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国内网络民族主义思潮自从诞生以来,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争论,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当前国内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与狭隘的民族主义相提并论。应该充分认识当前国内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爱国主义性质,其本质与主流是爱国的,是中国新民族主义在网络上的延伸,它反映了中国民众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责任感。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当前国内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参与者,他们虽然充满爱国激情、思想开放活跃,但因其思想的不成熟性又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充分认知,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往往会带有一些非理性的因素,不能因此否定当前国内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本质与主流。当前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与当前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相吻合的。当前国内网络民族主义将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实现自身的发展、扬弃和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文运用政治学、民族学理论探讨了对民族主义、网络民族主义内涵的理解与认识,从界定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区别与联系,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科学地概括和归纳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从当前网络民族主义的出现和内涵入手,分析了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原因、特征及前景展望。研究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爱国主义本质,必须深入了解国内网络上的民族主义的特点及其发展,民族主义网站作为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发展的重要基地,对其分析有助于归纳概括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缘起、传播方式与运行特点等本质。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从而具有政治参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外交功能。从当代青年是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主力军和主要参与者,阐明了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指出了应充分利用当前网络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本质,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正确参与网络民族主义,并采取积极措施疏导部分青年学生的非理性言论。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因其不成熟性而具有极端因素,本文从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出发,分析了当前国内极端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和新世纪“愤青”现象,并归纳出当前国内青年的极端网络民族主义表现,指出了“愤青”与爱国主义的真实差距和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有益的措施与建议。健康的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当代国民的精神需要,只有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才能构建和平与开放、自由与民主的健康网络民族主义。
     当前国内网络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爱国主义的一面,同时也包涵极端民族主义的因素。所以要对当前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加以正确的引导,引导其走向健康与理性,促使其成为一种理性的社会思潮。当前,民族学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现代社会科学有益成果的同时,对当前国内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功能展开了多层次、宽领域和全方位的研究,特别是根据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重点研究了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健康成长所带来的影响问题,并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健康发展的措施与渠道。
Scholars have held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Internet nationalism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However, we can't simply compare the domestic Internet nationalism with the narrow nationalism. It's importan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atriotism in it. The essence of the internet nationalism is patriotic. It's an extension of the new nationalism in the Internet, which reflects Chinese people's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to the country.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primary participants with passion, newly thought. However, their thought and speech always bring some irrational factors because of lacking knowledge of the modern society. Even in this way, the essence can't be denied. The problems exist in the Chinese internet nationalism is content with current historical period. Internet nationalism will realize its development and mature consta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is article applied the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ism to 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the internet nationalism, discussing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 between internet nationalism and nationalism, inducing the essence with the help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meanwhile, analyzing the origin,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from its appearance and essence. It's import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ism while doing research on modern internet nationalism. As an important base, website of internet nationalism does a favor of analyzing the origin, transmission and working style, Internet nationalism can be used in political, educ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rea as a king of social thought. Young people are the major participants in the campaign. The fact shows the influence of two sides. The youths should be guided through participating and their irrational speech should be corrected. Currently, thought of internet nationalism has extreme nationalism youth network performance, pointing out of the real gap and harm between the anger green and patriotism, lastly some useful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emerged. Healthy Internet nationalism is psychological needed while building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Only with the guid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and system, can we make the internet nationalism peace, open and free.
     Nowadays, Chinese internet nationalism is a double-edged sword including patriotic thought and extreme factors. In this way, internet nationalism should be guided correctly to become the rational social thought. Ethnological scholars draw lessons from modern science. Meanwhile, they are doing researches on functions of internet nationalism, multi-level, wide field, all-round, especially doing researches on the influences to youths'health. Finally, the article came up with the methods to guide the internet nationalism's healthy development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 and system.
引文
①威廉·A.卡拉汉,袭艳滨译:《中国民族主义的界限——“中国威胁论”:建构认同的一种手段》,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1期。
    ②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日外相有关文章涉华言论答问,参考http://www.gov.cn/zwjw/2006-03/15/content 228169.htm。针对提问,发言人作了积极回应:“……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日本外交当局最高负责人对中国的政治体制说三道四,是极不恰当的。……对日本来说,当前重要的是妥善处理自己的历史认识问题,真正取得亚洲邻国的信任。……”
    ①陈辉:《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论文,2009年,第05页。
    ①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第14页。
    ②牛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11页。
    ①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杨赞、卢芳华:《从理论内涵解读民族主义概念》,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第15页。
    ②[美]麦·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58页。
    ③ Hans Khon.The Idea of Nationalism:A Study of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6. pp.10-11.
    ④ Daniel Druckman,"Nationalism. Patriotismand Group Loyalty: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38 (1994):43-48.
    ⑤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hicago: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1993, Vol.8.p.522:Vol.27.p.419.
    ⑥ Stephen Van Evera,"Hypotheses on Nation-alism an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8(Spring 1994), p.4.
    ① Louis Snyder,The Dynamics of Nationalism:Readings in it's Meaning and Development,NewYork:D.Van Nostrand Company.Inc.,1964,p.23.
    ② John Breuilly,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5.p.3.
    ③[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④[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⑤[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⑥ Carlton Hayes,Essays on Nationalis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8.pp.5-6.
    ①宋新伟、范成忠:《民族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观点评析》,载《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41页。
    ②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年,第15页。
    ③[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④杨赞:卢芳华:《从理论内涵解读民族主义概念》,《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第15页。
    ⑤参见《批判的批判的通讯》、《法兰西内战》、《匈牙利的斗争》、《民主的泛斯拉夫主义》、《论犹太人问题》、《论波兰问题》、《为战胜邓尼金告乌克兰工农书》、《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等文章。
    ① Walker Bagehot, Physics and Politics, London,1887, P.20,From Otto Bauer,"The Nation," in Gopal Balakrishnan eds., Mapping the Nations. London:Verso,1996, p.39.
    ② Carlton Ha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8, p.2.
    ③李宏图:《民族与民族主义概论》,载《欧洲》,1994年第1期,第17页。
    ④杨赞;卢芳华:从理论内涵解读民族主义,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第17页。
    ①陈建樾:《族际沟通与民族主义》,见王建娥、陈建樾:《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1页。
    ②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97页。
    ③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载《欧洲》,1993年第5期,第18页。
    ①陈志敏、简军波:《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以民族主义为线索》,见何佩群:《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353页。
    ②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③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④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⑤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①[日]星野昭吉:《变动中的世界政治》,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55—60页。
    ①罗福辉:《关于民族主义的若干思考》,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21页。
    ②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①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参见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5期。
    ②。参见韩轩:《网络民族主义发轫百万签名递交日本驻华大使馆》,转自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③对网络民族主义基本持否定态度的有刘江永教授,参见其时评文章《“网络民族主义”和“对日新思维”不太可取》,人民网论坛。此外,杨奎松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访谈时,也谈到了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看法,见杨奎松:《关于网络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载《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10月02日。
    ④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载《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23日。
    ①朱学勤:《这一年:基于自由的创造》,载《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1日。
    ②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5期。
    ③何关民族主义的争议很多,本文采用比较宽松的界定,即将民族主义视为一种个人或集体的情绪、思想和行动,它强调民族文化的殊别性,强调民族认同,强调民族和国家团结以及民族和国家利益至上。
    ① Peter Yui Chi Yue, "Civilization Online:How the Internet Challenges Elite Discourses of the Chinese Nation(s),"Article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Hawaii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2003.
    ②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p.1.
    ①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
    ②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p. 16-17.
    ③国外大量文献指出,后冷战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兴起是因为政府力图从中获取合法性。事实上,这只是中国民族主义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因素,近代以来的中国政府一直将民族主义作为一个合法性来源,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
    ①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载《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
    ②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2期。
    ①唐永胜:《民族主义与国际秩序》,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3期。
    ②许纪霖:《中国的民族主义: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见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和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载《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
    ②罗迪、毛玉西: 《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5期。
    ①牛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硕士论文,兰州大学,2006。
    ②朱学勤:《这一年:基于自由的创造》,载《南方周末》,2003-12-31。
    ① 吴学兵:《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社会政治功能透视》,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李颖:《观察篇: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载《国际先驱导报》,2003-08-01。
    ③张超:《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载《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3期。
    ① CNNIC发布互联网报告:我国网民数跃居世界第一,2009-01-03。
    ①潘亚玲.爱国主义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辨析[J].欧洲研究.2006,24(4):84-99.
    ①郑志发.爱国主义与人的发展[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
    ②唐凯麟,李培超.民族生存于发展的深层透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价值的历史观照和现代价值审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
    ①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
    ①焦润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J].社会科学辑刊.1996,(4):104.
    ②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87.
    ③徐讯.中国网络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④[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68-269.
    ①[印度]泰戈尔.中国网络民族主义[M].谭仁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3.
    ①英文中panda-hugger的解释是:这个贬义成分居多的新词由tree-hugger演变而来,tree-hugger是指那些关注森林环保,甚至以抱树的方式来表示捍卫森林决心的环保人士,而panda-hugger则衍生为那些认为中国不会构成军事威胁的分析家或学者。见王晋燕:《美国网络愤青看中国崛起》,载《环球》,2005年第18期。
    ②沈惠平:《海外学者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载《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①闵大洪:《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南京:首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2005年5月。
    ①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
    ②关于生活世界和系统世界关系的论述,参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理论与社会合理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郭旭:《浅析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载《商业经济》,2006年第12期。
    ①房宁、王炳:《民族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②卜建华、赵金亮:《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探析》,载《烟台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①薄明华:《论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思潮》,载《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②卜建华、赵金亮:《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探析》,载《烟台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①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
    ①卜建华、赵金亮:《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探析》,载《烟台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①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①吴建民:《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才是爱国》,央视国际网,2005-04-22。
    ①卜建华:《论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载《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①任丙强:《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兼批评王小东的民族主义观》,见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萧功秦:《为什么我反对激进民族主义》,载《二十一世纪》,1999年8月号。
    ①金耀基:《中国的现代化》,见《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①这一分类参见[日]青三瑠妙:《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大众民族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编:《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中日学者的共同探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① Geremie R. Barme,"To Screw Foreigners Is Patriotic:China's Avant-Garde Nationalist," in Jonathan Unger,ed.,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M.E.Sharpe,1996. pp.183-208.
    ① Todd Munson, "Selling China:www.cnta.com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The Journal for Multimedia History.Vol.2.1999.
    ②赵士林、彭红等讨论了网络上的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的斗争,参见赵士林、彭红编著:《网络传播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98-100页。
    ③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中国通过技术手段屏蔽国内外的网站,参见Jonathan Zittrain and Benjamin Edelman."Empirical Analysis of Internet Filtering in China."http://cyber.law.harvard.edu/filtering/china/。笔者以为,这一行为的动机之一是民族主义。
    ④ Suisheng Zhao,"In Search of a Right Place? 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Hong Kong: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7与赵穗生观点不一样的是,笔者以为,后冷战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大众民族主义的国家主导特征在不断弱化。
    ①工军:《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
    ①张邦昌:《“爱国”愤青们爱的是强权,而不是民族正义感》,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93509.shtml.
    ②详细内容参见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条。
    ①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共生与冲突》和《共生理念的社会学解读》,载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以贝克和吉登斯的思想和理论为基础,苏国勋先生指出二者所说的自反性的意思是,在全球化时代,社会科学知识通过概念把握对象时,同时也把与概念相反的意义赋予对象本身。参见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② R.B.J. Walker, Inside-Outsid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Politics Theory,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③格林弗雷德在论述俄国的民族主义时使用了这样的概念,在俄罗斯的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先是采取了亲西方的道路,但没有成功,但后来选择了西方思潮中比较边缘的社会主义,从而被称之为反西方的西方主义。参见Liah Greenfeld, Nationalism:Five Roads to Modern ism,pp.222-274。郑永年在分析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时也采用了类似的论述,只不过他使用的是西化的反西方(anti-westernization with westernization),用来表示在两方有反中国的传统的同时,中国也有反外国,但又不断师法西方模式的过程。Yongnian Zheng.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p.12.
    ④ 中国人对美认知的数据变化可参见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两个调查报告:"What theWorld Thinks in 2002"以及"U.S. Image up Slightly, But Still Negative:American Character Gets MixedReviews,"http://www.people-press.org。
    ①蒋立峰: 《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不亲近感显著增强》,载《日本学刊》,2004年第6期。
    ②张剑荆:《草根民主还是民族主义?》,载《中国崛起》,2005年10月11日。
    ③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7—78页。
    ①赵余、闵大洪:《对话闵大洪:网络舆论民意表达的平台》,新华网。
    ②关于公民民族主义的论述,参见[英]安东尼·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133页。在民族主义发展过程中,公民民族主义并不是普遍性类型,它在当下中国话语背景中显得有些另类,国内有些学者探讨民族主义与白由主义相结合的问题,实质上就涉及公民民族主义。
    ③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答记者问,中国外交部网站。
    ④ 民族主义是人类历史上非常复杂的现象,对于其表达特征的分析,参见吉野耕作:《文化民族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9-90页。
    ⑤冯鹏志:《深延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①房宁、王小东:《全球化阴暗下的中国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②张文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③张文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①李慎之:《从全球化视点看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载《战略与管理》,1993年第1期。
    ②杠中:《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载《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③房宁、王炳权:《论民族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①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重新兴起的原因特征及其影响》,载《学海》,2004年第1期。
    ②工小东:《民族主义与中国的未来》,载《天涯》,2000年第2期。
    ①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①陈辉.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
    ①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6页。
    ①张建华、李风飞:《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的民族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1期。
    ②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邓正来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0-531页。
    ①高永久、陈纪.论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
    ①潘光:《民族主义上升引人注目》,载《解放日报》,1994-06-02。
    ② Johnb,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 Chicago: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①西奥多·A.哥伦比斯、杰姆斯·H.沃尔夫著,白希译:《权力与正义——国际关系学导论》,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②花永兰:《重新定义民族主义》,载《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①熊家学、丘正文:《当代世界主要政治思潮》,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②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①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克建:《不同的视角、共同的焦点——对“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的解读》,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①卜建华、崔海峰:《论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参与功能》,载《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①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载《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②[美]威廉·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7页。
    ①吴学兵:《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社会政治功能透视》,载《燕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②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页。
    ③[美]塞缪尔·E.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7页。
    ④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98页。
    ⑤[美]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①[美]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袁峰:《现代传播技术与深度民主的发展》,载《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①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探析》,载《东岳论丛》,2010年第4期。
    ①吴学兵:《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社会政治功能透视》,载《燕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②李斌:《网络共同体:网络时代新型的政治参与主体》,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报》,2006年第4期。
    ③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5页。
    ①马俊锋、袁祖社:《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载《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李世涛:《知识分了的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①李少军:《论民族与民族主义》,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民族研究》,1994年第11期。
    ①石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民族主义”》,载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文艺时代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页。
    ②萧功秦:《为什么我反对激进网络民族主义》,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年第8期,第134-137页。
    ①吴学兵:《当代网络民族主义的社会政治功能透视》,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47页。
    ①房宁、王炳权:《民族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②李晓兵:颜洁丽:《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①陈学明:《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载《湖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①马宝成:《试论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①房宁、王炳权:《民族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②卜建华、赵金亮:《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① http://www.xxcb.cn/show.asp?id=936418
    ①[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②卜建华、赵会亮:《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载《烟台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2期。
    ①扬飞龙、王军:《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的动员与疏导》,载《黑龙江民族从刊》,2010年第1期。
    ①陈岳、朱懂东:《因特网上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互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9期。
    ①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载《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18日。
    ①王军:《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1期。
    ②杨锦麟:《近看中国正在掀起的网络民族主义》,载《南风窗》,2003年10月。
    ①王军:《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1期。
    ①艾洪庆:《浅谈网络文学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与决策》,载《社科纵横》,2008年第6期,第187页。
    ①冯润民:《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精神教育》,载《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2期,第42页。
    ①罗迪.高科技时代青年参与的新方式-试析大学生民族意识之网络表达的特点与意义[J].当代青年研究,2005(2).
    ①杨飞龙,王军.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的动员与疏导[J].黑龙江民族从刊,2010(1).
    ①杨飞龙.王军.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的动员与疏导[J].黑龙江民族从刊,2010(1).
    ②杨飞龙:王军.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的动员与疏导[J].黑龙江民族从刊,2010(1).
    ①杨飞龙,王军.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的动员与疏导[J].黑龙江民族从刊,2010(1).
    ①王军.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0).
    ①卜建华,赵金亮.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J].烟台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①陈学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社会化》,载《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1期。
    ②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①陈学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社会化》,载《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1期。
    ①陈学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社会化》,载《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1期。
    ②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①潘光:《民族主义上升引入注目》,载《解放日报》,1994-06-02。
    ①转引自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页。
    ②石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民族主义”》,见《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文艺时代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页。
    ①卜建华、赵金亮:《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①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42.
    ②石罔亮.青年领袖及其理论阐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30
    ③陈微.“青年领袖”群体的崛起及开发[J].中国青年研究,2002,04.:5
    ①曹永森.青年领袖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09.:14
    ①熊培云.人人生龙活虎,国家才有希望----论青年领袖[J].南风窗.2006, (5):05.
    ②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92.
    ①倪帮文.中国网络青年意见领袖的构成、特征及作用[J].中国青年研究,2011,09.:17
    ①卜建华: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02:63.
    ①转引自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①梅宁华:《“新爱国主义”绝不等同“极端民族主义”》,载《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9年第8期。
    ①宋晓军等:《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②朱晓军等:《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③人民网,强国论坛。
    ①宋晓军等:《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②宋晓军等:《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③摩罗:《中固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76-88页。
    ④摩罗:《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⑤摩罗:《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①摩罗:《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与精神解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②冰点特稿:评《中国不高兴》所推销的极端网络民族主义,载《中国青年报》,2009-4-8。
    ③宋晓军等:《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④铁血社区。
    ①朱云生:当下青年病态民族主义倾向的危害及其批判[J].中国青年研究,2010,05.
    ②郑永年:《中国模式: 经验与困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③朱云生:《 当下青年病态民族主义倾向的危害及批判》,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
    ①朱云生:《 当下青年病态民族主义倾向的危害及批判》,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
    ②丰子义.全球化时代应有开放的民族主义观念[N].北京日报,2009-5-18.
    ③朱云生:《 当下青年病态民族主义倾向的危害及批判》,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
    ①山小琪、郭展新:《新世纪“愤青”与青年的爱国主义》,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
    ①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和平、王军:《世界青年运动史论》,中央编译出版2008年版。
    ①和平、王军:《世界青年运动史论》,中央编译出版2008年版。
    ②张瑞莹、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载《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①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中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参考消息》2007年1月12日,第8版。
    ②马立诚:《中日关系新思维一中日之忧》,《战略与管理》,2002年12月。
    ①马立诚:《再谈“对日新思维饰,《南风窗》,2004年3月。
    ②林治波:《当代中国是否需要民族主义》摘自央视国际网站《网订天下》论坛。
    ①川耶尔·塔米尔著,陶东风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4—75页。
    ①南全喜:《论民族主义:对民族主义问题的一种自由主义考察》。
    ①(美]莫利兹奥·维罗里:《共和派的爱国主义》(商戈令译),见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年版,第188—189页。
    ①房宁:《成长的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32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洋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页。
    1.[英]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美]海斯著.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M],帕米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美]大卫·费特曼著.民族志:步步深入[M],龚建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5.[英]戴维·冈特利特编.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彭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6.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王涛.我们能够超越民族主义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8.徐久刚、冯进成、刘润民.中国民主政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1.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谢泽明.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4.王文宏、高维钫.网络文化研究[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杨鹏.网络文化与青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房宁.成长的中国一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刘中民左彩金骆素青.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19.(英)安东尼·D.史密斯.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陈力丹.舆论学一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21.余建华.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2.李世涛.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3.(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4.(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5.林精华.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7.李希光(美).刘康.妖魔化中国的背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王军.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9.(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0.(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注意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1.徐讯.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刘建明.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34.哈贝马斯逢之译.论欧洲的民族国家文化研究[M].第2期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周筱赞.中国谁在不高兴[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37.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8.罗志平.民族主义理论类型与学者[M].台北: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39.赵志立.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42.廖永亮.舆论调控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43.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44.张景云.大众传播距离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
    45.刘京林等.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译吴靓人想象的共同体—民族注意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徐迅著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赵利生.《民族社会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49.池子华.《中国流民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0.陆韧.《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1.郑正强.《最后的屯堡—一个汉移民社区的文化探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2.苍铭.《云南边地移民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53.李宁主编.《宁夏吊庄移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54.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5.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56.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57.杨文炯.《传统与现代性的殊相:人类学视阂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58.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0.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61.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62.马戎等主编.《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64.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M].台北:台北允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65.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7.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8.沈林、张继焦、金春子:《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69.马克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利》[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70.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2.费孝通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3.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75.赵世瑜.《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76.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77.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8.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9.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80.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81.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2.高丙中主编.《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3.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4.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宋涛.《传统裂变与现代超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86.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一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87.徐杰瞬主编.《雪球一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马瑞映.民族主义:概念与现实[J].陕西师范大学报.1995(4)
    2.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J].战略与管理.1996(2)
    3.陈晓明.回归传统与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J]..天津出版社.1997(4)
    4.王小东.民族主义与中国的未来[J].天涯.2000(2)
    5.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J].战略与管理.2000(5)
    6.李哗耿听.论东亚民族主义的类型与特征[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5)
    7.钟楠.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浅析[J].华商.2002
    8.彭萍萍.民族主义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1)
    9.王晓明.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J].当代作家评论.2003(2)
    10.张伟.民族主义的意识根源与线索[J].北京大学.2003(4)
    11.高全喜.论民族主义——对民族主义问题的一种自由主义考察[J].学海.2004(1)
    12.任炳强.中国民族主义重新兴起的原因特征及其影响[J].学海.2004(1)
    13.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战略与管理[J].2004(4)
    14.谢凯.试论全球化趋势下青年民族文化个性特质的培养与引导[J].第十届全国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暨第一届青年发展论坛提交论文.2004
    15.张丰清.全球化时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与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
    16.房宁王淑梅.试论邓小平的中国和平崛起思想[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12)
    17.陈学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综述[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
    18.徐志宏张弘政.关于中国“和平崛起”问题的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19.吴建华.略论当代民族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6(4)
    20.常春红.全球化时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误区与走向[J].内蒙古民族大学.2006(4)
    21.赵立新.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内制约因素分析[J].陕西教育.2006(12)
    22.沈云波.反思性民族主义[J].理论界.2007(11)
    23.陈传利.浅论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与特征[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4.薄明华.论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思潮[J].怀化学院学报.2007(3)
    25.沈慧平.海外学者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7(4)
    23.张俊,蔡文钦.略论中国和平崛起应处理好的八大关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6.吴学兵.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社会政治功能透视[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4)
    27.孔令杰,曹兵兵.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依托[J]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4)
    28.朱虹.“奥运热”与中国青年的民族认同仁[J].当代青年研究,2008(1)
    29.李怀义.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分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2)
    30.徐红明.中国崛起的模式、路径及动力选择[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
    31.周佩望余庆东.试论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J].法制与社会.2008(6)
    32.赵立新.当代东亚民族主义与国民意识的塑造[J].东北亚文化研究.2008(12)
    33.赵立新.当代中韩日民族主义思潮与文化深层冲突[J].东疆学刊.2009(3)
    34.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6, 5。
    35.郭旭.浅析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J].商业经济,2006, 12。
    36.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 2。
    37.向洋.网络民族主义:并不虚拟[J].世界知识,2005, 14。
    38.张超.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J].当代中国研究,2004, 3。
    39.陈学明.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科学社会版),2006,2。
    40.陈忠.民族主义视点与中日关系[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
    41.罗大文.试析爱国主义的内涵、结构与功能[J].学术论坛,2006, 6。
    42.刘智华.全球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慷的自我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 5。
    43.杨伟民、吴显庆.论网络政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4, 5。
    44.李斌.网络共同体:网络时代新型的政治参与主体[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4。
    45.王洪顺、赵雪芬.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46.肖金双.极端民族主义探源[J].台声·新视角,2005, 3。
    47.李颖.观察篇: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J].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8月1日。
    48.朱学勤.这一年:基于自由的创造[J].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1日。33、杨奎松瞭望东方周刊访谈:关于网络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杨奎松的个人网站一
    http://www.yangkuisong.net,2005年10月02日。
    49.李吉和、周彩云:我国中、东部地区城市民族关系特点当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0.青觉、马守途: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现象存在的长期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51.黄爱学:民族法制建设与民族和谐关系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52、蒋岩岩.网络条件下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大学,2005。
    53、牛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6。
    54.柴素芬.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学探讨[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5.王金良.全球化时代我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6.李军虎.浅论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的内涵以及特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57.张超.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J].《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3期。
    [1]PeterHaySforeignislo.;rl esFaeeNationalism:PowerandPassioninChineseAnti 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1999
    [2]ColinL.Powell."Astrategyof Partnerships.ForeignAffairs" January/February2004
    [3]JohnMearsheimer:TheTragedyofGreatPowerPolitiesW.W.Norton&Coany RePrintedition2003
    [4]MartinDimitrov.TheCollapseAndResileneeofConununistRegimesCenter Assoeiate, DavisCenterforRussianandEurasian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SePtember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