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NGO合作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多元化步伐的加快,公共服务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短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备受关注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与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更为严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在全世界“社团革命”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和治理结构的转型。政府和一系列公共行为主体以多元的方式共同承担对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NGO作为治理的主体之一,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公共服务供给中,NGO以其显著的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灵活性等特点,显示了比政府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灵活多变的优势,成为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解决公共服务需求的一种新制度安排和提供机制。因此,政府与NGO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加强合作,对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良好的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受我国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变革,政府对NGO态度以及NGO自身成长的影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中政府与NGO的关系经历了多次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1978年,高度依附、垄断供给阶段;1978年—2006年,推动分离、协作供给阶段;2006年至今,培育服务、合作供给阶段。总的来说,我国政府与NGO的合作关系从无到有,在不断推进、深化,趋向是由不良结构上升为良性结构。目前公共服务中我国政府与NGO合作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协商参与、委托授权、服务外包和政府购买。
     但是,直到现在我国社会领域仍基本处于政府的全面控制之下,一元统摄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制度安排仍制约着当今政府与NGO的合作关系,这使得双方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即政府与NGO之间是“强者”和“弱者”间不对等的依附性合作关系。究其原因,在于现阶段体制和制度的不完善,政府与NGO之间互动合作关系的建立还存在很多困难:政府和NGO合作环境缺乏、政府管理出现错位、非政府组织发展遭遇瓶颈等。
     美国、英国、菲律宾和香港地区的政府与NGO合作都较为成功,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政府与NGO合作的实践经验可知,要建立二者的良性合作关系,需要为NGO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平等的机会;为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政府对NGO要扶持与监管并重;政府要积极推动购买NGO服务。
     根据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与NGO合作的现状,在借鉴海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在主体(非政府组织类型)、过程(公共服务过程)、结果(公共物品的类别)这三个维度上全面建立起一整套政府与NGO深度多层次合作的机制。
     现阶段构建我国政府与NGO合作机制的主要对策是:完善NGO发展的法律框架,创造支持合作的法制环境;完善NGO发展的政策框架,创造支持合作的政策平台;完善政府对NGO的监管,创造支持合作的管理体制;加强NGO自身建设,增强合作的能力。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social diversity, the contradic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ch between the comprehensive rapid growth of demand for public services and the shortages of supply and capacity of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 Especially for the subjects of insufficient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such as basic education, public health,social secur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ublic security which are concerning becoming more severe and arousing extensive concern of all circles in society.
     In the meantime, China is facing a shift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de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worldwide "community revolution". Government and a serious of public behavior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public affairs in multiple ways, NGO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s one of the main body of governance. In the public service, NGO is showing the advantages of lower cost, higher efficiency and more flexibility than government with its features like public, voluntary, nonprofit and flexibility, and becoming a new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and provide mechanism involved in public service and the demand of public service. Therefore,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standard of public service and promoting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i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NGO.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economy progress and society advances, and influenced by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economy, society and politics, attitude of the government towards NGO and the NGO's growth, the relationship of our government and NGO in the field of public service have been through many changes which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the first stage was in1949-1978, with a high degree of dependence and monopoly supplement; the second stage was in1978-2006, which set its goals to promote the sepa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supplement; the last stage was aiming at developing the service and the cooperation supplement since2006. Overall,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and NGO started from scratch, constantly advancing, with a deepening trend increased by poor structure to benign structure. Nowadays, there are three main type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NGO for current public service in our country:consultative participation, entrust authorized, service outsourcing and governmental purchases.
     However, our society is still in a complete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and an unify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still restri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NGO, which makes the cooperation has an obviou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means that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NGO is an unequal dependent relation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trong" and the "weak". The reason is that nowadays the system is still imperfect,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perative rela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NGO:the lack of cooperation environment, the dislocation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bottlenecks in development of NGO.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NGO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Philippines and Hong Kong are successful.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se countries and regions, it shows that to establish the benign cooperation relations, it needs to provide an equal opportunity for NGO in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service, create a good policy and legal environment, get the support and supervision of NGO capacity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w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purchase NGO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cooperative situa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 and NGO in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reference to overseas experience, we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systematic point of view, and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set of government and NGO depth multi-level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category:subject(NGO types), process (public service process) and the results (public goods categories)
     Nowadays,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to build the mechanisms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our government and NGO could from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legal framework of the NGO development, and creating a legal environment that supports cooperation; improving the policy framework, and creating a policy platform to support cooperation; heightening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NGO, and creating a management system that supports cooperation; strengthening the NGO self-construction to enhance their cooperative ability.
引文
①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②[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19.
    ③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0.
    ①[美]莱斯特·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M],陈一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②[英]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20.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83.
    ④[德]尤尔根·哈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506.
    ①曹爱军.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路向探索[J].商业时代,2008(33).
    ②曹爱军.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路向探索[J].商业时代,2008(33).
    ③管永吴,洪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内研究现状、评价与展望[J].江淮论坛,2008(4).
    ④吴敬琏.2007年改革的重点和难点[N].北京日报,2007,1(29).
    ①民政部.民政部发布201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 201106/20110600161364.shtml?2.
    ②东方网.上海各级政府积极引导沪民办非营企业单位热心公益事业[EB/OL]. http://whb.eastday.com/w/ 20061012/ula193431.html.
    ①王志华.第三部门与公共物品供给:方式选择及政府作用[J].行政论坛,2003(4).
    ①[美]蒂芬·汉斯.NGOs在现代社会的角色[J],朱健刚译.学会,2006(8).
    ②舒信.俄罗斯现代化与公民社会一书评介[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4).
    ① Richard Abel Musgrave.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A study of public Economy[M]. New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59:15.
    ② Ostrom, V &Ostrom, E. Public Goods and Public Choices, in Alternatives for Delivering Public Services:Toward Improved Performance[M]. NewYork: West view Press, 1977.
    ③[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13.
    ①[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休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423.
    ②[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72.
    ① Royce Hanson. The Urban Future:New Pol icies and Issuos[J]. Journal of Housing, January/February. 1987.
    ③[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57.
    ①[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M],周立群,韩亮,余文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36.
    ②[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6.
    ③ Peter Graefe. Personal services in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 adding nonprofits to the welfare mix[J]. Social Policv&Administration October 2004.
    ④ Beesley M, Littlechild S. Privatization:principles, problems and priorities[M]. Lloyds bank review, 1983. Reprinted in bishop et.al 1994.
    ⑤ Burton Weisbrod. Toward a Theory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in a Three-sector Economy[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72.
    ①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3.
    ② Lester Salamon.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J]. Foreign Affairs,1994.
    ②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19.
    ④ Benjamin Gidron, Ralph Kramer Kramer, Lester M. salamon.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Emerging Relationships in Welfare States[M]. San Francisco, Josser-Bass Publishers,1992;18.
    ① A. Najam, The Four-c' s of third sector-government Relations:cooperation, Confrontation, Complementarity, and co-optation[J],Nonprofit Management & Lesdership, 2000(4).
    ① Young, Dennis R. Alternative Models of Government-Nonprofit Sector Relations:Theoretical and Internationl Perspectives[J].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000(1).
    ①[美]珍妮弗·布林克霍夫.政府—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性关系[J],袁德良译.东南学术,2009(1).
    ② Stein Kuhnle, Pel Selle. Governmnen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M] Aldershot, Hans, England, Brookfield, Vt:Ashgate, 1992:30.
    ①文启湘,何文君.“看得见的手”范式的悖论及悖论困境—试论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及其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01(5).
    ②刘志铭.中国经济转型中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演变与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③沈荣华.论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创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5).
    ①吴俊培,卢洪友.公共品“公”“私”供给效率制度安排[J].经济评论.2004(4).
    ②张听.走向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可抉择供给体制—当代政府再造运动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5).
    ③樊丽明.中国公共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3.
    ④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6.
    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聚焦中国公共服务体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85-288.
    ⑥刘银喜,任梅.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的确立原则[J].北方经济,2007(6).
    ⑦张文礼,吴光芸.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①杨宏山.论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底线责任[J].学习与实践,2007(5).
    ②王名.中国的非政府公共部门(下)[J].中国行政管埋,2001(5).
    ③毛寿龙,李梅.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5.
    ④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7
    ⑤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1
    ⑥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托管的新模式——以罗山市民会馆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1(3).
    ⑦郑功成.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2(7).
    ⑧滕世华.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1).
    ⑨韩俊魁.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
    ①郎晓波,俞云峰.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组织优势及路径选择[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5).
    ②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2.
    ③王华.治理中的伙伴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J].云南社会科学,2003(3).
    ④严炜,刘悦斋.平等合作与积极竞争: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⑤梁莹,黄健荣.论我国第三部门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建构[J].学海,2004(4).
    ⑥顾昕.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J].浙江学刊,2004(6).
    ⑦吴光芸,方国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非营利组织失灵及三者互功的公共服务体系[J].四川行政学院弓报,2005(1).
    ①何晔,安建增.论和谐社会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②李培林,徐崇温,李林.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J].河北学刊,2006(2).
    ③苏大林,周巍,申永丰.走向良性互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探可[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④汪锦军.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三种模式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10).
    ⑤邓名奋等.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关系建构[R].北京:民政部2008年社会组织理论研究课题项日,2008:4-6.
    ①陈振明.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专题研究引言[J].东南学术,2008(1).
    ①温家宝.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2 /29/content_1337109_2.htm,2004 02-29.
    ②唐铁汉,李军鹏.公共服务的理论演变与发展过程[J].新视野,2005(6).
    ③唐铁汉,李军鹏.公共服务的理论演变与发展过程[J].新视野,2005(6).
    ①胡钧,贾凯君.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比较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8(2).
    ②[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姚开建,刘凤良,吴汉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47.
    ①孙晓莉.公共服务论析[J].新视角,2007(1).
    ②刘尚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要求和政策路径[J].浙江经济,2007(13).
    ①唐铁汉,李军鹏.公共服务的理论演变与发展过程[J].新视野,2005(6)
    ②淮建军,刘新梅.公共儿服务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7(7).
    ③赵黎青.关于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几个基本问题[A].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政府转型:中国改革的下一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8.
    ①[美]莱斯特·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魏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41.
    ②[美]莱斯特·萨拉蒙,赫尔穆特·安海尔.公民社会部门[A].见: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57-269.
    ③齐炳文.民间组织:管理、建设、发展[M].青岛: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2.
    ①[英]D·路易斯.非政府组织的缘起与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5(1).
    ②李卓.中国NGO的定义与分类[J].中国行政管埋,2003(3).
    ③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2.
    ① Cliver Arc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M],George Allen & Unwin, 1983.
    ④[美]詹姆斯·盖拉特.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M],邓国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⑤刘培峰.非营利组织的几个相关概念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4(10).
    ①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3-35.
    ①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7.
    ②康晓光.NGO扶贫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41.
    ③王名,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
    ④贾西津.国际比较研究视野中的非营利部门——<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评介[J].管理世界,2002(11).
    ①俞可平.治埋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31-332.
    ②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
    ③文正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视野——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有序化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6(2).
    ①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
    ②孙开,彭健.公共选择学说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评析[J].财政研究,2000(5).
    ③[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得豪斯.经济学[M],萧深,樊妮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32.
    ④竺乾威.公共行政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22.
    ⑤陈振明.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8(6).
    ①竺乾威.公共行政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33.
    ②[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
    ① Janet V. Denhardt, Robert B. 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Seiving not Steering[M], Armonk, NY: M.E.Sharpe,2003:88-92.
    ②[美]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M],扶松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4.
    ①[美]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M],扶松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7.
    ②[英]鲍勃·杰索普,漆燕.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1999(1)
    ③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
    ④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
    ①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
    ②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23.
    ③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3.
    ④汀向阳,胡春阳.治理:当代公共管理埋论的新热点[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①[美]萨缪尔森.充满灵性的经济学[M],胡承红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156.
    ②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4.
    ③[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M],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7.
    ④[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M],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10.
    ⑤[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M],高鸿业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173.
    ⑥高会宗,樊增强.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失灵及其防范[J].政治学研究,1998(1).
    ①[美]莱斯特·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田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0.
    ②[美]莱斯特·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田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9.
    ①[美]莱斯特·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田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3.
    ②[美]莱斯特·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田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1.
    ①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9.
    ②总体性社会的概念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邹谠先生用来指称改革前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它是指以国家对社会资源全面控制垄断为基础,也可以成为“全能主义”。转引自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5.
    ③朱光磊,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二重性”及其监管问题[J].理论与现代化,2004(2)·
    ①王世刚.中国社团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462.
    ②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EB/OL].http://www.redcross.org.cn/zzgk/lsyg/
    ①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与发展情况[J].学会.2005(1).
    ①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1.
    ①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EB/OL]. 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mjzzgl /200709/20070900001725.shtml.
    ②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EB/OL]. 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mjzzgl /200709/20070900001725.shtml.
    ③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埋条例[EB/OL]. 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mjzzgl /200709/20070900001725.shtml.
    ④民政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 /mjzzgl/200709/20070900001726.shtml
    ⑤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0103.
    ①吴玉章.社会团体的法律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
    ①唐志君.公众参与政策过程:价值、困境及走向[J].埋论探索,2007(2).
    ②孙永怡.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大困境[J].中国行政管理,2006(1).
    ③梁莹.浅析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与第三部门的角色[J].埋论探索,2003(5).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6(27):10.
    ②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http://www.gov.cn /ztzl/2006-03/16/content_228841_11.htm.
    ③新华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
    ④新华网.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 /content_6938568_3.htm.
    ①[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226.
    ①环保部.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zhb.gov.cn/gkml/hbb/ bwj/201101/t20110128_200347.htm.
    ②潘跃.中国扶贫基金会援助贫困人口,去年近五十万人直接受益[N].人民日报,2006,5(10):10.
    ③吴双.我国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网络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①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EB/OL]. http://www.mea.gov.cn/article/zwgk/fvfg/mjzzgl /200709/20070900001725.shtml.
    ②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会章程[EB/OL].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4/file.jsp?cid=807&aid=42622.
    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EB/OL].http://www.women.org.cn/quanguofulian/ zhangcheng.html.
    ④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EB/OL].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096/ 1110225918/13022545.html
    ①新华社.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
    ②中国政府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content_6938568_5.htm [EB/OL]. http://www.gov.cn/test/2005-06/27/content_18059.htm
    ①中华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大事记(1901-2000)[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265.
    ①贾西津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5.
    ①贾西津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和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6.
    ①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服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0.
    ②华爱.罗山市民会馆:新旧体制冲突下的艰难选择[J].社区,2006(7).
    ①贾西津.公共服务购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伙伴关系[EB/OL]. http://www.huiling.org.en/html/ xzgd_564_1319.html.
    ①赵立波.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民间组织发展[J].行政论坛,2009(2)
    ②韩俊魁.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
    ①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方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82.
    ①胥晓莺.中国NGO与政府的结盟[J].商务周刊,2005(6).
    ②郭小聪,文明超.合作中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J].公共管理学报,2004(1).
    ③于晓虹,李姿姿.当代中国社团官民二重性的制度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个私协会为个案[J].开放时代,2001(9).
    ①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89.
    ①汪雷,向国成.诺斯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J].财贸研究,1996(2).
    ②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门领导同志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问题的通知[Z].中华人民共和国网务院公报,1994(10)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通知[Z].湖北政报,1998(8).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转发中组部组通字[1999]55号文件和民政部民发[1999]50号文件的通知[EB/OL]. http://www.mohurd.gov.cn/zcfg/jsbwj_0/jsbwjrsjy/200611/t20061101_152912.html
    ①[美]伯纳德·巴们.信任:信任的逻辑和局限[M],牟斌,李红,范瑞平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31.
    ②田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关系研究[J].学术研究,2005(1).
    ③田凯.组织外形化:非协调约束下的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4).
    ④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
    ⑤田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关系研究——一个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分析[J].学术研究,2005(1)
    ⑥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1-102.
    ①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希望工程效益评估课题组.捐款是怎样花的——希望工程效益评估报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06
    ②林尚立.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社会建构方式转型与执政逻辑调整[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③段华洽,王荣科.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①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5(2).
    ②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
    ③文培峰.社团管理的许可与放任[J].法学研究.200.1(1).
    ④刘培峰.社团管理的许可与放任[J].法学研究,2004[4].
    ①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8-106.
    ②王名.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③赵应昌.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①悦新.积极开拓同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的新领域[J].国际经济合作,1987(12).
    ②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要素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6-157.
    ①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08.
    ②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l:71.
    ③徐宇珊.非对称性依赖:中国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8(1).
    ④尹海洁,游伟蜻.非政府组织的政府化及对组织绩效的影响[J].公共管埋学报,2008(3).
    ①2007年,壹金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作为国内首次尝试的一种公益模式,壹基金和中国红十字会有3年之约。在合同期里,作为私募基金的壹基金挂靠在有公募资格的中国红十字会名下,可借助中国红十字会的名义向社会公开募捐,做公募基金会的项日。2010年9月,3年合同期将至,在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日中,李连杰首次坦言,壹基金计划可能面临中断。为了获得一个独立合法的身份,壹基金在 2010年初就在民政部办理了公募基金会申请程序,想要脱离中国红十字会。但一直尤果。最后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2010年12月,壹基金在深圳民政局成功注册为公募基金会,2011年1月,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正式启功,壹基金在深圳“重生”,正式拥有合法的公募基金会资格。
    ②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J].浙江学刊,2004(6).
    ①王名.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46.
    ②许联超.企业与慈善事业共同发展[J].民营科技,2006(2).
    ③向佼洁.关于我国NGO组织发展的资金困境及对策[J].经式管理者,2011(23).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Z].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9(4).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3(29)
    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z].会计师,2010(1).
    ①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3-54.
    ②虞维华.从“志愿失灵”到危机:萨拉蒙非营利组织研究疏议[J].行政论坛,2006(2).
    ③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计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5.
    ①邓国胜.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8.
    ②毛刚.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③崔执树.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7(23).
    ①[美]戴维·奥斯本,特勒·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2.
    ②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0:257.
    ③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J].行政论坛,2008(6).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9.
    ②朱世达.美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30.
    ③刘冰.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拓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1(。4).
    ④梅儒瑞.美国政府和NGO界的关系[J].三月风,2011(11).
    ①亓坤.美国NGO的公共财政[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0(9).
    ②徐旭川.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及其税收政策定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0).
    ③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美国非营利部门的共同治理[EB/OL]. http://mjj.mca.gov.cn/article/jyjl/200712 /20071200005014.shtml?2
    ①[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1.
    ②[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36.
    ③[美]莱斯特·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M],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6.
    ④[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9.
    ①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U.S.). From Red Tape to Results: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Costs Less: report of the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M]. Times Books,1993:44-46.
    ②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47-148.
    ③虞维华.公共服务业市场化改革与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J].经济纵横,2006(2).
    ④[美]载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式部门[M],上海市政协编译组,
    ①王名.英国民间公益组织及与政府的关系[N].中国社会报,2003,12(5):T00.
    ②张淑云,陆明远.政府对社会组织管理的价值分析[J].求索,2009(12).
    ③王名.独具特色的生存环境与管理方式[N]人民政协报,2005,6(28):B02.
    ①吴文洁.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6(29).
    ①李咏.政府与NGO怎样展开战略合作[N].人民政协报,2004,4(20).
    ①龙宁丽.国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做法和经验[J].社团管理研究,2011(7).
    ②王名.英国民间公益组织及与政府的关系[N].中国社会报,2003,12(5):T00.
    ①杨超.菲律宾的非政府组织[J].东南亚纵横,2011(7).
    ②杨超.菲律宾的非政府组织[J].东南亚纵横,201l(7).
    ①六七暴动,亦称六七左派工会暴动、五月风暴,当时参与者称之为反英抗暴,1967年5月6日于香港爆发。香港的左派在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展开对抗英国殖民地政府(港英政府)的暴动。事件由最初的罢工、示威,发展至后期的暗杀,出现暗杀名单、放置炸弹。结果51人直接在暴动中死亡,另外超过800人受伤。
    ②汪永成,胡光校.香港特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领域的关系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③思汇政策研究所.三方合作研究:本地研究及参与[R].香港: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2005.
    ①马宏.社会资本建设和谐社区的新视角[J].新资本,2006(4).
    ②思汇政策研究所.二方合作研究:本地研究及参与[R].香港: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2005.
    ③汀永成,胡光校.香港特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领域的关系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④汪永成,胡光校.香港特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领域的关系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⑤罗天莹,赵稚凌.港穗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①汪永成,胡光校.香港特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领域的关系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2).
    ①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促请政府制订消贫政策[EB/OL]. http://www.hkcss.org.hk.
    ①香港社会福利联会.2003-2004年报:凝聚力量,共建社会[EB/OL]. http://www.hkcss.org.hk.
    ①香港特区政府.2005-2006年施政报告:强政励治,福为民开[EB/OL]. http://.www.ceo.gov.hk/sim /letter/15-10-2005.htm.
    ①褚松燕.中外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比较[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232.
    ①禇松燕.中外非政府组织管埋体制比较[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235239.
    ①王川兰.委托与替代:第三部门履行公共职能的模式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4).
    ①蔡达峰.规范政府购买服务[EB/OL]. http://www.mj.org.cn/lxzn/czyz/czyzjyxc_1/201106/t20110627 126081.htm.
    ②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简报[EB/OL]. http://www.bjsstb.gov.cn/wssb/wssb/xxfb/ showBulltetin.do?id=21443&dictionid=8622&websitId=100&netTypeId=2&ms=1.
    ①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200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3.
    ①[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1.
    ②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3).
    ①本刊编辑部.追求公平与效率——聚焦圆明园环评听证[J].绿叶,2005(4).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15):1.
    ①2003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主持召开《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审查会。会议通过了在中国仅存的两条原生生态河之一怒江中下游修建两库十三级水坝的方案。按方案,该工程比三峡工程规模还大,出席会议的环保总局官员以该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估,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估法》为由,坚决拒绝在报告上签字。此次会议后,“绿家园志愿者”、“云南大众流域”、“自然之友”等多个环保NGO相继投入到“怒江保卫战”中。这些NGO组织大量通过媒体和网络,开展讲座、论坛等形式,积极向公众宣传怒江大坝的情况,取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对发改委上报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亲笔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一度如箭在弦的怒江项目暂缓实施。
    ②尤光付.中外监督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95.③汤小森.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地方政府绩效计估中的作用[J].理论导论,2006(10).
    ④《南方周末》2002年2月28日报道“中国妈妈”胡曼莉利用“丽江妈妈联谊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假借慈善组织的名义为自己谋取私利而被告上法庭。
    ①[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01.
    ①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等.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Z].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5).
    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1).
    ①根据布坎南的理论,俱乐部产品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消费的有限竞争性(非竞争性),即在一定的规模下会员数量的增加小会影响其他会员的消费质量,但一旦会员数量突破了最优数量,俱乐部就会出现拥挤:二是受益的局部排他性,即俱乐部产品对局内人是非排他的,对局外人却是排他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收费物品俱乐部产品内涵是一致的。
    ②江苏经济报.江苏“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回眸[EB/OL].http://jsjjb.xhby.net/html/ 2009-12/01/content_81073.htm
    ①全国人民大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z].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s1).
    ①按照王名教授的解释,公益捐赠形成了公益财产。公益财产是一种特殊的产权形式,是公益产权的存在形式,来源于人的博爱精神,与国有资产、私人财产相区别。公益财产的核心是基于捐赠行为的各种形式的慈善捐款,也包括各级政府通过拨款、补贴、委托和政府采购等形式提供的公共资金,包括非政府组织以减免税等形式获得的优惠待遇,还包括这些组织在运作公益财产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收益,是非政府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
    ①郑苏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以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为重要合作伙伴[J].中国行政管理,2009(6).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Z].伞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4).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Z].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4).
    ③他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Z].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4).
    ①孙玉琴.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创造民政保障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新成绩——2011年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暨民政论坛在呼和浩特召开[J].中国民政,2011(7).
    ②王名,陶传进.中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与相关政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4(1).
    ①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681.
    ①崔玉,马凤之.中国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建设的制度化途径:自律与社会交代[EB/OL]. http://www. help-poverty.org.cn/helpweb2/ngo/n37-3.htm.
    ①张祖平.中国慈善组织资金筹集问题研究[J].社团管理研究,2011(1).
    ②侯江红.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筹资举措[J].求实,2004(6).
    ①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3.
    ①[美]莱斯特·萨拉蒙.走向公民社会:全球结社革命和解决公共问题的新时代[A].见:赵黎青主编.非营利组织与中国发展[C].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1.
    ②[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3.
    [1]王世刚.中国社团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2]邓正来等.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6]陈庆云、周志忍.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杨宜音、郭于华、应音.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版社,1999.
    [8]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9]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版社,1999.
    [10]苏力、张守力.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1]苏力.规则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2]孙立平,晋军,何江穗,等.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3]王绍光.多元与统——第三部门国际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4]郑功成.中1华慈善事业[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15]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6]王浦劬,徐湘淋.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7]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9]康晓光.NGO扶贫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0]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1]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2]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3]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4]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5]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6]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27]吴忠泽等.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28]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9]刘春湘.NPO治理结构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30]金太军等.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3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2]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3]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4]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5]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6]吴爱民.当代中国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7]李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8]吴东民、董西明.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9]张康之.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0]汪玉凯.公共管理与非政府公共组织[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41]任进.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法律实证和比较分析的视角[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42]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3]贾西津.治理结构转型与NGO的角色——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NGO[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4]文军,王世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45]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6]董克用.公共治理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7]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8]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49]王名.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0]吴玉章.社会团体的法律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1]王杰,张海滨,张志洲.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2]贾西津,沈恒超.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04.
    [53]王杰.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4]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5]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56]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57]陶传进.社会公益供给——NPO、公共部门与市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8]朱世达.美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9]徐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60]丁元竹.非政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服务状况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1]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2]成志刚.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63]龚禄根.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民间组织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5]张展.中国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6]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7]谢庆奎、佟福玲.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8]唐铁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69]吴俊杰、张红.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70]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1]杨团.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2]张昕.转型中国的治理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3]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中国民间组织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74]马庆钰.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与管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75]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76]谭建光.志愿中国:亲历与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7]马庆钰.中国行政改革前沿视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8]张勤.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9]褚松燕.中外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80]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81]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2]刘明珍.公民社会与治理转型:发展中国家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83]俞可平.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4]程昔武.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5]朱健刚.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6]王振海.黄文冰.严惜怡等.寻求有效社会治理——国内外社会组织发展范式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7]王浦劬,[美]萨拉蒙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8]穆青.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英]拉尔夫·达伦道夫.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4][美]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经营之道[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4.
    [5][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 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7][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8][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3][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4][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5][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6][美]托马斯·西尔克.亚洲公益事业及其法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7][美]詹姆士·杰雷德.世纪曙光:非营利事业管理[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1.
    [18][美]戴维·奥斯本等.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9][美]朱莉·费希尔.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0][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1][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2][英]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3][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4][美]保罗·莱特.持续创新:打造自发创新的政府和非营利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5][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6][美]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7][澳]阿德勒.美国慈善法指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8][美]朱莉·费希尔.非政府组织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9][美]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0][美]莱斯特·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2][美]埃里克阿姆纳·斯蒂克蒙丁.趋向地方自治的新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3][英]D·路易斯.非政府组织的缘起与概念[M].北京:国外社会科学,2005.
    [34][美]里贾纳·赫兹琳杰.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35][美]丽莎·乔丹等.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陈嘉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及市民社会的发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1).
    [2]赵黎青.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保障[J].国外社会科学,1997(4).
    [3]秦晖.从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到现代“第三部门”——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的若干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2).
    [4]宋世明.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J].理论学刊,1999(3)
    [5]周志忍.英国公共服务中的竞争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1999(5).
    [6]杨团.美国非营利组织管理[J].中国民政,1999(10).
    [7]风笑天、张莉.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其社会功能[J].社会科学,2000(9).
    [8]候玉兰.非营利组织:美国社区建设的主力军[J].北京行政学院,2001(5).
    [9]王名.中国的非政府公共部门(上、下)[J].中国行政管理,2001(5/6).
    [10]谢蕾.西方非营利组织论研究的新进展[J].国家行政学报,2002(1).
    [11]吴锦良.论政府机制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的互动关系[J].福建党委校学报,2002(1).
    [12]熊跃根.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部门”发展:对中国现实的解释[J].社科学研究,2002(1).
    [13]林震.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1).
    [14]夏义坤.论第三部门与我国政府行政关系[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2).
    [15]臧乃康.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的公共利益[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3).
    [16]唐兴霖、吴志军、聂勇浩.国家与社会之间——论社会中介组织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5).
    [17]金太军.第三部门与公共管理[J].江苏社会科学,2002(6).
    [18]王名.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8).
    [19]李景鹏.关于非政府组织若干问题的探讨[J].新视野,2003(1).
    [20]李虹.论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1).
    [21]刘晓佳.中国非营利组织现状探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3).
    [22]邓国胜.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3(13).
    [23]王华.治理中的伙伴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J].云南社会科学,2003(3).
    [24]贾西津.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第三条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3(3).
    [25]李卓.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定义与分类[J].中国行政管理,2003(3).
    [26]臧乃康.统治与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进[J].理论探讨,2003(5).
    [27]吴光芸,方国雄.解决公共服务需求的重要思路:第三部门提供公共服务[J].桂海论丛,2003(5).
    [28]辛本禄、蒲新微.第三部门的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理论探讨,2003(5).
    [29]黄晓军.浅析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与制度创新[J].探索与争鸣,2003(8).
    [30]郭小聪、文明超.合作中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J].公共管理学院,2004(1).
    [31]周批改,周亚平.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及启示[J].东南学术,2004(1).
    [32]谢海定.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J].法学研究,2004(2).
    [33]王晋.第三部门:市场与政府的非零和产物[J].政治学研究,2004(3).
    [34]朱光磊、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二重性”及其监管问题[J].理论与现代化,2004(3).
    [35]贾西津.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2004(4).
    [36]曹现强,侯春飞.中国民间组织成长机制分析——自主治理的视[J].中国行政管理,2004(4).
    [37]严炜等.平等合作与积极竞争: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38]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39]杨和焰.公共管理视域中的第三部门:功能、优势及困境[J].公共管理学报,2004(8).
    [40]江泽全.英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9).
    [41]杨静.伙伴关系——政府与NPO新型关系探讨[J].美中经济评论,2004(9).
    [42]刘丽华.论服务型政府的有限性与非营利组织的补充作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1).
    [43]潘左华.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缺失与构建[J].公共管理学报,2005(1).
    [44]田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关系研究[J].学术研究,2005(1).
    [45]谢舜.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视角分析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J].江汉论坛,2005(1).
    [46]彭向刚等.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能力建设[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47]兰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山东大学学报,2005(5).
    [48]黄晖.我国政府管理和培育非营利组织的现状、问题及改善措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49]兰玲、李华、张旭东.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其走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50]李月凤.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J].重庆社会科学,2005(11).
    [51]罗湘,谭赛.政府改革过程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良性互动的模式设计[J].长沙大学学报,2006(1).
    [52]陈福今.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的若干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1).
    [53]苏大林,周巍,申永丰.走向良性互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54]高红.整合、自治、整合——一种中国社团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模式的构建[J].人文杂志,2006(5).
    [55]韩国明.比较与借鉴:国外政府建构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模式[J].行政与法,2006(5).
    [56]陈东.浅论美国志愿服务经验及其借鉴价值[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57]杨郁军.论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社会保障中的作用[J].经济师,2006(5).
    [58]井敏.试析服务型政府的内涵[J].兰州学刊,2006(7).
    [59]杨和焰.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之津梁:论公共管理视域中的第三部门[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60]詹国彬.论第三部门与政府改革之间的互动[J].宁波大学学报,2007(2).
    [61]王世谊.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与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培育[J].国家行政学报,2007(2).
    [62]陈华.第三部门的功能、困境与发展路径[J].求索,2007(3).
    [63]王名.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64]许捷.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分析与建议[J].税务研究,2007(6).
    [65]王建军.论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的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7(6)
    [66]党秀云.公共治理的新策略: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7(10).
    [67]刘卫柏、汪青雨、曾栋梁.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前沿,2008(1).
    [68]丁元竹.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J].学术月刊,2008(2).
    [69]王贞.试析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J].陕西教育,2008(2).
    [70]向波.善治理念下我国NGO发展的境遇与理路[J].公共行政,2008(5).
    [71]王立果.“第三部门缺失”与“志愿失灵”:浅析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双重困境[J].科教文汇,2008(10)
    [72]吴鹏.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管理机制完善途径探索[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9(2)
    [73]徐彤武.联邦政府与美国志愿服务的兴盛[J].美国研究,2009(3).
    [74]郭泽保.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管理与开发[J].华东经济管理,2009(4)
    [75]程至强.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再到“志愿失灵”[J].知识经济,2009(17)
    [76]高嵘.美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其借鉴价值[J].中国青年研究,2010(4).
    [1]Richard Abel Musgrave.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A study of public Economy[M].New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59.
    [2]Ostrom, V &Ostrom, E. Public Goods and Public Choices, in Alternatives for Delivering Public Services:Toward Improved Performance[M]. NewYork: Westview Press,1977.
    [3]Bakal, Carl. Charity USA[M]. New York:Times Books,1979.
    [4]Hansmann · H · B, Economic Theor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W. W. Powell (ed.)[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1987.
    [5]Wuthnow,Robert. Between State and Markets:the Voluntary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M]. 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6]Gidron, Benjamin, Kramer, Ralph, Salamon, L. M.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2.
    [7]Benjamin Gidron, Ralph Kramer Kramer, Lester M. salamon.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Emerging Relationships in Welfare States[M]. San Francisco:Josser-Bass Publishers,1992.
    [8]Stein Kuhnle, Per Selle. Governmen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A Relational Perspctive[M]. Aldershot, Hans, England, Brookfield, Vt: Ashgate,1992.
    [9]Lester Salamon.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J].Foreign Affairs,1994.
    [10]Benjamin Gidron and Hagai Katz. Patterns of Government Funding to ThirdSector Organizitions as Reflecting a Factopoic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the Structureof the Sector in Israel(Statistical Data Include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Adminstration, Nov.2001, Vol.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