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及互动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分别对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仰韶时代中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性质、分期和年代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详尽比对了两地之间相近似的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甘青地区仰韶中晚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对西南山地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传播影响以及在这些影响下西南山地文化格局的变迁。?
     通过分析认为,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之间的文化传播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庙底沟文化对西南山地的岷江、大渡河上游的影响。第二阶段为半坡四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对岷江、大渡河上游的影响;马家窑文化和宗日遗存对澜沧江上游的影响。第三阶段为半山文化对大渡河中游的影响,同时西南山地内部文化开始出现明显互动、演变现象。第四阶段主要为齐家文化对雅砻江上、下游的影响。第五阶段为寺洼文化对岷江、青衣江流域的影响;辛店文化、唐汪式遗存对大渡河上游、雅砻江上游的影响;卡约文化对雅砻江、金沙江和澜沧江上、中游的影响。?
     最后,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得出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之间存在“四纵三横”的平面交通路线和“西进、南下—南下、东渐”的阶段性特征。最后,针对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考古遗存自身特点,并结合自然、社会环境分析了这种文化传播的模式和原因。??
Both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and Southwest Mountain Region are geographically adjacent. The adjacent regions have a lot of similarities in the topography, climate,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lthough they are divided into two water systems of Yellow River and Yangzi River with the boundary of Bayankala Mountain and Qinling Mountain. And such similarities could bring a lot of the traffic conveniences for the ancients in the two places of Gansu&Qinghai Region and Southwest Mountain Region.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the Di and Qiang people, who mostly lived in Gansu&Qinghai Region, had moved into the west of Sichuan since the Pre-Qin dynasty. However, as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ndicated, from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Yangshao Age, strictly speaking, there had existed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nd diffusion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Hence, how did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 took place, what were the methods and routes of the cultural diffusion, and could the similarities in the climate and geography be only responsible for such diffusion in the two regions? These questions are generally concerned and growing to be emphasized by the scholars. From the study in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the genea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chronological sequence in the Pre-Qin has been set up for the two reg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an attempt to seek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in the two regions has been made in this article. Finally, based on these conclusions above, a further discussion has also been made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and Southwest Mountain Reg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nine chapters:
     In Chapter 1,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is paper were introduced. Several concepts about“Gansu&Qinghai Region”,“Southwest Mountain Region”and the“Pre-Qin Period”were explain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two regions was described. Finally,basing on reviewing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 of Gansu&Qinghai Region and Southwest Mountain Region, both the research points neglected by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inadequacies to be solved have been outlined, which form the main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ideas that this article trying to make a breakthrough.
     ?Chapter 2 is to setup the time and space framework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Gansu&Qinghai Region. Thirteen kinds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have been organized. The focus of analysis is the cultural, time-sequence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Miaodigou Culture and Majiayao Culture. During the late time of Yangshao Age, both the east and south area in Gansu should be the collision zones for the cultural diffusion between the Banpo-fourth-stage Culture and the Majiayao Culture. In this sense,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stricts, including the upper stream of Wei River-Qinling Mountain, the Tao River-Min Mountain, and the Hehuang Region-Xiqing Mountain. And five stages are accordingly proposed, including the middle stage of Yangshao Age, the late stage of Yangshao Age, the stage of Longshan Age, the stage of Qijia Culture and the stage of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n Chater 3, the Neolithic remains and the remains of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had a full summarization in Min River. The genea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chronological sequence have been set up for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from the first phase of Boxi, Yingpanshan Culture and Baishuizhai Sites. Remains of sarcophaguses which not late to the period of time from the Shang dynasty to the late Zhanguo Period ar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and eleven phases. Additionally, the remains in Qingyi Valley from Shang to Zhou dynasties are analyzed, and besides the local culture factors, the Shaxi Type of Shi’erqiao Culture, Siwa Culture, Zhou Culture and the late phase of Bashu Culture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commonly in this region.
     In Chater 4, the Neolithic remain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stream of Dadu River and the remains of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had a full summarization. The upper-stream remains in the late time of Yangshao Age should belong to Yingpanshan Culture. Remains found in the Longshan stage should belong to the Haneyi Culture. The stages of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s representative by the relics from the third stage of Haneyi. The middle-stream remains are represented by the Maiping Remain in the middle stage of Longshan, likely influenced by Yingpanshan Culture. Meanwhile, the year of Dayao sarcophaguses should be earlier than the middle age of Langshan. The middle-stream remains from Shang to Zhou dynasties should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Sanxin Type of Shi’erqiao Culture and the late Bashu Culture.
     In Chater 5, the Neolithic remain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stream of Yalong River and the remains of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had a full summarization. The Henglanshan Culture in the low stream has been analyzed and should have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from Maiping remains. The cul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six phases. The first stage is Lizhou Remains which had the reliques from Henglanshan Culture. The second stage and the third stage have complicated cultural appearances, which not only have the traditions from the local culture, but also are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 factors from Gansu&Qinghai Region. The upper-stream relics from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re represented by the big-ear jar which was collected in Luhuo, the burial materials in Lower-layer Kasha Lake and those in Jililong Cemetery, which can also be organized ?into four stages. The first stage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Qijia Culture, the second one attributed to Kasha Lake Culture, and the third one plus fourth one attributed to Jililong Culture.
     In Chater 6, the Neolithic remain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stream of Jinsha River and the remains of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had a full summarization. Bas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ics in the Caiyuanzi, Mopandi, Dadunzi and Baiyangcun sites,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cultural both Dadunzi Type and Baiyangcun Type have been outlined. The upper-stream and middle-stream culture remains from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can be organiz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early stage should be represented by the jar-coffin relics from Dadunzi and Baiyangcun sites, the middle stage represented by relics from Xiaoyingpan-Yingpanbao Remains, Zhajinding-Zhongdian Remains and Sunjiatun-Huangniushan
     Remains. And the remains in the late stage should be succession of the reliques of the middle stage. In Chater 7, the Neolithic remain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stream of Lancang River and the remains of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had a full summarization. The division for Karuo Culture has been modifi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four phases. Also, the division for Xin’guang sites has been modifi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relics of Xin’guang Remain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middle stream of Lancang River. The relics in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should have almost the same appearance as in Jiansha River at that time.
     In Chapter 8,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archaeologically cultur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has been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in several different kinds of archaeological remains, and also to the changing pattern and diffusion route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five different stages (in Chaper2~7), a plane traffic route base on“Four-verticality and three-horizontality model”and a stage characteristic relied on“westforward-southdownward and southdownward-eastforward model”have been proposed as a conclusion for the cultural diffusion in the two regions. And the analysis about the reasons for such diffusion have been made, which has focused on the self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archaeological remains and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the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e two regions.
     Chapter 9 is conclusion. the insufficiencies in this article have been pointed out both 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 and some important questions to be noted in the future researches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引文
1国家测绘局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河流水系版》,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3月,北京。
    2相关古代文献及论述可参见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桂林。
    3郑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巴蜀书社2004年6月,成都,第7-9页。
    4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第43-72页。
    5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第349-368页。
    6李昆声:《试论云南新石器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关系》,《云南文物》(总第12期)1982年12月,第19-26页。文中认为裴李岗和磁山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寺洼文化等对滇中、滇西新石器时代文化都有影响。
    7“藏彝走廊”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1978年、1981年和1982年分别的发言中提出并完善的。三次发言均经整理后发表,《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载费孝通著《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天津;《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8李绍明:《“藏彝走廊”研究与民族走廊学说》,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成都,第3-12页。
    9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5-38页。
    10汤卓炜编著:《环境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北京,第3-4页。
    11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17-43页。
    1这些课题见于文中后面各相关的调查、发掘简报,此不一一加注,相关信息参见后面各章。
    2摘自百度百科——先秦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50467.htm
    3张森水:《富林文化》,《古脊椎动物学报》1977年第1期,第14-27页。
    4陈全家:《四川汉源狮子山旧石器》,《人类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42-49页。
    5李淼:《攀枝花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文化遗址》,《人类学学报》1988年第4期,第387页。
    6宗冠福、陈万勇、黄学诗:《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发现的古人类与旧石器材料》,《史前研究》1987年第3期。
    7叶茂林:《四川北川县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人类学学报》1991年第3期,第17页。
    8叶茂林、邓天富:《记北川县采集的化石材料》,《四川文物》1993年第6期,第16页。
    9安志敏等:《藏北申扎、双湖的旧石器和细石器》,《考古》1979年第6期,第481-494页。
    10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2月,天津,第256页。
    1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11月,北京,第2页。
    2“横断”一词,源自我国早期地理教科书,包括四川西部和云南西部。广义的横断山区大致在东经97°(98°)—103°与北纬23°—33°之间,此范围内有六大山系和六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伯舒拉岭—高黎贡山,怒江(萨尔温江),他念他翁山—怒山,澜沧江(湄公河),芒康山—云岭—哀牢山,金沙江,沙鲁里山,雅砻江,大雪山,大渡河,岷山—邛崃山,岷江。详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横断山区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北京。本文研究范围的南界约在北纬25°01’,故不包括横断山区的南段部分。另,原书中宁静山现一般称芒康山,故调整。
    3经纬度坐标参照以下地点。南北:楚雄—刚察;西东:昌都—合水,数据来自Google Earth软件定位所获。
    1本节自然环境部分主要参考以下书籍:
    a.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北京。
    b.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北京。
    c.席守诚、曹光卓、李爽:《中国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9月,北京。
    d.刘明光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图集(第二版)》,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年8月,北京。
    e.韩宪纲:《西北自然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7月,西安。
    f.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横断山区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北京。
    g.熊怡等编著:《中国的河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北京。
    2 1982年由中国西南民族学会组织的对该区域的考察即命名为“六江流域民族综合科学考察”。见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编:《六江流域民族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之二——雅砻江上游考察报告》,1985年7月。
    1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6月,北京,第94页,表一。另:对于本文研究没有涉及的河西走廊的遗址未提及。
    2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6月,北京,第100页。
    3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6月,北京。本段所提及的考察、发掘等工作引自该书第266-270页。
    4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6月,北京,第113-125页。
    5安特生著,乐森珣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925年6月,北平。
    6 N. Palmgren,“Kausu mortuary urns the Panshan and Machang groups”, PSD, Vol.Ⅲ:1934.转引自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6月,北京,第243页。
    7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夏鼐文集(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269-310页。原载《中国考古学报》第4册,1949年,第71-137页。
    8夏鼐,吴良才:《兰州附近的史前遗存》,《考古学报》第5册,1952年,第63-100页。
    1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第12页,注释1。
    2裴文中:《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11月,北京,第208-255、256-273页。
    3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临洮、临夏两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9期,第36-49页。
    4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兰州青岗岔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2年第3期,第26-31页。
    5任步云:《甘肃秦安县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考古通讯》1958年第5期,第6-11页。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第29-62页。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第57-96页。
    8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第53-71页。
    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西汉水流域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9年第3期,第138-142页。
    10赵生琛,李恒年:《青海省文物工作组调查兰青铁路沿线文物》,《文物》1956年第11期,第80页。
    11陈国显:《青海互助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59年第4期,第204页。
    12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青海湟中古代文化调查简报》,《文物》1960年第6期,第35-36页。
    13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青海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第17-44页。
    14李恒年,高东陆:《青海大通县东峡、宝库地区发现卡窑文化遗址》,《考古》1964年第9期,第475-476页。
    1张学正、张朋川、郭德勇:《谈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分期和相互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文物出版社1980年12月,第50-71页。
    2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景泰张家台新石器时代的墓葬》,《考古》1976年第3期,第180-186页。
    3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兰州马家窑和马厂类型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75年第6期,第76-84页。
    4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北京,第111-161页。
    5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41页。
    6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62页。
    7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第421-448页。
    8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等:《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北京。
    9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1978年第3期,第48-49页。
    10金维诺:《舞蹈纹陶盆与原始舞乐》,《文物》1978年第3期,第50-52页。
    11甘肃省博物馆等:《从马家窑类型驳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文物》1976年第3期,第24-30页。
    12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第225-234页。
    1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北京。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4月,北京。
    15甘肃省博物馆等:《兰州土谷台半山—马厂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第191-222页。
    16甘肃省博物馆等:《兰州花寨子“半山类型”墓葬》,《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第221-238页。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甘肃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4期,第289-296页。
    18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临夏莲花台辛店文化墓葬发掘报告》,《文物》1988年第3期,第7-19页。
    19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第359-396页。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1980年甘肃庄浪徐家碾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北京。
    21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民和核桃庄》,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北京。
    22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马厂、齐家、辛店文化墓地》,《考古》1986年第4期,第306-317页。
    1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第15-20页。
    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阳山》,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北京。
    3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青海循化苏呼撒墓地》,《考古学报》1994年第4期,第425-469页。
    4高东陆等:《青海境内发现的石棺葬》,《青海考古学会会刊》第6辑,1984年10月,第30-33页。
    5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贵德山坪台卡约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第255-274页。
    6青海省湟源县博物馆等:《青海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第11-34页。
    7高东陆、许淑珍:《青海湟源莫布拉卡约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1期,第1012-1016页。
    8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湟中下西河潘家梁卡约文化墓地》,《考古学集刊·8》,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北京,第28-86页。
    9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等:《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第1-14页。
    10李振翼:《洮河中上游(甘南部分)考古调查简报》,《文博》1992年第5期,第3-11页。
    11李振翼:《甘南藏区考古集萃》,民族出版社2001年11月,北京。
    12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甘肃分队:《白龙江流域考古调查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
    12月,北京,第26-37页。
    13杨万华、司有为:《武都地区文物概况》,1982年10月。
    14赵雪野、司有为:《甘肃白龙江流域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4期,第8-16页。
    15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甘肃卓尼儿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期,第14-22页。
    16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局:《甘肃卓尼县纳浪乡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4年第7期,第587-599页。
    17吴平:《青海省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考古调查简报》,《西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29-40页。
    18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甘肃武都县大李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2月,北京,第1-40页。
    19此类论著繁多,如张忠培、李伊萍、许永杰、水涛、李水城、张弛、陈洪海等先生的文章,不再枚举。
    20严文明:《甘肃彩陶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第62-76页。
    2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5-38页。
    22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23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北京,第193-210页。
    1王杰:《试析卡约文化的经济形态》,《江汉考古》1991年第3期,第47-54页。
    2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
    3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第269-285页;《试论中国的早期铜器》,《考古》1993年第12期,第1110-1119页;孙淑芸、韩汝玢:《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第287-302页。
    4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17-43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等:《青海民和县胡李家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1期,第40-58页。众所周知连续7年发掘的喇家遗址也属于这个课题。
    6杨晓燕、夏正楷、崔之久、叶茂林:《青海官亭盆地考古遗存堆积形态的环境背景》,《地理学报》第59卷第3期,2004年5月,第455-461页。
    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北京。
    8这两次调查材料现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系该所陈国科同志通报。在此谨表谢忱。
    9孙淑云、韩汝玢:《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造技术的研究》,《文物》1997年第7期,第75-84页。
    10王振:《从齐家文化铜器分析看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与发展》,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2月。
    11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第239-278页。
    12李水城:《从考古发现看公元前二千纪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新疆文物》1999年第1期,第53-63页。
    13李水城:《文化馈赠与文明的成长》,《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8-20页。
    1郑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巴蜀书社2004年6月,成都。关于这一阶段外国人所作的工作还有较多,不再枚举,可参看《四川古代文化史》。
    2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编:《六江流域民族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之二:雅砻江上游考察报告》,1985年7月,第103页。
    3黄承宗:《四川凉山州新石器时代文化调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4期,第1-6页,注释2。
    4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41-60页。
    5凌曼立:《四川理番县佳山寨史前拾遗》,《考古人类学刊》第21、22合刊,1963年11月,第80-121页。
    6林铭均:《四川威州彩陶发现记》,《说文月刊·巴蜀专号》四卷合订本,1944年。转引自徐学书:《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初步研究》,《考古》1995年第5期,第415-426页。
    7吴金鼎、曾昭燏、王介忱:《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
    8 H. Edgar,“Stone implements on the Upper Yangtze and Min river”, Journal of North China, Branch of R. A. S. VolXILIII, 1917.转引自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6月,北京,第48页。
    9郑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巴蜀书社2004年6月,成都,第78-99页。
    1徐鹏章:《四川藏区孟董沟的磨制石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6期,第40-47页。
    2短绠:《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考古调查》,《考古》1959年第9期,第480页。
    3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四川理县汶川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65年第12期,第614-618页。
    4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石棺葬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7》,文物出版社1983年2月,北京,第34-55页。
    5茂汶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四川茂汶营盘山的石棺葬》,《考古》1981年第5期,第411-421页;2000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营盘山遗址再度出土石棺墓遗存,目前材料还未发表。
    6高维刚:《茂汶县石棺墓清理简报》,《四川文物》1986年第2期,第76-77页。
    7茂县羌族博物馆等:《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文物》1994年第3期,第4-40页。
    8蒋宣忠:《四川茂汶别立、勒石村的石棺葬》,《文物资料丛刊·9》,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北京,第81-92页。
    9徐学书:《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综述》,《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4月,成都,第222-245页。另,这批材料至今未见发表。
    10叶茂林、罗进勇:《四川汶川县昭店村发现的石棺葬》,《考古》1999年第7期,第84-85页。
    11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41-60页。
    12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41-60页。
    13蒋成、陈剑:《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3期,第27-31页。
    14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41-60页。
    15李绍明:《四川理县发现很多石棺葬》,《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7期,第166-167页。
    16阿坝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等:《四川理县佳山石棺葬发掘清理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成都,第211-237页。
    17魏达议:《雅安石器调查记》,《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第48-49页。
    18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出土的西汉铜器》,《考古》1978年第2期,第139-140页。
    19周曰琏:《四川芦山出土的巴蜀文化器物》,《考古》1991年第10期,第892-901页。
    20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县汉代石棺墓》,《考古》1982年第4期,第377-380页。
    21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县的石棺墓》,《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6期,第9-13转46页。
    22李晓鸥、刘继铭:《四川荥经县烈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第7期,第602-606页。
    2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荥经同心村巴蜀墓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1期,第49-54页。
    24荥经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四川荥经县同心村巴蜀墓的清理》,《考古》1996年第7期,第41-45页。
    25荥经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四川荥经南罗坝村战国墓》,《考古学报》1994年第3期,第381-396页。
    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宝兴汉塔山战国土坑积石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第337-366页。
    2宋治民:《大渡河南岸发现蜀式青铜剑》,《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6期,第107转32页。
    3汉源县文化馆:《四川汉源大窑石棺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第3-5页。
    4石棉县文化馆:《四川石棉县考古调查》,《考古》1982年第2期,第207-209页。
    5刘磐石、魏达议:《四川省汉源县大树公社狮子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1974年第5期,第91-92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四川汉源县大树乡两处古遗址调查》,《考古》1991年第5期,第385-389页。
    7马继贤:《汉源县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8月,北京,第270-271页。
    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08年第1期,第3-15页。
    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遗址发掘简报》,《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59-77页。
    10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马尔康县孔龙村遗址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41-50页。
    11陈学志:《马尔康孔龙村发现石棺葬墓群》,《四川文物》1994年第1期,第70-71页。
    1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石棉县永和乡战国土坑墓》,《考古》1996年第11期,第53-61页。
    13安志敏:《四川甘孜附近出土的一批铜器》,《考古通讯》,1958年第1期,第62-63页。
    14甘孜考古队:《四川巴塘、雅江的石板墓》,《考古》1981年第3期,第213-218页。
    15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馆、雅江县文化馆:《四川雅江呷拉石棺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第5-8页。
    16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馆:《四川甘孜县吉里龙古墓葬》,《考古》1986年第1期,第28-36页。
    17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局:《四川炉霍卡莎湖石棺墓》,《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第207-238页。
    18格勒:《新龙谷日的石棺葬及其族属问题》,《四川文物》1987年第3期,第11-15页。
    19王恒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9年第1期,第95-96页。
    20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西昌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第443-456页。
    1陶鸣宽、赵殿增:《四川会理县发现瓦石田遗址》,《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北京第205-206页。
    2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凉山冕宁三分屯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5期,第31-35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凉山州西昌市棲木沟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第13-20页。
    4四川省金沙江渡口西昌段、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调查队:《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第5期,第326-330页。
    5西昌地区博物馆等:《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2期,第86-90页。
    6凉山彝族地区考古队:《四川凉山喜德拉克公社大石墓》,《考古》1978年第2期,第97-103页。
    7黄承宗:《泸沽湖畔出土文物调查记》,《考古》1983年第10期,第952-954页。
    8西昌地区博物馆:《西昌河西大石墓群》,《考古》1978年第2期,第91-96页。
    9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西昌市郊大石墓》,《考古》1983年第6期,第565-566页。
    10刘世旭、王兆祺:《西昌杨家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北京,第201-203页。
    1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盐源县轿顶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4年第9期,第849-850页。
    12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第1-4页。
    13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小兴场大石墓群的调查与清理》,《文物资料丛刊·10》,文物出版社1987年3月,北京,第155-158页。
    14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县小兴场大石墓》,《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第34-38页。
    15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瓦打洛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6期,第562-564页。
    16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喜德县清理一座大石墓》,《考古》1987年第3期,第197-202页。
    17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西昌北山、小花山、黄水塘大石墓》,《文物》1990年第5期,第64-67页。
    18唐翔:《会理城河流域的古代文化遗存》,《四川文物》1992年第4期,第14-18页。
    19西昌市文物管理所:《四川西昌市横栏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98年第2期,第5-9页。
    20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等:《四川会理县粪箕湾墓群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10期,第36-46页。
    21西昌市文物管理所等:《四川西昌市经久乡大洋堆遗址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10期,第23-35页。
    22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编:《六江流域民族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之一·雅砻江下游考察报告》,1983年6月。
    23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编:《六江流域民族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之二·雅砻江上游考察报告》,1985年7月。
    24甘孜考古队:《四川巴塘、雅江的石板墓》,《考古》1981年第3期,第213-218页。
    25渡口市文物管理处:《四川盐边县石棺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第21-22页。
    1参看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贡觉县香贝石棺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第30-34转29页。
    2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第43-72页。
    3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第349-368页。
    4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第347-382页。
    5大理州文物管理所等:《云南祥云检村石椁墓》,《文物》1983年第5期,第33-41页。
    6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云南祥云县检村石棺墓》,《考古》1984年第12期,第1134-1135页。
    7大理州文管所等:《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墓》,《文物》1986年第7期,第21-24页。
    8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宁蒗县大兴镇古墓葬》,《考古》1983年第3期,第226-232页。
    9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弥渡苴力战国石墓》,《文物》1986年第7期,第25-30页。
    10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永仁菜园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85年第11期,第1039-1041页。
    11楚雄彝族自治州文管所等:《云南永仁永定镇石板墓清理简报》,《文物》1986年第7期,第31-33转38页。
    12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永仁维的石棺墓地发掘记略》,《云南文物》(总第19期),1986年6月,第1-3转31页。
    13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中甸县的石棺墓》,《考古》2005年第4期,第28-39页。
    14大理州文管所:《宾川古底石棺墓发掘简报》,《云南文物》(总第41期),1995年8月,第9-11页。
    15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南华县孙家屯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12期,第16-24页。
    16于非林:《永仁菜园子石棺墓清理简报》,《云南文物》(总第46期),1998年1期。
    17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昌都卡若》,文物出版社1985年1月,北京。
    18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小恩达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第28-43页。
    19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永芝发现的古墓葬》,《考古》1975年第4期,第244-248页。
    20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县石底古墓》,《考古》1983年第3期,第275-276页。
    21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县纳古石棺墓》,《考古》1983年第3期,第220-225页。
    22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剑川鳌凤山古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0年第2期,第239-265页。
    23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剑川海门口青铜时代早期遗址》,《考古》1995年第9期,第775-787页。
    24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永平新光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第2期,第203-229页。
    25参网页新闻:http://www.360gx.com/view/view_3797.html
    26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永平新光遗址第四次发掘报告》,《云南文物》(总第65期),2007年第1期,第36-39页。
    1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41-60页。
    2宋治民:《四川西部石棺葬和大石墓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12月,第225-235页。
    3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13-435页。
    4陈祖军:《西南地区的石棺墓分期研究——关于“石棺葬文化”的新认识》,《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171-200页。
    5沈仲常、李复华:《石棺葬文化中所见的汉文化因素初探》,《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第81-83页。
    6李复华、李绍明:《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分期和族属》,《四川文物》1986年第2期,第2-10页。
    7李绍明:《康南石板墓族属初探——兼论纳西族的族源》,《思想战线》1981年第6期,第66-72页。
    8徐学书:《试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源流》,《四川文物》1987年第2期,第14-16页。
    9徐学书:《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综述》,《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4月,成都,第222-245页。
    10李汝能:《岷江上游石棺葬族属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第37-41页。
    11陈显双:《试论宝兴县五龙瓦西沟石棺墓的时代》,《四川文物》1992年第6期,第48-50页。
    12罗二虎:《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87-93页。
    13施劲松:《关于四川牟托一号石棺墓及器物坑的两个问题》,《考古》1996年第5期,第77-82页。
    14陈明芳:《炉霍石棺葬族属刍议——兼论炉霍石棺葬与草原细石器的关系》,《南方文物》1996年第1期,第86-90页。
    15陈德安:《试论川西石棺葬文化与辛店文化及“唐汪式”陶器的关系》,《四川文物》1989年第1期,第7-12页。
    16木基元:《丽江金沙江河谷石棺葬初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第24-30转62页。
    17木基元:《滇西北金沙江河谷石棺葬文化初论》,《东南文化》1995年第2期,第47-52页。
    18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永仁维的石棺墓地发掘记略》,《云南文物》(总第19期),1986年6月,第1-3转31页。
    19童恩正:《四川西南地区大石墓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濮族的几个问题》,《考古》1978年第2期,第104-110页。
    20刘世旭:《试论川西南大石墓的起源与分期》,《考古》1985年第6期,第559-567页。
    21刘世旭:《川西南大石墓与巴蜀文化之比较》,《四川文物》1990年第2期,第22-27页。
    22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17-43页。
    23徐学书:《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初步研究》,《考古》1995年第5期,第415-426页。
    1童恩正、冷健:《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其相关问题》,《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第54-58转63页。
    2江道元:《西藏卡若文化的居住建筑初探》,《西藏研究》1982年第3期,第103-126页。
    3格勒:《略论西藏的原始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兼论西藏原始文化的一些地方特点》,《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第21-28页。
    4霍巍:《论卡若遗址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演变》,《中国藏学》1993年第3期,第93-106页。
    5黄万波:《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群》,《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18卷第2期,1980年4月,163-168页。
    6李昆声:《试论云南新石器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关系》,《云南文物》(总第12期),1982年12月,第19-26页。
    7李昆声、肖秋:《试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文物集刊?2》文物出版社1980年9月,北京,第133-142页。
    8马长舟:《金沙江流域新石器遗址的文化类型问题》,《考古》1987年第10期,第926-930页。
    9阚勇:《试论云南新石器文化》,《云南考古文集——庆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昆明,第17-40页。
    10王大道:《再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型》,《云南考古文集——庆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昆明,第41-61页。
    11陈廷凡:《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墓主死因初探》,《云南考古文集——庆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昆明,第70-73页。
    1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安宁河流域大石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11月,北京。
    13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永仁菜园子、磨盘地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第263-296页。
    14相关遗址参见后面各章相关分析时的注释。
    1岷江上游地区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存时多伴有对石棺墓的清理,如茂县营盘山、安乡等遗址,材料暂未公布。
    2昆明市博物馆等:《金沙江中游地区两处新石器时代石棺葬的发掘》,《考古》2007年第11期,第17-25页。
    3《甘孜州发现大量春秋石棺墓》,巴蜀文化网(2005年4月20日):http://www.bscul.com/boyix/channelboyix/bashu/open.html.aspx?id=14423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06年稻城县瓦龙村石棺墓群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7年第4期,第3-7页。
    5江章华:《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四川文物》2004年第3期,第10-14页。
    6陈卫东、王天佑:《浅议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四川文物》2004年第3期,第15-21页。
    7辛中华:《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四川文物》2005年第1期,第9-14转39页。
    8陈剑:《波西、营盘山及沙乌都——浅析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演变的阶段性》,《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5期,第65-70页。
    9赵殿增:《四川考古的世纪回顾与展望》,《考古》2004年第10期,第3-13页。
    10蒋成、陈剑:《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3期,第27-31页。
    11陈学志主编:《阿坝文物览胜》,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成都。
    12江章华:《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试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3-11页。
    13李永宪:《卡若遗址动物遗存与生业模式分析——横断山区史前农业观察之一》,《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50-56页。
    14陈剑、何锟宇:《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环境与生业初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57-65页。
    15刘弘、王昊:《横栏山遗址和礼州遗址经济形态之比较》,《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43-49页。
    16谢辉、江章华:《岷江上游的石棺墓》,《四川文物》2002年第1期,第9-15页。
    17石硕:《藏彝走廊地区石棺葬所属人群探讨》,《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4卷第1期,2005年2月,第1-7页。
    18李维维:《岷江上游地区石棺葬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19代丽鹃:《岷江上游石棺葬“旋涡纹”罐浅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3期,第44-52转76页。
    20郭继艳:《川滇地区石棺葬的区域类型》,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
    21郭继艳:《云南地区石棺葬的分区研究》,《四川文物》2002年第2期,第67-73页。
    22周志清:《云南洱海地区石棺墓初步研究》,《四川文物》2002年第5期,第47-50页。
    23罗二虎:《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文化性质》,《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3期,第58-64页。
    24罗二虎:《试论卡莎湖文化》,《华夏考古》2008年第4期,第97-106页。
    25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成都。
    26王仁湘:《西南地区史前陶器衬花工艺探讨》,《四川文物》2008年第1期,第33-40页。
    27王仁湘:《黄河上游彩陶南传之路探索》,见于:http://www.gs.xinhuanet.com/gansucaitao/2005-12/19/content_5847729.htm
    1石硕:《藏彝走廊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区域类型及其与甘青地区的联系》,《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2期,第113-118页。
    2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第127-160页。
    3邱兹惠:《云南青铜文化的骑马纹样》,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北京,第235-250页。
    4辛中华:《青藏高原东麓考古学文化特征及其传播的一般思考》,《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1999》,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北京,第152-170页。
    5刘弘:《金沙江文化研究缘起》,《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4期,第6-7页。另,该期杂志是金沙江流域文化研究的专刊,还有众学者的文章,此不再提及。
    6陈剑:《黄河长江上游史前文明互动研究的新进展——青藏高原东麓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西部考古协作会侧记》,《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5年第6期,第10-17页。
    7李飞:《云贵高原及相关地区考古新进展——“第三届西部考古协作会暨云贵高原史前文化研讨会”纪要》,《四川文物》2007年第4期,第78-86页。
    8周然朝:《第五届西部考古协作会暨“史前时代的中国西部——以云贵高原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第89-93页。
    9孙华:《西南考古的现状与问题——代〈南方文物〉“西南考古”专栏主持辞》,《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第76-83页。
    10俞伟超:《四川地区考古文化问题思考》,《四川文物》2004年第2期,第3-5页。
    1马厂文化分布中心区在湟水流域至兰州一线,甘青地区南部诸地基本未见该类遗存,故不再提及。
    2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11月,北京,第50页。
    3杨建芳:《庙底沟仰韶遗址彩陶纹饰的分析》,《考古》1961年第5期,第266-271页。
    4严文明:《论庙底沟仰韶文化的分期》,《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第49-78页。
    5田建文、薛新民、杨林中:《晋南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新认识》,《文物季刊》1992年第2期,第35-44页。
    6余西云:《西阴文化:中国文明的滥觞》,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北京。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4月,北京。
    2余西云:《西阴文化:中国文明的滥觞》,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北京,第77页。
    3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等:《宝鸡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6月,北京,第62页,图五〇,2、8。
    4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等:《宝鸡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6月,北京,第59页,图四八,8。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4月,北京。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北京。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北京,第690-691页。
    4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等:《宝鸡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6月,北京,第23页,图二〇,1;第54页,图四五,3。
    5见报告第310页,图二二○,1。
    6见报告第309页。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北京。
    2赵建龙:《礼县高寺头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70-271页。
    3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都县大李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2月,北京,第1-40页。
    4陈苇:《武都大李家坪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再探》,《四川文物》2008年第4期,第30-36页。
    5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甘肃分队:《白龙江流域考古调查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12月,北京,第26-37页;赵雪野、司有为:《甘肃白龙江流域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4期,第8-16页。
    6李振翼:《洮河中上游(甘南部分)考古调查简报》,《文博》1992年第5期,第3-11页。
    7调查材料存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蒙该所陈国科同志通报。
    8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第15-20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等:《青海民和县胡李家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1期,第56页。
    1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11月,北京,第51页。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北京,第692页。
    1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都县大李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2月,北京,第35页。
    2陈苇:《武都大李家坪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再探》,《四川文物》2008年第4期,第30-36页。
    1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11月,北京,附录,第250页。
    2本文所指的马家窑文化是与半山、马厂并列的考古学文化。学界以往有多种称谓,如“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期”、“马家窑式”、“马家窑类型”、“马家窑文化”等。夏鼐首次提出“马家窑文化”,但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非注明,本文取狭义之说。(见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夏鼐文集·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第269-310页。)
    3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等:《宝鸡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6月,北京。福临堡三期部分彩陶片,见报告图一一一,第145页。
    4马继贤:《汉源县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8月,北京,第270-271页。
    5陈洪海:《宗日遗存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5月,第77-81页。
    6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兰州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8页。
    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兰州西坡坬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9期,第1-4页。
    8甘肃省博物馆:《兰州曹家咀遗址的试掘》,《考古》1973年第3期,第149-150页。
    9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兰州马家窑和马厂类型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75年第6期,第76-84页。
    10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北京,第111-161页。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武山傅家门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考古学集刊·16》,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北京,第380-454页。
    1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等:《青海同德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第1-14页。
    1青海省考古队:《青海民和核桃庄马家窑类型第一号墓葬》,《文物》1979年第9期,第29-32页。
    2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乐都县脑庄发现马家窑类型墓》,《考古》1981年第6期,第554-555页。
    3连城发掘队:《从马家窑类型驳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文物》1976年第3期,第24-30页。
    4严文明、张万仓:《雁儿湾与西坡坬》,《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北京,第12-31页。
    5张学正等:《谈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分期和相互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12月,北京,第56页。
    6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北京,第158-159页。
    7张忠培、李伊萍:《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8月,北京,第265-272页。
    8丁见祥:《马家窑文化的分期、类型、来源及其与周边文化关系》,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1张强禄:《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2002年第1期,第47-60页,第49页,图一。
    2裴文中:《甘肃史前考古报告》,《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11月,北京。
    3连城发掘队:《从马家窑类型驳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文物》1976年第3期,第24-30页。
    4注:结合胡李家遗址出土遗存来看阳洼坡遗址所谓的“石岭下类型”遗存,实为不确,目前更多学者认为其性质属于庙底沟文化。可参见丁见祥《马家窑文化的分期、类型、来源及其与周边文化关系》第38页,《青海民和县胡李家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1期,第56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4月,北京。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武山傅家门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考古学集刊·16》,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北京,第380-454页。
    1马承源:《甘肃灰地儿及青岗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考古》1961年第7期,第355-360页。
    2谢端琚:《论石岭下类型的文化性质》,《文物》1981年第4期,第21-27页。
    3连城发掘队:《从马家窑类型驳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文物》1976年第3期,第24-30页。
    4严文明:《甘肃彩陶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第62-76页。这里补充说明:从目前公布材料和研究情况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仍然是坚持庙底沟文化——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观点。参见《武山傅家门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5严文明、张万仓:《雁儿湾与西坡坬》,《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北京,第12-31页。这种变化主要是将石岭下类型降低了一个层次,属于马家窑期(即本文所指的马家窑文化)最早阶段,但认同马家窑文化是庙底沟文化经历石岭下组逐渐成长的。
    6张忠培,李伊萍:《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8月,北京,第265-272页。
    7张强禄:《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2002年第1期,第47-60页,第58页。
    8丁见祥:《马家窑文化的分期、类型、来源及其与周边文化关系》,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第38-39页。
    1张学正、张朋川、郭德勇:《谈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分期和相互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文物出版社1980年12月,第60-61页。
    1碳十四数据转引自丁见祥:《马家窑文化的分期、类型、来源及其与周边文化关系》,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第12页。丁文认为两个年代数据偏晚,本文赞同其说。
    2夏鼐:《碳十四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年第4期,第223页。
    3张强禄:《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2002年第1期,第47-60页,第49页,图一。
    1张忠培、李伊萍:《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8月,北京,第270页。
    2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11月,北京,附录,第250-252。关于石岭下类型,我们推测可能还会更早,略当于庙底沟文化中晚期之际。
    3陈苇:《武都大李家坪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再探》,《四川文物》2008年第4期,第30-36页。
    4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华县泉护村》,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北京,第117页。
    5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北京。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报告——浒西庄与赵家来遗址》,文物出版社1988年6月,北京。
    7这里对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期采用的是山西垣曲古城东关遗址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分期,即早、中、晚三期。详见《垣曲古城东关》,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北京。
    8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华县泉护村》,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北京。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陇东镇原常山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第201-210页。
    2陈昱、洪方:《陇东镇原常山下层遗存浅析》,《考古》1982年第4期,第392-307转406页。
    3胡谦盈:《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成都,275-276页。不过,张忠培先生在《齐家文化的研究》一文中指出“暂不宜把西吉县兴隆镇及上齐家视为和镇原常山下层一样的遗存”。此处存疑。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北京。
    5此测年数据可能偏早,详见陈昱、洪方:《陇东镇原常山下层遗存浅析》,《考古》1982年第4期,第392-307转406页。
    6高东陆:《同德县巴沟乡兔儿滩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遗址发现记》,《青海考古学会会刊》第7期,1985年。
    7海南民族博物馆等:《贵南、同德两县考古调查简报》,《青海文物》第4期,1990年9月,第57-70页。
    8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等:《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第1-14页。
    9陈洪海等:《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考古》1998年第5期,第15-26页。
    1陈洪海:《宗日遗存研究中的几点思考》,《西部考古·第一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西安,第106-113页。
    2宗日考古队:《宗日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中国文物报》1997年11月7日一版。
    3陈洪海等:《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考古》1998年第5期,第15-26页。
    4陈洪海等:《宗日遗址文物精品与论述选集》,四川科技出版社1999年,成都。
    5安特生著,乐森珣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925年6月。北平。
    6杨建芳:《略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分期》,《考古学报》1962年第1期,第49-80页。
    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兰州青岗岔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2年第3期,第26-31页。
    8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等:《甘肃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地》,《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第199-227页。
    9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墓地》,《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第193-210页。
    10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景泰张家台新石器时代的墓葬》,《考古》1976年第3期,第180-186页。
    11甘肃省博物馆等:《兰州花寨子“半山类型”墓葬》,《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第221-238页。
    12甘肃省博物馆等:《兰州土谷台半山—马厂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第191-222页。
    13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北京。
    14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阳山》,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北京。
    15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甘肃康乐边家林新石器时代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4期,第63-76页。
    16石龙:《甘肃康乐县张寨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文物》1992年第4期,第77-81页。
    17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兰州焦家庄和十里店的半山陶器》,《考古》1980年第1期,第7-19页。
    18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兰州皋兰山营盘岭出土半山类型陶器》,《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6期,第1-4页。
    19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青海循化苏呼撒墓地》,《考古学报》1994年第4期,第425-469页。
    20卢耀光:《循化西滩半山类型墓葬清理简报》,《青海考古学会会刊》(五),第27-29页。
    2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等:《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第1-14页。
    1李伊萍:《半山、马厂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北京,第32-67页。
    2张弛:《半山式文化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北京,第33-77页。
    3李水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北京。
    4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11月,北京,第92-93页。
    1张忠培、杨晶:《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的研究——兼谈客省庄文化流向》,《北方文物》2002年第3期,第1-15页。
    2段天璟:《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2月。
    3张忠培、杨晶:《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的研究——兼谈客省庄文化流向》,《北方文物》2002年第3期,第13页。
    4与西南地区联系不密切的四坝、沙井和诺木洪文化不再提及。
    5安特生著,乐森珣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925年6月,北平。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第29-62页。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第57-96页。
    8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1月,北京,第141页。
    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第53-70页。
    10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第421-448页。
    11任步云:《甘肃秦安县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考古通讯》1958年第5期,第6-11页。
    1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1月,北京,第161-162页。
    13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马厂、齐家、辛店文化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第306-318页。
    14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等:《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北京。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等:《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2期,第12-28页。
    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大通陶家寨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增刊》2002年,第1-8页。
    3甘肃省岷县文化馆:《甘肃岷县杏林齐家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5年第11期,第977-979页。
    4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积石山县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96年第11期,第46-52页。
    5谢端琚:《试论齐家文化与陕西龙山文化的关系》,《文物》1979年第10期,第60-68页。
    6谢端琚:《论大何庄与秦魏家齐家文化分期》,《考古》1980年第3期。248-254页。
    7胡谦盈:《试论齐家文化的不同类型及其源流》,《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成都,第252-259页。
    8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第2期连载。
    9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
    10青海省文物处考古队等:《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葬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文物》1976年第1期,第67-78页。
    11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11月,北京,第131页。
    12严文明:《甘肃彩陶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第71页。
    13胡谦盈:《试论齐家文化的不同类型及其源流》,《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成都,257-259页。
    1张忠培:《齐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北方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3月,北京,第105-147页。
    2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第276页。
    3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第205页。
    4安特生著,乐森珣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925年6月,北平。
    5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夏鼐文集(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269-310页。原载《中国考古学报》第4册,1949年,第71-137页。
    6见《甘肃考古记》和《临洮寺洼山发掘记》。
    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第11-52页。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1980年甘肃庄浪徐家碾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北京。
    9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西和栏桥寺洼文化墓葬》,《考古》1987年第8期,678-691页。
    10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甘肃合水九站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北京,第300-477页。
    11胡谦盈:《试论寺洼文化》,《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成都,第222-229页。
    12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
    13宋江宁:《试论寺洼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6月。
    14周赟:《寺洼文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1宋江宁:《试论寺洼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6月。
    2宝鸡市博物馆等:《宝鸡竹园沟等地西周墓》,《考古》1978年5期,第289-296页。
    3需做说明的是笔者对寺洼文化的来源持保留意见,详见张忠培等先生《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的研究——兼谈客省庄文化流向》一文,因本文研究讨论重点并非其源流,且来源认识不会对本文研究结论有实质性谬误,故不赘述。
    4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第229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张家咀与姬家川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第187-220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莲花台辛店文化遗址》,《考古》1980年第4期,第296-310页。
    7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临夏莲花台辛店文化墓葬发掘报告》,《文物》1988年第3期,第7-19页。
    8苏生秀、陈洪海:《青海民和核桃庄山家头墓地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1期。
    9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民和核桃庄》,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北京。
    10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等:《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北京。
    11严文明:《甘肃彩陶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第62-76页。
    12南玉泉:《辛店文化序列及其与卡约、寺洼文化的关系》,《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5月,北京,第73-109页。
    13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北京,第166-203页。
    14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
    15张学正等:《辛店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北京,第122-152页。
    16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民和核桃庄》,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北京,第280页。
    17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第220页。
    1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夏鼐文集(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306页。
    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近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1年1月,北京,第327-333页。
    3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青海循化苏呼撒墓地》,《考古学报》1994年第4期,第425-469页。
    4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湟中下西河潘家梁卡约文化墓地》,《考古学集刊·8》,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北京,第28-86页。
    5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县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8期,第27-44页。
    6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化隆县上半主洼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青海文物》第6期,第29-41页。
    7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县上半主洼卡约文化墓地第二次发掘》,《考古》1998年第1期,第51-64页。
    8刘宝山、窦旭耀:《青海化隆县下半主洼卡约文化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第3-11页。
    9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贵德山坪台卡约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第255-274页。
    10青海省湟源县博物馆等:《青海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第11-34页。
    11高东陆、许淑珍:《青海湟源莫布拉卡约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1期,第1012-1016页。
    1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海大通县黄家寨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94年第3期,第193-206页。
    13王武:《青海刚察县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青海文物》第4期,第15-21页。
    14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2月。
    15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
    16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2月。
    17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第243页。
    1安志敏:《略论甘肃东乡自治县唐汪川的陶器》,《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第23-31页。
    2安志敏:《<略论甘肃东乡自治县唐汪川的陶器>补记》,《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3年12月,北京,第232页。
    3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11月,北京,第178页。
    4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979年11月,北京,第163页。
    5许新国:《试论卡约文化的类型与分期》,《青海文物》(创刊号),第35-44页;《青海文物》第2期,第38-44页。转引自: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
    6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北京,第193-210页,第199页。
    7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北京,第166-203页。
    8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2月,第40-45页。
    1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第10-17页。
    2张忠培:《中国北方考古文集·编后记》,文物出版社1990年3月,北京,第263-266页。
    3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2月,第212页。
    4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北京,第114-130页。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北京,第692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陇东镇原常山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第201-210页,第210页。
    3李水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北京,第199页。
    4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北京。
    5韩建业:《半山类型的形成与东部文化的西迁》,《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3期,第33-38页。
    1韩宪纲:《西北自然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7月,西安,第150页。
    2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等:《宝鸡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6月,北京,第145页,图一一一,3、4、6、7。
    3李伊萍:《半山、马厂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北京,第52页。
    4注:武威皇娘娘台遗址代表了河西走廊齐家文化面貌,因与本文后续研究几无关系,不再赘述。
    5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1月,北京。
    6陈德安:《试论川西石棺葬文化与辛店文化及“唐汪式”陶器的关系》,《四川文物》1989年第1期,第7-12页。
    1张强禄:《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2002年第1期,第47-60页,第49页,图一。
    2陈洪海等:《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考古》1998年第5期,第15-26页。
    1引自百度百科——岷江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8432.htm。
    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岷江上游考古调查报告》,待刊。引自《四川理县箭山寨遗址2000年的调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15-24页。
    3六次发掘是为“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课题组成部分之一。
    4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00》,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北京,第1-77页。
    5承蒙成都博物院陈剑老师提供方便,笔者于2008年2月观摩了存于成都市博物院库房的六次发掘所获的标本。在此谨表谢忱!
    1注:层位关系中的墓葬单位均为青铜时代石棺墓葬,此处不涉及这批墓葬材料的探讨。
    2报告描述地层堆积未见第6层,但说第6层下为生土,此处从文字描述。
    1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00》,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北京,第1-77页,图一九,9,第22页。
    2陈剑:《波西、营盘山及沙乌都——浅析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演变的阶段性》,《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5期,第65-70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汶川县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11期,第3-14页。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汶川县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四川文物》2004年增刊,第63-91页。姜维城遗址发掘工作是为“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课题组成部分之一。
    1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四川理县汶川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65年第12期,第614-618页。
    2陈苇:《武都大李家坪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再探》,《四川文物》2008年第4期,第30-36页。
    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理县箭山寨遗址2000年的调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15-24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0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勘探试掘取得新成果》,《四川文物》2007年第1期,第15-23页。
    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波西遗址2002年的试掘》,《成都考古发现·2004》,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北京,第1-12页。
    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白水寨及下关子遗址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8-14页。
    4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白水寨和沙乌都遗址2006年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07年第6期,第3-12页。
    1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白水寨及下关子遗址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8-14页。
    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下关子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8年第2期,第3-14页。
    3陈剑:《四川盆地西北缘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第5-15页。
    4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安乡遗址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1-7页。
    5见上注释,其简报后的附录部分。
    6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0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勘探试掘取得新成果》,《四川文物》2007年第1期,第15-23页。
    1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沙乌都遗址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4》,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北京,第13-19页。
    2蒋成、陈剑:《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3期,第27-31页。
    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00》,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北京,第1-77页,第75页。
    4江章华:《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四川文物》2004年第3期,第10-14页。
    5张强禄:《试论白龙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与川北川西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关系》,《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成都,第70-75页。
    6陈卫东、王天佑:《浅议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四川文物》2004年第3期,第15-21页。
    1张忠培、李伊萍:《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8月,北京,第265-272页,第270页。
    2参见《四川汶川县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图十三,1,第70页。原报告称为折腹罐,但从其刊布的两件器物(图十三,2)来看,均为盆型,此处名称从盆。
    1洪玲玉、崔剑锋、陈洪海、王辉、陈剑:《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西北地区的彩陶与长途贸易》,第四届东亚考古会,2008年6月2-5日,北京。
    2注:此信息为陈剑老师给笔者的回信中所说。再次感谢成都博物院诸位老师。
    3江章华:《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四川文物》2004年第3期,第10-14页。
    4黄昊德、赵宾福:《宝墩文化的发现及其来源考察》,《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2期,第14-18页。
    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石棺葬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7》,文物出版社1983年2月,北京,第34-55页。
    2茂汶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四川茂汶营盘山的石棺葬》,《考古》1981年第5期,第411-421页;2000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营盘山遗址再度出土石棺墓遗存,目前材料还未发表。
    3高维刚:《茂汶县石棺墓清理简报》,《四川文物》1986年第2期,第76-77页。
    4茂县羌族博物馆等:《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文物》1994年第3期,第4-40页。
    5蒋宣忠:《四川茂汶别立、勒石村的石棺葬》,《文物资料丛刊·9》,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北京,第81-92页。
    6徐学书:《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综述》,《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4月,成都,第222-245页。另,这批材料至今未见发表。
    7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安乡遗址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1-7页。简报公布的是新石器时代遗存,只是在前言中提及遗址上层有石棺墓遗存,但已经破坏严重。
    8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白水寨及下关子遗址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8-14页。简报公布的是新石器时代遗存,仅在文中提及遗址有石棺墓遗存分布。
    9叶茂林、罗进勇:《四川汶川县昭店村发现的石棺葬》,《考古》1999年第7期,第84-85页。
    10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41-60页。
    11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41-60页。
    12蒋成、陈剑:《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3期,第27-31页。
    13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41-60页。
    14李绍明:《四川理县发现很多石棺葬》,《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7期,第166-167页。
    15阿坝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等:《四川理县佳山石棺葬发掘清理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成都,第211-237页。此处需做说明:佳山墓地只有一小部分石棺墓年代是为战国晚期,这部分遗存特征与我们研究城关墓地时所分的第七、八组近似。余下大部分石棺时代已经进入汉代及其以后,因此本文并没有讨论该墓地。
    16蒋成、陈剑:《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3期,第27-31页。
    17徐学书:《试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源流》,《四川文物》1987年第2期,第14-16页。
    1王涵:《我国西南地区一种新的青铜文化》,《云南文物》(总第15、16期),第66-73;40-49页。
    2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13-435页。
    3陈祖军:《西南地区的石棺墓分期研究——关于“石棺葬文化”的新认识》,《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171-200页。
    4郭继艳:《川滇地区石棺葬的区域类型》,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
    5罗二虎:《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文化性质》,《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3期,第58-64页。
    6陈祖军:《西南地区的石棺墓分期研究——关于“石棺葬文化”的新认识》,《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172页。
    7李复华、李绍明:《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分期和族属》,《四川文物》1986年第2期,第2-10页。
    8徐学书:《试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源流》,《四川文物》1987年第2第,第14-16页。
    9宋治民:《试论川西和滇西北的石棺葬》,《宋治民考古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北京,第189-201页。
    10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13-435页。
    11陈祖军:《西南地区的石棺墓分期研究——关于“石棺葬文化”的新认识》,《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171-200页。
    12谢辉、江章华:《岷江上游的石棺墓》,《四川文物》2002年第1期,第9-15页。
    13郭继艳:《川滇地区石棺葬的区域类型》,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
    14罗二虎:《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文化性质》,《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3期,第58-64页。
    1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北京,第255、268页,图一八〇,3。
    2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第359-396页,第379页,图一七,16。
    3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第359-396页,第391页,图二四,1。
    4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5月,北京,第145-176页。
    5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第229页。
    1茂汶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四川茂汶营盘山的石棺葬》,《考古》1981年第5期,第411-421页。
    2蒋宣忠:《四川茂汶别立、勒石村的石棺葬》,《文物资料丛刊·9》,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北京,第81-92页。
    1罗二虎:《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文化性质》,《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3期,第59页。
    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0期,第1-15页,图三三,1。
    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第227-254页,图一三,8。
    4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成都市小南街古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4》,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北京,第1-13页,第6页,图7,2。
    1叶茂林、罗进勇:《四川汶川县昭店村发现的石棺葬》,《考古》1999年第7期,第84-85页。其中,报告说明另有一件夹砂褐陶小平底罐,已被打碎,未收集。
    2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国墓地》(上),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北京,第9页,图六,1。
    3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国墓地》(上),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北京,第12页。
    4孙华:《关中商代诸遗址的新认识——壹家堡遗址发掘的意义》,《考古》1993年第5期,第426-443页。
    5江章华、王毅、张擎:《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考古学报》2002年第1期,第1-22页。
    6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等:《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上),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北京,第215页,图一三〇,4。
    7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第127-160页,第138页。
    8商县图书馆等:《陕西商县紫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第33-47页。
    9刘斌:《客省庄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7月。该文对紫荆遗址客省庄文化遗存的分析认为属于第三期遗存,同时后面还有一个老牛坡期。而昭店M1这几件陶器恰与商县紫荆遗址客省庄文化遗存和老牛坡遗址商代晚期遗存都有相似之处,共存于一座墓葬,实有令人费解之状。不过,根据同出的尖底盏,我们认为昭店M1的年代与后者更为接近,大体处于商末周初之际。
    10刘士莪:《老牛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西安,第310页,图二六九,2。
    11孔蜀筠:《试论老牛坡商代文化遗址》,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7月,第54页,附图14。
    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石棺葬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7》,文物出版社1983年2月,北京,第34-55页。
    2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繁县水观音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第404-410页,第406页,图三,3、11、13。
    3江章华、王毅、张擎:《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考古学报》2002年第1期,第1-22页。
    4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大邑五龙战国巴蜀墓葬》,《文物》1985年第5期,第29-40页。陶釜M3:16、矮圈足豆M3:9、铜鍪M2:13分别与城关墓地同类器相近。
    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大邑五龙乡土坑墓清理简报》,《考古》1987年第7期,第604-610页。矮圈足豆M19:32、鍪M18:9分别与城关墓地第六组同类器相同。
    1四川省博物馆:《成都青羊宫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第411-414页。矮圈足豆与城关墓地第六组AM3:4相近。
    2四川省博物馆:《成都西郊战国墓》,《考古》1983年第7期,第597-600页。钺(墓:27)与城关墓地第六组AM3:7相同。
    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犍为金井乡巴蜀土坑墓清理简报》,《文物》1990年第5期,第68-75页。铜鍪M6:9、钺M5:11分别与城关墓地第六组AM3:8、AM3:7相同。
    4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第1-20页。铜盘M172:26与城关墓地第六组铜盘AM3:5相近似。
    5孙华:《四川盆地青铜文化初论》,《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北京,第33页。
    6江章华、张擎:《巴蜀墓葬的分区与分期初论》,《四川文物》1999年第3期,第23-35页。
    7李明斌:《成都地区战国考古学遗存初步研究》,《四川文物》1999年第3期,第36-46页。
    8李冬楠:《晚期巴蜀文化出土兵器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7月。城关墓地第六组钺AM3:7形制大体介于李文的第二期和第三期之间形态,其第二期为战国中期,第三期为战国晚期早段。参见李文附图三。
    9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石棺葬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7》,文物出版社1983年2月,北京,第34-55页,第48页。
    10茂县羌族博物馆等:《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文物》1994年第3期,第4-40页。
    1施劲松:《关于四川牟托一号石棺墓及器物坑的两个问题》,《考古》1996年第5期,第77-82页。
    2霍巍:《关于岷江上游牟托石棺墓几个问题的探讨》,《四川文物》1997年第5期,第6-10页。
    3李先登、杨英:《四川茂县牟托石棺墓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1期,第49-57页。
    4宋治民:《四川茂县牟托1号石棺墓若干问题的初步分析》,《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成都,第267-284页。
    5于春:《茂县牟托村“翼龙”与三星堆龙之比较——兼论三星堆文化向北传播的途径》,《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
    2期,第52-56页。鉴于二者年代上差距较远,笔者对此观点持保守态度。
    6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繁县水观音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第404-410页。
    7冯汉骥:《四川彭县出土的铜器》,《文物》1980年第12期,第33-44页。另据孙华研究年代当在西周早期,见孙华:《彭县竹瓦街铜器再分析——埋藏性质、年代、原因及其文化背景》,《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北京,第126-168页。
    8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南京,第409-411页。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编:《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四),文物出版社1984年8月,北京,第43页。
    2四川省博物馆等:《四川彭县西周窖藏铜器》,《考古》1981年第6期,第496-499转555页,图二,3。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三秦出版社1998年8月,西安,图八〇,2、5,第108、154-155页。
    4井中伟:《先秦时期青铜戈·戟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7月,第205-206页。这里需做说明,井文将牟托一号墓所出戈定为巴蜀文化区的战国晚期遗存,我们不大认可这个结论,原因在于此戈形制与秦戈相同,与晚期巴蜀戈有较大差别,不宜归入后者研究。正如宋治民先生将绵竹清道船棺墓葬中出土与之相同的戈定为“中原文化因素”,见宋治民:《四川战国墓葬试析》,《宋治民考古文集》。
    5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绵竹县船棺葬》,《文物》1987年第10期,第28-33页,图一一,14。
    6宋治民:《四川战国墓葬试析》,《宋治民考古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北京,第53-69页。
    7苏奎、尹俊霞:《试析西南夷地区的三叉格铜柄铁剑》,《四川文物》2005年第2期,第48-55页。
    8杨建华:《东周时期新疆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系》,《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北京,第448-460页。
    9庆阳地区博物馆等:《甘肃庆阳城北发现战国时期葬马坑》,《考古》1988年第9期,第852转860页,图一,1。
    10周兴华:《宁夏中卫县狼窝子坑的青铜短剑墓群》,《考古》1989年第11期,第971-980页,图四,1、2。
    11罗丰、延世忠:《1988年固原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1期,第17-21页。
    12罗丰、韩孔乐:《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0年第5期,第403-418页。
    13罗丰:《以陇山为中心甘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第1、2期(合刊),第29-49页,图二,16。
    14延世忠:《宁夏固原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1994年第9期,第94-96页,图二。
    15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北京,第43页。
    1林沄:《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2月,北京,第368-386页,第374页。
    2罗丰:《以陇山为中心甘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第1、2期(合刊),第36页,
    3施劲松:《关于四川牟托一号石棺墓及器物坑的两个问题》,《考古》1996年第5期,第80页。
    4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41-60页。
    5需做说明的是两次调查清理的石棺墓出土遗存,报告并未公布详尽的器物图,仅在文后墓葬登记表中对随葬器物做有文字说明,但观察刊布的两件I式双耳罐器物图,形态明显不一,余下的八件I式双耳罐无法判断。因此对没有刊布线图的墓葬我们不再分析。
    1罗二虎:《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文化性质》,《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3期,第58-64页。另,此节后面与该文相关的讨论不再加注。
    1魏达议:《雅安石器调查记》,《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第48-49页。
    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雅安沙溪遗址发掘及调查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三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12月,成都,第293-339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05年雅安沙溪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7年第3期,第3-18页。
    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第227-254页。
    2马继贤:《广汉月亮湾遗址发掘追记》,《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2月,成都,第310-324页。
    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2期,第1-23,转37页。
    4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繁县水观音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第404-410页。
    5四川大学博物馆等:《成都指挥街周代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成都,第171-210页。
    6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清理报告》,《考古学报》1957年第4期,17-31页。
    7李明斌:《四川雅安沙溪遗址陶器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考古》1999年第2期,第75-81页。
    8江章华、王毅、张擎:《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考古学报》2002年第1期,第1-22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北京,第228页。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四川乐山市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88年第1期。
    1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荥经同心村巴蜀墓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1期,第49-54页。
    12荥经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四川荥经县同心村巴蜀墓的清理》,《考古》1996年第7期,第41-45页。
    1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群第一、二次发掘》,《考古》1984年第12期,第1072-1084转1091页。
    1周曰琏:《四川芦山出土巴蜀符号印及战国秦汉私印》,《考古》1990年第1期,第32-35页。
    2周曰琏:《四川芦山出土的巴蜀文化器物》,《考古》1991年第10期,第892-901页。
    3李晓鸥、刘继铭:《四川荥经县烈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第7期,第602-606页。
    4荥经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四川荥经南罗坝村战国墓》,《考古学报》1994年第3期,第381-396页。
    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宝兴汉塔山战国土坑积石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第337-366页。
    6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县汉代石棺墓》,《考古》1982年第4期,第377-380页。
    7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出土的西汉铜器》,《考古》1978年第2期,第139-140页。
    8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县的石棺墓》,《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6期,第9-13转46页。
    9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宝兴陇东东汉墓群》,《文物》1987年第10期,第34-53页。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6月,北京,第117页,图八九,1。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1980年甘肃庄浪徐家碾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北京,第71页,图四〇,8。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宝兴硗碛水电站淹没区考古发掘报告》,《四川文物》2004年增刊,第5-62页,图四十,1。
    2不过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硗碛雅尔撒遗址虽然定为汉代遗存,分为二期四段,其第一期以红褐陶系为大宗,但前段不见灰陶系陶器,不见半两、铜权、铜扣、铁锄等,后段则出有前面所述器物。正如报告也认为“前后两段差距稍大”。结合前文我们分析认为汉塔山有类似于周文化的陶器出土,且在红褐陶系上与寺洼文化有着联系,包括下文我们即将分析的南罗坝村墓地陶器与寺洼文化之间紧密的联系,基于此,我们更倾向于汉塔山素面陶罐年代可能更早,略可当于战国时期。此外,汉塔山墓地所出的这类陶罐,其形制与齐家文化陶罐也有一定相近之处,视为孓遗应无问题,那么年代理当不会太晚。诚然,这也只是推测而已。
    3罗二虎:《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87-93页。
    4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出土的西汉铜器》,《考古》1978年第2期,第139-140页。
    1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甘肃合水九站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北京,第300-477页。图七二,6,第404页。
    2参报告表二四甲类平口双耳罐分项统计表,第409-410页。
    3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甘肃分队:《白龙江流域考古调查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12月,北京,第26-37页,图版十二,1。
    4甘肃博物馆:《甘肃彩陶》,文物出版社1979年12月,北京,图38。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1980年甘肃庄浪徐家碾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北京,第84页,图四六,1。
    1陈显双:《试论宝兴县五龙瓦西沟石棺墓的时代》,《四川文物》1992年第6期,第48-50页。
    2罗二虎:《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87-93页。
    3罗二虎:《试论卡莎湖文化》,《华夏考古》2008年第4期,第97-106页。
    1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等:《四川马尔康县哈休遗址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07年第4期,第8-15页。
    2试掘材料暂未公布。
    3蒋明权:《四川阿坝哈休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6年5月24日第2版。
    4陈剑、陈学志:《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寻踪》,《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第5-10页。
    5卫昕:《成都日报》2006年4月30日第A08版。
    1简报中称为彩陶盆,但从口沿残片观察及文字描述,似为罐。此处从罐。
    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马尔康县孔龙村遗址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41-50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遗址发掘简报》,《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北京,第59-77页。
    2陈剑、何锟宇:《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环境与生业初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57-65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遗址发掘简报》,《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北京,第60页。
    1陈剑、何锟宇:《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环境与生业初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57-65页。
    2这次试掘材料还未发表,笔者仅对遗址情况略作介绍。在此也感谢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陈学志等诸位老师给予笔者的帮助。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马尔康县白赊村遗址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51-61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地下文物遗存调查》,《四川文物》2005年第6期,第17-20页。
    2陈剑、何琨宇:《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环境与生业初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57-65页。
    3刘磐石、魏达议:《四川省汉源县大树公社狮子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1974年第5期,第91-92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四川汉源县大树乡两处古遗址调查》,《考古》1991年第5期,第385-389页。
    5马继贤:《汉源县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8月,北京,第270-271页。
    1马继贤:《汉源县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8月,北京,第271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08年第1期,第3-15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一九)》,《考古》1992年第7期,第660页。
    4王瑞琼:《汉源县瀑布沟水库淹没区文物古迹调查简况》,《四川文物》1990年第3期,第68-71页。
    5大渡河中游考古队:《四川汉源县2001年度的调查与试掘》,《成都考古发现·2001》,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北京,第306-383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汉源县麦坪村、麻家山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2期,第3-19页。
    7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汉源县麦坪新石器时代遗址2007年的发掘》,《考古》2008年第7期,第11-19页。
    1此遗址海拔高度为笔者通过Google Earth软件定位所获,原报告并未提供此信息,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汉源大地头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2006年第2期,第4-9页。
    3这两件标本参见大渡河中游考古队:《四川汉源县2001年度的调查与试掘》图九,1、3,《成都考古发现·2001》,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北京,第317页。
    1大渡河中游考古队:《四川汉源县2001年度的调查与试掘》,《成都考古发现·2001》,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北京,第306-383页。
    2陈卫东、周科华:《四川石棉三星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7月28日,第2版。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石棉三星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第3-25页。
    4汉源县文化馆:《四川汉源大窑石棺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第3-5页。
    5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13-435页。
    1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0年4期,第443-456页,第452页,图一〇,10。
    2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的房基遗址》,《考古》1973年6期,第330-336页,第335页,图五。
    3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北京,第140页,图一〇八,1。
    4参看后面第五节关于卡若遗址的分期。
    5刘化石、刘志岩:《四川大渡河中游发现新的考古学文化——汉源县麦坪遗址2007年发掘成果》,《中国文物报》2008年6月6日,第5版。
    6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08年第1期,第3-15页。
    1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等:《四川马尔康县木尔溪遗址试掘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25-40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宝兴硗碛水电站淹没区考古发掘报告》,《四川文物》2004年增刊,第5-62页。
    3雅安地区文物志编委会:《雅安地区文物志》,巴蜀书社1992年9月,成都,第28-30页。
    4这里需做说明:笔者将原简报中属于第三期的F2、H5两单位调整到本文的第二期五段,详细参见前文“罕额依新石器时代遗存”部分。
    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宝兴陇东东汉墓群》,《文物》1987年第10期,第34-53页。
    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民和核桃庄》,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北京。
    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宝兴陇东东汉墓群》,《文物》1987年第10期,第34-53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张家咀与姬家川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第187-220页,第199、201页,图一四,5、8,图一五,10。
    1这次试掘材料还未发表,笔者仅对遗址情况略作介绍。再次感谢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陈学志等诸位老师给予笔者的帮助。
    2帕尔巴石棺墓情况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所长陈学志老师口头介绍,材料暂未发表。墓葬及骨管照片均为陈老师惠赐,在此谨致谢忱!
    3王春明、赵怡:《四川阿坝发现大量石棺古墓》,新华网四川频道,2005年8月12日,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5-08/12/content_4863640.htm
    4陈学志:《马尔康孔龙村发现石棺葬墓群》,《四川文物》1994年第1期,第70-71页。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地下文物遗存调查》,《四川文物》2005年第6期,第17-20页。
    1霍巍:《康区石棺葬遗存考察记——横断山脉地带文物考古调查记之一》,《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4卷第2期,2005年4月,第1-6页。
    2故宫博物院等:《2005年度康巴地区考古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05年第6期,第3-9页。
    3大渡河中游考古队:《四川汉源县2001年度的调查与试掘》,《成都考古发现·2001》,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北京,第306-383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汉源县麦坪村、麻家山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2期,第3-19页。
    5大渡河中游考古队:《四川汉源县2001年度的调查与试掘》,《成都考古发现·2001》,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北京,第306-383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汉源县麦坪村、麻家山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2期,第3-19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08年第1期,第3-15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石棉三星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第3-25页。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汉源桃坪遗址及墓地发掘报告》,《四川文物》2006年第5期,第3-24页。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石棉三星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第21页。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08年第1期,第3-15页。
    6石棉县文化馆:《四川石棉县考古调查》,《考古》1982年第2期,第207-209页。
    7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石棉县永和乡战国土坑墓》,《考古》1996年第11期,第53-61页。
    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石棉永和墓地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3期,第3-18页。
    9大渡河中游考古队:《四川汉源县2001年度的调查与试掘》,《成都考古发现·2001》,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北京,第306-383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汉源县麦坪村、麻家山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2期,第3-19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汉源桃坪遗址及墓地发掘报告》,《四川文物》2006年第5期,第3-24页。
    3石棉县文化馆:《四川石棉县考古调查》,《考古》1982年第2期,第207-209页。
    1安宁河谷土地肥沃,热量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素有“川西第二大平原”之称,被誉为川西南的“粮仓”。
    2江章华:《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试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3-11页。
    3西昌市文物管理所:《四川西昌市横栏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98年第2期,第5-9页。
    4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西昌市大兴横栏山遗址调查试掘简报》,《成都考古研究所·2004》,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北京,第20-38页。
    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测定。见《四川西昌市经久乡马鞍山遗址调查试掘简报》注释7,《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113页。
    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西昌市经久乡马鞍山遗址调查试掘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88-113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凉山州西昌市棲木沟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第13-20页。
    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西昌市营盘山遗址发掘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62-87页。
    3刘世旭、王兆祺:《西昌杨家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北京,第201-203页。
    4江章华:《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试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3-11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德昌县毛家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7年第1期,第3-14页。
    2潘辛宁、周科华、胡昌钰:《西攀高速公路文物遗存调查》,《四川文物》2004年第2期,第9-13页。
    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西昌市经久乡马鞍山遗址调查试掘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88-113页,第112页。
    4安志敏:《四川甘孜附近出土的一批铜器》,《考古通讯》,1958年第1期,第62-63页。
    5甘孜考古队:《四川巴塘、雅江的石板墓》,《考古》1981年第3期,第213-218页。
    6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馆等:《四川雅江呷拉石棺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第5-8页。
    7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甘孜县吉里龙古墓葬》,《考古》1986年第1期,第28-36页。
    8陈显双:《炉霍县发现“石棺葬”墓群》,《四川文物》1984年第4期,第43页。
    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炉霍卡莎湖石棺墓》,《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第207-238页。
    10格勒:《新龙谷日的石棺葬及其族属问题》,《四川文物》1987年第3期,第11-15页。
    11陈剑、刘玉兵、范永刚:《四川九龙查尔村发现石棺葬墓地》,《四川文物》2007年第6期,第90-91页。
    1简报中并未对此装饰做描述,根据吉里龙墓地其他双耳罐多饰有铜泡饰,笔者揣测这件双耳罐可能也装饰的铜泡饰。
    2谷日石棺墓清理所出陶器没有线图,照片也是多件器物一起拍摄,无法辨识具体单位,本文后面不再涉及对此墓地陶器的分析。
    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第1-20页,第5页,图四。
    1故宫博物院等:《2005年度康巴地区考古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05年第6期,第3-9页。
    2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贡觉县香贝石棺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第30-34转29页,第33页,图四,2。
    3陈德安:《试论川西石棺葬文化与辛店文化及“唐汪式”陶器的关系》,《四川文物》1989年第1期,第7-12页。
    4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第127-160页,第147页,图一二。
    1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13-435页,第430页。
    2郭继艳:《川滇地区石棺葬的区域类型》,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第20-22页。
    3陈祖军:《西南地区的石棺墓分期研究——关于“石棺葬文化”的新认识》,《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171-200页。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第57-96页,第79页,图一六,5。
    5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1、2期连载,第1-18、153-176页。
    6此墓地海拔高度为笔者通过Google Earth软件定位所获,原报告并未提供此信息,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7陈显双:《炉霍县发现“石棺葬”墓群》,《四川文物》1984年第4期,第43页。
    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局:《四川炉霍卡莎湖石棺墓》,《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第207-238页。以下如引述报告文字,不再标注。
    9陈洪海:《环境变迁与宗日遗存发展的关系》,《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2003年11月,西安,第381页。
    10陈明芳:《炉霍石棺葬族属刍议——兼论炉霍石棺葬与草原细石器的关系》,《南方文物》1996年第1期,第86-90页,第87页。
    11陈胜前:《中国北方晚更新世人类的适应变迁与辐射》,《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4期,第522-533页。
    1注:报告将戈分为Ⅰ、Ⅱ式,形制上二者没有演变关系,以型划分更妥。本文依“型”称谓。
    2林沄:《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1》,文物出版社1987年,北京,第129-155页。
    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鄯善古墓被盗案”中部分文物之介绍》,《新疆文物》1989年第4期,第34-41页。
    4刘小强、陈荣:《大通县出土的三件青铜器》,《青海文物》(总第5期),1990年,第83页,图一。
    5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互助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0年第9期,第774-789页,图一〇,2。
    6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南京,第645页。
    7井中伟:《先秦时期青铜戈·戟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7月,第32-35页。
    8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县汉代石棺墓》,《考古》1982年第4期,第377-380页。
    9沈融:《商式短剑刍议》,《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九辑,第19-26页。
    10笔者认为Ⅲ式矛中有一件(报告图一九,8)据形制可归为Ⅱ式。
    11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南京,图一〇·八三,4,第742页。
    12青海省湟源县博物馆等:《青海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第11-34页。
    1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海大通县黄家寨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94年第3期,第193-206页。
    14林沄:《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1》,文物出版社1987年,北京,第140页,图五。
    15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第36-44页,第38页,图二,15。
    1刘小强、陈荣:《大通县出土的三件青铜器》,《青海文物》(总第5期),1990年,第83页,图一。
    2陈明芳:《炉霍石棺葬族属刍议——兼论炉霍石棺葬与草原细石器的关系》,《南方文物》1996年第1期,第86-90页,第87页。
    3郭继艳:《川滇地区石棺葬的区域类型》,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第22页。
    4罗二虎:《试论卡莎湖文化》,《华夏考古》2008年第4期,第97-106页。需补充说明的是罗氏将卡莎湖文化分为两期三段,第二期后段年代在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同时包括了宝兴瓦西沟的第1至5号石棺墓,于其的另一篇文章《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定瓦西沟石棺墓的年代为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
    5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13-435页。原文注明对下限还有待明确(第414页脚注1)。
    6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北京,第193-210页,第203页。
    7张学正、水涛、韩翀飞:《辛店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北京,第137页。
    8罗二虎:《试论卡莎湖文化》,《华夏考古》2008年第4期,第97-106页。
    9扎西茨仁:《甘孜州石棺葬文化概述》,《康定民族师专学报(文科版)》,1990年第1期,第20-26转43页。
    10唐飞、金国林:《四川甘孜晏尔龙石棺葬墓地发掘获新成果》,《中国文物报》2009年1月9日,第2版。
    1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西昌市咪咪啷遗址调查试掘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4》,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北京,第39-52页。
    1江章华:《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试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3-11页。
    2西昌市文物管理所等:《四川西昌市经久乡大洋堆遗址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10期,第23-35页。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第57-96页。
    4江章华:《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试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3-11页,第7页,图五。
    1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组:《灵台白草坡西周墓》,《文物》1972年第12期,第2-8页。
    2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第99-130页。
    3陕西省博物馆等:《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第31-38页。
    4琉璃河考古工作队:《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考古》1974年第5期,第309-321页,第316页,图一四,4,标本M52:34。
    5江章华:《巴蜀柳叶形剑研究》,《考古》1996年第9期,第74-80页。
    6西昌市文物管理所等:《四川西昌市经久乡大洋堆遗址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10期,第23-35页,第35页。
    7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第205页。
    8王振:《从齐家文化铜器分析看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与发展》,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2月,第22页。
    9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北京,第172-193页,第183页,图一六,8。
    10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第239-278页。
    11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第31页。
    1井中伟:《先秦时期青铜戈·戟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7月,第20-21、39-43页。
    2遗址海拔高度为笔者通过Google Earth软件定位所获,原报告并未提供此信息,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3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西昌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第443-456页。
    4徐学书:《由石棺葬遗存谈对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再认识》,《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4期,第133-138页。
    1江章华:《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试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3-11页。
    2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0年4期,第443-456页,第450页,图九,12。
    3甘肃博物馆:《甘肃彩陶》,文物出版社1979年12月,北京,图141。
    4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等:《四川会理县粪箕湾墓群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10期,第36-46页。
    5这四组打破关系见于报告文字描述(第38页),但据墓地平面图观察,前面两组打破关系的墓葬相去甚远,彼此并不能有关系,倒是能体现M21打破M9。此处从文字描述。
    1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西昌市营盘山遗址发掘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5》,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62-87页。
    2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盐源县轿顶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4年第9期,第849-850页。根据遗存分析当为商周时期遗存。
    3黄承宗:《泸沽湖畔出土文物调查记》,《考古》1983年第10期,第952-954页。
    4唐翔:《会理城河流域的古代文化遗存》,《四川文物》1992年第4期,第14-18页。
    5陶鸣宽、赵殿增:《四川会理县发现瓦石田遗址》,《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北京,第205-206页。
    6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瓦打洛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6期,第562-564页。
    7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县小兴场大石墓》,《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第34-38页。
    8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小兴场大石墓群的调查与清理》,《文物资料丛刊·10》,文物出版社1987年3月,北京,第155-158页。
    9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第1-4页。
    10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凉山州西昌市麻柳村灰坑清理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第11-12页。
    11凉山州博物馆等:《安宁河流域的古遗址》,《四川文物》2000年第1期,第62-67页。
    12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凉山冕宁三分屯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5期,第31-35页。
    1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西昌洼垴、德昌阿荣大石墓》,《文物》2006年第2期,第10-20页。
    1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凉山州德昌县王家田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第3-11页。
    15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西昌市郊大石墓》,《考古》1983年第6期,第565-566页。
    16西昌地区博物馆:《西昌河西大石墓群》,《考古》1978年第2期,第91-96页。
    17四川省金沙江渡口西昌段、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调查队:《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第5期,第326-330页。
    18西昌地区博物馆等:《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2期,第86-90页。
    19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西昌北山、小花山、黄水塘大石墓》,《文物》1990年第5期,第64-67页。
    20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西昌洼垴、德昌阿荣大石墓》,《文物》2006年第2期,第10-20页。
    21潘辛宁、周科华、胡昌钰:《西攀高速公路文物遗存调查》,《四川文物》2004年第2期,第9-13页。
    22凉山彝族地区考古队:《四川凉山喜德拉克公社大石墓》,《考古》1978年第2期,第97-103页。
    23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喜德县清理一座大石墓》,《考古》1987年第3期,第197-202页。
    24王恒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9年第1期,第95-96页。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安宁河流域大石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11月,北京。
    2刘世旭:《试论川西南大石墓的起源与分期》,《考古》1985年第6期,第559-567页。
    3黄承宗:《木里县发现石棺葬》,《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80年第1期,转引自李绍明:《康南石板墓族属初探——兼论纳西族的族源》,《思想战线》1981年第6期,第66-72页。
    4渡口市文物管理处:《四川盐边县石棺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第21-22页。
    5陈显丹:《凉山州青铜文化的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4期,第73-77页。
    6此部分请参看第六章第二节相关部分,后面再次涉及此内容的部分不再说明,有关注释也请参看后文。
    7巴塘扎金顶墓葬较为特殊,简报认为属于土坑墓范畴,但也说明墓圹中放置有数块石头,且以石板做盖封墓。笔者认为这也可算作是石棺墓的一种形制。
    1西昌市文物管理所等:《四川西昌市经久乡大洋堆遗址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10期,第23-35页,第35页。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凉山州西昌市棲木沟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第13-20页。
    1此处需做说明:雅砻江作为金沙江最大的支流,在攀枝花附近汇入,但雅砻江流域本身就是西南山地较为重要和流域广阔的地区,属于“六江流域”中与金沙江齐名的河流,并且从下游所发现的考古遗存来看也与金沙江南岸已发现的材料存在较多不同之处。鉴于前面一章已经分析了雅砻江流域的考古材料,且在金沙江中游其他地区还没有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本章讨论的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是目前南岸所发现的材料。
    2李昆声、肖秋:《试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文物集刊·2》文物出版社1980年9月,北京,第133-142页。李昆声、肖秋所谓的马龙类型即是指白羊村类型。
    3阚勇:《试论云南新石器文化》,《云南考古文集——庆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昆明,第17-40页。
    4王大道:《再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型》,《云南考古文集——庆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昆明,第41-61页。
    5马长舟:《金沙江流域新石器遗址的文化类型问题》,《考古》1987年第10期,第926-930页。
    6徐学书:《由石棺葬遗存谈对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再认识》,《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4期,第133-138页,第138页。
    1刘弘:《对金沙江考古的几点思考》,《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4期,第54页。
    2周志清:《浅析金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4期,第45-51页。
    3赵殿增:《金沙江流域早期考古的几个问题》,《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4期,第58-64页。
    4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永仁菜园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85年第11期,第1039-1041页。
    5阚勇:《永仁菜园子遗址发掘记略》,《云南文物》(总第16期),1984年12月,第19-20页。
    6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永仁菜园子、磨盘地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第263-296页。
    7原报告图一五,2的水波划纹拓片,图号标注为T5051③:29,经查与图二〇,5钵标本T5051④:29应为同一件器物。可参见本文图3-15,5、6。
    8两表均直接引用于报告所附表三、表四。属于青铜时代的晚期遗存陶系、纹饰也一并录入,未做改动。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北京,第238页。
    2年代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数据库:http://www.kaogu.cn/cn/detail.asp?ProductID=8050。
    3楚雄彝族自治州文管所等:《云南永仁永定镇石板墓清理简报》,《文物》1986年第7期,第31-33页。
    4于非林:《永仁菜园子石棺墓清理简报》,《云南文物》(总第46期),1998年第1期。
    5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永仁菜园子、磨盘地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第263-296页。
    1赵志军:《云南永仁磨盘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稻谷遗存分析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第294-295页。
    2此二表直接引用自报告后附表七、八。
    3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第43-72页。
    4此处的“位于6层”应该理解为“开口于5层下”,后与此报告相关的层位用语与之相同。
    1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第349-368页。
    1陈廷凡:《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墓主死因初探》,《云南考古文集——庆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昆明,第70-73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北京,第236、238页。
    2王大道:《再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型》,《云南考古文集——庆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昆明,第47页。
    3邱宣充、张瑛华等编:《云南文物古迹大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昆明,第276-296页。
    4注:此数据仍是采用王大道先生文章,限于不能看见材料或报道不详,也不能一一判定。
    5吴金鼎、曾昭燏、王介忱:《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中华民国三十一年。
    6邱宣充、张瑛华等编:《云南文物古迹大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昆明,第518、519、502页。
    7田怀清:《祥云县大波那发现新石器遗址》,《云南文物》(总第41期),1995年8月,第12-13页。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北京,第234-235页。
    1甘孜考古队:《四川巴塘、雅江的石板墓》,《考古》1981年第3期,第213-218页。
    2黄承宗:《木里县发现石棺葬》,《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80年第1期,转引自李绍明:《康南石板墓族属初探——兼论纳西族的族源》,《思想战线》1981年第6期,第66-72页。
    3渡口市文物管理处:《四川盐边县石棺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第21-22页。
    4昆明市博物馆等:《金沙江中游地区两处新石器时代石棺葬的发掘》,《考古》2007年第11期,第17-25页。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06年稻城县瓦龙村石棺墓群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7年第4期,第3-7页。
    6《甘孜州发现大量春秋石棺墓》,巴蜀文化网(2005年4月20日):http://www.bscul.com/boyix/channelboyix/bashu/open.html.aspx?id=14423
    7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贡觉县香贝石棺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第30-34转29页。
    8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中甸县的石棺墓》,《考古》2005年第4期,第28-39页。
    9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宁蒗县大兴镇古墓葬》,《考古》1983年第3期,第226-232页。
    10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第349-368页。
    11大理州文管所:《宾川古底石棺墓发掘简报》,《云南文物》(总第41期),1995年8月,第9-11页。
    12杨德文:《大理洱海东岸石棺墓清理简报》,《云南文物》(总第33期),1992年。
    13大理州文物管理所等:《云南祥云检村石椁墓》,《文物》1983年第5期,第33-41页。
    14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云南祥云县检村石棺墓》,《考古》1984年第12期,第1134-1135页。
    15大理州文管所等:《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墓》,《文物》1986年第7期,第21-24页。
    16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弥渡苴力战国石墓》,《文物》1986年第7期,第25-30页。
    17姚安县文化馆:《云南姚安安西教场黄牛山石棺墓》,《考古》1984年第7期,第667-668页。
    18郭开云:《姚安清理石墓一座》,《云南文物》(总第19期),1986年。
    19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南华县孙家屯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12期,第16-24页。
    20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第347-382页。
    21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第43-72页。
    22楚雄彝族自治州文管所等:《云南永仁永定镇石板墓清理简报》,《文物》1986年第7期,第31-33转38页。
    23于非林:《永仁菜园子石棺墓清理简报》,《云南文物》(总第46期),1998年1期。
    24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永仁菜园子、磨盘地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第263-296页。
    25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永仁维的石棺墓地发掘记略》,《云南文物》(总第19期),1986年6月,第1-3转31页。
    1姜楚:《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石棺墓葬清理简报》,《云南文物》(总第38期),1994年9月。
    2昆明市博物馆等:《金沙江中游地区两处新石器时代石棺葬的发掘》,《考古》2007年第11期,第17-25页。
    3昆明市博物馆:《禄劝阿巧石棺墓》,《云南文物》2007年第1期,第40-44页。
    4张家华、李剑明:《云南武定田心石棺墓调查简报》,《云南文物》(总第31期),1992年3月。
    5木基元:《丽江金沙江河谷石棺葬初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第24-30转62页。
    6木基元:《滇西北金沙江河谷石棺葬文化初论》,《东南文化》1995年第2期,第47-52页。
    1王武:《青海刚察县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青海文物》第4期,第15-21页,第17页,图二,3。
    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县上半主洼卡约文化墓地第二次发掘》,《考古》1998年第1期,第51-64页,第56页,图一八,7。
    3参看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贡觉县香贝石棺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第30-34转29页,第33页,图四,5。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北京,第222页。
    1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13-435页。
    2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第127-160页,第148页,图一五。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1980年甘肃庄浪徐家碾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北京,第78页,图四三,
    4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南华县孙家屯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12期,第16-24页,第22、24页,附表二。
    5当前热释光测年技术综合考虑古剂量、年剂量影响的各种因素(灵敏度、非线性、饱和等)、含水量、氢逃逸等影响的因素下精确度能达到10%。在距今2000-8000年范围内,碳十四法更为精确。参见赵从苍主编:《科技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北京,第214页。
    6此处需做说明:从墓葬结构和出土器物来看,万家坝墓地延续时间较长,如带腰坑的当为受到商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是为墓地早期阶段遗存,出铜鼓及其他典型滇文化因素的墓葬以及出山字格剑的墓葬当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从刊布器物来看,该墓地出山字格剑(M63:4)的墓葬(M63)还随葬有双耳罐(M63:5)和带叶脉纹的器底(M63:6),据墓葬登记表对山字格剑的归类(分为Ia、Ib两式)可知属于此类的墓葬还有M2、M10、M13、M17、M33、M42、M49、M59、M67,查登记表可知这类墓葬绝不随葬滇文化器物。可知该墓地具有多种文化性
    1青海省文物工作队等:《青海湟源县境内的卡约文化遗迹》,《考古》1986年第10期,第882-886页,第883页,图二,1。
    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海大通县黄家寨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94年第3期,第193-206页,第201页,图九,10。
    1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小恩达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第28-43页。
    2察雅县江钦遗址于2000年由西藏文管会更堆、李永宪等调查确认,相关资料尚未发表。见于李永宪:《卡若遗址动物遗存与生业模式分析——横断山区史前农业观察之一》,《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注释2。
    3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西藏昌都卡若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9期,第22-28页。
    4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昌都卡若》,文物出版社1985年1月,北京。
    5此次发掘材料还未公布,以下讨论主要基于前次发掘所获材料。见于李永宪:《卡若遗址动物遗存与生业模式分析——横断山区史前农业观察之一》,《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50-56页。
    1王仁湘:《关于曲贡文化的几个问题》,《西藏考古·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成都,第66页。
    2石应平:《卡若遗存若干问题的研究》,《西藏考古·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成都,第77-90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北京,第243-249页。
    1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小恩达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第28-43页。
    1石硕:《藏彝走廊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区域类型及其与甘青地区的联系》,《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第113-118页。
    2侯石柱:《卡若人从黄河走来》,《中国西藏(中文版)》2001年第1期,第52-55页,55页。
    3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永平新光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第2期,第203-229页。
    4参网页新闻:http://www.360gx.com/view/view_3797.html
    5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永平新光遗址第四次发掘报告》,《云南文物》(总第65期),2007年第1期,第36-39页。
    1四个数据见于发掘报告附表七,文中并没提及测定数据是否经过树轮校正。
    2王仁湘:《西南地区史前陶器衬花工艺探讨》,《四川文物》2008年第1期,第33-40页。
    3王仁湘:《黄河上游彩陶南传之路探索》,见于:http://www.gs.xinhuanet.com/gansucaitao/2005-12/19/content_5847729.htm
    4肖明华:《二台坡新石器遗址》,《保山史前考古》,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1月,昆明,第113-116页。
    5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目前材料还在整理之中,笔者于2008年2月到昆明调研有幸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库房观摩该遗址部分标本,在此谨对蒋志龙老师及其他师友表示谢忱!另参看,刘旭:《3000年前的穴居生活:耿马石佛洞遗址》,《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第6期,第84-87页。
    1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小恩达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第28-43页。
    2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县纳古石棺墓》,《考古》1983年第3期,第220-225页。
    3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县石底古墓》,《考古》1983年第3期,第275-276页。
    4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永芝发现的古墓葬》,《考古》1975年第4期,第244-248页。
    5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剑川鳌凤山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7期,第1-20页。
    6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剑川鳌凤山古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0年第2期,第239-265页。
    7许益:《剑川县发现金石并用时代遗址》,《文物》1957年第6期,第94页。
    8杨延福:《云南剑川海尾河沿岸发现新石器》,《考古通讯》1957年第6期,第39页。
    9杨延福:《剑川发现古代居住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2期,第62页。
    10云南省博物馆筹备处:《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6期,第5-12页。
    11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剑川海门口青铜时代早期遗址》,《考古》1995年第9期,第775-787页。
    12参见原简报图七。
    13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马厂、齐家、辛店文化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第306-317页,第312页,图七,7。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北京,第234页。另一个数据明显偏晚,考虑到遗址出有铁器,不排除偏晚数据为更晚遗存所得。
    2周然朝:《第五届西部考古协作会暨“史前时代的中国西部——以云贵高原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第89-93页。
    3 Tzehuey Chiou-Peng(邱兹惠), Western Yunnan and Its Steppe Affinities.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Vol. 1. 1998.
    4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民和核桃庄》,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北京,第46页,图二六,2。
    5青海省湟源县博物馆等:《青海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第11-34页,第19页,图十五,13。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北京,第234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北京,第234页。
    2赵慧民:《西藏曲贡出土的铁柄铜镜的有关问题》,《考古》1994年第7期,第642-649页。
    3霍巍:《西藏曲贡村石室墓出土的带柄铜镜及其相关问题初探》,《考古》1994年第7期,第650-661页。
    4霍巍:《再论西藏带柄铜镜的有关问题》,《考古》1997年第11期,第61-69页。
    5霍巍:《从新出考古材料论我国西南的带柄铜镜问题》,《四川文物》2000年第2期,第3-8页,第8页。
    6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海大通县黄家寨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94年第3期,第193-206页,第203页,图一一,1。值得注意的是这件骨管与铜鸟形饰共出于M16,而铜鸟形饰又与金沙江中游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的铜鸟形杖首有着相近之处。
    7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宁蒗县大兴镇古墓葬》,《考古》1983年第3期,第226-232页,第228页,图五,4。
    8童恩正:《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第35-55页,第47页,图一二、6。
    9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剑川鳌凤山古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0年第2期,第239-265页,第249页,图二〇,3。
    1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5月,北京,第8页,图三。
    2霍巍:《试论西藏及西南地区出土的双圆饼形剑首青铜短剑》,《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北京,第437-447页。
    1严文明:《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两个问题》,《文物》1985年第8期,第9-15页。
    1李伯谦:《关于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第14-20页。
    2何驽:《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与文化因素传播模式论》,《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6期,第102页。
    3李伯谦:《从对三星堆青铜器年代的不同认识谈到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化滞后”理论》,《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64-69页。
    4“文化滞后”见于[澳]诺埃尔·巴纳德《对广汉埋葬青铜器及其它器物之意义的初步认识》,《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1992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2月,成都,第25-66页。其后,李伯谦先生分析指出诺埃尔·巴纳德的“文化滞后”理论是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传播中介和传播受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某些文化因素从传播主体出发,经中介地区传播到受体,不仅文化特征会发生某些变化,而且空间上会发生位移,时间上也将经历一个过程,因此,在传播受体发现有和传播主体相似的文化因素,乃是“文化滞后”的表现,它们的实际年代可能已经很晚很晚了。这种“文化滞后”现象,何驽称为“文化因素在受体中的历史沉淀性”,通常理解即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差”。详见于李伯谦:《从对三星堆青铜器年代的不同认识谈到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化滞后”理论》,《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64-69页。
    5张强禄:《试论白龙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与川北川西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关系》,《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成都,第70-75页,第74页。
    6张忠培:《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1期,第1-44页,第1页。先生所指的另外三个考古学文化为二里冈、周、秦文化。
    1余西云:《西阴文化:中国文明的滥觞》,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北京。
    1陈剑:《四川盆地西北缘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第5-15页。
    2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景泰张家台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1976年第3期,第180-186页。
    3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兰州焦家庄和十里店的半山陶器》,《考古》1980第1期,第7-10页。
    4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等:《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第1-14页,第14页。根据宗日遗址的分段情况,最早阶段与马家窑文化中晚期相当,《简报》此处的时代早,当可理解为最早在马家窑文化时期宗日遗址就已经有石棺形制的墓葬了。《简报》公布的石棺墓M180并未公布随葬陶器,因此,笔者的揣测还有待该遗址发掘材料的最后公布来证实。
    1陈剑:《四川盆地西北缘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第5-15页,第14页。
    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宝兴陇东东汉墓群》,《文物》1987年第10期,第34-53页。
    2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17-43页。
    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阳山》,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北京。
    4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等:《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北京。
    5刘东生、吴文祥:《全新世中期气候转变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的可能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1月,第29-32页。
    1韩宪纲:《西北自然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7月,西安,第193-195页。
    2注:此组数据来自Google Earth软件定位所得,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3孙华:《洪水、治水与文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北京,第392页。
    4黄昊德、李蜀蕾:《温江鱼凫村遗址的分期研究与土墙功能考察》,《四川文物》2005年第2期,第44-50页。
    5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5-38页。
    6 A.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P95.转引自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台北。第131页。
    7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93-327页。
    8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横断山区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北京。
    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甘孜县吉里龙古墓葬》,《考古》1986年第1期,第28-36页。
    2张增祺:《古代云南骑马民族及其相关问题》,云南省博物馆编:《云南青铜文化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昆明,第262-278页。
    3邱兹惠:《云南青铜文化的骑马纹样》,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北京,第235-250页。
    4 [日]白鸟芳郎著,蔡葵译:《从石寨山文化看斯基泰系统文化的影响——种族、民族的交流和它经过的路线》,《云南文物》(总第10期),1980年5月,第77-83页。
    5李昆声:《云南考古学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昆明,第21-22页。
    6大邑县一座西汉中期墓葬随葬有一件双耳罐,当属于西南山地文化的孓遗,这种突进到盆地的现象并不多见,当为极个别因素。
    7关于“族群边缘”参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台北。族群边缘研究者认为在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之中,人们以共同的自我称号及族源历史,来强调内部的一体性与设定族群边界排除他人。一但以某种主观范准界定了族群边缘,族群内部的人不用经常强调自己的文化内涵;反而是在族群边缘,族群特征被强调出来。
    1张光直:《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辽宁出版社2002年2月,沈阳,第64页。
    2陈剑:《黄河长江上游史前文明互动研究的新进展——青藏高原东麓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西部考古协作会侧记》,《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5年第6期,第10-17页,第16页。
    1.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国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等.宝鸡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3.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华县泉护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陈洪海等.宗日遗址文物精品与论述选集[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9.
    5.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6.陈学志.阿坝文物览胜[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7.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8.甘肃博物馆.甘肃彩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0.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12.韩宪纲.西北自然地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150
    13.李昆声.云南考古学论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14.李水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李振翼.甘南藏区考古集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6.刘明光.中国自然地理图集(第二版)[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
    17.刘士莪.老牛坡[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310.
    18.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9.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0.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民和核桃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1.邱宣充,张瑛华等编.云南文物古迹大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276-296.
    22.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编.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43.
    2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08、154-155.
    2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安宁河流域大石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6.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7.汤卓炜编著.环境考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4.
    28.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8.
    29.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30.吴金鼎,曾昭燏,王介忱.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M].1942.
    31.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2.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昌都卡若[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3.席守诚,曹光卓,李爽.中国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4.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35.熊怡,等.中国的河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6.雅安地区文物志编委会.雅安地区文物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28-30.
    37.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38.余西云.西阴文化:中国文明的滥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9.张光直.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M].沈阳:辽宁出版社,2002:64.
    40.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56.
    41.张忠培.中国北方考古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42.赵从苍主编.科技考古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4.
    43.郑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4.
    44.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横断山区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4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报告——浒西庄与赵家来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1980年甘肃庄浪徐家碾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117.
    5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51.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编.六江流域民族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之二?雅砻江上游考察报告[M].1985.
    52.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编.六江流域民族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之一?雅砻江下游考察报告[M].1983.
    53.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1. [日]白鸟芳郎著,蔡葵译.从石寨山文化看斯基泰系统文化的影响——种族、民族的交流和它经过的路线[J].云南文物(总第10期),1980,5:77-83.
    2. TzehueyChiou-Peng,WesternYunnanandItsSteppeAffinities[J].TheBronzeAgeandEarlyIronAgePeoplesofEasternCentralAsia.1998,Vol.1.
    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等.四川马尔康县哈休遗址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7(4):8-15.
    4.安志敏.甘肃远古文化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J].考古通讯,1956(6):9-19.
    5.安志敏.略论甘肃东乡自治县唐汪川的陶器[J].考古学报,1957(2):23-31.
    6.安志敏.试论中国的早期铜器[J].考古,1993(2):1110-1119.
    7.安志敏.四川甘孜附近出土的一批铜器[J].考古通讯,1958(1):62-63.
    8.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J].考古学报,1981(3):269-285.
    9.安志敏等.藏北申扎、双湖的旧石器和细石器[J].考古,1979(6):481-494.
    10.宝鸡市博物馆等.宝鸡竹园沟等地西周墓[J].考古,1978(5):289-296.
    11.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出土的西汉铜器[J].考古,1978(2):139-140.
    12.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县的石棺墓[J].考古与文物,1983(6):9-13转46.
    13.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县汉代石棺墓[J].考古,1982(4):377-380.
    14.陈德安.试论川西石棺葬文化与辛店文化及“唐汪式”陶器的关系[J].四川文物,1989(1):7-12.
    15.陈国显.青海互助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59(4):204.
    16.陈洪海等.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J].考古,1998(5):15-26.
    17.陈剑,陈学志.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寻踪[J].中华文化论坛,2006(3):5-10.
    18.陈剑,何锟宇.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环境与生业初析[J].四川文物,2007(5):57-65.
    19.陈剑,刘玉兵,范永刚.四川九龙查尔村发现石棺葬墓地[J].四川文物,2007(6):90-91.
    20.陈剑.波西、营盘山及沙乌都——浅析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演变的阶段性[J].考古与文物,2007(5):65-70.
    21.陈剑.黄河长江上游史前文明互动研究的新进展——青藏高原东麓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西部考古协作会侧记[J].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5(6):10-17.
    22.陈剑.四川盆地西北缘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述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7(2):5-15转14.
    23.陈明芳.炉霍石棺葬族属刍议——兼论炉霍石棺葬与草原细石器的关系[J].南方文物,1996(1):86-90.
    24.陈全家.四川汉源狮子山旧石器[J].人类学学报,1991(1):42-49.
    25.陈胜前.中国北方晚更新世人类的适应变迁与辐射[J].第四纪研究,2006(4):522-533.
    26.陈苇.武都大李家坪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再探[J].四川文物,2008(4):30-36.
    27.陈卫东,王天佑.浅议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J].四川文物,2004(3):15-21.
    28.陈显丹.凉山州青铜文化的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2(4):73-77.
    29.陈显双.试论宝兴县五龙瓦西沟石棺墓的时代[J].四川文物,1992(6):48-50.
    30.陈学志.马尔康孔龙村发现石棺葬墓群[J].四川文物,1994(1):70-71.
    31.陈昱,洪方.陇东镇原常山下层遗存浅析[J].考古,1982(4):392-307转406.
    3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白水寨和沙乌都遗址2006年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7(6):3-12.
    3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下关子遗址试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8(2):3-14.
    34.楚雄彝族自治州文管所等.云南永仁永定镇石板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6(7):31-33转38.
    35.大理州文管所.宾川古底石棺墓发掘简报[J].云南文物(总第41期),1995,8:9-11.
    36.大理州文管所等.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墓[J].文物,1986(70):21-24.
    37.大理州文物管理所等.云南祥云检村石椁墓[J].文物,1983(5):33-41.
    38.代丽鹃.岷江上游石棺葬“旋涡纹”罐浅析[J].四川文物,2007(3):44-52转76.
    39.渡口市文物管理处.四川盐边县石棺葬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6(2):21-22.
    40.短绠.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考古调查[J].考古,1959(9):480.
    41.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J].考古学报,1973(2):41-60.
    42.冯汉骥.四川彭县出土的铜器[J].文物,1980(12):33-44.
    43.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甘肃卓尼儿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94(1):14-22.
    44.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局.甘肃卓尼县纳浪乡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94(7):587-599.
    45.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J].考古学报,1960(2):11-52.
    46.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积石山县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调查[J].考古,1996(11):46-52.
    4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景泰张家台新石器时代的墓葬[J].考古,1976(3):180-186.
    48.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兰州青岗岔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72(3):26-31.
    4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兰州西坡坬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0(9):1-4.
    50.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2):53-70.
    51.甘肃省博物馆.甘肃西汉水流域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59(3):138-142.
    52.甘肃省博物馆.兰州曹家咀遗址的试掘[J].考古,1973(3):149-150.
    53.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J].考古学报,1978(4):421-448.
    54.甘肃省博物馆等.从马家窑类型驳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化西来说”[J].文物,1976(3):24-30.
    55.甘肃省博物馆等.兰州花寨子“半山类型”墓葬[J].考古学报,1980(2):221-238.
    56.甘肃省博物馆等.兰州土谷台半山—马厂文化墓地[J].考古学报,1983(2):191-222.
    57.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白草坡西周墓[J].考古学报,1977(2):99-130.
    58.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兰州焦家庄和十里店的半山陶器[J].考古,1980(1):7-10.
    59.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墓地[J].考古学报,1978(2):193-210.
    60.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兰州马家窑和马厂类型墓葬清理简报[J].文物,1975(6):76-84.
    61.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等.甘肃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地[J].考古学报, 1982(2):199-227.
    62.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组.灵台白草坡西周墓[J].文物,1972(12):2-8.
    63.甘肃省岷县文化馆.甘肃岷县杏林齐家文化遗址调查[J].考古,1985(11):977-979.
    64.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7(3):359-396.
    65.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西和栏桥寺洼文化墓葬[J].考古,1987(8):678-691.
    66.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7(3):359-396,391,图二四,1.
    67.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7(3):359-396,379,图一七,16.
    68.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临夏莲花台辛店文化墓葬发掘报告[J].文物,1988(3):7-19.
    69.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临夏莲花台辛店文化墓葬发掘报告[J].文物,1988(3):7-19.
    70.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临洮、临夏两县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通讯,1958(9):36-49.
    71.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兰州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J].考古学报,1957(1):1-8.
    72.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馆、雅江县文化馆.四川雅江呷拉石棺葬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3(4):5-8.
    73.甘孜考古队.四川巴塘、雅江的石板墓[J].考古,1981(3):213-218.
    74.高东陆,许淑珍.青海湟源莫布拉卡约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0(11):1012-1016.
    75.高维刚.茂汶县石棺墓清理简报[J].四川文物,1986(2):76-77.
    76.格勒.略论西藏的原始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兼论西藏原始文化的一些地方特点[J].民族研究,1986(3):21-28.
    77.格勒.新龙谷日的石棺葬及其族属问题[J].四川文物,1987(3):11-15.
    78.故宫博物院等.2005年度康巴地区考古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5(6):3-9.
    79.故宫博物院等.2005年度康巴地区考古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5(6):3-9.
    80.郭继艳.云南地区石棺葬的分区研究[J].四川文物,2002(2):67-73.
    81.郭开云.姚安清理石墓一座[J].云南文物(总第19期),1986.
    82.海南民族博物馆等.贵南、同德两县考古调查简报[J].青海文物(4),1990,9:57-70.
    83.韩建业.半山类型的形成与东部文化的西迁[J].考古与文物,2007(3):33-38.
    84.汉源县文化馆.四川汉源大窑石棺葬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3(4):3-5.
    85.侯石柱.卡若人从黄河走来[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1(1)52-55.
    86.黄承宗.泸沽湖畔出土文物调查记[J].考古,1983(1):952-954.
    87.黄承宗.四川凉山州新石器时代文化调查[J].考古与文物,1990(4):1-6,注释2.
    88.黄昊德,李蜀蕾.温江鱼凫村遗址的分期研究与土墙功能考察[J].四川文物,2005(2):44-50.
    89.黄昊德,赵宾福.宝墩文化的发现及其来源考察[J].中华文化论坛,2004(2):14-18.
    90.黄万波.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群[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18卷(2), 1980,4:163-168.
    91.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等.四川会理县粪箕湾墓群发掘简报[J].考古,2004(10):36-46.
    92.霍巍.从新出考古材料论我国西南的带柄铜镜问题[J].四川文物,2000(2):3-8.
    93.霍巍.关于岷江上游牟托石棺墓几个问题的探讨[J].四川文物,1997(5):6-10.
    94.霍巍.康区石棺葬遗存考察记——横断山脉地带文物考古调查记之一[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4卷(2),2005(4):1-6.
    95.霍巍.论卡若遗址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演变[J].中国藏学,1993(3):93-106.
    96.霍巍.西藏曲贡村石室墓出土的带柄铜镜及其相关问题初探[J].考古,1994(7):650-661.
    97.霍巍.再论西藏带柄铜镜的有关问题[J].考古,1997(11):61-69.
    98.江道元.西藏卡若文化的居住建筑初探[J].西藏研究,1982(3):103-126.
    99.江章华,王毅,张擎.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J].考古学报,2002(1):1-22.
    100.江章华,张擎.巴蜀墓葬的分区与分期初论[J].四川文物,1999(3):23-35.
    101.江章华.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试析[J].四川文物,2007(5):3-11.
    102.江章华.巴蜀柳叶形剑研究[J].考古,1996(9):74-80.
    103.江章华.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J].四川文物,2004(3):10-14.
    104.姜楚.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石棺墓葬清理简报[J].云南文物(总第38期),1994,9.
    105.蒋成,陈剑.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1(3):27-31.
    106.金维诺.舞蹈纹陶盆与原始舞乐[J].文物,1978(3):50-52.
    107.阚勇.永仁菜园子遗址发掘记略[J].云南文物(总第16期),1984,12:19-20.
    108.昆明市博物馆.禄劝阿巧石棺墓[J].云南文物,2007(1):40-44.
    109.昆明市博物馆等.金沙江中游地区两处新石器时代石棺葬的发掘[J].考古,2007(11):17-25.
    110.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0(4):450,图九,12.
    111.李伯谦.关于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南方文物.2008(1):14-20.
    112.李飞.云贵高原及相关地区考古新进展——“第三届西部考古协作会暨云贵高原史前文化研讨会”纪要[J].四川文物,2007(4):78-86.
    113.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J].考古,1993(9):822-842.
    114.李复华,李绍明.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分期和族属[J].四川文物,1986(2):2-10.
    115.李恒年,高东陆.青海大通县东峡、宝库地区发现卡窑文化遗址[J].考古,1964(9):475-476.
    116.李昆声.试论云南新石器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关系[J].云南文物(总第12期),1982,12:19-26.
    117.李淼.攀枝花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文化遗址[J].人类学学报,1988(4):387.
    118.李明斌.成都地区战国考古学遗存初步研究[J].四川文物,1999(3):36-46.
    119.李明斌.四川雅安沙溪遗址陶器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J].考古,1999(2):75-81.
    120.李汝能.岷江上游石棺葬族属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4):37-41.
    121.李绍明.康南石板墓族属初探——兼论纳西族的族源[J].思想战线,1981(6):66-72.
    122.李绍明.四川理县发现很多石棺葬[J].文物参考资料,1955(7):166-167.
    123.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J].文物,2000(3):36-44.
    124.李水城.从考古发现看公元前二千纪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J].新疆文物,1999(1):53-63.
    125.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J].考古学报,2005(3):239-278.
    126.李先登,杨英.四川茂县牟托石棺墓的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1):49-57.
    127.李晓鸥,刘继铭.四川荥经县烈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4(7):602-606.
    128.李永宪.卡若遗址动物遗存与生业模式分析——横断山区史前农业观察之一[J].四川文物,2007(5):50-56.
    129.李振翼.洮河中上游(甘南部分)考古调查简报[J].文博,1992(5):3-11.
    130.凉山彝族地区考古队.四川凉山喜德拉克公社大石墓[J].考古,1978(2):97-103.
    131.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西昌北山、小花山、黄水塘大石墓[J].文物,1990(5):64-67.
    132.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西昌市郊大石墓[J].考古.1983(6):565-566.
    133.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喜德县清理一座大石墓[J].考古,1987(3):197-202.
    134.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凉山冕宁三分屯遗址试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6(5):31-35.
    135.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瓦打洛遗址调查[J].考古,1983(6):562-564.
    136.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县小兴场大石墓[J].考古与文物,1982(5):34-38.
    137.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2(5):1-4.
    138.凉山州博物馆等.安宁河流域的古遗址[J].四川文物,2000(1):62-67.
    139.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甘肃康乐边家林新石器时代墓葬清理简报[J].文物,1992(4):63-76.
    140.凌曼立.四川理番县佳山寨史前拾遗.考古人类学刊[J].21、22合刊,1963,11:80-121.
    141.刘宝山,窦旭耀.青海化隆县下半主洼卡约文化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8(4):3-11.
    142.刘东生,吴文祥.全新世中期气候转变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的可能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1:29-32.
    143.刘弘,王昊.横栏山遗址和礼州遗址经济形态之比较[J].四川文物,2007(5);43-49.
    144.刘弘.对金沙江考古的几点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2(4):54.
    145.刘弘.金沙江文化研究缘起[J].中华文化论坛,2002(4):6-7.
    146.刘磐石,魏达议.四川省汉源县大树公社狮子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J].文物,1974 (5):91-92.
    147.刘世旭.川西南大石墓与巴蜀文化之比较[J].四川文物,1990(2):22-27.
    148.刘世旭.试论川西南大石墓的起源与分期[J].考古,1985(6):559-567.
    149.刘小强,陈荣.大通县出土的三件青铜器[J].青海文物(总第5期),1990:83,图一.
    150.刘旭.3000年前的穴居生活:耿马石佛洞遗址[J].中国文化遗产,2008(6):84-87.
    151.琉璃河考古工作队.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J].考古,1974(5):316,图一四,4,标本M52:34.
    152.罗二虎.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文化性质[J].考古与文物,2008(3):58-64.
    153.罗二虎.试论卡莎湖文化[J].华夏考古,2008(4):97-106.
    154.罗二虎.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87-93.
    155.罗丰,韩孔乐: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J].考古,1990(5):403-418.
    156.罗丰,延世忠.1988年固原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93(1):17-21.
    157.罗丰.以陇山为中心甘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1、2期合刊):36.
    158.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J].考古学报,1992(4):413-435.
    159.马长舟.金沙江流域新石器遗址的文化类型问题[J].考古,1987(10):926-930.
    160.马承源.甘肃灰地儿及青岗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J].考古,1961(7):355-360.
    161.茂汶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四川茂汶营盘山的石棺葬[J].考古,1981(5):411-421.
    162.茂县羌族博物馆等.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J].文物,1994(3):4-40.
    163.木基元.滇西北金沙江河谷石棺葬文化初论[J].东南文化,1995(2):47-52.
    164.木基元.丽江金沙江河谷石棺葬初探[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1):24-30转62.
    165.潘辛宁,周科华,胡昌钰.西攀高速公路文物遗存调查[J].四川文物,2004(2):9-13.
    166.青海省湟源县博物馆等.青海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5(5):11-34.
    167.青海省考古队.青海民和核桃庄马家窑类型第一号墓葬[J].文物,1979(9):29-32.
    168.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青海循化苏呼撒墓地[J].考古学报,1994(4):425-469.
    169.青海省文物工作队等.青海湟源县境内的卡约文化遗迹[J].考古,1986(10):882-886,883页,图二,1.
    170.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等.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8(5):1-14.
    17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J].文物,1978(3):48-49.
    17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马厂、齐家、辛店文化墓葬[J].考古,1986(4):306-318.
    173.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青海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学报,1963(1):17-44.
    174.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青海湟中古代文化调查简报[J].文物,1960(6):35-36.
    175.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贵德山坪台卡约文化墓地[J].考古学报,1987(2):255-274.
    176.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乐都县脑庄发现马家窑类型墓[J].考古,1981(6):554-555.
    177.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4(1):15-20.
    178.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大通陶家寨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增刊,2002:1-8.
    179.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县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1996,8:27-44.
    180.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县上半主洼卡约文化墓地第二次发掘[J].考古,1998(1):56,图一八,7.
    181.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互助县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90(9):774-789,图一〇,2.
    18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化隆县上半主洼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J].青海文物(第6期):29-41.
    18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海大通县黄家寨墓地发掘报告[J].考古,1994(3):193-206.
    184.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海大通县黄家寨墓地发掘报告[J].考古,1994(3):201,图九,10.
    185.庆阳地区博物馆等.甘肃庆阳城北发现战国时期葬马坑[J].考古.1988(9):852转860,图一,1.
    186.任步云.甘肃秦安县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J].考古通讯1958(5):6-11.
    187.陕西省博物馆等.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J].考古.1976(1):31-38.
    188.商县图书馆等.陕西商县紫荆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1(3):33-47.
    189.沈融.商式短剑刍议[J].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九辑:19-26.
    190.沈仲常,李复华.石棺葬文化中所见的汉文化因素初探[J].考古与文物.1983(4):81-83.
    191.施劲松.关于四川牟托一号石棺墓及器物坑的两个问题[J].考古.1996(3):80.
    192.石龙.甘肃康乐县张寨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J].文物.1992(4):77-81.
    193.石棉县文化馆.四川石棉县考古调查[J].考古.1982(2):207-209.
    194.石硕.藏彝走廊地区石棺葬所属人群探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1):1-7.
    195.石硕.藏彝走廊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区域类型及其与甘青地区的联系[J].中华文化论坛.2006(3):113-118.
    196.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四川理县汶川县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65(12):614-618.
    197.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盐源县轿顶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84(9):849-850.
    198.四川省博物馆.成都青羊宫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59(8):411-414.
    199.四川省博物馆.成都西郊战国墓[J].考古.1983(7):597-600.
    200.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绵竹县船棺葬[J].文物.1987(7):28-33.
    201.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繁县水观音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59(8):404-410.
    202.四川省博物馆等.四川彭县西周窖藏铜器[J].考古.1981(6):496-499转555,图二,3.
    203.四川省金沙江渡口西昌段、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调查队.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6(5):326-330.
    204.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6(4):1-20.
    20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清理报告[J].考古学报.1957(4):17-31.
    206.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犍为金井乡巴蜀土坑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0(5):68-75.
    207.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石棉县永和乡战国土坑墓[J].考古.1996(11):53-61.
    208.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J].文物.1987(12):1-23转37.
    209.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J].考古学报.1987(2):227-254.
    210.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宝兴汉塔山战国土坑积石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9(3):337-366.
    21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宝兴陇东东汉墓群[J].文物.1987(10):34-53.
    21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大邑五龙乡土坑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7(7):604-610.
    21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大邑五龙战国巴蜀墓葬[J].文物.1985(5):29-40.
    214.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甘孜县吉里龙古墓葬[J].考古.1986(1):28-36.
    21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荥经同心村巴蜀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8(1):49-54.
    216.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群第一、二次发掘[J].考古.1984(12):1072-1084转1091.
    217.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宝兴硗碛水电站淹没区考古发掘报告[J].四川文物.2004年增刊:5-62.
    21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炉霍卡莎湖石棺墓[J].考古学报.1991(2):207-238.
    21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汶川县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四川文物2004年增刊:63-9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汶川县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6(11):3-14.
    220.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0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勘探试掘取得新成果[J].四川文物.2007(1):15-23.
    22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8(1):3-15.
    22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石棉永和墓地发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6(3):3-18.
    22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05年雅安沙溪遗址发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7(3):3-18.
    22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06年稻城县瓦龙村石棺墓群试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7(4):3-7.
    22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8(1):3-15.
    226.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地下文物遗存调查[J].四川文物.2005(6):17-20.
    227.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凉山州德昌县王家田遗址发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6(1):3-11.
    22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凉山州西昌市麻柳村灰坑清理简报[J].四川文物.2006(1):11-12.
    22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凉山州西昌市棲木沟遗址试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6(1):13-20.
    230.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德昌县毛家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7(1):3-14.
    23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汉源大地头新石器时代遗址[J].文物.2006(1):4-9.
    23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汉源桃坪遗址及墓地发掘报告[J].四川文物.2006(5):3-24.
    23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汉源县麦坪新石器时代遗址2007年的发掘[J].考古.2008(7):11-19.
    23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石棉三星遗址发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8(6):3-25.
    23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西昌洼垴、德昌阿荣大石墓[J].文物.2006(2):10-20.
    236.宋治民.大渡河南岸发现蜀式青铜剑[J].考古与文物.1985(6):107转32.
    237.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文物.1981(5):10-17.
    238.苏奎、尹俊霞.试析西南夷地区的三叉格铜柄铁剑[J].四川文物.2005(2):48-55.
    239.苏生秀、陈洪海.青海民和核桃庄山家头墓地清理简报[J].文物.1992(11):26-31.
    240.孙华.关中商代诸遗址的新认识——壹家堡遗址发掘的意义[J].考古.1993(5):426-443.
    241.孙华.西南考古的现状与问题——代〈南方文物〉“西南考古”专栏主持辞[J].南方文物.2006(3):76-83.
    242.孙淑云、韩汝玢.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造技术的研究[J].文物.1997(7):75-84.
    243.孙淑芸、韩汝玢.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81(3):287-302.
    244.唐翔.会理城河流域的古代文化遗存[J].四川文物.1992(4):14-18.
    245.田怀清.祥云县大波那发现新石器遗址[J].云南文物(总第41期):12-13.
    246.田建文,薛新民,杨林中.晋南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新认识[J].文物季刊.1992(2):35-44.
    247.童恩正,冷健.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其相关问题[J].民族研究.1983(1):54-58转63.
    248.童恩正.四川西南地区大石墓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濮族的几个问题[J].考古.1978(2):104-110.
    249.童恩正.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J].考古学报.1977(2):35-55.47.图一二、6.
    250.王涵.我国西南地区一种新的青铜文化[J].云南文物.总15、16:66-73;40-49.
    251.王恒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79(1):95-96.
    252.王杰.试析卡约文化的经济形态[J].江汉考古.1991(3):47-54.
    253.王仁湘.西南地区史前陶器衬花工艺探讨[J].四川文物.2008(1):33-40.
    254.王瑞琼.汉源县瀑布沟水库淹没区文物古迹调查简况[J].四川文物.1990(3):68-71.
    255.王武.青海刚察县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J].青海文物.总4:15-21.
    256.魏达议.雅安石器调查记[J].文物参考资料.1958(1):48-49.
    257.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贡觉县香贝石棺墓葬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9(6):30-34转29.
    258.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小恩达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0(1):28-43.
    259.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西藏昌都卡若遗址试掘简报[J].文物.1979(9):22-28.
    260.西昌地区博物馆.西昌河西大石墓群[J].考古.1978(2):91-96.
    261.西昌地区博物馆等.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第二次发掘简报[J].考古.1978(2):86-90.
    262.西昌市文物管理所.四川西昌市横栏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1998(2):5-9.
    263.西昌市文物管理所等.四川西昌市经久乡大洋堆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4(10):23-35.
    264.夏鼐,吴良才.兰州附近的史前遗存[J].考古学报.总5.1952:63-100.
    265.夏鼐.碳十四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J].考古.1977(4):223.
    266.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J].考古学报.2005(2):127-160.
    267.谢端琚.论大何庄与秦魏家齐家文化分期[J].考古.1980(3):248-254.
    268.谢端琚.论石岭下类型的文化性质[J].文物.1981(4):21-27.
    269.谢端琚.试论齐家文化与陕西龙山文化的关系[J].文物.1979(10):60-68.
    270.谢辉,江章华.岷江上游的石棺墓[J].四川文物.2002(1):9-15.
    271.辛中华.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四川文物.2005(1):9-14转39.
    27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鄯善古墓被盗案”中部分文物之介绍[J].新疆文物.1989(4):34-41.
    273.徐鹏章.四川藏区孟董沟的磨制石器[J].文物参考资料.1955(6):40-47.
    274.徐学书.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初步研究[J].考古.1995(5):415-426.
    275.徐学书.试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源流[J].四川文物.1987(2):14-16.
    276.徐学书.由石棺葬遗存谈对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再认识[J].中华文化论坛.2002(4):133-138.
    277.许益.剑川县发现金石并用时代遗址[J].文物.1957(6):94.
    278.延世忠.宁夏固原出土战国青铜器[J].文物.1994(9):94-96.
    279.严文明.甘肃彩陶源流[J].文物.1978(10):62-76.
    280.严文明.论庙底沟仰韶文化的分期[J].考古学报.1965(2):49-78.
    281.严文明.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两个问题[J].文物.1985(8):9-15.
    282.杨建芳.略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分期[J].考古学报.1962(1):49-80.
    283.杨建芳.庙底沟仰韶遗址彩陶纹饰的分析[J].考古.1961(5):266-271.
    284.杨晓燕、夏正楷、崔之久、叶茂林.青海官亭盆地考古遗存堆积形态的环境背景[J].地理学报.59卷第3期:455-461.
    285.杨延福.剑川发现古代居住遗迹[J].文物参考资料.1958(12):62.
    286.杨延福.云南剑川海尾河沿岸发现新石器[J].考古通讯.1957(6):39.
    287.姚安县文化馆.云南姚安安西教场黄牛山石棺墓[J].考古.1984(7):667-668.
    288.叶茂林、邓天富.记北川县采集的化石材料[J].四川文物.1993(6):16.
    289.叶茂林、罗进勇.四川汶川县昭店村发现的石棺葬[J].考古.1999(7):84-85.
    290.叶茂林.四川北川县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J].人类学学报.1991(3):17.
    291.荥经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四川荥经南罗坝村战国墓[J].考古学报.1994(3):381-396.
    292.荥经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四川荥经县同心村巴蜀墓的清理[J].考古.1996(7):41-45.
    293.于春.茂县牟托村“翼龙”与三星堆龙之比较——兼论三星堆文化向北传播的途径[J].考古与文物.2005(2):52-56.
    294.俞伟超.四川地区考古文化问题思考[J].四川文物.2004(2):3-5.
    295.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77(1):43-72.
    296.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J].考古学报.1981(3):349-368.
    297.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剑川海门口青铜时代早期遗址[J].考古.1995(9):775-787.
    298.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永仁菜园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1985(11):1039-1041.
    299.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县纳古石棺墓[J].考古.1983(3):220-225.
    300.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县石底古墓[J].考古.1983(3):275-276.
    301.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永芝发现的古墓葬[J].考古.1975(4):244-248.
    302.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弥渡苴力战国石墓[J].文物.1986(7):25-30.
    303.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宁蒗县大兴镇古墓葬[J].考古.1983(3):226-232.
    304.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永仁维的石棺墓地发掘记略云南文物[J].总第19期:1-3转31.
    305.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云南祥云县检村石棺墓[J].考古.1984(12):1134-1135.
    306.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3(3):347-382.
    307.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剑川鳌凤山古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0(2):239-265.
    308.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南华县孙家屯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2001(12):16-24.
    309.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中甸县的石棺墓[J].考古.2005(4):28-39.
    310.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永平新光遗址第四次发掘报告[J].云南文物.(总第65期).2007(1):36-39.
    311.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永平新光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2(2):203-229.
    312.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永仁菜园子、磨盘地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3(2):263-296.
    313.扎西茨仁.甘孜州石棺葬文化概述[J].康定民族师专学报(文科版).1990(1):20-26转43.
    314.张强禄.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J].考古.2002(1):47-60.
    315.张森水.富林文化[J].古脊椎动物学报.1977(1):14-27.
    316.张忠培、杨晶.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的研究——兼谈客省庄文化流向[J].北方文物.2002(3):1-15.
    317.张忠培.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1):1-44.
    318.赵殿增.金沙江流域早期考古的几个问题[J].中华文化论坛.2002(4):58-64.
    319.赵殿增.四川考古的世纪回顾与展望[J].考古.2004(10):3-13.
    320.赵慧民.西藏曲贡出土的铁柄铜镜的有关问题[J].考古.1994(7):642-649.
    321.赵生琛,李恒年.青海省文物工作组调查兰青铁路沿线文物[J].文物.1956(11):80.
    322.赵雪野、司有为.甘肃白龙江流域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3(4):8-16.
    323.赵志军.云南永仁磨盘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稻谷遗存分析报告[J].考古学报.2003(2):294-295.
    324.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的房基遗址[J].考古.1973(6):330-336.
    32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4(2):29-62.
    32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J].考古学报.1975(2):57-96.
    32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汉源县麦坪村、麻家山遗址试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6(2):3-19.
    32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甘肃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5(4):289-296.
    32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等.青海民和县胡李家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1(1):40-58.
    33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等.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2(12):12-28.
    33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莲花台辛店文化遗址[J].考古.1980(4):296-310.
    33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张家咀与姬家川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80(2):187-220.
    33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陇东镇原常山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1(3):201-210.
    33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一九)[J].考古.1992(7):660.
    3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四川汉源县大树乡两处古遗址调查[J].考古.1991(5):385-389.
    336.周然朝.第五届西部考古协作会暨“史前时代的中国西部——以云贵高原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四川文物.2008(6):89-93.
    337.周兴华.宁夏中卫县狼窝子坑的青铜短剑墓群[J].考古.1989(11):971-980.图四,1、2.
    338.周曰琏.四川芦山出土巴蜀符号印及战国秦汉私印[J].考古.1990(1):32-35.
    339.周曰琏.四川芦山出土的巴蜀文化器物[J].考古.1991(10):892-901.
    340.周志清.浅析金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J].中华文化论坛.2002(4):45-51.
    341.周志清.云南洱海地区石棺墓初步研究[J].四川文物.2002(5):47-50.
    34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15-38.
    1.安志敏.<略论甘肃东乡自治县唐汪川的陶器>补记.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232.
    2.陈洪海.环境变迁与宗日遗存发展的关系.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381.
    3.陈廷凡.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墓主死因初探.云南考古文集——庆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70-73.
    4.陈祖军.西南地区的石棺墓分期研究——关于“石棺葬文化”的新认识.四川考古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71-200.
    5.胡谦盈.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6.霍巍.试论西藏及西南地区出土的双圆饼形剑首青铜短剑.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37-447.
    7.阚勇.试论云南新石器文化.云南考古文集——庆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7-40.
    8.李水城.文化馈赠与文明的成长.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20.
    9.林沄.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林沄学术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74.
    10.林沄.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1[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29-155.
    11.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72-193.
    12.裴文中.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208-255、256-273.
    13.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93-327.
    14.宋治民.四川茂县牟托1号石棺墓若干问题的初步分析.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267-284.
    15.宋治民.四川西部石棺葬和大石墓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25-235.
    16.宋治民.宋治民考古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7.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C].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8.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7-43.
    19.童恩正.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0.王大道.再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型.云南考古文集——庆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41-61.
    21.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夏鼐文集(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9-310.
    22.徐学书.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综述.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222-245.
    23.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3[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166-203.
    24.辛中华.青藏高原东麓考古学文化特征及其传播的一般思考.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1999[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52-170.
    25.严文明,张万仓.雁儿湾与西坡坬.考古学文化论集?3[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12-31.
    26.杨建华.东周时期新疆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系.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48-460.
    27.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93-210.
    28.张强禄.试论白龙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与川北川西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关系.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70-75.
    29.张学正,张朋川,郭德勇.谈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分期和相互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50-71.
    30.张学正等.辛店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3[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122-152.
    31.张增祺.古代云南骑马民族及其相关问题.云南省博物馆编:云南青铜文化论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262-278.
    32.张忠培,李伊萍.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65-272.
    33.张忠培.齐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北方考古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05-147.
    1.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等.四川马尔康县木尔溪遗址试掘简报[G].成都考古发现?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40.
    2.阿坝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等.四川理县佳山石棺葬发掘清理报告[G].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211-237.
    3.安特生著,乐森珣译.甘肃考古记[G].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1925.北平.
    4.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都县大李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G].考古学集刊?13.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1-40.
    5.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甘肃合水九站遗址发掘报告[G].考古学研究(三).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00-477.
    6.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甘肃分队.白龙江流域考古调查简报[G].文物资料丛刊?2.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6-37.
    7.陈洪海.宗日遗存研究中的几点思考[G].西部考古?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06-113.
    8.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成都市小南街古遗址发掘报告[G].考古学集刊?1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13.
    9.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理县箭山寨遗址2000年的调查[G].成都考古发现?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5-24.
    10.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马尔康县孔龙村遗址调查简报[G].成都考古发现?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1-50.
    11.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安乡遗址调查简报[G].成都考古发现?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
    1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白水寨及下关子遗址调查简报[G].成都考古发现?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14.
    1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波西遗址2002年的试掘[G].成都考古发现?2004.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2.
    14.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沙乌都遗址调查简报[G].成都考古发现?2004.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3-19.
    15.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G].成都考古发现?2000.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77,75.
    16.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西昌市大兴横栏山遗址调查试掘简报[G].成都考古研究所?2004.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0-38.
    17.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西昌市经久乡马鞍山遗址调查试掘简报[G].成都考古发现?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8-113.
    18.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西昌市营盘山遗址发掘简报[G].成都考古发现?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2-87.
    19.大渡河中游考古队.四川汉源县2001年度的调查与试掘[G].成都考古发现?2001.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06-383.
    20.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G].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141.
    21.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G].考古学集刊?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11-161.
    22.蒋宣忠.四川茂汶别立、勒石村的石棺葬[G].文物资料丛刊?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81-92.
    23.李昆声,肖秋.试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G].文物集刊?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33-142.
    24.李伊萍.半山、马厂文化研究[G].考古学文化论集?3.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32-67.
    25.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普格小兴场大石墓群的调查与清理[G].文物资料丛刊?10.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55-158.
    26.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四川西昌市咪咪啷遗址调查试掘简报[G].成都考古发现?2004.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9-52.
    27.刘世旭,王兆祺.西昌杨家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G].文物资料丛刊?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201-203.
    28.马继贤.广汉月亮湾遗址发掘追记[G].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10-324.
    29.马继贤.汉源县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G].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270-271.
    30.南玉泉.辛店文化序列及其与卡约、寺洼文化的关系[G].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73-109.
    3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G].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979:162.
    3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湟中下西河潘家梁卡约文化墓地[G].考古学集刊?8.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8-86.
    3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近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G].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327-333.
    34.邱兹惠.云南青铜文化的骑马纹样[G].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35-250.
    35.石应平.卡若遗存若干问题的研究[G].西藏考古?第一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77-90.
    36.四川大学博物馆等.成都指挥街周代遗址发掘报告[G].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171-210.
    37.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石棺葬发掘报告[G].文物资料丛刊?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34-55.
    38.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雅安沙溪遗址发掘及调查报告[G].南方民族考古第三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93-339.
    3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遗址发掘简报[G].四川考古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9-77.
    40.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马尔康县白赊村遗址调查简报[G].成都考古发现?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1-61.
    41.孙华.彭县竹瓦街铜器再分析——埋藏性质、年代、原因及其文化背景[G].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26-168.
    42.陶鸣宽,赵殿增.四川会理县发现瓦石田遗址[G].文物资料丛刊?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205-206.
    43.王仁湘.关于曲贡文化的几个问题[G].西藏考古?第一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66.
    44.吴平.青海省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考古调查简报[G].西藏考古?第一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29-40.
    45.肖明华.二台坡新石器遗址[G].保山史前考古.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113-116.
    46.张弛.半山式文化遗存分析[G].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3-77.
    47.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G].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45-176.
    48.赵建龙.礼县高寺头新石器时代遗址[G].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70-271.
    4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武山傅家门遗址的发掘与研究[G].考古学集刊?16.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80-454.
    1.丁见祥.马家窑文化的分期、类型、来源及其与周边文化关系[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段天璟.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郭继艳.川滇地区石棺葬的区域类型[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井中伟.先秦时期青铜戈?戟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井中伟.先秦时期青铜戈?戟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孔蜀筠.试论老牛坡商代文化遗址[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李冬楠.晚期巴蜀文化出土兵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刘斌.客省庄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9.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0.宋江宁.试论寺洼文化[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11.王振.从齐家文化铜器分析看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与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3.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4.周赟.寺洼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刘化石,刘志岩.四川大渡河中游发现新的考古学文化——汉源县麦坪遗址2007年发掘成果[N].中国文物报,2008-6-6(5).
    2.唐飞,金国林.四川甘孜晏尔龙石棺葬墓地发掘获新成果[N].中国文物报,2009-1-9(2). ?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