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荣辱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立足荀子的文本,重新解读荀子的荣辱思想,挖掘和展示其现代价值。
     荀子对荣辱的理解事实上有着三个内在关联但又彼此区别的维度:第一,作为具有客观规定性内容的(客观)荣辱。第二,作为社会道德评价活动的荣辱。第三,作为主观情感的荣辱。
     荀子以“礼”、“义”规定荣辱。守礼义、履行相应义务是荣,反之是辱。“群”、“分”是“礼”的实现方式。群则荣,不群则辱。“分”是实现“群”荣的基础。有“分”则有群,有“分”则荣。荀子主张“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一方面肯定人们对利欲的合理追求是求荣的前提;另一方面,荀子又指出“义”具有价值优先性,“义”是获利的原则,强调只有以义制约、规导“利”,才能保证善、荣的存在。
     荣辱能够塑造君子人格和规导社会伦理秩序。一方面,以社会礼义、善恶为客观规定的荣辱经过内化上升为个体的荣辱感。荣辱感能使人们知“道”、欲“善”、致“诚”。另一方面,荣辱能在全社会形成崇礼敬义,安分有则,知廉有耻的社会伦理精神,进而规导社会伦理秩序。
     人生的目的是向善、求荣。“化性起伪”是树立正确荣辱观、培养恰当荣辱感的途径。“隆礼重法”、“注错习俗”是个体荣辱感生成的现实生活世界,“积善成德”则是个体荣辱感生成的内在根据。
Based on the original works of Xunzi,on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d and influential philosophers of China's Warring States period(479-221 B.C.E.),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re-annotates his ideology on Honour and Disgrace,and explores its significant value to the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Three different but related dimensions are involved concerning Xunzi's thinking of Honour and Disgrace.Firstly,the implication of Honour and Disgrace lies in what conduct is good or bad.From its definition,it can be regarded as an objective moral standard.Secondly,Honour and Disgrace plays a social moral role,and the society applies this objective moral principle to the individual behaviours evaluation.Thirdly, Honour and Disgrace is subjective emotion of individuals.This emotion or consciousness will spontaneously form in the mind when one evaluates his conduct on the social moral standard of Honour and Disgrace.
     Xunzi determines Honour and Disgrace by rituals('Li')and righteousness('Yi'). It is an Honour for people to abide by rituals('Li')and righteousness('Yi')and do their moral duties.Otherwise,it is a Disgrace to the moral principles.In Xunzi's view, rituals('Li')can be realized by virtue of community('qun')and separation('Fen'). Community('qun')is an Honour and non- community('qun')is a Disgrace. Community('qun')can be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division('Fen').Xunzi advocates that it is honourable to give righteousness('Yi')priority over personal desires and interests,therefore the opposition is disgraceful.Xunzi believes it inevitable for people to pursue their own desires and interests,but on the other hand,righteousness ('Yi')is a moral principle to be observed when people devote themselves to achieving their goals.'Shan'(Good Deeds)' and 'Rong(Grace and Honour)exist when interests pursuing get regulated and guided by righteousness('Yi').
     The feeling of Honour and Disgrace helps to mould man to be gentleman(Junzi), regulate the social moral order and inspire man to observe moral rules.Then he embodies them in himself,consequently,he knows the Way(dao),performs good deeds,and becomes cordial.The feeling of Honour and Disgrace will also encourage people to abide by rituals('Li'),righteousness('Yi')and the moral rules so that they behave themselves,which will achieve the social moral order.
     Xunzi believes that human nature is bad,but a man does not live for evil.Man live for good,grace and honour.Transforming bad human nature by reform('Wei')is the way to form appropriate view on Honour and Disgrace.In order to provid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forming the feeling of Honour and Disgrace,the nation should value rituals('Li')and make people to abide by the laws.On the other hand,it is intrinsic factor for forming the feeling of Honour and Disgrace to cultivate virtue by self-accumulating.
引文
[1]潭嗣同:《仁学》,47页,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2]秦榆:《荀子学院》,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页。
    [1]《荀子·非相》。
    [2]《论语·子路》。
    [3]参见王颖:《荀子伦理思想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7页。
    [1]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
    [2]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3]胡玉衡、李育安:《荀况思想研究》,中州书画社社,1983年。
    [4]向仍旦:《荀子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年。
    [1]王先谦:《诸子集成·荀子集解·荣辱篇》,中华书局,1987。
    [1]《论语·阳货》。
    [2]《论语·宪问》。
    [3]温克勤:《传统荣辱观述析》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7,2。
    [4]《论语·公冶长》。
    [5]《论语·学而》。
    [6]《论语·宪问》。
    [7]《论语·里仁》。
    [8]《论语·泰伯》。
    [9]《论语·公冶长》。
    [10]《论语·子张》。
    [11]《孟子·公孙丑上》。
    [12]《新语·本行》。
    [13]《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14]《子华子·阳城胥渠问》。
    [15]韩愈:《张中丞后传》。
    [16]《新书·大政上》。
    [17]《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171页。
    [1]《王通.文中子·魏相篇》。
    [2]《荀子·荣辱》。
    [3]《荀子·不苟》。
    [4]《荀子·不苟》。
    [1]《荀子·不苟》。
    [2]《荀子·劝学》。
    [3]倪愫襄:《善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1、125页。
    [4]任立、潘宇编:《叔本华全集.人生智慧》,华龄出版社,1997年,363页。
    [5]宋希仁:《“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释义》,《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3期。
    [1]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62页。
    [2]Alasdair Maclntyre:《After Virtne》,p191,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年。
    [3]薛进官等编:《名言大观》,第82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5月版。
    [4]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理性?》,第56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1]《荀子·不苟》。
    [2]《荀子·不苟》。
    [1]《孟子·公孙丑上》。
    [2]《韩非子·大体》。
    [3]《墨子·修身》。
    [4]《荀子·劝学》。
    [1]《非十二子》。
    [2]《庄子·刻意》。
    [3]《孟子·尽心上》。
    [4]《孟子·公孙丑上》。
    [5]《王文成公全书》。
    [6]王夫之,《读四书大全》。
    [1]黑格尔:《历史哲学》,176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07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
    [3]《荀子·荣辱》。
    [1]《荀子·儒效》。
    [1]《荀子·礼论》。
    [2]《荀子·礼论》。
    [3]《荀子·强国》。
    [1]《荀子·荣辱》。
    [2]《荀子·劝学》。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51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1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1]《荀子·性恶》。
    [2]《荀子·性恶》。
    [3]《论语·里仁》。
    [4]《论语·述而》。
    [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91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6](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157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32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2]包尔生:《伦理学体系》,第2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舍勒:《价值的颠覆》,导言1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12页,商务印书馆,1964年。
    [1]舍勒:《论害羞与羞感》,《价值的颠覆》,第167-168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汤因比:《历史研究》(中),第238、26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荀子·君道》。
    [1]顾炎武:《日之录·廉耻》。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道德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
    [1]杨国荣:《伦理与存在》,第14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荀子·君道》。
    [3]《论语》。
    [4]顾炎武:《日之录·廉耻》。
    [1]《二程遗书》卷十五。
    [2]《列宁选集》第20卷,第255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李建华:《王阳叫道德情感理论蠡测》,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2]休谟:《人性论》,第524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
    [3]《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第119页。
    [1]季塔连柯:《情感在道德中的作用和感觉论原则在伦理学中作用》载苏联:《哲学问题》,1984年第8期。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第136页,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荀子·儒效》。
    [2]《荀子·性恶》。
    [3]《荀子·正名》。
    [1]《荀子·性恶》。
    [2]《荀子·性恶》。
    [3]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第108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4]《荀子·礼论》。
    [5]《荀子·正名》。
    [6]《荀子·性恶》。
    [7]《荀子·性恶》。
    [8]《荀子·荣辱》。
    [9]《荀子·性恶》。
    [10]《荀子·荣辱》。
    [11]《荀子·荣辱》。
    [1]《荀子·性恶》。
    [2]《荀子·天论》。
    [3]《荀子·礼论》。
    [4]《荀子·天论》。
    [5]《荀子·天论》。
    [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哲学的终结》,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37-23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2]《荀子·礼论》。
    [3]《荀子·性恶》。
    [4]《荀子·正名》。
    [1]《荀子·性恶》。
    [2]《荀子·儒效》。
    [3]《荀子·荣辱》。
    [4]《荀子·解蔽》。
    [5]《荀子·正名》。
    [6]《荀子·正名》。
    [7]《荀子·性恶》。
    [1]《荀子·性恶》。
    [2]《荀子·性恶》。
    [3]《荀子·性恶》。
    [4]《荀子·性恶》。
    [5]《荀子·礼论》。
    [6]《荀子·性恶》。
    [1]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上),第137-138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2]《荀子·劝学》。
    [3]《荀子·劝学》。
    [4]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第35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147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
    [1]舍勒:《价值的颠覆》,164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孟子·尽心上》。
    [3]《孟子微》卷六。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5]休谟:《人性论》,第640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1]《中庸·二十五章》。
    [2]《荀子.劝学》。
    [3]《孟子·尽心下》。
    [4]《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第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荀子·大略》。
    [2]《左传·隐公十一年》。
    [3]《礼记·曲记》。
    [4]《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61页,三联书店,2001年。
    [2]《论语·秦伯》。
    [3]《论语·八佾》。
    [4]《论语·述而》。
    [5]《荀子·天论》。
    [6]王忠林:《新译荀子读本》,第14页,三民书局,1977年。
    [7]《荀子·天论》。
    [8]《荀子·天论》。
    [1]《荀子·天论》。
    [2]《荀子·天论》。
    [3]杨大膺:《荀子学说研究》,第23-25页,中华书局,1936年。
    [4]《孟子·尽心上》。
    [5]《荀子·性恶》。
    [6]《荀子·性恶》。
    [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205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8]《论语·里仁》。
    [9]《孟子·尽心下》。
    [10]《荀子·荣辱》。
    [1]《荀子·儒效》。
    [2]《荀子·礼论》。
    [3]《荀子·礼论》。
    [4]《荀子·议兵》。
    [5]《荀子·王制》。
    [6]《左传·召公十五年》。
    [7]《荀子·修身》。
    [1]《荀子·议兵》。
    [2]《君子·王霸》。
    [3]《荀子·强国》。
    [4]《荀子·大略》。
    [5]《荀子·议兵》。
    [6]《荀子·儒校》。
    [7]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第65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8]《荀子·强国》。
    [1]《荀子·强国》。
    [2]《荀子·王霸》。
    [3]《荀子·臣道》。
    [4]《荀子·王制》。
    [5]《荀子·君道》。
    [6]《荀子·君道》。
    [1]郑杰文、魏承祥:《荀子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管子研究》1999(1)。
    [2]《荀子·大略》。
    [3]《荀子·君道》。
    [4]《君子·子道》。
    [5]《孟子·离娄上》。
    [1]《修身篇》。
    [2]杨大膺:《荀子学说研究》,第35页,中华书局,1936年。
    [3]《荀子·礼论》。
    [4]《荀子·劝学》。
    [5]《荀子·礼论》。
    [6]《荀子·非相》。
    [7]《荀子·礼论》。
    [1]《孟子·滕文公上》。
    [2]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第46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3]《荀子·礼论》。
    [4]《荀子·礼论》。
    [5]《荀子·王制》。
    [1]《荀子·儒校》。
    [2]《荀子·君道》。
    [3]《荀子·君道》。
    [4]《荀子·富国》。
    [5]《荀子·王霸》。
    [6]《荀子·君子》。
    [7]《荀子·宥坐》。
    [1]《荀子·宥坐》。
    [2]《荀子·非十二子》。
    [3]《荀子·王制》。
    [4]《论语·颜渊》。
    [5]《荀子·君道》。
    [6]《荀子·劝学》。
    [7]《荀子·性恶》。
    [8]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9]《荀子·性恶》。
    [10]《荀子·性恶》。
    [1]《老子·十二章》。
    [2]《庄子·天道》。
    [3]《荀子·乐论篇》。
    [4]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第241页,岳麓书社,1986年。
    [5]《荀子·臣道》。
    [6]《荀子·乐论》。
    [7]《荀子·乐论》。
    [8]《荀子·乐论》。
    [1]《荀子·王制》。
    [2]《荀子·王制》。
    [1]《荀子·富国》。
    [2]尤其现代社会是平等交往、合作互利的社会。与传统社会不同,其内在联系不再是血缘亲情关系和行政性的垂直指令关系,而是内生于市场经济的平等自愿的契约关系。个体从传统社会中蜕变出来,成为拥有自由意志、具有自主权利的现实主体。在遵循市场法则和契约关系,只有彼此尊重与承认对方权利的前提下,才能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平等交往,实现各自愿望,满足各自需要。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变法通议·论学会》。
    [4]《墨子·兼雍中》。
    [5]《孟子·告子上》。
    [6]《荀子·礼论》。
    [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第89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
    [1]《荀子·君道》。
    [2]《荀子·王制》。
    [3]《荀子·王制》。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44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1]《荀子·君道》。
    [2]高正:《诸子百家研究》,第10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65年。
    [3]《荀子·礼论》。
    [4]《荀子·礼论》。
    [1]《荀子·荣辱》。
    [2]《荀子·富国》。
    [3]《荀子·富国》。
    [4]《荀子·王霸》。
    [5]《荀子·荣辱》。
    [6]陈大齐:《荀子学说》,第171页,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9年。
    [1]《荀子·王制》。
    [2]《荀子·王制》。
    [3]《荀子·富国》。
    [4]《荀子·王制》。
    [1]《荀子·君道》。
    [2]《荀子·王制》。
    [3]《荀子·正论》。
    [4]《荀子·儒效》。
    [5]《荀子·王制》。
    [6]《荀子·王制》。
    [1]《孟子·离娄上》。
    [2]《荀子·议兵》。
    [3]《荀子·强国》。
    [4]《周易·乾》。
    [5]《论语·宪问》。
    [1]《论语·里仁》。
    [2]《论语·里仁》。
    [3]《论语·子路》。
    [4]《论语·宪问》。
    [5]《论语·泰伯》。
    [6]《论语·卫灵公》。
    [7]《论语》。
    [8]《孟子·滕文公下》。
    [1]《孟子·告子下》。
    [2]《墨子·天志下》。
    [3]《墨子·天志下》。
    [4]《墨了·非攻上》。
    [5]《荀子·大略》。
    [6]《荀子·礼论》。
    [1]《管子·牧民》。
    [2]《荀子·礼论》。
    [3]《荀子·大略》。
    [4]《荀子·富国》。
    [5]《彦元集·言行录》。
    [6]《荀子·正名》。
    [1]《荀子·大略》。
    [2]《荀子·正名》。
    [3]《荀子·荣辱》。
    [4]《荀子·礼论》。
    [1]《荀子·大略》。
    [2]《荀子·强国》。
    [3]《荀子·荣辱》。
    [4]《荀子·不苟》。
    [5]《荀子·儒效》。
    [6]《荀子·天论》。
    [7]《荀子·大略》。
    [1]《荀子·大略》。
    [2]《荀子·修身》。
    [3]《荀子·不苟》。
    [4]《尚书引义》。
    [1]《尚书引义》。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63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
    [3]参照詹世友:《教化:荀子伦理思想的奉旨》,《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荀子·仲尼》。
    [5]《荀子·大略》。
    [6]《荀子·强国》。
    [7]《荀子·强国》。
    [8]《荀子·不苟》。
    [9]《荀子·修身》。
    [1]《荀子·修身》。
    [2]《荀子·正名》。
    [3]《论语·述而》。
    [4]《孟子·万章上》。
    [5]《荀子·大略》。
    [6]《孟子·万章上》。
    [1]《孟子·告子上》。
    [2]《孟子·尽心上》。
    [3]《荀子·富国》。
    [4]《荀子·王霸》。
    [5]《荀子·礼论》。
    [6]《荀子·富国》。
    [7]《荀子·大略》。
    [8]《荀子·修身》。
    [9]《荀子·非十二子》。
    [1]《荀子·非十二子》。
    [2]《荀子·正名》。
    [3]《荀子·强国》。
    [4]《荀子·儒效》。
    [5]《论语·里仁》。
    [1]《春秋繁露·仁义法》。
    [2]《十批判书·孔孟的批判》。
    [3]《墨子·兼爱上》。
    [4]《论语·雍也》。
    [5]《墨子·尚贤下》。
    [6]《荀子·不苟》。
    [7]《墨子·兼相爱》。
    [1]《墨子·兼爱中》。
    [2]《荀子·修身》。
    [3]休谟:《人性论》,第574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4]《荀子·不苟》。
    [1]《荀子·正论》。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8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1]《荀子·儒效》。
    [2]钱穆:《论语新解》,第245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1]《荀了·不苟》。
    [2]《孟子·离娄上》。
    [1]《荀子·解蔽》。
    [2]何怀宏:《良心论》,第39页,三联书店,1994年。
    [1]罗国杰:《伦理学》,第449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
    [2]何怀宏:《良心论》第21页,三联书店,1994年。
    [3]《荀子·劝学》。
    [4]《荀子·劝学》。
    [5]《荀子·修身》。
    [1]《荀子·修身》。
    [2]王夫之:《四回训义·中庸·右第七章》卷2。
    [3]《王阳明全集》,第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王阳明全集》,第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荀子·荣辱》。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新民说·论私德》。
    [2]《与陆清伯二》,《王阳明全集》,第1011页。
    [3]《荀子·正名》。
    [1]《荀子·解蔽》。
    [1]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第139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第111页。
    [3]《荀子·正名》。
    [1]《荀子·正名》。
    [2]《孟子·尽心上》。
    [3]《王阳明全集》,第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第92页。
    [5]《与陆元静》,《王阳明全集》,第189页。
    [6]李建华:《王阳明道德情感理论蠡测》,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月。
    [1]吴然:《优良道德论》,第50页,人民出版社,2007版。
    [2]休谟:《人性论》,第497-498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
    [1]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何倩译,第115页,商务印书馆,1965年。
    [2]舍勒:《价值的颠覆》,刘小枫译,第306页,三联书店,1997年。
    [3]亨利西季维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第24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马克思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15页,1956年。
    [1]《荀子·不苟》。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第38页,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荀子·解蔽》。
    [2]《荀子·修身》。
    [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发展》,第103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12月。
    [4]周辅成:《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第361-36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荀子·修身》。
    [2]《论语·颜渊》。
    [1]《论语·里仁》。
    [2]《孟了·离娄下》。
    [3]《孟子·离娄下》。
    [4]《荀子·解蔽》。
    [5]《春秋繁露·同类相同》。
    [6]《荀子·宥坐》。
    [7]《荀子·不苟》。
    [1]《荀子·劝学》。
    [1]《荀子·王霸》。
    [2]《荀子·大略》。
    [3]《荀子·修身》。
    [4]《荀子·性恶》。
    [5]《荀子·王制》。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1]《荀子·修身》。
    [2]《荀子·非相》。
    [3]《荀子·非相》。
    [4]亚当·斯密:《道德情感论》,谢祖钧译,第4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5]《荀子·大略》。
    [6]《荀子·性恶》。
    [1]《荀子·荣辱》。
    [1]《荀子·致土》。
    [2]《荀子·儒效》。
    [3]《荀子·尧问》。
    [4]《荀子·非十二子》。
    [5]《荀子·修身》。
    [1]《荀子·君道》。
    [2]《荀子·非十二子》。
    [1]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第164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1]顾炎武曾在《日知录》卷十二《廉耻》巾转引宋代学者罗从彦的一段话。
    [2]《荀子·劝学》。
    [3]《荀子·不苟》。
    [4]《荀子·非十二子》。
    [5]《荀子·天论》。
    [6]《荀子·正论》。
    [7]《荀子·乐论》。
    [1]《荀子·性恶》。
    [1]《朱子语类》第二十三篇。
    [2]《孟子·尽心上》。
    [3]康有为:《论语注》卷三。
    [4]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二,《人不可以无耻》。
    [5]《孟子·公孙丑上》。
    [1]石彬、杨远:《二十世纪西方伦理学》,第290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西田几多朗:《善的研究》,第119页,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荀子·荣辱》。
    [2]《荀子·荣辱》。
    [3]《荀子·性恶》。
    [4]《荀子·性恶》。
    [5]《荀子·性恶》。
    [1]《荀子·王制》。
    [2]《荀子·王制》。
    [3]《荀子·王制》。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79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98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
    [6]《荀子·荣辱》。
    [1]《荀子·解蔽》。
    [2]《荀子·解蔽》。
    [3]《荀子·非相》。
    [4]《荀子·解蔽》。
    [5]《荀子·性恶》。
    [6]《论语·为政》。
    [1]《荀子·性恶》。
    [2]《荀子·荣辱》。
    [3]《荀子·天论》。
    [1]《荀子·性恶》。
    [2]《荀子·性恶》。
    [3]《荀子·性恶》。
    [4]《荀子·性恶》。
    [5]《荀子·正名》。
    [1]《荀子·礼论》。
    [2]《荀子·礼论》。
    [3]《荀子·性恶》。
    [4]《荀子·儒效》。
    [5]《荀子·劝学》。
    [6]《荀子·性恶》。
    [7]《荀子·劝学》。
    [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71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03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30页。
    [2]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
    [3]《荀子·劝学》。
    [4]《荀子·性恶》。
    [5]《荀子·儒效》。
    [6]《荀子·修身》。
    [1]《荀子·解蔽》。
    [2]《荀子·性恶》。
    [3]《荀子·王制》。
    [4]《荀子·君道》。
    [5]《荀子·致士》。
    [6]《荀子·王制》。
    [7]《荀子·大略》。
    [8]《荀子·儒效》。
    [9]《荀子·劝学》。
    [10]《荀子·不苟》。
    [11]《荀子·非相》。
    [12]《荀子·儒效》。
    [1]《荀子·正论》。
    [2]《荀子·儒效》。
    [3]《荀子·正论》。
    [4]《荀子·正论》。
    [5]《荀子·礼论》。
    [6]《荀子·性恶》。
    [7]《荀子·解蔽]》。
    [8]《荀子·非十二子》。
    [9]《荀子·儒效》。
    [10]《荀子·非相》。
    [11]《荀子·君子》。
    [12]《荀子·成相》。
    [13]《荀子·性恶》。
    [14]《荀子·儒效》。
    [15]《荀子·儒效》。
    [16]《荀子·解蔽》。
    [1]《荀子·劝学》。
    [2]《荀子·不苟》。
    [3]《荀子·修身》。
    [4]《荀子·王霸》。
    [1]《荀子·劝学》。
    [2]《荀子·修身》。
    [3]《荀子·议兵》。
    [1]《荀子·君道》。
    [2]《荀子·君道》。
    [3]《荀子·解蔽》。
    [4]《荀子·大略》。
    [5]《荀子·劝学》。
    [6]《荀子·修身》。
    [7]《荀子·解蔽》。
    [8]《荀子·乐论》。
    [9]《荀子·臣道》
    [1]《荀子·劝学》。
    [2]《荀子·乐论》。
    [3]《论语·八佾》。
    [4]《荀子·乐论》。
    [5]《荀子·乐论》。
    [6]《荀子·乐论》。
    [7]《荀子·乐论》。
    [1]《荀子·荣辱》。
    [2]《荀子·荣辱》。
    [3]《荀子·荣辱》。
    [4]《荀子·劝学》。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局,第170页1982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92页,1972年。
    [2]《荀子·劝学》。
    [1]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第298页,1987年,
    [2]萨特:《存存与虚无》,三联书店,第299页,1987年。
    [3]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第297页,1987年。
    [1]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第346页,1987年。
    [2]休漠:《人性论》,第33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3]《论语·里仁》。
    [1]《荀子·修身》。
    [2]《荀子·王霸》。
    [1]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第278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3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4]《荀子·君道》。
    [5]《荀子·君道》。
    [1]《荀子· 王霸》。
    [2]《荀子·致士》。
    [3]《荀子·君道》。
    [4]《论语·颜渊》。
    [5]《论语·子路》。
    [1]《荀子·君道》。
    [2]《荀子·非十二子》。
    [3]《荀子·富国》。
    [4]《荀子·天论》。
    [1]《荀子·性恶》。
    [2]《论语·为政》。
    [3]《荀子·儒效》。
    [4]《荀子·劝学》。
    [5]《荀子·劝学》。
    [1]《荀子·劝学》。
    [2]《荀子·劝学》。
    [3]《荀子·性恶》。
    [4]《荀子·解蔽》。
    [5]《荀子·不苟》。
    [6]《荀子·修身》。
    [7]韦政通:《中国的智慧》,第1页,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
    [1]《荀子·儒效》。
    [2]《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卷一》。
    [3]《朱子文集·答吕子约》。
    [4]《四书训义·卷五》。
    [5]《周易内传·卷一》。
    [6]《荀子·儒效》。
    [7]《荀子·劝学》。
    [8]《荀子·性恶》。
    [9]《荀子·性恶》。
    [1]《论语·公冶长》。
    [2]《朱子语类》卷十二。
    [3]《荀子·劝学》。
    [4]《荀子·修身》。
    [5]《荀子·劝学》。
    [6]《论语·里仁》。
    [7]《朱子语类》卷九。
    [1]《朱子语类》卷十四。
    [2]《王文成公全书》卷二《传习录七》。
    [3]《论语·子路》。
    [4]《荀子·儒效》。
    [5]《荀子·修身》。
    [6]《论语·里仁》。
    [1]《论语·学而》。
    [2]《中庸》。
    [3]段玉裁:《说文解字著》,第1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孟子·梁惠王山》。
    [5]《礼记·中庸》。
    [6]《传习录》(上)。
    [7]《孟子·公孙丑》(上)。
    [8]《荀子·修身》。
    [1]《荀子·修身》。
    [2]《荀子·劝学》。
    [3]《荀子·强国》。
    [4]《荀子·强国》。
    [5]《荀子·修身》。
    [6]《荀子·劝学》。
    [7]《荀子·性恶》。
    [8]《荀子·儒效》。
    [9]《荀子·劝学》。
    1.北京大学注释组:《荀子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程颐、程颢撰:《二程遗书》,潘富恩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戴震撰,何文光整理,《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6.高长山:《荀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黎靖德:《朱子语类》,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版。
    8.李雪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
    9.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刘向集录:《战国策》(全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1.盛广智注译:《管子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12.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3.苏兴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4.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5.孙星衍撰,陈抗、盛科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6.孙诒让:《墨子闲诂》,《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7.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8.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天津古籍书店影印本,1991年版。
    19.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0.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21.陈瑛:《中国伦理思想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2.陈瑛:《人生幸福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23.陈真:《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陈登云:《荀子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25.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6.陈根法:《心灵的秩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陈谷嘉:《儒家伦理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8.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30.储昭华:《明分之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1.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32.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33.方尔加:《荀子新论》,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34.冯俊科:《西方幸福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6.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7.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高兆明、李萍:《现代化过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9.高兆明:《存在与自由》,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1.龚群:《道德哲学的思考》,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2.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3.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4.国际儒学联合学术委员会编:《儒学与道德建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韩强:《儒家心性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6.韩愈:《韩昌黎全集》,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
    47.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
    48.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49.何怀宏:《良心与正义的探求》,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0.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1.何建华:《道德选择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53.胡玉衡、李育安:《荀况思想研究》,河南: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54.黄荣坤主编:《传统美德与现代人生修养》,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黄钊著:《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7.姜国柱、朱葵菊:《论人·人性》,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年版。
    58.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9.孔繁:《荀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0.李春秋,毛蔚兰:《传统伦理的价值审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3.梁启超著、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文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64.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5.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6.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7.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68.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9.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70.施忠连:《现代新儒学在美国》,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孙伟平:《伦理学之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3.谭嗣同:《仁学》,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74.唐代兴:《利益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唐凯麟、龙兴海:《个体道德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
    76.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7.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8.王海明:《新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9.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80.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1.吴灿新:《辩证道德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2.吴然:《优良道德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3.夏基松、段小光:《存在主义哲学评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4.夏伟东:《道德本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5.夏伟东:《道德的历史与现实》,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6.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88.徐克谦:《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9.许亚非:《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1.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2.姚新中:《道德研究与伦理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3.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曾钊新:《人性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5.张觉:《荀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96.张传有:《伦理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7.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9.张国珍:《善与恶的角逐》,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00.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01.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通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02.张晓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3.章海山:《当代道德的转型和建构》,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4.赵宗正:《孔孟荀比较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06.周晓亮:《人性论》导读,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7.周晓亮:《休谟及其人性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08.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9.[法]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0.[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启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2.[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1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4.[德]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刘小枫编、罗悌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5.[德]莫里茨·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16.[德]莫里茨·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孙美堂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17.[德]朋霍费尔:《伦理学》,胡其鼎译,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18.[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孟庆时,任立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19.[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20.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21.[罗马]西塞罗,《论至善于至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2.[美]R·T诺兰:《伦理学与现实生活》,姚新中译,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23.[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高锸、温平、李继红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24.[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蒋庆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5.[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6.[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7.[美]塞森斯格:《价值与义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8.[美]约翰·罗尔斯:《正议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9.[日]川本隆史著:《罗尔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0.[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31.[意]默里.斯坦因:《日性良知与月性良知》,东方出版社,199年版。
    132.[意]丹瑞欧·康波斯塔著,《道德哲学与社会伦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3.[意]丹瑞欧·康博斯塔:《道德哲学与社会伦理》,李磊、刘玮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4.[英]大卫·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35.[英]大卫·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36.[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37.Barbara Mackinnon.Ethics:Theory and contemporary,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2001.
    138.R.Hare.Applications of Moral Philosophy.,London.1973.
    139.Thomas Hurka.Virtue,Vice,and Valu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40.白奚:《儒家礼治思想的合理因素与现代价值》,《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41.白奚:《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和谐》,《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
    142.陈光连:《荣辱思想的道德哲学基础--荀子荣辱观及其现代价值启示》,《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
    143.储昭华:《朝向未来与立足当前--孟子与荀子人性论及其效应的比较考察》,《哲学研究》2006年底10期。
    144.崔华前:《试析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贡献》,《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45.窦炎国:《儒家传统荣辱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3期。
    146.杜明德:《荀子的礼分思想与礼的阶级化》,《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
    147.樊浩:《耻感与道德体系》,《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
    148.干春松:《近代学术视野中的子思研究(上)》,《哲学动态》2007年第8期
    149.高兆明:《“伦理秩序”辨》,《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50.高兆明:《耻感与自由能力》,《新华文摘》2006年第19期
    151.高兆明:《道德:自由意志的内在定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读书札记》,《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52.高兆明:《制度“好”合理性根据的现代性转向》,《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153.何爱霞:《情感教育价值探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154.焦国成:《论知耻》,《今日浙江》2006年第11期。
    155.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6年第3期。
    156.李建华:《王阳明道德情感理论蠡测》,《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57.李亚彬:《对我国古代德治的分析》,《哲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58.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159.林存光:《儒家“耻”德与公民道德文明的教养》,《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1期。
    160.刘锡钧:《论“耻”》,《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4期。
    161.吕耀怀:《“慎”的两个维度--中国传统德性分析之三》,《孔子研究》2006年第3期。
    162.马向真:《道德选择的心理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63.毛新青:《荀子“礼”论的审美意蕴》,《孔子研究》2007年第2期。
    164.苗润田:《“放于利而行多怨”--儒家义利学说再探讨》,《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65.任丑:《论荀子与黑格尔伦理思想的根本差异--与吾淳先生商榷》,《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
    166.宋惠昌:《中国传统荣辱思想的价值》,《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4期。
    167.宋希仁:《“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释义》,《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3期。
    168.宋希仁:《八荣八耻的道德哲学》《今日海南》2007年第1期。
    169.孙慧玲:《荀子的荣辱观及其现代启示》,《理论探索》2007年第01期。
    170.孙学功:《道德情感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8年第1期
    171.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
    172.万俊人:《世纪回眸:“道德中国”的道德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73.汪凤炎:《论羞耻心的心理机制、特点与功能》,《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0期。
    174.王光辉:《荀子道德论新探》,《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75.王云萍:《儒家伦理与情感》,《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76.吴增辉:《试论<荀子>的理论困境》,《孔子研究》2006年第6期。
    177.武东生:《“和而不同”、“推己及人”与团结友善》,《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2期。
    178.夏甄陶:《理性仁心德行》,《哲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79.肖群忠:《伦理学基本问题新论》,《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1期。
    180.肖群忠:《荣辱观的道德实质与作用机制》,《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3期。
    181.许兰、郝长墀:《<论语>中“耻”字小议--兼论原始儒家重耻观念的现代意义》,《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82.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83.杨国荣:《道德自我与自由》,《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84.詹世友:《论美德的特征及其意义》,《道德与文明》2006第2期。
    185.张薇、肖群忠:《义势两辨 荣辱相分--荀子荣辱观及其当代启示》,《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6期。
    186.赵汀阳:《荀子的初始状态理论》,《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
    187.朱锋华:《论荀子的道德教化及其主要实现方式》,《求索》2006年第3期
    188.朱贻庭、赵修义:《社会风气·荣辱观·羞耻感》,《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7期。
    189.朱贻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知耻、有耻》,《伦理学》2006年第9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