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东南亚华侨华人是中国的海外移民,基于共同的血缘与文化,部分东南亚华侨华人程度不等地参与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中国对其海外生存与发展也曾予以特别关注。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华侨虽为中国公民但常居海外,而华人则已然是外国公民,因而他们只要与中国发生关系,就必然跨越国界并受到一系列国际因素的影响。在影响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所有国际因素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互动而成的国际体系至为重要,因为它对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影响最深远、作用最持久。
     从国际体系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属于体系内的单位互动,是体系内单位行为的结果。根据结构主义理论,结构是体系制约单位行为的关键性因素,因而,国际体系对单位互动的影响是通过结构对单位行为的塑造来完成的。由此可见,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不仅要受到中国与华侨华人居住国共同建构的国际体系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不是由体系本身直接施加的,而是通过体系结构对中国、东南亚华侨华人及其居住国三者行为的塑造来最终完成的。至于体系结构对这三者行为的制约,则都表现为理性基础上的“结构选择”。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东南亚华侨华人及其居住国三者基于自身利益根据国际体系的结构逻辑而展开的理性互动结果。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is China's overseas migrants, based on common origin and culture, Par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have been involved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a, while China also has been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ir foreign life and development. Since some of them mainly live abroad and some even have gained the Foreign citizenship,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s relations will Inevitably be influenced by a list of international factors. Among all these factor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m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China and the residence country of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because the influence of which is the largest and everlasting.
     Judging from the aspect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belongs to the interaction of units in a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theory, structure is the key factor in restricting the actions of units. Therefore,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fluences the unit-interaction by molding the unit-action with the help of structures.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is influen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constructed by China and the residence country. However, the influence is not exerted by the system itself, but by the system structure, which moulds the actions of China,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ir residence country in Southeast Asia. The restriction of the structure manifests itself as a structural option based on ra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fundamentally, is the outcome of the rational interaction among China,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ir residence country based on their respective interests as required by the structural logic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引文
1李安山等:《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8-9页。
    2《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9-01(04)。
    3《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8-22(01)。
    4梁宇广:《东盟华人华侨兴起回乡祭祖热》,新华网2010-4-6。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0-04/06/c_1219440.htm
    5梁志明:《世纪之交中国大陆界关于华侨华人的研究》,华声龙脉网2001-12-28。
    6详见《“华学专家”北大聚谈“华侨华人学”学科建设》,华声龙脉网2003-9-16。
    7[美]斯坦利·霍夫曼著:《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8蔡北华主编:《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9庄国土著:《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10吴前进著:《国家关系中的华侨华人和华族》,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11李亦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并举办‘海外华人研究研讨会’祝贺词——兼谈海外华人研究的若干理论范式》,郝时远主编:《海外华人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12庄国土著:《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3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Macmillan,1977, pp.9-10.
    Aron Raymond, Peace and War, New York:Doubleday,1966, p.94.
    16 Kenneth Waltz, " Theor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dison-Wesley Press,1979, p.40.
    17 Kenneth Waltz, " Theor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dison-Wesley Press,1979, pp. 71-72.
    18[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译者前言第23-25页。
    19朱杰勤著:《东南亚华侨史》(外一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页。
    20王赓武著、杨楠译:《南海贸易与南洋华人》,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09页。
    21转自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文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22阎学通 孙学峰著:《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23程希:《关于目前华人华侨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4陈传仁:《海外华人的力量: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25梁启超:《饮冰室全集》,上海1936年版,第3卷,第8册,第1-5页。转引自周南京:《风雨同舟——东南亚与华人问题》,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版,第372-373页。
    26李长傅:《中国殖民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序言第1页。
    27[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06页。
    James Dougherty and Robert Pfaltzgraff,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Haper and Row, Publishers,1981. P.134.
    29[美]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林伟成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译者的话第1页。
    30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一第1页。
    Paul R.Viotti and Mark V. Kaupp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Realisn, Pluralism, Globalism. New York:Macmillan,1993.
    32[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24页。
    33[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30 页。
    Kenn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1979. P.40.
    35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36[美]罗伯特·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37[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第123页。
    38[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39[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4-84页。
    40[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9-95页。
    41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42[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43[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44[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Martin Wight, Systems of States,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7, p.33,83-85.
    46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0页。
    47吕颐浩:《忠穆集》卷2,舟揖之利。
    48方豪:《中西交通史》第二卷,第27页。
    49[美]约翰·F·卡迪:《东南亚历史发展》,姚南泽,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页。
    50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51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52[宋]赵汝适:《诸蕃志校释》,杨博文校释,中华书局2000版,第35页。
    53单纯:《海外华人经济研究》,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54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193页。
    55[澳]王赓武:《东南亚与华人——王赓武教授论文选集》,姚南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99页。
    56[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第13页。
    57[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58[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22页。
    59[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41页。
    60[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09页。
    61[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62刘鸣著:《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63[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30页。
    64[美]丹尼斯·朗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 3页。
    65陈岳:《国际政治学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102页。
    66王赓武著:《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239页。
    67张承武:《<清代韩中朝贡关系综考>评介》,《思与言》,第5卷第6期,1967年。
    68魏北华:《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69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70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3-87页。
    71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72《元史》卷10,《世祖记七》,第204页。
    73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74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75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76马端临:《文献通考》,转引自卢苇:《中外关系史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页。
    77章深:《宋朝与海外国家的赐贡贸易》,《学术研究》,1998年第6期,第62页。
    78朱亚非:《风雨域外行——探寻古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遗迹》,出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137页。
    79[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80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81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82转引自方豪:《中西交通史》第三卷,第37页。
    83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84王赓武:《明朝对外关系:东南亚》;[英]崔瑞德、[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85《明史》卷三二四,《真腊传》。
    86孔远志、杨康善:《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9页。
    87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88卢苇:《中外关系史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89王赓武:《南海贸易与南洋华人》,姚南译,中华书局1988年,第209页。
    90王赓武:《明朝对外关系:东南亚》;[英]崔瑞德、[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91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92转引自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93[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渤泥条。
    94[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贸易。
    95《宋史》卷四八九,《阇婆国传》。
    96《明史》卷三二四,《真腊传》。
    97[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勾栏山条。
    98[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三岛条。
    99[元]周达观:《真腊风十记》,器用。
    100《文献通考》卷三二五,《高句丽》。
    101王赓武:《南海贸易与南洋华人》,姚南译,中华书局1988年,第213页。
    102[明]马欢:《瀛涯胜览》,古城国。
    103[明]马欢:《瀛涯胜览》,爪哇国。
    104建溪:中国人何时开始侨居海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8-22(06)。
    105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外一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页。
    106[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乌爹条。
    107[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流寓。
    108[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贸易。
    109《明史》卷三二四,《三佛齐传》。
    110陈碧笙:《世界华侨华人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111方金英:《东南亚“华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案例研究》,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12陈国栋:《东亚海域一千年——历史上的海洋中国与对外贸易》,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113王赓武:《中国与海外华人》,天津编译中心泽,商务印书馆(香港)1994年版,第97页。
    114钱平桃、陈显泗:《东南亚舞台上的华人与华侨》,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115梁志明:《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的分期与发展进程》,《东南亚研究》,1999年第4期,第80页。
    116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117 J. K. Fairbank and S. Y. Teng, 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6(2),1941.
    118[美]马+:《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版,第45页。
    119张铠:《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76-77页。
    120赵佳盈:《中国近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121王小甫、范思实、宁永娟:《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122王小甫、范思实、宁永娟:《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123赵佳盈:《中国近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124《明史》卷三二五,《满剌加传》。
    125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外一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3页。
    126王赓武著:《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127《明世宗实录》卷38。
    128《明世宗实录》卷54。
    129《明世=宗实录》卷154。
    130《明神宗实录》卷278。
    131周南京等:《世纪华侨华人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132《明史》卷三二三,《吕宋卷》。
    133周南京等:《世纪华侨华人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134《清世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第1026页。
    135[新]尼古拉斯·塔林:《剑桥东南亚史(第一卷)——从早期到公元1800年》,贺圣达等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136章开沅:《清通鉴》(一),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1241页。
    137章开沅:《清通鉴》(一),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650页。
    138《清朝文献通考》(雍正五年上谕)
    Mona Lohanda, The Kapitan Cina of Batavia 1837-1942:A History of Chinese Establishment in Colonial Society, Penerbit Djambatan,2001, p.19
    140李长傅:《南洋华侨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32页。
    141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Asian Trade and European Influence, p.268.
    143施雪琴:《早期东南亚华人资本:历史机遇与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4页。
    144庄国土:《早期东南亚各殖民政权对华侨政策的特点》,《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第59页。
    145[新]尼古拉斯·塔林:《剑桥东南亚史(第一卷)——从早期到公元1800年》,贺圣达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7页。
    146陈荆和:《十六世纪之非律宾华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东南亚研究室1963年版,第4页。
    147[新]尼古拉斯·塔林:《剑桥东南亚史(第一卷)——从早期到公元1800年》,贺圣达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7页。
    148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5-56页。
    149《明史》卷三二三,《吕宋卷》。
    150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编:《华侨华人概述》,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151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152转引自龙登高:《跨越市场的障碍:海外华商在国家、制度与文化之间》,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153[新]尼古拉斯·塔林:《剑桥东南亚史(第一卷)——从早期到公元1800年》,贺圣达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7页。
    154建溪:《番薯是谁引进的?》,《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7-28(06)。
    155建溪:《中国人何时开始侨居海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8-22(06)。
    156[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一八六一——八九三年屈从时期》,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157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外一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1页。
    158陈瀚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页。
    159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191页。
    Victor Purcell, " The Chinese in Malaya",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 ⅹⅰ
    Victor Purcell, " The Chinese in Malaya",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11
    162崔贵强:《新加坡华人——从开埠到建国》,教育出版私营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1页。
    163任贵祥,越红英:《华侨华人与国共关系》,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64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5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7页。
    165[美]马十:《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一八六一一八九三年屈从时期》,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处版,第176-177页。
    166陈瀚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13页。
    167陈瀚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书局1985年版,第52页。
    168牛创平,牛翼青:《近代中外条约选析》,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169张铠:《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170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设领事保护华民疏》,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7页.
    171《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六十七。
    172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保护华民疏》,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5页.。
    Yen Ching hwang, "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Late CH' ing Economic Mordernization",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16, No.2,1982, pp.217-232.
    174张之洞:《西广广总督张之洞奏派员访查南洋华情形并拟设领事摺》,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3页.
    175《东方杂志》第四年第十期,1907年10月30日,转引自任贵祥,赵红英:《华侨华人与国共关系》,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176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188页。
    177 Tan Chee Beng. The Baba of Melaka:Culture and Identity of a Chinese Peranakan Community in Malaysia, Published by Pelanduk Publications(M)Sdn Bhd, Malaysia,1988.P16.
    178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薛福成请中明新章豁除海禁折》,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2页.。
    179转引自曹云华,许梅,邓仕超:《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参与》,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80布莱司:《马来亚华侨劳工简史》,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编《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7年第2期,第5页。
    181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2页。
    182龙登高:《跨越市场的障碍:海外华商在国家、制度与文化之间》,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183何桂清:《钦差大臣何桂清奏上海洋人拐骗华工出洋激成众怒折》,陈瀚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18页。
    184张之洞:《两广总督张之洞、出使大臣张荫桓奏派王荣和、余镌查访南洋各埠侨工情形筹设领事摺》,陈瀚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第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7页。
    185钱平桃,陈显泅:《东南亚舞台上的华人与华侨》,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186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2页。
    187王赓武:《东南亚与华人——王赓武教授论文选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36页。
    188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189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编:《华侨史论文集》第2集,第133页。
    190张振鹍:《论不平等条约一兼析<中外旧约章汇编>》,《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23页。。
    191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5期,第17页。
    192柯伟林:《中国的国际化:民国时代的对外关系》,魏力译,陈意新校,《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12月号,第44期。
    193谢显益:《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194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192页。
    195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209页。
    196转引自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米西亚华侨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21页。
    197[英]D·G·E·霍尔:《东南亚史》(下册),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26页。
    198华侨革命史编纂委员会编:《华侨革命史》(上),台北止中书局1981年版,第111页。
    199乔印伟、黄小坚:《海外华人社会的变迁》,《国际论坛》2007年第2期,第51页。
    200庄国土:《鸦片战争后东南亚华侨的人口结构》,《南洋问题研究》,1994年第1期,第1-5页。
    20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12页。
    202陈碧笙:《世界华侨华人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页。
    203黄慰慈、许肖生:《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页。
    204姚会元:《近代华侨对祖国的经济贡献》,《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34页。
    205林金枝:《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206林金枝:《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207姚会元:《近代华侨对祖国的经济贡献》,《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35页。
    208王赓武:《东南亚与华人——王赓武教授论文选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44页。
    20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米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年版,第1-2页。
    210[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书店1998年版,第331页。
    211陶文钊:《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一卷(上),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212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13页。
    213任贵祥:《华侨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页。
    214谢显益:《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215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3-254页。
    216廖承志:《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的发言》,1957年4月30日,国务院侨办编:《党和国家领导人论侨务工作》,1992年版,第224页。
    217胡之信:《中国共产党统战线史》,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17页。
    218陈希:《从‘双重国籍’的放弃看中国侨务与外交的关系》,《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第62页。
    219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220杨公索:《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1949-2001)》,[香港]励志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22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
    222彭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80-9-14(1)
    223染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224贺圣达、王文良、何平:《战后东南亚历史发展——1945-1994)),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22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09页。
    226廉正保、王景堂、黄韬鹏:《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1949-1955》,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384页。
    227转引自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古代——1949)》,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2页。
    228黄昆章:《印尼华侨华人史(1950-2004)》,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29[澳]约瑟夫·A·凯米莱里,[澳]吉米·福尔克:《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230美]约翰·F·卡迪:《战后东南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92-95页。
    231王赓武:《中国革命与海外华人》,张铭译,《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42页。
    232染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233李树桥:《1949-1978年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第3期,第79页。
    234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页。
    235廖小健:《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比较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第72页。
    236唐慧:《印度尼西亚历届政府华侨华人政策的形成与演变》,世界知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23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02页。
    238社论:“必须重视侨务工作”,《人民日报》,1978-01-04
    239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变化研究》,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240慎明,王逸舟主编.《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213页。
    241钱平桃,陈显泗:《东南亚历史舞台上的华人与华侨》,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 441-442页。
    Victor Simpao Limlingan, The Overseas Chineses in ASEAN:Business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Vita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Manila.1986.p106
    243薛承:《改革开放以来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及其作用》,《历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6期,第32页。
    244任贵祥:《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245林金枝:《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与港澳同胞在中国大陆的捐赠》,《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54页。
    246陈菲:《现代化视野中的华人华侨与中国的关系》,《八桂侨刊》,2002年第3期。
    247[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17页。
    [1][美]肯尼迪·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信强.上海世纪出入集团,2003.
    [2][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M].刘德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美]大卫·A·鲍德温.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M].肖欢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美]詹姆斯·德·代元.国际关系理论批判[M].秦治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6][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M].张小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
    [8][美]罗伯特·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郭树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3)[M].门洪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美]阿什利·泰利斯.国家实力评估:资源、绩效、军事能力[M].门洪华,黄福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1][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2][澳]约瑟夫·A·凯米莱里,[澳]吉米·福尔克.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M].李东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3][英]贾斯廷·罗森伯格.市民社会的帝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批判[M].洪邮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4][美]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M].林伟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5][美]肯尼思·W·汤普林.国际关系中的思想流派[M].梅仁,王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6][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7][美]约瑟夫·拉彼德,[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文化与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M].金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18][美]罗伯特·基欧汉.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M].门洪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9][美]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M].袁正清.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0][美]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M].刘东国,于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3]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4]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5]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6]资中筠.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7]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8]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2)[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9]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0]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1]周方银.国际问题数量化分析:理论·方方法·模型[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32]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宋]赵汝适.诸蕃志[M].杨博文.北京:中华书局,2000.
    [2][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校释[M].苏继庼.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明]张燮.东西洋考[M].谢方.北京:中华书局,2000.
    [4][明]马欢.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M].万明.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5]冯承均.中国南洋交通史[M].谢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英]崔瑞德,[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下)[M].杨品泉,吕昭义,吕昭河,陈永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8][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3)[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9][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刘尊棋.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0]王绍坊.中国外交史(1840-1911)[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11]吴东芝.中国外交史(1911-1949)[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12]谢显益.中国外交史(1949-1979)[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13]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14][新]尼古拉斯·塔林.剑桥东南亚史(第一卷)—从早期到公元1800年[M].贺圣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15][英]D·G·E·霍尔.东南亚史(上/下)[M].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6]余定邦.东南亚近代史(2)[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7][美]约翰·F·卡迪.战后东南亚史[M].姚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8][美]约翰·F·卡迪.东南亚历史发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9]贺圣达,王文良,何平.战后东南亚历史发展(1945-1994)[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
    [20]聂德宁.近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史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1]贺圣达,陈明华,马勇,孔建勋.世纪之交的东盟与中国[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2]潘一宁.国际因素与当代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4.
    [23]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4]黄阿玲.中国印尼关系史简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7.
    [25]陈乔之.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6]曹云华,唐翀.新中国—东盟关系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27][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28]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49-1972)[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9]陶文钊.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一卷<上/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0]周恩来.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31]杨公索.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1949-2001)[M].香港:励志出版社,2002.
    [32]廉正保,王景堂,黄韬鹏.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1949-1955[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
    [33]梁守德.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国际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4]徐成芳.和平方略—中国外交政策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35]钱其琛.外交十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6]李慎明,王逸舟.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王赓武.东南亚与华人—王赓武教授论文选集[M].姚楠.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2]王赓武.南洋贸易与南洋华人[M].姚楠.香港:中华书局,1988.
    [3]王赓武.历史的功能[M].姚楠.香港:中华书局,1990.
    [4]王庚武.中国与海外华人[M].天津翻译中心.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5]王庚武.王庚武自选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王赓武.移民与兴起的中国[M].香港:八方文化创作室,2005.
    [7]李长傅.中国殖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8]陈碧笙.世界华侨华人简史[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9]陈浩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1/2/4/5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M].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11]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吴前进.国家关系中的华侨华人和华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3]周南京.华侨华人问题概论[M].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14]单纯.海外华人经济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15]陈乔之.华侨华人社会经济研究[M].香港地平线出版社,1998.
    [16]颜清湟.海外华人的社会变革与商业成长[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17]龙登高.超越市场的障碍:海外华商在国家\制度与文化之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8]任贵祥.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9.
    [19]任贵祥.华侨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0]任贵祥,赵红英.华侨华人与国共关系[M].武汉出版社,1999.
    [21]陈传仁.海外华人的力量:移民的历史和现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22]文思.回国抗战:奔赴延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3]黄晓坚,赵红英.海外侨胞与抗日战争[M].北京出版社,1995.
    [24]林金枝.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25]黄慰慈,许肖生.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26]任贵祥.孙中山与华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7]朱亚非.风雨域外行—探寻古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足迹[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28]林金枝.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29]刘华.华侨国籍问题与中国国籍立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30]毛起雄,林晓东.中国侨务政策概述[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
    [31]张唯,张洪波.华侨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2]袁丁.晚清侨务与中外交涉[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33]黄枝连.东南亚华族社会发展论—探索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东南亚的关系[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4]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
    [35]方金英.东南亚”华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一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案例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36]邱格屏.世外无桃源:东南亚华人秘密会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7]钱平桃,陈显泗.东南亚历史舞台上的华人与华侨[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8]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外一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9]吴凤斌.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40]温广益.”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41]唐礼智.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外直接投资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42]黄滋生,温北炎.战后东南亚华人经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43]王望波.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44]周南京.风雨同舟一东南亚与华人问题[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
    [45]张开玖.亚洲新工业化与华人企业[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46]曹云华,许梅,邓杜超.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参与[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2004.
    [47]黄昆章.印尼华侨华人史(1950-2004)[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8]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9]曾玲.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50]林勇.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比较研究(1957-2005)[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51]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古代至1949)[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2]陈衍德.闽南海外移民与华侨华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53]杨学嶙.改革开放与福建华侨华人[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54]蔡苏龙.侨乡社会转型与华侨华人的推动:以泉州为中心的历史考察[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55]杨辉.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56]杨辉.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社,2004.
    [57]唐慧.印度尼西来历届政府华侨华人政策的形成与演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58]韩方明.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
    [59]毛起雄.当代国内外侨情与中国侨务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60]郭梁.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公司,1990.
    [61]李安山.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展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2]郝时远.海外华研究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3]国务院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侨务[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4]钱江,纪宗安.世界华侨华人研究(第1辑)[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1]李少军.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北京:2005(2).
    [2]罗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J].社会观察,北京:2004(9).
    [3]徐雅丽.国际关系思想传统与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J].欧洲研究,北京:2005(1).
    [4]卜翔国.国际体系进程释义[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2005(1).
    [5]周方银.假设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J].国际论坛,北京:2004(5).
    [6]庄国土.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结华侨华人态度和政策的变化[J].南洋问题研究,厦门:2000(3).
    [7]莫尚福.菲律宾华人与中国菲关系[J].东南亚纵横,南宁:1999(5、6).
    [8]蔡玮.中共侨务政策的回顾与发展趋势[J].中国大陆研究,台北:2000,43(6).
    [9]郑普弘.文革时期中国的海外华侨政策[J].南洋资料译丛,厦门:1996(2).
    [10]庄国土.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结华侨华人态度和政策的变化[J].南洋问题研究.厦门:2000(3).
    [11]林金枝.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与港澳同胞在中国大陆的捐赠[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北京:1996(4).
    [12]章深.宋朝与海外国家的赐贡贸易[J].学术研究.北京:1998(6).
    [13]孔远志,杨康善.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侨华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北京:2005(3).
    [14]梁志明.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的分期与发展进程[J].东南亚研究.广州:1999(4).
    [15]施雪琴.早期东南亚华人资本:历史机遇与现代世界体系理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北京:2000(3).
    [16]庄国土.早期东南亚各殖民政权对华侨政策的特点[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北京:1994(4).
    [17]林金枝.略论华侨产生发展变化的几个时期[J].八桂侨史.南宁:1993(3).
    [18]韩小林.论清代华侨政策的演变[J].嘉应大学学报.梅州:1995(3).
    [19]庄国土.鸦片战争后东南亚华侨的人口结构[J].南洋问题研究.厦门:1994(1).
    [20]陈菲.现代化视野中的华人华侨与中国的关系[J].八桂侨刊.南宁:2002(3).
    [21]姚会元.近代华侨对祖国的经济贡献[J].广东社会科学.广州:1985(4).
    [22]陈希.从”双重国籍”的放弃看中国侨务与外交的关系[J].东南亚研究.广州:2004(3).
    [23]陈乔之.华人认同东南亚社会研究[J].东南亚研究.广州:1992(2).
    [24]王赓武.中国革命与海外华人[J].张铭.华人华侨历史研究.北京:2001(2).
    [25]李树桥.1949-1978年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北京:2000(3).
    [26]廖小健.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比较研究[J].史学月刊.北京:2004(3).
    [27]薛承.改革开放以来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及其作用[J].历史研究与教学.北京:2006(6).
    [1]Kenn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Reading, Mass. Addison -Wesley,1979.
    [2]Martin Wight, Systems of States,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7.
    [3]Paul R.Viotti and Mark V. Kaupp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n, Pluralism, Globalism. New York:Macmillan,1993.
    [4]Wang Gungwu, China and the China Overseas, Time Academic Press, Singapore 1992.
    [5]Wang Gungwu, Community and Nation:China, Southeast Asia and Australia, Singapore 1992.
    [6]Stephen Fitzgerald, 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A Study of Peking's Changing Policy 1949-197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7]Leo Suryadinata, China and the ASEAN States:the Ethnic Chinese Dimension,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85.
    [8]Franz Schurmann, Chinese Overseas-Acting Global, Thinking Local, A Paper Presented to ISSGO Conference in Xiamen, Nov.1996.
    [9]Yen Ching Hwang, Ch'ing'Sale of Honors and the Chinese Leader-ship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77-1912, i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1, No.2,1970.
    [10]Comber, L.,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 New York,1959.
    [11]Heng Pek Koon, Chinese Politics in Malaysia:A History of the 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Singapo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2]Hodder, R., Merchant Princes of the East:Cultural Delusions, Economic Success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Chichest: John Wiley & Sons,1996.
    [13]Wang Gungwu, The Chinese Overseas from Earthbound China to the Quest for Autonom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4]Yen Ching hwang, "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Late CH' ing Economic Mordernization",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16, No.2,1982.
    [15]Victor Simpao Limlingan, The Overseas Chineses in ASEAN:Business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Vita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Manila.1986.
    [16]Tan Chee Beng. The Baba of Melaka:Culture and Identity of a Chinese Peranakan Community in Malaysia, Published by Pelanduk Publications (M) Sdn Bhd, Malaysia,1988.
    [17]Mona Lohanda, The Kapitan Cina of Batavia 1837-1942:A History of Chinese Establishment in Colonial Society, Penerbit Djambatan,2001.
    [18]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Malaya,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