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是关乎人的事业,对人的关注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技术是教育的技术或教育中的技术,属于教育的下位范畴,因此,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旨归也是教育技术的必然逻辑。随着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处理经济、政治、技术、环境等各种矛盾或冲突时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教育技术现实发展中却存在着诸多“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学术研究的旨趣也聚焦于技术的开发或应用。近年虽有一些学者在技术的生境中倡导人文关怀,但反思者众、批判者多,多数研究仅仅是揭示问题以警醒世人,或止步于一般性的呐喊呼吁,却鲜有研究真正将人文关怀落实到现实而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中。基于此,本文开展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技术哲学、价值哲学为立论依据,系统探讨主体处理教育技术矛盾、冲突、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将该意识形态落实至教育技术实践中的问题。
     论文从时代发展背景、学科发展背景、个人专业发展背景三个方面阐述研究缘起,并指明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论文系统梳理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关于“价值、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教育技术异化”等研究成果,总结已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并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在教育技术领域,以人为本的对立面是以技术为本。论文从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和评价、教育媒体制作、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技术学研究等方面剖析了技术化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并从教育技术观、工具理性的强势、教育技术的技术属性、教育技术实践传统、教育技术主体等方面剖析技术化价值取向产生的原因。
     “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并非一个不辨自明的命题。论文从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技术化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荷特性等五个方面,指明教育技术应该“以人为本”,从学理层面确立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教育技术对人之四种属性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满足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异化作用。教育技术对人之属性的满足奠定了其存在的价值,而对人之属性的异化则侧证了本研究的必要性。对教育技术与人之属性关系的辨证分析,为教育技术究竟以人的“什么”为本指明方向。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全面关照人之四重生命,充分发挥其对人之四重生命的满足功能,弱化或消解其对人之四重属性的异化作用,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的发展。
     AECT’94定义体系中的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指导教育技术现实实践提供了切入点。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硬件时遵循人体工程学,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时遵循媒体特性、学习者特征,并将信息道德、情感教育、信息卫生学等知识融进教育技术产品的设计方案中。以人为本的“开发”要求开发者抛弃“炫技”倾向,以教育性为教育技术产品的首要追求;要求开发者充分理解良好设计方案中的设计意图,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完整地体现在教育技术产品中;要求开发者与设计师、学科专家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商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要求要加强用户的“试用”环节,以获取产品修改、完善的第一手信息。以人为本的“利用”要求使用者树立“育人为本”的技术使用观、树立教学媒体适度运用意识;要求教育资源拥有者注重对资源及成功应用案例的推广宣传;要求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注重对教育媒体进行二次设计;要求使用者关注学习者的教育技术使用体验,并要落实“信息道德”、“信息卫生”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回归教育技术管理的本真;要求注重“人件”培训,提升“人件”培训质量;要求制定专业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以形成教育技术行业的约束机制。以人为本的“评价”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评价观,将“以人为本”思想融入至具体的“评价指标”中,同时要加强对技术应用过程的评价并保证评价主体多元化。
Education is an industry concerning human,so it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human as its originalduty and oblig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echnology of education or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technology in education,and it is a sub-category of education.Therefore,the inevitable logic of educationaltechnology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s its ultimate goal.It’s known that the concept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as proposed,and its core is“Human Orientation”.The“HumanOrientation”has becom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when people tackle all kinds of social conflicts,such as theproblem on economy,the issue on politics and so on.However,there exists one phenomenon that it is“focusing on technology rather than people”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and the academicresearch of many experts is concentrated on the exploit or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some scholars who advocate human ca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echnology,but most ofthem are just reflecting and criticizing.And most of the research merely reveal some problems to alertpeople,or stop at the general shout of appeal,yet few people really put“humanistic concern”into therealistic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Based on the above,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human-oriented value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an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esearch is the theoryof Maxism anthropology,the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 and the theory of value philosophy.In thispaper,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 when dealing with contradictions,conflicts and the relationship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and the issue of putting the ideology in the practice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as well.
     Starting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development,the subject development and the personal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origin,and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objective,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research ideas,research method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And in this paper,theauthor systematically makes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value,value orientation,humanistic care and the alien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thome and abroad.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are alsosummarized.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the definitions of key terms in this research are give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human orientation and technology orientation are a pair ofrivals.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some real characteristics shown by the technical value orientation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the 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alents,the production of educational media,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the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As well,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thetechnical value orientation come into being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iew,the strength of instrument rationality,the technical attribut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the practicaltradi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o on.
     “Human-oriented”valu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not an identified self-evidentpremise.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ould be human-oriented from the followingfive aspects:the disciplin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the subject-object relation in the practice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the negative impact of technology value orientation,the times requirement of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posed by the Middle-Long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Outline of Our Country(2010-2020),and the value-loaded featur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And from thedoctrinal level,the author reckons tha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ould be human-oriented.
     It is known that human beings are the unity with the natural,social developmental and practicalattributes.To an extent,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n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attributes ofmankind,but sometimes it may make the attributes alienated.The fact tha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n helpdevelop the four attributes lays a foundation for its existence.However,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y hinderthe attributes of human beings,which proves the necessity of this research.The dialectical analysis of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human attributes gives the direction to educationaltechology:what should it be oriented concerning human beings.Human-oriented value of educationaltechnology should care the four attributes of human beings,fully fulfil its facilitating function towards thefour attributes,weaken or eliminate the hindering influence on the man attributes,and then promote the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five categories in the AECT'94defined system(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evaluation)provides an entry point for realistic practice in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guided byhuman-oriented value orientation.The"human-oriented design"requires that disigners should have thedesign concept of human-orientation,designing hardware should follow the human engineering,designingdigital educational software should follow the features of media,characteristics of learners,and integrateinformation ethics,emotional education,information hygiene and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 into thesystem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knowledge.The"human-oriented development"requires that the developer should discard the showing-off tendency,and consider the edutainment as the principal pursuit.The developer should clearly understand the intent of design proposal,and achieve it by using moderntechnical means.The consult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built between the developer,the designer and theSubject Matter Expert.The users’trial link shoud be reinforced to obtain first-hand information formodifying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s.The"human-oriented utilization"should set up the technologyapplication view of“educating people oriented”,should establish the principle of using instructional mediamoderately,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motion and publicity of the digital instructional resouce and thesuccessful case,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condary design of the digital instructional resouce,should concern the experien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and should carry out the informationethics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hygiene education.The"human-oriented management"shouldimplement the human-oriented thought,back to the origin of management,should enhance the trainingquality of Human-Ware,and should make industry standards and moral norms to form the commitmentmechanisms.The"human-oriented evaluation"should integrate the thought of human-orientation into thespecific evaluation index,reinforce the assessment of applying technology process,and ensure the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subjects.
引文
①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J].求是,2003,(1):3-8.
    ①丁涛.胡锦涛的以人为本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16.
    ②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①李振伦.关于科学技术异化[J].河北学刊,1992,(6):20-26.
    ②毛牧然,陈凡.技术异化析解[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76-79.
    ③刘济良.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与教育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12-15.
    ④陈列尊,张登玉.庄子技道观对教育技术的启迪与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09,(4):18-21.
    ①刘济良.教育与人的生命[J].教育研究,2004,(5):35-36.
    ②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3):3-6.
    ③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1):5-11.
    ④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兼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9-12.
    ①郝兆杰,赵阳,王开.有效应用: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基于河南某高校的调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35-38.
    ①徐贵权.论价值取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40-45.
    ①杨伟才.马克思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180-182.
    ②杨立.“以人为本”初探[D].上海:复旦大学,2005.6.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④杨立.“以人为本”初探[D].上海:复旦大学,2005.8.
    ⑤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
    ①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
    ②熊冬炎.简评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4):31-33.
    ①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2.
    ①实厚.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J].领导科学,1986,(2):38-39.
    ②叶衍传.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J].惠州学院学报,1988,(3):31-35.
    ①高铁刚,乔立梅,李兆君.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4):22-25.
    ②杨瑛霞,田爱奎,夏天,张际平.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的内涵与本质[J].电化教育研究,2007,(3):17-21.
    ③李世改,李红梅.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哲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7,(3):22-25.
    ④李艺,颜士刚.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8):9-12.
    ⑤颜士刚,李艺.教育领域中科学的技术价值观问题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8,(4):7-11.
    ⑥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价值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08,(4):59-66.
    ⑦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J].教育研究,2008,(5):51-55.
    ①李美凤,李艺.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看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8,(1):6-10.
    ②李美凤,李艺.人文主义技术视角中教育与技术的“一体两面”——兼论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何以可能[J].开放教育研究,2008,(2):47-52.
    ③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34.
    ④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基于技术哲学的审视[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5-16.
    ⑤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9,(2):3-7.
    ①李芒.论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J].电化教育研究,2007,(8):5-8.
    ②李康.论教育技术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周期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
    ③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基于西部四地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考察[D].重庆:西南大学,2008.135-138.
    ①彭坤明.民生问题与远程教育的价值取向[J].2009,(7):25-29.
    ②李兴敏,刘运祥.未来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实践价值取向[J].开放教育研究,2010,(5):47-50.
    ③詹青龙,黄荣怀.移动学习终端设计的价值取向和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9,(10):69-72.
    ④叶正茂,刘华锦.试析开放教育人才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92-94.
    ⑤周宗伟.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1999,(4):8-13.
    ⑥吴兵,王清,陶礼平.教育的技术化与以人为本的教育———也谈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14-117.
    ⑦李祺,李春鹏.谈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7,(9):8-13.
    ⑧任伯江.教育传意技术的整合:人为本教与学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11):5-13.
    ①蒋家傅.以人为本:后现代语境下对教育技术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8):3-7.
    ②熊芝娟.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思考教育技术[J].软件导刊,2008,(3):5-6.
    ③刘秀,邓晖.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取向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58-60.
    ④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3-7.
    ⑤朱京曦.论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7,(5):16-20.
    ⑥孙圆媛,石映辉.人性化与智能化——教育软件的未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8):34-37.
    ①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9.
    ②南国农.电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1997,(1):3-8.
    ③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69.
    ④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210.
    ⑤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90.
    ⑥沙勇忠,王怀诗.信息伦理论纲[J],情报科学,1998,(6):492-496.
    ①蒋汉耘.关于加强青少年在线学习的网络道德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1,(5):28-31.
    ②左明章,许雄.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2,(5):23-25.
    ③万力勇,许良发.中小学生信息道德素质的内容体系及其培养[J].教育探索,2003,(9):64-66.
    ④戴炜玮.浅议青少年信息道德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11):57-58.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Z].2010-1-13.
    ②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6.
    ③曾兰芳.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学科的发展——访我国教育技术著名专家何克抗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3,(2):4-8.
    ④杨开城.一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技术人造物缺分析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5,(8):14-19.
    ⑤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5.
    ⑥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5.
    ①张仙,黎加厚.论人的主体性与教育技术[J].开放教育研究,2005,(2):18-22.
    ②乜勇.教育技术学中的主客体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8,(8):15-18.
    ③李芒.论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5-9.
    ④张荣.论现代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的实现[DB/OL].http://www.lnedu.net/Tresearch/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70.2010-4-25.
    ⑤吴遵民,张媛.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之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3):26-30.
    ⑥张立国.从“教学结构”到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6,(6):19-21.
    ⑦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J].教育研究,2008,(5):56-60.
    ⑧杨开城.论教育技术学的两种研究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9,(4):10-13.
    ①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3):3-6.
    ②颜士刚.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分析及其消解的可能性[J].现代教育技术,2009,(1):8-11.
    ③李五洲.从技术的异化谈教育技术的异化和消解[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21-24.
    ④颜士刚.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分析及其消解的可能性[J].现代教育技术,2009,(1):8-11.
    ⑤李五洲.从技术的异化谈教育技术的异化和消解[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21-24.
    ⑥谭伟.教育技术异化的消解[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16-22.
    ①颜士刚.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分析及其消解的可能性[J].现代教育技术,2009,(1):8-11.
    ②李五洲.从技术的异化谈教育技术的异化和消解[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21-24.
    ③谭伟.教育技术异化的消解[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40-59.
    ④何克抗.当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孔子教育思想给我们的警示(一)(二)(三)[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11,12):3-8,17-21,14-20.
    ①马周周.《庖丁解牛》与教育技术及其哲学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9):27-32.
    ②马周周.教育技术之技、艺、道[J].电化教育研究,2004,(5):12-18.
    ③马周周.《庄子》蕴含的教育技术思想探秘[J].电化教育研究,2007,(9):84-88.
    ④马周周.美国04教育技术转向庄子教育技术的阐释[J].电化教育研究,2008,(6):5-10.
    ⑤马周周.美国教育技术转向的重要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9,(3):31-33.
    ①马周周.庄子教育技术哲学诠释[J].电化教育研究,2010,(9):44-48.
    ②陈列尊,张登玉.庄子技道观对教育技术的启迪与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09,(4):18-21.
    ③赵慧臣,张舒予.《易传》蕴含的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9,(4):5-9.
    ④南国农.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1996,(3):3-8.
    ⑤姚孟君.从课件到积件[J].开放教育研究,2002,(2):41-43.
    ①周中云.基于人件组织理论的课件开发团队策略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69-72.
    ②石新茂.目前教育技术硬件和活件建设中的问题及思考[J].科教文汇,2006,(11):11-12.
    ①吕巾娇.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看教育技术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10):27-32.
    ②任友群.理论实践方法——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0,(9):29-33.
    ③祝智庭,黄景碧,王觅.教育技术研究国际动态透视[J].电化教育研究,2010,(8):28-34.
    ①刘美凤.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3,(10):9-15.
    ②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1):8-10.
    ③颜辉.当代美国教育技术[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95-196.
    ①吕巾娇.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看教育技术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10):27-32.
    ②转引自罗冰眉.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伦理道德建设[J].重庆图情研究,2002,(4):25-29.
    ①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167-168.
    ②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0-251.
    ③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①Harold D.Stolovitch&Erica J.Keeps.Handbook of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2ed ed.SanFrancisco:Jossey-Bass,1999,689-691.
    ②Roger Kaufman.Thriving and Not Just Surviving:New Directions for Tomorrow’s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Managers.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0(7/8),23-27.
    ③转引自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9-140.
    ④http://www.childnet-int.org.
    ⑤http://www.copacommission.org/commission/original.shtml.
    ⑥http://www.coppa.org/thelaw.htm.
    ①http://www.ala.org/cipa/law.pdf.
    ②吕巾娇.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看教育技术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10):27-32.
    ③McChuskey,F.D.(1981).DVD,DAVI,AECT:A long view,InJ.W.Brown&S.N.Brown(Eds.),Educational mediayearbook:1981.Littleton,CO:Libaries Unlimited.
    ④Cuban,L.(1986).Teachers and machines:The classroom use of technology since1920.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①Clark,R.E.(1994).Media will never influence learning.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2(2),21-29.
    ②Cuban,L.(1986).Teachers and machines:The classroom use of technology since1920.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③R·A·瑞泽,J·V·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M].王为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0.
    ④Hawkridge,D(1999).Cost-effective support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via the web?Association for Learning TechnologyJournal,6(3),24-29.
    ⑤Mayer,R.E(2005).Introduction to Multimedia Learning[A].In R.E.Maye(rEd.).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Learn-ing(pp.1-16)[C].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⑥Spector,J.M.Trends and issu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how far we have not come.http://suedweb.syr.edu/faculty/spector/publications/trends-tech-educ-eric.pdf,2009-7-14.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①李德顺.价值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6.
    ①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2.350.
    ②汝信.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401.
    ③徐玲.价值取向本质探索[J].探索,2000,(2):69-71.
    ④徐玲.价值取向本质探索[J].探索,2000,(2):69-71.
    ⑤王珏.中日价值哲学新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403.
    ⑥易显飞.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47.
    ⑦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基于西部四地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考察[D].重庆:西南大学,2008.22-23.
    ①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兼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9-12.
    ②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1):5-11.
    ③焦科.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DB/OL].http://www.edu.cn/20050616/3141063.shtml.2011-12-22.
    ④祝智庭,顾小清.突破应用瓶颈,关注教育效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6-03-06.
    ⑤解月光,孙艳,刘向永.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40-44.
    ⑥焦道利,张新贤.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1):82-85.
    ⑦辛蔚峰,刘强.迅速采纳与缓慢应用——教育系统中信息技术“吸收裂痕”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14-18.
    ⑧雷彬.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7):25-26.
    ⑨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兼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9-12.
    ①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兼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9-12.
    ②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上)(下)——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1999,(2,3):3-7,30-32.
    ①朱彩兰,李艺.信息技术课程技能化倾向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5,(3):20-22.
    ②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转载于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246-274.
    ③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210.
    ①汪基德,郝兆杰,赵万霞.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问题探析:信息道德教育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3):23-27.
    ①方海光.我国教育软件价值评测研究[D].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14.
    ②孙圆媛,石映辉.人性化与智能化———教育软件的未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8):34-37.
    ③孙圆媛,石映辉.人性化与智能化———教育软件的未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8):34-37.
    ④王柏玲.个别教师对信息技术依赖[DB/OL].http://edu.cn.yahoo.com/ypen/20111212/752672.html.2011.12-12.
    ①刘刚,吴明超.解读教育技术人的新技术研究热现象[J].中小学电教,2011,(4):14-17.
    ②刘刚,吴明超.解读教育技术人的新技术研究热现象[J].中小学电教,2011,(4):14-17.
    ③刘美凤.教育技术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
    ①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4.
    ②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③陈明选,马德四.走向转型与深化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文”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0,(1):5-7.
    ④张景中,葛强,彭翕成.教育技术研究要深入学科[J].电化教育研究,2010,(2):8-13.
    ①王柏玲.个别教师对信息技术依赖[DB/OL].http://edu.cn.yahoo.com/ypen/20111212/752672.html.2011-12-12.
    ②王传习,郭红梅,詹来宇.高校教学莫患“课件综合征”[N].光明日报,2006-6-21.
    ③谢洋.高校教师上课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丢灵魂[N].中国青年报,2009-09-25.
    ④王柏玲.个别教师对信息技术依赖[DB/OL].http://edu.cn.yahoo.com/ypen/20111212/752672.html.2011-12-12.
    ①谢洋.高校教师上课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丢灵魂[N].中国青年报,2009-09-25.
    ②郝兆杰,赵阳,王开.有效应用: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基于河南某高校的调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35-38.
    ③王绍梅.关于多媒体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从复旦大学取消CAI课时说起[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94-97.
    ④王传习,郭红梅,詹来宇.高校教学莫患“课件综合征”[N].光明日报,2006-6-21.
    ①李园香.图像化时代:文学教育的尴尬[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46-47.
    ②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3-7.
    ③祝智庭,黄景碧,王觅.教育技术研究国际动态透视[J].电化教育研究,2010,(8):28-34.
    ①焦建利.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历史演化与未来趋势——从2975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看研究选题与方法的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9-33.
    ②赵惠君.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对高校学术研究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64-67.
    ③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3):3-6.
    ①郝兆杰,汪基德.偏离与回归: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1,(3):14-21.
    ②R·A·瑞泽,J·V·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M].王为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④Papert,S(1984).New theories for new learnings:School Psychology Review,13(4),422.
    ⑤南国农.世纪之交,电教者的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1998,(1):3-7.
    ⑥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2-111.
    ⑦子宜.教育的“技术依赖”[J].内蒙古教育,2003,(4):22.
    ⑧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上)(下)——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1999,(2,3):3-7,30-32.
    ①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7-153.
    ②苗春凤.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9-12.
    ③张兴峰.教育功利化现象审视:工具理性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26-28.
    ①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J].教育研究,2008,(5):56-61.
    ②李庆华,史舒人,张爱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8):70-72.
    ③周洪宇,申国昌.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32-138.
    ①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0.
    ②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18-22.
    ③李龙.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5-10.
    ④梅家驹.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J].中国电化教育,2000,(1):9-11.
    ⑤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2-84.
    ⑥吴在杨.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
    ⑦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5.
    ①张立新,张丽霞.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1999,(2):20-22.
    ②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7-128.
    ③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8.
    ①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分析[DB/OL].http://www.edu.cn/20030808/3089214.shtml.2011-12-20.
    ②赵呈领,程云,王艳丽.人件建设——构建“农远工程”的超级“软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7,(7):79-82.
    ③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分析[DB/OL].http://www.edu.cn/20030808/3089214.shtml.2011-12-20.
    ④赵呈领,程云,王艳丽.人件建设——构建“农远工程”的超级“软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7,(7):79-82.
    ⑤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三部曲”[J].中国教育网络,2011,(1):26-28.
    ⑥刘春燕.当代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主义[J].江西教育科研,2004,(8):6-7.22.
    ⑦祝智庭,李宁.英特尔未来教育:面向信息化教育的教师培训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17-21.
    ①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5-26.
    ①刘美凤.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J].中国电化教育,2003,(6):9-16.
    ②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0.
    ①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3.
    ②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C].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0.105.
    ③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1.
    ④丁钢,王陆.教育学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6,(8):3-5.
    ⑤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3-54.
    ⑥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18-22.
    ①黄风漳.教育本质新探[J].教育研究,1979,(1):82-86.
    ②柳海民.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J].吉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145-148.
    ③吴黛舒.本质回归:教育“产业化”的反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0,(6):39-41.
    ④田娟.我国30年教育本质研究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120-125.
    ⑤邹光威.教育是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现象[J].教育研究,1979,(2):38-39.
    ⑥张焕庭.谈谈教育本质问题[J].教育研究,1980,(6):9-14.
    ⑦王爱芬.理解教育本质的不同道路及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5-8.
    ⑧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51.
    ⑨李润洲.教育本质研究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0,(5):11-16.
    ⑩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226.
    11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26-30.
    ①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68.
    ②南国农.80年代以后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3-6.
    ③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3-7.
    ④杨开城.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尴尬[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11-15.
    ⑤邱崇光.“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辨析——与何克抗教授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2,(9):10-13.
    ①王琴,杜华,张舒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9):15-18.
    ②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09):18-22.
    ③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08,(7):5-8.
    ④乜勇.教育技术学中的主客体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8,(8):15-18.
    ⑤李芒.论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5-9.
    ①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333.
    ②颜士刚.论教育领域技术异化的特异性及其弱化的现实困境[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7-10.
    ③李芒.论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5-9.
    ①李芒.论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5-9.
    ②转引自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6.
    ①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2.
    ②R·A·瑞泽,J·V·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M].王为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
    ③R·A·瑞泽,J·V·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M].王为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9.
    ④Clark R E.Reconsidering the research on learning frommedia[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3,53(4):445-459.
    ⑤郝兆杰,赵阳,王开.有效应用: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基于河南某高校的调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35-38.
    ①胡雪芬.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利弊分析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12):38-40.
    ②陈芃.教学语言与最佳信息效果[J].天津教育,1993,(Z1):14.
    ③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00-102.
    ①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87.
    ②李园香.图像化时代:文学教育的尴尬[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46-47.
    ③李园香.图像化时代:文学教育的尴尬[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46-47.
    ④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1-2.
    ①李五洲.从技术的异化谈教育技术的异化和消解[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21-24.
    ②杨开城,张润芝,贺红星.从话语词汇的使用看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9):5-8.
    ③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88-389.
    ④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3-7.
    ①Reeves,Thomas C.The Questions of InstructionalTechnologyResearch.[DB/OL].http://www.hbg.psu.edu/bsed/intro/docs/dean/.1995-02-15.
    ②转引自缪蓉,赵国栋.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③张建伟.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J].教育研究,2002,(4):44-48.
    ④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兼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9-12.
    ⑤杨开城.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尴尬[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11-15.
    ①朱彩兰,李艺.信息技术课程技能化倾向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5,(3):20-22.
    ②郝兆杰,赵阳,王开.有效应用: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基于河南某高校的调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35-38.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
    ②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07,(Z2):8-11.
    ③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性质与分析框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3):9-13.
    ④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13.
    ⑤陈国良.理念·体系·治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与标志[J].教育发展研究2011,(Z1):1.
    ①Hutchins,R.M.The Learning Society[M].NewYork;Encyclopedia Britannica,Inc,1968.134.
    ②陈廷柱.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8):11-16.
    ③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3-11.
    ④夏昱,刘军.学习型社会:从教育理念到发展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0,(6):218-221.
    ①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3-11.
    ②高书国.人力资源强国概念、内涵与特征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8,(5):3-8.
    ③高书国.人力资源强国概念、内涵与特征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8,(5):3-8.
    ①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13.
    ②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3-11.
    ③高书国.人力资源强国概念、内涵与特征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8,(5):3-8.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5.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3.
    ①礼记·王制.
    ②论衡·定贤篇.
    ③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5.
    ①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9-50.
    ②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3.
    ③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3.
    ④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1.
    ①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47-48.
    ②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7.
    ③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7.
    ①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6.
    ②李龙.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5-10.
    ③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0.
    ④转引自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2-43.
    ⑤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9.
    ①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M].教育研究,1998,(7):69-72.
    ②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3):3-6.
    ③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1.
    ④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0.
    ①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3-7.
    ②李芒.论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5-9.
    ③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9.
    ①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4.
    ②转自刘亚政.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J].实事求是,1990,(2):22-24
    ③刘亚政.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J].实事求是,1990,(2):22-24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40.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②王维达编译.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人——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精粹[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35.
    ③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5.
    ④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5.
    ⑤高清海.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37.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①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20.
    ②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20.
    ③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20.
    ④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7.
    ⑤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20-26.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⑦徐建立.人的需要及其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0,(9):20-23.
    ⑧李颖.人的需要与人的解放[J].求实,2008,(12):30-32.
    ⑨徐建立.人的需要及其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0,(9):20-23.
    ①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7.
    ②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7.
    ③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8.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0.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2.
    ①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59.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71.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④项福库,何丽.教师使用课件教学存在的误区、成因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1,(3):63-64.
    ⑤中国青少年健康状况堪忧,“未老先衰”普遍存在[N].北京日报,2011.8.8.
    ①警惕鼠标手,11种电脑病或致命[DB/OL].http://www.china.com.cn/info/home/2010-09/06/content_20870498_3.htm
    ②致死疾病在网吧传播,已有网游玩家死亡[DB/OL.]http://games.sina.com.cn/w/n/2011-12-30/1051568420.shtml.2011-1-3
    ①沈德立.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7.
    ②付秋芳.修巧燕.大脑潜能与开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40.
    ③转引自李园香.图像化时代:文学教育的尴尬[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46-47.
    ④赫德尔.论语言的起源[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87.
    ⑤赵敦华.西方人学观念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01.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②徐建立.人的需要及其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0,(9):20-23.
    ③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7.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⑤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51.
    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8.
    ②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3,(1):91-93.
    ③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1985.87.
    ④褚凤英.对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再认识——以人的生成为视角[J].理论探索,2011,(2):32-35.
    ①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73.
    ②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8.
    ③严国涛,方显锋.简论虚拟社会的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2):86-88.
    ①倪晓莉,周小军,吉瑞娜.虚拟社会关系中的人际信任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3-48.
    ②张敏.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159-162.
    ③商蕾杰.高校师生间情感变淡高科技"冰冷"师生关系[N].中国青年报,2008-1-7.
    ④颜士刚.论教育领域技术异化的特异性及其弱化的现实困境[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7-10.
    ①张敏.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159-162.
    ①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80.
    ②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9.
    ③吕氏春秋·恃君览.
    ④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01.
    ⑤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64.
    ⑥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65.
    ①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81
    ②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77.
    ③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78-279.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0.
    ①樊华强.人的可发展性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导刊,2011,(10):16-18.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
    ①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80.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0.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07.
    ③陈晓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68.
    ④张同善.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63.
    ①于海霞.论人的本质的实践性[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35.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97.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6.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③王文英,林辉基.论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实践性[J].齐鲁学刊,1983,(5):10-14.
    ①王文英,林辉基.论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实践性[J].齐鲁学刊,1983,(5):10-14.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④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16.
    ⑤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18.
    ⑥苏兴仁,周兴维.学习的本质:教育学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215-217.
    ⑦苏兴仁,周兴维.学习的本质:教育学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215-217.
    ⑧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23.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
    ②张天宝.教育交往实践:内涵、特征及其基本规定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7-13.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④王文英,林辉基.论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实践性[J].齐鲁学刊,1983,(5):10-14.
    ①郭有守.我国之教育电影运动.转载于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406-421.
    ②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原理与应用[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25.
    ①徐苗苗.论虚拟实践对人主体性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09,(2):42-43.
    ①美国多所学校叫停社交网络[DB/OL].http://www.modedu.com/msg/info.php?InfoID=44797.
    ②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D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715/15528301466.shtml.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②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9.
    ①汪基德,周凤瑾,毛春华.教育技术学基本范畴体系初探[J].教育研究,2009,(12):64-68.
    ②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45.
    ③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0.
    ①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8-17.
    ②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8-13.
    ③桑新民,李曙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1-8.
    ④康翠,马晓玲,鞠慧敏,刘美凤.设计与开发: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首要范畴[J].远程教育杂志,2010,(5):34-41.
    ⑤桑新民,李曙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1-8.
    ①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9.
    ②李龙,刘雍潜.教育技术领域标准与范畴的研究评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3):11-16.
    ①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49.
    ②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
    ③高一平.设计的本质是存在与演化——关于设计本质的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7):43-45.
    ①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8-49.
    ①王湃.人体工程学及其未来[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71-73.
    ②李南.关于用鼠标笔代替传统鼠标的人体工程学分析[J].机械,2010,(3):18-20.
    ①给我感觉——从手感谈键盘[N].电脑报,2006-9-11.
    ②苏垣,袁惠青.从人体工程学看电脑桌的误区[J].家具与环境,2000,(3):62-63.
    ①姚孟君.从课件到积件[J].开放教育研究,2002,(2):41-43.
    ②郝兆杰.认知负荷理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8-11.
    ①祁玉娟,熊才平.认知负荷理论在多媒体软件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9,(3):51-53.
    ①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9.
    ②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7.
    ①桑新民,李曙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8-18.
    ②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56.
    ③严家怡.关于教育技术范畴开发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8):58-60.
    ①严家怡.关于教育技术范畴开发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8):58-60.
    ②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7.
    ①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7.
    ①李娜,乔贵春.AECT05定义演进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3):22-24.
    ②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65.
    ①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1.
    ②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1.
    ③R·A·瑞泽,J·V·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M].王为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5.
    ④李龙,刘雍潜.教育技术领域标准与范畴的研究评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3):11-16.
    ⑤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6.
    ⑥Surry,Daniel W.Diffusion Theor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EB/OL].http://www.gsu.edu/~wwwitr/docs/diffusio-n/
    ①刘晓斌.创新推广理论——教育技术学与传播学的新结合点[J].现代教育技术,2003,(2):29-31.
    ①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11-16.
    ②闫守轩.体验与体验教学[J].教育科学,2004,(6):32-34.
    ③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11-16.
    ①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②钟志贤.知识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能力[J].远程教育杂志,2005,(2):62.
    ③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人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新规律[J].人民教育,2001,(1):10-11.
    ①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3.
    ②梁林梅.教育技术管理—走向信息时代的教育组织变革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6,(9):13-18.
    ③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92.
    ④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09.
    ①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3.
    ②沈丹丹,周平红.探析教育技术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22-25.
    ③张今声.论人本管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3-7.
    ①孙祯祥.试论教育技术管理[J].电化教育研究,2005,(8):18-21.
    ②张家年,孙祯祥.中美教育技术管理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6):78-81.
    ③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91.
    ①E.G.Mesthene:Technological Change:Its Impact on Man and Society.New York1970,60.
    ②张今声.论人本管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3-7.
    ①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167-168.
    ②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0-251.
    ③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8-17.
    ④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4.215.
    ⑤刘国男.教育评价应“以人为本”[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1):5-7.
    ①刘国男.教育评价应“以人为本”[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1):5-7.
    ①罗忠民,陈水平,何高大.以本为本和以人为本——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软件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11,(1):81-84.
    ②王佑镁,钟志贤.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及其教学效果评价的理论模型、指标体系与方法[J].现代教育技,2004,(1):56-62.
    ③罗忠民,陈水平,何高大.以本为本和以人为本——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软件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11,(1):81-84.
    ①宋文军,张海,王以宁.实施下一代评价的可能性——《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解读之三:评价篇[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9):101-103.
    ①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9.
    ②王萍.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D].开封:河南大学,2010.187.
    ③王萍.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D].开封:河南大学,2010.191.
    ④曹贤中,郑忠梅,王锋,马慧.教育技术评价的不同取向及其融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3):5-6.
    ①罗忠民,陈水平,何高大.以本为本和以人为本——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软件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11,(1):81-84.
    ①Catherine Adams.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he Interface:Tending to our Fledgling Cyborgs[A].现象学教育学:体验与实践[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4.
    [1]R·A·瑞泽,J·V·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M].王为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4]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陈晓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丹尼尔·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M].曹静生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弗兰西斯巴尔,杰拉尔埃梅里.新媒体[M].张学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付秋芳,修巧燕.大脑潜能与开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1]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2]高清海.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4]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赫德尔.论语言的起源[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7]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18]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9]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
    [20]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21]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1985.
    [22]礼记.
    [23]李德顺.价值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5]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6]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7]刘美凤.教育技术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8]吕氏春秋.
    [29]论衡.
    [30]罗伯特·M·加涅.教育技术学基础[M].张杰夫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5]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46]缪蓉,赵国栋.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7]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8]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9]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0]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1]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2]汝信.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53]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54]沈德立.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5]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56]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7]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原理与应用[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58]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9]王珏.中日价值哲学新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60]王维达.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人——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精粹[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6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4.
    [62]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63]吴在杨.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4]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5]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7]颜辉.当代美国教育技术[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68]易显飞.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69]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0]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2.
    [7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2]张同善.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73]赵敦华.西方人学观念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丁涛.胡锦涛的以人为本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
    [2]方海光.我国教育软件价值评测研究[D].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
    [3]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4]黄雪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5]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6]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7]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基于西部四地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考察[D].重庆:西南大学,2008.
    [8]牛炜焱.“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9]谭伟.教育技术异化的消解[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10]王萍.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D].开封:河南大学,2010.
    [11]吴瑾.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2]吴涛.项目管理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3]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4]杨立.“以人为本”初探[D].上海:复旦大学,2005.
    [15]于海霞.论人的本质的实践性[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16]曾藕元.论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17]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8]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基于技术哲学的审视[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曹贤中,郑忠梅,王锋,马慧.教育技术评价的不同取向及其融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3).
    [2]陈春萍.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J].广西社会科学,2002,(1).
    [3]陈国良.理念·体系·治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与标志[J].教育发展研究,2011,(Z1).
    [4]陈列尊,张登玉.庄子技道观对教育技术的启迪与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09,(4).
    [5]陈明选,马德四.走向转型与深化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文”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0,(1).
    [6]陈芃.教学语言与最佳信息效果[J].天津教育,1993,(Z1).
    [7]陈廷柱.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8).
    [8]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9]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
    [10]褚凤英.对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再认识——以人的生成为视角[J].理论探索,2011,(2).
    [11]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性质与分析框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3).
    [12]戴炜玮.浅议青少年信息道德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11).
    [13]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J].教育研究,2008,(5).
    [14]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价值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08,(4).
    [15]丁钢,王陆.教育学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6,(8).
    [16]樊华强.人的可发展性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导刊,2011,(10).
    [17]高书国.人力资源强国概念、内涵与特征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8,(5).
    [18]高铁刚,乔立梅,李兆君.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4).
    [19]高文兵.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
    [20]高一平.设计的本质是存在与演化——关于设计本质的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7).
    [21]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07,(Z2).
    [22]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3]郝兆杰,汪基德.偏离与回归: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1,(3).
    [24]郝兆杰,赵阳,王开,有效应用: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基于河南某高校的调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
    [25]郝兆杰.认知负荷理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
    [26]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08,(7).
    [27]何克抗.当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孔子教育思想给我们的警示(一)(二)(三)[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11,12).
    [28]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J].求是,2003,(1).
    [29]胡雪芬.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利弊分析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12).
    [30]黄风漳.教育本质研究新探[J].教育研究丛刊,1979,(1).
    [31]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1).
    [32]蒋汉耘.关于加强青少年在线学习的网络道德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1,(5).
    [33]蒋家傅.以人为本:后现代语境下对教育技术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8).
    [34]焦道利,张新贤.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1).
    [35]焦建利.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历史演化与未来趋势——从2975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看研究选题与方法的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36]解月光,孙艳,刘向永.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7]康翠,马晓玲,鞠慧敏,刘美凤.设计与开发: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首要范畴[J].远程教育杂志,2010,(5).
    [38]雷彬.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7).
    [39]李康.论教育技术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周期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6,(7).
    [40]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4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4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9).
    [43]李龙,刘雍潜.教育技术领域标准与范畴的研究评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3).
    [44]李龙.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
    [45]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
    [46]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J].教育研究,2008,(5).
    [47]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1998,(7).
    [48]李芒.论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
    [49]李芒.论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J].电化教育研究,2007,(8).
    [50]李美凤,李艺.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看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8,(1).
    [51]李美凤,李艺.人文主义技术视角中教育与技术的“一体两面——兼论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何以可能[J].开放教育研究,2008,(2).
    [52]李娜,乔贵春.AECT05定义演进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3).
    [53]李南.关于用鼠标笔代替传统鼠标的人体工程学分析[J].机械,2010,(3).
    [54]李祺,李春鹏.谈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7,(9).
    [55]李庆华,史舒人,张爱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8).
    [56]李润洲.教育本质研究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0,(5).
    [57]李世改,李红梅.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哲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58]李五洲.从技术的异化谈教育技术的异化和消解[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
    [59]李锡海.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犯罪[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60]李兴敏,刘运祥.未来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实践价值取向[J].开放教育研究,2010,(5).
    [61]李艺,颜士刚.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8).
    [62]李颖.人的需要与人的解放[J].求实,2008,(12).
    [63]李园香.图像化时代:文学教育的尴尬[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
    [64]李振伦.关于科学技术异化[J].河北学刊,1992,(6).
    [65]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
    [66]梁俊兰.信息伦理学:新兴的交叉科学[J].国外社会科学,2002,(1).
    [67]梁林梅.教育技术管理—走向信息时代的教育组织变革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6,(9).
    [68]刘春燕.当代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主义[J].江西教育科研,2004,(8).
    [69]刘刚,吴明超.解读教育技术人的新技术研究热现象[J].中小学电教,2011,(4).
    [70]刘国男.教育评价应“以人为本”[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1).
    [71]刘济良.教育与人的生命[J].教育研究,2004,(5).
    [72]刘济良.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与教育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73]刘美凤.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J].中国电化教育,2003,(6).
    [74]刘美凤.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3,(10).
    [75]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
    [76]刘晓斌.创新推广理论——教育技术学与传播学的新结合点[J].现代教育技术,2003,(2).
    [77]刘秀,邓晖.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取向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
    [78]刘亚政.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J].实事求是,1990,(2).
    [79]柳海民.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J].吉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80]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兼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
    [81]吕巾娇.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看教育技术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10).
    [82]罗冰眉.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伦理道德建设[J].重庆图情研究,2002,(4).
    [83]罗明东,李丽.知识管理:教育技术管理研究的新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84]罗忠民,陈水平,何高大.以本为本和以人为本——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软件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11,(1).
    [85]马周周.教育技术之技、艺、道[J].电化教育研究,2004,(5).
    [86]马周周.庄子教育技术哲学诠释[J].电化教育研究,2010,(9).
    [87]马周周.《庖丁解牛》与教育技术及其哲学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9).
    [88]马周周.《庄子》蕴含的教育技术思想探秘[J].电化教育研究,2007,(9).
    [89]马周周.美国04教育技术转向庄子教育技术的阐释[J].电化教育研究,2008,(6).
    [90]马周周.美国教育技术转向的重要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9,(3).
    [91]毛牧然,陈凡.技术异化析解[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
    [92]梅家驹.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J].中国电化教育,2000,(1).
    [93]苗春凤.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94]乜勇.教育技术学中的主客体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8,(8).
    [95]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1).
    [96]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97]南国农.80年代以后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
    [98]南国农.电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1997,(1).
    [99]南国农.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1996,(3).
    [100]南国农.世纪之交,电教者的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1998,(1).
    [101]倪晓莉,周小军,吉瑞娜.虚拟社会关系中的人际信任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02]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103]彭坤明.民生问题与远程教育的价值取向[J].2009,(7).
    [104]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106]祁玉娟,熊才平.认知负荷理论在多媒体软件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9,(3).
    [107]邱崇光.“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辨析——与何克抗教授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2,(9).
    [108]任伯江.教育传意技术的整合:人为本教与学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11).
    [109]任友群.理论实践方法——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0,(9).
    [110]桑新民,李曙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
    [111]桑新民,李曙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
    [112]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上)(下)——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1999,(2,3).
    [113]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人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新规律[J].人民教育,2001,(1).
    [114]沙勇忠,王怀诗.信息伦理论纲[J].情报科学,1998,(6).
    [115]沈丹丹,周平红.探析教育技术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
    [116]石新茂.目前教育技术硬件和活件建设中的问题及思考[J].科教文汇,2006,(11).
    [117]实厚.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J].领导科学,1986,(2).
    [118]宋文军,张海,王以宁.实施下一代评价的可能性——《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解读之三:评价篇[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9).
    [119]苏兴仁,周兴维.学习的本质:教育学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
    [120]苏垣,袁惠青.从人体工程学看电脑桌的误区[J].家具与环境,2000,(3).
    [121]孙圆媛,石映辉.人性化与智能化——教育软件的未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8).
    [122]孙祯祥.试论教育技术管理[J].电化教育研究,2005,(8).
    [123]田娟.我国30年教育本质研究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124]万力勇,许良发.中小学生信息道德素质的内容体系及其培养[J].教育探索,2003,(9).
    [125]汪基德,郝兆杰,赵万霞.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问题探析:信息道德教育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3).
    [126]汪基德,周凤瑾,毛春华.教育技术学基本范畴体系初探[J].教育研究,2009,(12).
    [127]王爱芬.理解教育本质的不同道路及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128]王湃.人体工程学及其未来[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129]王琴,杜华,张舒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9).
    [130]王绍梅.关于多媒体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从复旦大学取消CAI课时说起[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
    [131]王文英,林辉基.论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实践性[J].齐鲁学刊,1983,(5).
    [132]王彦杰.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133]王佑镁,钟志贤.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及其教学效果评价的理论模型、指标体系与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4,(1).
    [134]吴兵,王清,陶礼平.教育的技术化与以人为本的教育———也谈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135]吴黛舒.本质回归:教育“产业化”的反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0,(6).
    [136]吴遵民,张媛.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之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137]夏昱,刘军.学习型社会:从教育理念到发展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0,(6).
    [138]项福库,何丽.教师使用课件教学存在的误区、成因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1,(3).
    [139]辛蔚峰,刘强.迅速采纳与缓慢应用——教育系统中信息技术“吸收裂痕”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
    [140]熊冬炎.简评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4).
    [141]熊芝娟.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思考教育技术[J].软件导刊,2008,(3).
    [142]徐贵权.论价值取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143]徐建立.人的需要及其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0,(9).
    [144]徐玲.价值取向本质探索[J].探索,2000,(2).
    [145]徐苗苗.论虚拟实践对人主体性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09,(2).
    [146]闫守轩.体验与体验教学[J].教育科学,2004,(6).
    [147]严国涛,方显锋.简论虚拟社会的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2).
    [148]严家怡.关于教育技术范畴开发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149]颜士刚,李艺.教育领域中科学的技术价值观问题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8,(4).
    [150]颜士刚.论教育领域技术异化的特异性及其弱化的现实困境[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
    [151]颜士刚.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分析及其消解的可能性[J].现代教育技术,2009,(1).
    [152]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153]杨东平.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
    [154]杨开城,张润芝,贺红星.从话语词汇的使用看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9).
    [155]杨开城.论教育技术学的两种研究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9,(4).
    [156]杨开城.一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技术人造物缺分析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5,(8).
    [157]杨开城.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尴尬[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
    [158]杨伟才.马克思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159]杨瑛霞,田爱奎,夏天,张际平.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的内涵与本质[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160]姚孟君.从课件到积件[J].开放教育研究,2002,(2).
    [161]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162]叶衍传.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J].惠州学院学报,1988,(3).
    [163]叶正茂,刘华锦.试析开放教育人才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
    [164]曾兰芳.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学科的发展——访我国教育技术著名专家何克抗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3,(2).
    [165]詹青龙,黄荣怀.移动学习终端设计的价值取向和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9,(10).
    [166]张焕庭.谈谈教育本质问题[J].教育研究,1980,(6).
    [167]张建伟.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J].教育研究,2002,(4).
    [168]张今声.论人本管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
    [169]张景中,葛强,彭翕成.教育技术研究要深入学科[J].电化教育研究,2010,(2).
    [170]张立国.从“教学结构”到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6,(6).
    [171]张立新,张丽霞.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1999,(2).
    [172]张敏.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
    [173]张天宝.教育交往实践:内涵、特征及其基本规定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
    [174]张仙,黎加厚.论人的主体性与教育技术[J].开放教育研究,2005,(2).
    [175]张兴峰.教育功利化现象审视:工具理性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
    [176]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三部曲”[J].中国教育网络,2011,(1).
    [177]张应华.论以人为本的管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3).
    [178]赵呈领,程云,王艳丽.人件建设——构建“农远工程”的超级“软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7,(7).
    [179]赵惠君.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对高校学术研究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180]赵慧臣,张舒予.《易传》蕴含的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9,(4).
    [181]钟志贤.知识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能力[J].远程教育杂志,2005,(2).
    [182]周洪宇,申国昌.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183]周中云.基于人件组织理论的课件开发团队策略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
    [184]周宗伟.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1999,(4).
    [185]朱彩兰,李艺.信息技术课程技能化倾向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5,(3).
    [186]朱京曦.论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7,(5).
    [187]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
    [188]祝智庭,黄景碧,王觅.教育技术研究国际动态透视[J].电化教育研究,2010,(8).
    [189]祝智庭,李宁.英特尔未来教育:面向信息化教育的教师培训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
    [190]子宜.教育的“技术依赖”[J].内蒙古教育,2003,(4).
    [191]邹光威.教育是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现象[J].教育研究,1979,(2).
    [192]左明章,许雄.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2,(5).
    [193]左明章.青少年信息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四、外文类
    [1]Clark R E.Reconsidering the research on learning frommedia[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3,53(4).
    [2]Clark,R.E.(1994).Media will never influence learning.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Development,42(2).
    [3]Cuban,L.(1986).Teachers and machines:The classroom use of technology since1920.New York:TeacherCollege Press.
    [4]Harold D.Stolovitch&Erica J.Keeps.Handbook of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2ed ed.SanFrancisco:Jossey-Bass,1999.
    [5]Hawkridge,D(1999).Cost-effective support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via the web?Association forLearning Technology Journal,6(3).
    [6]Hutchins,R.M.The Learning Society[M].NewYork;Encyclopedia Britannica,Inc,1968.
    [7]Mayer,R.E(2005).Introduction to Multimedia Learning[A].In R.E.Mayer(Ed.).The Cambridge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pp.1-16)[C].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McChuskey,F.D.(1981).DVD,DAVI,AECT:A long view,InJ.W.Brown&S.N.Brown(Eds.),Educational media yearbook:1981.Littleton,CO:Libaries Unlimited.
    [9]Papert,S(1984).New theories for new learnings:School Psychology Review,13(4).
    [10]Reeves,Thomas C.The Questions of InstructionalTechnologyResearch[DB/OL].http://www.hbg.psu.edu/bsed/intro/docs/dean/.1995-02-15.
    [11]Roger Kaufman.Thriving and Not Just Surviving:New Directions for Tomorrow’s PerformanceImprovement Managers.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0(7/8).
    [12]Spector,J.M.Trends and issu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how far we have not come[DB/OL].http://suedweb.syr.edu/faculty/spector/publications/trends-tech-educ-eric.pdf,2009-7-14.
    [13]Catherine Adams.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he Interface:Tending to our Fledgling Cyborgs[A].现象学教育学:体验与实践[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4.五、报纸、文件及其他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Z].2010.
    [3]祝智庭,顾小清.突破应用瓶颈,关注教育效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6-03-06.
    [4]王传习,郭红梅,詹来宇.高校教学莫患“课件综合征”[N].光明日报,2006-6-21.
    [5]谢洋.高校教师上课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丢灵魂[N].中国青年报,2009-09-25.
    [6]蒋效愚.中国青少年健康状况堪忧,“未老先衰”普遍存在[N].北京日报,2011-8-8.
    [7]商蕾杰.高校师生间情感变淡高科技"冰冷"师生关系[N].中国青年报,2008-1-7.
    [8]给我感觉——从手感谈键盘[N].电脑报,2006-9-11.
    [9]张荣.论现代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的实现[DB/OL].http://www.lnedu.net/Tresearch/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70.2010-4-25.
    [10]焦科.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DB/OL].http://www.edu.cn/20050616/3141063.shtml,2011-12-22.
    [11]信息社会生活的反映—网络道德[DB/OL].http://www.xici.net/#d96937398.htm.2011-6-20.
    [12]个别教师对信息技术依赖
    [DB/OL].http://edu.cn.yahoo.com/ypen/20111212/752672.html.2011.12-12.
    [13]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分析[DB/OL].http://www.edu.cn/20030808/3089214.shtml.2011-12-20.
    [14]警惕鼠标手11电脑病或致命[DB/OL].http://www.china.com.cn/info/home/2010-09/06/content_20870498_3.htm.2011-1-15.
    [15]鼠标、键盘上的细菌是公厕的400倍[DB/OL].http://www.cz001.com.cn/2009-11/10/content_1265089.htm.2011-1-10.
    [16]致死疾病在网吧传播已有网游玩家死亡[DB/OL].http://games.sina.com.cn/w/n/2011-12-30/1051568420.shtml.2011-1-3.
    [17]美国多所学校叫停社交网络[DB/OL].http://www.modedu.com/msg/info.php?InfoID=44797.2011-1-15.
    [18]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D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715/15528301466.shtml.2011-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