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野中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着眼于社会和谐,通过对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回顾,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和谐问题上的经验与启示。本文的努力有利于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因为中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多偏重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斗争、人的发展、社会公正、社会发展、社会矛盾、社会关系、社会主义模式转换、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层面等视角,而社会和谐视角的研究虽有所涉及,但都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缺乏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专门性的研究,且研究内容和具体结论都有局限。本文的研究可以弥补目前研究的不足,而且可以为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历史镜鉴和理论依据。
     全文包括导论和四章。导论界定了本文的基本概念,对国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评论,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四章分别梳理了古今中外的社会和谐理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力图阐明社会主义的“应然”;以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和中国为例,系统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社会和谐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力图阐明现实社会主义的“实然”;最后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和谐问题上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章概述了古今中外的社会和谐理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的共同理想。许多学者和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描述或论证过社会和谐理想。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和谐理想的继承、改造、创新、发展,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理论。这种理论以唯物辩证法为主要方法分析人类社会,深刻揭示了自阶级社会以来人类长期陷于社会不和谐的深层原因,特别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的根源,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找到了解决这一矛盾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以及方法和途径,并以“两个和解”为目标,预测了未来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基本形态的社会和谐图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理想因其科学性、普适性的品格而成为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目标,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梳理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20世纪,以中俄为代表的东方落后国家由于国内、外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率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国家的主客观条件极为复杂,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又非常薄弱,因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充满艰难曲折。前苏联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谐。这主要是因为它抓住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实施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消灭了剥削制度,基本实现了公平正义,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基础,满足了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前苏联在建设过程中长期不能和谐发展并且最终解体,主要是因为战后苏联没能抓住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体制、路线、方针、政策偏离时代、国情,长期畸形发展,放纵官僚特权,忽视民生问题等。
     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分析了社会和谐与不和谐问题。新中国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是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维护了国家独立自主的地位,捍卫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形成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和睦、社会稳定的和谐局面。但逐步凸显的体制弊端、脱离国情的“左”倾偏差、扩大化的“阶级斗争”、持续不断的群众运动造成了一些社会不和谐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使我国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同时,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也日益凸显。为应对挑战,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正在为最大限度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而奋斗。
     第四章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和谐问题上的经验与启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融洽社会关系方面有一定的功效。但长期看,苏联模式损害了社会和谐。1978年以来,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和谐的新模式、新路径,和谐发展的前景因而日益明朗。由此可见,道路选择问题是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问题。中苏两国在道路选择过程中曾以各种方式解决发展中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实践证明“大清洗”、“继续革命”、局部改革、固守传统都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苏联模式中有损社会和谐的体制弊病,而放弃社会主义更是一条动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之路的探索表明,只有稳步而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革才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还表明,在社会和谐问题上,执政党建设是关键,科学发展是基础,以人为本是价值依托,公平正义是基本前提。
This paper focuses on social harmon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the experiencesand lesson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ystematically, and proposed the basic principlesand idea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efforts of this article in favor of deepening and expand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andpractice of socialist. For Chinese and foreign politicians and scholars summarize the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focus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class struggle, human development,social justice,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 conflicts, social relations, the conversion ofsocialist model, the selection of the socialist road and all levels of the socialistconstruction,but there are inadequate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harmony. Themain disadvantages of the social harmony study are the lack of the holistic,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there are limitations in the contents and theconclusions. Thus study the paper can compensate for the defects of the socialharmony perspective research, and provide the lessons for the harmonious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e full text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and four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reviewed and comments on the lessons of the experience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thome and abroad. On this basis to clarify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o define the core concept of this article and describes theresearch method, the basic ideas and innovations. Four chapters, respectively,combing the ideology of social harmony and the ideal of Marx and Engels on socialharmony, to clarify the "ought" of the socialist; set the world's leading socialistcountries-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China, as the example, to study the lessons of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n social harmony, to clarify the "the Real" of thesocialism and the reasons. The paper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s and inspirations of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harmony.
     Chapter One outlines the harmonious ideal of ancient and modern society andoutlines the thinking of Marx and Engels on social harmony, and to clarify theideological origins and theoretical basis to pursuit the social harmony of thecommunists and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Social harmony is the common aspirations ofhumanity through the ages. In general, ancient and modern social harmony idealcontains the value longing to achieve social justice, harmony and concord. Utopian ideal of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ideal master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mankind.Marx and Engels founded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through the inheritance, the transformation, the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social harmony ideal of humanity. This theory se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it basicposition, and set materialist dialectics as the main method of analysis of humansociety. It reveals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long-term social disharmony since thehumanity enter the class society profoundly. In particular, it found the general sourceof the social disharmony of capitalist, which is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ivateownership and the social production. It found the leading force, ways and means to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And it predict the future harmony society in the basic form ofthe body of free man joint, which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goal of the "humanityreconciliation and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humanity and the nature". The idealof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of Marx and Engels become the unremitting socialpursuit of communists because of it scientific, value and universal character. And alsothe thinking of Marx and Engels on social harmon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socialist countries.
     The second chapter reviews and comb social harmony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the20th century, China and Russia as therepresentative of oriental backward countries embarked on the road to socialism as aresult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nditions. These countriesfaced sever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basi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svery weak, and the road to explore the law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s also full ofdifficulties and setbacks. Although the socialis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haveachieved better and fast development in the harmonious atmosphere, it finallydeclined for it does not overcome the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arbitrary, privileges,dogmatic, single state and other factors that damage the social harmony in theconstraints of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ndto some extent, the Soviet model promoted social harmony. This mainly because itcaptures the major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of society at that time, the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rect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eliminated the system ofexploitation, to achieve basic fairness and justice, laid the base of socialistindustrialization, meet the people's fundamental and long-term interests. For theSoviet Union did not seize the major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and the deviate from the era and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system, line, principles, policies, theabnormal development, the indulgence bureaucratic privilege and the neglect of theissues of livelihood, former Soviet Union can not created the development inharmonious in the time of post-war.
     The third chapt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of the social harmony ofPRC in the first30years and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oad of socialistdevelopment in harmonious of PRC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alysis ofsocial disharmony factors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the time of the socialtransformation. Socialist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first30yearof the PRC. The main achievements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industrial andeconomic system, the maintaining of the country’s independent status, the defendingof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the form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thenational unity, the harmony of the people,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But thegradually highlighted drawbacks of the systems, the "left" deviation, the "classstruggle", the ongoing mass movement, the trampling on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has caused some problems, and undermined the harmon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rough a painstaking exploration, China hasexplored the road leads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China set the productive forces as thefundamental standard, and introducing the market mechanisms in the peripheral of thesystem and fully mobilizing the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the marketplayers. Meanwhi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grasp with both hands", tostrengthen and improve Party leadership, to develop the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law, make the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culture. This makes the stabilitysocial political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al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tthe turn of the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me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that affecting social harmon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prominent. Since the new century,for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ocial contradictionsand problems,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has taken a series of new initiatives to furtheradvanc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oad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IV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on the harmony issues. There were certain effects of the Soviet model of socialism in resolving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and in making the socialrelationships harmony. But in the long run, the Soviet model damaged the socialharmony. Since1978,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cess China is exploring a newmodel and new road to resolve the social conflicts and problems. The prospects of thesocial harmony become more realistic. Thus, the road selection is the fundamentalproblem to achieve social harmony. In the process of the road selection Soviet Unionand China take a variety of ways to resolv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The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Great Purge","continue the revolution", the sectionalreform, stick to the tradition all can’t overcome the fundamental ills that damage thesocial harmony. And abandon socialism is a road of turmoil. The experience of Chinashowed that the socialist reform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social harmony. Thesocialist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Soviet Union and China also showed that in theissue of the social harmony the ruling party building is the key link, scientificdevelopment is the base,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s the value to rely on,fairness andjustice is the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引文
①《辞海》(合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5、1959页。
    ②《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73页。
    ③程扬:《中国社会和谐史鉴》,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④[春秋]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郑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53页。
    ⑤陈联、许启贤主编:《中国伦理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05页。
    ⑥秦宣:《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S1期。
    ①可参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02页。
    ③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④秦宣:《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S1期。
    ⑤同上。
    ⑥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⑦陈联、许启贤主编:《中国伦理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05页。
    ⑧韩美群:《和谐范畴的多维阐释》,程恩富主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⑨白利友:《社会和谐本质及其评判的政治学分析——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例》,《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①郭彦森:《变革时代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和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②赵绪生:《理解和谐社会的三个视角》,《理论前沿》2006年22期。
    ①可参见张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阶级斗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年第1期。黄敏,张来:《社会主义生产高速度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0年第1期。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213页。
    ③可参考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四川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
    ④可参考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①可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213页。
    ②同上。
    ③《中共中央关于批发一九六二年国民经济调整计划的指示》,《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7。
    ④杨英杰:《论综合平衡——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中的综合平衡问题》,《经济研究》,1962年11期。
    ①王琥生:《地区经济综合平衡的若干问题》,《经济研究》,1962年01期。
    ②岳巍:《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64年07期。
    ③《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1993年11月版。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
    (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213页。
    ⑤《中共中央对苏共中央通知书的答复信中关于解决分歧、达到团结的五项建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
    ⑥薄一波:《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四点经验》,《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版。
    ⑦刘少奇:《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
    ①赛福鼎:《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民族团结》,1961年12期。
    ②宋庆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是人类的希望》,《新华半月刊》1960年22期。
    ③张执一:《试论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④可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⑤萧远烈的《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前线》,1960年第13期。
    ⑥乔彬:《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学术月刊》,1959年07期。
    ⑦庄宗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高速度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经济问题》,1977年01期。局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①参考《压倒一切的是稳定》,《中国不允许乱》,《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第1460页。
    ③《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④参考《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⑤《中央要有权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①方生:《不利用资本主义就造不成社会主义“香港”——深圳经济特区利用资本主义的基本经验》。
    ②黄宗良:《实行对外开放、利用西方文明成果的若干历史经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③参考孔寒冰:《世纪回眸——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认识的反思》,《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04期。
    ④韩明谟:《社会系统协调论——关于社会发展机理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⑤张式谷主编:《社会协调发展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⑥王之璋:《协调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⑦张宏志、周艳丽:《创新与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整合》,《学习与探索》,1995年04期。
    ⑧郑镇:《社会主义时期我党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经验和教训》,《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10期。
    ⑨康绍邦:《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动乱事件的根源》
    ⑩李贺林:《我党实现社会稳定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1990年09期。
    ①王天文,王德木:《新中国建立后头七年党保持社会稳定的历史经验》,《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①可参考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罗平汉:《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09年01期。
    ①郭丹:《强化党的社会整合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期。
    ②孙关宏:《关于化解社会矛盾与实现社会和谐的思考》,《探索》,2009年06期。
    ③朱寰:《历史的经验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与探索》,2005年01期。
    ④《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索的基本经验》,《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22期。
    ⑤李正华:《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03期。
    ⑥杨莎,卢迎春:《巴黎公社的社会建设实践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⑦贺伟,王艳,郑易平:《社会冲突调节与社会和谐——从苏联解体的教训谈起》,《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⑧郑易平,卢德友:《苏联官僚制对社会和谐的销蚀》,《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4期。
    ①可参考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92页。
    ②可参考[德]考茨基,K.著;何疆,王禺译:《无产阶级专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奥]哈耶克(F.A.Hayek)著;滕维藻,朱宗风译:《通向奴役的道路》,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③可参考[英]M.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①可参考[法]安德烈·纪德著;李玉民译:《访苏归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苏]托洛茨基(Trotsky,L.)著;列兵译:《苏联的发展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年版。
    ②苏联共产党的相关认识可参考[苏俄]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苏]布哈林著:《对反对派经济纲领的批判(1923年10月的教训)》,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布哈林文选》(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0世纪30年代,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学者根据苏联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得出,市场与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可以兼容,效率与平等一致的思想。可参考波奥斯卡·兰格著;王宏昌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③罗莎·卢森堡:《论俄国革命》,《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增刊(卢森堡专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89页。
    ④可参考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布哈林言论中译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⑤《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9页。《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2页。
    ⑥《布哈林文选》(中册),第295-296页。
    ①《斯大林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98、199页。
    ②转引自[苏]К.И.米库尔斯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物质刺激——经互会欧洲成员国的经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材料》,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1976年版,第43页。
    ③《真理报》1973年12月31日。《格拉玛报》1970年3月2日。
    ④参考[苏]К.И.米库尔斯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物质刺激——经互会欧洲成员国的经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页。
    ⑤Г.В.阿里斯托夫:《价格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经互会东欧各国的经验》,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
    ⑥O.T.博戈莫洛夫:《社会主义经济:教训与前景》,《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08期。
    ①[日]石川滋:《社会主义经济和中国的经验——对经济改革的展望》,《科技导报》,1986年02期。
    ②可参见[美]弗罗姆(Fromm,E.):《健全的社会》,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370页。
    ③[苏]布坚科:《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领袖地位和夺权斗争》,《莫斯科新闻》,1988年第9期。
    ④[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88年2月26日。
    ⑤《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的教训——布拉格国际讨论会概述》,《和平与社会主义问题》,1988年第06期。
    ①可参考[波]W·布鲁斯著;胡健,易炼红译:《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政治制度》,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捷]奥塔·锡克(Ota Sik)著;王锡君译:《社会主义的计划和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②赫鲁晓夫:《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给苏共中央主席团的信》、《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的讲话》,《赫鲁晓夫言论》(第3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
    ③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的讲话》,《勃列日涅夫言论集》(第14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④Г.В.阿里斯托夫:《价格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经互会东欧各国的经验》,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
    ⑤O.T.博戈莫洛夫:《社会主义经济:教训与前景》,《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08期。
    ⑥[苏]К.И.米库尔斯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物质刺激——经互会欧洲成员国的经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⑦[保]《改革道路上的二十年》,《社会评论》,1988年第1期。
    ①刘淑春,孙援朝,尹庆军:《1995年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国外理论动态》,1996年01期。
    ②[印]西塔拉姆·亚秋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01期。
    ③[俄]A·P·布坚科:《从中、苏、俄的经验看市场经济和市场社会主义》,《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09期。
    ④《德国学者霍·海曼论“莱茵模式”和改良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21期。
    ⑤郑异凡:《德国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第17期。
    ⑥尹庆军:《1996年世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动向——<国外理论动态>研讨会综述》,《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01期。
    ⑦[俄]A·P·布坚科:《从中、苏、俄的经验看市场经济和市场社会主义》,《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09期。
    ①郑异凡编写:《俄罗斯潘金教授论社会主义的三种类型》,《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09期。
    ②金正日:《社会主义是科学》,外文出版社。
    ③[俄]A·P·布坚科:《从中、苏、俄的经验看市场经济和市场社会主义》,《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09期。
    ④《俄国学者B.A.梅德维杰夫谈社会主义危机的原因和总结教训问题》,《国外理论动态》,1995年第27期。
    ⑤[乌克兰]克留奇科夫著,刘海霞编译:《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教训》,《俄罗斯研究》,2003年01期。
    ⑥郑异凡编写:《俄罗斯潘金教授论社会主义的三种类型》,《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09期。
    ⑦[乌克兰]克留奇科夫著,刘海霞编译:《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教训》,《俄罗斯研究》,2003年01期。
    ⑧刘淑春,孙援朝,尹庆军:《1995年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国外理论动态》,1996年01期。
    ⑨[印]西塔拉姆·亚秋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01期。
    ①《德国学者霍·海曼论“莱茵模式”和改良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21期。
    ②尹庆军:《1996年世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动向——<国外理论动态>研讨会综述》,《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01期。
    ③《德国学者霍·海曼论“莱茵模式”和改良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21期。
    ④《俄国学者B.A.梅德维杰夫谈社会主义危机的原因和总结教训问题》,《国外理论动态》,1995年第27期。
    ⑤[乌克兰]克留奇科夫著,刘海霞编译:《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教训》,《俄罗斯研究》,2003年01期。
    ⑥[印]西塔拉姆·亚秋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01期。
    ⑦参考徐洋:《“90年代末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国外理论动态》,1999年04期。
    ⑧《俄国学者B.A.梅德维杰夫谈社会主义危机的原因和总结教训问题》,《国外理论动态》,1995年第27期。
    ⑨[美]大卫·M.科兹:《社会主义的未来要吸取的教训》,《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05期。
    ①[印]西塔拉姆·亚秋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01期。
    ②《布兹加林教授谈社会主义的复兴》,《国外理论动态》,1994年11期。
    ③《德国工人运动史专家格雷宾教授主张坚持使用“民主社会主义”概念》,《国外理论动态》,1994年23期。
    ④《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就党内争论的五个问题作出决议》,《国外理论动态》,1996年04期。
    ⑤刘淑春,孙援朝,尹庆军:《1995年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国外理论动态》,1996年01期。
    ⑥刘淑春,孙援朝,尹庆军:《1995年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国外理论动态》,1996年01期。
    ⑦《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托马斯·迈尔主张放弃使用“民主社会主义”概念,改用“社会民主主义”》,《国外理论动态》,1994年第22期。
    ⑧可参考[英]阿德里安·里特尔著,郑一明编译:《论后工业社会主义》,李惠斌,叶汝贤:《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第四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美]大卫·M.科兹:《社会主义的未来要吸取的教训》,《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05期。克里斯托夫·皮尔森:《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模式》,《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1年第9期。不破哲三:《马克思仍然活着,而且活得很健康——日本共产党前主席不破哲三访谈录》,《红旗文稿》2010年10期。
    ①刘淑春,孙援朝,尹庆军:《1995年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国外理论动态》,1996年01期。
    ②参考徐洋:《“90年代末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国外理论动态》,1999年04期。
    ③[乌克兰]克留奇科夫著,刘海霞编译:《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教训》,《俄罗斯研究》,2003年01期。
    ④[俄]A·P·布坚科:《从中、苏、俄的经验看市场经济和市场社会主义》,《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09期。
    ⑤[乌克兰]克留奇科夫著,刘海霞编译:《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教训》,《俄罗斯研究》,2003年01期。
    ⑥粟瑞雪编写,布坚科著:《论社会主义与经济不发达的关系》,《国外理论动态》,1999年02期。
    ①《礼记·中庸》。
    ②《论语·学而》。
    ③[明]吕坤:《呻吟语》,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
    ①《论语·学而第二》。
    ②《论语·八佾第三》。
    ③《左传·隐公六年》。
    ④《论语》。
    ⑤《荀子·王制》。
    ⑥《尚书·尧典》。
    ①《孟子·尽心上》。
    ②同上。
    ③《河南程氏遗书》卷二。
    ④《论语·学而》。
    ⑤《孟子·尽心上》。
    ⑥《礼记·礼运》。
    ⑦《老子·四十二章》。
    ①《老子·二十五章》。
    ②《老子·四十二章》。
    ③《老子·十二章》。
    ④《老子·三章》。
    ⑤《老子·三十一章》。
    ⑥《老子·四十四章》。
    ①《老子·八十章》。
    ②《大般若经》。
    ③《心地观经》。
    ④《杂阿含经》。
    ⑤《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
    ⑥《净名经私记》。
    ⑦《梵网经》。
    ①《太平天国印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页。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195页。
    ③可参考康有为著;陈得媛,李传印评注:《大同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④程恩富,汪桂进:《论康有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12期。
    ①《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版,第298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6页。
    ①转引自阎国忠主编:《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①参考:《新约全书》,中国基督教协会1989年版。
    ②安东尼·吉登斯:《国家最重要的投资是对人的投资》,《南方周末》,2007.12.20。[9]Leong Liew, China's Engagement with Neo-liberalism: P
    ①可参考[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m)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3-92页。
    ②[英]亚当·斯密著;谢宗林译:《道德情操论全译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①谢鸿昆:《默顿科学社会学述评》,《唐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著,王之佳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①本文所指“社会主义”是除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社会主义流派。
    ②[法]傅立叶(C.Fourier)著,汪耀三等译:《傅立叶选集》(第1-3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③[德]魏特林著,孙则明译:《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①斯文·阿斯坡林:《瑞典100周年——通往人民之家的道路》,时代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54页。
    ②转引自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5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222页。
    ③李成毅编写:《德国学者彼德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点看法》,《国外理论动态》1999年第11期。
    ④[英]社会主义同盟编:《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页。
    ⑤郭懋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工会组织的联合趋势——国际工会联合会的<原则宣言>和<纲领>》,《工会工作》,2007年04期。
    ⑥[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303年;[德]《序言》,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⑦转引自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页-282页。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王泽应等译:《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4页。
    ⑧[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5页。
    ⑨[德]迈尔等著;刘芸影等译:《论民主社会主义译文集》,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241-242页。
    ①转引自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中共中央党校科社室:《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1985年版,第434-469页。
    ②转引自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5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③参考[匈]卢卡奇(Lukacs,Georgy)著,杜章智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④弗罗姆:《人的呼唤》,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年版,第116页。
    ⑤[美]詹姆斯·奥康纳著;唐正东,藏佩洪译:《自然的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⑤转引自[美]汉斯·约纳斯著,方秋明译:《批判恩斯特·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原理》,法兰克福1959年版,第1071,1080页。
    ⑥转引自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5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300页。
    ⑦参见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页。
    ⑧James Goodman,“Responding to Climate Crisis: Modernisation, Limits,Socialism,”The Journal of Australian Political Economy, No.66(Dec.2010).pp.144-165.
    ①吕虹:《生态社会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刍议》,《理论学刊》2011年第3期。
    ②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86页。
    ③Andrew Dobson,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An Introduction(London:UnwinHyman Ltd.,1990),pp.7.
    ④[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①《共产党宣言》(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①《共产党宣言》(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②《共产党宣言》(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页。
    ③同上。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5-92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3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2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⑥王学俭,宫长瑞:《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索》2010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4-7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44页。
    ④《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9-4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0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①陈之骅,吴恩远,马龙闪:《苏联兴亡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①徐元宫:《苏联三次大饥荒真相——来自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的解密文献》,《凤凰周刊》,2009年第14期。
    ②陈之骅,吴恩远,马龙闪:《苏联兴亡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③朱小萍、余伟民:《政治危机中苏俄国家功能的转化——克琅施塔得事件始末》,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④徐元宫:《苏联三次大饥荒真相——来自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的解密文献》,
    ①“农民的反革命问题”的说法太过露骨,因而在报刊上缓和为“无产阶级和农民的相互关系”。
    ②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新经济政策研究》,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③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新经济政策研究》,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页。
    ①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新经济政策研究》,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②薛汉伟,孙代尧:《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命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6年02期。
    ③即新经济政策人,是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先富裕起来的群体,包括中小商人、富裕农民等。
    ④伊·爱伦堡:《人·岁月·生活》(上卷),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第384页。
    ⑤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新经济政策研究》,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
    ⑥马龙闪:《取消新经济政策原因新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第2期。
    ⑦薛汉伟,孙代尧:《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命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6年02期
    ①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新经济政策研究》,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②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新经济政策研究》,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页。
    ③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新经济政策研究》,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④杨玲玲:《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很快被中止?》,《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11期。
    ①[法]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110页。
    ②[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③[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①陆南泉:《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3期。另见:http://euroasia.cass.cn/news/146690.htm。
    ②同上。
    ③陆南泉,《俄罗斯研究: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形成原因再思考》,《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5期。
    ④[苏]罗·亚·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18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②左凤荣,姜长斌等:《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学习时报》,2001—05—07。
    ③指斯大林、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
    ④陈之骅、吴恩远、马龙闪:《苏联兴亡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①《布哈林文选》(中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5、276页.
    ②斯大林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斯大林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页。
    ③《斯大林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0页。
    ④斯大林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斯大林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7页。
    ⑤《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50页。
    ⑥吴恩远:《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人数考》,《历史研究》,2002年05期。
    ⑦[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①[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118页。
    ②同上。
    ③龚学增:《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http://www.cssn.cn/news/388867.htm
    ④杨玲:《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错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2期。另见http://euroasia.cass.cn/news/162061.htm。
    ⑤果洪升主编:《中国和前苏联民族问题对比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杨玲:《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错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2期。另见http://euroasia.cass.cn/news/162061.htm。
    ⑥杨玲:《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错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2期。
    ①杨玲:《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错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2期。
    ②左凤荣:《从“制度为本”到“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性突破》,《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2期。
    ③[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①[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2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莫斯科日记》,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③[法]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④[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⑤[德]瓦尔特·本雅明:《莫斯科日记》,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①转引自陆南泉:《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②同上。
    ①陆南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和倒退》,《同舟共进》,2011年第5期。
    ②[俄]弗·亚·克留奇科夫,何希泉等译:《个人档案——苏联克格勃主席弗·亚·克留奇科夫狱中自述》,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③马林科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共产党人》,1953年第12期。
    ④转引自吴恩远:《苏联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①可参考陆南泉:《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②陆南泉:《如何评价苏联的经济建设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陆南泉:《缺乏理论创新是阻碍苏联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第1期。另见http://euroasia.cass.cn/news/146677.htm。
    ③[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陆南泉:《如何评价苏联经济建设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另见http://euroasia.cass.cn/news/146707.htm。左凤荣:《从对外战略的角度看苏联剧变的原因》,《俄罗斯研究》,2003年第2期。
    ④李洪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复印报刊资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95年02期。
    ⑤[俄]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改革运动》,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陆南泉:《苏联强国进程、政策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启迪》,《东北亚研究》,2005年第1期。另见http://euroasia.cass.cn/news/146680.htm
    ①陆南泉编:《苏联经济简明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1991年版,第12页。社,1991,12.陆南泉:《关于苏联经济建设问题的评价》,《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4期。
    ②王正泉:《官僚特权阶层:苏联解体的致命根源》,《人民论坛》,2007年第1期。陆南泉:《苏联特权阶层的奢华触目惊心》,《同舟共进》,2010年第2期。另见http://euroasia.cass.cn/news/146739.htm。陆南泉:《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体制的倒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406/09/164198_201305633.shtml。
    ①《苏联经济模式与短缺性衰退性经济危机》,http://www.qstheory.cn。
    ②许新等著:《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③《夜间人现象——“稳定”下的苏联公众人格分裂》,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811/19/20425_4846104.shtmlhttp://www.360doc.com/relevant/20017798_more.shtml。
    ④王正泉:《官僚特权阶层:苏联解体的致命根源》,《人民论坛》,2007年第1期。
    ①转引自吴恩远:《苏联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原文出自《苏联共产党纲领(新修订本)》,莫斯科1986年版,第25页。
    ②转引自吴恩远:《苏联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原文出自戈尔巴乔夫:《讲话与文章选集》,莫斯科1985年版,第10页。
    ①吴恩远:《论戈尔巴乔夫的“加速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②同上。
    ③亚·雅科夫列夫:《改革新思维与苏联之命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页。
    ①吴恩远:《论戈尔巴乔夫的“加速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①参考:马龙闪:《苏联文化政策: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1页。
    ②马守途:《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一文有关论述商榷》,《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1期。刘万路:《列宁的民族思想与苏联的解体》,《民族论坛》,2008年9期。
    ③彭萍萍:《民族主义与苏联解体》,《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5期。
    ④参考:左凤荣:《分崩离析:民族问题的总爆发与苏联解体》,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1页。
    ①韦伟:《论民族主义与苏联解体》,《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版。赵龙庚:《高加索地区的问题及症结》,《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第10期。另见http://euroasia.cass.cn/news/382275.htm。
    ②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183页。
    ②《中国共产党简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0/17/content_2099863_4.htm。张乾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的探索与历史性贡献》,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26307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09-810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120页。
    ③《张闻天年谱》(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5-1016页。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页。
    ②《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0-16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06-60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页。
    ①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733页。
    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753页。
    ①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人民日报》,1967-08-05.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①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②王怀超,秦刚主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③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9页。
    ⑤《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2页。
    ⑥王怀超,秦刚主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①中国政法大学课题组:《和谐社会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报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03期。
    ②英国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2007》,http://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2007—09—20.
    ①王瑾:《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劳动关系:冲突与协调》,《复印报刊资料工会工作》,2008年03期。
    ②郭建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11年01期。
    ③同上。
    ①郭建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11年01期。
    ②同上。
    ③同上。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领导决策信息》2006年第Z1期。
    ①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07年第4期。
    ①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07年第4期。
    ②蒋伏虎:《试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8年02期。
    ①A. M.鲁缅采夫著;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译:《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上册),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35页。
    ①可参考[乌克兰]格奥尔吉·克留奇科夫著;邢艳琦,李京洲,曲延明译:《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若干教训》,《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2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第286页。
    ①转引自赵长峰主编:《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山东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课题组1992年版,第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页。
    ②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01)。
    ③吴家庆,罗凌波:《论中国共产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整合机制的完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①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0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3页。
    ①可参考郭建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11年第1期。
    ①李锐:《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0页。
    ①[俄]布坚科:《今日社会主义:经验和新理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年第1期。
    ①佩雷尔曼:《正义、法律和辩论》,荷兰瑞德尔出版公司1980年英文版,第11页。
    ②可参考诸凤娟:《和谐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1年第5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305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⑤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第一版。
    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谐湖北”研究中心:《论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11期。
    ⑦可参考余金成,赵华灵:《和谐社会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7年第5期。
    [1]辞海(合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2]辞源(合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陈联、许启贤主编.中国伦理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春秋]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M].济南市:齐鲁书社,2005.
    [5]梁知注评.论语·尧曰[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6]荀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7]陈注.礼记[M].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臧知非注说.论语[M].开封市: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9]柴华主编.尚书[M].哈尔滨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0]冀昀主编.左传[M].北京市:线装书局,2007.
    [11][战国]孟轲撰;吴天明,程继松评析.孟子[M].武汉市:崇文书局,2004.
    [12]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3][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长沙市:岳麓书社,1985.
    [14][战国]曾参,[战国]子思著;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市:广州出版社,2004.
    [15]老子著;韩宏伟,何宏注译.道德经[M].合肥市: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16]墨子著,朱越利校点.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7]太平天国印书[M].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
    [18][清]康有为著;陈得媛,李传印评注.大同书[M].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02.
    [19][明]吕坤原著,李陵申主编,陈书凯译.呻吟语[M].北京市: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7][德]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8][德]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编.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
    [29]《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0]《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1]《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2]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75.
    [33]《布哈林文选》(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4]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5]斯大林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36]斯大林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斯大林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7]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38]卡德尔论文选[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39]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40]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1]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49]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0]张闻天年谱(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51]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2]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增刊卢森堡专辑)[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4.
    [5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9]中共中央党校科社室.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6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6.
    [61]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2]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5]韩美群.和谐范畴的多维阐释[A].程恩富主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6][德]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7][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74.
    [68][德]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9][苏]布哈林.对反对派经济纲领的批判(1923年10月的教训)[A].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布哈林文选(上)
    [M].人民出版社,1981.
    [70]郭彦森.变革时代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和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71]程扬.中国社会和谐史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2]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4]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5]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76]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5卷)[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77]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第3版)[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8]汪子嵩,范明生等著.希腊哲学史(第1卷)[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7.
    [7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80]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81]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5卷)[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82]李惠斌,叶汝贤.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第四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3]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九十年代国外社会主义述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84]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5][德]瓦尔特·本雅明.莫斯科日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86]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87][法]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8]吴恩远.苏联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9]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90]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91]王怀超,秦刚主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92]王磊编.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M].宝鸡:宝鸡师范学院,1984.
    [9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4]李善峰等.科学发展观·社会建设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95]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J].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96]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97]转引自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9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9]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0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0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02]亚当·斯密著,唐日松等译.国富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03]傅立叶著;赵俊欣,吴模信译.傅立叶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4][英]凯恩斯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市: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105][英]亚当·斯密著;谢宗林译.道德情操论全译本[M].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Frederic Bastiat)著;许明龙等译校.和谐经济论
    [M].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6][波]奥斯卡·兰格著;王宏昌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07]弗罗姆.人的呼唤[M].上海:三联书店分店,1991.
    [108][美]詹姆斯·奥康纳著;唐正东,藏佩洪译.自然的理由[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9]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10][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111] A.M.鲁缅采夫著;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译.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12]李锐.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113]转引自赵长峰主编: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M].济南:山东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课题组,1992.
    [114][奥]汉斯·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译本)[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15][美]达尔(Robert A.Dahl)著;顾昕,朱丹译.民主理论的前言[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16][美]弗罗姆(Fromm,E.).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11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18][英]社会主义同盟编.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19][瑞典]斯文·阿斯坡林:《瑞典100周年——通往人民之家的道路》,时代出版社,1989.
    [120][苏]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21][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122][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12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24][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m)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2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26][美]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27][美]弗洛姆(Frornm,E.)著;王泽应等译.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1.
    [128][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1990.
    [129][德]迈尔等著;刘芸影等译.论民主社会主义译文集[M].北京市:东方出版社,1987.
    [130][法]安德烈·纪德著;李玉民译.访苏归来[M].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1][苏]托洛茨基(Trotsky,L.)著;列兵译.苏联的发展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
    [132]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33]佩雷尔曼.正义、法律和辩论[M].荷兰瑞德尔出版公司,1980.
    [134]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化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
    [135][德]考茨基,K.著;何疆,王禺译.无产阶级专政[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136][奥]哈耶克(F.A.Hayek)著;滕维藻,朱宗风译.通向奴役的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37][英]M.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83.
    [138][捷]奥塔·锡克(Ota Sik)著;王锡君译.社会主义的计划和市场.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39]秦宣.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J],北京社会科学,2006(S1).
    [140]赵绪生.理解和谐社会的三个视角[J].理论前沿,2006(22).
    [141]张庆熊.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观念与现代化[J].中国哲学史,1995(05).
    [142]张舜清.论儒家“中和位育”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9(07).
    [143]唐叶萍.浅谈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J].船山学刊,2008(02).
    [144]刘雅文.道家文化与和谐文化构建[J].复印报刊资料(新思路),2008(05).
    [145]程恩富,汪桂进.论康有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J].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研究),2000(12).
    [146]李成毅.德国学者彼德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点看法[J].国外理论动态,1999(11).
    [147]郭懋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工会组织的联合趋势——国际工会联合会的<原则宣言>和<纲领>[J]工会工作,2007(04).
    [148]吕虹.生态社会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刍议[J].理论学刊,2011(03).
    [149][美]汉斯·约纳斯著,方秋明译.批判恩斯特·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乌托邦[J].求是学刊,2008(01).
    [150]施韦卡特.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向社会主义转型的十个命题(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2(09).
    [151]王斯德、叶书宗.也论列宁主义和战时共产主义[J].世界历史,1982(02).
    [152]姜长斌.“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和直接过渡思想研究[J].苏联东欧问题,1987(02).
    [153]王祖奇.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化探索[M].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154]李洪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J].复印报刊资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95(02).
    [155][俄]弗·亚·克留奇科夫,何希泉等译.个人档案——苏联克格勃主席弗·亚·克留奇科夫狱中自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56][苏]米·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15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58]陆南泉.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02).
    [159][乌克兰]格奥尔吉·克留奇科夫著;邢艳琦,李京洲,曲延明译.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若干教训[J].国外理论动态,2003(02).
    [160]陶玉泉.社会关系整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列宁晚年的探索及其当代意义[J].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6(04).
    [161][俄]布坚科.今日社会主义:经验和新理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01).
    [162]陈和钦.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诉求[J].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7(09).
    [163]侯文富.文明: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任务——读列宁1923年的五篇文章[J].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1995(02).
    [164]孔祥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价值的新拓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2(06).
    [165]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调查和研究着力提高工作本领把和谐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J].大庆社会科学,2005(02).
    [166]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J].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07(04).
    [167]彭宗超,马奔,徐佳君.合和式社会主义民主:一种可能的中国民主模式探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03).
    [168][美]大卫·M.科兹.社会主义的未来要吸取的教训[J].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05).
    [169]克里斯托夫·皮尔森.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模式[J].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1(09).
    [170]不破哲三.马克思仍然活着,而且活得很健康——日本共产党前主席不破哲三访谈录[J].红旗文稿,2010(10).
    [171]罗文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0(05).
    [172]中国政法大学课题组.和谐社会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报告[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06(03).
    [173]马凯.驳“中国能源威胁论”[J].求是,2006,(21).
    [174]刘东国.中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和谐世界的建设[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外交,2008(02).
    [175]郭建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11(01).
    [176]王瑾.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劳动关系:冲突与协调[J].复印报刊资料工会工作,2008(03).
    [177]欧阳志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三次飞跃——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科学技术哲学,2005(02).
    [178]龚先庆,沈晖.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1(05).
    [179]诸凤娟.和谐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1(05).
    [180]余金成,赵华灵.和谐社会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J].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7(05).
    [18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谐湖北”研究中心.论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J].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05(11).
    [182]易杰雄.从“实践标准”到“构建和谐社会”——改革开放过程中党的发展理念的哲学透视[J].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08(12).
    [183]龚维斌.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J].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1(02).
    [184]祖嘉合.再论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0(11).
    [18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J].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1(03).
    [186]陆学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J].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06(02).
    [187]郭春生.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J].俄罗斯研究,2003(02).
    [188]沈瑞英.中产阶级“稳定器”理论质疑[J].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7(12).
    [189]周志山,孙大鹏.从“冲突论”到“和谐论”——马克思社会研究范式的转换[J].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7(12).
    [190]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J].求是,2007(01).
    [191]蒋伏虎.试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J].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8(02).
    [192]葛红艳,赵明洁.影响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分权的因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04).
    [193]包心鉴.和谐社会的政治学解读[J].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7(04).
    [194]蔡益群.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府缺陷与模式选择[J].体制改革,2007(12).
    [195]李习彬.我国公共政策偏差分析及和谐社会构建的政策模型——基于组织整合理论的公共政策解析[J].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06(05).
    [196]中改院北欧考察团.北欧是如何建立和谐社会的——芬兰、瑞典、法国三国考察报告[J].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05(02).
    [197]王兆铮.遵循唯物史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J].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0(10).
    [198]顾肃.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若干理论问题辨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03).
    [199]许娟.新熟人社会的确证及其对和谐社会的价值——一种基于理想类型的分析[J].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0(06).
    [200]孙关宏.关于化解社会矛盾与实现社会和谐的思考[J].中国政治,2010(03)。
    [201]王学俭,宫长瑞.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M].探索,2010(01).
    [20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J].领导决策信息,2006(Z1).
    [203]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N].人民日报,1967-08-05(01).
    [204]关于斯大林问题[N].人民日报,1963-9-13(01).
    [20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01).
    [206]胡锦涛.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6-1-7(01)
    [20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人民日报,2007-10-16(01).
    [208]英国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2007[ER/OL].http://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2007—09—20.
    [209]海关总署统计快讯.2006年12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EB/OL].http://www1.customs.gov.cn/,2007—09—20.
    [210]《全国一年倒掉剩饭600亿元!陋习俗积攒惊人浪费》[EB/OL].http://stock.stockstar.com/QJ2005081710049823.shtml.
    [211]Andrew Dobson,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AnIntroduction(London:Unwin Hyman Ltd.,1990).
    [212]J. B. Foster,“Ecology Against Capitalism,” Monthly Review Press,(February2002).
    [213]Sheila Fitzpatrick,“Russia’s Twentieth Century in History andHistoriograph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Volume46(September2000).
    [214]James Goodman,“Responding to Climate Crisis: Modernisation, Limits,Socialism,”The Journal of Australian Political Economy, No.66(Dec.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