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立在地平线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造型艺术的立柱,以伟岸与耸立使人对其仰视,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立柱是人类精神的重要载体,世界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都曾创造了丰富的立柱艺术,如古埃及的方尖碑柱,中国的华表,印加文明的羽蛇柱,古罗马的图拉真纪功柱,挪威的生命之柱,它们不单纯是建筑的一个构体,正因为如此,本文把立柱作为一种文化的文本,从人类学、美学、文化地理学、历史语义学等多角度来审视这一宏大的人文建构,解读其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首先,从形态学上对立柱进行了分析,立柱在外形上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一定长细比和竖直而立,直截面积并不一定是圆形和方形,史前原石柱是不具规则的几何形的,柱的长细比和直立这两点真正原型来自于人类自身的形体,当人类立起第一根原石柱,即改变条石的自然状态,使自然人化,在自然中打上的自我的烙印,意味着人类在自然中的觉醒。人对立柱的审美是对立柱的情感投射和精神贯注。人对于立柱的认同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于古老的同情观,人在立柱上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与价值感。亦如拉康的镜像理论所分析的,立柱是人的一个自我副本,是人用来确认自我自立自在的一个镜像。
     在万物有灵观的支配下,早期人类赋予立石以生命和灵魂,这是史前巨石柱崇拜的思想渊源。立柱其有神圣性,这一信仰一直在人类的文化中沿袭着。在神话中,神圣的柱不仅支撑伟大的天宇,还是人类通天的媒介,通天,是人类神秘的欲望,各种文化都赋予“天”以最魄丽的想象,那是神居住的地方,我们头项上的那片天空使我们神往不已,人们企图凭借高大的立柱到达美丽的天宇。在有些民族的习俗中,立柱与祭柱是氏族最为隆重的仪式,云南古滇时期的青铜器上的雕塑——杀人祭柱场景证明了柱的神圣性。
     正因为柱的神圣性,早期文化中不少民族将所崇拜的图腾雕刻在立柱上,本文运用了人类学中关于图腾的理论对图腾柱进行了研究。立柱同时是对生命力和人的自我生产的褒扬。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和荣格的心理分析学中,柱是男根的隐喻,本文检视了古代的男根崇拜文化,古埃及图像中的天地模式,地神盖伯平卧在地,其高耸的生殖器仿佛一根伟岸的立柱直指天穹,中国的古文字“祖”与“且”同源,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呈直立的柱状。从而揭示出古代的生殖崇拜与立柱崇拜所缠绕着的关系。
     立柱作为显著的地标,具有文化地理学的意义,在神话中,高耸的立柱是宇宙运转的中枢,古代人们关于宇宙和世界的观念,即是将自己所处之地视作世界的中心,而这世界中心的标示往往是一根高大的立柱,耸立在古罗马的方尖碑和建于印度的“四隅之王”的中柱,就是作为世界之轴和权力中心。
     作为重要的文化象征物,立柱向上测度上的伸展,比拟着人的傲立的姿态,立柱的耸立与倾折蕴涵着象征性,其耸立象征着生存与建业、权力与秩序;当其被倾折时,则意味着生命的离去与业绩的中废、权力的瓦解与秩序的颠覆。通过对现实和图像中的立柱的解读,本文挖掘了立柱的象征意蕴。因立柱的高耸与伟岸,往往作为宏大历史事件的纪念碑,所以,柱耸立在历史的深处,承载着历史的烟云。本文梳理了从古代到当代不同历史时期立柱式样与时代的联系,阐释了立柱风格演进与历史进程的对应,立柱式样与历史叙事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立柱作为人类古老的表达形式,是人类关于自我的一个表述,为我们提供自我的认同。作为一个重要的符号,立柱被人类文化赋予了丰富而高贵的所指,不论是单数或是复数,立柱总是表述着宏大的事件。高耸的立柱是人类通天的一个乌托邦,它提升着人类的灵魂,使俗务精神化,使平凡崇高化。
     扎根于大地,而向天空伸展,立柱给人一种生命充盈的感觉。呈现出一种生长的姿态。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而形式之所以有意味,乃是这形式的后面隐着生命的底蕴,立柱是一个具有生命意义的形式意象,其深蕴的内涵是生命的傲立。
Columns, as one of the plastic arts, were looked at by people with reverence because of their greatness and upright. In the long history, columns were always carriers of human beings' cultural life. In different times, people made a variety of magnificent columns in different areas around the world. (i.e.: the FangJian Tablet Column in Egypt, the HuaBiao Column in China, the YueShe Column in Inca, and the TuLaZhenJiGong Column in Norway.) They were not simply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ants to show readers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notation of columns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anthropology, aesthetics, cultural geology, and historical semantics and so on.
     First of all, let's have an analysis on columns from morphology.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olumns in shape are its longness, thinness, and upright. Not all columns have either a circular cross section or a square cross section. In ancient times, their geometric figures were usually irregular. The longness and thinness of columns originated from the shape of human beings' body. When they set the first stone column, they changed its natural appearance and made it personification, which symbolized human beings' awakening of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in nature. They had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sustenance on the appreciation of columns. The reason why human being had recognition of columns came from ancient sympathetic outlook. They could realize their value and self—existence on columns. Just like LaKang analyzed in his mirror theory, columns were copies of human beings' selves, and mirror images for them to confirm their self—existence.
     Having been subject to the belief that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has its soul, people regarded columns as things that had life and soul. They adored columns so much because they thought that columns were sacred and this belief was follow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fairy tales, columns were not only sustenance of the heaven but also the media which people could go up to the heaven. Going up to the heaven was always human beings' dreams because the God lived there. Our ancestors gave the heaven the most glorious description in many literary works. They were so charmed by the sky above us that they were always eager to go up to the heaven through those gigantic columns. In the tradition of some nationalities, setting the column and sacrificing the column were the most solemn ceremony. The sculpture (the scene of killing people to sacrifice the column) on bronze ware from GuDian times, YunNan province proved the sacredness of columns.
     In early civilization, many nationalities carved their adored totems on columns because of their reverence for columns. The author has a research on totemic columns according to the totem theory in anthropology. Columns meant human beings' vitality and their self—producing. In Freud's mental analysis and Rouge's psychoanalysis, the column was a metaphor for man's genitals. In the explanation on the earth and the heaven in ancient Egypt, the Earth God Gab lay on the ground and his large genitals pointed up to the sky like a grand column.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祖"and "且"had the same source. They were both pictograph of man's genitals, like columns. All these prove that 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production adoration and the column adoration.
     Columns, the outstanding signs of the land, had their cultural—geological meaning. In fairy tales, the upright column was the axis of the universe. In ancient people's mind, they believed that the place where lived wa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And the sign of the center usually was a mighty column. The FangJian tablet column in Egypt and the middle column from "The King of Four Corners" in India symbolized the axis of the world and the center of the power. Columns were important cultural symbols. People matched the stretch up of the column with the posture of man's standing up with pride. The towering aloft of the column and the breaking off of it both had their symbols. The towering aloft of the column symbolized survival and contribution; power and order. The breaking off the column symbolized the passing away of life and the neglecting of contribution; the disintegrating of power and the overturning of the order. The author tape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column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olumns from both real life and literary works. Because the column was towering aloft and gigantic in stature, it was always the memorial of great historical event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iscover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yle of the column and the tim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from ancient times to modern times;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yle of the columns and the processing of history, the style of the columns and the historical narration.
     From all the above, we can say that columns were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memorize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recognize their selves and make their dreams of going up to the heaven come true. They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beings' spiritual world, culture and art field.
引文
[1][意]巴蒂斯塔·莫迪恩:《哲学人类学》,李树琴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2][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王珍丽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
    [3][日]岩中德次郎,《形与比例》,吴鑫诚译,载《造型艺术》第6期,辽宁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1][意]巴蒂斯塔·莫迪恩:《哲学人类学》,李树琴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2][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1][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00页。
    [2][英]休漠:《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86页。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00页。
    [1][德]立普斯:《空间美学》第一章,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第606页。
    [2]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是希腊三种柱式中最古老和最单纯的一种柱式,其特点是柱头只是由一种装饰线脚支撑一块方形项板构成,柱身下粗上细,周身有纵直的凹槽,无柱础。整个柱式语言干净纯粹,有一种男性的力度的美感。著名的帕台农神庙即由多立克柱构成。
    [1][德]立普斯:《空间美学》,第一章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第607页。
    [2][德]立普斯:《论移精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载《现代西方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版,第4页。
    [3][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王太庆译,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法]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1]S arup,M.(1992):Jacques Lacan,New York:Harvester Wheastsheat,第85-86页。
    [1][法]雅克·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2页。
    [2][法]雅克·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95页。
    [1][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吴文藻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页。
    [2][英]爱德华·泰勤:《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9页。
    [1][英]G·埃利奥特·史密斯:《人类史》.李申等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页。
    [2]见[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1页。
    [3]见[英]W泰勤:《从开端到柏拉图》.韩东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4]见[英]W泰勤:《从开端到柏拉图》.韩东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5]见[英]W泰勤:《从开端到柏拉图》.韩东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页。
    [6]见[英]W泰勤:《从开端到柏拉图》.韩东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7][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26页。
    [8][英]爱德华·泰勤:《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3-534页。
    [1][法]卢布坦:《新石器时代:世界最早的农民》.张容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2][英]拉尔夫·伊利斯:《宇宙的设计师——揭迷世界最神秘的远古建筑》.陈德中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3][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王太庆译.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4]见Mircea Eliade,Le Chamanisme et les tdchniques de I'extase,PP,171 ff.,Payot,1951
    [1]引自王均:《独龙族石柱沮盟的考察》,1984年《民族调查研究》第2期。
    [2][意]维科:《新科学》(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96页。
    [1]引自杨兆麟:《原始物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 页。
    [1][意]维柯:《新科学》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7页。
    [2][英]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徐育新等译.大众文艺出版社,第20,57页。
    [3][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0-71页。
    [4][瑞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赵蕾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14页。
    [1]引自王均:《独龙族石柱沮盟的考察》,载《民族调查研究》1984年版,第2期。
    [2][美]桑迪:《神圣的饥饿》,郑元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3][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 等译 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3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7页。
    [1]袁珂:《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510-513页。
    [2]张光直:《古代中国及其在人类学上的意义》载《史前研究》1985年2月号。
    [3]何新:《诸神的起源》,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82页注②。
    [4]刘世旭:《四川西昌高草出土汉代“摇钱树”》附图,《考古》1987年第3期。
    [1]谷衍奎:《汉书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407页。
    [2][苏]A·托卡列夫主编:《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们》上册,李毅夫等译,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73页。
    [3][苏]A·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魏庆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3页。
    [4]内蒙古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内蒙古自治区陈巴虎旗莫尔格河鄂温克索木调查报告》,1959铅印本,第88页。
    [5]我国学术界对“totemism”一词的译名有“图腾主义”,“图腾制度”“图腾崇拜”,“图腾宗教”,“图腾观”,“图腾文化”,等不同译法。何星亮在《中国图腾文化》一书中认为:与图腾有关的各种观念、现象、习俗等,内容甚广,包含多方面的文化现象,非“主义”,“制度”,“宗教”,“观念”等词所能概括,唯有“文化”一词,包罗万象,各种图腾文化元素皆可包括其中,故在泛指时,以称“图腾文化”为宜。
    [1][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62页。
    [2][英]J·朗格:《印第安旅行记》,伦敦,1791,第86页,转引《人类学词典》,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第270页。
    [3][英]J·G·弗雷泽:《家庭和氏族的起源》,巴黎,1922,第7—8页,转引[苏]E·海通:《图腾崇拜》,何星亮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4][法]E·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尹大贻译,《宗教研究译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编,1986年版,第16-17页。
    [5][奥]弗洛伊德:《论宗教图腾与塔布》,王献华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页。
    [6][苏]E·海通:《图腾崇拜》,何星亮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7]岑家梧:《图腾艺术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页。
    [8][英]H·斯宾塞:《社会学基础》,转引[苏]E·海通:《图腾崇拜》,何星亮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166页。
    [1]见[苏]E·海通:《图腾崇拜》,何星亮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2][英]埃利奥特·史密斯:《人类史》,李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页。
    [3][苏]E·海通:《图腾崇拜》,何星亮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1][英]贡布里奇:《艺术与人文科学》,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6页。
    [3][瑞士]荣格:《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孙长安、丁刚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8页。
    [4][瑞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张敦福、赵蕾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02页码。
    [5][法]拉康:《拉康选集·男根的意义》,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92-595页。
    [1][瑞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张敦福、赵蕾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34页。
    [2][奥]弗洛姆:《被遗忘的语言——梦的精神分析》,叶颂寿译,台湾志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
    [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1]见[美]戴继·M·弗里德曼:《男根文化史》,刘凡群等译,华龄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泽,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0页。
    [1][美]A·魏勒:《性崇拜》,历频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11页。
    [2][美]戴维·M·弗里德曼:《男根文化史》,刘凡群等译,华龄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3][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7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0页。
    [1]杨家骆:《中国古文字中之祖字》。转引自凌纯声:《中国古代神主与阴阳性器崇拜》,中央研充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8期,1959年。
    [2]见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祖妣》,《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第一卷·据甲骨卜辞中“且”义为祖先而提出系牡器之象形。李敖:《中国性研究》,台湾李敖出版社,1990年版,第15-20页。
    [1][瑞士]丁·度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2][美]M·布鲁墨《视觉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第65页。
    [3]席慕蓉:《我心深处》,载《中华文化画报》2005年10月号。
    [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41页。
    [2][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曹未风 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25-27页。
    [1]见[法]G·伏古勒尔:《天文学简史》李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2]见[法]G·伏古勒尔:《天文学简史》李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3][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萧兵:《“中”源神杆说》.《中国文化》.1994年第九期,第52页。
    [2]唐兰:《殷虚文字说》.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3页。
    [3]唐兰:《殷虚文字说》.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4页。
    [4]姜亮夫:《“中”形形体分析及其语音演变之研究》.《杭州大学学报》.第14卷增刊,1984年,第6页。
    [5]姜亮夫:《楚辞通故》.齐鲁出版社,1985年,第2册,第392-393页。
    [6]姜亮夫:《楚辞通故》.齐鲁出版社,1985年,第2册,第392-393页。
    [1]邱紫华:《东方美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7-108页。
    [2][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68页。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548页。
    [2]见[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413页。
    [3]A·爱因斯坦·C·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96页。
    [4]A·爱因斯坦·C·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108页。
    [1]任恢忠:《物质·意识·场》,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2]王恩涌:《政治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页。
    [3]参[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5页。
    [4]见[英]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73页。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26页。
    [2]参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3]参康殷:《文字源流浅说》,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4]王作新:《汉字结构系统与传统思维方式》,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5]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铀器研究》,《考古》,1963年第6期。
    [1]萧兵:《“中”源神杆说》,《中国文化》,1994年2月总第9期。
    [2]汪宁生:《试论石寨山文化》,《民族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41页。
    [3]王作新:《法字结构系统与传统思维方式》,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255页码。
    [4]杨兆麟:《原始物象——村寨的守护和祈愿》,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5-86页。
    [5]汪宁生:《普宁石寨山青铜器图象所见“滇人”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云南青铜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61页。
    [6]M·pivazzoli_tserstevens,The Bronze Drumsofshi_Zhai_Shan[《石寨山铜鼓》],载《远古东南亚洲》,○xford,1979,Vol.1,pp.134-135。
    [1][罗马利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2][罗马利来]米尔恰·伊利亚德:《神权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宋立道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3][罗马利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1][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等译,华夏出版神2001年版,第192页。
    [2]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2页。
    [1][美]刘易斯·芒福注:《城市发展史》,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2][英]约翰·罗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张璘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3][法]Claude Moatli:《罗马考古》郑克鲁译,上海书店出版,1998年版,第112页。
    [4][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238页。
    [1]曾庆豹:《解构巴别塔:后现代神学的建筑语式》,《问题》NO.Z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2]见杨兆麟:《原始物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3][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1][法]Claude Moatti:《罗马考古》,郑克鲁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
    [2]见[法]Claude Moatti:《罗马考古》郑克鲁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3][西班牙]派拉克出版社编:《埃及建筑》李多译,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4][美]詹姆斯,霍尔:《东西方图形艺术象征词典》,韩巍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5][西班牙]派拉克出版社编:《埃及建筑》,李多译,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1][美]劳拉·福尔曼:《寻找尼罗河岸边的真正女王》,王平等评,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2]见[美]约翰,D,霍格:《伊斯兰建筑》杨昌鸣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2页。
    [4][德]海德格尔:《艺术与空间》孙周兴译,引自《海德格尔选案》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85页。
    [1]曾庆豹:《解构巴别塔:后现代神学的建筑语式》引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2][法]享利·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反恩》引自夏铸九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第34页。
    [3]Pearcy GE,Rusel HF.World Political geography.New York:Crowell,1948.19
    [1]Pearcy GE,Rusel HF.World Political geography.New York:Crowell,1948.517
    [2]Glassner MI DeblijHJ.Systematispolitical geogrhpy.132.
    [3][美]查尔斯·莫尔等著《风景》,李斯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4[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页。
    [1]见[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译,南京大学了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2][美]特怀曼·L·托尔利:《狼的智慧》祁洪彬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3][西班牙]派拉蒙出版社编:《埃及建筑》,李多译,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1][英]休昂纳:《世界美术史》毛君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178页。
    [2]见[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1][意]维柯:《新科学》(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21页。
    [2]见[古希腊]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6-187页。
    [1]见[法]勃里安:《亚历山大帝》吴岳添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1][法]罗丹:《法国大教堂》,啸声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页。
    [2][英]肯尼斯·克拉克:《裸体艺术》,吴政等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3][美]道格拉斯·霍夫施搭特:(GEB—— 一条永恒的金带》,乐秀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28页。
    [4][英]贡布里奇:《秩序感》杨思梁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1]转引自[苏]阿尔巴托夫编《美术史文选》佟景韩译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2年版 P23。
    [2]转引自毛小雨:《印度雕塑》,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3][英]休·昂纳:《世界美术史》,毛君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411页。
    [1][法]罗丹:《法国大教堂》啸声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259页。
    [2][法]罗丹:《法国大教堂》啸声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插图51文字。
    [1][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英明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8页。
    [3][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00页。
    [4]见{美}R·凯利:《多面的历史》,陈恒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6页。
    [1][美]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22页。
    [2][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69页。
    [3][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69页。
    [4][法]罗兰·马丁:《希腊建筑》,张似赞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79页。
    [2]见[法]Jean Vercoutter:《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吴岳添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3]1佩巨斯=46.2厘米,见希罗多德:《历史》。第681“主要度量衡币制单位折算表”,12佩巨斯约为5.5米。
    [4]见[英]S·劳埃德/[德]H·W·米勒《远古建筑》,高云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5][法]Jean Vercoutter:《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吴岳添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6][法]Jean Vercoutter:《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吴岳添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7][美]劳拉·福尔曼:《海底王宫:寻找尼罗河岸边的真正女王》,王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209页。
    [1][美]劳拉·福尔曼:《海底王宫:寻找尼罗河岸边的真正女王》王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76页。
    [2][美]亨利·富兰克弗特:《古埃及宗教》,郭子林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页。
    [1][英]S·劳埃德/[德/H·W·米勒:《远古建筑》,高云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2]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泽,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83页。
    [1][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吴文藻等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220页。
    [2][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吴文藻等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220页。
    [1][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吴文藻等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220页。
    [2][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吴文藻等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220页。
    [1][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吴文藻等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220页。
    [2][美]鲁道夫·阿思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泽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3][美]鲁道夫·阿思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泽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4][美]鲁道夫·阿思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泽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页。
    [1][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等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2页。
    [2]转引自庄锡昌、孙志民编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构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8页。
    [3][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 上海人民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P80页。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滕守尧、朱疆源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P636页。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滕守尧、朱疆源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P636页。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滕守尧、朱疆源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P629页。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滕守尧、朱疆源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P630页。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滕守尧、朱疆源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P630页。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滕守尧、朱疆源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 P638页。
    [1][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176页。
    [1]见[苏]阿尔巴托夫、巴斯托夫采夫编:《美术史文选》.佟景韩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248页。
    [2]转引自[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1]Gerard Genet,The Architext:An Introduction,trans.JaneE.Lewin,Berketey Candy Ox5ord:Universitgo5,Cati5omiaPress.1992、P84
    [2]/bid,pp,03-84.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册),洪汉鼎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页
    [2][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册),洪汉鼎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1][英]C·W·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韩东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2]密柱式:两柱之间距离为柱的直径1.5倍。
    [1][瑞士]H·沃尔夫林:《古典艺术》.潘濯昌译,淅江美术学院出版,1992年版,第122页。
    [2][瑞士]H·沃尔夫林:《古典艺术》.潘濯昌译,浙江美术学院出版,1992年版,第122页
    [1][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分册,第259页。
    [2]姜亮夫:《“中”形形体分析及其语音演变之研究》,《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6页.
    [1]转引自曹意强:《艺术与历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2]转引自曹意强:《艺术与历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3][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2-153页
    [1]余秋雨:《北方的遗迹》,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2][英]约翰·萨莫森:《建筑的古典语言》张欣玮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3][英]约翰·萨莫森:《建筑的古典语言》张欣玮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4][英]约翰·萨莫森:《建筑的古典语言》张欣玮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1][英]艾伦·赫丽生:《希腊宗教研究导论》,谢世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英]约翰·萨莫森:《建筑的古典语言》,张欣玮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2][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3]E.H.Gombrich.The Story of Art.Phaidon.1979.9.113
    [1]Henri.Focillon,The Art of the West in the Middle Agss Lntroductlon,Phaidon.1980.P.6
    [2][英]约翰·罗斯金:《建筑的盏明灯》张璘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3][法]罗丹:《法国大教堂》,啸声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
    [4][法]罗丹:《法国大教堂》,啸声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页。
    [1]“罗曼”(roman)一词,最初由法国人夏尔·德·热尔维尔杜撰,原意指罗马之后和哥特之前的建筑风格,也有译作“罗马式”的。
    [2][法]罗丹:《法国大教堂》,啸声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287页.
    [3][英]乔治·扎内奇:《西方中世纪艺术史》陈平译,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页。
    [4]阿奎那:《神学大全》,引自[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95页。
    [1]引自胡景钟,张庆熊主编;《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9页。
    [2][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王太庆译,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3][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王太庆译,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4]引自Charles Baudelaire;Oeuvres completes,Pleiade,Gallimard,Paris,1976,第695页
    [1]引自伏尔泰:《哲学辞典》(Dictionnaire philosophique,Garnier,Paris,1967),P50.
    [2]Herbert ·.Muller:Science and crticism,Yale Vniuersity Press 1964,P241.
    [1][奥地利]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陈佛奇译,知识出版社 1987年版第18页
    [2][瑞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赵蕾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3][瑞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赵蕾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4][瑞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赵蕾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1][英]卡萝琳·M·庞德:《生命与脂肪》,俞宝发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5页。
    [1][英]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2][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印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前言第1页。
    [1][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5页。
    [2]引自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3][美]P 戈德伯格:《后现代时期的建筑设计》黄亲范,曾昭奋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41页。
    [1]见邬烈炎:《解构主义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2][美]希利斯·米勒:《当代理论向何处去》载《美国人文与科学院期刊》1979年1月号
    [1]奥奏·德汉:《美国小说和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见《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9页。
    [1][罗马利亚]米尔哈·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1]见[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2][德]康德:《普遍法则和天空理论》,见其《宇宙论》第二卷,莱比锡版,1912年。
    [3][美]戴维·特雷西:《注释学·宗教·希望》,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6页。
    [4]见余虹等主编:《问题》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页。
    [1][美]约翰·弗莱明:《世界美术史》,毛君尖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4页。
    [1]见[美]琳达·诺克林等著:《失落与寻回》,李建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1]见[美]琳达·诺克林等著:《失落与寻回》,李建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2]见[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1][古罗马]维特鲁维亚:《建筑十书》,高履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83页。
    [2][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175页。
    [3][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69页。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古罗马]维特鲁维亚:《建筑十书》,高履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德]黑格尔:《宗教哲学》,魏庆征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法]罗兰·巴特:《符号帝国》,孙乃修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英]约翰·巴罗:《艺术与宇宙》,舒运祥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英]拉尔夫·伊利斯:《宇宙的设计师》,陈德中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奥]弗洛伊德:《论宗教》,王献华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奥]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澳大利亚]加里.特朗普:《宗教起源探索》,孙善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英]普理查德:《原始宗教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保罗·韦斯:《宗教与艺术》,何其敏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苏]E·海通:《图腾崇拜》,何星亮译,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版
    [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版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德]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德]鲁道夫·奥托:《论“神圣”》,成穷周邦宪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德]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李政文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马钟元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美]桑塔耶纳:《美感》,缪灵珠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季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马丁·约翰逊:《艺术与科学思维》,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严忠志许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俄]舍斯托夫:《雅典和耶路撒冷》,徐凤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意]布鲁诺·赛维:《现代建筑语言》,席云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英]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英]约翰·萨莫森:《建筑的古典语言》,张欣玮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英]拉法格:《思想起源论》,王子野译,三联出版社1978年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美]博厄斯:《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美]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滕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美]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英]贡布里奇:《秩序感》,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英]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王太庆译,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英]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永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英]艾伦·赫丽生:《希腊宗教研究导》,谢世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C.C.W.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韩东晖等译,中国儿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保罗·韦斯:《宗教与艺术》,何其敏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美]琳达·诺克林等:《失落与寻回》,李建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芮传明、余太山:《中西纹饰比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刘文英:《漫长的历史源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彭吉象:《中国艺术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孙新周:《中国原始艺术符号的文化破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李景源:《史前认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年版
    李景源:《史前认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户晓辉:《岩画与生殖巫术》,,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段炼:《世纪末的艺术反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蒋原伦:《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高小刚:《图腾柱下》,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杨兆麟:《原始物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邓启耀:《宗教美术意象》,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杨学政:《原始宗教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靳之林:《生命之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Innis,H.A.1995: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Gray,C.(ed)1995:The Cyborg Handbook London:Routledge
    Baudrillard,J.1988:Selected Writings(ed.Mark Poster).Cambridge:Polity Press.
    Abercrombie,N.1996:Television and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
    Adam,B.1990:Time and Social Theory.Cambridge:Pol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