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改善党对社会建设的领导,从干部队伍建设入手,完善与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适应社会建设的领导理念、领导能力、领导方式与工作机制等等。党的十七大将社会建设放到突出位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成为“社会和谐的积极推动者”。探索新形势下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的能力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说,党对社会建设的领导必须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去实现,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成效必须依靠领导干部的驾驭能力来体现。领导干部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干部是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组织保障;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是新形势下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的能力影响和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以提升干部能力来推进社会建设,是加强执政党组织建设、提升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的重要内容。
     从现实来说,领导干部的素质与能力不适应社会建设的实际要求已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影响到党领导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成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和不平衡已引发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这其中,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方面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是重要原因。在观念上,部分领导干部曲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将主要精力只放在领导经济建设上,甚至一些干部只看重经济建设的数字政绩,忽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在体制机制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教育以及考核体系还存在重经济建设能力而轻社会建设能力的现象,这也造成许多领导干部忽视社会建设;在能力与素质上,部分领导干部未能适应我国社会领域的深刻变化形势,在视野与能力上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甚至一部分领导干部用公权力为自身谋取不正当利益,破坏社会公正,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因此,提高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是有效应对我国社会建设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成为理论界与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各界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与概念界定,理论界就有多种不尽相同的看法。对于社会建设的现实内容,基于不同立场与学科角度,各界提出的观点也存在差异。同时要看到,关于社会建设的研究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关于党对社会建设的领导方式、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等问题的研究,目前成果不多。本论文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取得以下突破:一是在研究角度方面,以社会建设为视角研究干部的领导能力,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干部领导工作的新内容、领导能力的新要求、提升领导能力的新途径。二是在观点提炼与结论方面。相对于经济建设来说,领导干部对社会建设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与能力上的盲点。论文力图以提升执政党的组织战斗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的,探讨领导干部如何认识社会转型与自身领导力的差距与弥补途径,寻求领导干部适应社会自治趋势而合理运用公权力,去推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间、官与民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探索现代社会条件下领导干部适应社会建设的科学能力模型。
     在内容结构上,论文沿着“理论分析——背景分析——现状分析——原因分析——路径分析”这条主线展开论述。全文以理论分析与现实背景作为论述铺垫,以现状考察、原因分析以及措施方法为研究落脚点,核心在于论述社会转型时期领导干部如何科学认识与有效提升思想认识、能力素养与管理水平。
     第一章为理论分析,即党的领导与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的内在联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必要性与历史进程。党从建国后就将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重要任务,直至现在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的系统理论,这中间有一个清晰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社会建设为党的领导提出的全新挑战。当前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发展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事物,也暴露出一系列矛盾与问题,需要执政党拿出勇气与科学的政策去积极应对;三是领导干部群体提高驾驭社会建设能力的重要性。在党领导社会建设工作中,领导干部是根本的组织保障。
     第二章为背景分析,即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我国社会出现结构复杂化、矛盾与差距显性化等新问题,现代社会发展理念与社会建设的现实形势都为执政党领导干部提出了能力更新的迫切要求,主要包括:社会意识多样化要求领导干部提高社会影响力;社会利益格局复杂化要求干部提高整合能力;社会政策的重要性要求干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第三章为现状考察,即当前我国领导干部群体在社会建设工作中具备的认识与能力水平以及存在的不足。当前之所以出现经济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能力素质上存在的不足是重要原因。总体来说,干部群体中普遍存在重经济建设而轻社会建设的现象,具体体现为社会建设意识缺乏、影响力下降,以及社会建设决策能力、统筹能力欠缺,在实际工作领域如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结构调整、社会体制完善等方面,领导干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和提升能力。
     第四章为原因分析,即分析领导干部群体在驾驭社会建设的认识与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由于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都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党对社会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总结规律和深入探索;领导干部在长期经济建设环境下,领导社会建设的理念比较缺乏,领导方式转换不到位;干部工作机制落后于社会建设实际需求,干部的选拔、培训、考核等方面与社会建设缺乏紧密联系。
     第五章为路径分析,即在考察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寻求提高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构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干部社会建设能力基础,为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奠定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二是要完善以领导力为内核的干部社会建设能力体系,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提供科学的参照体系;三是建立健全与社会建设成效紧密关联的干部工作机制,从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的培训机制、选拔机制、考核机制等环节促进领导干部真正重视社会建设,以体制与机制的外在压力推动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的提升。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论文得出以下几条主要结论:一是提高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二是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建设工作中领导干部存在的理念与能力差距。三是必须从理念转换、领导力提升以及工作机制的完善几个层面来全面提升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的能力。
Soci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r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strengthe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we must uphold and improve Party's leadership on social construction. It’s also advised to improve and enhance concept, capacity, pattern and mechanism of leadership that make leading cadres adapted to social construction starting with building up ranks of cadres. Social construction i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n Party's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and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are required to become "active agents of social harmony" authentically. It’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requirements of leading cadres’ability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under new situation.
     Theoretically speaking, Party’s leadership on social construction is achieved by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thus the effect of Party’s leadership on social construction is reflected by their ability to master it. Leading cadr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they ar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of Party’s leadership on social construction. Leading cadres’ability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is significant manifestation of Party’s governance capability. It also influences and determines the course of building up harmonious society. To propel social construction through promoting cadres’capac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rengthening governing party’s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elevating its ability to integrate society.
     Realistically speaking, it’s increasingly evident that quality and ability of leading cadres depart from actual need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which puts negative effect on factual results of Party’s leadership o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social harmony. At present, im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given rise to a series of deep-rooted conflicts and problems, one of whose reasons lies in the fact that idea and quality of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fall behi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opinion, several cadres distort the policy of "regar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central" and focus only on economic growth. Some cadres even make the most of numerical achievement in their post about economic growth and ignor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urs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many cadres’ignoranc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results from the phenomenon that ability of economic growth weights more than tha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s system of personnel selection, training and appraisal. In capacity and quality, some cadres fall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for their maladjustment to new requirement and challenge put forward by profound changes in our society. It has been the focus of social conflict that several cadres figure for expediency with public rights and destroy social justice. Therefore it’s urgent to improve leading cadres’ability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nswer practical problems in our national social construction effectively.
     Issues on harmonious society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have been hotspot in the academic circle after Party's Six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especially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Deep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social construction have been done from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There exist more than ten kinds of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Discrepancy also appears when it comes to reality for different standpoint and subject. Research on social construction still remains in an elementary stage at present. There especially lacks fruit in research on the pattern of Party’s leadership o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leading cadres’capacity of controlling social construction. Breakthroughs trying to be achiev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referring and absorbing exiting research results are listed below. First, in the aspect of research angle, cadres’leadership capacity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New contents of cadres’work, new requirements for leadership capacity and new ways to exalt leadership capacity dur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are focuses of research. Secondly, in the aspect of opinion abstraction and conclusion, there are misunderstandings and blind spots in leading cadres’capacity on socia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elevate administration party’s organizational fighting capacity and build up well-educated cadres group, this dissertation strives to investigate how leading cadres understand the gap betwee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ir leadership capacity as well as ways to make it up under new situation, guide leading cadres adapted to the tendency of social autonomy and utilize public power reasonably, push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nation and society, government and folk, officeholders and masses, explore model of scientific capacity for leading cadres to fit for social construction in modern society.
     In the content, the paper unfolds its account along such approach as "theoretical analysis - background analysis - actuality analysis - reason analysis - path analysi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background are regarded as statement matting while status investigation, reason analysis and measures as research stance. Core of the paper lies in the argument that how leading cadres understand scientificly and exalt effectively their thoughts,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administration.
     Chapter One is theoretical analysis, including argument on the inherent contact between Party's leadership and cadres’capacity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Three main contents are involved in this chapter. The first one is about necessity and history of Party’s leadership on social construc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arty has regarded it important tasks to develop social course, propel social stability and elevate the public’s living level. It’s not at present until Party has put forward definitely systematic theory 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strengthen social construction. There is a clear historic contrail. Secondly, social construction has set forth new challenges for Party’s leadership. With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our country increasingly deep, both new things and conflicts appear in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asks Party for positive reply with courage and scientific policy. The third one i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leading cadres’capacity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Leading cadres are fundamental organizational safeguard in Party’s leadership on social construction.
     Chapter Two is background analysis, including practical remand required by actua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for enhancing leading cadres’capacity. New problems as complexity of social structure, evidence of contradiction and discrepancy along with concept of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actual situa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 have raised a claim that leading cadr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party should update their quality, which involves that diversity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sks for elevation of social influence, complexity of social interests for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importance of social policy for promotion of scientific strategy-making ability.
     Chapter Three is actuality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 of understanding and quality in leading cadres’work on social construction. As a result of shortage in cadres’thoughts and capacity, economic growth is out of line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falls behind requirements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phenomenon prevalently exists among cadres’group that more attention is paid on economic building than social construction, whos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lies in deficiency in consciousness about social construction, declined influence, lack of capacity in decision-making and ordination about social construction. Cadres must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skills in such practical work as impe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urse, adjusting social structure and perfecting social system.
     Chapter Four is reason analysis, including the causes why problems exist in leading cadres’understanding and skills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n social construction remains at a preliminary stage, therefore further summary of rules and research in-depth are necessary for Party’s leadership on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long term of building economy, leading cadres lack of concepts about mastering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can’t convert their style of leadership well. Mechanism of cadre’s work is far away behind practical demand of social construction. Compact contact lacks between cadres’selection, training, assessment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Chapter Five is path analysis, including concrete ways and means to elevate cadres’ability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Three aspects are involved in this part. First, it’s to create the capacity model of social construction on the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la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guidance standard for cadres’capacity of social construction. Secondly, it’s to set up system of cadres’ability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with new style leadership as the core, and provide reference system and practical ways for cadres to exalt their capacity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irdly, it’s to build and implement cadres’working mechanism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propel cadres to take social construction seriously in ways of improving cadres’training system, selection system and assessment system, and upgrade cadres’capacity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with the external pressure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Several main conclusions are drawn based on thorough argument in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it’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levate leading cadres’ability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Secondly, it’s indispensable to understand the insufficiency in leading cadres’concept and capacity in social construction. Thirdly, leading cadres’ability to master social construction must be exalted from such approaches as conceptual shift, leadership elevation and working mechanisms’perfection.
引文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①参见梁妍慧:《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②参见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①参见俞可平主编:《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梁树发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初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67—73页。
    ②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③青连斌:《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社会建设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12页。
    ④周向军:《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和发展》,“新华网”2006年11月7日,http://cq.xinhuanet.com/2006-11/07/content_8457725.htm
    ①李培林、苏国勋:《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②成伯清:《从乌托邦到好社会——西方现代社会建设理念的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求索》2007年第1期。
    ④邹农俭:《社会建设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5期。
    ⑤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②青连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原则》,《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1期。
    ①谢志强:《十七大报告在社会建设上的七个新亮点》,《学习时报》2007年10月22日。
    ②邓伟志:《不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起跳板》,《北京日报》2005年1月10日。
    ③李培林:《和谐社会的八大结构和七点政策建议》,《经济管理》2005年第9期。
    ④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人民日报》2004年11月30日。
    ⑤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块基石》,《理论动态》2005年第1期。
    ①青连斌:《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几个问题》,《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②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求是杂志》2005年第7期。
    ③杜梅萍:《发挥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访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共产党人》2007年第1期。
    ④王东明:《努力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党建研究》2006年第11期。
    ⑤刘云耕:《迈向和谐社会的追求:2006——2007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李屏南、叶宏:《构建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机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②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③青连斌:《妥善处理利益矛盾,健全利益整合机制》,《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增刊。
    ④谢舜:《和谐社会:理论与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9—73页。
    
    ①鲍宗豪:《和谐社会建设的七大机制》,《社会科学报》2005年5月9日。
    ②青连斌:《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前沿》2005年第7期。
    ①王荣华、童世骏:《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8—62页。
    ②阎增山:《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党建研究》2007年第1期。
    ③窦宝臣:《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用人公平》,《党建研究》2007年第2期。
    ④童中贤:《人本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1期。
    ⑤鲍宗豪:《论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①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参见王邦佐等著:《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①参见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求是杂志》2005年第7期。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295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86—87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65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205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9页。
    ②参见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90页。
    ①《邓小平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
    ②《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76—579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1页。
    ③《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8—719页。
    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②《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4页。
    ③《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1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8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2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选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3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4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7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参见汝信等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1页。
    ①参见吴黎宏:《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页。
    ②参见黄琳斌:《领导干部“新闻执政力”调查及分析》,“人民网”2007年1月8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2328/76841/5255686.html
    
    ①张真继、张润彤等著:《网络社会生态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②参见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9页。
    ①参见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
    ②同上,第298—299页。
    ①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文件资料选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46—47页。
    ①参见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120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①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①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①参见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风险增多的原因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①参见黄传新、吴兆雪等著:《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参见李海青:《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世俗化及其效应》,《求实》2008年第6期。
    ②参见童世骏主编:《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154页。
    ①参见胡新杰:《建构和谐社会应注重社会公众心理的引导和调适》,《理论导刊》2005年第11期。
    ②《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超过2600万》,“中国心理网”2005年6月1日,http://www.psych.gov.cn/article/article_view.asp?id=1152
    ①参见江波:《社会心理调适、文化产品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①参见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3页。
    ②参见[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
    ③转引自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9—260页。
    ①参见郭建宁:《试论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②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7页。
    
    ①《中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①参见沈小平:《增强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领导科学》2008年第11期。
    ①[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195页。
    ③参见赵延东:《解读“风险社会”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6期。
    
    ①参见宋镜明、周术国:《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①曾繁正等编译:《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①Thomas R.Dye,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Englewood: Prentice-Hall,1991,pp 2.
    ②参见杨团、关信平主编:《当代社会政策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③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62页。
    ①杨团:《社会政策研究中的学术焦点》,《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1期。
    ②吴忠民:《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③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①参见吴忠民:《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①参见潘泽泉:《国外社会政策研究的最新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理论探讨》2007年第4期。
    ①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②同上。
    
    ①杨团:《中国社会政策演进、焦点与建构》,《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②[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65页。
    ③杨团:《中国社会政策演进、焦点与建构》,《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①参见谢志强、李慧英主编:《社会政策概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89—95页。
    ①参见花菊香:《社会政策与法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235页。
    ①《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人民日报》2008年1月28日。
    ②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页。
    ③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②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①参见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②王秋菊、孙立樵:《略论基层领导干部公共服务力存在的误区与提高途径》,《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③董妙玲:《公关能力与领导效能》,《领导科学》1999年第9期。
    ④徐家林、董幼鸿:《加强党的公关能力建设》,《党政论坛》2005年第6期。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网”2008年6月21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7409348.html
    ②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1页。
    ①杨于泽:《公民社会与官员形象的当代转型》,《长江日报》2008年8月8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178页。
    ②《“瓮安不安”值得深刻反思和警醒》,《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第27期。
    ③《事前监督胜于事后处罚》,“新华网”2008年9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9/01/content_9750515.htm
    ①李彬:《和谐社会、利益诉求与政府公共决策》,《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第4期。
    ①龙方庆、黄胜红:《论政府公共决策与和谐社会建设》,《民族论坛》2007年第9期。
    ①参见刘云耕主编:《迈向和谐社会的追求:2006—2007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486—488页。
    ②《问卷调查百位基层领导干部,看“三个文件”如何落地》,“新华网”2009年4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4/23/content_11238660.htm
    ①盘世贵:《论提高领导者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术论坛》2008年第8期。
    ①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305页。
    ②参见刘云耕主编:《迈向和谐社会的追求:2006——2007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486—488页。
    ①郭坚刚、祝灵君:《社会资本与社会革命、社会建设——从社会资本角度解读中共领导社会发展的逻辑》,《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参见刘云耕主编:《迈向和谐社会的追求:2006——2007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452页,第146—147页。
    ①李善峰主编:《山东社会蓝皮书2007:山东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②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145页。
    ①青连斌:《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社会建设篇》,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05—108页。
    ①青连斌:《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社会建设篇》,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0—11页。
    ②青连斌:《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社会建设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2页。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②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③见本文第8页“引言”部分“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与内涵”的论述。
    ①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②魏礼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11期。
    ③青连斌:《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社会建设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12页。
    ④邹农俭:《社会建设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5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1页。
    ②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①参见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②胡锦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有好发展》,《求是》2006年第1期。
    ①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周林刚:《激发权能理论:一个文献的综述》,《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②参见何增科主编:《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①参见何增科主编:《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2页。
    ②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①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59—60页。
    ②参见郑杭生主编:《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李洪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6期。
    ②元文礼:《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与借鉴》,《辽宁经济》2008年第8期。
    ③唐铁汉、李军鹏:《西方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演变》,《新视野》2006年第1期。
    ①参见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载梁树发主编:《社会与社会建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0-402页。
    ②《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与公平正义——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pws/zhenghangsheng/grwj_zhenghangsheng/t20071127_14489.htm
    ①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②转引自何怀远:《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概念和“社会建设概念”》,载梁树发主编:《社会与社会建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6-97页。
    ③吴忠民:《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①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①参见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载梁树发主编:《社会与社会建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2-406页。
    ②同上,第405页。
    ①中国科学院领导力课题组:《和谐社会的领导公信力研究》,《领导科学》2008年第6期。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①孙钱章:《现代领导方法与艺术》(下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7页。
    ②贺善侃:《从领导力的实质看和谐社会领导力》,《领导科学》2009年第8期。
    ①[美]安德鲁·J·杜伯林:《领导力》,王垒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325-327页。
    ①参见李钟麟:《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原则与运行机制》,《学术交流》2007年第5期。
    ①郑杭生:《社会三大部门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①青连斌:《社会建设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2008年9与23日。
    ①《彼得·圣吉:领导与领导力》,“中国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2009年2月3日,http://www.kmcenter.org/html/s78/200902/03-7024.html
    ②中国科学院领导力课题组:《和谐社会领导力模式研究》,《领导科学》2008年第5期。
    ①卢诚:《加强党对构建和谐社会领导力建设的思考》,《茂名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②[美]安德鲁·J·杜伯林:《领导力》,王垒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18页。
    
    ①参见贺善侃:《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光明日报》2007年7月7日第6版。
    ②刘峰:《和谐社会的领导力》,《解放日报》2005年4月24日。
    ③中国科学院领导力课题组:《和谐社会的领导智谋力研究》,《领导科学》2008年第7期。
    ①参见杨团:《社会政策也是生产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4月2日第3版。
    ②赵丰:《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建设》,《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③参见李锡炎:《优化领导职能结构与和谐社会领导力建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贺善侃:《从领导力的实质看和谐社会领导力》,《领导科学》2009年第8期。
    ①参见李锡炎:《优化领导职能结构与和谐社会领导力建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王国增:《构建和谐社会领导力的思考》,《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见本论文第33—41页关于“执政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新任务”的相关论述。
    
    ①何增科:《论改革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8期。
    ②《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班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工作网”2009年
    ①青连斌:《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几个问题》,《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②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求是》2005年第7期。
    ③王东明:《努力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党建研究》2006年第11期。
    ④刘云耕:《迈向和谐社会的追求:2006——2007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李屏南、叶宏:《构建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机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②参见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①吴声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228页。
    ②周红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初探》,载何增科主编《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59-62页。
    ①奚洁人:《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与实践》,《党建研究》2006年第2期。
    ①奚洁人:《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与实践》,《党建研究》2006年第2期。
    ①徐百尧:《改进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党政论坛》2007年第11期。
    ②同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选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7]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8]汝信.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9]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20]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1]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文件资料选编[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3]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4]丁元竹.建设健康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5]秦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26]陆晓文.社会建设: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7]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8]郑杭生.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9]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0]孟宪平.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领导干部必备能力11种[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31]周振国,田翠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32]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3]黄传新,吴兆雪.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4]王佐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5]靳江好,王郅强.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矛盾调节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6]谢志强,李慧英.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7]花菊香.社会政策与法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8]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07,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9]杨团,关信平.当代社会政策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40]张秀兰,徐月宾,梅志里.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1]青连斌.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社会建设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2]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3][美]安德鲁·J·杜伯林.领导力[M].王垒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44]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5]刘云耕.迈向和谐社会的追求:2006——2007年上海社会报告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6]吴声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7]梁树发.社会与社会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8]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9](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0]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51]曾繁正.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
    [52]孙立樵,吴旭正.基本领导干部领导力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53]韩庆祥,郭立新.能力建设:当代中国发展新理念[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54] Thomas R.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Prentice-Hall, 1991.
    [55](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56]张真继,张润彤.网络社会生态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7]周振国,田翠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58]邹农俭.社会建设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5).
    [59]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
    [60]李培林,苏国勋.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J].社会,2005(6).
    [61]李强.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
    [62]成伯清.从乌托邦到好社会:西方现代社会建设理念的演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7(6).
    [63]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求索,2007(1).
    [64]魏礼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J].学习与研究,2007(11).
    [65]青连斌.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几个问题[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3).
    [66]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J].求是杂志,2005(7).
    [67]杜梅萍.发挥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访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J].共产党人,2007(1).
    [68]王东明.努力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J].党建研究,2006(11).
    [69]谢志强.十七大报告在社会建设上的七个新亮点[N].学习时报,2007-10-22.
    [70]邓伟志.不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起跳板[N].北京日报,2005-1-10.
    [71]李培林.和谐社会的八大结构和七点政策建议[J].经济管理,2005(9).
    [72]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N].人民日报,2004-11-30.
    [73]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块基石[J].理论动态,2005(1).
    [74]李屏南,叶宏.构建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
    [75]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5(5).
    [76]青连斌.妥善处理利益矛盾,健全利益整合机制[J].北京社会科学,2006.
    [77]鲍宗豪.和谐社会建设的七大机制[N].社会科学报,2005-5-9.
    [78]青连斌.大力加强社会建设[J].理论前沿,2005(7).
    [79]阎增山.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J].党建研究,2007(1).
    [80]窦宝臣.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用人公平[J].党建研究,2007(2).
    [81]童中贤.人本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6(1).
    [82]鲍宗豪.论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J].河北学刊,2007(4).
    [83]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
    [84]吴黎宏.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3).
    [85]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风险增多的原因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6).
    [86]胡新杰.建构和谐社会应注重社会公众心理的引导和调适[J].理论导刊,2005(11).
    [87]江波.社会心理调适、文化产品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5).
    [88]郭建宁.试论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2).
    [89]张磊.把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内容[J].党建,2008(9).
    [90]沈小平.增强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J].领导科学,2008(11).
    [91]宋镜明,周术国.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和谐社会的构建[J].深圳大学学报,2006(1).
    [92]杨团.社会政策研究中的学术焦点[J].探索与争鸣,2007(11).
    [93]吴忠民.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J].社会学研究,2004(1).
    [94]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95]潘泽泉.国外社会政策研究的最新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探讨,2007(4).
    [96]杨团.中国社会政策演进、焦点与建构[J].学习与实践,2006(11).
    [97]王秋菊,孙立樵.略论基层领导干部公共服务力存在的误区与提高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98]董妙玲.公关能力与领导效能[J].领导科学,1999(9).
    [99]徐家林董幼鸿.加强党的公关能力建设[J].党政论坛,2005(6).
    [100]李彬.和谐社会、利益诉求与政府公共决策[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4).
    [101]龙方庆黄胜红.论政府公共决策与和谐社会建设[J].民族论坛,2007(9).
    [102]盘世贵.论提高领导者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J].学术论坛,2008(8).
    [103]郭坚刚,祝灵君.社会资本与社会革命、社会建设:从社会资本角度解读中共领导社会发展的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08(4).
    [104]李洪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6).
    [105]元文礼.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与借鉴[J].辽宁经济,2008(8).
    [106]唐铁汉,李军鹏.西方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演变[J].新视野,2006(1).
    [107]中国科学院领导力课题组.和谐社会领导力模式研究[J].领导科学,2008(5).
    [108]卢诚.加强党对构建和谐社会领导力建设的思考[J].茂名学院学报,2006(4).
    [109]贺善侃.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N].光明日报,2007-7-7.
    [110]奚洁人.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与实践[J].党建研究,2006(2).
    [111]徐百尧.改进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J].党政论坛,2007(11).
    [112]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力课题组.和谐社会的领导力研究[J].领导科学,2008(6).
    [113]李钟麟.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原则与运行机制[J].学术交流,2007(5).
    [114]李锡炎.优化领导职能结构与和谐社会领导力建设[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1).
    [115]赵丰.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建设[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