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期货市场特征对中国CER期货市场建立的必要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The Research to the Necessit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ER Futures Market in Chin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tures Market
  • 副题名:关于CER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 英文副题名:The Empirical Study on Price Discovery Function of CER Futures Market
  • 作者:刘兴龙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金融学
  • 中文关键词:碳经济 ; CER ; 期货市场
  • 英文关键词:Carbon Economy ; CER ; Futures Market
  • 学位年度:2011
  • 导师:蒲果泉 ; 陈康
  • 学科代码:020204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11-04-01
摘要
当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时候,世界各国为了解决气候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两部对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部公约的签订,为世界各国之间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使温室气体排放权具有了商品的属性,可以像商品那样被买卖,从而孕育出了一种崭新的、与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经济体系——碳经济。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进行清洁发展项目(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三种合作机制中的一种)的开发。而且我国原来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现在中国开展CDM项目的潜力非常的巨大。而且,政府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希望借CDM项目之机,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转型。所以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中国近几年在CDM项目上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各种碳交易所纷纷建立起来,CDM项目的开发数量以及CER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核证减排量。CDM项目所产生的碳减排量,经国际机构认证之后就变成了核证减排量)的交易量越来越多。所以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对我国的CDM项目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建立CER期货市场的方式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碳交易所的必要性,对认清当前我国CDM项目的发展现状,看清未来CDM项目发展前景及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是必要的。为此本文通过运用资料检索的方法研究了我国CDM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CER期货市场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CER期货市场本身的特性进行了实证的检验,最后给出了一些有关CER期货市场与众不同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从我国CDM项目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当前的国际形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对中国CDM项目发展现状的认识。本文认为我国CDM项目在交易的主体(供给方与需求方)以及碳交易市场建设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现在中国CDM项目的开发量在世界上占有最大的比重,可以为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现货供给;而国际基金作为碳排放权的购买者,也逐渐的大举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碳交易市场上的对手方,国内的碳基金也逐渐建立起来,使市场交易更加的活跃;在碳交易市场方面,已建成了五家交易所,还有很多交易所在申批建设中。而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国CDM项目发展的不足也有很多:只有现货交易,受制于现货周期长的特点,碳市场的交易并不多;人们虽逐渐接受CDM项目,但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已建立的碳交易所交易方式简单,手段单一,无法进行风险的回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CER生产国,却对CER的价格毫无影响力,整个中国市场受制于人。与此同时,展望未来的国际形势,特别是哥本哈根会议时中国的主动减排以及坎昆气候大会未能达成发达国家减排的新目标,这些都对中国未来的碳项目发展以及碳交易市场建设带来了阴影,但从长远来看,碳经济必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
     其次本文探讨了现阶段建立CER期货市场中国已具备的条件,以及CER期货市场建立之后会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有很多年,有了现货交易的经验,并有了完整的组织碳交易的体系,也就是有了CER的一级现货市场;而且中国有五家规范并长期运营的期货市场,虽然它们并没有进行碳排放权方面的交易,但在期货交易制度的制定、期货交易平台的建设以及管理人员和交易人员的培训方面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以资借鉴;而且中国的金融业监管体系建设已很完善,可以提供有效的法律监管。在CER期货市场建立之后,会对中国目前碳市场发展现状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可以为现货市场提供有效的避险手段;第二,因为期货交易的杠杆原理及期货市场本身的吸引力,可以起到活跃碳市场的作用;第三,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促进CER合理价格的形成,为中国争取CER的定价权发挥有效的作用;第四,期货市场的建立,会让中国的碳交易体系更加的完善,更能吸引金融机构的参与,促进金融产品的开发,活跃市场;第五,一个完善的、统一的碳市场可以发挥它广泛影响力,特别是对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可以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促进。以上的理论分析能否实现,最重要的还是看CER期货市场是否和普通的商品期货市场一样,有价格发现功能,所以接下来就是对CER期货市场进行实证检验。
     在这一部分,首先检验了CER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发现二者并没有表现出价格发现的功能,在CER价格的形成过程中,还是现货价格起着主导的作用。接着对市场上最重要的两种碳产品CER与EUA的期货价格进行了分析,借此寻找两种产品之间的相关影响关系,发现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CER期货价格对EUA期货价格的影响更大。随后又对欧洲成熟碳市场上EUA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检验,发现EUA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了发挥,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是相关引导的,而且在价格形成的过程中,期货价格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这与一般商品期货市场特征一致。说明碳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CER期货市场只所以没有展现出价格发现功能,可能的原因就是CER期货市场发展不完善,CER的最大生产国中国、印度等国都没有参与到CER期货市场中来。
     最后本文就CER期货市场与一般的商品期货市场不同的地方,给出了一些建议。中国应当在现有的CER现货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期货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整合全国的资源,对内更好的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对外更好的施展中国的影响力。对CER这种新生产物来说,它的特点和运作方式还不为人们所熟悉,而且在注册的时候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并需要和国际机构进行交流,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压力太大,所以建立中介机构非常的必要,而对它的规范更加重要。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通过赤道原则对银行的投资进行规范,即可以促进银行自身的转型,也可以加快整个国家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战略的实施。而且银行的参与,必将大利促进碳领域金融产品的开发,促进这个市场的更快发展。建立CER期货市场的同时,中国就应该借助人民币国际化之大好时机,努力使其影响力放射,特别是对东南亚国家。发展碳经济需要大量资金的投资,而中国国内的流动资金又非常的充足,中国应当大力建设一批碳基金,即投资了碳项目,又实现了资金的有效利用。
     本文在注重资料整理的同时,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还引进了大量的检验方法,如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通过这些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CER期货市场的一些特点。通过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检验,证明了中国CER期货市场建立的必要性,为中国建立CER期货市场提供了支持。
     本文的创新有:
     (一)以前的学者大都是研究的CER现货市场相关的问题,即便有一些提到了CER期货市场,但都是一提即过,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只针对CER期货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力求为中国建立CER期货市场提供支持。
     (二)以前的学者对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的国际碳市场的情况都只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没有利用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的检验。本文就是从实证的角度,利用市场的数据,对现今国际碳市场主要产品CER与EUA的关系及他们自身的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性进行了研究。
     (三)以前的学者主要是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给出了中国建立碳市场的建议。本文没有再在这个成熟的话题上进行分析,而是从发展CER期货市场本身的条件和影响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中介机构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碳基金的建设等。
     本文的不足之处有:
     由于受到个人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碳市场可能和一些传统的能源市场如石油、煤炭等市场存在相关影响关系,本文就没有进行分析。同时,碳市场进行的大多是国际交易,受外汇市场的影响肯定很大,但本文也未能对此进行分析。这些都是将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Whe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Earth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vious,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old series of negotiations to solve the climate problem.In the end, tw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which are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economy are signed: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Kyoto Protocol. The signing of these two conventions promotes the trading of greenhouse gas among countries and Led to the birth of the carbon economy.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so China can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DM project. The origi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in China is of high consumption of energy,this make the potention of carrying out CDM projects in China is enormous. In recent years, government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ow hope that the CDM projects can help to achieve the targe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DM projects in China is very fast. At this point, the analysis of CDM project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ER futures marke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necessity of a carbon exchange, and gaining a clear idea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DM projects are necessary.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contains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part,by analyzing the achievements, shortcoming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the CDM project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form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of CDM project development.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qualification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ER futures market in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CER futures marke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In this section, the first test of the CER futures price and spot price relationship finds that they do not show a price discovery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ER price formatting and the spot price also plays a leading role. Then,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utures prices of the two most important carbon product:CER and EUA, finds the influence of CER Futures prices on the EUA futures price is more Large. Finally, testing the price discovery function of the EUA futures markets,finds that the cash price and futures price is related to guidance and futures price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rice formation,this is,the price discovery func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EUA futures markers.
     Finally, the article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ifferent places of the CER futures market from the general commodity futures market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mpilation of data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article also do empirical research by a large number of test methods, such as Granger Causality Test,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and so. by these methods, the article rules out some features of the CER futures market.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e necessity of China's CER futures market is proved, this provides support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ER futures market.
引文
[1]叶东.CDM的融资渠道[J].中国科技投资.2006,(7):24-27.
    [2]王元龙.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新机遇[N].金融时报.2009年7月18日第002版.
    [3]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07.F062.2.
    [4]孙良.论我国碳排放交易权制度的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张荣楠.碳金融:后危机时代的新博弈[N].中国能源报.2007-07-13.第02版.
    [6]葛兆强.低碳经济的本质与碳金融的发展趋势[N].上海证券报.[2010-01-16].
    [7]杨佳琛.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衍生金融产品分析[J].金融财经.2009年02期.
    [8]付玉.我们碳交易市场的建立[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2007.
    [9]于天飞.碳排污权交易的制度构想[J].林业经济.2007,(5).
    [10]程会强,李新.四个方面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J].中国科技投资.2009,(7).
    [11]李谭.CDM与碳排放交易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7,(22).
    [12]王玉海,潘绍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和趋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1).
    [13]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思考[C].2009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9.8.3-6.昆明)论文集.2009.
    [14]付璐.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之立法解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
    [15]王惠.《京都议定书》之排放权交易机制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何鹏,薛黎.中国清洁发展基金启动[N].中国证券报.2007年11月10日.
    [17]路国强.国际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排放贸易体系[J].国际瞭望.2007,(6):79-81.
    [18]王曦.论欧盟温室气体控制法律和政策的方法论意义[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10):5-9.
    [19]Alison Benjamin.Climate Change the World's Biggest Market Failure[N]. Canberra Times,December 1,2007.
    [20]John Wood.The Carbon Trading Market:Kyoto Project Credits In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J].The Banker.2006(July 1):20.
    [21]叶东.CDM的融资渠道[J].中国科技投资.2006,(7):24-27.
    [22]朱宝宪,唐淑晖.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D].北京: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术论文.2001.
    [22]王兆焕.浅谈商业银行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大力开展碳交易金融业务[J].金融经济.2009(1).
    [23]张懋麒、陆根法.碳交易市场机制分析[J].气候变化.2009(2).
    [24]任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金融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7期.
    [25]王颖,管清友.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理论、现实与选择——碳战争的实质也是金融国币战争[J].当代亚太.2009年01期.
    [26]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与实践.全球环境研究中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7]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上海经济研究[J],2008,3:39--43.
    [28]张园浩.清洁发展机制的经济学意义及其对策研究.四川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7,5:12—15.
    [29]支玲,文冰,王振,徐玉龙,彭小花.中国绿色碳基金发展现状及对策[J],西南林学院,昆明65002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91.
    [30]田光宁,华一.赤道原则与绿色金融创新.经济纵横[J],2008,6:23-25.
    [30]洪娟,陈静.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实证研究.中国物价.2010,1.
    [31]陈赵杰.欧盟排放交易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2]任捷.关于建立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ETS)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3]周卫峰.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4]江淑敏.我国碳市场构建的设想.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5]曹付强.试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