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抗战时期,为维持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转,各高校形成了一整套相对成熟的学生管理制度,为该时期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其经验与不足都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招生管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学生管理的第一步。抗战时期,随着时局的变化,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总结战前大学招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规范、统一标准起见,展开了招生管理的改革与探索,从而使该时期成为近代大学招生史上的重要变革阶段,影响了之后海峡两岸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实为中国高教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教学管理是整个学生管理,乃至学校管理的核心,亦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关键指标。抗战时期高校课程的规范、统一教材的编订,使各校有了统一教学标准与内容。以学年制为基础的选修、学分制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广博、专精的扎实学术基础。严格的考查制度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极大提升了高校教学质量,为战时及以后社会各项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根据“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训育在战时亦得以重视和加强。该时期,训育标准的制定、训育组织机构的成立及完善、训导人员的遴选,使训育制度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强化。由训导处主持,以入学教育、课程教学、导师制、情景教育及党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训导网络亦在该时期形成。其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克服了战前一些高校“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且对战时高校学生道德品质、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凝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于此同时,国民党亦借机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强行灌输,致使训育成为控制学生思想的工具,从而导致其功能异化,并因此遭到众多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抵制而收效甚微。
     作为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和国防意识及技能的体育、军事训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爆发后,为培养国防后备力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进行国防教育,国民政府极为重视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与军事训练的进行,各校也努力筹备各种体育、军训设施,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该时期高校体育、军训课程的设置及其要求的提高,适应了战时环境的需要,有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在艰难情况下坚持学业提供了体质保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及技能,为造就后备军事国防人才做了准备。
     作为高校的重要文化现象,抗战时期,各大学的学生组织风起云涌,非常活跃,各校学生组织或以共同学习为目标,或因相同兴趣、爱好而结合,抑或为抗战建国一同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从而成为该时期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战时大学增添了活力,亦为战时学生发展提供了活动空间。
     为救济大批经济来源断绝的战区学生及非战区经济困难学生,战时各高校基本形成了由贷金制、公费免费、奖学金、勤工助学及其它辅助方式组成的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在尽量扩大受助面的基础上,为战时学生求学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为尽量给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身体基础,该时期各高校亦积极重视对学生生活的管理,并极力将提供生活服务、加强学生管理和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的养成教育相统一形成了具有战时特色的高校学生生活管理制度。
     学生就业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后环节,其实施状况,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及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抗战时期,为促进大后方社会建设及前线各项事业顺利进行起见,国民政府着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统筹规划,逐步形成了以检验分发、征调征选为主,融政府统筹分配、学校和社会组织介绍及个人谋生等形式于一体的就业网络,力图实现最大限度地就业安置,为抗战建国发挥了高等教育的独特价值。
Student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management and also a key point for personal training in school.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to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 set of relatively mature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had been formed in various higher institutes, which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at period. And its experience and deficiency can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the structural reform on the current higher institutes.
     Enrollmen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first step of student management as well.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to standardize the higher educatio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based on som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the university enrollment befor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carried out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 thus making that period to be an important revolutionary stage in the modern enrollment history, which affected the enrollment system development of higher institute afterwards. It can be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student management, even the core of school management. It is a key index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a univers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 unified compilation on teaching materials let each university have unified teaching standards and contents. Elective course based on scholastic school year and implementation of credit system can help the students establish an extensive and specialized academic foundation. Strict testing system can promote the forming of good learning style and greatly enhance the higher institute teaching quality thus to cultivate large groups of excellent talents for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and various constructions in the society later on.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 policy of equal stress on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physique, discipline education was stressed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At that period, the formulation of discipline standards,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discipline personnel can ensure that the discipline should be finally established and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discipline network, with major contents of entrance education, course education, tutorial system, scene education and party activities, had formed in that period. It was hosted by the board. Its implementation, in a certain degree, actually overcame the situation in which some higher institutes stressed the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underestimated the moral education before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and it could play an influential role in cultivating and gathering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moral quality and national spirits of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Kuomingtang would seize the chance to strengthen the instilling of ideology in universities, which made the discipline a tool for controlling the students' thought thus causing dissimilation of the students. So it was resisted by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obliviously it had a poor result.
     Sports and military training, which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and national defense awareness and skill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higher education. Since the outbreak of Anti-Japanese War, to train the reserve force of national defens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physical quality and to conduct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National Government paid attention to setting up the higher school institute physical courses and carrying out military training while various higher institutes) were making effort to prepare various sports and military facilities so as to provide the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 students. In that period, the improvement of higher institute sports, military training course setting and the requirements could meet the needs of war environments and be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It could offer the physical guarantee for students to go on their study in the very hard conditions and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defense awareness and skill of students and get prepared for cultivating reserve talents for military and national defense.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higher institutes,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versities were surging forwards vigorously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All the students organizations took mutual study as the objectives, gathered together for sharing the same hobbies, walked out of campus and served communities to fight against Japan and build a new country, thus forming a beautiful landscape at that period, which could add vitality for the students and offered activity space for student development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as well.
     To save large groups of students whose finance source was cut off in the war zone and who had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n non-war zone, a financial-aid system for students, consisting of credit system, free public expense system, scholarship, work-study program and other associated methods(,) was basically formed in the higher institutes in wartime. Based on the possible expansion on the aid coverage, it could offer the lowest living guarantee for the student learning in the wartime and could solve their cares at home furthest. Meanwhile, greatest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offer the students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body conditions. Various higher institutes at that time had paid attention to the living management of students and mad greatest effort to offer life service and strengthened the unity of the students management and emphasis on forming the education habit in students' daily life, thus a higher institut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udents' living with wartime features had been generated.
     Employment management of students was the final step for higher institute managemen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could direct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various social undertaking programs.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to promote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rear are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at the front, National Government started to carry out overall plan on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in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network had gradually formed, in which the inspection, distribution, requisition and selection were given priority, overall plan and allocation by government and introduction by school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personal surviving had been integrated so as to furthest achieve the employment goals and made the higher education realize its unique value so as to strengthe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引文
1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0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72:85.
    2 转引自:罗永萱.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学教育政策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5-40.
    3 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47
    4 杨立德.西南联大的斯芬克司之谜[M].昆明:云南大民出版社.2005:1-2
    1 参见.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99-2000、2002-2009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年统计.
    ①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专题史,尤其是抗战时期学生管理的研究,学界关注尚不多,因此为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学生管理史的研究现状,本综述主要以民国时期为限展开。
    ② 刘伦.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③ 赵明吉,刘志岫.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1 崔恒秀.民国教育部与高校关系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92.
    2 李承先.中国近代女了大学学生管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3 崇文.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生活研究[D].华东帅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4 杨禾丰.圣约翰大学的校园生活及其变迁(1920-1937)[D].夏旦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5 尹红.张燕.王慧.中国大学生管理制度的演进[J].管理观察.2010(21):161-163.
    6 黄伟达.西南联大学生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航海教育研究.2004(4):63-65.
    7 杨家余.王红岩.吴贻芳女子高等教育思想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24-27.
    ① 谢青,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5.
    ② 胡向东.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③ 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
    ④ 张亚群.从单独招考到统一招考——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变革的启示[J].中国教师,2005(6):24-26.
    ⑤ 张学强,彭慧丽.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9(5):210-216.
    ⑥ 单云蕴.民国时期高校招生方式及其现实意义[J].湖北招生考试,2008(12)下:54-57.
    ⑦ 刘清华.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42-47.
    1 巨玉霞.张亚群.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招生特点[J].人学教育科学.2005(5):70-74.
    2 岳爱武.近代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J].高教探索.2009(4):101-105
    3 刘额尔教吐,王小五.民国时期高校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9(4):34-37.
    4 梅汝莉.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
    5 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6 郭东生.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教学管埋制度回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66-70.
    ① 周谷平,应方淦.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3-21.
    ② 郑刚.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学位制度的嬗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6.
    ③ 杨兰英.北京政府时期学位制度的本土化[J].教育评论,2008(2):128-131.
    ④ 许德雅.国民政府时期学位制度“中国化”的历史演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58-62.
    ⑤ 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⑥ 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⑦ 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⑧ 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⑨ 凌兴珍.民国时期的学生免费公费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7-126.
    1 李靖.浅淡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贷金制和公费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12):22-13.
    2 贺金林.南京国民政府公费制度之沿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4-138.
    3 李婷婷.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救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4 刘晓宁.林森传:“无为而治”的国府元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5 邹成功.民国时期祈阳邹姓的助学金与奖学金[A].祁东文史资料(第:辑)IM].祁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祁东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7.
    6 梁中柱.三甲梁姓的奖学金制度[A].涟源文史(第2辑)[M ].涟源: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3.
    7 刘健清.社团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8 熊月之.周武.圣约翰大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 李喜所.薛长刚.展示自我:民国时期北洋大学的学生社团[J].历史教学.2010(8):9-14.
    ① 薛长刚,朱磊.北洋大学采矿学会的主体意识与科研精神[J].教育评论,2010(3):126-129.
    ② 李红英等.试析西南联大学生社团[A].西南联大研究(第1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204-219
    ③ 李光荣.西南戏剧劲旅—论抗战时期的联大剧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83-191.
    ④ 吴阳红.战争烽火中的重庆大学“乡村宣传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5):43-46.
    ⑤ 吴阳红,李文平.抗战时期崛起于重庆的复旦大学“复新社”[J].重庆社会科学,2005(5):108-111.
    ⑥ 朱之平,张锵.西迁浙大的校园剧团[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104.
    ⑦ 秦和平.三四十年代华西协和大学部分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J].章开沅,马敏.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第五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39-160.
    ⑧ 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⑨ 刘惠璇.抗战时期大后方大学训育问题之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1997届博士学位论文.
    ⑩ 赵娜.南京国民政府的战时训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1 杜祥锋.何亚平.竺可帧与浙江大学导师制[.现代大学教育.2003(6):95-97.
    2 何方昱.国家权力的侵入与大学自治的难局:以浙江大学导师制的兴哀为中心(1936—1945)[J].史林.2009(6):141-149
    3 张丽红.抗战时期大学导帅制研究: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个案[D].中山大学历史系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4 易艳.沈卫华.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原因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4):114-115
    5 谭玉秀.范立君.抗战前大学生失业问题探析[J].教育评论.2008(6):149-153
    ① 储丽琴.20世纪30年代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历史反思[J].学术交流.2009(7):153-157.
    ② 吴增峰.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教育反动[J].南京社会科学,2003(10):86-91.
    ③ 张建奇,吴杏梅.走向历史深处: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再认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1):74-77.
    1 江沛.张丹.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2004(1):61-95.
    2 候德础.略论抗战后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J].民国档案.2006(2):118-125.
    3 闻黎明.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战时从军运动的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1010(3):5-18.
    ① 该时期综合性国立大学的数量,是一不断变化的数字,具体见附录。
    ②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EB\OL].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20068.html.
    ③ 朱孔军.大学生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
    ④ 顾明远,申杲华.学校学生管理运作全书[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3.
    ⑤ 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术语,它是与学术事务(Academic Affairs)相对应的概念(学术即“学习”、“课程”“教室”、“认知发展”等),“是指学生课外活动flJ非学术性事务的总和”,即“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领域所在的概念、项目和活动的集合和总称”。其内容包括学生入学、新生适应、注册报到、咨询服务、住宿生活、经济资助、课外活动、职业发展、学生健康、纪律处分等所有非学术性学生事务。参见:储祖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王秀彦,高春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① 参见:曲大富.教育百科全书(第2卷)[K].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9:298.
    ② 因时代特殊及对战时学生管理的理解,本文所设专题与前述学生管理内容并非一致。比如学籍管理,本文并未将之作为一个独立专题列出,而是根据写作需要,分入其它相关章节表述。
    ① 二十七年度国立各院校统一招生办法大纲[J].江西省政府公报,1938(1079):11-13.
    ② 教育部二十七年度国立各院校统—招生委员会组织章程[A].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4辑)[G].重庆:正中书局,1939:8.
    ③ 教育部公立各院校统一招生委员会章程[J].教育通讯周刊,1940(21):14-16.
    ④ 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G],合肥:黄山书社.1992:676.
    1 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40-642.
    2 教育部教育年鉴纂委员会编.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32.
    ① 以上数据参考,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32,534.536.
    1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一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33.534.536.
    1 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中国考试制度史资州选编[G].合肥:黄山书社,1992:753
    ① 本大学招生委员会规则[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17):7.
    ②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二辑)[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135.
    ③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 998:85,88.
    ①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 [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252.255.
    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246.
    ③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998:93.
    ④ 本届招收新生消息续志[J].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复刊).1945(123):3.
    ⑤ 杜元载.革命义献(第60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338.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32.
    ② 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二辑)[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134.
    ③ 彬.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91.
    ④ 空委员会空中作战受伤大员保送各专科以上学校肄业办法[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3):5-6.
    1 三十二年暑期赣黔甘三省就高中毕业生夏令营试办会考与专科以上学校入学考试联合举行办法[J].贵州教育.1943(7、8合):44-51
    2 贵州省三十二年度暑期高中毕业生会考升学联合考试升学与分发标准[J].贵州教育.1943(7、8合):53-54.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41.
    ② 参见:二十八年度特设大学先修班办法要点[A].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4辑)[G1.重庆:正中书局,1939:67;二十八年度大学先修班保送免试升学办法[A].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93.
    1 定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6:187.
    2 教育部处理由战区退出之各级学校学生办法大钢[J].教育部公报.1938(1-3合):16-19;战区专科以上学校教
    员暨学生登记办法[J].教育部公报.1938(1-3合):20-27.
    ① 教育部登记专科以上学校收受借读生办法[A].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4辑)[G].重庆:正中书局,1939:65.
    ② 教育部编.专科以上学校行政人员手册[M].重庆:青年书店,1941:168-169.
    1 长沙临时大学借读生简章[A].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四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
    2 西南联合大学借读生改正式生办法[A].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四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9.
    3 国立四川大学出版组.国立四川大学简况[M].峨眉:国立四川大学出版组.1942:14.
    4 教育部编.专利以上学校行政人员手册[M].重庆:青年书店,1941:153.
    5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教育年鉴定[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35.
    ① 教育部训令[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四卷(4):3.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42.
    ③ 失学青年持有正式证件准请入学旁听[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8):14.
    ④ 本大学招考旁听生揭晓[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7):4-5.
    ⑤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35.
    ① 交通大学编写组.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334-335.
    ② 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69.
    ③ 江鸿波,祁明.烽火同济:在李庄的日子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101.
    1 伍振鷟.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1975:1 87.
    ① 朱子爽.中国国民党教育政策[M].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1:205-206.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495-496.
    ① 因医学院不分科系,故无选修、必修之分,其课程亦不采学分制,而以课时计算,此表仅列医学院之普通科目及医学基础科目。
    ② 教育部编.专科以上学校行政人员手册[M].重庆:青年书店,1941:58-59.
    滕大春.教育部大学用书编辑委员会工作慨况[J].教育通讯周刊1941(18):13-16.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05.
    本大学学生选课办法[J].国立中证大学校刊.第三卷(11):8.
    ① 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选课指导书[G].国立中央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不详:1-24.
    ②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0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73.
    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212.
    ④ 国立西北大学编.国立西北大学概况[M].西安:国立西北大学,1947:29.
    ① 本大学学则修正条文[J].国立中王大学校刊.第三卷(11):8-12.
    ② 国立广西大学学则[J].国立广西大学校刊.第五卷(3):35.
    ③ 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2)[G].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371.
    ④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37.
    ① 国立西北大学编国立西北大学概况[M].西安:国立西北大学,1947:29.
    ② 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2)[G].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339-340.
    ③ 霍有光,顾利民.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493.
    ④ 霍有光,顾利民.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493.
    ⑤ 该时期,因交通困难,图书馆仪器购置不易,设备不周,一些学校(如中正大学)曾经教育部核准后,免除毕业论文的环节,代之以增修课程一门。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一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50-564.
    ① 赵新林.西南联大:战火的洗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3.
    ② 本大学第八次教务会议[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二卷(23):8.
    ③ 加强初年级教学进度,基本课程严教办法修正[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2):8.
    ④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二辑)[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102-103.
    1 张彬.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帧[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60.
    2 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暨南校史(1906—1996)[M].上海: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82.
    3 本大学学则修正条文[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三卷(11):8-12.
    4 国立西北大学编.国立西北大学概况[M].西安:国立西北大学.1947:19.
    ① 山西大学考试规则[J].山西大学校刊,第一卷(10、11合):8.
    ② 谢德凤.复旦迁到黄桷镇以后[J].复旦同学会会刊,1939(1):2-7.
    ③ 张彬.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3.
    ④ 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332.
    ⑤ 旧生定期补考,科目145门[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0).6.
    ⑥ 国立西北大学编.国立西北大学概况[M].西安:国立西北大学,1947:29.
    ⑦ 江鸿波,祈明.烽火同济:在李庄的日子里[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14.
    ⑧ 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73.
    ⑨ 王觉源.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46.
    ⑩ 王觉源.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109.
    ① 朱了爽.中国国民党教育政策[M].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1:205.
    ② 黄义祥.中山大学史稿(1924—192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300-302.
    ③ 中国大民政治协商会议两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124.
    ① 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54-55.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订本)[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44.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2))[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8.
    3 教育部编.专科以上学校行政人员手册[M].重庆:青年书店.1941:5
    ① 周廷洛.训育理论与实施[M].台北:幼狮书店,1972:72,73.
    ② 教育部编.专科以上学校行政人员手册[M].重庆:青年书店.1941:91.92.
    ① 教育部编.专科以上学校行政大员手册[M].重庆:青年书店.1941:95-97.
    ① 李永森.西北大学校史稿[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92.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1))[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699.
    ① 南京大学校庆办公室校史资料编辑组.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G].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2:377
    ② 国立广西大学训导会议规则[J].国立广西大学周刊.第一卷(6):16-17
    ③ 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五辑) [G].重庆:正中书局.1940:19.
    ① 修正专科以上学校训导人员资格审查条例[J].中央党务公报,1940(5):328-349.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1))[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226.
    ③ 审查之专科以上学校训导人员资格审查结果[J].教育部公报,第十六卷(5):63-85.
    1 高中以上学校新生入学训练实施纲要[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1))[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57.
    ① 高中以上学校新生入学训练实施纲要[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1)[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57-162.
    ② 高中以上学校新生入学训练实施纲要[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1)[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59.
    ③ 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J].教育周刊,1931(94):17-20.
    ① 1941年,由蒋介石署名的《中国之命运》出版后,亦被列为党义课程内容;1942年党义课程又增加《伦理学》一科。
    ② 教育部训令[J].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2):1.
    ③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15-116.
    ① 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J].国立广西大学周刊,1940(2):8-13.
    ② 本大学导师制实施简则[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18):9.
    1 寒假期内本校各导师召集学生谈话[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12):17.
    2 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暨南校史(1906-1996)[M].上海: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81-81.
    ① 总理纪念周条例[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七卷(29):4-5.
    ② 国立四川大学出版组编.国立四川大学简况[M].峨眉:四川大学出版组,1942:44.
    ③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2、63合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3:2.
    1 国立四川大学出版组编.国立四川大学简况[M].峨眉:四川大学出版组.1942:46.
    2 王觉源.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49.
    3 三民主义青年团本校分团举办三民主义论文竞赛[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三卷(7):1().
    ① 教育部举办专科以上学校及国立中等学校学生三民主义论文竞赛办法[J].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43(118):1-2.
    ② 三民主义文化运动委员会举行三民主义演讲竞赛会[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三卷(5):11.
    1 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J].国立广西大学周刊.1940(2):8-13.
    2 首次导师会议.加强实施个别约谈[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3):8-9
    3 本大学学生操行彭查现则[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19):9-14
    ② 本大学导师制施行简则[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18):9.
    ①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资料(第45辑):浙江近代著名学校和教育家[M].杭州:浙江大民出版社.1991:350.
    ② 涂上飚.乐山时期的武汉大学(1938—1946)[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190.
    ③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二辑)[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137.
    4 复旦大学编.国立复旦大学:学则、训导规则[M].上海:复旦大学.1946:1.
    5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45.
    6 喻朝碧.曹裕强.水远的大学精神:浙大西迁办学纪实[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87.
    ① 谢冰炎.湖南大学校史:公元976-2000[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237.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2))[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3
    ① 青年训练大纲fJl.教育部公报,1938(1-3合):31-41;暂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J].四川省政府公报,1935(56):56-58: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改进要点[J].广东教育战时通讯.1941(38):28-40:.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学应行注意事项[Al.王增明.近代中国体育法规[G].中国体育史学会河北分会,1988:319.
    ②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体育史料(第16辑)[G].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165.
    ①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体育史料(第10辑)[G].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29.
    ② 东北大学史志编研室.东北大学校志(1923-1949)[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152.944.
    ③ 教育部编.专科以上学校行政人员手册[M].重庆:青年书店,1941:134
    ① 国立四川大学女生体育课程[J],国立四川大学男生体育课程[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七卷(5):15-16.
    ② 本校体育消息[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三卷(9):10.
    ③ 国立四川大学出版组编.国立四川大学简况[M].峨眉:四川大学出版组,1942:36.
    1 体育消息[J].国中央大学校刊.1944(3):5.
    2 分校第六届运动大会开幕.参加大众成绩优异.工文两院分获锦标[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9):2
    3 庆祝国父诞辰.举行排球比赛[J].国立山两大学校刊.第一卷(15-16):4.
    4 本校院际足球锦标赛.业已举行完毕[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3):9.
    5 体育消息[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6):20.
    6 本校晨操队之活跃[J].国立中正王大学校刊.第一卷(13):11-12.
    ① 提倡国术运动,开始练习太极拳[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2):12.② 本校体育消息[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三卷(7):11.
    ③ 全省篮球比赛,本校荣获冠军[J].山西大学校刊(创刊号),第一卷(1):3.
    ④ 救济粤东难民球类义卖赛,本校排球荣膺冠军,网球赛败于业余队[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三卷(15):9-10.
    ⑤ 重庆体育运动委员会.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68.
    1 国民政府教育方针草案[A]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补编[G].上海:中华书局.1918:8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1))[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216-217.
    ② 东北大学史志编研室.东北大学校志(1923-1949)[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1014.
    ③ 东北大学史志编研室.东北大学校志(1923-1949)[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1014.
    ① 卢得中.本校军训整理概况[J].国立广西大学周刊.第二卷(2):2.
    ② 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1896-1937)(第二卷)[G].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473.
    ③ 本大学参加集训学生生活之一斑[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七卷(3):4.
    ① 修订二十七年学生集训改进办法[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35):3.
    ② 本大学参加集训学生生活之一斑[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七卷(3):4.
    ③ 本校军训检阅完毕,武检阅官深表赞许[J].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1):2.
    ① 南京大学校庆办公室校史资料编辑组.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G].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2:435.
    ② 军事管理组注重学生纪律生活[J].国立广习大学周刊.第一卷(13):18
    ③ 国立中央大学学生服装及礼节规则[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2-3.
    ①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46,47.
    ② 欧元怀.学生军训问题[J].教与学,1938(12):7-10.
    ③ 教育部训令[J].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2):2.
    1 陈明章.国立交通大学[M].台北:南京出版社.1981:129.
    2 陈明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M].台北:南京出版社.1981:326.
    3 陕西省委统战部关于国立西北大学概况调查材料整理[A].陕西革命历史文献汇集[G].西立:陕西省档案馆.1993:84.
    4 军事管理组注重学生纪律生活[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二卷(13):18.
    ① 本校军训整理概况[J].国立广西大学周刊,第二卷(2):2-4.
    ② 李永森.西北大学校史稿[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62.
    ③ 本校军训整理概况[J].国立广西大学周刊,第二卷(2):2.
    ④ 李曙白,李燕南.西迁浙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33.
    ① 学生自治会规则[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1))[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8.
    ② 西南联合大学学生自治会章程[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五)[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624-628.
    ① 学生自治会规则[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1))[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8
    2 卅二年度学生自治会学艺部工作回顾[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17-18合):4-5.
    3 云南省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科选辑(第34辑)[M].昆明:云南大民出版社.1988:150.
    4 云南省政协委员会义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5:117
    5 学生自治会干事会举行第三次会议论[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17):10-11.
    ① 卅二年度学生自治会学艺部工作回顾[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17-18合):4-5.
    ② 国立山西大学学生自治会各部工作实施办法[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6):9-1].
    1 本校学生自治会服务部募捐慰劳出征军人家届[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二卷(11):11
    2 本校学生自治会举行第十次十事会议[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二卷(21):10.
    3 本校学生自治会发起冬节劳军[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四卷(6):10-11
    ① 三十二年度学术社团一览[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17.18合):5.6.
    ② 物劳学会成立[J].山西大学校刊,第一卷(15-16合):5-6.
    ① 王决源.战时期全国各大学鸟瞰[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49.
    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五)[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660
    3 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661.
    4 本校全校“三三”级级会工作近况[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四卷(17):8.
    ① 李友芝,李春年.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2 册)[G].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3:672.
    ② 中以上学校学生战时后方服务组织与训练办法大纲[J].文汇年刊,1939(1):119.
    1 王觉源.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125.
    2 本校抗敌后援会寒假乡村宣传团赴温郫各地宣传之情形[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17):5.
    3 本大学捐制棉衣千余件[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9):9.
    ① 抗敌后援会举行汉奸理论检讨会[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9):10.
    ② 沙坪坝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沙坪文史资料(11辑)[M].重庆:沙坪坝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186.
    ③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二辑)[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182-183.
    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81.
    ⑤ 霍有光.顾利民.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年谱[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463.
    1 宋如海.抗战中的学生[M].重庆:正中书局,1942:146-147.
    2 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86.
    3 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86.
    1 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团章[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三卷(1):17-21.
    2 本团团员生活公约[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三卷(1):21-22.
    3 河南省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室.河南省国统区革命文化史料选编(2)[G].郑州:河南省之化厅印刷厂.1996:375.
    4 李曙白.李燕南.西迁浙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09.
    ① 农学院学生代表,赴战地慰劳[J].广西各届组织桂南慰问团,本校学生代表参加[J].国立广西大学周刊.第一卷(4):18.
    ② 国立山西大学学生学术团体经费补助办法[J].山西大学校刊,第一卷(18):6.
    ③ 学生团体申请登记规则[A].国立复旦大学一览[M].上海:复旦大学,1946:97.
    1 复旦大学学生集会规则[A].国立复旦大学一览[M]上海:复旦大学.1946:98-99.
    2 经济学会工作纲领[J].山西大学校刊.第一卷(15-16):6-7
    3 学会动态:外文学会[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8):16.
    1 吴鲁片.师友·文章[M].上海:上海店出版社.2009:186.
    2 茜西.在进步中的四川省立教育学院[.青年月刊.1939(6):30-36
    3 会计学会全[J].复旦大学校刊.1939(2):21.
    ①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五)[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639.
    ② 唐宏毅,范如富.国立东北大学在三台时期大事记[J].绵阳地方志通讯,1989(1):43-46.
    ③ 政协榕江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榕江文史资料(第1辑)[M],政协贵州榕江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157.
    1 本校学生组织.豫灾赈济会消息[J].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43(118):4.
    2 法律系司法组筹设平民法律咨询处[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9):4.
    3 暑假学生农村服务报告[M].新生活运动促进会.1938:76-79
    ①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6.
    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38.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2))[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1.
    ④ 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行办法[J].教育部公报,第十卷(1-3合):25-31.
    ⑤ 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补充办法[A].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4辑)[G].重庆:正中书局,1939:66.
    1 吴定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89.
    2 救济战区学生.新订贷金办法[J].广西大学周刊,1940(7):16-17.
    3 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行办法[J].教育部公报,第十卷(1-3 合):25-31.
    ① 教育部订定专科以上学生贷金偿还办法[J].国立广西大学周刊,第二卷(14):20-21.
    ② 国立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贷金暂行规则[J].国立西北医学院院刊,1941(9-10合):3-8.
    ③ 高澎.永恒的魅力:校友回忆文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501.
    ④ 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补充办法[A].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4辑)[G].重庆:正中书局,1939:66.
    ⑤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0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308.
    ⑥ 四川省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助学贷金章程[J].四川省政府公报,1937(137):76-80.
    1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0辑)[M].太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343.
    2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0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295.
    3 战时国立中等以上学校及省立专科以上学校学生给予公费办法[A].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四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9.
    4 高澎.永恒的没亮:校友回忆义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501.
    ① 各级学校设置免费学额及公费学额规程[A].教育部.专科以上学校行政人员手册[M].重庆:青年书店,1941:183-185.
    ② 教育部.全国专科以上学校要览(上)[M].重庆:正中书局,1942:10.
    ③ 刘长汉.广西大学校史(1928—1988)[M].南宁:广西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87.
    ④ 教育部.全国专科以上学校要览(上)[M].重庆:正中书局,1942:47.
    1 李水森.西北大学校史稿[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52.
    2 非常时期国立中等以上学校用省私立专科以上学校规定公费生办法[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四卷(3):2-3.
    3 战时国立中等以上学校及省立专利以上学校学生给予公费办法[A].王学珍,张万仓.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1861 1918)[G].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36
    ① 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3.
    ② 立大.战时教育行政回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58-59.
    ③ 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1))[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86.
    ① 三十一年度第二学期申请张自忠将军奖学金合格学生名单[Jl,教育部公报,第十四卷(13-14合):94.
    ② 本校奖金一览[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0):8.
    ③ 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235.
    ① 本校奖金一览[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0):8.
    ②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二辑)[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19-20.
    ③ 伯川奖学金发给成绩优良学生[J].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4):2;伯川奖学金颁发[J].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9):14.
    1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0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270
    2 张彬.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97
    ①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二辑)[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17.
    ② 宋如海.抗战中的学生[M].重庆:正中书局,1942:177.
    ③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277.
    ④ 学生自助服务,定期分配工作[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2):7.
    ⑤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二辑)[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21.
    ⑥ 学生公社登记请求工作同学[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1):8.
    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内迂西南的高等院校[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30.
    1 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余暂行办法[J].教育部公报,第十卷(1-3合):25-31
    ② 陈立夫.战时教育行政回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55.
    ③ 李永森.西北大学校史稿[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118.
    1 中国大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叙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叙水县义史资料选辑(第7州)[M].四川叙水县文史资料工作委员.1986:39.
    2 慕文俊.联大在今日[J].学生之友.第一卷(4):36-54.
    3 教育部编.全国专科以上学校要览[M].重庆:正中书局.1942:37.
    4 东海.沙坪坝素描[J].青年园地,第一卷(7):10-20.
    ① 李永森.西北大学校史稿[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117.
    ② 黄义祥.中山大学史稿(1924—192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400.
    ③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30.
    ④ 朱部长报告教育[N].大公报,1945-07-10.
    ① 钟鲁斋.长期抗战与吾国高等教育几个当前的问题[J].教育杂志.第28卷(2):15-10.
    ② 陈立夫.战时教育行政回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58-59.
    ③ 教育部编.全国专科以上学校要览[M].重庆:正中书局.1942:71
    ④ 本会举办薛夫大湖大女生科学奖金[J].湖南妇女,第二卷(6):32.
    ①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0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475.
    ② 福建省政府教育厅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第五届考选办法[J].福建教育.1936(5):74-77.
    1 救济战区学生.新订贷金办法[J].广西大学周刊,第一卷(7):16-17.
    ① 国立各学校学生膳食费用补助办法[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二卷(6):5.
    ② 本校农学院近讯:赠送学生食堂蔬菜千斤[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12):17.
    ③ 战区伙食团之福音:农场拨地种菜.校长捐薪津贴[J].国立四川大学校刊,第十五卷(4):6.
    ④ 王觉源.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22.
    1 江鸿波.祈明.烽火同济:在李庄的日子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8.
    2 沙坪坝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沙坪文史资料(日辑)[M].重庆:沙坪坝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179
    3 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三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4.
    ① 学生宿舍电灯管理规则[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2.
    ② 本大学布告[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2):11.
    ① 李永森.西北大学校史稿[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53.
    ② 上飚.乐山时期的武汉大学(1938-1946)[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32.
    ③ 转引白.张彬.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帧[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23.
    ④ 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史稿(1902--1984)[M].太原:山西大民出版社,1987:34.
    ⑤ 陈明章.国立武汉大学[M].台北:南京出版社,1981:350.
    ⑥ 喻朝碧,曹裕强.水远的大学精神:浙大西迁办学纪实[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3.
    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228.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228.
    ② 本大学卫生委员会规程[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12):5.
    ③ 本校卫生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12):8.
    ④ 全校员生合作举行夏季清洁运动[J].国立广西大学周刊,第二卷(11):19.
    ① 教育部编.专科以上学校行政人员手册[M].重庆:青年书店.1941:125-127
    ② 卫生室实施伤寒颅防注射[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4):6.
    ③ 学生身体检查[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4):37:医院注射疫苗[J].山西学校刊.第二卷(4):3;天花可畏:快种牛痘去[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3):14.
    ④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67.
    ⑤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288.
    ①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五)[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616.
    ② 医药室廿七年四月份诊疗统计表[J].重大校刊,1938(26).23.
    ③ 本校训导处举行第二次处务会议[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17):8-9.
    ④ 涂上飚.乐山时期的武汉大学(1938—1946)[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30-36.
    ① 王教授伯隣配置防疫散[J].山西大学校刊.第-卷(2):3
    ② 吴定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50.
    ③ 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0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引,1972:285
    ④ 宋如海.抗战中的学生[M].重庆:正中书局.1942:293.
    ① 宋如海.抗战中的学生[M].重庆:正中书局,1942:346.
    ② 沙坪坝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沙坪文史资料(11辑)[M].重庆:沙坪坝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434.
    ③ 王觉源.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122.
    ④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二辑)[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12-13.
    ⑤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301.
    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93.
    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315.
    ⑧ 吴定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53.
    ① 防空讲演竞赛,本大学赠与银盾[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11):6.
    ② 本大学布告[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9):9.
    ③ 黄义祥.中山大学史稿(1924—192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304-305.
    ④ 东北大学史志编研室.东北大学校志(1923-1949)[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1025-1029.
    ① 东北大学史志编研室.东北大学校志(1923—1949)[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1026-1027.
    1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三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2-83.
    2 师生防护团加强组织改组竣事[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8):4.
    3 专科以上学校建筑校舍暂行规定[J].教育通讯周刊.1938(37):15-20.
    ① 王觉源.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122.
    ② 沙坪坝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沙坪文史资料(11辑)[M].重庆:沙坪坝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434.
    ③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79.
    ④ 本大学布告[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5):3.
    ⑤ 青年俱乐部廉价供应本校师生[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1):8.
    ⑥ 宋如海.抗战中的学生[M].重庆:正中书局,1942:315.
    ①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08.
    1 秦孝仪.革命文献(第96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10.
    2 教育部训令[J].山西大学校刊.第一卷(10-11合):5.
    3 北平大学组织职业运动大同盟.推举谭庶潜等五人来京向中央备党政机关请愿[N].中央日报.1934-7-17
    ① 教育部处理由战区退出之各级学校学生办法大纲[J].教育部公报,第十卷(1-3合):16-19;战区专科以上学校教员暨学生登记办法[J].教育部公报,第十卷(1-3合):20-27.
    ② 教育部甄选国立各大学二十六年度毕业生分发边远省区充任中等学校教员办法[A].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50.
    ③ 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统筹分发服务办法[A].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51.
    1 专科以上学校学业成绩考核办法要点[A].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51.
    2 大学毕业检验合格人员分发办法[J].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43(118):2
    ① 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选送服务办法[J].山西大学校刊.第一卷(10-11合):5.7.
    1 民国三十年征用医药护士毕业生服务实施办法[A].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66.
    2 修正卫生人员动员实施办法[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2).4-5.
    ① 国立中央大学奉令征调四年级学生充任译员办法[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3):2.
    ② 应征同学定期入营受训[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4):3.
    ③ 霍有光,顾利民.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488.
    1 军政部征用法律学系毕业生规程[J].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4):2-3.
    2 军政部征用工程学科毕业生办法[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3):5-6.
    3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67.
    ① 长沙临时大学关于设立国防介绍委员会的布告[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五)[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667.
    1 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办法[J].中央党务公报.1944(15):117-19.
    2 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五)[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672.
    3 从军知识青年退伍后参加考试优待办法[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2):7-8.
    ① 校对从军学生优待补充办法[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4):2.
    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500.
    ③ 山大征委会组织成立[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10):14.
    ④ 激励青年从军宣传周,程时煃先生在本校讲演[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四卷(7):8.
    ⑤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501.
    1 李永森.西北大学校史稿[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145.
    2 江鸿波.祈明.烽火同济:在李庄的日子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147.
    3 张宪文.方庆秋.中华民国史大辞典[K].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511.
    4 专科以上学校理工利系学生分发经济交通军政各部所属工厂实习办法[J].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四卷(8):2-3.
    5 交通部选派大学毕业生实习规则[J].川陕公路工务局周刊.1943(3):5-10.
    6 国立四川大学布告[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七卷(5):3:介绍本校毕业同学服务[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七卷(29):7.
    7 黄龙先.大学统一招生考试的检讨(下)[J].教育通讯.第二卷(48):6-16.
    ① 本届毕业生就业.省府已预筹竣事[J].山西大学校刊,第一卷(10-11):2-4.
    ② 本届毕业生就业处所己决定[J].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6):2.
    ③ 本届毕业学生工作大致决定[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三卷(6):20.
    1 四川盐务管理局招考职员简章[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第六卷(2):10.
    2 中泰协会致函本校征求通译大才[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21):6.
    ①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10)[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96.
    ② 师范学院毕业生须服务期满后方可参加高等考试[J].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1):6.
    ① 1944年上半年度第二次教务会议记录[A]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2)[G].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399.
    ② 本届毕业同学服务志愿调查[J].国立东北大学校刊.1944(1):9-1
    ① 抗战建国时期中专门人才就业近况咨询处介绍就业者有三百人[N].申报.1939-10-31.
    ② 张宪文.中华民国史大辞典[K].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1363.
    ③ 秦孝仪.革命文献(第97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443.
    ④ 秦孝仪.革命文献(第98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495.
    1 黄龙先.大学统一招生考试的检讨(下)[J].教育通讯,第二卷(48):6-16.
    2 本届毕业同学服务志愿调查[J].国立东北大学校刊,1944(1):9-10.
    3 涂上飚.乐山时期的武汉大学(1938-1946)[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198.
    4 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76.
    1 曲上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筩出版社.1993:553.
    1 国立山西大学学生生活指导小组会议规则[J].国立山西大学校刊.第二卷(10):13-14.
    1 学生团体消息一束[J].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43(118):5.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1))[G].南京:江苏古籍出j版社,1994:779.
    ② 李曙白,李燕南.西迁浙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序)6.
    ③ 江鸿波,祈明.烽火同济:在李庄的日子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201.
    [1]生活教育社.战时教育论集[M].广州:生活书店,1938.
    [2]黄觉民.战时教育[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
    [3]张菊生.战时教育[M].桂林:前导书局,1938.
    [4]言心哲.大学毕业论文的作法[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
    [5]暑期学生农村服务报告[M].重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1938.
    [6]陈福田.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7]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4辑)[G].重庆:正中书局,1939.
    [8]教育部.大学科目表[M].重庆:正中书局,1940.
    [9]教育部训育研究委员会.训育法令汇编[G].重庆:教育部训育研究委员会,1940.
    [10]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五辑)[G].重庆:正中书局,1940.
    [11]王觉源.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
    [12]教育部.专科以上学校行政人员手册[M].重庆:青年书店,1941.
    [13]王省吾.大学投考指南[M].重庆:新文化出版社,1941.
    [14]朱子爽.中国国民党教育政策[M].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1.
    [15]吴克刚.投考大学全书:生物之部[M].重庆:青年读书生活社,1942.
    [16]教育部.全国专科以上学校要览(上)[M].重庆:正中书局,1942.
    [17]宋如海.抗战中的学生[M].重庆:正中书局,1942.
    [18]国立四川大学出版组编.国立四川大学简况[M].峨眉:四川大学出版组,1942.
    [19]向绍轩.大学与中国民族文化[M].重庆:正中书局,1943.
    [20]国立上海大学.国立上海大学要览[M].上海:国立上海大学,1943.
    [21]复旦大学编.国立复旦大学一览[M],上海:复旦大学,1 946.
    [22]国立山西大学.国立山西大学一览[M].太原:国立山西大学,1947.
    [23]艾治平.今日的北大[M].北平:北京大学出版社,1947.
    [24]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大学概况[M].西安:国立西北大学,1947.
    [25]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教育年鉴[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26]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M].北平:北京大学出版社,1948.
    [27]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61.
    [28]云南省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5.
    [29]杜元载.革命文献(第58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
    [30]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0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
    [31]杜元载.革命文献(第62、63合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3.
    [32]周廷洛.训育理论与实施[M].台北:幼狮书店,1972.
    [33]陈立夫.战时教育行政回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
    [34]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35]陈明章.国立武汉大学[M].台北:南京出版社,1981.
    [36]陈明章.国立交通大学[M].台北:南京出版社,1981.
    [37]陈明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M].台北:南京出版社,1981.
    [38]南京大学校庆办公室校史资料编辑组.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G].南京:南京大学,1982.
    [39]伍振鷟.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1982.
    [40]李友芝,李春年.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2册)[G].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3.
    [41]梁山.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42]秦孝仪.革命文献(第96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
    [43]秦孝仪.革命文献(第97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
    [44]秦孝仪.革命文献(第98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
    [45]重庆大学校史编写组.重庆大学校史上1929.10-1949.11[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4.
    [46]黄美真.上海大学史料[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47]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48]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体育史料(第10辑)[G].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49]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体育史料(第16辑)[G].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50]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
    [51]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复旦大学志(第1卷)1905-194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52]河南大学校史编辑室编.河南大学校史1912—1984[M].开封:河南大学校史编辑室,1985.
    [53]政协榕江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榕江文史资料(第1辑)[M].政协贵州榕江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
    [54]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1卷1896-1927[G].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
    [55]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2卷1927-1949[G].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
    [56]西南联大校友会编.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57]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校史编辑委员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G].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58]山东大学校史编写组.山东大学校史1901-1966[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59]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6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叙永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叙永县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M].四川叙永县文史资料工作委员,1986.
    [61]翁智远.同济大学史(1907-1949)[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
    [62]李永森.西北大学校史稿[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
    [63]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史稿(1902—1984)[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64]王家泉,李良品.上海财经大学校史(1917-1949)[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65]祁东文史资料(第2辑)[M].祁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祁东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7.
    [66]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二辑)[G].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67]刘长汉.广西大学校史(1928—1988)[M].南宁:广西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
    [68]云南省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69]王振乾.东北大学史稿[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70]王增明.近代中国体育法规[G].石家庄:中国体育史学会河北分会,1988.
    [7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72]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73]王文俊.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74]左森,胡如光.回忆北洋大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
    [75]重庆体育运动委员会.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76]齐恩荣.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77]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1895-1949[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78]山东大学档案馆编.山东大学大事记(1901-1990)[G].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
    [7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10)[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80]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资料(第45辑):浙江近代著名学校和教育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81]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8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2卷)[G].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83]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G],合肥:黄山书社,1992.
    [84]吴惠龄,李壑.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1集)[G].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85]张璞,苏润之.河北农业大学校志(1902-198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86]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1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87]陕西革命历史文献汇集[G].陕西省档案馆,1993.
    [88]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 (第3卷)[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89]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 (第4卷)[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90]沙坪坝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沙坪文史资料(11辑)[G].重庆:沙坪坝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
    [91]凌安谷等.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史实[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92]河南省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室.河南省国统区革命文化史料选编(2)[G].郑州:河南省文化厅印刷厂,1996.
    [93]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G].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
    [94]西南交通大学校史编辑室.西南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95]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暨南校史(1906—1996)[M],上海: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96]张放涛.潭头岁月:抗日战争中的河南大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9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教育)[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98]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订本)[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9]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1-5)[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100]黄义祥.中山大学史稿(1924—194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01]曲大富.教育百科全书(第2卷)[K].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9.
    [102]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2-4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3]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4]张宪文,方庆秋.中华民国史大辞典[K].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05]张玲霞.藤影荷声:清华校刊文选(1911—1949)[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06]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7]霍有光,顾利民.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年谱[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108]高澎.永恒的魅力:校友回忆文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9]谢冰炎.湖南大学校史:公元976—2000[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110]王学珍,张万仓.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1861—1948)[G].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1]复旦大学百年纪事编纂委员会.复旦大学百年纪事1905-2005[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12]西南联大研究(第1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113]熊月之,周武.圣约翰大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4]吴定字.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115]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6]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6.
    [117]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中国高等教育学生管理规章大全(1950-2006)[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4]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5]邓连林.教育财政学研究[M].台北: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
    [6][美]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7]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8]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9]梅汝莉.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
    [10]顾明远,申杲华.学校学生管理运作全书[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11]谢青,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5.
    [12]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3]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14]刘惠璇.抗战时期大后方大学训育问题之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1997届博士学位论文.
    [15]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6]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17]缪名春,刘巍.老清华的故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18]龙泉明,徐正榜.老武大的故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19]黄昌勇,陈华新.老交大的故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20]陈麦青,杨家润.老复旦的故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21]黄仕忠.老中大的故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22]黄书光.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3]刘健清.社团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4]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中国两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历史与风格[M].北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25]张寄谦.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西南联合大学湘黔滇旅行团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6]谢泳.大学旧踪[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7]田正平,肖朗.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8][加]许美德.(许洁英主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9]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0]王希俊.新时期大学生管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31]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2]宋秋蓉.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3]刘晓宁.林森传“无为而治”的国府元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34]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
    [35]李保强.学校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6]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7]章开沅,马敏.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第五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8]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9]龚海泉.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德育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0]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1]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2]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43]黄书光.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4]冒荣.至平至善,鸿声东南: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5]余子侠.工科先驱,国学大师: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6]孙邦华.身等国宝,志存辅仁:辅仁大学校长陈垣[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7]程斯辉,孙海英.厚生务实,巾帼楷模: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8]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9]张彬.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0]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1]金林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2]杜成宪,丁钢.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3]杜成宪,邓名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4]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5]张丽红.抗战时期大学导师制研究: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个案[D].中山大学历史系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56]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7]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8]李婷婷.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救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59]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0]杨立德.西南联大的斯芬克司之谜[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61]孙崇文.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62]姚孟春.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3]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4]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5]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6]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67]张雪蓉.美国影响与中国大学变革:1915-1927(以国立东南大学为研究中心)[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68]钱贵江.当代大学生管理新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69]刘伦.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70]喻朝碧,曹裕强.永远的大学精神:浙大西迁办学纪实[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71]李铁虎.民国北京大中学校沿革[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72]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73]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74]赵明吉,刘志岫.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75]江鸿波,祈明.烽火同济:在李庄的日子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76]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77]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78]李曙白,李燕南.西迁浙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79]东北大学史志编研室.东北大学校志(1923-1949)[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
    [80]余子侠,冉春.中国近代西部教育开发史:以抗日战争时期为重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81]段长远,赵国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82]胡向东.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83]杨禾丰.圣约翰大学的校园生活及其变迁(1920—1937)[D],复旦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84]冯刚,赵峰.走进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5]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86]吴鲁芹.师友·文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87]王秀彦,高春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8]储祖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9]涂上飚.乐山时期的武汉大学(1938—1946)[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90]赵娜.南京国民政府的战时训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91]李承先.中国近代女子大学学生管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92]马超.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93][美]佛罗伦斯,南希,约翰(游敏惠等译).学生事务实践基础:哲学、理论、教育成果强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94]洪芳.<大公报>与近代高等教育[D].苏州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95]朱孔军.大学生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96][美]温斯顿等(储祖望等译).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化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97]吴立保.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98]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99]崔恒秀.民国教育部与高校关系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100]夏小华.反思、借鉴与创新: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与启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
    [101]赵新林.西南联大:战火的洗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102]漆小萍.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103]张亚群.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104]李剑萍.中国现代教育的历史探索[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教育杂志》、《教育通讯》、《国立西北大学校刊》、《教育部公报》、《中华教育界》、《重大校刊》、《教育界》、《教育通讯周刊》、《国立四川大学周刊》、《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国立重庆大学校刊》、《学生自治会会刊》、《国立中正大学校刊》、《活教育》、《教育通讯周刊》、《高等教育季刊》、《国立广西大学周刊》、《国立中央大学校刊》、《国立山西大学校刊》、《中央党务公报》、 《川陕公路工务局周刊》、《国立东北大学校刊》、《教与学》
    [1]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 (3):65-70.
    [2]杜祥锋,何亚平.竺可桢与浙江大学导师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3(6):95-97.
    [3]吴增峰.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教育反动[J].南京社会科学,2003(10):86-91.
    [4]罗永萱.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学教育政策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5-40.
    [5]江沛,张丹.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2004(1):61-95.
    [6]周谷平,应方淦.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3-21.
    [7]郭东生.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回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66-70.
    [8]黄伟达.西南联大学生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航海教育研究,2004(4):63-65.
    [9]刘清华.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42-47.
    [10]凌兴珍.民国时期的学生免费公费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7-126.
    [11]郑文.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管理权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9):88-89.
    [12]吴阳红,李文平.抗战时期崛起于重庆的复旦大学“复新社”[J].重庆社会科学,2005(5):108-111.
    [13]巨玉霞,张亚群.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招生特点[J].大学教育科学.2005(5):70-74.
    [14]张亚群.从单独招考到统一招考—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变革的启示[J].中国教师,2005(6):24-26.
    [15]张浩明.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21):26.
    [16]候德础.略论抗战后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J].民国档案,2006(2):118-125.
    [17]吴阳红.战争烽火中的重庆大学“乡村宣传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5):43-46.
    [18]李靖.浅谈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贷金制和公费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12):22-23.
    [19]张建奇,吴杏梅.走向历史深处: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再认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1):74-77.
    [20]许德雅.国民政府时期学位制度“中国化”的历史演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58-62.
    [21]杨兰英.北京政府时期学位制度的本土化[J].教育评论,2008(2):128-131.
    [22]易艳,沈卫华.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原因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4):114-115.
    [23]谭玉秀,范立君.抗战前大学生失业问题探析[J].教育评论,2008(6):149-153.
    [24]吴惠,汪庆华.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考查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50-52.
    [25]单云蕴.民国时期高校招生方式及其现实意义[J].湖北招生考试,2008(12)下:54-57.
    [26]储祖望,蒋洪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9(2):86-90.
    [27]李奇.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纲领文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78-83.
    [28]郑刚.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学位制度的嬗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6.
    [29]刘额尔敦吐,王小五.民国时期高校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9(4):34-37.
    [30]岳爱武.近代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J].高教探索,2009(4):101-105.
    [31]张学强,彭慧丽.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9(5) :210-216.
    [32]何方昱.国家权力的侵入与大学自治的难局:以浙江大学导师制的兴衰为中心(1936—1945)[J].史林,2009(6):14卜149.
    [33]储丽琴.20世纪30年代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历史反思[J].学术交流,2009(7):153-157.
    [34]时长江,刘彦朝.构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54-59.
    [35]杨家余,王红岩.吴贻芳女子高等教育思想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24-27.
    [36]闻黎明.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战时从军运动的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2010(3):5-18.
    [37]薛长刚,朱磊.北洋大学采矿学会的主体意识与科研精神[J].教育评 论,2010(3):126-129.
    [38]贺金林.南京国民政府公费制度之沿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4-138.
    [39]李喜所,薛长刚.展示自我:民国时期北洋大学的学生社团[J].历史教学,2010(8):9-14.
    [40]朱之平,张锵.西迁浙大的校园剧团[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104.
    [41]黎开谊.港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7):83-86.
    [42]杨琦.澳门大学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分析及启示[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0(12):92-93.
    [43]尹红,张燕,王慧.中国大学生管理制度的演进[J].管理观察,2010(21):161-163.
    [44]李光荣.西南戏剧劲旅一论抗战时期的联大剧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83-191.
    [45]张明丽,张闪闪,王亚萍.基于多元文化的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11(15):114-1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