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的原因、特点和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日趋开放和丰富,不同文化的习俗、道德、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通过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延伸并渗透到异质文化中,其中宗教的跨文化传播显得尤其引人注目。一般而言,文化的传播受到接纳者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的传播过程中,涉及到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和时代,由于始终坚持“合理契机”的宏传原则,最终得以形成现代佛教的三大支系。
     改革开放以后,在世俗化倾向日益浓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代中国社会,内地城市成为藏传佛教再度东渐的主要区域,那么,藏传佛教得以重新在内地复传并兴盛的因缘和契机是什么?又是何种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汉族人舍弃近在眼前的汉传佛教,反而投入与自身文化背景迥然不同的藏传佛教的怀抱?当代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的状况与特点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学界进行深入的探讨。
     本研究运用实地调研、深入访谈以及问卷统计等相关社会学及人类学方法,来考察内地藏传佛教的传播状况;借鉴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选择等理论,分析藏传佛教在内地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全文共四部分。第一章包括选题动机、研究目的、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并对论文所涉及的范畴加以规定。第二章主要论述当代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状况,从信仰主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仪式以及宗教行为等方面着手,呈现当代藏传佛教在内地发展的特点。第三章的第一部分重点分析当代藏传佛教在内地再度复传的原因,从五方面进行考量:政策环境及经济原因、信仰者心理因素、当代汉传佛教面临的挑战、藏传佛教的特色、藏族文化的神秘色彩;当代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前景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第三章第二部分重点探讨藏传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因需要顺应内地信仰者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信仰习俗而出现的新趋向。文章最后对当代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状况、特点等进行了总结。
     附录部分,主要是本研究中涉及到的问卷、访谈名单及其它相关资料。
     认识和研究当代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国内与此相关的研究相当少见。笔者在此次研究中做了较大胆的尝试,选择内地藏传佛教信仰者作为主体来解读当代藏传佛教的再度东渐,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主要在于: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当代藏传佛教东渐的图景及特点。第二、通过研究,分析探讨了当代藏传佛教得以在内地复兴的“机”与“理”。
     本论文仅是一个尝试性的研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限于笔者才疏学浅,文中错谬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诸多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Social relations and interactions have been flourished in a gradually open mode along with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Different customs, moral values and lifestyles are extended into different cultures throug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mong which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is prominent. Generall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restrained by the receivers'cultural backgrounds. In the past 2500 years, Buddhism has undergone different nations, places, cultures and epochs, and modern Buddhism has developed into three grand branches, for always abiding by the principle of "coincide the dharma with practitioners'capacit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with the accelerating modernization, modern China was, and still is, turning into a more and more secularized society. Along with the eastward movement, inland cites become the primal areas for Tibetan Buddhism. What would be the causes and conditions that have intrigued the revival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why more and more Han people turned their backs on the Chinese Buddhism and converted into Tibetan Buddhism?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s of the propag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inland areas? These would be questions worthy of academic concerns.
     Adopting the sociologist and anthropologist methodology, and with the efforts of field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surveys, this thesis would focu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inland areas. And this thesis would also take the refere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cultural selection, etc.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reading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inland.
     The whol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ChapterⅠincludes the motive of study, research purposes, research survey, the extent of this specific research and an introduction to methodology. ChapterⅡ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inland areas, covering the topics of the body of belief, venue for religious activities, religious rituals and behavior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inland. The first part of ChapterⅢ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recent revival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inland. And this question would be considered from five aspects: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reasons, the psychological reasons of the believers, the challenges in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mysterious hue of the Tibetan culture. However, the prospects of modern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inland is also question worthy of concern, so the second part of ChapterⅢwould highlights the new trends that have been taking place in the process of Tibetan Buddhism dissemin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and beliefs of the inland believers. Thus a conclusion would be reached at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The appendix includes the questionnaire, list of interviewers and other related materials.
     The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inland and its further course of development has more than academic values, bu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deed. However, domestic researchers have more or less overlooked this area. The author has taken the inland Tibetan Buddhism as research body to interpret the reviving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Tibetan Buddhism in order to fill the gap of relative research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basically lie in two aspects:first, giving readers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contemporary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Tibetan Buddhism and its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seco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digging into the opportunities and conditions which have stirred the revival of the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inland.
     Though this thesis has embraced a great ambition, yet it is still a tentative study. Due to the shallowness and carelessness, more efforts would be required to this thesis and your invaluabl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cannot be appreciated too much.
引文
1星云大师著,《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人间佛教论文集》(下),台北: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佛光山宗务委员会,2008年3月,第9页
    2王启龙邓小咏,《1949年以前藏传佛教研究的回顾》,《法音》,2001年第8期;王启龙,《1950-2000年 的中国藏传佛教研究》,《法音》,2003年第8期
    1乔玲希,《1872-2000年藏族宗教研究文献的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5卷第10期
    2参看:黄维忠,《佛光西渐——藏传佛教大趋势》,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王作安,《我国宗教状况的新变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54页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3月,第20页
    4 2002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宗教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1佛日,《近今密宗热之反思》,《法音》,1996年第1期,第24-32页,
    2刘晓梅,《当代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以对仁真活佛在广东的田野调查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06年3月
    1[美] 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第539页
    2佛日,《近今密宗热之反思》,《法音》,1996年第1期,第31页
    3佛日,《近今密宗热之反思》,《法音》,1996年第1期,第31页
    1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7%8F%E5%82%B3%E4%BD%9B%E6%95%99 &variant=zh-tw。孙勇,《和部队同志浅谈对宗教、民族问题的几点认识》,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http://www. Xzass.org/newsinfo.php?id=444&pn=2
    2西藏僧人一般把朗达玛灭佛以前的佛教时期称为前弘期,把公巴饶赛和仁钦桑波以后的佛教时期称为后弘期。王森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33页
    3任宜敏著,《中国佛教史·元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52-53页
    4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第2页
    5格鲁派(dge-lugs-pa),“格鲁”(dge-lugs),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认为戒律为佛教之本,因此重视一切微细教法,要僧人以身作则,依律而行。又说,该派名称是以驻锡地而命的名。
    6宁玛派(rnying-ma-pa),“宁玛”(rnying-ma)藏语意为“古”、“旧”。宁玛派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派别,该派以传承弘扬吐蕃时期译传的旧密咒为主,并认为其法统与8世纪来西藏的莲花生大士有直接传承关系。
    7萨迦派(sa-skya-pa),'“萨迦”(sa-skya)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该由昆氏衮却杰波(1034-1102年)所创。
    8噶举派(bka'-brgyud-pa),“噶举”(bka'-brgyud),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该派教法通常师徒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创立者先后有两人,一是琼波南交(1086-?),一是玛尔巴译师(1012年-1097年)。
    9觉囊派(jo-nang-pa),创始人是域摩弥觉多吉(生卒年不详),因其五传弟子衮邦·突结尊追(1243-1313)在觉摩囊建寺而称为觉囊派,到笃补巴喜饶坚赞时才兴盛起来。
    10内地十八省,或称关内十八省、汉地十八省,是一个历史上曾使用一个名词,指清朝将原来的明朝统治区的十五个承宣布政使司中的湖广分为湖南、湖北,南直隶(先改名为江南)分为安徽、江苏,从陕西中分出甘肃,所设置的18个省份。《清史稿·地理志一》:“世祖入关……定鼎燕都,悉有中国十八省之地,统御九有,以定一尊。”内地十八省的概念与范围自康熙年间至光绪年间两百多年来大致维持不变。参见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85%E5%9C%B0%E5%8D%81%E5%85%AB%E7%9C%81
    1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6%85%E5%9C%B0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70页
    3叶小文著,《宗教七日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52页
    4孙春英著,《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5[美]乔纳森·特纳著,范伟达译,《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第283页
    1阿旺贡噶索南著,高禾福译,《萨迦世系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84页
    2周拉,《试析汉、藏两地佛教的互动关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38页
    3张践齐经轩著,《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211页、221页
    1孙悟湖著,《汉族藏族蒙古族宗教思想文化交流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57页
    2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倡发展新式教育,但一无资金,二无房产,便开展了一场“寺产兴学”运动,试图没收全国寺产70%以充教资。这一运动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使佛教的物质基础又一次受到严重损害。牟钟鉴张践著,《中国宗教通史》,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第964页
    3佛日,《近今密宗热之反思》,《法音》,1996年第1期,第25页
    4吴平,《藏传佛教在上海的流传与发展》,《中国藏学》,2002年第3期,第26页
    1佛日,《近今密宗热之反思》,《法音》,1996年第1期,第27页
    2[美]莱斯利·怀特著,沈原等译,《文化的科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第2页
    3缘起,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或条件。佛教常用“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来说明缘起的理论。缘起说是原始佛教针对当时各种宗教哲学主张宇宙是从“大梵天造”、“大自在天造”,或从“自性生”、“宿因生”、“偶然因生”、“生类因说”等理论而提出的。宽忍主编,《佛学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香港:华文国际出版公司,1993年1月,第1309页
    1[英]罗素著,胡品清译,《中西文化之比较》,《一个自由人的崇拜》,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4月,第8页
    2孙英春著,《跨文化传播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5页
    3受访者:邓居士,衡阳某职工大学化学教师;受访时间:2009年8月21日;访谈地点:邓居士住宅
    1受访者:邓居士,衡阳某职工大学化学教师;受访时间:2009年8月25日;地点:邓居士住宅
    2启库上师著,《宁玛巴空行心意伏藏普及及研讨》,内部资料,1995年4月
    3益西彭措堪布著,《法王著作译传缘起》,显密佛教交流中心,免费结缘本,2009年藏历九月十八日,第33页
    1白玛开智,《冷看当今密宗热》,2004年6月3日,原载佛教联盟论坛http://www.fjlm.org/viewthread.php?tid= 34295&extra=page%3D25
    2仁波切(Rin-po-che),意为“珍宝”“大宝”,是对于“喇嘛”(Blama,即上师)最广泛使用的尊称。根据尕藏加著,《雪域的宗教》,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 第936页
    3即瑜伽师,观行者之总名也。瑜伽为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义,观行即禅定相应之人,名为瑜伽师。又此名虽通于显密二教。然多以名密教之观行者。盖总即别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瑜伽之师即依士释。师有瑜伽名瑜伽师,即 有财释。”圆觉大钞七本曰:“瑜伽者,此云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谓一与境,二与行,三与理,四与果,五与机相应也。虽有多说,今唯以禅定为相应也。师者即观行人,是师之称,如云禅师。”俱舍光记业品一日:“瑜伽师,即观行者异名也。”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月,第1199页
    1清定上师(1902年-1999年),生前为成都昭觉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暨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委员会常务委员。
    2智敏上师,生于1927年,现为浙江三门多宝讲寺主持,任台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3隆莲上师(1909年-2006年),被尊称巴蜀才女,中国第一比丘尼。能海老上师高足,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副会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曾参加中国第一部《藏汉大辞典》的编写工作。
    4惟印上师(1907-2007年),四川省巴中群乐乡三步二洞桥蒲家坝人,1933年于华莹山光明寺依止宏道法师剃度,得临济正宗,法脉传承。1940年于成都近慈寺能海上师受具足戒,多年来专修密法。1989年到四川省大邑县白岩寺任方丈。
    5受访者:邓居士,衡阳某职工大学化学教师;访谈时间:2010年1月27日;地点:邓居士住宅
    6圆道法师,出家前为湖南某市某民主党派市委秘书长,往五台山旅游时突然出家,后往藏区寺院学习。
    7圆贤法师,出家前为居士,湖南某市铁路机务段货车司机,退休后在藏区寺院学习六年。
    1[英]凯特·洛文塔尔著,罗跃军译,《宗教心理学简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52页
    1受访者:刘居士,衡阳某厂工人;受访时间:2009年2月20日;受访地点:衡阳某精舍
    2孙英春,《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的“知识整合”》,《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第44页。
    3受访者:峰。弟,成都某高校音乐学院学生;受访时间:2009年11月25日;访谈方式:QQ访谈
    4摘自回族藏传佛教QQ群2010年1月9日聊天记录
    1其他接触藏传佛教的动机包括:1.自然而然(7人),2.为家人超度(5人),3.由于神秘体验(10人),4.没有具体理由(37人)。
    2受访者:嫣然,福州人;受访时间:2009年11月25日;访谈方式:QQ讨论组
    3受访者:上善若水,上海人;受访时间:2009年12月21日;访谈方式:QQ访谈
    4受访者:学佛之人,佛山人;受访时间:2009年11月25日;访谈方式:QQ讨论组
    5受访者:峰の弟,成都某高校音乐学院学生;受访时间:2009年11月25日;访谈方式:QQ讨论组
    6受访者:狄居士,广西来宾人;受访时间:2009年11月25日;访谈方式:QQ讨论组
    1受访者:彭居士,HY市电视台记者;受访时间:2009年2月27日;访谈地点:当地某精舍
    2受访者:YG,湖南省某市开发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受访时间:2009年2月3日;受访地点:当地某精舍
    3受访者:邹居士,衡阳某厂退休工人;受访时间:2009年2月27日;受访地点:邹居士住宅
    4受访者:虚心居士,河南人;受访时间:2009年12月7日;访谈形式:电话访谈
    5[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4页
    1受访者:韩居士,北京某杂志主编;受访时间:2009年12月14日;受访地点:北京朝阳区某国际会所
    2受访者:尼玛卓玛,衡阳某私营企业主;受访时间:2010年2月26日;访谈地点:尼玛卓玛公司
    3受访者:学佛之人,佛山人;受访时间:2009年10月25日;访谈方式:QQ访谈
    4受访者:风平,武汉人,会计师;受访时间:2009年10月13日;访谈形式:QQ访谈
    1受访者:张居士,武汉某私营企业主;受访时间:2009年1月11日;受访地点:湖北某寺院
    2受访者:多吉仁钦,天津人;受访时间:2009年11月23日;受访地点:北京朝阳区某国际公寓
    3受访者:涂居士,某市某区政府工会主席;受访时间:2009年9月6日;访谈方式:涂居士住宅
    4受访者:峰の弟,成都某高校音乐学院学生;受访时间:2009年11月25日;访谈方式:QQ访谈
    5包括唯识宗、天台宗、佛属派等。佛属派,盛行于美国等地,国内信众极少,以三世多杰羌佛为该派领袖,认为他“是古佛再来,所以是‘不分显密,不论宗派,相应众生,因机教化,佛陀教法,普皆弘扬’的无分教派的圆满完整‘佛属派’的金刚总持大法王,普利一切众生。”
    6受访者:看破放下,温州某商业机构职员;受访时间:2009年12月1日;受访方式:QQ学佛讨论组
    1受访者:月光公主,辽宁沈阳人;受访时间:2009年12月4日;访谈方式:QQ访谈
    2受访者:峰。弟,成都某高校音乐学院学生;受访时间:2009年10月22日;访谈方式:QQ访谈
    3受访者:小边,北京大学研究生;受访时间:2009年10月19日;访谈地点:北大二教
    4受访者:月光公主,辽宁沈阳人;受访时间:2009年12月4日;访谈方式:QQ访谈
    1受访者:刘居士,湘潭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访谈时间:2009年8月30日;访谈地点:湖南Z市ZS寺
    2受访者:宅囡,汕头某校学生;访谈时间:2009年11月7日;访谈形式:QQ学佛讨论组
    3受访者:罗桑森吉,长沙某报社编辑;受访时间:2009年8月14日;访谈地点:罗桑森吉办公室
    1受访者:益喜曲珍,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受访时间:2010年3月5日;受访地点:益喜曲珍宿舍
    2阿弥陀如来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说之。是为由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选择摄取之大愿,故谓之选择本愿。其一一愿名,诸师所说不同。据日本望西楼了慧之无量寿经钞言,第一无三恶趣愿,第二不更恶趣愿,第三悉皆金色愿,第四无有好丑愿,第五宿命智通愿,第六天眼智通愿,第七天耳智通愿,第八他心智通愿,第九神境智通愿,第十速得漏尽愿,第十一住正定聚愿,第十二光明无量愿,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第十四声闻无数愿,第十五眷属长寿愿,第十六无诸不善愿,第十七诸佛称扬愿,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第十九来迎引接愿,第二十系念定生愿,第二十一三十二相愿,第二十二必至补处愿,第二十三供养诸佛愿,第二十四供具如意愿,第二十五说一切智愿,第二十六那罗延身愿,第二十七所须严净愿,第二十八见道场树愿,第二十九得辩才智愿,第三十智辩无穷愿,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第三十二国土严饰愿,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第三十五女人往生愿,第三十六常修梵行愿,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第三十八衣服随念愿,第三十九受乐无染愿,第四十见诸佛土愿,第四十一诸根具足愿,第四十二住定供佛愿,第四十三生尊贵家愿,第四十四具足德本愿,第四十五住定见佛愿,第四十六随意闻法愿,第四十七得不退转愿,第四十八得三法忍愿也。
    3(释)莲花持明著,《莲花生大士全传》,台北:全佛文化出版社,1996年,第459页、488页
    4索达吉堪布,《致菩提学会诸位道友的信》, 菩提学会弘法部,内部资料,2006年5月, 第25页
    1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分身集会品第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三册No.412, CBETA电子佛典V1.20(Big5)普及版,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完成日期:2009年4月23日
    2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三册No. 412, CBETA电子佛典V1.20(Big5)普及版,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完成日期:2009年4月23日
    3青莲居士谢于教编,《准提净业》卷三,《卍新纂续藏经》第五十九册No.1077, CBETA电子佛典V1.13普及版,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纂续藏经所编辑,完成日期:2009年4月22日
    1启库上师著,《宁玛巴空行心意伏藏普及及研讨》,内部资料,1995年4月,第1-2页
    1节录自“觉悟人生”QQ群2009年11月25日聊天记录
    2摘自阿明藏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 4899c6180100fx7o.html?retcode=0
    3受访者:刘居士,武汉人,现为牛津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访谈时间:2009年2月17日;受访地点:笔者住宅
    1星云大师,《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delectus/ buddhist-book/10-01.htm
    2孙春英著,《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4页
    1叶小文著,《宗教七日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21页
    2葛兆光,《经典中的和生活中的——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寻根》,1996年第5期
    3叶小文著,《宗教七日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11月,第73页
    4《喇荣课诵集》,菩提学会弘法部,内部资料,第49页
    1慈诚罗珠堪布著,《慧灯之光》(一),菩提学会弘法部,内部资料,第356页
    2索达吉堪布,《致菩提学会诸位道友的信》,菩提学会弘法部,内部资料,2008年8月20日,第22页
    3[美]威廉·詹姆士著,尚建新译,《宗教经验之种种》,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中译者导言第15页
    1受访者:刘居士,吉林公主岭市某超市营业员;受访时间:2009年4月-5月;访谈方式:电话访谈
    2受访者:Eva.Wang,北京某公司职员;受访时间:2007年7月;受访地点:青海贵南TX寺
    1李向平著,《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113页
    2见附录一,调查问卷第二部分
    3受访者:希热多吉,北京人,职业不详;受访时间:2009年5月3日;受访地点:北京石景山区某精舍
    1受访者:花见,北京人,职业不详;受访时间:2009年11月21日;受访地点:北京朝阳区某国际公寓
    2受访者:益喜曲珍,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受访时间:2009年11月13日;受访地点:益喜曲珍宿舍
    3受访者:格桑卓玛,大连某局公务员;受访时间:2009年6月9日;受访地点:格桑卓玛住宅
    4受访者:赵居士,河北沙河某厂工人;受访时间:2009年5月;访谈形式:电话访谈
    1受访者:益喜曲珍,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受访时间:2009年11月13日;受访地点:益喜曲珍宿舍
    2[英]爱德华·B·泰勒著,连树声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347页
    3受访者:雄秋扎西,北京某民营公司董事长;受访时间:2009年3月;访谈形式:电话访谈
    4受访者:MRK居士,成都某公司职员;受访时间:2009年9月中旬:访谈形式:MSN访谈
    1受访者:益喜曲珍,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受访时间:2009年11月13日;受访地点:益喜曲珍宿舍
    2受访者:去却,西安某公司职员;受访时间:2008年8月;访谈地点:青海贵南TX寺
    3受访者:陈居士,株洲某企业职工;受访时间:2009年2月10日;访谈地点:株洲JS寺
    4受访者:罗居士,湘潭人,家庭主妇;受访时间:2009年2月10日;访谈地点:株洲JS寺
    1慈诚罗珠堪布著,《慧灯之光》(四),菩提学会弘法部,内部资料,第28-30页
    1亦即临济宗大慧宗杲之宗风。看,见之意;话,公案之意。即专就一则古人之话头,历久真实参究终于获得开悟,此种禅风称为看话禅。宽忍主编,《佛学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香港华文国际出版集团,1993年1月,第931页
    2宋代曹洞宗之宏智正觉禅师所倡导之禅风。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即以慧来鉴照原本清净之灵知心性。宽忍主编,《佛学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香港华文国际出版集团,1993年1月,第1401页
    3圣凯法师,《现代僧伽禅修教育刍议》,《佛教文化》,1999年第6期,第25页
    4圣凯法师,《现代僧伽禅修教育刍议》,《佛教文化》,1999年第6期,第24页
    1叶小文著,《宗教七日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52页
    2汤一介,《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开放时代》,2002年第4期,第76页
    3刘双、于文秀著,《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46页
    1刘双、于文秀著,《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56页
    1尕藏加著,《雪域的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第4页
    1叶小文著,《宗教七日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11月,第49页
    1转引自:方立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理论版),2005年11月8日
    1杜永彬,《论当代藏传佛教的发展路向》,《西藏大学学报》,第二十二卷第1期,2007年3月,第90页
    1.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三册
    2.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六册
    3.青莲居士谢于教编,《准提净业》卷三,《卍新纂续藏经》第五十九册
    4.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佛说五王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四册
    5.拉喇曲智仁波切著,堪布索达吉译,《极乐愿文大疏》,《藏传净土法》,菩提学会弘法会,内部资料
    6.《喇荣课诵集》,菩提学会弘法部,内部资料
    7.《药师佛琉璃光法流仪轨》
    1.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
    2.阿旺贡噶索南著,高禾福译,《萨迦世系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3.慈诚罗珠堪布著,《慧灯之光》,五明佛学院,内部资料
    4.索达吉堪布著,《智海浪花》(上、下册),菩提学会弘法部,内部资料,2001年10月
    5.启库上师著,《宁玛巴空行心意伏藏普及及研讨》, 内部资料,1995年4月
    6.益西彭措堪布著,《法王著作译传缘起》,显密佛教交流中心,免费结缘本,2009年藏历九月十八日
    7.索达吉堪布,《致菩提学会诸位道友的信》,菩提学会弘法部,内部资料,2008年8月
    8.(释)莲花持明著,《莲花生大士全传》,台北:全佛文化出版社,1996年
    9.星云大师著,《人间佛教论文集》(上、下),台北: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佛光山宗务委员会,2008年3月
    10.王森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4月
    11.任宜敏著,《中国佛教史·元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12.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13.牟钟鉴张践著,《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
    14.张践齐经轩著,《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
    15.黄维忠著,《佛光西渐——藏传佛教大趋势》,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16.尕藏加著,《雪域的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
    17.叶小文著,《宗教七日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11月
    18.李向平著,《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
    19.孙悟湖著,《汉族藏族蒙古族宗教思想文化交流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0.孙英春著,《跨文化传播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21.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22。刘双、于文秀著,《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23.[美]威廉·詹姆士著,尚建新译,《宗教经验之种种》,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
    24.[美]乔纳森·特纳著,范伟达译,《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
    25.[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6.[美]莱斯利·怀特著,沈原等译,《文化的科学》,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
    27.[美]C.恩伯 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
    28.[英]罗素著,《一个自由人的崇拜》,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4月
    29.[英]凯特·洛文塔尔著,罗跃军译,《宗教心理学简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0.[英]爱德华·B·泰勒著,连树声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圣凯法师,《现代僧伽禅修教育刍议》,《佛教文化》,1999年第6期
    2.陈兵,《佛教的临终关怀与追福超度》,《法音》,2005年第8期
    3.佛日,《近今密宗热之反思》,《法音》,1996年第1期
    4.班班多杰,《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土化之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5.王启龙邓小咏,《1949年以前藏传佛教研究的回顾》,《法音》,2001年第8期
    6.王启龙,《1950-2000年的中国藏传佛教研究》,《法音》,2003年第8期
    7.乔玲希,《1872-2000年藏族宗教研究文献的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5卷第10期
    8.王作安,《我国宗教状况的新变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9.周拉,《试析汉、藏两地佛教的互动关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0.吴平,《藏传佛教在上海的流传与发展》,《中国藏学》,2002年第3期
    11.方立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 理论版),2005年11月8日
    12.葛兆光,《经典中的和生活中的——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寻根》,1996年第5期
    13.汤一介,《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开放时代》,2002年第4期
    14.孙英春,《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的“知识整合”》,《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
    15.杜永彬,《论当代藏传佛教的发展路向》,《西藏大学学报》,第二十二卷第1期,2007年3月
    刘晓梅,《当代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以对仁真活佛在广东的田野调查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06年3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青海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
    3.《甘肃省宗教事务管理暂行规定》
    1.星云大师,《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人间佛教丛书》,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delectus/buddhist-book/10-01.htm
    2.益西彭措上师著,《什么是传承》,《正法明灯》,http://www.xianmifw. com/book/newsview.php?id=52
    3.慈城罗珠堪布,《藏传佛教简介》,http://blog.sina.com.cn/cichengluo zhu
    4.阿明藏博客:http://blog.sina.com.cn/aming88
    5.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6.孙勇,《和部队同志浅谈对宗教、民族问题的几点认识》,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http://www.Xzass.org/newsinfo.php?id=444&pn=2
    7.白玛开智,《冷看当今密宗热》,2004年6月3日,原载佛教联盟论坛http://www.fjlm.org/viewthread.php?tid=34295&extra=page%3D25
    1.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月
    2.宽忍主编,《佛学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香港:华文国际出版公司,1993年1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