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列宁自参加革命以来就十分重视俄国的土地问题,他在领导俄国人民与沙皇专制统治、与俄国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土地革命思想。
     本文循着列宁革命的步伐系统地梳理了列宁在不同的革命时期所提出的土地主张、所制定的土地纲领、所推行的土地政策,并且解读它们的内在联系,厘清列宁土地革命思想发展的脉络及其关涉重点。
     列宁刚刚涉足俄国革命之时,俄国农奴制改革所留下的残余继续影响着俄国的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农民并未获得真正的人身自由,农民的土地占有情况也十分糟糕。针对沙皇专制政府和贵族对农民的压榨,列宁在早期提出了“消除农奴制残余、归还赎金和收回割地、争取政治自由”三大主张,希冀通过这些手段解决俄国的土地问题。然而,1905年革命使列宁认识到此前的土地纲领犯了错误,列宁和社会民主党对农民的革命性估计不足,对俄国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估计过高。
     故此,1905年革命以后,列宁提出了“土地国有化”思想,强调“土地国有化”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土地革命措施。“土地国有化”思想在列宁土地革命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提出彰显了列宁对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深邃思考和理论智慧。本文通过对列宁“土地国有化”思想的研究认为,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前、后,列宁对土地国有化的态度大致经历了否定(反对土地国有化)——谨慎(有条件地实行土地国有化)肯定(支持土地国有化)的过程。从列宁对待土地国有化态度的转变,可以清晰地看出俄国革命发展的进程,这种思想的转变也体现了列宁革命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对革命认识的不断深入。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就以通过《土地法令》的形式确定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执行的土地政策,废除了土地私有权,巩固了土地国有的基础。在面对国外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双重威胁的情况下,列宁果断提出国家进入“战时共产主义”状态。他认为,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必须实行“共耕制”才能使国家摆脱危难,“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使土地真正转到劳动者手中。”事实上,“战时共产主义”只是国家在非常时期为迅速摆脱困境所采取的临时性经济政策。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俄共(布)“十大”确定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时期废除了此前实行的余粮收集制,改行粮食税,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土地问题上,苏维埃国家通过颁布法律等形式保持了土地国有化、巩固了农民土地使用权、增强了农民占有和使用土地的灵活性。
     客观地讲,晚年的列宁由于健康原因没有对苏俄土地问题有太多的论述,但这并不代表他毫不关心土地问题。他在“政治遗嘱”中关于合作社问题、关于文化革命问题等论述中依然能够找到他对社会主义道路构想中对土地问题的关注。
     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以农业为主的俄国相结合的产物,它为落后国家探索解决本国土地问题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有益范本。
Land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lso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means of production. Ever since joining the revolution, Lenin had alway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issues concerning land or land issues in Russia. He led Russian people fighting against his tsarist autocracy and Russian capitalist class. During this period, he gradually formed a complete ideological system of agrarian revolution.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Lenin's proposals on land revolution,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his thoughts and his land polic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terprets their internal connections and clarifies the veining and related emphases of Lenin's thoughts on land revolution.
     When Lenin began joining Russian revolution, the residue of Russian's serf system still influence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farmer's life in Russia. Farmers had not yet gained true freedom, and they barely owned any land.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Czarist government and its aristocrat's oppression on people, Lenin came up with three proposals in his early stage of revolution:eliminating the residue of serf system, returning ransom money and taking back cede territory, fighting for political freedom. He hoped to solve the land issues in Russia through these ways. However, the1905Revolution made Lenin realize that the former land policies had its faults. Lenin and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verestimated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Russian's capitalism and underestimate the revolutionary enthusiasm of farmers.
     As a result, after the1905Revolution, Lenin bought out the idea of "land nationalization". He emphasized that the "land nationalization" was the most fundamental policy of capitalism land revolution."Land nationalization" ha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lace in Lenin's land revolution thoughts. It reflected Lenin's indepth consideration and theatrical wisdom to deal with land issues in agricultural countries. This article studies Lenin's "Land nationalization" thought, and thinks that before and after the Russian's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Lenin's idea on "land nationalization" has gone thought a phase from denial (against "land nationalization")------to cautious ("land nationaliza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to co firmness (supporting "land nationalization").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nin's attitude towards "land nationalization", we can clearly see the progress of Russian's revolution and it also reflects the gradual improving of Lenin's experience in revolu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his recognition in revolu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 Soviet led by Lenin had confirmed the land policy through "Land Law" It abolished the private ownership of land and solidified the basis of "land nationalization". In face of foreign armed interference and civil wars, Lenin decisively declared that the country had entered a state of "Wartime Communism". He thought that, during Wartime Communism, only common cultivation of land can save the country from danger."Only the way can truly transfer the land to the hands of laborers." In fact, Wartime Communism was a temporary economical policy during special period for the country to quickly get rid of difficulties. When the civil war ended, Wartime Communism no longer met the needs of 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the "Tenth Conference" of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confirmed the new economical polices. They abolished the former policy of collection of surplus grain and change the grain tax to greatly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farmer. On the land issu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laws and other means, the Soviet maintained land nationalization, confirmed farmer's ownership of land, and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farmers owning and using of land.
     Objectively speaking, due to the reason of health in his old age, Lenin had not many theories in Russian's land issues, but it didn't mean that he didn't care. His concern about land issues in the blueprint of the road of socialism can be found in his discussions on cooperatives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in his "political will".
     Lenin's land revolution idea inherits and improves Marx's land theory. It is a combination of Marxism and Russian'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t provides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experience and examples for the solutions to their own land issues.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2页。
    ②在马克思对土地的广义定义上,更多的是从土地的自然属性的角度出发,在这个定义中,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体,不仅仅包括人们传统思维定势中所认为的地球表面。为了说明这一点,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经济学上所说的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5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7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52页。
    ③《列宁全集》(第16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87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87页。
    ② 我国学者叶卫平是国内较早关注西方“列宁学”的学者之一,在其著作《西方列宁学研究》中,他比较系统地对20世纪80年代之前西方“列宁学”进行了研究,参见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罗·塞尔维斯在其《列宁之谜》一文中,介绍了西方列宁学研究者对列宁本人及列宁主义的不同观点,参见[英]罗伯特·塞尔维斯《列宁之谜》,载于《今日前苏联东欧》,1993年第2期。
    ①关于列宁的著作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时间,我国学界达成了共识,即在十月革命以后,参见张静庐:《关于列宁著作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年代问题》[N],人民日报,1961-03-12。
    ②在这里,其实并不排除当时有一些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接触过社会主义的思潮,听闻过列宁的名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认识列宁是在十月革命以后。
    ③关于列宁的著作在我国整理、翻译和出版的情况,可参考陈有进:《列宁著作在中国90年》,《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刘志明:《列宁文献在我国的整理、翻译和出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报》,2009年第6期;丁世俊:《列宁著作在中国的出版和传播》,载于《传播真理,奋斗不息:中共中央编译局成立50周年纪念文集(1953-2003)》,中共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3年。
    ①曹浩瀚:《列宁革命思想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年,第7页。
    ②商德文:《列宁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71—79页。
    ③商德文:《列宁经济思想发展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4页。
    ① 赵振英:《浅析列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土地问题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2期,第80-83页。
    ② 俞良早:《论列宁关于苏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进》,《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26—31页。
    ③ 从李德硕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作者表述的俄共土地纲领绝大部分就是列宁制定(或作为主要参与者制定)的土地纲领(李德硕:《简析三次革命期间俄共土地纲领的几个阶段》,《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第54—59页)。关于列宁土地纲领中所存在的自相矛盾的情况,曹浩瀚也注意到了,他认为列宁提出土地纲领所要遵循的面向过去的和面向未来的两个原则实际上是想把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的原则贯彻到民主主义的斗争中,它试图把最低纲领和向最高纲领的转变结合起来,这使得这一双重原则包含着一定的矛盾。参见曹浩瀚:《列宁革命思想研究》,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年,第35—36页。
    ①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① 曹浩瀚:《列宁革命思想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年,第7页。
    ② 曹浩瀚:《列宁革命思想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年,第116—127页。
    ③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9—196页。
    ④ 商德文:《列宁经济思想发展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5—102页。
    ⑤ 张清:《1861~1924年俄国土地制度演进之法律社会学分析》,《金陵法律评论(2005年春季卷)》,2005年,第67—80页。
    ①柳植:《从争取“美国式的道路”到实行新经济政策》,《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第8—18页。
    ②徐孝明:《1905年革命中列宁的土地国有化理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第41—47页。
    ①彭大成:《列宁的社会主义观》,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32页。
    ②王元璋:《列宁经济发展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8页。
    ③张清:《1917~1924年俄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法社会学考察》,《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92—96页。
    ④闻一:《十月革命与农民、农业问题》,《世界历史》,1987年第5期,第82—92页。
    ①许蓉:《列宁关于解决苏俄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思想》,《求实》,2008年第1期,第17—21页。
    ②杨承训、余大章:《论列宁从共耕制到合作制的战略思想转变》,《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73—90页;关于该文提到的“共耕制和合作制一直是两个并存、并行的体系”,李庆曾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李认为,在1921年以前,共耕制和合作制的确是两个独立的体系,但在转入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后,二者之间则产生了交叉以至融合的趋势。参见李庆曾:《共耕制和合作制一直是两个并存的体系吗?》,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第216—217页。
    ③屈昭:《简论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苏联东欧问题》,1991年第6期,第1—8页。
    ①博士论文主要有曹浩瀚的《俄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起源——列宁革命思想研究》,北京大学,2009年;许蓉的《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库金娜.安娜的《俄中土地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张清的《解读列宁:法律与经济的互动——以俄国土地制度变迁和经济体制转型为中心的分析》,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谢双明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农民问题理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主要有李达的《论列宁关于俄国土地制度变革的思想》,山东大学,2007年;李国权的《列宁解决苏俄农民问题之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王春红的《列宁关于执政党处理与农民关系的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俞敏的《苏俄经济社会政策与列宁的科学价值观》,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周雅敏的《列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思想及其现实启示》,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①最早提出“两个列宁”这种说法的是南斯拉夫的德拉古京.列科维奇教授,列氏在《列宁与斯大林主义》一文中认为列宁的遗产中似乎存在着两个层次(故称为两个列宁):具体环境的列宁和本质的列宁。两个列宁是列宁理论和实践活动中的两个方面,两者紧密相连又相互交错,参见《苏共历史问题》1991年第3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对列宁的评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9年,俄罗斯政论家尤.布尔金在《独立报》上发表了《三个列宁》的文章,提出“三个列宁”的说法,布氏根据自己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至1923年列宁思想的研究,得出“三个列宁”的结论,即:十月革命的列宁、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列宁和1923年初的列宁,参见1999年1月20—21日[俄]《独立报》。
    ②参见《苏共历史问题》1991年第4期。
    ③参见[俄]《对话》1997年第7期。
    ①参见1991年4月20日苏联《红星报》。
    ②关于国外学者对列宁的研究评价情况可参见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第154—158页;另可参见林锋、林秀琴:《国内外学术界的列宁晚年社会主义观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第90—92页。
    ③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回忆录》,哲夫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Tone Cliff, Lenin, Pluto Press,1972.
    Robert Service, Lenin:a Political life, Macmillan,1985.
    ⑥俄罗斯学者格·卢·斯米尔诺夫在其1990年主编的《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引言《关于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问题》中认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除了继承了马恩学说的有关内容外,还与其对布哈林等党的活动家们观点的批判有关,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列宁的某些原理是集体的理论探索成果,参见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第154—158页。
    ②[苏]伏罗诺维奇:《苏联共产党的土地纲领及其在苏联的实现》,朱文忠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③本书完稿于1942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因此作者认为是“最艰苦而严重的时代”。参见Anna Rochester:《列宁论土地问题》,林伦彦译,上海:中华书局,1950年。
    ①《列宁全集》(第40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4页。
    ①俄制地积单位,1俄亩=2400平方沙绳。
    ①《列宁全集》(第4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9页。
    ①《列宁全集》(第17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5页。
    ②[俄]诺索夫:《苏联简史》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第185页。
    ③列宁在其著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深入阐释了徭役经济的基本特点,并且分析了其存在的四个必要前提条件,参见《列宁全集》(第3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0—162页。
    ①《列宁全集》(第17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61页。
    ② Kulak在俄文中原意是指“拳头”,引申指农民中那些依靠榨取同阶层其他贫农利益的“有钱农民”,也叫富农。
    ③ Anna Rochester:《列宁论土地问题》,林伦彦译,上海:中华书局,1950年,第15—16页。
    ④俄制地积单位,1俄亩≈1.09公顷。
    ①[俄]H.A.普罗斯库良科娃:《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俄贵族地产的分布和结构》,《苏联历史》,1973年,第59页。
    ②[俄]A.M.安菲莫夫:《1881~1904年欧俄农民经济》,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65页。
    ①参见[俄]Д.A.塔拉休克:《改革后俄国土地所有制:1877~1878年调查的史料学研究》,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4页;[俄]H.A.普罗斯库良科娃:《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俄贵族地产的分布和结构》,《苏联历史》,1973年,第61页。
    ②[俄]B.Г.丘卡夫金:《大俄罗斯农民和斯托雷平土地改革》,莫斯科:历史思想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3—34页。
    ①[俄]H.M.德鲁日宁:《1861-1880年转折时期的俄国农村》,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116—117页。
    ②转引自李桂英:《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农民改革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第155页。
    ③[俄]A.M.安菲莫夫:《1881—1904年欧俄农民经济状况和阶级斗争》,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71页。
    ①[俄]A.E.洛西茨基:《农奴制瓦解时的经济关系》,载于《教育》杂志1906年第11期,第212页。
    ②金雁:《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第148页。
    ①金雁:《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第151页。
    ① [俄]维特:《回忆录》,第3卷,第195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② 参见高放、高敬增:《俄国劳动解放社的历史功绩—纪念劳动解放社成立一百周年》,《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第57—63页。
    ① 《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0页。
    ①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中文版第1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页。
    ②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35页。
    ①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回忆录》,哲夫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页。
    ②《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36页。
    ③参见《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3页;《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①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中文版第1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1—42页。
    ①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中文版第1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4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页。
    ① 其中洪名勇所著的《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兼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民出版社,2011年)比较具有代表性。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9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10页。
    ① 洪名勇:《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兼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1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1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2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9—13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6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2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6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6页。
    ①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9页。
    ②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民粹派的这种“过渡思想”甚至影响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至于马恩后来提出了著名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参见刘国华:《卡夫丁峡谷问题及其当代启示》,《理论建设》,2009年第6期,第37—41页。
    ① 《俄国民粹派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9页。
    ②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88页。
    ③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88页。
    ①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93—394页。
    ②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页。
    ①关于列宁涉足俄国革命,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时间,国内外学术界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异议,即在19世纪80年代末列宁已经开始革命活动,到19世纪90年代初期,列宁已经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参见Anna Rochester:《列宁论土地问题》,林伦彦译,上海:中华书局,1950年,第9页;另可参见曹浩瀚:《列宁革命思想研究》,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年,第24—25页。《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的“前言”中对列宁涉足革命的时间是这样论述的:“列宁开始革命活动是在19世纪80年代末。”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所收录的是列宁革命活动“初期”即1893至1894年所写的四篇文章,这里所指的“初期”也没有囊括列宁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一些论述,当然,这与现在存世的列宁的第一篇文章写于1893年不无关系。由此可见,对列宁革命活动的时间阶段划分上的主要依据还是列宁革命活动的进程。
    ①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页。
    ③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1页。
    ③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5页。
    ①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6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7页。
    ③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49页。
    ①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49页。
    ②参见《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1—92页。
    ③《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49页。
    ①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5—36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50页。
    ① 列宁认为,几乎每本关于改革后时期俄国农民经济状况的著作,都会讲到农民的分化,他把这种农民的分化也叫做农民的“分解”。他认为在论述农民分化的著作中,波斯特尼柯夫的《南俄农民经济》“应当算是最好的。”参见《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3页。
    ①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29页。
    ②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9页。
    ③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9—31页。
    ④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3页。
    ①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8页。
    ②在《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中,列宁多次引用了塔夫利达省的统计人员根据播种面积把农民分成六类的资料,这六类农民是:(1)不种地者;(2)种地不满5俄亩者;(3)种地5~10俄亩者;(4)种地10~25俄亩者;(5)种地25~50俄亩者;(6)种地超过50俄亩者。波斯特尼柯夫将(5)和(6)两类上等户称为“富裕农民”。参见《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10页。
    ③《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4—55页。
    ④《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7—58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1—62页。
    ③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2页。
    ④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0页。
    ⑤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0-61页。
    ①《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3页。
    ②《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5页。
    ①《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0页。
    ②《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1—92页。
    ①《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0页。
    ②《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7页。
    ③《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7—98页。
    ①《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4页。
    ①如民粹主义学者格·波·克拉辛在《市场问题》一文中认为,资本主义与俄国的“人民经济”(没有剥削的村社经济)是两种互不相容的经济,二者之间是对立的关系。作者在没有考察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情况下转而探讨资本主义在贫穷的俄国发展的可能性,最后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不可能在俄国普遍发展起来。像克拉辛这样的民粹主义思想曾经在一段时期占据了主流,民粹主义否认俄国资本主义确立的事实,即使有的勉强承认存在资本主义,也认为这是“人为的”偶然现象。列宁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参见徐芹:《列宁早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和进步性的思想》,《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51—55页;徐芹:(《批判错误思潮与列宁早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第41—49页;王思涛:《论列宁对俄国民粹派资本主义观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党史文苑(下半月)》,2012年第9期,第34—38页。
    ①中央编译局:《俄国民粹派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11页。
    ②金雁:《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页。
    ③《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6—327页。
    ①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7页。
    ②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8—409页。
    ①《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10页。
    ②《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9页。
    ③《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9页。
    ④《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10页。
    ① 由于资产阶级理论家和小资产阶级理论家布尔加柯夫、切尔诺夫、赫茨、大卫以及社会民主党人马斯诺夫等人“批评”马克思的土地理论,列宁才把这些人称为“所谓的批评学派”,该学派企图用自然规律来解释为什么存在土地占有者向社会索取的贡赋,他们的学说具有资产阶级的性质。参见《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1页。
    ②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9页。
    ③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9页。
    ①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5页。
    ②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1页。
    ③[日]冈本博之等:《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刘焱等译,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0页。
    ④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2页。
    ①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4页。
    ②[日]冈本博之等:《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刘焱等译,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5—436页。
    ③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5—10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63页。
    ②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06页。
    ③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8页。
    ④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6—97页。
    ①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8页。
    ②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8页。
    ③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7页。
    ④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8页。
    ①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0页。
    ②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0页。
    ③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0页。
    ④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1—92页。
    ①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9页。
    ①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81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6页。
    ③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3页。
    ④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7页。
    ①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3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1页。
    ③ 列宁在1907年为其著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写的“第二版序言”中进一步明确了用革命的手段消除农奴制残余,深化了他早期土地革命的思想,他认为:“在目前的经济基础上,俄国革命在客观上可能有两种基本的发展路线和结局。或者是与农奴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旧地主经济保存下来,慢慢地变成纯粹资本主义的‘容克’经济。……或者是革命摧毁旧地主经济,粉碎农奴制的一切残余,首先是大土地占有制。”参见《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13页。
    ④《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42页。
    ①《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81页。
    ②《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0页。
    ③1901年2月,在1861年农奴解放40周年之际,列宁写了《工人政党和农民》一文,列宁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赎金和割地的做法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实这是一种农民失去土地的解放”,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它们所带有的掠夺性质,他说:“农民实际上遭到了双重的掠夺,他们除了被割去土地,还被迫为留下的那块一向就属于他们的土地缴纳‘赎金’ 而且赎价规定得要比土地的实价高得多。”参见《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9页。
    ④列宁说:“社会民主党人将最坚决地要求把夺自农民手中的土地立即归还农民,把地主的地产(这个农奴制度和农奴制传统的支柱)剥夺干净。”参见《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53—254页。
    ⑤《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2页。
    ①6年后的1901年,列宁在《工人政党和农民》一文中指出了就连地主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农民不但被迫出钱赎买自己的土地,而且还被迫赎买自己的自由。”参见《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9页。
    ②《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0页。
    ③这篇文章后来被列宁看作1903年8月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成为党的正式纲领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土地纲领》的初稿。参见《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7页。
    ④《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4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8页。
    ②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6页。
    ③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5—166页。
    ①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9页。
    ②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55页。
    ③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9页。
    ④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2—163页。
    ⑤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3页。
    ①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4页。
    ②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4—115页。
    ③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83页。
    ②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7—118页。
    ①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在本文第一章的相关部分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考察。
    ② 1902年3月底~4月初,由于农民生活的极端困苦加之前一年歉收导致的饥荒引发了波尔塔瓦和哈尔科夫两省的农民起义。起义农民夺取地主庄园的粮食和饲料,分掉地主的财产,把粮食分给挨饿的人,起义席卷了拥有15万人口的165个村庄,两省共80个地主庄园被袭击。然而,起义遭到了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沙皇政府派遣军队像对付敌人一样向农民开枪,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最终起义失败了。列宁在1903年3月所写的小册子《告贫苦农民》中对这次农民运动的性质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农民在忍无可忍的境况下所作出的“不自觉的斗争”。参见《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0-171页。
    ③参见《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1页。
    ④列宁在《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中讲到在群众参与的革命斗争中本身对群众就是一种教育,认为1905年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一年,是“斗争的一年”、“疯狂的一年”,这一年最终埋葬了宗法制的俄国。参见《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0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87—388页。
    ①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3—174页。
    ②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8页。
    ① [俄]A.M.安菲莫夫:《1881~1904年欧俄农民经济》,莫斯科: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63—64页。
    ②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5—56页。
    ③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05页。
    ①《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8—52页。
    ②事实上,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农民的反抗等因素导致农民土地占有制的中世纪特征所覆盖的农民范围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在这点上列宁后来也观察到了。在其1908年所著的((19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中,关于农民土地占有制的特征与其在前一年(1907年》《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的表述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他说:“到目前为止,在俄国不仅地主土地占有制是中世纪的,就连相当一部分农民土地占有制也是中世纪的。”(原文无黑体,黑体为笔者所加)。分别参见《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0页和《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1页。
    ①《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13页。
    ②《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13页。
    ③《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88页。
    ①《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19页。
    ②《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15页。
    ① 《列宁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6页。
    ①《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
    ①《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
    ②《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
    ①《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
    ① 《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莫斯科,“国家杜马”的解释。参见刘显忠:《试论第三届国家杜马》,《史学集刊》1997年第3期,第59—64页。
    ① 典型的例子就是斯托雷平1906年11月9日的土地法令在第二届杜马中被否决,后来在第三届杜马的支持下才于1910年6月14日成为正式的法律。
    ①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89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0—171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3—334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4页。
    ③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9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3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4页。
    ③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8页。
    ④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1—392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8页。
    ①关于社会民主党人在与杜马进行斗争的策略选择上,列宁曾经就第三届杜马选举中出现的抵制派提出的抵制手段提出过批判。在《反对抵制》一文中,他认为在革命进入低潮的时候还不具备抵制杜马的客观条件,因此不能采取抵制派的那种简单的抵制杜马的手段,社会民主党应该参加第三届杜马的选举,争取有代表进入这个反动机构,以便利用它来同沙皇政府和立宪民主党进行斗争。参见《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3页。
    ②《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8—329页。
    ③指1906年4月10-25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
    ④《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24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0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0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0页。
    ④ 《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9页。
    ① 《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9页。
    ② 《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7页。
    ③ 《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4页。
    ④ 《列宁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67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1页。
    ② 《列宁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78页。
    ③ 《列宁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64页。
    ④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4页。
    ①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4—145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2页。
    ①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0页。
    ②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2页。
    ③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0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0页。
    ①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0页。
    ②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0页。
    ③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0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0-311页。
    ⑤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1页。
    ⑥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1页。
    ①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2页。
    ②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4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3页。
    ④ 对此,列宁在1907年所著的《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中是这样总结的:“1903年的错误的根源在于,我们当时正确地判明了发展的方向,却没有正确地判明所处的发展时机。我们以为资本主义农业成分在俄国已经完全形成了,既在地主经济中(盘剥性的‘割地’除外,由此提出了归还割地的要求),也在农民经济中完全形成了,以为农民经济已经分化出了强有力的农民资产阶级,因此就没有进行‘农民土地革命’的可能。这一错误纲领的产生,并不是由于我们‘害怕’农民土地革命,而是由于我们对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估计过高。当时我们觉得农奴制残余不过是很小的局部现象,觉得份地和地主土地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十分成熟和巩固了”。见《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55—256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56页。
    ② 《列宁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9页。
    ③ 《列宁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1页。
    ④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9页。
    ⑤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2页。
    ①《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9页。
    ②秦晖对列宁“人民专制”思想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列宁作为一个从“超民粹主义”角度来批判民粹派的典型代表不可能完全不受民粹派的影响,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列宁将马克思的“专政”换成了民粹派的“专制”,从而改造了俄国马克思主义,并成为后来苏联模式的思想基础。参见秦晖:《社会民主主义VS“警察民粹主义”:“人民专制”论及其转向》,《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3期(上),第5—16页;金雁、秦晖:《“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专制”——1848~1923年间国际社会主义政治理念的演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3期,第3-31页。
    ③《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1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4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1页。
    ③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6页。
    ④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7页。
    ⑤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8页。
    ⑥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2页。
    ⑦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2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4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2页。
    ③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2页。
    ④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3页。
    ⑤ 1917年,列宁在为《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一书出版所写的《跋》中依然用非常肯定的语调写道:“土地国有化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高成就’,而且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步骤。不采取这样的步骤,就不能消除战争的灾祸。”参见《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6页。
    ① 《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18—419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58页。
    ③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④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0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59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0-261页。
    ③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1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2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2—263页。
    ③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4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6—22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83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3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3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4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6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0—311页。
    ② 《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9页。
    ① [苏]科切托夫斯卡娅:《苏联土地国有制》,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行,1950年,第99—100页。
    ①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2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③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① 列宁忠实的革命伴侣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在这里表现了列宁的全部特色:“他没有所谓的自尊心——只要说得正确,至于是谁说的,则无关紧要;他考虑下层人民群众的意见;他了解革命创造的力量;他深深地了解群众最相信实际,最相信事实;他深信事实和生活会使群众认识到布尔什维克的观点是正确的。”参见[俄]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回忆录》,哲夫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4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20页。
    ①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32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4页。
    ①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95页。
    ②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4页。
    ①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88页。
    ②笔者比较认同闻一先生对这个法令变化的看法,他说:“这些变化反映出布尔什维克党在农民与农业政策上矛盾的一面,即农民有按照劳动平等原则占用土地的实际可能,但却没有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分地和占用土地是农民愿意接受的,但法令规定和国家大力推行的集体经营的方式却是农民所不熟悉的。内容和形式的脱离使农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无法结合起来,必然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的发展。”参见闻一《十月革命与农民、农业问题》,《世界历史》,1987年第5期,第87页。
    ③列宁在1921年4月间所撰写的《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这篇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战时共产主义”这个术语。在该文中,列宁用“战时共产主义”来概括国内战争时期被迫采取的一整套措施。后来人们把这个时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把这个时期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页。
    ① 列宁曾经明确指示过托洛茨基,要他尽量拖延谈判的时间,一旦德国人提出最后通牒,应该立即在和约上签字。1918年1月28日,当德方代表提出最后通牒时,列宁还在专电中再一次指示必须缔结和约。参见[苏]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共产党历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82页。
    ① [苏]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共产党历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88页。
    ②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51页。
    ① [苏]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共产党历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0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8—209页。
    ③ 《列宁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5—156页。
    ④ 《列宁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0页。
    ①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2页。
    ②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4页。
    ③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中文版第1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544页。
    ①《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62页。
    ② 《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7页。
    ① [苏]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共产党历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53—354页。
    ②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1卷)》,周邦新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403-40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7—278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0页。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0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页。
    ③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页。
    ④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页。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6页。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论新经济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页。
    ③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7—208页。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8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1页。
    ③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7页。
    ① 参见《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0、232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4页。
    ① 参见L.沃林:《俄国农业一百年:从亚历山大二世到赫鲁晓夫》,哈佛,1970年版,第170页。
    ②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中文版第2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39页。
    ① 转引自闻一:《苏联二十年代的土地租佃和雇佣劳动问题》,《世界历史》,1984年第1期,第33页。
    ① 转引自闻一:《苏联二十年代的土地租佃和雇佣劳动问题》,《世界历史》,1984年第1期,第33页。
    ② 转引自闻一:《苏联二十年代的土地租佃和雇佣劳动问题》,《世界历史》,1984年第1期,第33页。
    ①保卫苏维埃国家的主权、消除经济破坏现象、建设社会主义等任务,都迫切要求各苏维埃共和国把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军事力量最紧密地联合起来,要求它们采取一致的外交措施。1922年10~12月,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各共产党的中央全会都赞成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这一主张得到了各苏维埃共和国人民的一致赞成。1922年12月30日在莫斯科举行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选出了最高立法机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人民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列宁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人民委员会主席。参见[苏]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共产党历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78—380页。
    ②转引自闻一:《苏联二十年代的土地租佃和雇佣劳动问题》,《世界历史》,1984年第1期,第34页。
    ③转引自闻一:《苏联二十年代的土地租佃和雇佣劳动问题》,《世界历史》,1984年第1期,第34页。
    ④《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5页。
    ① 转引自于群:《20年代苏联农村生产关系性质辨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第5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0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0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2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1页。
    ③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1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3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6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6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6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7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6—35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7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8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87—388页。
    ③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3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4页。
    ② 关于列宁对“所谓的批评学派”歪曲、责难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批判,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① 《列宁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8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6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2页。
    ③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2页。
    ④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8—329页。
    ①《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①《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页。
    ②高熙:《中国农民运动纪事(1921~1927)》,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12—13页。
    ① 《列宁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5—336页。
    ②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八七会议》,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74页。
    ③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八七会议》,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18页。
    ①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00页。
    ① 《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4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8—1479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3页。
    ② 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49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4页。
    ② 龚育之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23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2页。
    ④ 《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页。
    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第357页。
    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第357页。
    ①沙健孙:《毛泽东思想概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60页。
    ③《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2页。
    ④坦率地讲,笔者无从得知毛泽东在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之前是否已经阅读了列宁于1918年8月写的《给叶列茨工人的信》,但是从对待贫农、中农、富农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二者有着诸多的一致。事实上,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以及它的缔造者列宁对毛泽东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13—131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2页。
    ①《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8页。
    ②简华春、李元勇:《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土地革命思想》,《白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5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1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55页。
    ①《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5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4页。
    ②《列宁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7页。
    ③《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④《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6页。
    ①《列宁文集(论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7页。
    ②《列宁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1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9页。
    ①《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8页。
    ②《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8页。
    ③《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8页。
    ④《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①《党和政府关于经济问题的决议》(1917—1967)第1卷,第110页(1967年莫斯科俄文版)。转引自杨承训、余大章:《论列宁从共耕制到合作制的战略思想转变》,《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75页。
    ②《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7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①[匈]格(奥尔格)卢卡奇著,姜其煌译:《访谈:列宁的性格》,《今日马克思主义》(Marxism Today) 15卷第9期,1971年9月。
    ②曹浩瀚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专著《列宁革命思想研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列宁革命思想的演进、结构和发展逻辑等,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列宁革命思想的著作。参见曹浩瀚:《列宁革命思想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年版。
    ①《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87页。
    ①《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0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1—12、23—26、33—46卷),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1—60卷),人民出版社。
    [5]《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列宁专题文集》(5卷本),人民出版社,2009年。
    [7]《列宁全集补遗》,人民出版社,2001年。
    [8]《斯大林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9]《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
    [11]《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4年。
    [12]《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中文版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
    [1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
    [14]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1—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5]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列宁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页。
    [17]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1卷)》,周邦新译,三联书店,1979年。
    [1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论新经济政策》,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中央编译局:《俄国民粹派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
    [20]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1]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1年。
    [22]高熙:《中国农民运动纪事(1921~1927)》,求实出版社,1988年。
    [23]彭大成:《从列宁到邓小平的伟大探索》,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4]彭大成:《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胡瑾:《从列宁到邓小平》,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26]王元璋:《列宁经济发展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27]洪名勇:《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兼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民出版社,2011年。
    [28]高放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9]赵曜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30]薛汉伟等:《革命与不断革命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31]金雁、卞悟:《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
    [32]金雁:《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33]郑异凡:《天鹅之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34]曹浩瀚:《列宁革命思想研究》,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年。
    [35]商德文:《列宁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36]商德文:《列宁经济思想发展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37]俞良早:《列宁主义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38]俞良早:《东方视域中的列宁学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39]俞良早:《创论“东方列宁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俞良早:《列宁后期思想探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
    [41]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
    [42]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43]周尚文等:《新编苏联史(1917—198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4]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5]唐士润:《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改革》,成都科技大学人民出版社,1992年。
    [46]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47]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8]宋才发:《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49]肖功达:《学习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50]杨承训、余大章:《新经济政策理论体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51]杨承训等:《历史性的飞跃——列宁后期思想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52]王丽华:《历史性突破——俄罗斯学者论新经济政策》,人民出版社,2005年。
    [53]孔永松:《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54]《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
    [55]沙健孙:《毛泽东思想概论》,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56]龚育之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57]王东:《改革之路的真正源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58]姜长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59]李永全:《俄国政党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60]《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
    [61]《土地革命纪事(1927—1937)》,求实出版社,1982年。
    [62]《传播真理,奋斗不息:中共中央编译局成立50周年纪念文集(1953—2003》),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3年。
    [63]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八七会议》,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64]中央编译局:《俄国民粹派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
    [65][苏]伏罗诺维奇:《苏联共产党的土地纲领及其在苏联的实现》,朱文忠译,人民出版社。
    [66][苏]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共产党历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
    [67][苏]科切托夫斯卡娅:《苏联土地国有制》,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行,1950年。
    [68][俄]诺索夫:《苏联简史》第1卷,三联书店,1977年。
    [69][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回忆录》,哲夫译,人民出版社,1960年。
    [70][日]冈本博之等:《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刘焱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71][美]Anna Rochester:《列宁论土地问题》,林伦彦译,中华书局,1950年。
    [72][美]罗伯特·文森特·丹尼尔斯:《革命的良心——苏联党内反对派》,高德平译,北京出版社,1985年。
    [73][德]卢森堡:《论俄国革命》,殷叙彝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74][德]考茨基:《土地问题》,三联书店,1995年。
    [75][德]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
    [76][苏]弗·维·亚历山大罗夫:《列宁和共产国际》,郑异凡译,求实出版社,1984
    [77][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思想的主要问题》,雷永生、邱守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78][俄]A.M.安菲莫夫:《1881~1904年欧俄农民经济》,莫斯科: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65页。
    [79][俄]Д.A.塔拉休克:《改革后俄国土地所有制:1877~1878年调查的史料学研究》,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1年;
    [80][俄]B.r.丘卡夫金:《大俄罗斯农民和斯托雷平土地改革》,莫斯科:历史思想文献出版社,2001年。
    [81][俄]H.M.德鲁日宁:《1861~1880年转折时期的俄国农村》,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8年。
    [82][德]赫尔曼·韦伯尔:《列宁》,王源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83][意]安东尼拉·萨洛莫尼:《列宁与俄国革命》,卡佳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84]Tone Cliff, Lenin, Pluto Press,1972.
    [85]Hill, Christopher. Lenin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Harmo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Books,1971.
    [86]Robert Service, Lenin: a Political life, Macmillan,1985.
    [87]D'encausse, Helene Carrere. Lenin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M]. Longman Pr. London,1982.
    [88]Lane, David. Leninism: a Socialogical Lnterpret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1981.
    [89]赵振英:《浅析列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土地问题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2期。
    [90]徐孝明:《1905年革命中列宁的土地国有化理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91]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92]陈有进:《列宁著作在中国90年》,《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93]刘志明:《列宁文献在我国的整理、翻译和出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报》,2009年第6期。
    [94]李德硕:《简析三次革命期间俄共土地纲领的几个阶段》,《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95]柳植:《从争取“美国式的道路”到实行新经济政策》,《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96]杨承训、余大章:《论列宁从共耕制到合作制的战略思想转变》,《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97]李庆曾:《共耕制和合作制一直是两个并存的体系吗?》,《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98]周仲秋、秦勃:《列宁克拉科夫时期文化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报》,2013年第1期。
    [99]刘显忠:《试论第三届国家杜马》,《史学集刊》1997年第3期。
    [100]林锋、林秀琴:《国内外学术界的列宁晚年社会主义观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101]屈昭:《简论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苏联东欧问题》,1991年第6期。
    [102]高放、高敬增:《俄国劳动解放社的历史功绩—纪念劳动解放社成立一百周年》,《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103]刘国华:《卡夫丁峡谷问题及其当代启示》,《理论建设》,2009年第6期。
    [104]俞良早:《论列宁关于苏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进》,《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05]俞良早:《关于列宁国有化思想的历史考察》,《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2期。
    [106]俞良早:《论列宁发展苏俄农村和农业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8期。
    [107]俞良早:《关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评季诺维也夫对列宁主义的阐释》,《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108]卫兴华:《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学习笔记》,《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6期。
    [109]曾盛林:《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读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10]闻一:《苏联二十年代的土地租佃和雇佣劳动问题》,《世界历史》,1984年第1期。
    [111]闻一:《十月革命与农民、农业问题》,《《世界历史》,1987年第5期。
    [112]金雁:《村社制度、俄国传统与十月革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113]秦晖:《社会民主主义VS“警察民粹主义”:“人民专制”论及其转向》,《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3期(上)。
    [114]金雁、秦晖:《“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专制”——1848~1923年间国际社会主义政治理念的演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3期。
    [115]卢志渊:《1861年以来俄罗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2期。
    [116]唐艳凤:((1861年改革后俄国农民土地使用状况探析》,《北方论丛》,2011年第1期。
    [117]谢双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农民土地问题的论述》,《社科纵横》,2012年第2期。
    [118]谢宝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现代化的农民问题观》,《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6期。
    [119]张朝尊:《试论农业中的绝对地租规律和土地社会主义国有化》,《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120]解国良:《俄国社会革命党对土地问题的探索》,《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21]邢艳琦:《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122]刘从德、向夏莹:《列宁时期苏俄土地纲领的演变》,《学术论坛》,2013年第1期。
    [123]薛汉伟:《土地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全面国有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24]张广翔:《俄国1861年改革新论》,《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4期。
    [125]张广翔:《斯托雷平农业改革的几个问题》,《史学集刊》,1996年第4期。
    [126]张清:《1861~1924年俄国土地制度演进之法律社会学分析》,《金陵法律评论(2005年春季卷)》,2005年。
    [127]张清:《1917~1924年俄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法社会学考察》,《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28]顾玉兰:《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农民组织形式现代化的思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4期。
    [129]许蓉:《列宁关于解决苏俄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思想》,《求实》,2008年第1期。
    [130]许蓉:《列宁的农村社会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2期。
    [131]章前明:《列宁共耕制思想的由来和转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132]朱荣:《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经济思想的演变》,《改革与战略》,1995年第3期。
    [133]刘剑飞:《略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134]杨奎松:《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社会主义主张与实践》,《俄罗斯研究》,2013年第1期。
    [135]孙承叔:《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探索与争鸣》,1991年第5期。
    [136]徐芹:《列宁早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和进步性的思想》,《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37]徐芹:《批判错误思潮与列宁早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
    [138]徐芹:《列宁早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思想及当代价值》,《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139]王思涛:《论列宁对俄国民粹派资本主义观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党史文苑(下半月)》,2012年第9期。
    [140]李述森:《论列宁资本主义观的主导倾向》,《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141]李述森:《列宁对待资本主义的立场: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42]李述森:《列宁关于俄国革命性质看法的变化与说明的问题》,《东岳论丛》,2007年第6期。
    [143]于群:((20年代苏联农村生产关系性质辨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第54页。
    [144]戴迎华:《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土地思想》,《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45]刘国新、肖家赋:《毛泽东土地革命思想的实践性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46]简华春、李元勇:《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土地革命思想》,《白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47]于金富、徐祥军:《实践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坚持发展集体经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0期。
    [148]刘广栋、程久苗:《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149]付世明:《论20世纪初期的俄国村社》(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00年。
    [150]曹浩瀚:《俄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起源——列宁革命思想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09年。
    [151]张福顺:《20世纪初俄国土地改革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152]李桂英:《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农民改革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153]许蓉:《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54]库金娜.安娜:《俄中土地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博士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155]张清:《解读列宁:法律与经济的互动——以俄国土地制度变迁和经济体制转型为中心的分析》(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56]谢双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农民问题理论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57]李达:《论列宁关于俄国土地制度变革的思想》(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07年。
    [158]李国权:《列宁解决苏俄农民问题之探究》(硕士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59]王春红:《列宁关于执政党处理与农民关系的思想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60]俞敏:《苏俄经济社会政策与列宁的科学价值观》(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61]周雅敏:《列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思想及其现实启示》(硕士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