议,发掘者认为墓主为楚国的第三代楚王刘戊(公元前175年至公元前154年在位),而有学者从从墓主年龄,守陵建筑和守陵户等墓葬陵园规划等分析认为墓主应为第二代楚王刘郢(客)。本文认为后者的分析更似有道理,因此从后文,但无论墓主是谁,该墓年代大体为西汉早期是肯定的。参看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8期,第4-32页;刘尊志:《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墓主再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刘照建、张浩林:《徐州狮子山汉墓墓主考略》,《东南文化》2001年第7期。
    72 Yablonsky, Leonidi T., ed. Kurgany Levoberezhnogo Ileka. Moscow: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 1994,fig.81.13.转引自Jenny F.So and Emma C. Bunker, Traders and Raiders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Seattle and London: Arthur M.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5, p.144.
    73 转引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田广金、郭素新编著:《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74页。
    74 Jenny F.So and Emma C. Bunker, Traders and Raiders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Seattle and London: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5, p143.
    75 同上书,第158页。
    76 刘升雁:《东辽县石驿公社古代墓群出土文物》,《博物馆研究》1983年第3期,第84-88页。
    77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墓地调查记》,《文物》1961年第9期。
    78 潘玲:《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03年,第144页。
    79 吉林省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文物出版社,1984年。
    80 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4页。
    81 鄂尔多斯博物馆编:《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73页,下图。
    82 参考Jenny F.So and Emma C. Bunker, Traders and Raiders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Seattle and London: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p.72.
    83 广州市文管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39页。
    84 转引自孙机:《我国古代的革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303-305页。
    85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关夹马营东汉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5期。
    86 我们认为这一枚牌饰与新疆焉耆地区和平壤地区所出土的牌饰极为相似,它的来源也许另有原因,并不宜归入所谓的“晋式带扣”中,至于它在晋代出现于湖南的原因还有待探讨。
    87 王仁湘:《带扣略论》,《考古》1984年第1期,第70页。
    88 李零:《再论中国的有翼神兽》,《出山与入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36-144页。
    89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出山与入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90 李零:《狮子与中西文化的交流》;《出山与入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45-147页。
    91 转引自潘玲:《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03年,第137页。
    92 同上,第355页。
    93 林梅村:《固原粟特墓所出中古波斯文印章及其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第48-52页。
    94 孙机:《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文物》1994年第1期,第58页。
    95 乌恩:《论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的渊源》,《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第46-59页;《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几点思考》,《考古学报》2002年第4期,第458-459页;《论中国北方早期游牧人青铜带饰的起源》,《文物》2002年第6期,第70页。
    96 邦克(Emma C.Bunker):《滇国艺术中的“动物格斗”和骑马猎手》,《云南文物》1989年第26期,第130页。
    97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第7期,图四,1、2,图六,2,图九,4。
    98 田广金:《内蒙古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遗物》,《考古》1980年第4期,图三,11。
    99 戴应新、孙嘉祥:《陕西神木县出土匈奴文物》,《文物》1983年第12期,图版四,1。
    100 罗丰、韩孔乐:《宁夏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0年第5期,图十二,1。
    101 延世忠、李怀仁:《宁夏西吉发现一座青铜时代的墓葬》,《考古》1992年第6期,图一,10。
    102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宁夏考古组、同心县文物管理所:《宁夏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图九,13。
    103 孙守道:《“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发掘》,《文物》1960年第8和9期合刊,图5。
    104 乌恩:《欧亚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几点思考》,《考古学报》2002年第4期,第459页。杜正胜先生曾将其分为三种,他认为第一种是兽身鹰嘴怪兽,第二种是兽身鸟首,第三种是鹿身鹰喙(或加鸟头)。他的第二种从其描述上看是与乌恩的第二类是一样的,而第一种和第三种合起来即是乌恩的第一种,笔者认为杜先生的第一种和第三种的确是相近的,可以合并为一类情况。参看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纹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1993年,第343-345页。有关论述,同见郭物:《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88-92页;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105 《淮南子·主术训》言:“赵武灵王贝带,鵕(鸟義)而朝。”《史记·侫幸列传》:“故孝王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鸟義),贝带。”可见,鵕(鸟義)是一种冠饰,但它与贝带一起作为胡化的一种显著标志之一,因此有可能是对当时一种胡鸟的称呼,退一步说,至少其在接受诸如“格里风”类外来艺术风格的鸟类形象的过程中也起着促进作用。
    106 以上考古学材料转引自乌恩:《欧亚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几点思考》,《考古学报》2002年第4期,第460-461页。
    107 转引自乌恩:《论中国北方早期游牧人青铜带饰的起源》,《文物》2002年第6期,第75页。
    108 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纹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1993年,第349页。
    109 郭物:《洛庄汉墓9号坑所出部分马具及相关问题》,《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第385页。
    110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18-119页。
    111 乌恩:《略论怪异动物纹样及相关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3期,第30页。
    112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25-128页。
    113 以上材料转引自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纹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1993年,第350-351页。
    114 斯基泰人曾在游牧和狩猎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贸易往来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创造了以动物纹为突出特色的工艺美术,即人们通常所称的“斯基泰艺术”。它在其产生过程中,曾融入包括中国北方地区以及米努辛斯克的动物纹饰艺术的因素,此后又融入了希腊和西亚的各种艺术成分。这种斯基泰艺术在春秋晚期以及战国时期,又反转影响到中国的北方地区。本文中在概念上称为“斯基泰——阿尔泰艺术”正是基于它们两地之间的密切性关系。有时在本文中我们也简称为斯基泰艺术。
    115 有研究者根据语言学的线索,指出吐火罗人(大月氏)的主神是双马神,并从文物的角 度鉴别出欧亚大陆上一些可能属于吐火罗神祗的艺术品,认为燕下都战国晚期30号墓中以及西汉时期宁夏倒墩子墓地中的双马对卧纹牌饰属于此列,它们可能是春秋战国以来活跃于北方草原的大月氏艺术主题。另有研究者甚至进一步认为燕下都战国晚期30号墓随葬的北方草原风格器物可能就是学界寻找的西迁之前的大月氏的文物。参看林梅村:《吐火罗神祗考》,《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5-28页;郭物:《洛庄汉墓9号坑所出部分马具及相关问题》,《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第390-391页。但是,抛开在大月氏从多神信仰到独尊双马神发展变化以前,双马神也曾被其它的民族比如塞人所尊崇过的这个事实不说,笔者认为即使我们承认这种双马对卧纹牌饰可能曾受到过大月氏艺术主题的影响,但就这种带框牌饰器物而言,我们仍认为它的出现同秦汉时期中原地区与匈奴的关系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首先,周秦时期秦的戎狄性,使得它吸收周边地区的草原文化艺术(包括大月氏)主题成为一种很正常的事情,这将在下文中作进一步的分析:其次,由于大月氏在匈奴强盛之前是北方草原的霸主,而且冒顿本人也曾被其父作为人质生活在大月氏当中,从这个历史背景中看,匈奴受大月氏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大月氏的信仰和艺术)自然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第三,就本文所研究的这种较为独特的带框牌饰来说,双马对卧纹牌饰的整个形制以及制作等都是与其它同类不同纹饰的牌饰有着很强的一致性的,它们应该与这些牌饰的出现以及发展有着共同的原因。而且,目前为止,学界对于早期大月氏的考古学文化也还没有确定,草原民族固然有自己特定的艺术风格和主题,但同时也并不会排斥其它部落的艺术。因此,正如郭物在文中所言单纯“依靠文物特点来鉴定不同的族群时会冒很大的风险”(页398),从整个历史背景当中去分析艺术品可能会有所帮助。
    116 参看孙机:《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文物》1994年第1期,第54页插图五,1和第58页。
    117 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第515 页,图三八,5。
    118 主要参考乔梁:《洛庄汉墓所见北方草原文化的因素》,《中国文物报》2001年9月28日第7版;崔大庸:《洛庄汉墓9号陪葬坑出土北方草原风格马具试析》,《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4期,第16-25页。
    119 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
    120 乔梁:《中国北方动物饰牌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00年,第18-21页;乌恩:《论中国北方早期游牧人青铜带饰的起源》,《文物》2002年第6期,第70-73页。作为腰带上的装饰品(包括带扣)是牌饰的最为主要的功能。
    121 这里涉及到“黄金饰贝带”和“黄金饰具带”这两个名称的问题。《战国策·赵策》:“(赵武灵王)赐周绍明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而《淮南王·主术训》高诱注:“赵武灵王出春秋后,以大贝饰带,胡服。”两处对于“贝带”、“具带”的文献记载互异。实际上,不只这两处,对于它们的认识,其它的文献也有争议。《史记》及《汉书·匈奴传》都认为是黄金饰具带;而《史汉佞幸传》及今本《穆天子传》均作贝带。二字字形相近,因此传写多讹,这也许是很正常的事情。从我们本文的考古材料来看,在发现牌饰的周围往往同伴出有较多的(仿)海贝,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黄金饰贝带”这一称呼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另外,关于“师比”的问题也可进一步认识。《汉书·匈奴传》载:“……汉与匈奴约为兄弟,所以遗单于甚厚。……黄金饰具带一,黄金犀比一,绣十匹,锦二十匹,……。”颜师古作注:“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曰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对于“师比”究竟是带钩还是带扣,学者之间存在争论,从狮子山汉墓及其它墓葬出土物看,我们认为“师比”是指带扣,而且就是本文中的这样一类牌饰的古称,黄金饰贝带是一条完整的用金花、海贝等组成的腰带,而师比就是腰带中用来系结功用的腰带头部。详细的论述容当另文探讨。参见:王仁湘:《带扣略论》,《考古》1986年第1期;邹厚本、韦正:《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金扣腰带》,《文物》1998年第8期;王国维:《胡服考》,《观堂集林》(四),中华书局,1959年,第1071-1074页。
    122 孙机:《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文物》1994年第1期,第61页。
    123 潘玲:《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03年,第140页。
    124 邹厚本、韦正:《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金扣腰带》,《文物》1998年第8期,第39页。
    125 孙机:《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文物》1994年第1期,第61-63页,如图十二,2。
    126 臧振华:《从滇文化的考古资料看云南滇地区的族群互动与社会发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69期。
    127 Jenny F.So and Emma C. Bunker, Traders and Raiders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Seattle and London: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5,p57.
    128 田广金、郭素新:《内蒙古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遗物》,《考古》1980年第4期。
    129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宁夏考古组、同心县文物管理所:《宁夏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第353页。
    130 根据学者的研究,带扣本身极有可能是起源于中原地区,至晚于春秋时期起源于驾车马以及座骑的装备改革的。但是,用于人体束带,北方比中原有更久远的历史,中原传统是用带钩,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开始带扣在中原及南方地区开始用于人体束带。从汉代开始至魏晋时期,中原大量采用带扣束带,这种替换过程的发生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北方民族的影响。至于这种替换过程在汉代的发生,以往学者并没有恨好的说明,我们认为它与本文所论述的带框牌饰的生产及西汉时期在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盛行有着很为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是当时具有特殊意义的带框牌饰的出现和盛行刺激着带扣着这种功用的转变。参考王仁湘:《带扣略论》,《考古》1985年第1期。
    131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战国铸铜工匠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9期,第4-14页。
    133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96年。
    134 鄂尔多斯博物馆编:《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135 田广金、郭素新:《西沟畔匈奴墓反映的诸问题》,《文物》1980年第4期,第13-17页。
    136 这是2006年9月林嘉琳教授在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所作的一场题为《战国晚期秦国境内为游牧经济市场生产的具有标示性的制品》专题报告中的核心观点,在此报告中她还认为战国晚期秦国与草原游牧文化之间是通过贸易形式来实现器物之间的交流的,且这种贸易在秦国向鄂尔多斯地区的扩张之后逐渐衰落。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带框牌饰而言是否如此,笔者并不同意作者认为此类牌饰是通过两地贸易而传出的观点,虽然并不否认两地之间存在贸易这样的看法。这将在下一章中进行详细的分析。参看网址:http://www.bjkg.com/sub-body.asp?id=92&1b=zongxkx.
    137 黄盛璋:《论中国早期(铜铁除外)的金属工艺》,《考古学报》1996年第2期,第155 页。
    138 主要参考赵德云:《凸瓣纹银、铜盒三题》,待刊:乔梁:《关于“海上丝路”起始时间的探讨》,《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学会研讨会》,台北,2003年;林梅村:《中国与罗马的海上交通》,《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齐东方:《唐代以前外国输入的金银器》,《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39 张增祺:《战国至西汉时期滇国晋宁石寨山古墓发掘报告》,《考古》1989年第9期,第808-820页。
    140 赵德云:《凸瓣纹银、铜盒三题》,待刊;乔梁:《关于“海上丝路”起始时间的探讨》,《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学会研讨会》,台北,2003年。
    141 《史记·匈奴列传》卷110,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汉书·匈奴传》卷九十四,中华书局,1982年。
    142 《战国策·燕策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43 徐龙国:《山东临淄战国西汉墓出土银器及相关问题》,《考古》2004年第4期,第68-77页。
    144 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145 当时许多汉朝边将、商人或叛变,或与匈奴建立良好的关系,首鼠两端。叛逃者中流行的“向北我们可以逃到匈奴,向南我们可以逃到越国”一句很有意思,对于理解我们当时的格局和政局关系是很有启发的。参看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38页。
    146 《汉书》卷四十八颜师古的注释所引,中华书局,1982年。
    147 《史记》卷一百一十,中华书局,2003年。
    148 鲁迅:《坟·看镜有感》,《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9 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第173页。余先生认为可以将这种影响简称为“胡化”,并从历史的观点看认为东汉社会比西汉社会更为胡化。导致胡化的原因他认为不仅是因为外国商品被不断引入中国,而且也因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尤其是商人不断来到中国。而有关外国商人在中国活动的痕迹,在西汉时期还很少被找到,到东汉时期中国人对所谓的“胡商”,尤其是来自西域的胡商的认识就有了相当明显的进展。
    150 参看次弓:《两汉之胡风》,《史学年报》1期,1929年7月,第45-54页。
    151 Wu Hung, Monumentality in Early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dford, 1995,pp. 126-129.
    152 赵德云:《凸瓣纹银、铜盒三题》,待刊。
    153 吕红亮:《中国境内出土的蚀花石珠述论》,霍巍、王挺之主编:《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书社,2002年,第146-175页。
    154 孙机:《建国以来西方古器物在我国的发现与研究》,《文物》,1999年第10期,第69-80页。
    155 李会:《蜻蜒眼式玻璃珠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56 杰西卡·罗森:《中国的统一:一个宇宙的新图象》,《远望集——陕西省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453页。
    157 杰西卡·罗森:《中国的统一:一个宇宙的新图象》,第455-464页。
    158 同上,第468页。
    159 同上,第467页。
    160 《汉书》卷一“高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
    161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82年。
    162 《汉书》卷第五“景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
    163 杜正胜:《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论关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大陆杂志》第87卷第5期,第196-198页。
    164 (日)中野澈著,张远帆译:《中国纹样史(一)》,《美术译丛》1988年1-3合集,第67页。
    165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194页。
    166 杜正胜:《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论关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大陆杂志》第87卷第5期,第213页。
    167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特别参考第41-46页。
    168 童恩正:《精密的考证科学的预见——纪念蒙文通老师》,《文史杂志》1986年第1期;此文又见于蒙默编:《蒙文通学记》(增补本),三联书店,2006年,第155-164页。
    169 B. Karlgeren: New studies on Chinese Bronzes, BMFEA, no.9, pp.1-112.转引自童恩正:《精密的考证科学的预见——纪念蒙文通老师》。
    170 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又收入其学术论文集:《南方文明》,重庆出版社,2004年。
    171 这方面的论文较多,以笔者的眼力所至,比较有代表性文章有霍巍:《从新出土考古材料论我国西南的带柄铜镜问题》,《四川文物》2000年第2期;霍巍:《试论西藏及西南地区出土的双圆饼形首青铜短剑》,《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苏奎、尹俊霞:《试论西南夷地区的三叉格铜柄铁剑》,《四川文物》2005年第2期,第48-55页。
    172 许倬云:《西周史》,三联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173 费孝通:《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1期。“民族走廊”也被学者称为“藏彝走廊”,后者系根据居住的民族中以藏语支的民族和彝语支的民族居多而命名的。
    174 Tzehuey Chiou-Peng (丘兹惠). Western Yunnan and Its Steppe Affinities,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Indo-European Studies Monograph No.26, Washington D. C 1998. pp. 280-304.
    175 水涛:《岭南青铜文化中的外来文化因素》,邓聪、吴春明主编:《东南考古研究》第三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3-324页。
    176 胡果文:《碰撞与迁徙:公元前九至七世纪欧亚草原上的历史场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第32卷第5期,2000年,第61-66页。
    177 中华文化事业出版事业社编:《中西交通史(一)》,1953年,第51-52页。
    178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8-52页。
    179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8-52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3年。
    2.(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
    3.(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
    4.(西汉)刘向:《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鄂尔多斯博物馆编:《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6年。
    2.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
    3.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2年。
    4.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
    6.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8.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
    9.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
    10.童恩正:《南方文明》,重庆出版社,2004年。
    11.许倬云:《西周史》,三联出版社2001年。
    12.郭物:《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13.张志尧主编:《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14.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15.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
    16.孙机:《汉代物质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
    17.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
    18.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王国维:《观堂集林》(四),中华书局,1959年。
    20.王明珂:《华夏边缘:历时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1.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
    22.中华文化事业出版事业社编:《中西交通史(一)》,1953年。
    23.郭物:《腹中乾坤——青铜腹与草原文明》,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4.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25.蒙默编:《蒙文通学记》(增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2.广州市文管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3.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
    5.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
    6.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市博物馆、官渡区博物馆编著:《昆明羊甫头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
    7.吉林省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文物出版社,1984年。
    8.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长沙咸家湖西汉曹馔墓》,《文物》1979年第3期。
    9.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汉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10.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贺县河东高寨西汉墓》,《文物参考资料》(四),文物出版社,1981年。
    11.扬州市博物馆:《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文物》1980年第12期。
    12.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1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胡昌钰:《成都石羊西汉木椁墓》,《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14.朱捷元、李域铮:《西安东郊三店村西汉墓》,《考古与文物》1983年2期。
    15.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8期。
    16.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第8期。
    17.徐州博物馆:《徐州西汉宛朐侯刘孰墓》,《文物》1997年第2期。
    1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巫山县文管所:《重庆巫山县巫峡秀峰村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10期。
    19.田广金、郭素新:《内蒙古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遗物》,《考古》1980年第4期。
    20.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第7期。
    21.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宁夏考古组、同心县文物管理所:《宁夏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
    22.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墓地调查记》,《文物》1961年第9期。
    23.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关夹马营东汉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5期。
    24.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25.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
    2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战国铸铜工匠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9期。
    27.张增祺:《战国至西汉时期滇国晋宁石寨山古墓发掘报告》,《考古》1989年第9期。
    28.王长启:《西安市文管会藏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及其特征》,《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4期。
    2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巫山县文管所:《重庆巫山县巫峡秀峰村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10期。
    30.戴应新、孙嘉祥:《陕西神木县出土匈奴文物》,《文物》1983年第12期。
    31.延世忠、李怀仁:《宁夏西吉发现一座青铜时代的墓葬》,《考古》1992年第6期。
    31.孙守道:《“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发掘》,《文物》1960年第8和9期合刊。
    32.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同心县文管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宁夏考古组:《宁夏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第1期。
    1.乌恩:《论中国北方早期游牧人青铜带饰的起源》,《文物》2002年第6期。
    2.乌恩:《中国北方青铜透雕带饰》,《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3.乌恩:《略论怪异动物纹样及相关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3期。
    4.乌恩:《论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的渊源》,《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
    5.乌恩:《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几点思考》,《考古学报》2002年第4期。
    6.鲁金科:《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7.潘玲:《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
    8.林法:《早期北方系青铜器的几个年代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9.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文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1993年。
    10.杜正胜:·《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论关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大陆杂志》第87卷第5期。
    11.臧振华:《从滇文化的考古资料看云南滇地区的族群互动与社会发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69期。
    12.张增祺:《云南青铜时代的“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考古》1987年第9期。
    13.萧明华:《滇文化青铜扣饰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14.乔梁:《中国北方动物饰牌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乔梁:《中原、南方所见匈奴文化的影响》,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 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16.乔梁:《中国北方动物饰牌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
    17.乔梁:《洛庄汉墓所见北方草原文化的因素》,《中国文物报》2001年9月28日第7版。
    18.崔大庸:《洛庄汉墓9号陪葬坑出土北方草原风格马具试析》,《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4期。
    19.黄展岳:《关于两广地区出土北方动物纹牌饰问题》,《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
    20.孙机:《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文物》1994年第1期。
    21.孙机:《我国古代的革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22.邹厚本、韦正:《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金扣腰带》,《文物》1998年第8期。
    23.雷雨:《三峡地区首次发现鄂尔多斯式青铜带扣》,《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日第1版。
    24.刘文锁:《汉唐广州外来文明举要》(打印稿),中山大学举办的“河流与文明”学术研讨会及高校文博考古教育座谈会,2004年。
    25.郝利蓉、杨孝军:《浅谈外来文化对汉代艺术影响——从徐州狮子山汉楚王陵出土的金扣腰带》,《四川文物》1997年第5期。
    26.张增祺:《云南青铜时代的“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考古》1987年第9期。
    27.张增祺:《战国至西汉时期滇池区域发现的西亚文物》,《考古》1989年第9期。
    28.张增祺:《战国至西汉时期滇池区域发现的西亚文物》,《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29.王仁湘:《带扣略论》,《考古》1986年第1期。
    30.王永红:《滇国佩饰》,《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
    31.童恩正:《古代中国南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研究》,《考古》1999年4期。
    32.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出山与入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
    33.李零:《再论中国的有翼神兽》,《出山与入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
    34.李零:《狮子与中西文化的交流》,《出山与入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
    35.黄盛璋:《新出战国金银器铭文研究(三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中华书局,1985年。
    36.刘尊志:《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墓主再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7.刘照建、张浩林:《徐州狮子山汉墓墓主考略》,《东南文化》2001年第7期。
    38.刘升雁:《东辽县石驿公社古代墓群出土文物》,《博物馆研究》1983年第3期。
    39.罗丰、韩孔乐:《宁夏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0年第5期。
    40.徐龙国:《山东临淄战国西汉墓出土银器及相关问题》,《考古》2004年第4期。
    41.次弓:《两汉之胡风》,《史学年报》1期,1929年7月。
    42.赵德云:《凸瓣纹银、铜盒三题》,待刊。
    42.吕红亮:《中国境内出土的蚀花石珠述论》,霍巍、王挺之主编:《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书社,2002年。
    43.孙机:《建国以来西方古器物在我国的发现与研究》,《文物》,1999年第10期。
    44.杰西卡·罗森:《中国的统一:一个宇宙的新图象》,《远望集——陕西省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45.童恩正:《精密的考证科学的预见——纪念蒙文通老师》,《文史杂志》1986年第1期。
    46.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47.霍巍:《从新出土考古材料论我国西南的带柄铜镜问题》,《四川文物》2000年第2期。
    48.霍巍:《试论西藏及西南地区出土的双圆饼形首青铜短剑》,《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
    49.苏奎、尹俊霞:《试论西南夷地区的三叉格铜柄铁剑》,《四川文物》2005年第2期。
    50.费孝通:《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1期。
    51.胡果文:《碰撞与迁徙:公元前九至七世纪欧亚草原上的历史场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第32卷第5期,2000年。
    52.周永卫:《南越王墓银盒舶来路线考》,《考古与文物》2004年1期。
    53.水涛:《岭南青铜文化中的外来文化因素》,邓聪、吴春明主编《东南考古研究》第三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54.李会:《蜻蜒眼式玻璃珠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5.苏奎:《西南夷地区三种含北方系青铜文化因素短剑的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6.何驽:《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与文化因素传播模式论》,《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6期。
    57.许倬仁:《接触、冲击与调适:文化群之间的互动》,《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会议论文集之四,1997年。
    58.林梅村:《固原粟特墓所出中古波斯文印章及其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
    59.岳连建:《西安北郊战国晚期铸铜工匠墓初论》,《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先秦考古卷。
    60.郭物:《洛庄汉墓9号坑所出部分马具及相关问题》,《汉代考古与汉代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
    61.白鸟芳郎著,蔡葵译:《从石寨山文化看斯基泰系统文化的影响——种族、民族的交流和它所经过的路线》,《云南文物》1980年第10期。
    62.Emma C.Bunker著、赵永勤译:《滇国艺术中的“动物格斗”和骑马猎手》,《云南文物》,1989年第26期。
    63.(日]中野澈著,张远帆译:《中国纹样史(一)》,《美术译丛》1988年1-3合集。
    64.米歇尔·琵若茹丽:《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接触和同化》,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编:《“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1. Jenny F. So and Emma C. Bunker, Tradersand Raiders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Seattle and London: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2. Wu Hung, Monumentality in Early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dford, 1995.
    3. B. Karlgeren: "New studies on Chinese Bronzes."BMFEA, no. 9.
    4. Tzehuey Chiou-Peng(丘兹惠). "Western Yunnan and Its Steppe Affinities.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Indo-European Studies Monograph No. 26, Washington D. C 1998.
    5. Bunker, Emma C. "Gol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World: A Cultural Puzzle."Artibus Asiae 53, nos.1/2(1993): 27-50.
    6. Bunker, Emma C. "Sino-Nomadic Art: Eastern Zhou, Qin and Han Artifacts Made for Nomadic Taste. "In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Chinese Art history. Proceedings, Part 2, pp. 569-90. Taipei: National Palace Museum, 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