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侗女性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像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宗教、审美、工艺、习俗等,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侗族女性服饰是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百花园中的奇葩,具有丰富的款式、精美的刺绣、耀眼的银饰、高超的技艺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内容。苗族和侗族具有各自的民族传统文化,因而两者的女性服饰具有各自的特征。同时,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居住地的地缘相近使得两者的女性服饰又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苗族、侗族女性服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无论是从民族学的学科视角还是从服饰学专业的角度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交通因素、交流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原因使得苗族、侗族女性服饰有着趋同的发展趋向。此外,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生活状态的改变,使得苗族、侗族女性服饰实物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而纺纱、织布、染布、刺绣等一系列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对苗族、侗族女性服饰文化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田野调查研究与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相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主要集中在苗族、侗族聚居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过实地调查得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访谈纪录、照片与录像,为本文写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资料基础。同时,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该问题提供了保障。
     本论文结合民族学与服饰学的相关理论,以文化变迁与文化比较为理论依据,对苗族、侗族女性的服饰实物、穿着者、制作者、穿着习俗、穿着状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问题组成:一、苗族、侗族女性的服装比较,从主体服饰和辅助服饰两个方面(包括上衣、下衣、头帕、胸兜、花带、围裙、背带、条裙、绑腿等)对苗族、侗族女性服装进行比较;二、苗族、侗族女性首饰与佩饰,将身体各部位所佩戴的首饰和盛装上的银饰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苗族、侗族首饰与佩饰的实用价值、装饰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时将二者的头饰、颈饰、胸饰和背饰、手饰以及佩饰进行比较;三、服饰纹样和刺绣图案,将苗族、侗族女性服饰的纹样类型、刺绣技法和刺绣图案的布局、造型、情景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四、服饰文化与审美比较,从苗族、侗族女性文化与服饰(包括苗族、侗族女性性格特征比较,苗族、侗族女性的爱美、爱好和爱年轻,苗族、侗族女性恋爱、婚姻、育儿与服饰),苗族、侗族女性服饰的文化意蕴(如神话传说的烙印、图腾崇拜的影响、本民族文化的体现),苗族、侗族女性服饰的作用、风俗、禁忌与穿着习惯,苗族、侗族女性服饰的审美(主要是造型、色彩、风格、意蕴)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五、苗族、侗族女性服饰的传承现状,从苗族、侗族女性服饰传承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文化交流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传承的现状(包括综述部分和对雷山县西江苗寨的个案分析)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传承现状与出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在最后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保护、发展和传承的设想。
     本文的着重探讨了苗族、侗族女性服饰二者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各自的成因,由此进一步探讨以苗族、侗族女性服饰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发展的问题。
National Clothes is a combination of national material and spirit culture, which reflects history, culture, economy, religion, ethic, belief, convention of a n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culture.
     Female Clothes of Miao and Dong people, with various styles, elegant embroiders, bright silvers, excellent craft and rich implications, are splendid flowers in Chinese minorities clothes garden. Miao people and Dong people have respective culture, which decide their female cloth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 familiar work and life style and sam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bring about certain comparability between Miao and Dong people clothes. It's fairly significative to study female clothes of Miao and Dong people by comparing method not only from ethnology but also from cosmetic science.
     The convenient transport, frequent communication and modern life coming with information age lead female clothes of Miao and Dong people going more and more convergence. At the same time, female clothes of Miao and Dong people are running off seriously due to the inducing of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changing of life statues. Crafts of spinning, weaving, dyeing and embroidering are on the verge of being lost. Thus is the social value of this study.
     Field study and literature study methods are used in this thesis. Field study focuses on Qian Dong Nan, a minority region of Gui Zhou province, where Miao people and Dong people settle. The author get a lot of first-handed information, such as interview record, photos and videos which constitute the practical base of this thesis by field study. At the same time,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documents put the thesis more deeply. This thesis combines theory ethnology and cosmetic science, analyzes female clothes of Miao and Dong people by using culture change and culture compare theory, and discusses following question:1. compare of female clothes of Miao and Dong people; 2. ornaments; 3. design of clothes; 4. aesthetic taste; 5.inheriting status.
     The emphasis on this thesis is to research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and their origin between female clothes of Miao and Dong people. The ultimate target is to find a way to protect, inherit, study and develop female clothes culture of Miao and Dong people.
引文
[1][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0.
    [1][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9.
    [2]作者这里所指“苗夷”包括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等民族,以苗族为主。
    [3]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5.
    [1]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83.
    [1]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420.
    [1]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龙胜、融安、融水、罗成、东兰等地。
    [1]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663.
    [1]杨庭硕,潘盛之.百苗图抄本汇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2]李德龙.黔南苗蛮图说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1]刘锋.百苗图疏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史晖.国外苗图收藏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
    [3][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M],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170.
    [1][英]埃德蒙·利奇.人类学中的比较方法[M].周庆明,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译文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08.
    [2]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苗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杨鹃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席克定.苗族妇女服装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3]杨正文.鸟纹羽衣——苗族服饰及其制作技艺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刘太安.中国雷山苗族服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张柏如.侗族服饰艺术探秘[M].台北:汉声文化,1994.
    [6]贺琛.苗族蜡染[M].云南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7]王彦.侗族织绣[M].云南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8]苏玲.侗族亮布[M].云南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9]黎焰.苗族女装结构[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田鲁.艺苑奇葩——苗族刺绣艺术解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11]吴安丽.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及蜡染艺术[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石林.贵州从江苗族着装习俗[J].百科知识,1996,(4):55
    [2]陈雪英.贵州雷山西江苗族服饰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60-62
    [3]刘孝蓉.贵州民族工艺品传承与旅游商品开发探讨——以台江县施洞镇银饰、刺绣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增刊:325-328
    [4]李建萍.贵州省从江县小黄侗寨的织染工艺与民俗[J].古今农业,2007,(1):108-116
    [5]王爱青.台江县学校教育传承中苗族服饰文化现状考察[J].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8-11
    [6]黄玉冰.西江苗族刺绣的色彩特征[J].丝绸,2009,(2):52-54
    [7]戴平.中国民族服装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段梅.东方霓裳——解读中国少数民族服装[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管彦波.文化与艺术:中国少数民族首饰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华梅.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吴仕忠.中国苗族服饰图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4]常沙娜.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少数民族卷(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5]民族文化宫.中国苗族服饰[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6]杨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7]韦荣慧.中华民族服饰文化[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
    [1]中央民族学院、美乃美株式会社主编.Costumes of the Minority People of Chin[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2]中央民族学院、美乃美株式会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3]中央民族学院、美乃美株式会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4]覃垣,吴善诚.同乐苗族乡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1]杨筑慧.侗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建世,杨正文,杨嘉铭.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3]湘西苗族编写组.湘西苗族[M].吉首:吉首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1982.
    [4]云南大学图书馆.清代滇黔民族图谱[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5]胡江耀,吴善诚.侗族文化简论[M].三江:三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1999.
    [6]龙子建.湖北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7]岐从文.贵州苗族服饰的源流及其形式美[M]//胡起望,李廷贵.苗族研究论丛.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81.
    [1]钟涛,宛志贤.中国侗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248.
    [2]魏任重.三江县志[M].三江: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02:245.
    [1]钟涛,宛志贤.中国侗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1]龙光茂.中国苗族服饰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60-61.
    [1]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226.
    [1]段梅.东方霓裳——解读中国少数民族服装[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60.
    [1]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少数民族文学分会.少数民族民俗资料(第二集上册)[M].1981:143-144.
    [1]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
    [2]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302.
    [1]韦荣慧,侯天江.西江千户苗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88-89.
    [1]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85.
    [1]翁家烈,姬龙安.中国苗族风情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51.
    [2]翁家烈,姬龙安.中国苗族风情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45.
    [1]南民族调查(第二集)[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01:208.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贵州省黔东南舟溪地区苗族的生活习俗(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之八)[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1963:6-7.
    [1]空拜距西江约3个小时走程,不过那里的银匠现在大部分都出去做银匠生意了,其中很多都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并且凭着自己的这门手艺在当地买了房子。
    [2]张力军,肖克之.小黄侗族民俗:博物馆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66.
    [3]张力军,肖克之.小黄侗族民俗:博物馆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65.
    [1]张永发.中国苗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5.
    [1]龙光茂.中国苗族服饰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59-60.
    [1]刘锋.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40.
    [1]田鲁.艺苑奇葩——苗族刺绣艺术解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7.
    [2]“牯藏节”是苗族的大型祭祀活动。一般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非常隆重。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不同的苗族地区、不同的村寨过牯藏节的时间都不尽相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人们穿上盛装跳芦笙舞,祭祀先人。
    [1]张永发.中国苗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45.
    [1]三江县民委.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82.
    [2]王彦.侗族织绣[M].云南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72.
    [1]杨通山.侗乡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63.
    [1]吴浩.中国侗族村寨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81.
    [2]刘凤芝.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8.
    [3]杨筑慧.侗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136.
    [4]侗族崇尚水,水与井密切相关,因此暂将井纹归在图腾纹样中。
    [1]钟涛,宛志贤.中国侗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1]王慧琴.苗族女性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94.
    [1]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38.
    [1]魏任重.三江县志[M].三江: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02:52.
    [1]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68.
    [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局.民族世俗艺术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
    [3]徐杰舜.程阳桥风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24-125.
    [4]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180.
    [1]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少数民族文学分会.少数民族民俗资料(第二集上册)[M].1981:126-127.
    [1]杨通山.侗乡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1]贵州省文化厅群文处,贵州省群众文化学会.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大观[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124-125.
    [2]田鲁.艺苑奇葩——苗族刺绣艺术解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20.
    [1]一些学者认为将蝴蝶称为“妈妈”并不是一种专利而只是文学语言。——吴晓东.苗族图腾与神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17-221.
    [1]邓启耀.衣装秘语——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象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22.
    [2]《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3期,转引自何星亮著:《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36至238.
    [3]杨保愿.侗族萨神系神话正误之辩析[M]//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神话新探.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482.转引自何星亮著:《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55.
    [4]陈维刚:《广西侗族的蛇图腾崇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转引自何星亮著:《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81.
    [1]刘凤芝.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0-221.
    [2]杨宏远,姜永能.山水相伴的家园——榕江[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51.
    [1]“邻近的花溪、乌当以及清镇、龙里、贵定、惠水等县的苗族妇女都佩戴着类似的背牌。居住在黄平县重安江、凯里市麻塘等地的苗族妇女的背牌,在结构上与高坡背牌相似,但用蜡染和精密的菱形刺绣图案装饰。”——杨正文.鸟纹羽衣——苗族服饰及其制作技艺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58-59.
    [2]吴秋林.美神的眼睛——高坡苗族背牌文化诠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55.
    [1]吴秋林2000年在高坡田野调查时,了解到到曾经有几个没打中背牌而男方不久后就死亡的案例。
    [2]王慧琴.苗族女性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8.
    [3]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8.
    [1]杨正文.鸟纹羽衣——苗族服饰及其制作技艺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58-59.
    [2]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84-85.
    [1]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黔南民族调查(第三集)[M].都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2003:283.
    [2]龙光茂.中国苗族服饰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62.
    [1]贵州省文化厅群文处,贵州省群众文化学会.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大观[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57.
    [2]鼠为农家大敌,而苗语的“马”字与“虫”字发音相似,虫也是农家大敌。因此在农历二、三月间的鼠、马日里,一些地方的苗族同胞不下地干活而是聚会闹冲,相传这样可以闹得老鼠和虫子四处逃窜、无处藏身。
    [3]贵州省文化厅群文处,贵州省群众文化学会.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大观[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69-70.
    [1]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少数民族文学分会.少数民族民俗资料(第二集上册)[M].1981:127.
    [2]贵州省文化厅群文处,贵州省群众文化学会.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大观[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97-98.
    [1]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少数民族文学分会.少数民族民俗资料(第二集上册)[M].1981:166-167.
    [2]“月也”多在农历正月进行,因此也被称为“贺年”或“行年”;在八月的中秋节前后也会有一次,不过时间较短,一般为几天,被称为“贺月”或“行月”。
    [3]三江县民委.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82.
    [1]张力军,肖克之.小黄侗族民俗:博物馆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42.
    [2]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71-272.
    [1]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184.
    [1]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225.
    [1]杨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220.
    [2]徐杰舜.程阳桥风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29.关于“棱”、“绞”、“细印”、“盘”的具体款式请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
    [1]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83.
    [1]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苗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24.
    [2]朱慧珍,张泽忠.诗意的存在: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07.
    [1]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
    [1]吴浩.中国侗族村寨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92.
    [2]李当岐.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5.
    [3]同前注。
    [4]吴雪引说希望考上北京的大学,去外面看看,大学毕业后也许就在外面工作了。
    [1]杨正文.鸟纹羽衣——苗族服饰及其制作技艺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03.
    [2]同前注。
    [1]戴平.中国民族服装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54.
    [2]徐万邦.赫哲族鱼皮服装[M]//祁庆富.族文化遗产(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04.
    [1]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344.
    [1]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99.
    [2][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58.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
    [1]语出《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云“都邑失礼,则于外野求之,亦将有获”。——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01
    [2][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1.
    1严如熤.苗防备览[M].刻本.绍义堂,1843(道光二十三年)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贵州省黔东南舟溪地区苗族的生活习俗(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之八)[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1963
    5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贵州省赫章县海确寨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M].1964
    6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贵州省剑河县久仰乡必下寨苗族社会调查资料[M].1964
    7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贵州省丹寨县扬武乡朱砂村苗族封建大地主调查资料[M].1964
    8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广西隆林苗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M].1964
    9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的服饰[M].1964
    10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广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社会历史调查报告[M].1965
    11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
    12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
    13贵州省编写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14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黔南州民族事务局古籍整理办公室.黔南 民族调查(第二集)[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01
    15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黔南民族调查(第三集)[M].都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2003
    16松桃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松桃苗族自治县概况[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17三江县民委.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18魏任重.三江县志[M].三江: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02
    19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局.务川苗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20大方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六寨苗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21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文物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22贵州省从江地区地方编纂委员会,贵州省从江县从江风物志编委会.从江风物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23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少数民族文学分会.少数民族民俗资料(第二集上册)[M].1981
    24杨通山.侗乡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25民族文化宫.中国苗族服饰[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26岐从文.贵州苗族服饰的源流及其形式美[M]//胡起望,李廷贵.苗族研究论丛.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7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28[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M],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29[英]埃德蒙·利奇.人类学中的比较方法[M].周庆明,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译文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0贵州省文化厅.苗装.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1贵州省文化厅群文处,贵州省群众文化学会.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大观[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32陈衣.八桂侗乡风物[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33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4韦荣慧.中华民族服饰文化[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
    35徐杰舜.程阳桥风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36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37安正康,蒋志伊,于信之.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8朱净宇,李家泉.从图腾符号到社会符号——少数民族色彩语言揭秘[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39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局.民族世俗艺术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
    40颜恩泉.云南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41龙光茂.中国苗族服饰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42王慧琴.苗族女性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3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4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45李廷贵,张山,周光大.苗族的历史和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6李廷贵.苗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7杨鹃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48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49李当岐.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0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2刘凤芝.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3杨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54胡江耀,吴善诚.侗族文化简论[M].三江:三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1999
    55龙子建.湖北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56冯祖贻,朱俊明,李双璧.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57江碧贞,方绍能.苗族服饰图志——黔东南[M].台北:辅仁大学织品服饰研究所,2000
    58戴平.中国民族服装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9吴仕忠.中国苗族服饰图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60叶大兵,叶丽娅.头发与发式民俗——中国的发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61吴秋林.美神的眼睛——高坡苗族背牌文化诠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62戴文年,杨民生,冒国安.贵州民族风情图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63翁家烈,姬龙安.中国苗族风情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64钟茂兰.民间染织美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65吴晓东.苗族图腾与神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6杨正文.鸟纹羽衣——苗族服饰及其制作技艺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67吴祥雄.湖南侗族风情[M].长沙:岳麓书社,2003
    68徐万邦.赫哲族鱼皮服装[M]//祁庆富.族文化遗产(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9刘锋.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70吴浩.中国侗族村寨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1刘锋.百苗图疏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2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苗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3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4杨庭硕,潘盛之.百苗图抄本汇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75刘太安.中国雷山苗族服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6段梅.东方霓裳——解读中国少数民族服装[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7施惟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78宛志贤.苗族盛装[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79彭兆荣.摆贝——一个西南边地的苗族村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80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81朱慧珍,张泽忠.诗意的存在: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82常沙娜.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少数民族卷(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83杨玉林.侗乡风情[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84云南大学图书馆.清代滇黔民族图谱[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85席克定.苗族妇女服装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86邓启耀.衣装秘语——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象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87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88覃东平,吴一文.蝴蝶妈妈的祭仪——苗族鼓社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89杨宏远,姜永能.山水相伴的家园——榕江[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90王彦.侗族织绣[M].云南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91黎焰.苗族女装结构[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92田鲁.艺苑奇葩——苗族刺绣艺术解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93杨筑慧.侗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94韦荣慧,侯天江.西江千户苗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95钟茂兰,范普.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96刘芳.枧槽高山苗——川滇黔交界处民族散居区社文化变迁个案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97华梅.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98钟涛,宛志贤.中国侗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99韦茂繁.苗族文化的变迁图像:广西融水卜雨村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00张力军,肖克之.小黄侗族民俗:博物馆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01李德龙.黔南苗蛮图说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102[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3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04吴安丽.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及蜡染艺术[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05周晓红.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与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6石林.贵州从江苗族着装习俗[J].百科知识,1996,(4):55
    107李建萍.贵州省从江县小黄侗寨的织染工艺与民俗[J].古今农业,2007,(1):108-116
    108刘孝蓉.贵州民族工艺品传承与旅游商品开发探讨——以台江县施洞镇银饰、刺绣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增刊:325-328
    109王爱青.台江县学校教育传承中苗族服饰文化现状考察[J].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8-11
    110黄玉冰.西江苗族刺绣的色彩特征[J].丝绸,2009,(2):52-54
    111史晖.国外苗图收藏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
    112陈雪英.贵州雷山西江苗族服饰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60-62
    113张永发.中国苗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14杨源.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民族服饰专题会议论文集[M].北京:艺术与设计出版社,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