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市民化转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自建国以来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为了配合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保证工业和城市的资源和资金充足,实行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自由流动以及向非农就业领域转移。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推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显现出来,并开始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而庞大的群体,以及农民工在城市的流动就业现象,并且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就业一直持续至今,今后还会有大批的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就业,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支撑,农民工已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们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严重的就业歧视,这一系列的“农民工问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极大关注,农民工问题涉及到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已成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在这些表象背后有其长期积淀下来的源于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二元经济社会格局的结果。在众多的农民工问题中,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解决农民工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长期以来,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只实现了职业的转换,并未实现身份的转换,导致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与生活,却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和待遇,不能在城市稳定下来像市民那样生活和就业,难以和城市社会融合,走向市民化。如何使当前的就业模式转变为市民化就业模式,使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居住、市民化就业,最终实现市民化目标,不仅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安定团结的基础,更是关系农民工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成为众多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良好夙愿。
     本论文以农民工就业模式向市民化就业模式转变为主旨,力图通过研究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问题贯穿起来,从民生发展的角度全面评价当前就业模式,并指出就业模式的市民化转向目标,以期提出寻找解决就业问题的最佳思路。
     围绕着本论文的研究主旨,在论文的绪论部分对农民与农民工、农民工就业与市民化就业等与本论题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本论文认为农民工就业应走市民化就业道路,这一观点是本文首次提出的,尤其是指出了当前农民工就业模式的特征及形成原因,以及市民化就业模式的特征与要求,为论文后续的论述奠定基础。
     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市民化转向问题不仅是当前研究的现实问题,也有其产生的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基础,因此论文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述评、发展经济学家的转移就业理论述评、国外学者的就业理论及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述评,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逻辑起点。
     接下来本论文从纵向与横向交叉分析的角度,回顾了我国农民工流向城市就业的历程,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模式产生的背景原因、现状及特征,指出了农民工就业对我国和谐社会带来的影响。
     为了促使农民工就业模式向市民化就业模式转换,本论文全面评价了当前的农民工就业模式,肯定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意义,指出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市民化转向目标。接着分析了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制约因素。就农民工当前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是就业歧视,包括就业机会歧视,就业待遇歧视和就业保障歧视。而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制约因素涉及制度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农民工自身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四大方面。
     从我国农民工当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工群体产生了代际分化,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市农民工的主体,因此本论文着重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新特征及产生的新问题,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市民化意愿。
     在以上各项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最终提出促使我国农民工就业模式转向市民化就业模式的制度设计,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在城市扩大就业,以解决民生问题的总体思路。
     本论文通过对我国农民工就业模式转换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流动就业历经30余年、经历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农民工流向城市实现市民化就业是大势所趋,今后还将持续下去;农民工问题是在城市产生的,所以解决农民工问题根本也要在城市来进行,使当前的农民工就业模式转变为市民化就业模式,即让农民工在城市相对稳定居住、市民化就业,就成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频频遭遇就业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现实中存在诸多制约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二元分割的制度体系,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工的就业模式,解决以就业问题为首的农民工民生问题,就应首先破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除制度障碍,同时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积极构筑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以及改变政府管理方式,赋予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与待遇,使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在城市中稳定下来就业;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有强烈的融城意愿和市民化倾向,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化就业、稳定居住,幸福生活,帮助他们实现市民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select a heavy industry development road of priority road, in line with the strategy of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to ensure that adequate resources and funding of industrial and urban, have introduced the dual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 of urban-rural split, restrictions on the free movement of rural labor force to the city and transfer to areas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advanc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rural of promotion, large of rural labor began appeared out, and began constantly to from rural flows city, and from agricultural flows non-agricultural industry, formed has "farmers workers" this a special and huge of groups, and farmers workers in city of flows employment phenomenon, and agricultural migrant workers from rural flows city of employment has been continued so far, future also will has large numbers of of farmers workers stream to flows city engaged in non-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perating activities.
     Millions of migrant workers flow from rural to urban employment, for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vide support for further sustain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a important force for reform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China, they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industrial workers in China. However farmers workers in city employment of process in the suffered has many of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 exists seriou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this series of of "farmers workers problem" in society caused has strongly of response and great concern, farmers workers problem involves economic civilization,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aspects, has became a relationship State of economic problem, and political problem and social problem.In these appearances behind long-term accumulation by originating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institutional and other reasons, are the result of long-standing dual economic and social patterns in China. In many of farmers workers problem in the, farmers workers of employment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highlight, solution farmers workers problem from fundamentally, is solution farmers workers of employment problem; has long, farmers workers in city employment, only achieved has career of conversion, does not achieved identity of conversion, led to farmers workers in city employment and life, is cannot enjoy city residents of welfare and treatment, cannot in city stability down like public as life and employment, difficult to and city social fusion, towards public of. How makes current of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mode changes for public of employment mode, makes farmers workers in city stability live, and public of employment, eventually achieved public of target, not only is advance my industrialized, and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key, is achieved my economic social harmonious stability, and unity of based, more is relationship farmers workers surviv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problem, became many farmers workers especially Cenozoic farmers workers of good aspiration.
     This papers to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mode to public of employment mode changes for thrust, sought to through research farmers workers of employment problem, will farmers workers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housing, aspects of problem throughout up, from livelihood development of angl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urrent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mode, and pointed out that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mode of public of steering target, with a view to looking for solution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problem of best thought.
     Surrounding this research thrust of the paper, in the introductory part of the paper on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farmers, migrant workers and members of the public of the employ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topic of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in particular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cause of migrant workers'employment patterns, and employment patterns of feature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communit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ollow-up discussion of papers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mode of public of steering problem not only is current research of reality problem, also has its produced of deep of theory origins and based, therefore papers in the on rural labor transfer employment of related theory for has recalled, which including Marx doctrine classic writers theory review, and development economists of transfer employment theory review, and abroad scholars of employment theory and the my scholars of related research review, for next text of research provides has theory based and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Next this papers from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oss analysis of angle, recalled has my farmers workers flows city employment of course, analysis has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mode produced of background causes, and status and the features, pointed out that has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on my harmonious social brings of effects, tur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has current of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mode, certainly has agricultural migrant workers flows employment of active significance, pointed out that its exists of drawbacks, and made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mode of public of steering target
     In order to promote migrant workers'employment patterns to the public employment mode conversion, this paper was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in urban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affecting the people of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mainly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ncluding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prot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Factors restricting employment to affected farmer-worker's citizenship involves institutional factors, economic factors, the migrant workers themselves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in four major areas.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migrant workers groups result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be the subject of farmer workers in c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issues arising, and pointed out that migrant workers strongly of the wishes of the public.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papers eventually made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model towards urbanization theory concept of employment patterns, and how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in urban expanding overall thinking.
     This papers through on my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mode conversion problem of research concluded that following conclusions:my agricultural migrant workers from rural flows city of employment after more than30years, and experience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 rendering different of development features, farmers workers flows city achieved public of employment is trend, future also will continued continue; farmers workers problem is in city produced of, so solution farmers workers problem fundamental also to in city to for, makes current of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mode changes for public of employment mode, that let farmers workers in city stability live, And public of employment, on became solution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problem of key is located; current farmers workers in city employment process in the frequently suffered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does not just treatment, reality in the exists many constraints farmers workers public of employment of obstacles, which most main of is Ⅱ Yuan segmentation of system system, to from fundamentally changes farmers workers of employment mode, solution to farmers workers employment problem led of farmers workers livelihood problem, on should first break Ⅱ Yuan economic social structure, elimination system obstacles, while practical maintenance farmers workers interests, Active building farmers workers social support network, and change government management way, gives farmers workers and city residents equal of right and treatment, makes farmers workers and city residents as can in city in the stability down employment; current, Cenozoic farmers workers has became city farmers workers of main, they has strongly of thaw City wishes and public of tendencies, led Cenozoic farmers workers in city public of employment, and stability live, happiness life, help they achieved public of, has became era development of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引文
① [美]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J].曼彻斯特学报,1954,(5)
    ② [美]乔根森.另一种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检验.见:I.阿德尔曼和E.索贝克编,经济发展的理论与设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66.
    ③ 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理论思考与中国的经验[J].世界经济,2002,(12).
    ④ 邹新树.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39.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89—707.
    ② 何景熙.不充分就业: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核心与本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新探[J].调研世界,2000,(9):9—11.
    ① 崔占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9.
    ①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26.
    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就业总体态势与政策因应[J].改革,2010,(6):5—24.
    ①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J].改革,2010,(8):5—29.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2.
    ①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5—3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
    ③ 吴兴人.话说资本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79.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28—729.
    ⑤ 崔占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4.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04-70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5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2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0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3.
    ⑤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7.
    ⑥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39.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5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3.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8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0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8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3.
    ④ 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3—11.
    ⑤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8.
    ⑥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96.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12.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12.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12.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12.
    ⑤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18.
    ⑥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81.
    ⑦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62.
    ⑧ 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工业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363.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16.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1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5.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22.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84.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89—390.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5-36.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7.
    ⑦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13.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9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76.
    ① 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2.
    ① 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171.
    ①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① 威廉·配第.政治算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
    ② 科林·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① 陈吉元.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② 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③ 蔡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④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⑤ 蔡昉.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
    ⑥ 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⑦ 王询.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⑧ 陈吉元,彭建章,周文斌.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⑨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4)
    ① 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4)
    ② 朱镜德.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乡——城迁移理论[J].中国人口科学,1999,(1).
    ③ 徐明华,盛世豪,白小虎.中国的三元社会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J].经济学家,2003,(4)
    ④ 乔根平.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一个三元经济模型的理论框架[J].教学与研究,2002,(10)
    ⑤ 徐庆.论中国经济的四元结构[J].经济研究,1996,(11)
    ⑥ 朱农.中国四元经济下的人口迁移——理论、现状和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1).
    ⑦ 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⑧ 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基于体质变迁的分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联合课题组.我国走出城乡二元结构战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及城镇化有关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69).
    ⑩ 孙立平.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9——160.
    ① 李玉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② 都阳.中国贫困地区农户劳动供给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③ 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④ 张文.中国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⑤ 李友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⑥ 秦兴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次序——以江苏为例[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① 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J].南开经济研究,1995,(2).
    ② 蔡昉.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春季)
    ③ 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
    ④ 李秀霞.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⑤ 徐平华.“三农”问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参考,2008,(58)
    ⑥ 王丽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障碍、路径与机制创新[J].理论导刊,2008,(3)
    ⑦ 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⑧ 余鹏翼.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J].南方经济,1994,(5)
    ⑨ 蔡昉.劳动力流动对市场发育、经济增长的影响[J].人口世界,2000,(6)
    ⑩ 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11 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J].经济学动态,2005,(1)
    12 冯天丽.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农村经济,2001,(11)
    13 袁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选择[J].新疆社科论坛,2004,(5)
    ① 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05,(5):55.
    ② 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1999,(2)
    ③ 冯天丽.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农村经济,2001,(11).
    ④ 袁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选择[J].新疆社科论坛,2004,(5)
    ⑤ 李德孝.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剩余劳动力转移[J].安徽农业科学,2007,(3)
    ⑥ 王丽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障碍、路径与机制创新[J].理论导刊,2008,(3)
    ⑦ 李丰春.论社会网络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经济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8,(26)
    ①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②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③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
    ④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⑤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5.
    ⑥ 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⑦ 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⑧ 张清泉.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⑨ 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⑩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 白南生,李靖.农民工就业流动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8,(7):70——76.
    12 高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供需变动及分析[J].人口研究,2008,(5):83——90.
    ① 梁雄军,林云,邵丹萍.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7,(3):1328.
    ② 姚俊.农民工的就业流动研究——基于江苏制造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5):8892.
    ③ 纪韶.中国农民工就业状态的调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2):9399.
    ④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J].改革,2010,(8):529.
    ⑤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供给态势与“十二五”时期走向[J].改革,2010,(9):514.
    ⑥ 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基于农民工市民化视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⑦ 赵曼,刘鑫宏.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① 邹新树.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② 纪韶.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现状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
    ③ 陈宪,黄健柏.财政收支对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
    ④ 杨宜勇.以小企业的发展拉动就业增长[J].求是杂志,2002,(18)
    ⑤ 胡金波,郑垂勇.影响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3)
    ① 梁玉华.农民工就业领域中的弱势地位分析[J].市场论坛,2005,(4)
    ② 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③ 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④ 王春光.中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3,(2).
    ⑤ 张时玲.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制约因素与路径分析[J].特区经济,2006,(6).
    ⑥ 马雪松.论农民工社会角色的转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84)
    ⑦ 陈成文,王修晓.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城市农民工就业的影响[J].学海,2004,(6)
    ⑧ 公金梅.农村教育与农民就业的关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
    ⑨ 纪韶.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现状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
    ⑩ 徐林清.试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制约[J].岭南学刊,2002,(4).
    11 蔡昉.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和农民工培训的迫切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5,(27)
    ① 苏群,周春芳.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外出打工收入影响研究——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5,(7)
    ②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28—5)
    ③ 赵立新.从社会资本视角透视城市农民工就业[J].兰州学刊,2005,(5)
    ④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
    ⑤ 王春超.收入差异、流动性与地区就业集聚——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1)
    ⑥ 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及其转移问题:理论思考与中国的经验[J].世界经济,2002,(12)
    ① 蔡昉.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4):1122.
    ② 丁霄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农村观察,2001,(2)
    ③ 沈立人.中国农民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100106.
    ④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J].改革,2010,(8):529.
    ⑤ 李培林.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0,(4).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4).
    ⑥ 王洪春.中国“民工潮”与经济发展[J].社会学研究,1997,(4).
    ⑦ 孙志军,杜育红.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对收入的影响——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农村地区的证据[J].人口与经济,2004,(4)
    ⑧ 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9,(2).
    ⑨ 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J].社会学研究,2002,(6):13——25.
    ① 文峰,赵四学.结构性剩余劳动力转移探索[J].西北人口,2004,(3)
    ② 徐增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J].中国农村经济,1995,(1)
    ③ 金一洪.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J].社会学研究,1998,(5)
    ④ 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J].南方人口,2006,(2)
    ⑤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8—241.
    ⑥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罗霞,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① 陈占江,李长健.新生代民工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机制[J].求实,2006,(1):5355.
    ② 刘俊彦.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③ 张春龙.现代性与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特点、问题及出路探讨[J].中州学刊,2011,(2):98—102.
    ④ 侯力,解柠羽.城市农民工二代移民社会融入的障碍研究[J].人口学刊,2010,(6):55—59.
    ① 雷武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5.
    ② 雷武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5.
    ①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5.
    ② 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③ 顾洪章.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
    ④ 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① 赵长保.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见宋洪远.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② 新华社.中国人口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http://www.cpirc.org.cn/popstatus.htm,2002-12-19.
    ① 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4-15.
    ② 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③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3农民收入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3.
    ①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4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10.
    ② 叶铁桥.农民工用脚投票[N].中国青年报,2011—02—14,(7)
    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就业总体态势与政策因应:对19个省(区、市)107个村的调查[J].改革,2010,(6):524.
    ④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J].改革,2010,(8):5——29.
    ① 雷武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57——58.
    ② 简新华,余江.论中国的重新重工业化[J].中国经济问题,2005,(5)
    ① 丁洪.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J].上海经济研究,2001,(5)
    ② 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J].改革,2010,(10):30—45.
    ③ 孙晓明,刘晓昀,刘秀梅.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6—37.
    ④ 国家统计局.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012—01—20.
    ① 杨启地.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成本[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7,(11)
    ② 牟子平,吴文良.农民增收与农业劳动力转移[J].黑龙江农业信息网,2004—05—11.
    ③ 张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经济差距影响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72-73.
    ④ 张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经济差距影响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72-7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03—19.
    ① 罗仁福,张林秀.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迁及面临的挑战[J].农业经济问题,2011,(9):18——23.
    ① 蔡志海.农民进城——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农民工[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8:91.
    ② 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90.
    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分析报告之一.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10-19.
    ② 邹新树.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59-160.
    ①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J].改革,2010,(8):529.
    ②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03—19.
    ③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J].改革,2010,(8):5-29.
    ① 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4.
    ② 陈戍国.礼记校注[M].武汉:岳麓书社出版社,2004:15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①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J].改革,2010,(8):529.
    ② 杨聪敏.农民工权利平等与社会融合[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53—58.
    ③ 张兴华.“十二五”期间农民工进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1,(13):41—56.
    ①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4).
    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5—29.
    ① 沈渝.农民工城市生活状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4):93——96.
    ②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94——395.
    ① 贾广余,杨丽彬.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0,(8):79—81.
    ②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2.
    ③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1.
    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就业总体态势与政策因应:对19个省(区、市)107个村的调查[J].改革,2010,(6):5——24.
    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就业总体态势与政策因应:对19个省(区、市)107个村的调查[J].改革,2010,(6):5——24.
    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就业总体态势与政策因应:对19个省(区、市)107个村的调查[J].改革,2010,(6):5——24.
    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就业总体态势与政策因应:对19个省(区、市)107个村的调查[J].改革,2010,(6):5——24.
    ① 张兴华.“十二五”期间农民工进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1,(13):41—56.
    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5—29.
    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5—29.
    ① 朱秀茹,白玉冬.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3):129.
    ① 张兴华.“十二五”期间农民工进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1,(13):41—56.
    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5——29.
    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5——29.
    ① 任丽新.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困境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2009,(7):79——85.
    ② 沈渝.农民工城市生活状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4):93——96.
    ③ 刘安华.困境与出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探讨[J].农业经济,2011,(1):67——69.
    ④ 张清泉.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99.
    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之四.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10-25.
    ②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0-231.
    ③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0231.
    ① 白晓梅,王俊拴.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J].兰州学刊,2012,(3):136——140.
    ①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① “五保制度”是指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实施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是在农村地区实行的一种集体医疗保健制度,即由公社社员缴纳一定的保健费,公社、生产大队从公益金中补助一部分,共同形成合作医疗基金,社员看病时可免交一定的医疗费。见王东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73.
    ①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① 张春红.农民工流动态势平稳,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03—12.
    ① 张兴华.“十二五”期间农民工进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1,(13):41—56.
    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供应体系和政策体系[J].三农问题,2011,(4):13——17.
    ① 刘传江,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6.
    ① 石霞.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民工市民化[J].经济内参,2010,(8):25—34.
    ①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 [J].改革,2010,(8):5——29.
    ① 马云献.农民工转移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1,(10):49—51.
    ① 石霞.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民工市民化[J].经济内参,2010,(8):25—34.
    ① 石霞.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民工市民化[J].经济内参,2010,(8):25—34.
    ①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J].2010—03—19.
    ②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J].2010—03—19.
    ③ 王德文.教育和培训影响农民工就业和工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04—30.
    ① 刘传江,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5—186.
    ① 梁波,王海英.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对已有研究的综述[J].人口与发展,2010,(4):73——84.
    ② 宗成峰.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及工资决定的研究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5):110——113.
    ③ 刘传江,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3.
    ④ 宗成峰.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及工资决定的研究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5):110——113.
    ⑤ 宗成峰.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及工资决定的研究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5):110——113.
    ①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
    ② 罗霞,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①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41.
    ① 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2006,(10)
    ②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9.
    ①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48——251.
    ②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48——251.
    ①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4.
    ② 颜桂英,陈丽媛.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状况、特点及问题——基于云南的调查[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5):153—155.
    ① 郑耀洲.基于异质性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研究[J].经济管理,2011,(2):169——175.
    ①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J].改革,2010,(8):5——29.
    ① 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78.
    ①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6.
    ① 梁波,王海英.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J].人口与发展,2010,(4):73——84.
    ① 白晓梅.城市化视野的农民工社区融入类型剖析[J].重庆社会科学,2010,(7):58——61.
    ① 白晓梅,王俊拴.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J].兰州学刊,2012,(3):136——140.
    ① 孙晓明,刘晓昀,刘秀梅.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45.
    ② 王建.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J].宏观经济论坛,2010,(5)
    [1]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乔根森:《另一种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检验》,见:I.阿德尔曼和E.索贝克编:《经济发展的理论与设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
    [6]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7]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9]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工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0]威廉·配第:《政治算数》,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11]科林·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12]陈征:《<资本论>解说》(第1-3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吴兴人:《话说资本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5]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6]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8]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崔占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雷武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21]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2]张清泉:《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24]张奋勤等著:《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25]韩俊:《跨世纪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26]陈吉元:《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7]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研究室:《跨世纪的工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4年版。
    [28]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基于体制变迁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邹新树:《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30]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1]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2]蔡防:《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3]蔡昉、白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4]蔡昉:《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5]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36]王询.:《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7]陈吉元、彭建章、周文斌:《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8]孙立平:《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9]李玉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0]都阳:《中国贫困地区农户劳动供给研究》,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41]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2]张文:《中国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版。
    [43]李友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44]秦兴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次序——以江苏为例》,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5]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6]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7]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48]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9]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基于农民工市民化视角》,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52]赵曼、刘鑫宏:《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
    [53]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5]沈立人:《中国农民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版。
    [56]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7]刘俊彦:《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58]顾洪章:《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
    [59]赵长保:《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见宋洪远:《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60]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6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3农民收入调查与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6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4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63]孙晓明、刘晓昀、刘秀梅:《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64]张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经济差距影响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5]蔡志海:《农民进城——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农民工》,华中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66]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员干部读本》,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67]陈戍国:《礼记校注》,岳麓书社出版社2004年版。
    [68]杨聪敏:《农民工权利平等与社会融合》,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0]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1]王东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2]刘传江、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3]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4]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76]秦晖:《农民工: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7]余红、丁骋骋:《中国农民工考察》,昆仑出版社2004年版。
    [78]崔传义:《中国农民流动观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79]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1]徐勇等著:《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蔡昉:《劳动力转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载于《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蔡昉:《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经济学分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卷。
    [3]蔡昉:《劳动力流动对市场发育、经济增长的影响》,载于《人口世界》,2000年第6期。
    [4]蔡昉:《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5]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载于《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6]蔡昉:《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和农民工培训的迫切性》,载于《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27期。
    [7]蔡昉、都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载于《经济研究》,2001年第12 期。
    [8]丁洪:《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9]丁霄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载于《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2期。
    [10]姚裕群:《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分析》,载于《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11期。
    [11]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及其转移问题:理论思考与中国的经验》,载于《世界经济》,2002年第12期。
    [12]段敏芳:《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迁移》,载于《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期。
    [13]吴兴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载于《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1期。
    [14]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15]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载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6]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载于《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17]朱镜德:《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乡——城迁移理论》,载于《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1期。
    [18]徐明华、盛世豪、白小虎:《中国的三元社会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载于《经济学家》,2003年第4期。
    [19]乔根平:《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一个三元经济模型的理论框架》,载于《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0期。
    [20]徐庆:《论中国经济的四元结构》,载于《经济研究》,1996第11期。
    [21]朱农:《中国四元经济下的人口迁移——理论、现状和实证分析》,载于《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1期。
    [22]王洪春:《中国“民工潮”与经济发展》,载于《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3]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载于《南开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24]陆学艺:《农民工体制需要根本改革》,载于《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第12期。
    [25]王春光:《中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载于《中国人口科学》, 2003年第2期。
    [26]徐增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载于《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1期。
    [27]余鹏翼:《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载于《南方经济》,1994年第5期。
    [28]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载于《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9]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载于《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30]冯天丽:《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载于《农村经济》,2001年第11期。
    [31]袁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选择》,载于《新疆社科论坛》,2004年第5期。
    [32]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载于《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
    [33]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载于《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34]杨宜勇:《以小企业的发展拉动就业增长》,载于《求是杂志》,2002年第18期。
    [35]胡金波、郑垂勇:《影响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载于《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36]钟朋荣:《调整税负扩大就业》,载于《中国税务》,2003年第7期。
    [37]梁玉华:《就业领域中的弱势地位分析》,载于《市场论坛》,2005年第4期。
    [38]陈成文、王修晓:《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载于《学海》,2004年第6期。
    [39]公金梅:《农村教育与农民就业的关系》,载于《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40]徐林清:《试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制约》,载于《岭南学刊》,2002年第4期。
    [41]苏群、周春芳:《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外出打工收入影响研究——江苏省的实证分析》,载于《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42]王春超:《收入差异、流动性与地区就业集聚——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载于《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1期。
    [43]赵立新:《从社会资本视角透视城市就业》,载于《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44]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载于《人口研究》,2004年第28期。
    [45]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载于《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46]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载于《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47]李培林:《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载于《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48]孙志军、杜育红:《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对收入的影响——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农村地区的证据》,载于《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4期。
    [49]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50]文峰、赵四学:《结构性剩余劳动力转移探索》,载于《西北人口》,2004年第3期。
    [51]金一洪:《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载于《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52]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载于《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53]罗霞、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54]新华社:《中国人口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http://www.cpirc.org.cn/popstatus.htm,2002-12-19。
    [55]简新华、余江:《论中国的重新重工业化》,载于《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第5期。
    [56]杨启地:《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成本》,载于《农村经济与技术》,1997年第11期。
    [57]牟子平、吴文良:《农民增收与农业劳动力转移》,载于《黑龙江农业信息网》,2004—05—11。
    [58]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分析报告之一》,载于《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10—19。
    [59]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之四》,载于《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10—25。
    [60]中国经济网(EB/OL) www.ce.cn,2005—10—20。
    [61]韩长赋:《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认识和思考》,载于《求是》,2006年第9期。
    [62]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载于《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6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联合课题组:《我国走出城乡二元结构战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及城镇化有关问题研究》,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69期。
    [64]李秀霞:《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载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
    [65]徐平华:《“三农”问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58期。
    [66]王丽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障碍、路径与机制创新》,载于《理论导刊》,2008年第3期。
    [67]李德孝:《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剩余劳动力转移》,载于《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期。
    [68]李丰春:《论社会网络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经济社会学解读》,载于《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26期。
    [69]白南生、李靖:《农民工就业流动性研究》,载于《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
    [70]高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供需变动及分析》,载于《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71]梁雄军、林云、邵丹萍:《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的特点、问题与对策》,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72]纪韶:《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的实证研究》,载于《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3期。
    [73]陈宪、黄健柏:《财政收支对就业能力影响研究》,载于《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
    [74]张时玲:《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制约因素与路径分析》,载于《特区经济》,2006年第6期。
    [75]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载于《南方人口》,2006年第2期。
    [76]陈占江、李长健:《新生代民工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机制》,载于《求实》,2006年第1期。
    [77]马雪松:《论农民工社会角色的转变》,载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8期。
    [78]张春红:《农民工流动态势平稳,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载于《中国劳动保障 报》,2007—03—12。
    [79]王德文:《教育和培训影响就业和工资》,载于《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04-30。
    [80]张清泉:《切实维护征地拆迁中失地农民利益》,载于《发展研究》,2008年第1期。
    [8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及成果分享的定量测量》,载于《调研世界》,2007年第3期。
    [82]任丽新:《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困境与影响因素分析》,载于《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83]朱秀茹、白玉冬:《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载于《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13期。
    [84]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载于《曼彻斯特学报》,1954年第5期。
    [85]杜茂华、冯伟林:《对农民工问题的理性思考》,载于《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7期。
    [86]余佳、丁金宏:《中国户籍制度的政策效应、改革取向与步骤选择》,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87]叶华靓:《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载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88]高海杰:《和谐社会进程中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载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89]蒋安:《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分析》,载于《农业经济》,2010年第8期。
    [90]金三林:《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框架》,载于《体制改革》,2010年第8期。
    [91]任丽新:《与城镇职工平等的权利: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目标》,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92]宁爱凤:《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障碍与对策研究——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视角》,载于《理论探讨》,2010年第1期。
    [93]郎佩娟:《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深层问题与政府行为》,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94]鲁德银、王习春:《试论中国特色城镇化新道路——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变迁与城镇化政策》,载于《农业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95]梁波、王海英:《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对已有研究的综述》,载 于《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16卷第4期。
    [96]侯力、解柠羽:《城市农民工二代移民社会融入的障碍研究》,载于《人口学刊》,2010年第6期。
    [97]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与未来总体战略构想》,载于《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11期。
    [98]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载于《改革》,2010年第10期。
    [99]刘兆军:《新生代无地农民工:边缘困境与制度保护》,载于《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9期。
    [100]乐章、于长永、许汉石:《农民就业问题研究》,载于《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3期。
    [101]龚晓洁、徐德印:《就业者生存状况及社会支持研究》,载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02]刘尚洪、马小龙:《新生代农民工城乡转移路径探析》,载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10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就业总体态势与政策因应》,载于《改革》,2010年第6期。
    [104]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载于《改革》,2010年第8期。
    [105]姚俊:《农民工的就业流动研究——基于江苏制造业调查的实证分析》,载于《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5期。
    [106]纪韶:《中国就业状态的调研》,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2期。
    [107]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载于《改革》,2010年第8期。
    [108]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供给态势与“十二五”时期走向》,载于《改革》,2010年第9期。
    [109]张春龙:《现代性与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特点、问题及出路探讨》,载于《中州学刊》,2011年第2期。
    [110]侯力、解柠羽:《城市农民工二代移民社会融入的障碍研究》,载于《人口学刊》,2010年第6期。
    [111]叶铁桥:《农民工用脚投票》,载于《中国青年报》,2011—02—14。
    [1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就 业总体态势与政策因应:对19个省(区、市)107个村的调查》,载于《改革》,2010年第6期。
    [113]罗仁福、张林秀:《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迁及面临的挑战》,载于《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9期。
    [114]张兴华:《“十二五”期间农民工进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13期。
    [11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载于《改革》,2011年第5期。
    [116]沈渝:《农民工城市生活状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于《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17]贾广余、杨丽彬:《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载于《农业经济》,2010年第8期。
    [118]沈渝:《农民工城市生活状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于《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19]刘安华:《困境与出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探讨》,载于《农业经济》,2011年第1期。
    [12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供应体系和政策体系》,载于《三农问题》,2011年第4期。
    [121]石霞:《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载于《经济内参》,2010年第8期。
    [122]马云献:《农民工转移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的调查》,载于《农业经济》,2011年第10期。
    [123]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03—19。
    [124]宗成峰:《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及工资决定的研究述评》,载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125]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载于《工人日报》,2010—06—21。
    [126]颜桂英、陈丽媛:《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状况、特点及问题——基于云南的调查》,载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27]郑耀洲:《基于异质性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研究》,载于《经济管理》,2011年第2期。
    [128]王建:《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载于《宏观经济论坛》,2010年第5期。
    [129]国家统计局:《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012—01--20。
    [1]李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侯晋封:《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3]高月:《我国农民工就业及其制约因素研究》,吉林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4]李萌:《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5]陈宪:《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6]徐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7]黄书锭:《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8]崔秉鑫:《我国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河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9]许晓文:《中国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重庆工商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宋菊芳:《农民工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