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无我”思想再讨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一生说法,言教甚多,而其中一以贯之的是“无我”思想。凡夫莫不有我,因为有我,于是有了无明,继而有了执著,进而产生了贪嗔痴的妄念与爱恨情仇的纠缠,于是人生便有了无尽的烦恼,成为一苦集道场。释迦牟尼关注现实人生的苦痛,并苦心寻求解脱之道。他觉悟的“无我”思想,道破人生的无常与虚幻的本质,教人们看破无常,破除我执,消除无明,从而断尽烦恼,证得清净自在之我。佛教的“无我”思想要求人们反归内心,证悟智慧,从内在实现人生之解脱,体现了佛教对现实人生的人文关怀。
     就佛教的“无我”思想,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之。首先探讨了佛教产生的背景。在思想方面,佛陀所处的时代思想大开放的时代,一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在这样的背景下,佛陀即对之前奥义书的思想进行了借鉴与吸收,又对同时代的思想做了批判与扬弃。在充分吸收利用可利用的智慧资源后,佛陀经过自己的苦思与创新,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各家的“无我”思想。在政治方面:当时印度的政治制度是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一种非常重要的制度,种姓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等级分明,种姓不能混淆;在古印度的社会中,种姓是人最重要的属性,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它对于个人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种姓制度的等级分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的隔阂,特权制度也催生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在这样的思想政治背景下,佛教产生了。其次本文论述了“无我”思想的理论依据——缘起论。缘起论揭示了人生的无常性与无我性,即世间无我,只有因果。然后本文分析了人类根深蒂固的有我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人类的自我意识使人类成为有我的存在,它在赋予人神性的同时,又把人抛入了悲惨的境地。人类有我的对象性思维模式,造成了人与世界的断裂,也造成了人自身的分裂。人类的自我意识使人成为被抛弃的存在,是人类无助感与绝望感产生的根源。最后,本文分析了无我思想对于诊治时代弊病的积极意义。因此,对佛教的“无我”思想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出佛教思想的古老智慧,从而为现代人面临危机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探索,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Sakyamuni, the founder of Buddhism,has many teachings, one of his most important theory is anatman. Everybody aways thinks that there is an ego existing in this world, and there is avidya in people's heart, and then there is desire, anger, ignorance, jealousy and pride. Avidya is the condition of confusing the permanent, pure, blissful and the Self with that which is impermanent, impure, painful and the not-self. The thought anatman is trying to bring all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out of the slumber of ignorance and bring them nearer to the facts of reality。Sakyamuni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ain of the realistic life,and try his best to find a way to make people's life a little happy,and finally he found the way,that is anatman. The Buddhist thought anatman point out the the essence of life frankly,the world is aways changeable,and the life is illusory. Recognizing this, people will wipe out his ego-mind, and obtain the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The Buddhist thought anatman requires people turn his attention to his heart inside, rather than the world outside. This point reflects the humanistic care of Buddhism.
     This article will analysis the anatman thought from four aspects. Firstly we will discuss the the thought background. There were many philosophy schools in the times which Buddha lived in.Making full use of the intellectual resources, Buddha established his original theory of anatman.And then we will introduce the political background,that is caste system in India. secondly this peper talk about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anatman, that is Dependent Origination. According to Dependent Origination,there is no ego in this world,there is only karma and no other things. Thirdly this parper analysised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an ego in people's thought. The self-consciousness makes human a divinity exsist, and at the same time brings people to a miserable condition. The self-consciousness is the root of helpless and despair. At las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the thought anatman.
引文
1 尹立、许孟青:《佛教的“我”与“无我”》,《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 王珍:《对汉译阿含佛教经典“无我”概念的思考——兼及佛教无神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 邓曦:《早期佛教的业报轮回与无我》,《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 杨勇:《论<俱舍论>无我理论的再诠释》,《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 梁劲泰:《佛教“无我”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 楼宇烈:《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 楼宇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4卷第1册》,中华书局,1992年。
    2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学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3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
    4 多识仁波切:《活佛说佛》,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
    5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6 李尚全:《汉传佛教概论》,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
    7 约翰·布洛菲尔德:《西藏佛教密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
    8 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9 日慧法师:《佛家四大部派宗义讲释》,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10 霍韬晦:《现代佛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 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
    12 杜继文:《佛教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13 石峻主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4册》,中华书局,1983年。
    14 [日]小野秀原:《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15 觉醒主编《佛教与生态文明》,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1 王锋:《佛教的生态思想及现实意义》,《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2 魏德东:《佛教的生态观》,《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3 陈红兵:《论佛教的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 朱险峰:《儒佛两家的生态观》,《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 刘丽娜:《浅谈佛教理想生态观及其特征》,《魅力中国》,2010年第14期。
    6 董晓涛:《佛教生态思想研究述评》,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7 曾蔚:《和谐生态,从心开始——佛教生态伦理的建构》,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8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9 张怀承:《无我与涅槃:佛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 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 刘俊哲等: 《藏族道德》,民族出版社,2003年。
    12 陈少明等:《近代中国思想史略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3 [日]和辻过哲郎:《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华宇出版社,1988年。
    14 林国良、江婵:《<起信论>之争后梁启超的佛学思想探微——暨论佛教的“无我”观背景下如何建立道德主体》,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9期。
    15 张仕颖:《基督教的“无我”与佛教的“无我”》, 《基督教文化学刊第14辑神学与公共话语》,2006年。
    16彭彦琴、江波、杨宪敏:《无我:佛教中自我观的心理学分析》,《心理学报》,2011年第2期。
    ①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4—85页。
    1 5.DasguPta,A History of Indian philsophy,Vol.1,Delhi1975,page26.
    1 缘起,亦名缘生。“因缘生起”的略称。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或条件。佛教常用“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来说明缘起的理论。
    2 生死本属一事,有生方有死,了生即了死,了生死即了却恐怖和畏惧,了却苦难,获得解脱。
    3 大正新修大藏经《长阿含经》卷
    4 乾隆大藏经《杂阿含经》卷五十。
    1 大正新修大藏经卷33。
    1 大正新修大藏经《长阿含经》卷
    1 方立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6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6年,第66页。
    1 方立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6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6年,第110页。
    2 乾隆大藏经《杂阿含经》卷五十。
    1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卷一。
    2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卷一。
    3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卷一。
    4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卷一。
    1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053期之《佛教根本问题研究1》,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309页。
    1 乾隆大藏经《杂阿含经》卷五十。
    1 乾隆大藏经《杂阿含经》卷五十。
    2 乾隆大藏经《杂阿含经》卷五十。
    3 乾隆大藏经《杂阿含经》卷五十。
    1 大正新修大藏经《长阿含经》卷一。
    1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053期之《佛教根本问题研究1》,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309页。
    1 姜生:《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第173页。
    2 姜生:《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第174页。
    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第138页。
    4 姜生:《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第174页。
    5 段新明:《从对象性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看现代性的本质特征》,《兰州学刊》,2004年第6期。
    6 姜生:《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第174页。
    1 [德]海德格尔:《诗人何为·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293页。
    1 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320页。
    1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第80页。
    1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第78页。
    2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第80页。
    3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第82页。
    4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第79页。
    1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第79页。
    1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83。《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
    2、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东方出版中心,2009。
    3、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73。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6、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7、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8、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0、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1、[荷兰]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裴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2、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下)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13、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4、霍韬晦:《绝对与圆融》,联经出版社,台北,1982。
    15、南怀瑾:《如何修正佛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楞严大义今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6、薛克翘:《佛教与中国文化》,昆仑出版社,2006。
    17、张曼涛主编:《佛教逻辑与辩证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8、谢龙编:《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人民出版社,2012。
    19、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0、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1、梁漱溟:《印度哲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2、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3,齐鲁书社,1991。
    23、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印顺:《佛法概论》,正闻出版社,1990。
    25、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6、季羡林:《佛教十五题》,中华书局,2007。
    27、黄心川:《印度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任继愈主编)附录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8、陈兵:《重读释迦牟尼》,橡树林文化出版社,2003。
    29、陈兵:《佛陀的智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0、赖永海:《佛学与儒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1、姚卫群:《印度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2、姚卫群:《佛学概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33、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4、杨曾文:《佛教的起源》,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
    35、吴学国:《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6、任厚奎,罗中枢主编:《东方哲学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37、高扬,荆三隆:《印度哲学与佛学》,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
    38、崔连仲:《释迎牟尼:生平与思想》,商务印书馆,2001。
    39、李林:《退回释尊之侧:当代佛学思想片段》,华夏出版社,2008。
    40、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概论》,商务印书馆,1947。
    41、阿部正雄著,张志强译:《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2、松本史朗著,肖平、杨金萍译:《缘起与空——如来思想批判》,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6。
    1、傅新毅:《原始佛教缘起无我语义下的心识论》,《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梁劲泰:《佛教“无我”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温金玉:《菩提树下的智慧一佛陀到底悟了什么》,《五台山》,2007年第4期。
    4、乔凤杰:《从缘起论到解脱》,《船山学刊》,2004年第2期。
    5、黄玉顺:《“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国学论衡》第三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6、李建欣:《<奥义书>“梵我合一”思想简析》,《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
    7、曾琦云:《“无我”论》,《佛教文化》,2005年第2期。
    8、艾畦:《“诸法无我”辨析》,《南开学报》,1996年第1期。
    9、王英:《藏传佛教“无我”论及其现代意义》,《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0、邓曦:《早期佛教的业报轮回与无我》,《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1、赖大仁:《佛教人生哲学的认识与评价》,《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3期。
    12、方立天:《印度人生哲学略论》,《长白论丛》,1996年第4期。
    13、姚卫群:《佛教的“涅槃”与“世间”关系观念》,《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4、张三夕:《生死涅槃说探讨——佛教的死亡意识分析》,《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15、单正奇:《佛教涅槃思想之演变》,《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6、尹立、徐梦青:《佛教的“我”与“无我”》,《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7、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中“我”的观念》,《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8、袁经文:《如来藏“我”与“无我”义考》,《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5期。
    19、霍韬晦:《佛教的现代智慧》,原载《法音》,1987年第4期。
    20、张力力:《原始佛教的“无我”论与“十四无记”》,《五台山研究》,1994年第4期。
    21、方立天:《中国佛学的现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2、黄俊威:《自我四位说与佛教破我观念的症结》,《佛教哲学研究》,2010年第3期。
    23、董西彩:《“自我”与“无我”——心理学与佛学的自我观比较之
    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5。
    24、姜生:《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
    25、姜生:《吾心便是宇宙——论人的精神世界》,《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年第3期。
    26、陈兵:《无我观与自我意识的建立》,《法音》,2007年第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