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传播学早期的建制化历程与反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为了尽可能避免把教学、研究和它们所依托的物质机构三者相割裂的片面化、平面化的做法,本文试图从“学科制度”(以下将详述)的中观视角切入,来探究中美两国传播学如何经由建制化的过程,与既存的新闻教育接轨,成长为一门学科,并确立起其主导范式。
     在美国,传播学是跨学科的产物,与新闻学很难说有什么“嫡亲”的关系。学科创始人施拉姆借助于各种因缘际会,“将他的传播学观结合到新闻学院之中,因此就在重要的方面构成了传播学领域后来将要成为的样式”。所谓的新闻学与传播学之争,最初即导源于施拉姆的这一锤之定音。换言之,新闻学与传播学并置,并不是因为学科知识起点完全一致,也不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一半是出自有心人在偶然机遇下的刻意捏合。但是,新闻—传播的建制化模式一旦确立,即对新兴传播学和既有新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美国在全世界的实力日升、影响日大,以至于成为学术霸主和中心,其学科制度亦成为后发国家——中国——照葫芦画瓢的样板。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新闻教育引入传播学的实践,可以说是美国式的新闻—传播学科制度在转型期中国的翻版和嬗变。
     由于传播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并非在中国本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诞生,因此在中国一开始并没有自己的土壤,我们只是被动地承认传播学在他国既已存在的事实,并将之“引进”,于是这种学科制度的移植,必然带有某种生吞活剥、南橘北枳的意味,即我们得以省略传播研究在原产国从散落于各门社会科学的零碎状态到被规限为一门“领域”的全过程,而一步跨入到“学科”的视野。从主观因素说,学科的引入者受自身专业局限,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传播学依附于新闻学这个基本结构上,而遗漏和错失了传播学最鲜明的特点——跨学科性质,致使传播学“成了地地道道的管窥之学”,仅能反映新闻学的一孔之见。而从客观因素说,传播学在美国创立时所处的社会科学整体繁荣的局面在中国没有相应出现,比较而言,社会科学的力量在中国依然比较薄弱,其发展水平及中国社会对于社会科学的认可度比起当时的美国还相去甚远。这也是阻碍中国传播学从“跨学科”中汲取理论滋养的现实因素。
     随同学科制度一起移植到中国的,除了一些基本的术语、概念、理论之外,更为根本的还有美国传播学的主导范式。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ary institution" , this article will examin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dominant paradigm of mass communication study in the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the U.S. and China respectively.
     In the U.S., as a produc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ass communication study initially had no "blood relations" with journalism. With some coincidence, the founding father Wilbur Schramm incorporated his vision of communication study to journalism schools, and thus provided an example for the field. The so-called tension betwee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just originated from that. In other words, some people's personal intentions were critical to the marriage betwee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But once the example was set, it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two disciplines. In 1970-1980s, the 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as copied and adjusted by the Chinese journalism education.
     Rather than born in China, mass communication study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as a full-formed discipline. So that Chinese researchers were inclined to take the 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model for granted and overlook the interdisciplinarity of mass communication study, thus confining the mass communication study to journalism circle. The weaknes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is another extrinsic restricting factor of the growth of mass communication study.
     The American dominant paradigm was also copied to Chinese journalism education along with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引文
① 见詹正茂.我国大学中传播学科的学术单位设置—兼议我国传播学科的发展[J].新闻大学,2004,冬:9—14.
    ② 譬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钟新副教授主编的《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新闻传播教育》一书中的诸多访谈即是围绕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的问题展开。
    ③ 见桑兵.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解说[A].见: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解说”部分第5页.
    ④ 引自李金铨教授2005年8月16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的2005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课余与学生的交流。
    ⑤ 见吴予敏.传播学知识论三题[A].见:张国良,黄芝晓(编).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103.
    ⑥ 转引自潘忠党.解读凯利·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之别[A],见:张国良.中国传播学评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⑦ Wilbur Schramm,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Wilbur Schramm(ed.), 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Directions and New Finding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63, p6.
    ⑧ 这正如同社会学,其知识不仅可以被社会工作者应用,也可以被推销员、护士、传教士以及政客应用。见彼得·柏格(P.Berger)(著),黄树仁、刘雅云(译),社会学导引(人文取向的透视)[M].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2,2:10.
    ⑨ 见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0:275.
    ⑩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18.
    11 见(美)米尔斯(著),陈强等(译).社会学的想像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7:150.
    12 转引自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0:2.
    13 见孔寒冰.高等学校学术结构重建的动因[A].胡建雄.学科组织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14 见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3:5.
    15 见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3:5.
    16 据笔者粗浅的观察,学科制度(disciplinarity;disciplinary institution)概念在我国的引入和兴起,可大致以1999年华勒斯坦等所著的《学科·知识·权力》一书的译介和2001年北京大学方文先生所撰的文章“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的发表为主要标志。在《学科·知识·权力》中,disciplinarity一词被译为“学科规训制度”,与方文先生明确提出的“学科制度”的含义基本相通。
    17 分别见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26—136.和方文,韩水法,蔡曙山,吴国盛,郑杭生,吴志攀,萧琛.学科制度建设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2,3:74—91.
    18 见鲍嵘.学科的制度及其反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7.
    19 见方文,社会行动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170,5.
    20 见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26—136.
    21 Peter L. Berger,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67, P53-92.
    22 譬如有Everette E. Dennis, Ellen Wartella(Ed.), Americ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Remembered Histor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6, p. 88. 此书是笔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由于是论文集,观点歧出多门,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传播学科史观,故而在“文献回顾”中不详加论述。
    23 Wahl-Jorgensen, Karin, Rebellion and Ritual in Disciplinary Histories of U. S. Mass Communication Study: Looking For The Reflexive Turn'.,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Winter 2000, Vol. 3, Issue 1.
    24 因某些学者的姓名和著作名的中文译法在国内学术界尚无统一,为方便读者查询起见,凡是是未被完整翻译到国内的学者和著作,名称均用原文。
    25 见汉诺·哈特.论忽视历史:大众传播研究与社会批判[A].[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
    26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5.
    27 Wilbur Schramm, Steven H. Chaffee and Everett M. Rogers (eds.), The Beginnings of Communication Study in America: a Personal Memoir,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7.
    28 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201.
    29 据笔者2006年11月14日向黄旦教授的请教。
    30 见庹继光.中国当代传播理论体系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7:3—7.
    31 见吴文虎.对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思考[A].见:吴文虎.拐点集——吴文虎文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212—227.
    32 见刘海贵.中国大陆传播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一九九三中文传播研究暨教学研讨会,1993.
    33 见张国良.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A].见:段鹏,韩运荣,田智辉.传播学在世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120—131.
    34 见吴廷俊.传播学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J].新闻大学,2002,1.
    35 见廖圣清.我国20年来传播学研究的回顾[A].见:陈桂兰(主编).薪继火传——复旦大学新闻传播论文集(1929—1999)[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1:448—456.
    36 见龙耘.传播学在中国20年[J].现代传播,2000,3:15—20.
    37 见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与建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A].见:张国良,黄芝晓(主编).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5—36.
    38 见李彬.媒介变迁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演进—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的演讲[A].见:李彬.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342.
    39 见吴予敏.传播学知识论三题[A].见:张国良,黄芝晓(编).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103.
    40 见[英]库兰(主编),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6:译 者序.
    41 见芮必峰.传播学的视野——读E·M·罗杰斯《传播学史》札记[J].新闻记者,2006,11.
    42 见孙藜.译著的传播:重构研究社区的“知识地图”—评“传播·文化·社会”译丛[A].见:李希光(主编).全球传媒报告Ⅰ战争与传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167—170.
    43 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中认为,截止1960年时,传播学已经在美国大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建制化。
    44 截止1989年时,传播学的学科地位在中国已得到基本确立。1989年后,则跃入到另一个大发展阶段。
    ① 英文原句是 "The history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America has been shaped by its constant struggle for credibility"。参见Joseph A. Mirando,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Journalists", in W. David Sloan, Lisa Mullikin Parcell(ed.), American journalism: History, Principles, Practices, McFarland & Company, Mar.,2002, p76.
    ② Fred Fedler, Arlen Carey, and Tim Counts, "Journalism' s status in academia: A candidate for elimina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Summer 1998, pp. 31-39.
    ③ Tom Dickson, Mass Media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2000, p. ⅶ.
    ④ James Carey, "A plea for the university tradition", Journalism Quarterly, 55(4), p846-855.
    ⑤ 见潘忠党.解读凯利·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之别[A].见:张国良(主编).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一辑)[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109.
    ⑥ 见祝建华.美国传播学研究方法综述[A].见: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8:434.
    ⑦ Theodore Peterson, "The Press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 in Everette E. Dennis, Ellen Wartella(Ed.), Americ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Remembered Histor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6, p. 88.
    ⑧ Joseph A. Mirando,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Journalists", in W. David Sloan, Lisa Mullikin Parcell(ed.), American Journalism: History, Principles, Practices, McF arland & Company, Mar., 2002, p76-86.
    ⑨ Willard Bleyer, "Press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Religious Education, 24 (1929: Jan./Dec.) p. 477.
    ⑩ Carolyn Bronstein, Stephen Vaughn, "Willard G. Bleyer and the Relevance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Journalism Monographs, June 1998, p. 1—36.
    11 William David Sloan, Makers of the Media Mind: Journalism Educators and Their Idea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0, p229.
    12 Robert Okie Blanchard, William G. Christ,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2, p. 159.
    13 见陈静静.参与与表达—帕克的传播思想[D].上海:复旦大学,2005:3.
    14 Barbie Zelizer, Taking Journalism Seriously: News and the Academy, Sage Publications, 2004, p16.
    15 见潘忠党.解读凯利·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之别[A].见:张国良(主编).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一辑)[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103—124.
    16 Robert E. Park, "Book Review: Main Current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Journalism by William Grosvenor Bley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33, No. 2 (Sep., 1927), pp. 291-293.
    17 Rolf Lindner, The Reportage of Urban Culture: Robert Park and the Chicago School,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96, p101.
    18 Tom Dickson, Mass Media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2OOO, p21.
    19 黄旦教授认为,李普曼是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建立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详见黄旦.美国早期的传播思想及其流变—从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研究的确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
    20 单波.新闻传媒如何扮演民主参与的角色?——评杜威和李普曼在新闻与民主关系问题上的分歧[J].国外社会科学,2003,3:3.
    21 John Durham Peters, Peter Simonson, Mass Communication and American Social Thought: Key Texts, 1919-1968, Rowman & Littlefield, 2004, p5.
    22 见高冠钢.论美国新闻学的若干基本问题的历史演变[D].上海:复旦大学,1990.
    23 Theodore Peterson, "The Press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in Everette E. Dennis, Ellen Wartella(Ed.), Americ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Remembered Histor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6, p. 85—86.
    24 见(美)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141.
    25 William R. Lindley, "Ralph Casey ... Journalist, Educator, Social Scientist", Journalism Educator, v33 n3 p20-24,43 Oct 1978.
    26 Edward Marion Johnson, "What of the future of instruction in journalism?", Journalism Quarterly, 7(1),31-39.
    27 Joseph A. Mirando,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Journalists", in W. David Sloan, Lisa Mullikin Parcell(ed.), American Journalism: History, Principles, Practices, McFarland & Company, Mar., 2002, p76-86.
    28 见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321.
    29 据媒介学者Leo Bogart所写,“媒介”一词由广告商和广告代理公司发明,他们把传播系统视为展示他们产品的“工具”。正因此,当时一些固执的社论作者曾谴责“媒介”一词的使用。见Everette E. Dennis (ed.), Americ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remembered histor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6, p. ⅷ.
    30 见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视域及其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1:25.
    31 见张咏华.媒介分析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评析(下)[J].新闻大学,2000,4:2.
    32 见祝建华.美国传播学研究方法综述[A].见: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8:434.
    33 Malcolm Willey, "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Research in Journalism", Journalism Quarterly, 12:255-65, Sept. 1935.
    34 Roy E. Carter, Jr., " 'Field Research' in Journalism: A Tentative Review and Appraisal",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21, No. 2 (Oct. 1956), pp. 137-148.
    35 Clarence E. Cason, "Journalism as Social Science", Social Forces, Vol. 9, No. 3. (Mar., 1931), pp. 370-377.
    36 Ralph D. Casey, "Journalism, Technical Train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residential Addres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Departments of Journalism", Journalism Quarterly, Vol. Ⅸ, March 1932, No. 1, p. 38.
    37 见祝建华.美国传播学研究方法综述[A].见: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8:435.
    38 Rogers, EM and SH Chaffee,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from 'Daddy' Bleyer to Wilbur Schramm", Journalism Monographs 148, 1994:1-52
    39 John Durham Peters, Peter Simonson, Mass Communication and American Social Thought: Key Texts, 1919-1968, Rowman & Litttefield, 2004, p9.
    40 见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第6卷 战后美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598.
    41 Christopher Simpson, Science of Coerc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sychological Warfare 1945-196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3.
    42 英文原句是 "Communication studies has a long past but a short history", 见John Durham Peters, "Tangled Legaci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 (3), Summer, 1996, p85.
    43 比如见Wilbur Schramm,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pring 1983.
    44 John Durham Peters,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Intellectual Poverty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13, No. 4, October 1986, p527-559.
    45 见钟新(采访者).“新闻学”与“传播学”培养目标不同——专访英国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A].见: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新闻传播教育[G].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6:35.
    46 见林福岳.传播学和新闻学——是该分家的时候了?[J].(台湾)新闻学研究,54,1997,1:3—7.
    47 见拙文—伍静.传播学教育在美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179.
    48 Robert T. Craig, "Book reviews", Communication Theory, 5(2), 179-184.
    49 罗杰斯在梳理传播学科史时披露,施拉姆因为偶然的原因担任了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事实上,施拉姆还被提供了一些行政位置的选择,包括衣阿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如果他接受了那个位置,传播学就有可能出自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了。相反,他将他的传播学观结合到新闻学院之中,因此就在重要的方面构成和限定了传播学领域后来将要成为的样式。”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泽).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18.
    50 比如,见詹止茂.我国大学中传播学科的学术单位设置—兼议我国传播学科的发展[J].新闻大学,2004,冬:9—14.
    51 英国学者Tunstall倡导媒介社会学,力主传播学是社会学的一支。再如,传播学者辛普森(Christopher Simpson)在其著作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这门相对较新的研究在1950年至1955年间有了大学建制、课程设置并获得博士授予权,明确地成为从属于社会学的一门学科”。见Christopher Simpson, Science of Coerc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sychological Warfare 1945-196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3. 再如,在台湾的学科分类中,传播学就与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公共卫生学、文化研究和性别研究一道隶属于“社会学”门。中国学者李良荣也认为,把传播学归属于社会学更为合理,据笔者于2007年5月31日在上海对李良荣教授的访谈。
    52 持此种观点的如汉诺·哈特(Hanno Hardt),见Hanno Hardt, "The Conscience of Society: Leo Lowenthal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ume 41, Issue 3: 67.
    53 见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视域及其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1:23.
    54 K Wahl-Jorgensen, "How Not to Found a Field: New Evidence on the Origins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ep 12, 2004; 54, 3.
    55 例如,拉扎斯菲尔德曾说过,“在大学当中,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研究生院和明尼苏达大学新闻学院在传播研究的领域尤其活跃”,见Paul Felix Lazarsfeld, "Remarks on Administrative and Critica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 Sandra Braman (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Making, MIT Press, 2003, p508. 再如,James Carey认为,“芝加哥大学在1950年代初发展了最早的大众传播博士学位点之一,此学位点是由植根于社会学和图书馆研究生院的跨学科委员会组织的”,见James W. Carey, "Graduate Education in Ma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Vol. 28, Sept. 1979, p282-283. 另外,台湾早期留美硕士石永贵也曾说过,“施兰穆(Schramm)末成立传播研究所之前,芝加哥大学亦曾作类似之尝试,但并未得到成功。”见石永贵.新闻学研究之回顾[J].(台湾)新闻学研究,第4期,1969,12:119—140.
    56 K Wahl-Jorgensen, "Wilbur Schramm Was Not the Founder of Our Discipline: New findings on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03 convention, scheduled on Sunday, 5/25/2003 at 12: 45 p. m. 参见 http://convention.allacademic.com/ica2003/view_paper_info.html?pub_id=594&part_idl=14628.
    57 见周婷婷.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芝加哥大学的两个“传播”委员会.未刊.感谢周婷婷惠赐样稿。
    58 这“十种路径”的分法是否科学,还有待商榷。依笔者看,贝雷尔森在梳理出十种传播研究路径时,有其启发意义,但其分类的标准并不是很清晰。
    59 Bernard Berelson,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3(1), p5.
    60 Wilbur Schramm,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mment",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23, No. 1, 6-17, Spring, 1959.
    61 这个说法是否可靠尚待考证,很可能是罗杰斯本人的一个猜测。因为目前似尚未有史料表明施拉姆在其他学科里作过发展传播学的尝试。
    62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19.
    63 据殷晓蓉教授2005年8月18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的2005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班上的授课内容。
    64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6,8.
    65 Paul Dawson, Creative Writing and the New Humanities, Routledge, 2004, p13.
    66 所谓“行为科学”,其实是社会科学的别称,出现于1950年左右。在美国第79届国会时,参议员讨论到拨款资助科学发展的事,一些参议员不明白社会科学为何物,以为社会科学就是社会主义的科学,便提出反对,为了避免误会,同时希望社会科学中偏重科学研究的部分也能得到资助,有人才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词。见石永贵.行为科学与大众传播研究[J].(台湾)新闻学研究,第7期:153.
    67 见(美)丹尼尔·贝尔(著)、范岱年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1982,6:2.
    68 Timothy Richard Glander, Origin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During the American Cold War: Educational Effects and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p153, 173.
    69 比如说,施拉姆的著作中最早引进中国的分别是《报刊的四种理论》和《传播学概论》,而这 两本书的内容几乎互不相涉,很难让人联想到是出自同一作者的手笔。《报刊的四种理论》充满冷战思维,而《传播学概论》则是一片世界大同的和谐气息。
    70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7.
    71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494.
    72 见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6
    73 Helen Laville, Hugh Wilford, The US Government, Citizen Groups And the Cold War: The State-private Network, Routledge, 2006, p90.
    74 Mehdi Semati, New Frontier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Rowman & Littlefield, 2004, p22.
    75 Ron Theodore Robin, The Making of the Cold War En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Military-Intellectual Complex,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an. 2001, p76, 51.
    76 Hugb Deane, The Korean War, 1945—1953, China Books, 1999, p232.
    77 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和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曾在1951年总结道:“在全国范围内,社会科学家的崇高威望,似乎正因其涉足商业界而遭到损伤。”而当谈及与政府的关系时,他们话锋一转,认为“为政府服务带来的明显回报是,使社会科学家的权力大幅上升。”见Sandra Bra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and Policy-Making, MIT Press, 2003, p127.
    78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6—7.
    79 James W. Tankard JR., "Wilbur Schramm: definer of a field", Educator, Autumn 1988, p13.
    80 Jacqueline Marie Cartier, "Wilbur Schramm and the Beginnings of American Communication Theory: A History of Ideas,"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owa, 1988.
    81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16—17.
    82 Ron Theodore Robin, The Making of the Cold War En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Military-Intellectual Complex,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an. 2001, p89.
    83 见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31.
    84 James W. Carey, "The Chicago School and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Everette E. Dennis, Ellen Wartella(Ed.), Americ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Remembered Histor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6, p. 21—22.
    85 Bernard Beretson,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3(1), p1-6.
    86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4.
    87 Kurt Lang, "The European Roots", in Everette E. Dennis, Ellen Wartella(Ed.), Americ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Remembered Histor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6, p. 1.
    88 Wilbur Schramm,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pring 1983. p. 8.
    89 Wilbur Schramm, Steven H. Chaffee and Everett M. Rogers (eds.), The Beginnings of Communication Study in America: a Personal Memoir,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7, p14.
    90 Timothy Richard Glander, Origin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During the American Cold War: Educational Effects and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p106.
    91 Bernard Berelson,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23, no.1, Spring 1959, pp. 1-15.
    92 见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6.
    93 见潘忠党.解读凯利·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之别[A],见:张国良.中国传播学评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94 L. David Ritchi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ncepts), SAGE Publications (USA), 1 Jan 1991.
    95 Rogers, E. M., "Claude Shannon's cryptography research during World War Ⅱ and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1994. Proceedings.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28th Annual 1994 International Carnahan Conference , 12-14 Oct 1994.
    96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26.
    97 见Jesse G. Delia,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 history", in C. R. Berger and S. H. Chaffee (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Beverly Hills, CA: Sage. 1987, p74.
    98 Carolyn Bronstein, Stephen Vaughn, "Willard G. Bleyer and the Relevance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Journalism Monographs, June 1998, p. 1-36.
    99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21.
    100 Rogers, Everett M, Chaffee, Steven H.,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from 'Daddy' Bleyer to Wilbur Schramm: A palimpsest", Journalism Monographs. Columbia: Dec 1994, Iss. 148; p. 3.
    ①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
    ② 张旭东.重访八十年代[J].读书,1998,2:3—11.
    ③ 见黄旦.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理论的研究模式[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4:50—54.
    ④ 见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9:前言.
    ⑤ 见陈力丹.新闻学:从传统意识到现代意识[J].新闻学刊,1988,6:9.
    ⑥ 见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教学PPT).2006,11(未发表).
    ⑦ 据笔者于2007年1月12日在上海对王德敏先生的访谈。
    ⑧ 见居延安.开展新闻学研究的方法论研究[J].新闻学研究(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学研究室内部未定稿),1980,5:38—46.
    ⑨ 转引自文有仁.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与争论[J].当代传播,2000,6:18—21.
    ⑩ 见陶涵.新闻学传播学新名词词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82—183.
    11 学者黄旦也曾撰文提到“人民”是一个颇有政治色彩并具主体性地位的词汇。见黄旦.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1:28.
    12 见《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编辑部.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批判中国赫鲁晓夫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新闻路线[N].人民日报,1968,9(1):1.
    13 见黄旦.“耳目”与“喉舌”的历时性转换: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D].上海:复旦大学,1998:前言.
    14 转引自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294—295.
    15 见童兵.童兵自选集——新闻科学:观察与思考[M].上海:复旦大学,2004,5:70.
    16 据笔者于2007年2月1日对吴文虎教授的电话访谈。
    17 据笔者于2007年1月3日在北京对陈力丹教授的访谈。
    18 见陈力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国际新闻界,2005,5:20—23.
    19 见陈力丹.新闻学:从传统意识到现代意识[J].新闻学刊,1988,6:7.
    20 据笔者于2007年1月20日对陈韵昭教授的电话访谈。
    21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17日对王德敏先生进行的email访谈。
    22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15日对于起翔先生的电话访谈。
    23 据笔者于2007年5月31日在上海对李良荣教授的访谈。
    24 据笔者于2006年11月25日在上海对徐培汀教授的访谈。
    25 见范东升.瞭望世界的第一扇窗口[A].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溢金流彩四十年——人大新闻学院师生回忆录(1955—1995)[C].未出版,1995,10:110.
    26 据笔者于2007年1月16日对范东升教授的电话访谈。
    27 见李彬.媒介变迁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演进[A].见:李彬.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351.
    28 见陈力丹.新闻学:从传统意识到现代意识[J].新闻学刊,1988,6:7.
    29 见史新.新闻界座谈西方传播学[J].新闻战线,1983,1:35.
    30 据笔者于2006年4月13日在上海对董荣华教授的访谈和2007年1月20日对陈韵昭教授的电话访谈。
    31 见甘惜分.新闻论争三十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6:7.
    32 见甘惜分.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M].香港:未名出版社,2005:.
    33 见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7:221.
    34 见吴冷西撰文分析新闻界的某些错误观点 多元化、中性化与自由论[N].人民日报,1989,7(30):4.
    35 见叶世涛,刘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提出 新闻专业要加强政治教育 向新闻界输送“信得过的人才”[N].人民日报,1989,8(18):2.
    36 见童兵.童兵自选集—新闻科学:观察与思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0.
    37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7日在上海对黄星民教授的访谈。
    38 本段落引用部分均出自笔者于2007年1月20日对陈韵昭教授的电话访谈。
    39 见陈世敏.拦得溪声日夜喧一贺《新闻与传播研究》创刊[J].(台湾)新闻学研究,49:248.
    40 见王中.论新闻[A].见:赵凯(主编).王中文集[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226.
    41 见赵凯(主编).王中文集[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11,7.
    42 见李良荣.我的学术领路人——长忆我的恩师王中[A].见:赵凯(主编).王中文集[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448.
    43 见赵凯(主编).王中文集[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7,65,219.
    44 见赵凯(主编).王中文集[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309,321—322.
    45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13日在上海对林帆教授的访谈。
    46 见丁淦林.加强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建设[A].见:施岳群,周斌.与历史同行——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978—1998)[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2:109.
    47 见萨空了.科学的新闻学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1989,10:3.
    48 见王中.新闻学原理大纲(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讲话录音记录)[A].见:赵凯(主编).王中文集[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38.
    49 见宁树藩.信息观念与新闻学研究[A].见:宁树藩.宁树藩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10:93.
    50 见陈韵昭.关于大众传播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189.
    51 见郑北渭.关于传学的若干问题[J].新闻学会通讯,1982,13:6.
    52 见居延安.消息与信息[J].新闻大学,1982,4:27.
    53 见居延安.信息·沟通·传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3.
    54 见明安香.漫话西方的信息传播学[J].读书,1984,7:56—64.
    55 见范东生.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信息传播研究的先驱[J].新闻学会通讯,1984,5:2—3.
    56 见李良荣.“信息热”和新闻改革[J].新闻大学,1984,1:8—11.
    57 见郑旷(主编).当代新闻学[M].北京:长征出版社,1987,3:1.
    58 见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A].见:陈桂兰(主编).薪继火传——复旦大学新闻传播论文集(1929—1999)[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1:352.
    59 见宣伟伯,余也鲁.传媒·教育·现代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前言.
    60 L. David Ritchie,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Concepts), SAGE Publications(USA), 1 Jan 1991.
    61 见宁树藩.序[A].见: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9:1.
    62 见宁树藩,芮必峰,陆晔.关于新闻学理论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对话[J].新闻大学,1997,4:10—15.
    63 据笔者于2006年11月16日在上海对宁树藩教授的访谈。
    64 见宁树藩,芮必峰,陆晔.关于新闻学理论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对话[J].新闻大学,1997,4:11.
    65 见宁树藩.论新闻的特性[J].新闻大学,1984,2:1.
    66 见夏晓林.“新闻学与相邻学科”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J].新闻实践,1986,12:40.
    67 据笔者于2006年11月16日在上海对宁树藩教授的访谈。
    68 见宁树藩.序一[A].见:吴文虎.拐点集——吴文虎文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序1—5.
    69 例如,传播学者明安香教授就曾将传播学与信息传播学两个概念相混用。见明安香.漫话西方的信息传播学[J].读书,1984,7:56—64.
    70 见宁树藩.从新闻学在中国演化的历史审视与传播学的关系[A].见:经济日报出版社(编).安岗新闻工作60年[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1:136—146.
    71 见沈莉.中国新闻学原理建构的宏观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1:43—53.
    72 见陈海峰.1985年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J].中国新闻年鉴,1986.
    73 见陈韵昭.关于大众传播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189.
    74 见张国良.新闻事业=大众传播吗?[A].见:陈桂兰(主编).薪继火传——复旦大学新闻传播论文集(1929—1999)[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1:321.
    75 见王志兴.传播学的方法论意义及局限性[J].新闻战线,1986,6:14.
    76 见明安香.漫话西方的信息传播学[J].读书,1984,7:57.
    77 这段话是王中先生1981年1月20日在复旦大学新闻系1977级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课上的讲课内容。本资料来源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77级学生于起翔的课堂笔记。
    78 见李彬.传播学即宣传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70.
    79 见吴文虎.传播学理论构架初探[J].新闻学刊,1986,5:27—32.
    80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创立中国式新闻传播学 促进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J].新闻学刊,1986,5:38—42.
    81 据笔者于2007年2月1日对吴文虎教授的电话访谈。
    82 见葛娴,陆宏德.笔政50年[A].见:经济日报出版社(编).安岗新闻工作60年[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1:155.
    83 据笔者于2007年2月5日对陈扬明教授的电话访谈。
    84 据笔者于2007年2月1日对吴文虎教授的电话访谈。
    85 见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9:前言.
    86 见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32.
    87 见要从扎扎实实的研究做起——访《新民周刊》副主编裘正义[A].见:袁军等.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2:291.
    88 见陈定闳.孙本文[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年鉴(1979—1989)[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89 据笔者于2006年11月25日在上海对徐培汀教授的访谈。
    90 据沙莲香教授于2007年3月9日对笔者email访谈的回复。
    91 比如,新闻传播学者陈力丹认为该书有些中国特色,由各个学科的学者集体写作,体现了一种整体的学术优势。见陈力丹.对我国传播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J].现代传播,1995,4.
    92 据沙莲香教授于2007年3月9日对笔者email访谈的回复。
    93 见刘同舜(译).拆穿自由、独立报纸的西洋镜[J].新闻学译丛,1956,3:61—67.此文将“The agenc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和“mass communication establishments”均译为“群众交通机构”。该文是为了批判美国报业集团的垄断本质。
    94 据传,除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之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1950—1960年代对大众传播也作过 零星的介绍,这大约是指张隆栋教授主译过《报刊的四种理论》。该书早期的内部流传版本,笔者未得一见,不敢妄言。1980年新华出版社的公开版本中,将“mass communication”译作“公众通讯工具”。
    95 另有中文名为“宣伟伯”,在中国还有称之为“斯拉姆”、“施兰姆”的。
    96 见郑北渭(译).美国报纸的职能[J].新闻学译丛,1957,2:77—79.此文重点介绍了大众传播媒介(即文中所译的“群众思想交通”工具)的三项职能:传播新闻、影响舆论、供人娱乐。
    97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26.
    98 据笔者于2006年11月27日对定居美国的郑北渭教授的电话访谈。
    99 譬如社会学家孙本文曾在著作中写道,“但是二人以上所以能有共同行为的原故,就在能互相交通”,此句中的“交通”明显不是指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而是有更广阔的含义。见孙本文.社会学ABC[M].上海:世界书局,1928:5.
    100 这不仅是因为郑北渭在新闻摄影方面有专长,而且由于新闻学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当时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尚不能教授《新闻学概论》等主课。
    101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16日在上海对丁淦林教授的访谈。他介绍说,复旦新闻系从1950年代初即开始订阅这些刊物,甚至到文革都没有中断。
    102 见丁淦林.王中对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的贡献[A].见:赵凯(主编).王中文集[G].2004,12:398.
    103 见徐培汀.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49~2005)[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6:31.
    104 见质问“新闻学译丛”编辑部[J].新闻战线,1958,2:53.
    105 据笔者于2007年1月20日对陈韵昭教授的电话访谈。
    106 这说明中国传播学早期的译介者知识结构比较单薄,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术规范的训练。这与美国传播学从博士阶段开始培养的高起点大不相同。
    107 见居延安.信息·沟通·传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04(后记).
    108 改革开放之初,不少院系的资料室一度聚集了一批不能走上讲台的右派人物,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因祸得福,甘于坐冷板凳,在学术上有了积累和建树。
    109 见赵浩生.美国的新闻事业[J].新闻研究资料,1980,1:65.和(美国)祝基滢.加州大学“信息于传播研究中心”[J].国际新闻界,1979,2:84.据笔者初步考证,这两位是最早向国内新闻学界提及“大众传播学”这个中文字眼的华人。
    110 当然也可能是有意与港台的译法作一区分,具体尚待考证。
    111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之后,作为传播学名副其实的最早引介者,郑北渭在翻译用语上有一些细微却耐人寻味的转变,比如对“mass”一词的翻译,由“群众”改为“公众”,同样是在谈论美国报纸的一项职能,1957年他的说法是“用言论来影响群众”,1978年的说法则是“用言论来影响公众”。笔者的理解是“公众”二字突出了传播接受者的主体地位。郑北渭还曾在别处撰文时把“public”也翻译成“公众”,可见在他看来,mass和public的意思有重叠之处。
    112 见(美国)埃德温·埃默里等(作),陈韵昭(译).公众传播的研究[J].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8,2:23.
    113 见资产阶级新闻理论介绍:传播学[J].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9,3:25—29.
    114 见张隆栋(摘译).公众通讯的过程、制度和效果[J].国际新闻界,1979,1:39.
    115 据笔者于2007年2月1日对吴文虎教授的电话访谈。
    116 在此点上,最具典型意义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世界新闻业史研究室后来干脆被传播学研究室所取代。新闻研究所自身也改名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117 见吴予敏.传播学知识论三题[A].见:张国良,黄芝晓(编).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81.
    118 见“本土化”的关键在于结合中国的传播实践——访暨南大学新闻系教授吴文虎[A].见:袁军等.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2:278.
    119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编).传播学(简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9:前言.
    120 见姜克安.我国传学研究途径初探[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未出版,1986,7.
    121 见苑子熙.传播学若干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1986,8:代前言.
    122 见张咏.美苏新闻教育模式的引入及其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8:中文摘要.
    123 比如,见郑北渭.美国资产阶级新闻学:公众传播[J].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8,7:10.和张隆栋(摘译).公众通讯的过程、制度和效果(一)[J].国际新闻界,1979,1:39.
    124 见范东升.瞭望世界的第一扇窗口[A].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溢金流彩四十年——人大新闻学院师生回忆录(1955—1995)[C].未出版,1995,10:110.
    125 见三年来的科研情况和今后设想——戴邦同志在全国新闻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北京新闻学会(编).新闻学会通讯,1982,1(15):14.
    126 见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0:绪论第2页.
    127 见徐耀魁,黄林.西方传播学研究座谈会综述[J].国际新闻界,1982,4:18.
    128 这不排除中国有“研究所”、“研究院”之称,但意义有别。
    129 依笔者现有的材料,最早应该追溯到余也鲁。他1970年代把施拉姆的书名Men,Message and Media:A Look at Human Communication翻译成“传学概论”。而台湾1960年代由徐佳士所著的最早介绍传播学的书只称作“大众传播理论”,该作者在书中明确指出,还不存在一个“传播学”或“人众传播学”。
    130 见徐耀魁,黄林.西方传播学研究座谈会综述[J].国际新闻界,1982,4:18.
    131 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1:译者的话.其实在美国,《报刊的四种理论》很难讲到底是一本新闻学还是大众传播学的著作。
    132 这种称法起初很普遍,比如:见张雅宾.报纸职能和报纸作用并立说[A],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学论集》编辑组.新闻学论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7:181.和戴小华.施拉姆《男人、女人、信息和媒介》[J].读书,1984,4:125.
    133 见陈力丹.新闻学小词典[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131.王泰玄.报坛群星—外国新闻史名人传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51.
    134 施拉姆1982年5月3日上午在北京中国社会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座谈会上的谈话。转引自张隆栋.美国大众传播学简述(上)[J].国际新闻界,1982,2:5—14.
    135 见(美)威尔伯·施拉姆,王泰玄(纪录).美国“大众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J].国际新闻界,1982,2:2—4.
    136 见(美)威尔伯·施拉姆,王泰玄(纪录).美国“大众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J].国际新闻界,1982,2:2—4.
    137 见芮必峰.传播学的视野——读E·M·罗杰斯《传播学史》札记[J].新闻记者,2006,11:
    138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25日在北京对李彬教授的访谈。
    139 依次见(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9:译者前言.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8:39.和李文云.怀念您,施拉姆博士[N].人民日报,1990,10(21):7.等等。
    140 见陈力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国际新闻界,2005,5:20—23.
    141 见徐耀魁.大众传播新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3:22.
    142 据复旦大学新闻系1977级学生于起翔的《西方新闻学介绍》课堂笔记。
    143 见徐耀魁.大众传播新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3:30.
    144 见黄旦.序二[A].见: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1.
    145 见何舟 为中国传播学把脉针灸[A].见:王永亮,成思行(主编).传媒论典:与传媒名家对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204.
    146 见黄旦.“美国早期的传播思想及其流变——从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研究的确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
    147 华人传播学者潘忠党在为“媒介·文化·社会”译丛作序时,曾说道,“曾有学者力主‘传播科学(communication science),但那也是一家之言,表达涉及传播现象的某一类研究,主要是由施拉姆整合前人的研究而建立的传统。’”
    148 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相关内容,以及赵月枝.关于北美的传播学研究[A].见:王永亮,成思行(主编).传媒论典:与传媒名家对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204.
    149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30日在北京对胡正荣教授的访谈。
    150 见李金铨.大众传播理论[M].台湾:三民书局,1983:13.
    151 见林丽云.台湾传播研究史:学院内的传播学知识生产[M].台湾: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4,9:27.
    152 见余也鲁.译述后记[A].见:W·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传媒信息与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2:321.
    153 余也鲁在协助创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一事上贡献卓著。1984年6月,他率香港新闻传播教育交流团一行8人到厦门大学,专门为该校创办新闻传播系出谋划策,此事还被俗称“八仙过海”。(据笔者于2006年12月13日在上海对林帆教授的访谈。)
    154 见宣伟伯,余也鲁.传媒·教育·现代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前言.
    155 见祝建华,吕继红.近年来国内有关传播学的研究概况[J].新闻大学,1983,6:118—120.
    156 依次见传播学[J].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9,3:25—29.和余也鲁.传学新词[J].世界新闻事业(前身为“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80,3:61—63.
    157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17日和18日对王德敏先生进行的email访谈。
    158 见[美国]宣伟伯.传学的发展概况(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座谈会上的谈话)[J].北京新闻学会(编).新闻学会通讯,1982,7(15):16.
    159 见余也鲁.在中国进行传播学研究的可能性[J].北京新闻学会(编).新闻学会通讯,1982,9(1):19.
    160 见晓凌.他们精心治学—余也鲁教授陪同宣伟伯博士在京访问的日子[J].北京新闻学会(编).新闻学会通讯,1982,9(1):22.
    161 见苑子熙.传播学若干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1986,8:代前 言.
    162 见晓凌.他们精心治学—余也鲁教授陪同宣伟伯博士在京访问的日子[J].北京新闻学会(编).新闻学会通讯,1982,9(1):23.
    163 见新华社.薄一波会见美国和香港学者[N].人民日报,1982,5(6):4.
    164 见宣伟伯.新订本序[A].见:W·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传媒 信息与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2:Ⅵ.
    165 见(美)威尔伯·施拉姆,王泰玄(纪录).美国“大众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J].国际新闻界,1982,2:2—4.
    166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23日在北京对王泰玄教授的访谈。
    167 见李彬.批判学派在中国:以传播符号学为例[A].见:李彬.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127.
    168 转引自张黎.《传学概论》简介[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传播学(简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9:139.
    169 见张黎.《传学概论》简介[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传播学(简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9:139.
    170 见史新.新闻界座谈西方传播学[J].新闻战线,1983,1:35.和徐耀魁,黄林.西方传播学研究座谈会综述[J].国际新闻界,1982,4:18—20.
    171 见明安香.西方大众传播研究概况[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编).传播学(简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9:1.
    172 见[美]米尔斯(著),陈强等(译).社会学的想像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7:93.
    173 见史新.新闻界座谈西方传播学[J].新闻战线,1983,1:35.
    174 见赵月枝,关于北美的传播学研究[A].见:段鹏,韩运荣,田智辉.传播学在世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171—190.
    175 见刘昶.西方大众传播学——从经验学派到批判学派[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8:序言.
    176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编).古今中外女名人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8:243.
    177 见林珊.《新闻工具与美帝国》[J].国际新闻界(总第1期),1979,5:1—9.该文是对赫伯特·席勒(Herbert I.Schiller)所著的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的摘译。
    178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23日在北京对王泰玄教授的访谈。
    179 见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151.
    180 其实不仅仅是大陆,就连在传播学兴起较早的港台,communication的翻译也存有争议。譬如,第一位在美国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的华人传播学者朱谦先生曾撰文提到用“大众传播”来译“Mass Communication”并不太好。见朱谦.大众传播理论体系[J].(台湾)报学,1963,12:24.徐佳士、李金铨等也分别在自己所著的《大众传播理论》中论及“传播”之译并不恰当的问题。
    181 见居延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几个问题[A].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断裂与继承——青年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1:180.和居延安.信息·沟通·传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3.
    182 见刘力群.论我国传播学研究之得失及新的突破[J].新闻学刊,1989,1:21—28.
    183 见陈崇山.“传通”与“传播”[J].当代传播,1994,3:34—35.
    184 余也鲁认为“传理”这个词正象“心理”、“物理”、“生理”一样,指的是人类传的行为的道理,包括近二十年来行为科学在这方面已有的一些发现与研究。他创建的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系就是他这一翻译主张的贯彻。见余也鲁.从“传理”论新闻翻译[A].见: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C],1984:421.
    185 见余也鲁.传学新词[A].见:W·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传媒 信息与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2:ⅩⅩⅫ.
    186 见龚文庠.《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总序[A],见:[日]佐藤卓已.现代传媒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
    187 本段引述郑北渭教授的部分,均参见郑北渭.关于传学的若干问题[J].新闻学会通讯,1982,13:6—13.
    188 见李彬.传播学即宣传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70.
    189 依次见钱辛波.中国新闻学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J].新闻学刊,1985,1:16.和胡乔木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1984,12(1):3.
    190 见高兴烈.中宣部副部长滕藤提出:要形成中国式社会主义大众传播学[J].新闻与写作,1986,12:20.
    191 见喻权域.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调研随记[J].新闻战线,1996,1:32—34.
    192 见顾潜.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145.
    193 Zhang Yong, "From Masses to Audience: changing media ideologies and practices in reform China", Journalism Studies, Volume 1, Number 4, 2000, pp, 617-635.
    194 见陈崇山.系统方法与受众研究[J].新闻学刊,1986,3:28—33.
    195 见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J].当代传播,2001,1:12—14.
    196 关于复旦率先开设传播学课程这一点在新闻教育界人所共知,毋庸置疑。只不过,关于该课程的具体开设时间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是1978年9月,如廖圣清博士在“我国20年来传播学研究的回顾”一文中称,“1978年9月,复旦大学新闻系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介绍传播学的选修课”,一说是1980年9月,如祝建华教授在“近年来国内有关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概况”一文中称,“复旦大学新闻系1980年起开设了传播学介绍的选修课”。从笔者收集到的材料来看,后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197 据复旦新闻系1977级本科生于起翔的课堂笔记,1980年6月,华人学者赵浩生来复旦开讲座,在介绍美国的新闻理论时点到了传播学;1980年9月4日和9月11日,新闻系舒宗侨教授在其开设的《外国新闻事业》选修课“总论”的前两讲中简要介绍了传播学,称外国新闻事业是大众传播的一个部分,新闻事业与大众传播相互关联、相互交叉,但又不相同。他还讲到了大众传播学的作用和“新5个W”(区别于老5w)。
    198 在当时,“外国新闻学”在很多场合指的就是传播学,而“传播学”概念本身还远未普及。
    199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16日在上海对丁淦林教授的访谈。访谈过程中,丁淦林教授拿出笔记本,复述了这段1980年3月4日召开的新闻系行政会议的会议记录。
    200 本节以下第三人称内容均源自笔者于2007年1月20日对陈韵昭教授的电话访谈。
    201 见刘海贵.传播学教育在中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174.
    202 见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A].见:陈桂兰(主编).薪继火传——复旦大学新闻传播论文集(1929—1999)[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1:352.
    203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17日对王德敏先生进行的email访谈。
    204 以上两段引述均来源于笔者于2007年1月20日对陈韵昭教授的电话访谈。
    205 见毛用雄.我是怎样提高学习兴趣的[A].见: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大学生谈学习方法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55—60.
    206 据笔者于2006年12月16日在上海对丁淦林教授的访谈。
    207 据笔者于2007年1月12日在上海对王德敏先生的访谈。
    208 据笔者于2007年1月20日对陈韵昭教授的电话访谈。
    209 见1982年1月13日教育部致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回函。在此特别感谢丁淦林教授惠赐复印件。
    210 据朱谦先生2006年9月21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讲座内容。
    ① 叶启政.制度化的社会逻辑[M].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11:1.
    ② Edmund W. J. Faison, "Book Review: 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by Ralph O. Nafziger and David Manning Whit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24, No. 1 (Jul., 1959), pp. 106-107.
    ③ Wilbur Schramm, "The Challenge 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R. O. Nafziger and O. M. White (Ed.). 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3.
    ④ 见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26.
    ⑤ 见伍静.传播学教育在美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179.
    ⑥ 见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9.
    ⑦ 据笔者于2007年5月31日在上海对李良荣教授的访谈。
    ⑧ 见吴予敏.传播学知识论三题[A].见:张国良,黄芝晓(编).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101.
    ⑨ 见[日]佐藤卓已.诸葛蔚东(译).现代传媒史—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序.
    ⑩ 见何舟 为中国传播学把脉针灸[A].见:王永亮,成思行(主编).传媒论典:与传媒名家对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205.
    [1] 徐杰舜.本土化:人类学的大趋势[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2] 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 李培林.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 罗志田.东风与西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 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6] 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罗岗、倪文尖.90年代思想文选(第二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8] 陈力丹.新闻学小词典[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
    [9] 邓正来.《中国书评》选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10] 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增补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1] 景海峰.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 刘方.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2005.
    [13] [美]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4] 丁东,谢泳,高增德,赵诚,智效民.思想操练:丁东、谢泳、高增德、赵诚、智效民人文对话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1.
    [15] 刘慧珍.教育社会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8.
    [16] 李彬等(编).媒介二十五讲[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7] [美]米尔斯(著),陈强等(译).社会学的想像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7.
    [18] 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境:元教育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19] 严强,孔繁斌.政治学基础理论的观念:价值与知识的论辩[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5.
    [20] 方文.社会行动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
    [21] 白烨(编).2002中国年度文论选[G].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7.
    [22] 甘惜分.新闻论争三十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6.
    [23] 酒井直树,花轮由纪子.印迹—西方的幽灵与翻译的政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4] 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宣传干部培训中心,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新闻宣传和新闻改革—新闻研讨报告集[M].青岛:青岛出版社,1989.
    [25] 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6] 钟新,周树华.《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新闻传播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6.
    [27] 马克斯·韦伯,韩水法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8] 沃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7.
    [29] 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0] 福柯,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1] 马克斯·韦伯,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2] 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上海:三联书店,1999.
    [33] 利奥塔尔,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上海:三联书店,1997.
    [34] 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5] 布莱克等.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6]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7] 吴忠民.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38]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M].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ina),Ltd.2001.
    [39] 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的转译?[M].上海:三联书店,2000.
    [40] 汪孟邹.科学与人生观[G].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
    [41] 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上海:三联书店,1997.
    [42]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M].上海:三联书店,2005.
    [43]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4]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5] 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6] 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著),姜智芹(译).跨越边界——知识 学科 学科互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7] 约瑟夫·劳斯(著),盛晓明等(译).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8] [英]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9] [英]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0] Adrian C. Brock, Johann Louw, Willem van Hoorn, Rediscovering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Essays Inspired by the Work of Kurt Danzige, Springer, 2004.
    [51] Barbie Zelizer, Taking Journalism Seriously: News and the Academy, Sage Publications, 2004.
    [52] Brian C Schmidt,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of Anarchy: A Disciplinary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UNY Press, 1998.
    [53] Brian C. Schmidt, David Long, Imperial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In The Disciplin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UNY Press, 2005.
    [54] Gabriel Abraham Almond, Ventures in Political Science: Narratives and Reflections,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2.
    [55] Cees J. Hamelink, Olga Linne,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Art of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in Honor of James D. Halloran, Praeger/Greenwood, 1994.
    [56] Klaus Bruhn Jensen, A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Routledge, 2002.
    [57] Knud Erik J(?)rgensen, Tonny Brems Knudsen, l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urope: traditions, perspectives and destinations, Routledge, 2006.
    [58] Wilbur Schramm, 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Directions and New Finding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asic Books, 1963.
    [59] William J. Crotty, Political Science: Looking to the Futur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1.
    [60] Winifred Bryan Hornet, Michael C. Leff, Rhetoric and Pedagogy: Its History,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Essays in Honor of James J. Murph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