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传统婚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法,从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视角对朝鲜族传统婚礼文化进行专题研究。本研究不局限于文化事象,而是从传统与变迁、仪式的象征、仪式的功能、传承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研究。
     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结论以及正文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写论文选题的意义,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论文与相关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并且就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予以说明。
     第一章分三个部分: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总体情况进行介绍;对朝鲜族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的背景以及迁入过程进行阐述;对朝鲜族文化的构建过程及认同过程进行阐述。
     第二章分四个部分阐述朝鲜族传统婚礼。第一部分阐述朱子家礼在朝鲜的传播过程。第二部分阐述朝鲜族传统婚俗从“男归女家”过渡到“亲迎”之礼,再次折衷两者演变为“半亲迎”之礼的历史背景、实施情况以及朝鲜族中曾经存在过的几种婚姻形态。第三部分阐述过去朝鲜族传统婚礼的婚礼程序。第四部分对朝鲜族传统婚礼中的服饰、饮食、装身具的文化性质与意义进行探讨。
     第三章主要分三个阶段回顾在国家意识形态与时代变化的背景下,朝鲜族传统婚礼仪式所发生的变迁。第一阶段是迁入初期至1965年。此时期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即,迁入至1931年之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建国初期;建国初期至1965年。此时期的婚礼文化,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的总体趋势是延续了之前的朝鲜族传统婚礼文化。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朝鲜族婚俗中的一些传统被当作迷信的或封建的东西而遭废弃。婚礼程序省略化,婚礼内容简单化,传统婚礼文化处于仪式的断裂时期。第三阶段是1977年至现今。“文革”结束之后,传统婚礼在延边地区重恢复。现今,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朝鲜族婚礼文化又不断地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进行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第四章对朝鲜族传统婚礼的仪式过程与象征进行分析。首先,根据范·根纳普(Arnold Van Gennep)的过渡礼仪模式,将朝鲜族传统婚礼分“分离”-“阈限”-“重整”三个阶段,分析其通过仪式过程。其次,对朝鲜族婚礼中的实物象征、行为象征、言语象征、颜色象征和方位象征进行分析。
     第五章研究朝鲜族传统婚礼的功能与意义。社会和文化系统赋予某一种仪式以特殊的规定性。许多仪式的功能是事先被规定的社会意义所预设,这些价值预设在相应的仪式以及它们的目的和目标上,或在名义上已经有附丽。笔者用一章的篇幅来论述朝鲜族传统婚礼的功能,主要从支付与社会关系建设、教化、传承、认同与凝聚等方面,详细分析朝鲜族传统婚礼对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功能与意义。
     第六章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审视朝鲜族传统婚礼的传承,分析朝鲜族传统婚礼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保护朝鲜族传统婚礼提出参考建议。最后在结论部分,概括全文内容。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Work and Case Analysis, the paper conduct a monographic study on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culture from this perspective of Ethnology, folklore and Sociology. The study is not r estricted to research on cultural item,but make a holistic research in cha nges of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culture, symbol of ceremony, functio n of ceremony,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and so on.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including introduction,Concl usion, the main text consisted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Firstly, introduces total situation of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Secondly, explain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procedure of immigration of Korean nation from Korean Peninsula. Thirdly, state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korean culture.
     Chapter two mainly contains four parts, explaining traditional weddings of Korean nation. Part one state the spread of zhuzi jia-li. Part two mainly explain the changes of traditional wedding customs, including nan gui nv jia, etiquette of qinying, etiquette of half- qinying. Part three expound the real popular wedding procedure of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Part four extract wedding dress, wedding diet, wedding zhuangshen et al of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from culture entirety, and discuss its'nature of culture and meaning.
     Chapter three mostly reviews the changes of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with the changes of national ideology and times in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from the start of immigration to 1965, which can be subdivided ino three phases, which is Immigration to 1931, Mukden Incident of 1931 to Early China, Early China to 1965 respectively.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although wedding culture made some changes, the overall trend is kind of continuation of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The second stage is Cultural Revolution.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left trend, something of the traditional wedding was thought as superstition and feudalism, and was abandoned. The wedding procedure was reduced, wedding content was simplific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culture was classified as lag period of ceremony. The third stage is from 1977 until now.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is springing up again in Yanbian. Nowadays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continuously suffers the impact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has been carring out the blen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xotic culture.
     Chapter fou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cedure and symbol of ceremony of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Firstly,according to ceremony mode of Arnold Van Gennep,the paper divide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into three phases, which is isolation, liminality and Restructuring respectively, and explain the ceremony procedure. Secondly,the paper analyzes the symbol of physicals, symbol of actions,symbol of speeches, symbol of colors and symbol of direc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Chapter five mostly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aning of Korean traditioanl wedding. Every ceremony is endowed with special meaning by the system of society and culture, in other words,the function of many ceremonies are fixed through society meaning in advance. Conducting ceremony research, we should particularly emphasize its'intern function of integrity except emphasizing the external function, idiosyncratic function and analytical function. The chapter,from the re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function of social relation, social indoctrination and enhancing national cohesion and identity,mainly detailed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korean wedding for social groups and individuals.
     In the sigh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hapter six mostly inspects the Inheritance of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Inheritance, makes reference suggesstions for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Korean traditional wedding.Chapter seven concludes the paper.
引文
[1]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2]翁玲玲.“从外人到自己人:通过仪式的转换性意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刘晓春.“区域信仰一仪式中心的变迁”.《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4]魏爱云.“和谐与冲突——乡村传统婚礼仪式的考察与反省”.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6月.
    [6]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7]高丙中.“民间仪式与国家在场”.《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8]吕俊彪.“民间仪式与国家权力的征用-以海村哈节仪式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9]刘锦春.“仪式、象征与秩序-对民俗活动“旺火”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2005年.
    [10]刘铁梁.“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活动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11]黄玉琴.“礼物、生命礼仪和人情圈”.社会学研究,1994年,6月.
    [12]雄凤水. “婚姻支付研究-基于皖南T村的调查”.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2008年.
    [13]其乐木格. “婚礼中的礼物交换研究-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2008年.
    [14]蒋英菊. “苏村的互助——乡村互惠交换体系的人类学分析(上)”.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15]蒋英菊. “苏村的互助——乡村互惠交换体系的人类学分析(下)”.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16]刘军、邳建雄. “农村人情消费的经济学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8月.
    [17]马宗保、高永久. “乡村回族婚姻中的聘礼与通婚圈-以宁夏南部单家集村为例”.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18]刁统菊.“姻亲关系的秩序与意义-以山东枣庄红山峪村为个案”. 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9]万建中. “‘哭嫁’习俗意蕴的流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20]包福存. “婚姻仪式研究综述”.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
    [21]张建军.“布傣人的人生礼仪与秩序建构”.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22]李富强. “族际联姻:壮族婚姻文化变迁的因与果-亲历一个壮族婚礼的感悟”.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23]曲彦斌. “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
    [24]刘昌安,温勤能. “婚姻“六礼”的文化内涵”.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25]李桂梅,禹芳琴. “试论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文化内涵”.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7月.
    [26]赵伯乐. “少数民族婚礼的社会功能” .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27]高永久. “对撒拉族婚礼的民族社会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8]钟祥虎.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婚姻习俗的变迁-对湖北监利某村庄的调查”.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社会学专业,2005年.
    [29]宋仕平. “鄂西土家族婚姻习俗的变迁”.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4 期.
    [30]范淑玲. “日本婚嫁礼俗的变迁”.民俗研究,1998年,第1期.
    [31]朱逾,高姗. “对撒梅人婚礼仪式的审美人类学思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2]红峰、阿拉腾其其格. “青海柴达木蒙古族婚礼仪式与象征”.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33]周云水. “仪式与族群记忆-对藏缅语族婚俗的人类学分析”.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5月.
    [34]吉国秀.“婚姻习俗研究的路径:评述与启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5]车明淑. “解放前朝鲜族婚姻程序习俗及其演变”.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
    [36]全信子. “试析中国朝鲜族女性的涉外婚姻”.延边大学学报,2004年,12月.
    [37]林明鲜,申顺芬.“婚姻行为中的资源与交换-以延边朝鲜族女性的涉外婚姻为例”.人口研究,2006年,5月.
    [38]姜海顺. “对中韩涉外婚姻若干问题的探讨”.延边大学学报,1999年,8月.
    [39]“中国境内的朝鲜民族”.人民日报,1950年,12月6日.
    [40]康基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问题的两个重要决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1]安秉台. “关于亲迎婚俗”. 《韩国民俗学》5,1972年.
    [42]覃德清. “瓯洛族裔-壮侗语民族的族群记忆与人文重建”.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庄孔韶:《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
    [8]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年.
    [9]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居阅时、瞿明安.《中国象征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王铭铭、潘忠党.《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刘锡诚.《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学苑出版社.2002年.
    [13](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
    [14]C·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5]马戎.《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
    [16]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
    [17]萧洪恩.《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9][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
    [20]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2]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23]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社会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年.
    [24]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
    [25]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年.
    [26]千寿山,金钟国.《中国朝鲜族风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
    [27]《朝鲜族民俗》(婚丧篇).延边人民出版社.1974年.
    [28]《朝鲜族民俗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29]韩国文化人类学会.《吉林省朝鲜族文化生活》.1996年.
    [30]韩国文化人类学会.《辽宁省朝鲜族的文化生活》.1997年.
    [31]韩国文化人类学会.《黑龙江省朝鲜族的文化生活》.1998年.
    [32]俞炳洙.《朝鲜族岁时风俗研究》.延边朝鲜族为中心.延边大学亚非语言文学学位论文.2003年.
    [33]关捷等撰.《朝鲜族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4]权立主编.《中国朝鲜族史研究3》.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
    [35]金东勋,金昌浩.《朝鲜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36]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
    [37]朝鲜总督府.《在满朝鲜人概况》
    [38]《满洲年鉴》.1941年版.
    [39]《东北经济小丛书·纤维工业编》.1944年版.
    [40]金炳镐.《民族理论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41]崔圣春、王晓之. 《东满地区革命历史文献汇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
    [42]中共延边地委. 《关于延边民族问题》.1948年.
    [43][美]E·希尔斯. 《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4]朱成华. 《中国朝鲜族移民史图片集》.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
    [45]维克多·特纳编.方永德等译. 《庆典》.上海文艺出版壮.1993年.
    [46]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第114页。
    [47]陈学明、吴松、远东. 《通向理解之路-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48]保罗·康纳顿.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1] #12
    [2] #12
    [3] #12
    [4] #12
    [5] #12
    [6] #12
    [7] #12
    [8] #12
    [9] #12
    [10] #12
    [11] #12
    [12] #12
    [13] #12
    [14] #12
    [15] #12
    [16] #12
    [17] #12
    [18] #12
    [19] #12
    [20] #12
    [21] #12
    [22] #12
    [23] #12
    [24] #12
    [25] #12
    [26] #12
    [27] #12
    [28] #12
    [29] #12
    [30] #12
    [31] #12
    [32] #12
    [33] #12
    [34] #12
    [35] #12
    [36] #12
    [37] #12
    [45]Gennep, Arnold van. The Rites of Passage. London: Ro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0.
    [46]Cohen, Myron L. House Unirted, House Divided: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 a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
    [47]Victor Turner, "Symbolic Studies",Bernard J.Siegel(ed),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Palo AIto,California, USA,1975.
    [48]Santa Monica, California: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1979.
    [17] #12
    [18] #12
    [19] #12
    [20] #12
    [21] #12
    [22] #12
    [23] #12
    [24] #12
    [25] #12
    [26] #12
    [27] #12
    [28] #12
    [29] #12
    [30] #12
    [31] #12
    [32] #12
    [33] #12
    1M.L.科恩.共同家庭与个体家庭.台湾的中国家庭.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6.
    1范·根纳普.通过仪式.伦敦.罗特来基出版社和基根保罗.1960.
    1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2(2).
    2刘昌安、温勤能.“六礼”的文化内涵.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4(2)
    3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4张永健.在婚姻丧葬礼俗与中国传统农民家庭制度.社会学研究.1994(1).
    5马宗保、高永久.乡村回族婚姻中的聘礼与通婚圈-以宁夏南部单家集村为例.民族研究.2005(2).
    1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3.第41页.
    2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社会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6.第4页.
    3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3.第41页.
    4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3.第42页.
    1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社会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6.第5页.
    2《朝鲜实录英祖实录》卷1.4年2月癸卯.转引自: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3.第43页.
    3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页.
    1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3.第47页.
    2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8页.
    3朝鲜总督府.在满朝鲜人概况第一章人口统计.
    1金炳镐.民族理论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9页.
    2中共满洲省委关于在满洲高丽人问题的提案(1930年6月).崔圣春.王晓之.东满地区革命历史文献汇编.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622页.
    1康基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问题的两个重要决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5).第8页.
    2中共延边地委. 《关于延边民族问题》.1948.8.
    1《增补文献通考》卷八十六。转引自: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05页.
    2李丙焘.韩国儒学史略.汉城亚细亚文化社.第74页.
    3高丽史·赵浚传.转引自: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05页.
    4《高丽史·郑习仁传》.同上
    5《高丽史·尹龟生传》.同上.
    6《高丽史》卷六十三.同上.
    1《太宗实录》卷六.太宗三年八月甲戌条.转引自: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06页.
    2《增被文献通考》卷八十六.同上.
    3李光奎.韩国的家庭和宗族.民音社.1990.第330-331页.
    4张炳仁.朝鲜前期婚姻制和性差别.日志社.1997.第115页.
    1李舜九.朝鲜初期宗法的受容和女性地位的变化.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1995.第21页.
    2襄相贤.朱子家礼和其在朝鲜的行用过程.东方学志70.1991.第248-251页.
    3李舜九.朝鲜初期朱子学的普及和女性的社会地位.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硕士学位论 文.1985.第9页.
    1高英津.15、16世纪朱子家礼的施行和其意义.韩国史论(21).1989.第152-155页.
    1《四礼便览》卷二.婚礼.议婚条.
    2李东科.关于韩国传统婚礼程序的考察.法学论考.1988.第7页.
    1郑亨道.关于婚礼仪式变迁的考察.最高管理者课程论文集.1992.第428页.
    2同上.
    1郑亨道.关于婚礼仪式变迁的考察.最高管理者课程论文集.1992年.第428页.
    2同上
    3郑亨道.关于婚礼仪式变迁的考察.最高管理者课程论文集.1992年.第430页.
    4李东科.关于韩国传统婚礼程序的考察.法学论考.1988年.第10页.
    1韩国国史编撰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分类集.风俗篇1.第83页.
    1E·希尔斯. 《论传统》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引自:朱成华.中国朝鲜族移民史图片集.民族出版社.2009.6月.
    2同上.
    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提供.
    2车明淑.解放前朝鲜族婚姻程序习俗及其演变.延边大学学报.1995(1).第83页.
    1引自:朱成华.中国朝鲜族移民史图片集.民族出版社.2009.6.
    2同上.
    3同上.
    4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6.第371页.
    1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6.第373页.
    2延边州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提供.
    3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6.第373页.
    1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6.第373页.
    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转引自:史宗主编.金泽、宋立道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册).第195页.
    3圣·莫妮卡.加利福尼亚.古德依尔出版社.1979.
    1维克多·特纳编.方永德等译.庆典“引言”.上海文艺出版壮.1993.第11页.
    2维克多·特纳.象征研究.贝纳德·丁·西格尔编.人类学年度回顾.帕洛艾托.美国.加利福尼亚.1975.第151页.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与理论的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6月.第28页.
    2转引自: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第114页.
    1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 China),转引自: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第172页.
    2范·根纳普.通过仪式.伦敦.罗特来基出版社和基根保罗.1960.第116-145页.
    1M.L.科恩.共同家庭与个体家庭:台湾的中国家庭.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6.
    2莫瑞斯.福.中国世系和社会:福建和广东.伦敦.阿斯隆出版社.第55页.转引自: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第188页.
    1陈学明、吴松、远东.通向理解之路-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
    2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第121页.
    3阎云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The Flow of Gifts:Recip 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中译本.李放春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4页.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3.
    1转引自:覃德清.瓯洛族裔-壮侗语民族的族群记忆与人文重建.广西民族究.2005(3).84.
    保罗·康纳顿.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
    1上海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学研究交流中心.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第188页.
    2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普查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第199页.
    1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第32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