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联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ld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 作者:王玥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杨魁森
  • 学科代码:010101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4-01
摘要
本文以既有的关于全球化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等方面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唯物史观上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客观趋势做一宏观透视,透视的指归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换言之,即从唯物史观上阐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有的应答。
    全球化的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马克思创立自己新世界观时,就在“世界历史”理论中内涵着全球化的问题。尽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今的“全球化”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二者之间的联系却是十分明显的。
    因此,本文第一部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联系主要阐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所蕴含的方法论,是我们观察与思考当今世界全球化的科学的理论指导。
    首先,阐明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第一,“世界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第二,“世界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又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成的过程。第三,“世界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更是人的发展过程。
    其次阐明了人发展的依托——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首先是生产力继承性发展的纵向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社会发展第一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第二种基本趋势,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交往日益扩大方面论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他们一再强调,自近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世界市场的开拓,人类的历史愈来愈显示出向“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人类历史的横向联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阐述了世界历史是人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马克思又认为,以生产力普遍发展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是个人及其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普遍交往,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全面的能力。
    本文第二部分论述了“全球化的实质”。
    首先论述了“全球化”的特征以及研究“全球化”应立足的几个基本观点。
    其次论述了“全球化”的实质: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
    
    
    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人们所提及的全球化,如果说其本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那末,依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这只不过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第一层含义,或这一转变过程的第一阶段,即资本的全球化,其后的发展,即人类普遍的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才是它的第二层含义或第二阶段。
    本文第三部分阐述了“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联系。
    首先阐述了人的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利弊参半。从世界整体发展上看,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为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也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最大的问题,或者最大的威胁,就是国家主权受的冲击或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第二,当今的全球化是民族社会形态向世界社会形态的转移。当今的全球化,是人类社会进入“世界历史”以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和过程。它把资本主义经济的超民族性和超地域性推倒一个新的阶段。第三,论述了“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化。,世界全球化应该是建立在各国,各民族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基础上的现代交往。
    其次,阐述了怎样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诸多层次的要义:一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的全面发展。二是实践活动的全面行将使每个人摆脱以往个体、分工、地域、民族的狭隘局限,积极广泛的参与各个方面、各个地域、各个层次的社会交往,造成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三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四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五是个体中沉睡的人类潜能将得到充分发展。
    最后,论述了“全球化”怎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球化实质上是人的活动方式、存在方式的社会化发展,是人自身的需要、能力、社会交往关系的全球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的发展具有了新的特点。
      第一,全球化的发展,使个人在更大程度上超越了前市场经济阶段的狭隘的“群生活”,过上普遍的“类生活”,成为普遍的类存在物。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人的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生产者越来越成为世界生产总体的构成要素,成为具有总体性属性的人。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打破了固定的社会分工对人的发展的局限,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原来的生产部门游离出来,投向新的生产部门,从而造成人的劳动职能的更动、工作的变换和不断的流动性。
    
    第三,生产的信息化、知识化程度的提高,对广大劳动者提出越来越高的科学技术要求,这也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促使劳动者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人的发展反过?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fruit about globalization on economic、social science、civilization and so on ,analyzing the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from. Materialism .the purpose is that through this studying we can understand the ques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n the modern socialism and globalization better. In another word, this thesis is focus on how to respond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while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society .
    This issue about globalization is not emerge at present when Marx establishing his Weltanschauung, he has discussing this issue. Although there is certain deference between the theory of his “world history” and the “world history “at the present age. There is osculation link between these two issues .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s theory of “world history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being, and this part is including what is Marx’s “world history” and methodology about this theory. This is the guidance when we are studying the globalization.
    1、Expounding the theory of Marx’s “world history”. First, this is resul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Secondly, it enables new civilization come into being. Thirdly, “world history is the basic trend of society development other tha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2、Expounding how to develop of human socie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rx, the first condition is inheriting of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and the second condition is the affiliation between all the nation .a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deploitation of world market ,the history of human being is walking up to the “world history”.
    3、Expounding “world history” i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and this boost the development the human being .they deemed that the degree of every singe person’s liberation is consistent of history transfer into world history .Marx considered that the affiliate with all the people is the premise of development of single person and society ,only if this is come true ,every single person can break away from the localization of nations and clime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source of globe .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is the essence of globality .
    1.Dissertating the character of “globality” and we should based ourselves upon some basic viewpoint .
    2.Dissertating the essence of globality :on the one hand, .it is resul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resul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and manufactory between n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linked with the expanding of capitalism towards globe. The globality that people mentioned toda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arx’s “world history” it is the first layer meaning of “history transfer into world history”, that is globality of capital .and after that ,the society will transfer into socialism .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1、Discussing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
    First, there is benefit and fraud in the developed county and developing county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t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world , globality result in the imbalanc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represent that gap of deficiency and wealty has increased between developed county and developing county .the biggest intimidation that globality towards to the developing county is that the dominion will be striked and security will be challenged .secondly, the globality of today is the form of fork society transfer into the form of world society ,and it is the new form and proce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after entering the “world history” .it has brought the economic of capitalism into a new stage .thirdly ,discussing the globality is not capitalism ,the true globality should be the modern intercoursing based on the credit and restrict among nations.
    2、Discussing how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
    There is a lot of meaning in it :for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lfillin
引文
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8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76-2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5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⑺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32-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⑼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74-2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⑾《邓小平文选》第3卷,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⑿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6页,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
    ⒀威力斯·哈曼《未来启示录》,192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参考文献
     l、王仲士,《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天府新论》,200l第4期。
     2、任平,《新全球化时代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哲学研究》,
     2000第12期。
     3、丰子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北京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
     4、王锐生,《全球化的几个哲学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
     4期。
     5、南海,《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人类社会三形态理论》,《晋阳学刊》,2001
     年第5期。
     6、杨学功,《全球化条件下的文明对话——杜维明教授访谈录》,《哲学研
     究》,2003年第8期。
     .7、叶良茂:《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经济全球化》,《哲学研究》2002
     年7月
     8、于炳贵郝良茂:《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哲学研究》,
     2002年7月
     9、王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哲学研揪,2002年
     11月
     l0、周安伯:《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命运》,《暂学研究》,
     2002年1月
     11、丁亚非、陶富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哲学研究》,2002
     年1月
     12、方世南:《生态环境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研究》, 2002年2月
     13、宋世昌李荣海:《全球化:利益矛盾的展示过程》,哲学研究,200l
    
    
    
    年1月
    14、李宗贵:《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建设》,《哲学研究》 ,200l,1
    15、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哲学研究》, 200l,2
    16、丰子文:《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哲学研究》, 200l,3
    17、张汝伦:《评哈贝马斯对全球化政治的思考》,《哲学研究》,2001,7
    18、高兆明:《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价值原点》,《哲学研究》 ,2001,7
    19、冯颜利:《全球发展:理论、问题和趋势》,《哲学研究》,200l,8
    20、张强、李建群:《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
    研究》,2001,12
    2l、《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学术研讨
    会述评》,《哲学研究》2001,12
    22、《生存与发展:一个时代性课题》,《哲学研究》 ,200l,12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5、《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8、哈贝马斯:《全球化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0、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l。
    3l、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2、科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3、《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威利斯·哈曼:《未来启示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5、李杏村:《西方圣哲小传》,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36、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