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启蒙运动的产儿,卢梭的“回归自然”思想既是对这一运动的补充与拓展,也是对其所具有的唯理主义精神之反动。在声势浩大的唯理主义思潮中,卢梭所关注的不是怎样以数学的思维模式寻找知识的依据,而恰恰是如何有效地理解与认识人自身。以自然替代文明、以情感僭越理智,卢梭通过对文明社会及其道德秩序的原则性批判挪移了启蒙运动的重心。他的全部推论体系,就是为了证明“自然使人善良,社会使人邪恶;自然使人自由,社会使人奴役;自然使人幸福,社会使人痛苦”(卢梭语),他从未放弃、也从未动摇和离开过“回归自然”这个基本原则。“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从与18世纪思想界流行的观点完全不同的、对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关系的反思中得出的结论,这样的理念也最终导致了一个超越以往审美观念的新的美学思潮的诞生。本文尝试以“回归自然”思想作为论述中心,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解读卢梭及其著作,对其在美学史中的地位与影响进行有意识发掘和系统整理。全文共包括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序言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卢梭思想的研究现状;二是本选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三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卢梭的思想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术界大多把他看作一个政治思想家、社会理论家和道德教育家进行研究,而往往忽略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集中、深入的探讨。因此,无论是在专门研究卢梭思想还是在探讨启蒙时代的各种理论著述中,虽然不乏对其思想具有的审美特征,以及他与浪漫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等进行阐发,却并没有在系统的美学观念的指导下对卢梭及其著述做宏观、整体的把握和探究。所以,迄今为止的国内学界尚没有一部专门研究卢梭美学思想的专著,这不能不被认作一个世纪性的遗憾。然而,事实上,卢梭正是怀着一种浪漫的心情,以文学的方式言说着他的哲学美学思想,而且以其“完全个人化的、来自思想、情感和激情的动力”(恩斯特·卡西尔语)推动了19世纪的欧洲社会革命与文化运动,这恰恰是美学史的研究所不容忽略的。罗素评价卢梭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威尔·杜兰也把卢梭看作浪漫主义运动一切反叛的“根据”,而本文正是在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回归自然”思想为核心,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卢梭诗意化、文学化的浪漫主义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构成进行探究和总结,并进一步分析其在西方美学史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章即“卢梭的生平及学术思想概观”。在这一部分,本文首先对卢梭的生平和著作进行简单描述,揭示卢梭的一生是如何与自然结缘的,并且从中提炼出了统率他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理论经纬的主线——“回归自然”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不是时代的偶然现象,而是在前人理论成果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回归自然”思想的提出是对抗启蒙时代盛行的功利主义伦理观的必然,然而,单纯的时代语境并未能使卢梭的“回归自然”思想以一种独立完整的形式进入理论世界,其理论含蕴的形成还要通过与经验论哲学、欧洲的泛神论与自然神论、近代自然权利学说等各种思想文化资源的结盟来实现。所以,本文分别从哲学根基、神学背景和政治理论资源三个方面论述了“回归自然”思想的文化源头。进一步说,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卢梭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为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研究卢梭及其著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归自然”既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那个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卢梭具有一种饱涵人文关怀的审美文化人格。他对于人性:的反思与重塑,最能体现“回归自然”思想的美学内涵。而自然、情感、自由等观念和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回归自然”思想所包含的美学元素及内在逻辑。
     第二章即“卢梭美学思想中的‘自然'观念”。在这一部分,本文从对抗异质的文化偶像、平民意识主导下的自然美思想和自然主义的生态智慧这三个环节对“自然”概念进行辨析。这里的“自然”是一个狭义的词汇,不能与“回归自然”之中的“自然”相提并论,它作为卢梭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不再是异己于人而存在的外在机械世界,而是成为审美对象的特征,或是艺术品味、风尚的抽绎,以及人们特定的“文化——心理”感受和精神指向的积淀,成为“质朴”、“本真”、“原生态”等的代名词。从这一意义上说,“自然”与“文明”相对,它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特征或存在状态,充分体现出了卢梭所追求的平民文化的品格及特点。卢梭正是以此作为批判文明社会罪恶的基点,揭示了启蒙运动所高歌的文明进步所隐含的内在文化危机,在批判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越了理性启蒙主义。另一方面,卢梭在文化思想上的突破导致了他的审美观念的革新。作为平民文化的道德偶像,“自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价值和尺度,所以卢梭的审美观以崇尚自然、反对文明为基本原则,他把自然作为一切美的源头,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而这实际上也是卢梭从审美的角度对文明异化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相应地,原始、淳朴甚至是意象崇高的自然生命终于成为艺术审美的对象,在文学活动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同时,卢梭在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体现出的平等与协作思想,又是整体主义、自然主义生态智慧的朴素表达。因此我们认为,虽然卢梭没有明确地提出生态学的理论,但他把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看作是一种文化的危机,从而将生态问题由科学技术领域导向了诗学、审美层面。
     第三章即“卢梭美学思想中的‘自由'倾向”。在这一部分,我们通过分析“自由”概念,展现了卢梭对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同时也为理解德国古典美学及浪漫主义文学架起了桥梁。卢梭的自由观肯定了自由作为人类天赋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从这一意义上说,“自由”亦是“自然”。他认为,人类社会进入不平等状态之后,人类的基本权利被强权者的暴力所剥夺,自然的自由也随之消失了,而代之以社会的不自由,而要改变不自由的个体现状,就应首先破除人们观念上的痼疾。卢梭批判近代自然法学家大多无视个体的自由权利,认为纯粹精神领域的自由意志是无法用自然的因果律加以解释的,因此我们只能把自由权利放在社会的领域中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加以实现。他充分运用自己诗意的想象力把人的自然的自由与社会中的不自由的矛盾化解在道德的内在规定性之上,把对社会关系中有关自由问题的探讨建立在他对人的道德问题的思索之上,而这本身就是对人的“完整性”的追求,预示着“回归自然”思想所到达的人生最高境界——审美境界。社会道德领域中的“自由”具有了艺术审美的意味,也就在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一种阐释生存意义的文化原则的确立。正是卢梭自由学说中对道德自由与审美解放的论述,导致了从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开始,审美就表现为自由的必然,审美的生存方式也就成为19世纪及其后的西方美学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另外,在卢梭的话语体系中,自由不仅代表了他对自然万物天性的认识,而且还意味着对人的个性解放的追求,表现在文艺活动中则主要转换为作家的自我意识。卢梭的作品蕴含着浓郁的“个人主义”气息,也因此开辟了内心文学与心理描写的新天地。
     第四章即“卢梭美学思想中的‘情感'意蕴”。卢梭的“回归自然”要求返璞归真,这不仅表现为人类对自然文化的向往和自由权利的追求,而且也表现为对人的纯真情感的呼唤。自然、自由和情感三者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的主要精神来源。在这一部分,本文从情理之辨、情感表现论和情教说三个方面论述了情感这一浪漫主义元素在卢梭美学中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在18世纪的欧洲社会中,科技理性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一切都要放在理性的审判席上加以评判,理性主义在精神领域里把现实中的人抽象成为机械的人,抹杀了人类自身的丰富性。与大多数启蒙思想家不同,卢梭在“百科全书派”把理性原则奉若神明时,给欧洲社会带来了一封柔美的情感福音书。他率先以浪漫主义的姿态批判理性的误用,自觉地把知识理性与道德理性区分开来,强调内在的感受、情感较之于知识理性的重要性。因此,在情理之辨中,他以情感作为反思理性的感性介质,坚持情感先行。而这种对传统理性思维模式的颠覆在美学领域中首先表现为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艺术与审美的情感本质论。卢梭认为,艺术源自于人类表达情感的需要,因此模仿说的诗学传统在这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的以情感表现为核心的主体性美学背离着古典主义所恪守的“三一律”原则。这种对传统理性思维模式的颠覆还表现在卢梭进一步把情感与教育结合起来,提倡教育要顺应人的天性,情感培养要先于理智培养,把审美体验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把塑造完美人格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这种以“情”为中心的教育,渗透着艺术的理念,也贯穿着审美的原则。因此我们认为,卢梭又以对情感的独特思考改变着传统教育的理论形态。
     第五章即“‘回归自然'语境下的艺术理论”。“回归自然”思想是卢梭艺术理论展开的逻辑起点,他的艺术观也是处处以自然、自由和情感等因素作为标尺。由此也形成了卢梭艺术批判体系中的三种不同视野,即道德视野、社会视野与审美视野。在道德视野的批判中,艺术败坏道德,不利于风俗的敦化;在社会视野的批判中,艺术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不平等的工具,不利于自由平等的实现;在审美视野中,艺术过分追求形式化的物理特征,不利于自身与情感的认同。卢梭之所以强调艺术的社会、政治价值多过艺术自身的价值,是因为他站在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上,把能否促进人类的幸福、能否有助于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以及能否有助于培养纯朴的民风和自然的人性等作为评价的标准。在对卢梭的艺术批判视域有了一个总的概括之后,本文又接着分析卢梭对悲剧“净化说”的问难,通过梳理其悲剧批评观的历史发展线索,发现其悲剧理论中所承袭的柏拉图主义情愫,也揭示了卢梭在表现反叛一切的浪漫主义精神之余透露出的反古典主义的不彻底性。进而本文又把理论视点由悲剧推衍到其它艺术门类,分析卢梭在对待艺术的“已然”与“应然”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两面性。卢梭批判“已然”艺术的功能,但并不取消“应然”艺术的存在。他提出了“诗辩”的原则,认为艺术除了自身形式上的纯粹审美意义之外,还应该具有作为升华人性、敦化风俗的道德载体的作用,由此肯定了悲剧之外的文学与音乐这些艺术形式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卢梭并没有打算在艺术领域中解决艺术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是寄希望于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他认为只要解决好社会问题,达到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包括艺术问题在内的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又最终循环到了“回归自然”这一出发点上来。
     第六章即“卢梭美学思想的贡献与局限”,是本文对卢梭美学思想的影响及其局限性的考察和分析。卢梭本人在生活中建立以“自然”原则为基础的新的社会秩序的设想与已经在历史中发酵的社会革命的种种因素,都促使他的美学观点不能不具有异常积极的作用和鲜明的纲领性。可以说,卢梭的全部努力都在客观上给人类美学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对“回归自然”的倡导与追求开启了西方浪漫主义运动之先河。因此,本文认为,卢梭的美学思想不仅是法国美学史,也是西方美学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就其在美学史中的地位而言,有两点应该予以肯定:一方面,卢梭是一个处于从古典主义美学向浪漫主义美学转型期的人物,对于康德美学的影响与启发使其在19世纪西方审美范式的转换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卢梭对自然、自由和情感等观念的重视形成了他傲视一切的浪漫主义批判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促使他以一种“更加先进的现代性的名义”批判了现有的启蒙现代性,成为审美现代性的法国源头。当然,卢梭的美学思想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他在批判文明异化时表现出的“片面的深刻”,对审美经验的过分执着导致的“整体的偏狭”,在艺术观上体现出的美与善、古典与浪漫等等之间的“内在的矛盾”,都说明卢梭在思考人类命运、回答艺术审美问题时所具有的思想和时代的局限性。
Being the son of the Enlightenment, Rousseau's "Returning to Nature" not only complements and expands it, but also is contrary to its spirit on Intellectualism. In the trends of Intellectualism, Rousseau doesn't pay attention to how to look for the basis of knowledge by the mathematical thinking mode, but how to comprehend and recognize oneself availably. Replacing civilization by nature and arrogating reason by emotion, Rousseau moves the center of the Enlightenment through the principle critique to civil society and moral order. The whole of his reasoning system is for the sake of "the nature makes person kind, the society makes the person improbity; the nature makes person free, the society makes person enslave; the nature makes person happy, the society makes person painful". He has never given up, faltered and left this basic principle of "Returning to Nature". It is the core of Rousseau's thinking, and the conclusion from refl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 world and worth world which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standpoints of the 18th centuries. Such idea also results in a new esthetics current which surmounts the former esthetic idea. This text tries to take "Returning to Nature" as the center, read Rousseau and its works at the aesthetic angle overall and thoroughly, so that discover intentionally and sort systematically its'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Aesthetics History. The full text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the main contents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contains three problems: the author offers a general survey of studies on Rousseau's thinking,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is topic selection, and explains the thoughts and methods of this text. It has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since Rousseau's thoughts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e Academics explore it mostly at the angle of the politics, sociology and morality, but neglect from the angle of aesthetics to carry on the concentrative and thorough study. Therefore, all kinds works on Rousseau's thoughts and the Enlightenment, haven't grasped and investigated Rousseau and Rousseau's works wholly with the systematical aesthetic concept, although have the explanations on his thoughts' aesthetic charact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 and Romanticism. So, until now, there is no monograph on Rousseau's aesthetic thinking. In a kind of romantic mood, Rousseau say his philosophy esthetics thought by literary method exactly, and push the European social revolution and the cultural movement in the 19th centuries through "complete personalized motive, coming from the thought, emotion and passion"(Ernst Cassirer). That Bertrand Russell evaluating Rousseau for "the Father of the Romanticism" and Will Durant taking him as the rebellious "Basis" of the Romanticism, not only affirms this topic selection, but also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enriching and transcending previous scholars' thought on the academic theory level for me. Based on the previous scholars' achievement, this paper circling "Returning to Nature", explores and summaries its resources and contents, further analyses Rousseau's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Western Aesthetics History.
     The first chapter is namely "Rousseau's Biography and Thoughts Review". In this part, the paper simply describes Rousseau's biography and works firstly to discover how to contact with nature, and refines to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orientation-"Returning to Nature". The formation of this thought is not the accidental phenomenon of that time, but based on the formers'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other words, putting forward "Returning to Nature" not only accords the era language situation, but also depends on the alliance with empiricism philosophy, European theology and the modern natural right theor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its' cultural resources at the angle of philosophical, theologic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 Furthermore, this also contributes to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of Rousseau's aesthetic thoughts and offering solid foundation to our study. "Returning to Nature" is the core of Rousseau's thought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his esthetics thought. Being the public intellectual in his age, Rousseau has a kind of Aesthetic Cultural Personality implying humanism. He introspects and remoulds the human nature, most body the aesthetic content of "Returning to Nature". That nature, emotion, freedom etc. idea and category, and their correlation, is all the esthetic element and inherent logic.
     The second chapter is namely "The Concept of 'Nature' in Rousseau's Aesthetic Thinking". In this part, the paper differentiates and analyses the concept of "Nature" from three links of cultural idol, beauty of Nature and naturalistic ecologic intellectual. This "Nature" is a phrase in narrow sense, which couldn't equate with this in "Returning to Nature". Being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Rousseau's aesthetic thinking, it is not machine world different from the person any more, but the character of aesthetic object or generalization of art taste, vogue, and accumulation of particular"Culture-Mental" feeling and spirit direction. So, it becomes the noun phrase of"simplicity", "true", "ecosystem" etc. In this sense, "Nature" is opposed to "Civilization", which points to one kind of cultural character or existence to express the character of Civilian Culture that Rousseau pursue. Basing on this, Rousseau have critiqued the crime of civil society to announce the cultural crisis praised by the Enlightenment, so that his criticism surmounts coeval in depth and width. On the other hand, Rousseau's breakthrough in the culture thoughts has caused his reform in aesthetic concept. Being the moral idol of Civilian Culture, "Nature" offers a new aesthetic value and dimension. So, Rousseau's aesthetic sense takes Nature as basic principle. He attributes beauty to Nature and believes the beauty in nature higher than in art, which is Rousseau's solution to alienation at the aesthetic angle in fact. Correspondingly, the original, simplicity, even lofty natural lives become the aesthetic object finally to occupy a place in the literature a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equal thought w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shows, also expresses Rousseau's holistic naturalistic ecologic intellectual. Therefore, in our point, although he doesn't put forward the theories on ecology clearly, Rousseau takes ecosystem predicament that the mankind faces as cultural crisis, thus leading the ecosystem problem from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realm to the poetic and aesthetic level.
     The third chapter is namely "The Inclination of 'Freedom' in Rousseau's Aesthetic Thinking". In this par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cept of "Freedom", to show Rousseau's pursuit to the aesthetic life and contribute to comprehend the German Classic Aesthetics and the Romantic Literature. Rousseau's view on freedom affirms that freedom is sacred and inviolable right. In this sense, "Freedom" is "Nature" as well. He thinks that non-freedom takes place freedom after human beings enter into inequality. So, we should get rid of the confirmed disease on people's idea firstly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Rousseau criticizes that the modern natural jurists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 right, thinks that causality can't explain the free will in pure spirit realm, so we can only realize it in society through moral self-perfection. He makes full use of imagination to dissolve the antinomy 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 into the moral intrinsic rules, establish relevant discussion in society on his deliberation on moral question. This is the pursuit to human's "Integrity", which indicates the tallest state in life that "Returning to Nature" willarrive-Aesthetic State. That "Freedom" in social moral realm has the aestheticmeaning has already involved a kind of cultural principle that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freedom and aesthetic liberation leads to the aesthetic existence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lodies in the 19th centuries and afterward western esthetics history. Moreover, in the words system of the Rousseau, Freedom not only represents his understanding on the natural creation disposition, but also means his pursuit to individuality liberation, which changes into writer's self-expression consciousness. Rousseau's works contain heavy spirit of "Egoism", which have developed the new world of the innermost being literature and mental depiction.
     The forth chapter is namely "The Implication of 'Emotion' in Rousseau's Aesthetic Thinking". "Returning to Nature" request that recover human's original nature, which not only expresses to look forward to the Nature Culture and pursue free right, but also expresses to call forth the pure emotion. Nature, Freedom and Emotion are in accordance with each other, and constitute main mental sources of the Romanticism in the 19th centuries together. In this par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the spirit substance of Emotion in the Rousseau esthetic thought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reason,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emotional cultivation. In the 18th centuries of European society, the technological reason dominates people's life, so that people's judging everything according to reason and Rationalism annihilating the richness of humanity. Different from majority, Rousseau brings a soft and beautiful emotion evangel book for European society while Encyclopedist worships reason as their god. He criticizes the misapplication to reason with romantic carriage firstly, distinguishing knowledge reason and moral reason consciously, and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feeling, emotion to knowledge reason. Therefore, in analysi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reason, Rousseau insist that emotion is in advance. This subversion to traditional reasonable thinking mode represents emotional expression having romantic features firstly. Rousseau thinks that art originates the human demand of expressing emotion, so the mimicry poetics tradition takes place basically. Subjective Aesthetics circling emotion deviates from "Three Unities" observed by classicism. This subversion represents Rousseau combining emotion and education as well. He promotes that education should adjust to the disposition, emotion cultivation should prevail on reason -development. Moreover, he takes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s main educational method, perfect personality as ultimate educational purpose. With "emotion" for center, this education permeates the artistic idea, also pierces through the aesthetic principle. So we believe, that Rousseau have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form with the special emotional thinking.
     The fifth chapter is namely "The Artistic Theories Under Double Context of 'Returning to Nature'". "Returning to Nature" is the logic point of Rousseau's artistic theories, which standardize artistic questions with Nature, Freedom and Emotion. This forms three kinds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 namely moral perspective, social perspective and aesthetic perspective. In the critique of moral perspective, that art corrupts moral does harm to custom purification. In the critique of social perspective, that art has already become the tool to push the social inequality does harm to the realization of freedom. In the third critique, that art pursues the formal physics character excessively does harm to the approbation of itself and emotion. Rousseau emphasizes the social, political value of art much over the value of itself, because he takes it as standard that promots mankind's happiness, contributes to building up an equal society and cultivates natural humanity on standpoint of a public intellectual. After making generaliztion from Rousseau's critique horizon of art, the paper analyses Rousseau's criticizing "Catharsis". Clearing up the historic clues of his tragedy criticism view, we discover his feelings in tragedy theory inherited by Platonism, also announce the anti-classical inexhaustiveness while he rebels everything with romantic spirit. Then the paper deduces the theory angle from tragedy to else art realm, in order to analyse Rousseau's two value standpoints at treating artistic "having" and "should". Rousseau criticizes the function of "having" art, but don't cancel the existence of "should" art. He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the argument for art", and thinks that art should have the function of sublimating humanity and purifying custom in addition to pur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However, Rousseau isn't going to solve artistic questions in the art realm, but keep hope on the change of the economic, political institutions. Because he believes if we have solved social questions to get to the idea society, all questions including artistic questions would be solved, this gets back the start point of "Returning to. Nature" again.
     The sixth chapter is namely "The Contribution and the Limitation of Rousseau's Aesthetic Thinking". That Rousseau's conceiving of building up new social order in the life with the principle of "Nature", and the various factors of social revolution having fermented in the history, all urges his aesthetics view important and fresh particularly. Rousseau's all efforts make mental preparations for the greatest revolution in aesthetics history: the pursuit for "Returning to Nature" opening the western Romanticism. Therefore, the paper thinks, that Rousseau's aesthetic thought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stage of French esthetics history, but also of the Western Aesthetics History. In regard to his position in aesthetics history, we have affirmed to two points. On the one hand, being a pers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from Classicalism to Romanticism, Rousseau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version process of western aesthetic type in 19th centuries by influencing Kant's esthetics. On the other hand, his emphasizing Nature, Freedom and Emotion form the critical spirit of looking down upon everything, which prompts him to criticize the Enlightenment Modernity and become the Aesthetic Modernity's France source in the name of "the more advanced modernity". Certainly, there have obvious problems in Rousseau's aesthetic thinking. His "one-sided deepness" expressed by the critique to the civilization alienation, "overall bias" caused by the insistence on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internal contradiction" represent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eauty and Well, the Classical and Romantic, all explain the limitation of Rousseau's thoughts on human's destiny and aesthetic problem.
引文
[1][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6页。
    [2][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3][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80-281页。
    [4][美]威尔·杜兰:《卢梭与大革命》上册,《世界文明史》第10卷,台湾幼狮文化公司译,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十七十八世纪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薛华、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92页。
    [2][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3][美]威尔·杜兰:《卢梭与大革命》下册,《世界文明史》第10卷,台湾幼狮文化公司译,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3页。
    [1][德]利希特海默:《卢卡契》,王少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1][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页。
    [2][比]雷蒙·特鲁松:《卢梭传》,李平沤、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2页。
    [3][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页。
    [4][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页。
    [1][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8页。
    [2]华伦夫人原是瑞士佛威市的贵族小姐,年轻时就嫁给洛桑华伦先生。由于婚姻生活不幸福,她就逃离出来,投奔了撒丁王国维克多·亚梅德王。撒丁王赐给她年金,将她安置在安纳西。华伦夫人受的教育杂乱,但博学多才,热爱文学与音乐教育。这一点对卢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628年,卢梭邂逅华伦夫人,四年之后,二人开始同居,由于华伦夫人年长卢梭12岁,致使卢梭无法抛弃先入为主的伦理和道德观,仍然称华伦夫人为“妈妈”。
    [3][比]雷蒙·特鲁松:《卢梭传》,李平沤、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78页。
    [4][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8页。
    [5][比]雷蒙·特鲁松:《卢梭传》,李平沤、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8页。
    [1][比]雷蒙·特鲁松:《卢梭传》,李平沤、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8-89页。
    [2]即用阿拉伯数字而非音符抄写在五线谱上,这一记谱法因其方便而一直沿用至今。
    [3][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07页。
    [4]黛莱斯·瓦瑟,卢梭的情人兼仆人,她和卢梭共有五个孩子,但都被送进了育婴堂。直到1768年,她才与卢梭结婚,正式成为卢梭夫人。
    [1][比]雷蒙·特鲁松:《卢梭传》,李平沤、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30页。
    [2][法]罗曼·罗兰:《卢梭的生平和著作》,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1页。
    [3][法]罗曼·罗兰:《卢梭的生平和著作》,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5页。
    [1][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96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97页。
    [3][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14页。
    [1][法]罗曼·罗兰:《卢梭的生平和著作》,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27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45页。
    [3][德]恩格斯:《致康·施密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5页。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3-44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9页。
    [1]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2][法]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陈太先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2页。
    [3][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页。
    [4][英]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72页。
    [1][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5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1]参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66页。
    [2]参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28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49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83页。
    [5][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11页。
    [6][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87页。
    [7]转引自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页译注(1)。
    [8][德]恩格斯:《路易·勃朗在第戎宴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25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02页。
    [2]“超神论”是传统宗教的神学理论,主张把某种君临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超越神”作为信奉的对象。
    [1][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页。
    [2][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页。
    [3][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3页。
    [4][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5][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页。
    [6][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75页。
    [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2-63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3页。
    [2][法]卢梭:《爱弥尔》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88页。
    [3][法]卢梭:《爱弥尔》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92页。
    [1][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2][美]詹姆斯·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何光沪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27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7页。
    [2]参见田成有、孙健飞:《对卢梭自然法思想的再认识》,《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3]李凤鸣、姚介厚:《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100页。
    [4][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6页。
    [5][英]洛克:《政府论》下篇,瞿菊家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页。
    [1]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无论体力,还是智力都是平等的,人各行其事,无所不为,正是这种唯利是图的本性使他们互相猜忌和竞争,于是在自我保存的本能反映之下,人与人就像狼一样处于敌对的战争状态之中;而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中自然法起支配作用,而这种自然法就是以理性作为基础,理性教导人不能为了自己的权利而去侵害他人的财产。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3][英]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68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7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77页。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4][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5][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6][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1][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39页。
    [3][法]罗曼·罗兰:《卢梭的生平和著作》,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0页。
    [1][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
    [2]王树人、李凤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3][前苏]阿尔泰莫诺夫:《18世纪外国文学史》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360页。
    [4][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页。
    [5][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页。
    [1][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1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58页。
    [3][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68页。
    [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4,第232页。着重号为原译者加。
    [1][德]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20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页。
    [3][比]雷蒙·特鲁松:《卢梭传》,李平沤、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77页。
    [1][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115页。
    [2][前苏]奥夫相尼科夫:《美学思想史》,吴安迪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页。
    [1][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38页。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3][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0页。
    [4][美]爱·麦·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曾炳钧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88页。
    [1]葛力:《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1]转引自叶秀山、王树人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五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2]转引自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3][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2页。
    [1][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4页。
    [2][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页。
    [3][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页。
    [4][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5][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77页。
    [1]译者按:此处“公民”一词的意义和《社会契约论》中的“公民”意义不同。这里是指卢梭所处的文明社会的人。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82、118页。
    [4]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1页。
    [1]Lucio.Collenti.From Rousseau to Lenin,New York and London:Monthly Review Press,1972,p.174,163。
    [2][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1页。
    [3][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页。
    [4][古罗马]吕奇乌斯·塞涅卡:《幸福而短促的人身--塞涅卡道德书简》,赵又春、张建军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9页。
    [5][古罗马]吕乌齐斯·塞涅卡:《塞涅卡三论--论仁慈、论发怒、论幸福生活》,丁智琼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3-414页。
    [2]转引自[前苏]勃·姆·别尔纳狄涅尔:《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焦树安、车铭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7页。
    [3]转引自[前苏]勃·姆·别尔纳狄涅尔:《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焦树安、车铭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
    [1][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9页。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3][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3-144页。
    [4][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1][德]席勒:《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2]Rousseau,Judge of Jean-facques:Dialogues.Ed.by R.D.Masters & C.Kelley,Hanover:Univ.Press of New England,1990,p.211-213.
    [3][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页。
    [1][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96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16页。
    [3][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9-100页。
    [5][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译本序。
    [1][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页。
    [2]参见《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1页。
    [1][法]布瓦洛:《诗艺》第3章,参见吴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2页。
    [3]李达三、罗刚:《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4][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四卷,第十一封信,伊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
    [1][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99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50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9页。
    [5]郁达夫:《小说论》,《艺文私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11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10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55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51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2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2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89、393、393、397页。
    [1][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2][德]马克思:《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17页。
    [3][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1][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一卷,第二十三封信,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87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2-213页。
    [3]梁实秋:《古典的与浪漫的·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4][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一卷,第二十三封信,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88页。
    [1][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2][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3][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一卷,第二十三封信,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89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92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1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9页。
    [4][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173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98页。
    [2][德]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2页。
    [1][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92-394页。
    [3][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1][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四卷,第十一封信,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91-192页。
    [2][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四卷,第十一封信,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02页。
    [3][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蕙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1页。
    [4]参见樊美云:《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以美学为例》,《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3期。
    [1][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2][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1][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82、681页。
    [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1]向玉乔:《论环境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页。
    [2]张世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1]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5页。
    [2]转引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李珩译,张今校,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280页。
    [3][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6、71页。
    [4]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03页。
    [1][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81页。
    [1][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8页。
    [1][英]洛克:《政府论》下篇,瞿菊家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页。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16、8页。
    [4][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9页。
    [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页。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7页。
    [2]法国大革命之后,许多向往英国式自由主义的思想家开始对卢梭学说的自由主义性.质提出质疑。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自由主义阵营对卢梭的批评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塔尔蒙将卢梭视为“极权主义民主”(totalitarian democracy)的始作俑者,哈耶克将卢梭视为欧洲大陆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从五、六十年代起,几乎所有自由主义者都把卢梭的学说与当代极权主义理论联系起来。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页。
    [1][意]彼得拉克:《秘密》,参见《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1页。
    [2][意]薄迦丘:《十日谈》,参见《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6页。
    [3][荷]爱拉斯谟:《疯狂颂》,参见《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30页。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9-30页。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7页。
    [2][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0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4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69页。
    [1]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63页。
    [2]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99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1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97页。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98页。
    [5][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4页。
    [1]转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刘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2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7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17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27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21页。
    [2][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3][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0页。
    [4][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01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页。
    [3][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伊安篇》,朱光潜译,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页。
    [1][法]罗曼·罗兰:《卢梭的生平和著作》,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31页。
    [1][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译本序。
    [3][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69页。
    [4]徐志摩:《汤麦士·哈代》,《徐志摩文集·散文集(甲·乙)》,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6页。
    [1]参见[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二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199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页。
    [1][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译本序。
    [2][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6页。
    [3][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页。
    [4][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31、29页。
    [1][法]罗曼·罗兰:《卢梭的生平和著作》,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33页。
    [2][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二卷,第六封信,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41-242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02页。
    [2][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76-78页。
    [4]转引自韦虹:《梦思与卢梭》,参见《国外文学》,2000年第1期。
    [1][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一、二卷,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二篇序言。
    [2][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28页。
    [3][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0页。
    [4][德]恩斯特·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刘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0页。
    [1]Jean Starobinski,Jean-Jacque Rousseau:Transparency and Obstrction,tr.A.Goldhamm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p.208。
    [2][美]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6页。
    [1][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1][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2页。
    [2][法]笛卡尔:《论灵魂的激情》,转引自谢勇博士论文《西方美学情感范畴论》。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0、411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83页。
    [2][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30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6页。
    [4][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4页。
    [5][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6]葛力:《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
    [1][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三卷,第十六封信,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3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1页。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1-22页。
    [4][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二版序。
    [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2页。
    [1][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53页。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26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4页。
    [5][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26页。
    [6][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6页。
    [1][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序言。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7、416、417页。
    [3][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7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75页。
    [5][法]卢梭:《遐思录》,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6][英]大卫·休谟:《大卫·休谟哲学著作集》,转引自周晓亮《休谟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262页。
    [1][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三分册,《法国的反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7页。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5页。
    [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5页。
    [1][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3页。
    [1]参见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六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64页。
    [3][法]布瓦洛:《诗的艺术》,《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第二卷,任典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19、323页。
    [2][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3][法]伏尔泰:《哲学辞典》,转引自吴岳添《法国文学流派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
    [1][法]狄德罗:《演员奇谈》,《狄德罗美学论文选》,施康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4页。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3页。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页。
    [2][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页。
    [3][美]欧文·白壁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4][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4-345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9页。
    [2][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二卷,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序言。
    [3][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一卷,第四十八封信,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56页。
    [4]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1][法]卢梭:《试论语言的起源》,转引自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
    [2][法]卢梭:《1753年致达兰贝尔的信》,转引自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50页。
    [3][法]卢梭:《试论语言的起源》,转引自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50页。
    [4][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3页。
    [5][法]卢梭:《试论语言的起源》,转引自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
    [6][法]卢梭:《卢梭自选书信集》,刘阳译,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1][法]卢梭:《试论语言的起源》,转引自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152页。
    [3][美]威尔.杜兰:《卢梭与大革命》上册,《世界文明史》第10卷,台湾幼狮文化公司译,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4][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1-72页。
    [1][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22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17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3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5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89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9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89-90、72页。
    [5][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页。
    [6][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1页。
    [7][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22页。
    [8][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38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68页。
    [2]Asher Horowitz.Rousseau,Nature and History.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7,p.213.
    [3][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2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26页。
    [1]在《理想国》中提到,苏格拉底希望能够增强格劳孔爱智慧的欲望。格劳孔年少气盛,急切地希望成为城邦的领袖人物,他拥有强烈的和不满足的欲望,既是一个潜在的哲学家,又是一个潜在的暴君。苏格拉底通过一个洞穴的比喻启迪格劳孔,不具备理性思维能力的人是没有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的。一个人“宁愿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也不会再回到那个充满错误理念的地方去”,对格劳孔而言,太阳的光辉比洞穴中的微弱光线更让人着迷,世界的永恒形式比瞬间世界的特殊形式更具有吸引力,“那些已经达到脱俗的境界的人是不会愿意再去做原来的无聊的事的,他们心灵里只期望自己能够一直保留在巅峰上,或者为了能够达到巅峰而不断地继续努力”。参见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
    [2][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05-306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61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43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18页。
    [1][美]吉尔伯特、[前联邦德国]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90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75页。
    [1][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页。
    [2][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8页。
    [3][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10页。
    [4][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1页。
    [5][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5页。
    [1][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52页。
    [2][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8页。
    [1][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二卷,第十七封信,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97页。
    [2]卢梭在《新爱洛漪斯》第一卷第四十八封信中批评法国音乐中的语言没有音调,诗歌也是装腔作势,把最洪亮的声音当作最好的声音;而意大利音乐则不同,它处理好了乐曲里音乐与感情的关系,节拍段与和喜的选择处处都为表达情感增添力量,从而这种音乐带来的情感从不停留在耳际,而会渗入到人的心里。
    [3]转引自[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页。
    [1]转引自伍厚恺:《孤独的散步者:卢梭》,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1][德]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参见《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4页。
    [3][法]高乃依:《论戏剧》,转引自凌继尧《西方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
    [4][法]伏尔泰:《论悲剧》,参见《伏尔泰论文艺》,丁世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5页。
    [1][法]狄德罗:《论戏剧诗》,参见《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徐继曾、陆达成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页。
    [2][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7-28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4页。
    [4][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0页。
    [1][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1页。
    [2][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5页。
    [3][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04-105页。
    [1][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3页。
    [1][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53-154页。
    [2][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4页。
    [3][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03页。
    [4][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6页。
    [1][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6页。
    [2][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6页。
    [3][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6页。
    [4][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6页。
    [1][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9页。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十卷。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三卷。
    [4][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第三卷,任晓晋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5][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6页。
    [1][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2页。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三卷。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二卷。
    [4][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第三卷,任晓晋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53-54页。
    [1][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2页。
    [1][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一、二卷,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二篇序言。
    [2]伍维曦:《让-雅克·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网址http://dept.musicology.cn/Article/thesis/aesthetics/200504/120.html,2005-4-12.
    [3][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一、二卷,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二篇序言。
    [1][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一、二卷,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二篇序言。
    [2][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一、二卷,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二篇序言。
    [3][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6页。
    [1][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28-529页。
    [1][美]列奥-施特劳斯、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下册,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88-689
    [2][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7页。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1页。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5页。
    [1][前苏]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0页。着重号译文原有。
    [1][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90页。
    [1][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67页。
    [2][英]多米尼克·塞克里坦:《古典主义》,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作者引言。
    [3][美]吉尔伯特、[前联邦德国]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81页。
    [4][意]克罗齐:《美学的历史》,王天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33-534页。
    [2][英]休谟:《鉴赏的标准》,参见《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杨适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8页。
    [1][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王宁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1-82页。
    [1][英]罗索:《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6页。
    [2][英]培根:《新工具》,徐宝睽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1页。
    [3][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8页。
    [4][英]休谟:《论趣味的标准》,《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页。
    [5][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4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18-619页。
    [2][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页。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6页。
    [4][法]卢梭:《爱弥尔》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0页。
    [1][法]卢梭:《爱弥尔》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0页。
    [2][德]黑格尔:《康德哲学论述》,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7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1页。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0页。
    [2][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46页。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4][德]奥·斯雷格尔:《关于美文学和艺术讲座》,《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0-361页。
    [1]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页。
    [2][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25-326页。
    [3]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6-97页。
    [1]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8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刘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页。
    [1][德]席勒:《论崇高》,参见《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13页。
    [1][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2]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3][法]卢梭:《遐想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4]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1]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2]转引自[美]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1-302页。
    [1][美]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5页。
    [3][前苏]捷·伊·奥伊则尔曼主编:《十四--十八世纪辩证法史》,钟宇人、朱成光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5页。
    [4][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7-258页。
    [1][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7页。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91页。
    [4][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52页。
    [1]Matei Calinescu:Five Faces of Modernity--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p.41.
    [1][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9页。
    [1][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179页。
    [2][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180页。
    [1][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页。
    [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6页。
    [1][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34页。
    [2][德]文德尔班:《西方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602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9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3页。
    [3][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0页。
    [4][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0-501页。
    [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18页。
    [2][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3页。
    [3][法]狄德罗:《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狄德罗哲学选集》,江天骥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18页。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7页。
    [1]王元骧:《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2][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28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页。
    [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前苏]阿斯穆斯:《卢梭·纪念卢梭二百五十周年诞辰》,梅溪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Lucio.Collenti,From Rousseau toLenin,New Yorkand London:Monthly Review Press 1972.
    [法]卢梭:《爱弥儿》上、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前苏]勃·姆·别尔纳狄涅尔:《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焦树安、车铭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法]卢梭:《试论语言的起源》,转引自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法]卢梭:《1753年致达兰贝尔的信》,转引自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法]卢梭:《忏悔录》第一、二部,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Asher Horowitz.Rousseau,Nature and History.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7.
    Jean Starobinski,Jean-Jacque Rousseau:Transparency and Obstrction.Tr.A.Goldhamm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法]法兰西斯·韦渥:《卢梭》,裘奇译,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Rousseau,Judge of Jean-Jacques:Dialogue.Ed.by R.D.Masters & C.Kelley,Hanover:Univ.Press of New England,1990.
    Katrin Froese,Rousseau and Nietzsche:Toward an Aesthetic Morality.America:Lexington Books 2001.
    [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刘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法]卢梭:《新爱洛漪斯》第一、二、四卷,伊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意]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赵培杰译,重庆出版社1993 年版。
    [法]罗曼·罗兰:《卢梭的生平和著作》,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
    [法]卢梭:《卢梭自选书信集》,刘阳译,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
    伍厚恺:《孤独的散步者:卢梭》,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比]雷蒙·特鲁松:《卢梭传》,李平沤、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钱弘道:《为卢梭申辩:卢梭政治法律评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威尔·杜兰:《卢梭与大革命》上册,《世界文明史》第10卷,台湾幼狮文化公司译,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李平沤:《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解读卢梭<社会契约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高毅校,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法]爱弥尔·涂尔干:《孟德斯鸠与卢梭》,李鲁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欧文·白壁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法]卢梭:《遐思录》,李菁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赵林:《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适:《卢梭哲学是近代辩证法的开端》,《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5期。
    韩承文:《社会契约学说的历史地位》,《法国研究》1983年第2期。
    许寒:《卢梭社会契约学说的社会历史根源》,《史学月刊》1985年第6期。
    陈顺基:《卢梭与浪漫主义文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4期。
    喻大翔:《自我实现的孤独者--读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
    龚群:《卢梭伦理思想研究》,《道德与文明》1987年第6期。
    雷红霞:《试论卢梭对文明发展的反思和批判》,《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9年第5期。
    毅耘:《简论卢梭的历史辩证法思想》,《齐鲁学刊》1994年第1期。
    吴琦:《试论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郑伟:《试论卢梭的公意学说》,《法国研究》1996年第1期。
    刘明:《论“庄周一卢梭问题”》,《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陶渝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关于卢梭与康德思想异同的论析》,《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版第1期。
    赵林:《卢梭与浪漫主义》,《法国研究》1998年第1期。
    樊美云:《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以美学为例》,《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3期。
    何中华:《重读卢梭三题》,《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宋全成:《论卢梭的教育理论》,《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韦虹:《梦思与卢梭》,《国外文学》2000年第1期。
    李武林:《评卢梭论科学、艺术进步与道德堕落》,《文史哲》2000年第4期。
    向玉乔:《论环境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赵东栓:《庄子与卢梭的浪漫主义自然观》,《北方论丛》2001年第5期。
    张仕颖:《论康德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田成有、孙健飞:《对卢梭自然法思想的再认识》,《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何怀宏:《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1期。
    伍维曦:《让-雅克·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网址http://dept.musicology.cn/Article/thesis/aesthetics/200504/120.html,2005-4-12.
    赵立坤:《卢梭浪漫主义思想根源的文化解读》,《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前苏]阿尔泰莫诺夫:《18世纪外国文学史》上卷,方闻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58年版。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德]黑格尔:《康德哲学论述》,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瞿菊家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英]W·C·丹皮尔《科学史》,李珩译,张今校,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伊安篇》,朱光潜译,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英]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薛华、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法]布瓦洛:《诗的艺术》,《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第二卷,任典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德]奥·斯雷格尔:《关于美文学和艺术讲座》,《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美]爱·麦·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曾炳钧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法]狄德罗:《演员奇谈》,《狄德罗美学论文选》,施康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法]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徐继曾、陆达成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版。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意]克罗齐:《美学的历史》,王天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前苏]捷·伊·奥伊则尔曼主编:《十四--十八世纪辩证法史》,钟宇人、朱成光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英]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前苏]奥夫相尼科夫:《美学思想史》,吴安迪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三分册,《法国的反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二卷,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Matei Calinescu:Five Faces of Modernity--Modernism Avant-Carde Decadence Kitsch,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德]文德尔班:《西方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英]休谟:《鉴赏的标准》,参见《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杨适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德]利希特海默:《卢卡契》,王少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古罗马]吕奇乌斯·塞涅卡:《幸福而短促的人身--塞涅卡道德书简》,赵又春、张建军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吉尔伯特、[前联邦德国]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英]多米尼克·塞克里坦:《古典主义》,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美]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法]伏尔泰:《论悲剧》,参见《伏尔泰论文艺》,丁世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列奥-施特劳斯、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下册,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法]狄德罗:《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狄德罗哲学选集》,江天骥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法]伏尔泰:《哲学辞典》,转引自吴岳添《法国文学流派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瞿菊家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德]席勒:《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培根:《新工具》,徐宝睽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美]詹姆斯·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何光沪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蕙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英]大卫·休谟:《大卫·休谟哲学著作集》,转引自周晓亮《休谟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德]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4年版。
    [法]高乃依:《论戏剧》,转引自凌继尧《西方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古罗马]吕乌齐斯·塞涅卡:《塞涅卡三论--论仁慈、论发怒、论幸福生活》,丁智琼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任晓晋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杨周翰:《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二、四、二十一、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三、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李凤鸣、姚介厚:《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葛力:《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徐志摩:《汤麦士·哈代》,《徐志摩文集·散文集(甲·乙)》,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王树人、李凤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吴蠡甫:《欧洲文论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张世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梁实秋:《古典的与浪漫的·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六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王元骧:《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李达三、罗刚:《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十七十八世纪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王元骧:《文学理论与当今世代》,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渠敬东编:《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郁达夫:《小说论》,《艺文私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叶秀山、王树人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五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元骧:《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元骧:《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