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个体德性培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它发端于唐代,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与朝廷整理图书典籍的衙门,有民间与官府两大来源。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它继承私学教育的独立性、平等性及素质教育性并不断扩大受教群体,以其服务于社会的开放性以及招生授业的制度性而区别于私人书斋。同时,它萃取官学教育在办学层次、课程内容及管理体系方面的系统性与制度化,但又扬弃官学沉迷于科举之不足而形成自己特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尤其以其完备有效的个体德性培育体系而优于官学。于是,至宋代,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在其后元明清时代时,始终在传授知识、培养德性、化育人生和安邦治国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书院在积极继承、发扬儒家德性价值的基础上,确立了“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与“育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将道德教育置于整个教育活动的重心与首位,并始终以个体德性培育作为“讲学”、“藏书”、“祭祀”与“学田”四大基本规制的价值导向与努力目标。为了有效贯彻落实教育宗旨与教育理念,古代书院根据生徒个体的资质、个性和优缺点不同而采用因材施教原则,并且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差异性实施“分年法”道德教育,即将个体德性培育分为以“学其事”为主要内容的“小学”阶段和以“穷其理”为主要内容的“大学”阶段,其终极目标则是为了“成圣贤”。
     德性是个体能够自愿、自觉地按照社会普遍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行动的内在道德素质与人格品质。个体德性培育,其本质就是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并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古代书院个体德性培育是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来进行的,即以儒家《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为教材,通过系统的讲学论道、开放的学派会讲、平等的质疑辩难以及通俗的社会宣教等形式充实生徒道德知识,以惬意的外出游学及结交良师益友丰富生徒道德情感,通过立定志向与不断破除困难来磨炼生徒道德意志,进而在“明理”的基础上达到“躬行”,将内在德性转化为具体的外在道德践履。
     古代书院制定了严格的学规章程及全面的学业、德业课考制度,并且非常注重选择幽静风雅的自然环境、建造体现儒家传统礼制的建筑群落以及创设德性充溢的人文环境,这些都是书院个体德性培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这只是个体德性提升的外在动力,要使外在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能真正为个体所理解、接受与自觉遵从,则必须通过个体的内在修为实现道德内化。古代书院将“修身”置于整个课程体系的首位,要求生徒个体时时通过“自省”检视自己的言行、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并且于闲居之时和隐微之处能够做到“慎独”,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审慎对待自己的言行举止。
     古代书院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其德性培育体系存在着诸如以维护封建宗法等级秩序为目标,重视德性培养、轻视知识教育及重视道德义务、轻视道德权利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古代书院坚持“育德为先”的教育理念,通过系统的讲学论道、庄重的祭祀典礼、自由的外出游学和自觉的个体修为等形式,对儒家文化精髓进行挖掘与阐释、传播与创新,将儒家普遍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具体化、生动化、生活化与形象化。以“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使受业生徒和普通民众时时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感染和严格教化,不断形成祟高的德性,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德性水平不断提升。这对我们目前在价值观念多元化、道德评价体系抽象化、德性培养目标理想化的背景下,进行个体道德教育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Academy is a special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in ancient China, originating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growing out of private study which made scholarly research and Yamen(government office in feudal China) of the imperial court which sorted books and records, folk and official two sources. In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nherited the independence, equality and quality education of private education and continuously expanded the educated population, distinguishing from private study with its openness of serving the society and the systematization of recruiting students and giving lessons. Meanwhile, it drew lessons from the systematicness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official education in education levels, curriculums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abandoned its disadvantage of indulging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shaping particular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methods, especially the complete and perfect individual virtue cultivation superior to official education. Therefore, academy as a special cultural education was officially established in Song Dynasty, and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assing on knowledge, cultivating morality, nourishing lives, administering state affairs and ensuring national safety in the succeedi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ased on actively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virtue value of the Confucian, the academy of ancient China establishes the educational tenet of "preaching and helping people" and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moral education as the priority", putting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enter and first place of the entire education process and always taking individual virtue cultivation as the value guidance and goal of the four basic regulations "giving lectures","collecting books","offering sacrifice" and "academy farmlan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tenet and philosophy, ancient academy adopted the principle of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individual aptitude, personality and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implemented "annual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tages and differences of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namely, dividing individual virtue cultivation into "primary school" stage focusing on "learning to do things" and "college" stage mainly on "probing into the theories" and the ultimate goal "becoming sages and men of virtue".
     Virtue is the internal moral quality and personality trait that an individual can voluntarily and consciously behav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mon values and moral standards of the society. The essence of individual virtue cultivation is the process of internalizing the common values and moral standards of the society as individual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haracter and then externalizing as moral behaviors. The individual virtue cultivation of ancient academy was implemented from four aspects "knowledge","emotion","willpower" and "practice". That is to say, taking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of the Confucian and other great books as textbooks to enrich the moral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through systematic lectures and discussion, open forums of different school of thoughts, equal queries and debates as well as popular social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to enrich the students' moral emotion with agreeable study tour and making friends with good mentors and helpful friends, to exercise their moral willpower through confirming the determination and continuously conquering difficulties, and then to "practice" based on "knowing the truth" and transfer internal morality into external moral behaviors.
     Ancient academy formulated stri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comprehensive test system of studies and morality, and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peaceful and elegant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design of building complex reflecting Confucian traditional ritual and the creation of cultural environment full of virtue, all of which wer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individual virtue cultivation of the academy. However, this was just the external motives for improving individual virtue; internal cultivation and moral internalization was necessary for individuals to truly understand, accept and consciously follow external social codes of ethics and conduct. The academy put "moral cultivation" on the first place of the whole curriculum system and required that all students inspect their own words and deeds, correct their mistakes and improve their moral integrity through "self-examination", and lived up to "vigilance in solitude" while being alone or in hidden places, consciously strict with themselves and prudent with their words and deeds.
     Ancient academy, after all, is the product of the feudal society, inevitably marked with the stigma of the times. Its virtue cultivation system has such defects as aiming to maintain the hierarchical order of feudal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valuing virtue cultivation and neglecting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stressing moral obligations and ignoring moral rights. However, these flaws cannot obscure its merits. Ancient academy, adhering to the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moral education coming first", explores and interprets, spreads and innovates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 culture through systematic lectures and preaches, solemn sacrifice and rituals, free study tours and conscious individual cultivation, making the common values of the Confucian specific, vivid, visual and close to life.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combining "heteronomy" with "autonomy" make the students and common people constantly feel the edification and strict educa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so as to continuously form lofty morality and therefore push forward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the ethical standards of the whole society. This provides help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us to carry out individual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versified values, abstract mor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idealized virtue cultivation objectives.
引文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5页。
    ② 陈力祥.儒家核心价值观对封建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之策略探析.天府新论,2009年第4期。
    ③ 礼记·中庸.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62页。
    ④ 杨伯峻.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8页。
    ⑤ 杨伯峻.孟子·离娄下,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2页。
    ⑥ 清·王先谦.性恶篇,荀子集解(卷十七).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21页。
    ⑦ 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03页。
    ⑧ 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5页。
    ① 转引自邓洪波,周月娥.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② 转引自邓洪波,周月娥.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 参见邓洪波,周月娥.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 李国钧.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② 张劲松.论书院的边界.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
    ③ 陈垧传.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① 宋·王溥:集贤院.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② 唐·张九龄:集贤殿书院.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① 转引自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2页。
    ②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73页。
    ①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页。
    ②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页。
    ① 宋·陈傅良.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止斋集(卷三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806页。
    ② 转引自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③ 宋·朱熹.衡州石鼓书院记,晦庵集(卷七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5册,第650-651页。
    ① 宋·黎靖德编.外任·潭州,朱子语类(卷第一○六).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640页。
    ①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06页。
    ②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03页。
    ③ 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页。
    ① 明·王守仁.紫阳书院集序(乙亥),王阳明全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39页。
    ①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302页。
    ② 改书院为学堂上谕.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9页。
    ① 邓洪波.中国书院教育的层次性.载卞孝萱等编.书院与文化传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2页。
    ② 参见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438页。
    ①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36页。
    ② 转引自朱人求.南宋书院教化与道学社会化适应——以朱熹为中心的分析.孔子研究,2010年第2期。
    ③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页。
    ① 转引自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31页。
    ② 陈晓龙.非正式制度在古代个体品德培育中的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① 明道书院规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① 宋·徐元杰.延平郡学及书院诸学榜,梅野集(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第774页。
    ② 明道书院规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③ 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① 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② 论语·为政.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883页。
    ③ 张凯.中国文化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④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⑤ 参见陈谷嘉.儒家伦理哲学.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① 宋·张栻.邵州复旧书记,南轩集(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7册。
    ② 明·萧雍:赤山会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① 左传·襄公.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304页。
    ① 转引自朱汉民.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② 指《诗》、《书》、《易》、《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③ 转引自周銮书等.千年学府----自鹿洞书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① 宋·王应麟:嵩阳书院.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②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页。
    ③ 礼记·礼器.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822页。
    ① 礼记·文王世子.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809页。
    ② 礼记·月令.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783页。
    ③ 仁文书院讲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④ 宋·黄文仲:双峰书院新建四贤堂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1-432页。
    ⑤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58页。
    ⑥ 清·黄衷:岳麓书院祠祀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88-789页。
    ① 转引自卞孝萱,徐雁平编.书院与文化传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6页。
    ②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页。
    ③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页。
    ④ 宋·刘宰:平江府虎丘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136页。
    ⑤ 宋·叶适:石洞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① 清·朱一深:凝秀书院条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
    ② 杨伯峻.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8页。
    ① 杨伯峻.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9页。
    ② 汪·王先谦.性恶篇,荀子集解(卷十七).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21页。
    ③ 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④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主编.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69页。
    ⑤ 宋·张拭.静江府学记,南轩集(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7册,第497页。
    ① 宋·张拭.送张荆州序,南轩集(卷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7册,第546页。
    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六·论取士,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03页。
    ③ 宋·朱熹.静江府学记,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四部丛刊(初编),第181册。
    ④ 转引自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第58页。
    ① 转引自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第58页。
    ② 大中丞觉罗满公保学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③ 清·黄懋和:诗山书院课规十则.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④ 转引自陈谷嘉.岳麓书院名人传.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9页。
    ①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第13页。
    ③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①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57页。
    ② 明·王守仁.语录三·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页。
    ③ 明·王守仁.语录三·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页。
    ④ 明·王守仁.语录二·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⑤ 清·杨绳武:钟山书院碑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78页。
    ① 宋·王安石.使医,王文公文集(卷第三十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86页。
    ② 转引自王晶,王凌皓.南宋四大书院之教学艺术美.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6期。
    ③ 宋·袁甫:番江书堂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① 朱·袁甫:番江书堂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② 宋·袁甫:番江书堂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③ 宋·袁甫.番江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④ 清·卢坤:学海堂增设课业诸生事宜.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⑤ 清·卢坤:学海堂增设课业诸生事宜.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⑥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487页。
    ① 礼记·学记.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883页。
    ② 明·王夫之.礼记章句,船山全书(四).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827页。
    ③ 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78页。
    ④ 宋·张载.经学理窟·气质,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70页。
    ⑤ 吴龙辉等.墨子·大取,墨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1992年版,第198页。
    ① 论语·季氏.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927页。
    ② 礼记·学记.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881页。
    ③ 宋·朱熹,吕祖谦.卷十一·教学,近思录.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2页。
    ④ 明·王守仁.语录二·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⑤ 明·王守仁.语录二·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7-88页。
    ⑥ 明·王守仁.语录三·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页。
    ① 宋·张拭.论语解(卷十),张拭全集(上).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②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大学章句序.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页。
    ③ 转引自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第101页。
    ① 转,转自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第101页。
    ② 宋·朱熹.小学序,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四部从刊(初编),第180册。
    ③ 宋·朱熹.童蒙须知,朱了全书(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71页。
    ④ 宋·朱熹.总论·为学之方,朱子全书(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0页。
    ⑤ 宋·黎站德编.小学,朱子语类(卷第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5页。
    ⑥ 宋·黎靖德编.小学,朱了语类(卷第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4页。
    ① 宋·朱熹.经筵讲义,朱文公文集(卷十五).四部丛刊(初编),第76册。
    ②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二),四部丛刊(初编),第181册。
    ③ 转引自符永利.略论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3期。
    ④ 卞孝萱,徐雁平编.书院与文化传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7页。
    ⑤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四部丛刊(初编),第180册。
    ① 宋·黎靖德编.小学,朱子语类(卷第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5页。
    ② 宋·黎站德编.学二·总论为学之方,朱子语类(卷第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4页。
    ③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02页。
    ④ 宋·黎站德编.小学,朱子语类(卷第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4页。
    ①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页。
    ①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② 吴俊,木子.道德认识辨析及其能力培养.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5期。
    ③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0页。
    ①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9-150页。
    ② 杨伯峻.论语·阳货,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7页。
    ③ 宋·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④ 清·顾潢:大梁书院购书略例.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1页。
    ⑤ 清·周在炽:玉潭书院条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① 樊浩.“伦”的传统及其“终结”与“后伦理时代”.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② 孟子·滕文公上.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簏书社,1994年版,第2100页。
    ③ 清·胡建伟:文石书院学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④ 宋·张拭.邵州复旧学记,南轩集(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7册,第498页。
    ⑤ 宋·张拭.邵州复旧学记,南轩集(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7册,第498页。
    ① 明·王守仁:增修万松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42页。
    ② 明·王守仁:增修万松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42页。
    ③ 明·王守仁:增修万松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42页。
    ① 宋·朱熹.朱熹集(第七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154页。
    ② 清·周在炽:玉潭书院条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③ 宋·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7页。
    ④ 宋·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⑤ 清·刘良壁:海东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⑥ 清·李文炤:岳麓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① 清·李顒.四书反身录·大学,二曲集(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01页。
    ② 清·李顒.四书反身录·中庸,二曲集(卷三十).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14页。
    ③ 清·李顒.四书反身录·论语上,二曲集(卷三十一).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26页。
    ④ 清·李顒.四书反身录·孟子上,二曲集(卷四十三).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34页。
    ⑤ 宋·朱熹.读书之要,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四部丛刊(初编),第180册。
    ⑥ 宋·黎靖德编.大学一·纲领,朱子语类(卷第十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9页。
    ⑦ 清·陈寿褀:鳌峰崇正讲堂规约八则.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⑧ 宋·徐元杰.梅野集(卷十一).四库全书本,第1181册,第775页。
    ① 清·桑调元:大梁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
    ② 清·李瀚昌:澧阳书院学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③ 曹础培.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87页。
    ④ 礼记·经解.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44页。
    ① 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9页。
    ② 清·汤来贺:白鹿洞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③ 转引自杨布生,彭定国.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④ 清·邓炬:华阳书院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⑤ 转引自周銮书等.千年学府——自鹿洞书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5页。
    ① 汪·胡建伟:文石书院学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② 清·林豪:文石书院续拟学约八条.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③ 转引自杨布生,彭定国.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④ 清·郑之侨:王戌示诸生十要.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⑤ 清·朱一深:凝秀书院条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⑥ 汪·朱一深:凝秀书院条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① 宋·马光祖:程子序.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② 李国钧.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80页。
    ① 元·虞集:白鹿洞书院新田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5页。
    ② 吾淳.宋代:伦理的普遍性何以可能.孔子研究,2005年第5期。
    ③ 元·吴澄:岳麓书院重修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2页。
    ④ 转引自苗春德.宋代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4页。
    ①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28页。
    ② 明·冯从吾:宝庆寺学会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③ 转引自陈来.朱子哲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414页。
    ④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15页。
    ① 宋·陆九渊.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28页。
    ② 仁文书院讲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①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7-628页。
    ② 明·耿橘:虞山书院会薄引.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99页。
    ③ 明·耿橘:虞山书院会约.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98页。
    ④ 肖永民,刘平.书院社会教化的实施途径.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⑤ 杨伯峻.论语·里仁,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2页。
    ① 宋·陆九渊:白鹿书堂讲义.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② 明·顾宪成:东林会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③ 明·顾宪成:东林会约.载参见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5页。
    ① 明·王守仁.书中天阁勉诸生(乙酉),王阳明全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② 明·三守仁.语录三·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③ 清·高璜:白鹿洞书院经久规模议.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① 宋·吕祖谦:丽泽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② 宋·朱熹.读书之要,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四部丛刊(初编),第180册。
    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大全(序目).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页。
    ④ 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
    ⑤ 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12页。
    ⑥ 杨伯峻.论语·为政,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页。
    ⑦ 转引自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家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2页。
    ① 宋·黎靖德编.学五·读书法下,朱子语类(卷第十一).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87页。
    ② 象山书院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③ 象山书院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④ 象山书院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① 陈新专,符得团.传统家训道德培育的当代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②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326页。
    ① 明·萧雍:赤山会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②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320页。
    ③ 任德新.论个体道德情感.学海,2001年第5期。
    ④ 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⑤ 杨伯峻.论语·雍也,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8页。
    ① 礼记·乐记.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簏书社,1994年版,第888页。
    ② 明·王守仁.语录二·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
    ③ 宋·黎靖德编.学四·论读书法上,朱子语类(卷第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4页。
    ④ 宋·黎靖德编.大学二·经下,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5页。
    ① 转引自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②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73页。
    ③ 清·唐鉴:道乡书院学规四则.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5页。
    ④ 转引自卞孝萱,徐雁平编.书院与文化传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3页。
    ⑤ 转引自卞孝萱,徐雁平编.书院与文化传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3页。
    ⑥ 清·李瀚昌:澧阳书院学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页。
    ① 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② 杨伯峻.论语·子罕,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6页。
    ③ 杨伯峻.论语·子罕,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8页。
    ④ 杨伯峻.论语·述而,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5页。
    ⑤ 杨伯峻.孟子·告子下,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31页。
    ①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②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初编)。
    ③ 清·桑调元:大梁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
    ① 寇冬泉.生活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的回归与超越.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3期。
    ② 转引自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③ 宋·黎靖德编.学三·论知行,朱了语类(卷第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页。
    ④ 宋·黎靖德编.大学二·经下,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2页。
    ⑤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09页。
    ① 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② 宋·张载.正蒙·中正,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0页。
    ③ 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72页。
    ④ 宋·吕祖谦:丽泽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⑤ 宋·张拭.张拭全集.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6页。
    ⑥ 元·程文海:历山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65-466页。
    ① 参见杨慎初等.岳麓书院史略.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64-65页。
    ① 魏则胜.在德性与规范之间.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② 转引自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①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页。
    ② 汪·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③ 明道书院规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
    ④ 宋·朱熹:潭州委教授措置岳簏书院牒.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页。
    ① 明道书院规程.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
    ② 转引自杨金鑫.朱熹与岳麓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③ 宋·张拭: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109页。
    ④ 宋·袁甫:象山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① 汪·郑之侨:鹅湖学规说.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② 清·郑之侨:鹅湖学规说.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③ 明·高贲亨:洞学十戒.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121页。
    ④ 清·汤来贺:白鹿洞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121页。
    ⑤ 清·王铭瑄:白鹭洲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⑥ 清·陶澍:苏:苏州紫阳、正谊两书院条示.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0页。
    ⑦ 清·陶澍:苏州紫阳、正谊两书院条示.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0页。
    ① 清·陶澍:苏州紫阳、正谊两书院条示.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0页。
    ② 清·杨桂森:白沙书院学规.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1页。
    ③ 清·杨桂森:白沙书院学规.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1页。
    ④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⑤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① 宋·吕祖谦:丽泽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② 宋·吕祖谦:丽泽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③ 宋·吕祖谦:丽泽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④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⑤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①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② 唐·张九龄:集贤殿书院.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① 明·王守仁.语录二·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
    ② 桐乡书院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① 杨伯峻.论语·尧曰,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8页。
    ② 杨伯峻.论语·公冶长,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页。
    ③ 杨伯峻.论语·里仁,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8页。
    ④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09页。
    ⑤ 宋·黎站德编.学三·论知行,朱子语类(卷第九).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52页。
    ⑥ 清·卢坤:学海堂增设课业诸生事宜.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⑦ 求是书院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⑧ 敬义书院简明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① 聚星书院条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② 宋·徐元杰:延平郡学及书院诸学榜.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③ 明道书院规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④ 清·张奉书:龙门书院章程碑记.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页。
    ⑤ 宋·吕祖谦:丽泽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0页。
    ① 清·郑之侨:壬戌示诸生十要.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② 清·郑之侨:壬戌示诸生十要.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③ 明·王守仁:教约.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56页。
    ④ 象山书院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⑤ 象山书院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① 转引自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页。
    ② 龙冈书院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③ 清·蔚礼贤:礼贤书院更定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页。
    ① 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3页。
    ① 万书元.简论书院建筑的艺术风格.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② 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九,第四十二首).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③ 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九,第四十二首).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④ 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九,第四十二首).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⑤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四,第五十九首).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①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26页。
    ② 元·吴澄:百泉轩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③ 元·吴澄:百泉轩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④ 转引自杨金鑫.朱熹与岳麓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⑤ 转引自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① 杨布生,彭定国.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页。
    ② 转引自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③ 陈新民.礼乐相成,斯文宗主——书院建筑文化初探.南方文物,2001年第3期。
    ④ 杨布生,彭定国.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⑤ 礼记·乐记.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887页。
    ① 礼记·仲尼燕居.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48页。
    ① 冯刚,田昀.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从楹联谈中国古代书院建筑的审美取向.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② 朱汉民.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③ 朱汉民.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④ 邓洪波.中国书院楹联.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⑤ 邓洪波.中国书院楹联.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① 何礼平,郑健民.我国古代书院园林的文化意义.中国园林,2004年第8期。
    ②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915页。
    ③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915页。
    ④ 杨们峻.孟子·万章上,孟了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73页。
    ⑤ 章诗同.荀子·儒效,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4页。
    ① 转引自孙玉杰.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教育机制初探.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② 杨金鑫.朱熹与岳麓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
    ③ 宋·王炎.论请岳麓书院堂长,双溪类稿(卷二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5册,第683-684页。
    ① 象山书院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② 转引自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③ 杨布生.岳麓书院山长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0页。
    ④ 周立新,房居清.清代书院的道德教育及其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⑤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312页。
    ⑥ 礼记·祭统.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37页。
    ① 礼记·祭统.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37页。
    ② 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148页。
    ③ 宋·朱熹.信州州学大成殿记.晦庵集(卷八十).文渊阁四库全书。
    ① 元·虞集:考亭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9页。
    ② 徐梓.书院祭祀的意义.寻根,2006年第2期。
    ③ 蒋建国.仪式崇拜与文化传播——古代书院祭祀的社会空间.现代哲学,2006年第3期。
    ④ 转引自徐梓.书院祭祀的意义.寻根,2006年批2期。
    ⑤ 转引自徐梓.书院祭祀的意义.寻根,2006年第2期。
    ⑥ 清·戴钧衡:祀乡贤.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5页。
    ①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2页。
    ② 明·耿橘:虞山书院会约.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95页。
    ③ 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308页。
    ④ 清·李文炤:岳麓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① 礼记·大学.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96页。
    ② 清·蔚礼贤:礼贤书院更定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③ 清·蔚礼贤:礼贤书院更定章程.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① 明·方世敏:瀛山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② 明·查铎:水西会条.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③ 杨伯峻.论语·颜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0页。
    ④ 杨伯峻.论语·里仁,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3页。
    ⑤ 杨伯峻.论语·述而,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2页。
    ① 杨伯峻.论语·子张,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0页。
    ② 杨伯峻.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9页。
    ③ 杨伯峻.孟子·离娄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5页。
    ④ 杨伯峻.孟子·离娄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5页。
    ⑤ 章诗同.荀子·修身,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页。
    ⑥ 杨伯峻.论语·学而,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页。
    ⑦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9页。
    ①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9页。
    ②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08页。
    ③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08页。
    ④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页。
    ⑤ 转引自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① 明·顾宪成:东林会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② 清·黄懋和:诗山书院课规十则.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③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71页。
    ④ 清·杨绳武:钟山书院规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⑤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71页。
    ⑥ 明·萧良榦:稽山会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① 玉阳书院会条.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页。
    ② 转引自王海明.论自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③ 清·原敬:白鹿洞书院续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① 礼记·大学.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96页。
    ② 礼记·大学.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96页。
    ③ 宋·朱熹.大学章句,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12版,第7页。
    ④ 礼记·中庸.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59页。
    ⑤ 宋·朱熹.中庸章句,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7页。
    ① 吕耀怀.道德单元.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②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9页。
    ① 唐·李翱.复性书。
    ② 宋·朱熹.中庸章句,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8页。
    ③ 宋·朱熹.中庸章句,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9页。
    ④ 宋·朱熹.中庸章句,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8页。
    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04页。
    ① 清·黄懋和:诗山书院课规十则.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② 清·郑之侨:壬戌示诸生十要.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③ 宋·朱熹.中庸章句,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0页。
    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0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① 万俊人.“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之间和之外.神州学人,1995年第12期。
    ② 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贝。
    ③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著,宋景堂等译.品格的力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① 孟子·公孙丑上.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090页。
    ② 章诗同.荀子·王制,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5页。
    ③ 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① 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② 申绪璐.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
    ③ 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④ 孟子·尽心上.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150页。
    ⑤ 章诗同.荀子·修身,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页。
    ⑥ 蔡春,扈中平.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① 朱人求.南宋书院教化与道学社会化适应——以朱熹为中心的分析.孔子研究,2010年第2期。
    ② 陈谷嘉.儒家伦理哲学.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③ 清·周在炽:玉潭书院条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④ 章诗同.荀子·劝学,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页。
    ⑤ 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⑥ 孟子·公孙丑上.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090页。
    ① 孟子·离娄上.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112页。
    ② 宋·朱熹嘉:白J鹿洞书院学规.载邓兴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③ 论语·里仁.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890页。
    ④ 论语·颜渊.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911页。
    ⑤ 论语·学而.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882页。
    ⑥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28页。
    ⑦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主编.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82页。
    ① 高月兰.以“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建构.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② 徐克谦.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优先观.孔子研究,2009年第2期。
    ③ 转引自陈谷嘉,朱汉民主编.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69页。
    ④ 宋·司马光.卷第一·周纪一,资治通鉴(第一册).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页。
    ① 刘铁芳.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试论传统道德教化价值目标的现代性转向.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② 吴增礼,唐亚阳.试论书院教育的智识伦理化及其消极影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六·论取士,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03页。
    ④ 以上观点参见陈谷嘉.儒家伦理哲学.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① 高月兰.以“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建构.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② 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蕻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③ 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6页。
    ① 邱吉.历史视野中的道德内化思想及其现实德育的启示.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 万俊人.“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之间和之外.神州学人,1995年第12期。
    ② 礼记·学记.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883页。
    ① 宋·陈文蔚:双溪书院揭示.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202页。
    ②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③ 金生鈜.个人自主性与公民德性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1期。
    ① [英]约翰·密尔著,许宝骙译.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0贞。
    ② 赵民.“道德教化论”的实质及其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③ 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2页。
    ④ 吕耀怀.道德单元.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① 宋·文天祥:赣州兴国县安湖书院记.载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② 胡大浚等.王符《潜夫论》译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页。
    ③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① 魏则胜.在德性与规范之间.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② 论语·宪问.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884页。
    ③ 论语·子路.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917页。
    ④ 杨们峻.论语·里仁,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9页。
    ⑤ 章诗同.荀子·儒效,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3页。
    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页。
    ① 吕耀怀.道德单元.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9页。
    ② [美]A·麦金太尔著,龚群等译.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页。
    ③ 彭柏林.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④ 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⑤ 宋·黎靖德编.学三·论知行,朱子语类(卷第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页。
    ⑥ 宋·黎靖德编.大学一·经上,朱子语类(卷第十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1页。
    ⑦ 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① 宋·黎站德编.学二·总论为学之方,朱子语类(卷第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6页。
    ② 明·王守仁.文录三·答友人问,王阳明全集(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0页。
    ③ 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卷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38页。
    ④ 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卷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①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8-289页。
    ② [苏]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教育研究,1983年第8期。
    ③ 杨伯峻.论语·子路,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2页。
    ④ 论语·颜渊.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913页。
    ① 转引自杨布生,彭定国.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
    ① 曾欣然.德育心理学研究——导学:探索学习提纲.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版,第25页。
    ②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45-246页。
    ③ 钱穆:新亚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④ 姜朝晖.社会转型期榜样力量的理性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 礼记·大学.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96页。
    ② 明·冯从吾:宝庆寺学会约.载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① 陈晓龙.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的价值目标及实现理路.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② 清·杨桂森:白沙书院学规.载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M].上海:中华书局,1983年版。
    [2]宋·朱熹.朱熹集[M].成都:四川成都出版社,1996年版。
    [3]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宋·朱熹.朱文公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上海:中华书局,1986年版。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上海:中华书局,1994年版。
    [7]宋·张栻.张栻集[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8]宋·张栻.南轩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宋·袁甫.蒙斋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宋·徐元杰.梅野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上海:中华书局,1980年版。
    [12]宋·张载.张载集[M].上海:中华书局,1978年版。
    [1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4]清·李颙.二曲集[M].上海:中华书局,1996年版。
    [15]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上海:中华书局,2012年版。
    [16]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2006年版。
    [17]杨伯峻.孟子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2008年版。
    [18]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9]吴龙辉等.墨子白话今译[M].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版。
    [20]十三经今注今译(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
    [21]十三经今注今译(下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
    [1]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白新良著.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陈元晖等编著.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4]章柳泉著.中国书院史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5]丁钢,刘琪著.书院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杨布生,彭定国编著.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一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二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三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四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五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六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3]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七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4]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全三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 998年版。
    [15]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6]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17]邓洪波编著.中国书院学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邓洪波编著.中国书院章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邓洪波编著.中国书院楹联[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邓洪波,彭爱学著.中国书院揽胜[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胡青著.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2]吴万居著.宋代书院与宋代学术之关系[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版。
    [23]李才栋著.江西古代书院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4]朱汉民主编.岳麓书院[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朱汉民著.岳麓书院的历史与传统[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6]杨慎初,朱汉民,邓洪波著.岳麓书院史略[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27]杨金鑫著.朱熹与岳麓书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8]周銮书等主编.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毛礼锐主编.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苗春德著.宋代教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6]焦国成著.中国伦理学通论(上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罗国杰著.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罗国杰编.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罗国杰编.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罗国杰编.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罗国杰编.中国传统道德(德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罗国杰编.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唐凯麟著.伦理大思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唐凯麟,张怀承著.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唐凯麟著.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陈谷嘉,朱汉民主编.中国德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陈谷嘉著.中国儒家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万俊人著.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俞世伟,白燕著.规范·德性·德行——动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实践性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0]陈根法著.德性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胡林英著.道德内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2]刘铁芳著.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高恒天著.道德与人的幸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金生鈜著.德性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张耀灿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6]苏振芳著.道德教育论[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7]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8]彭柏林著.道德需要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
    [29]高德胜著.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刘立松.宋代学校伦理道德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3]唐亚阳,吴增礼.试论中国书院德育实施系统[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6期。
    [4]吴增礼等.试析书院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第2期。
    [5]吴增礼等.试论书院教育的智识伦理化及其消极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6]肖永明,唐亚阳.书院祭祀的教育及社会教化功能[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7]李慧玲.权力、思想与教化——教育视域中的宋代生活伦理同一性的确立[J].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8]王均,雷伟.宋代民间办学的创举——书院制度[J].延安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9]刘美玲.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逻辑意蕴和融通之路[J].求索,2008年第11期。
    [10]许志红.论书院道德教化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2]蔡春,扈中平.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3]马健生等.普遍道德教育与德性混沌——兼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14]龙建平.论道德内化的前提条件——以情感人[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第1期。
    [15]史宇澄.反思传统文化求解个体德性的培养与完善[J].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3期。
    [16]陈根法,汤剑波.论德性的人格力[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7]孙玉杰.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教育机制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8]吴俊,木子.道德认识辨析及其能力培养[J].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5期。
    [19]林清才.书院教育中的德育初探[J].上海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20]张劲松.论古代书院的德育传统[J].沧桑,2005年第5期。
    [21]彭柏林.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2]易法建.论道德内化[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23]易小明,赵静波.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4]邱吉.历史视野中的道德内化思想及其现实德育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5]顾海根.道德内化的心理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99年第2期。
    [26]吴云.论人的主体性在道德内化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27]申绪璐.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J].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
    [28]邓洪波.简论中国书院藏书的五个来源[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7年第1期。
    [29]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略[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0]邓洪波.南宋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1]邓洪波,周月娥.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2]詹世友.对道德德性的哲学分析[J].人文杂志,2001年第2期。
    [33]詹世友.论美德的特征及其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34]寇东亮.德性概念的三层内涵[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
    [35]胡发贵.蓄德为先——论书院教育的道德诉求及其历史影响[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6]戴琏璋.书院讲学的现代省思[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7]杨育民.德性与制度化规则[J].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
    [38]杨清荣.略论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6期。
    [39]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4期。
    [40]曲正伟等.德行成本:学校德育低效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02年第2期。
    [41]金生鈜.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8期。
    [42]金生鈜.个人自主性与公民德性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1期。
    [43]陈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3期。
    [44]高德胜.现代知性德育与生活的割裂[J].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4期。
    [45]陈晓龙.非正式制度在古代个体品德培育中的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46]吕耀怀.道德建设:从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到德性伦理[J].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47]吕耀怀.“慎”的两个维度——中国传统德性分析之三[J].孔子研究,2006年第3期。
    [48]杨芷英.自省慎独与当代青年道德人格培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49]王海明.论自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0]张伟.论“慎独”的现代意义[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
    [51]张世友.传统“慎独”道德精神及其现实价值[J].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