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道德及其社会控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社会都必须建立秩序,为此都必须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伦理道德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伦理道德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增强人们的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控制的目的。本文综合运用了伦理学有关原理和社会学的社会控制理论,探讨了当今中国伦理道德社会控制问题,并且在总结近年来伦理道德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了伦理道德社会控制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伦理道德社会控制的依据。首先论述了伦理道德社会控制的理论依据:伦理道德社会控制是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方面、伦理道德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然后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分别考察了中西方伦理道德社会控制实践,并分析了目前我国伦理道德现状,论述了伦理道德社会控制的现实依据。
     第二部分是伦理道德社会控制的主要内容,即伦理道德社会控制的核心、原则和着力点。首先分析了为人民服务作为伦理道德社会控制的核心的客观依据,剖析了为人民服务作为伦理道德社会控制的内涵和要求;其次论述了集体主义作为伦理道德社会控制原则的科学内涵,指出了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最后论述了伦理道德社会控制的着力点,分析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作用和特点,明确指出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第三部分是伦理道德社会控制的实施途径。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主要论述了伦理道德教育和伦理道德实践这样两种实施途径,并且总结和概括了伦理道德社会控制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伦理道德教育能够使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深入到人们的内心,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品质,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伦理道德教育要顺利地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离不开人们的道德实践,而且,也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才能提高社会整体道德素质,从而改善社会道德风貌,实现伦理道德的社会控制。
Social control is essential because social order must be established in society and moral principle is an important way of social control. Moral principle can develop the people's understanding in ideology and consciousness of morality by its power of persuasiveness and admonishment, so that, it can made people observe moral standards of socialism and help to form fine social custom of which the people seek to be noble and the advanced can get encouragement, and it can steady social order and make the purpose of social control to be true. In the articl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ntrol that is by the may of moral principle in modem china is explored through applying principles of ethics and theories of social control in sociology comprehensively, and the way and measure of social control by way of moral principle are put forward on the foundation of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in moral construction during last years.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e article. The first part is the basis of social control that is by the way of moral principle. What is discussed firstly is the theoretic basis of social control by the way of moral principle: the social control in moral is the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idea about managing state affairs with moral, and the moral is a kind of important society control method. Then by comparing the practice of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social control, Investigating respectively the practice of the social control in moral in western and eastern, analyzing the present moral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 and discussing the real - life basis of social control that is by the way of moral principle.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ocial control in moral that is it's core, principle and the point exerted. Firstly, the objective basis that serving for the people is the core of social control in moral is analyzed, and the meaning and the demand about serving for the people are also analyzed. Secondly,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collectivism that is the principle of social control in moral is discussed, and several connections that must be comprehended correctly and transacted right are put forward. Finally, the point exerted of the social control in moral is discussed,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cial morality, the occupational moral, and the family virtue is analyzed, and it is clear and definite to point out the basic rule and request of the social morality, the occupational moral, and the family virtue.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approach carried into execution of the social control in moral. This part is the focal point of the full text. Two kinds of avenue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are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moral practice are discussed primarily, and the concrete measure and method by which the social control in moral can be carried into execution is summarized and generalized. The moral education enables the moral principle and moral rule of the socialism to go deep into people's heart and to transform into the inside moral trait and to become a kind of inside stipulation. The moral practice is indispensable to that the moral education can proceed successfully and attain the anticipant result. And, only resorting the moral practice and drawing the crowd to participate widespread can increase the whole social moral diathesis, improve the social moral appearance and realize the social control by the way of moral principle.
引文
① 江泽民:《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587页。
    ②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7页。
    ③ 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⑤ 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8384页。
    
    
    1、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唐凯麟主编:《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魏英敏著:《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宋惠昌主编:《“以德治国”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5、王莹、田秀云主编:《以德治国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6、《罗国杰文集》(上、下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8、《论语》,中华书局,1982年版。
    9、《孟子》,中华书局,1982年版。
    10、《荀子》,中华书局,1982年版。
    11、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2、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李书有主编:《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4、韩德民著:《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出版发行,2001年版。
    15、李玉洁著:《先秦诸子思想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6、张殿奎、王莹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纵横》,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
    17、何兆武、步近智主编:《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18、任剑涛著:《伦理政治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高兆明著:《社会失范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刘智峰主编:《道德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姚新中著:《道德研究与伦理比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夏伟东著:《道德的历史与现实》,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许启贤著:《中国当代伦理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中央文明办组织编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27、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28、中央文明办协调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方法100例》,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1、罗国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民日报》,2001年2月22日。
    2、焦国成:《论作为治国方略的德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葛晨虹:《伦理法与中国德治模式》,《现代哲学》,1998年第4期。
    4、罗国杰、夏伟东:《论”以德治国”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6期。
    5、魏长领:《市场经济与以德治国的若干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3期。
    6、张希贤:《论“以德治国”的双重内涵》,《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
    7、郑维东,李晓男:《儒家德治思想述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8、黄成惠:《论先秦时期的以德治国思想》,《学海》,2001年第4期。
    9、邵汉明:《从传统治国方略说到以德治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
    10、张桂芳:《中国传统道德控制方式及其现代意义》,《改革·发展·文明》,2000年第5期。
    11、林桂榛:《论加强道德调控》,《桂海论丛》,2001年第2期。
    12、李春秋,包兰英:《论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的根源》,《新视野》,1999年第5期。
    13、邵龙宝:《中西方伦理价值观之比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9月。
    14、程秀波:《伦理的制度化及其限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5、熊一新:《论道德与法的基本社会功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6、张桂芳:《中国传统道德控制方式及其现代意义》,《改革·发展·文明》,2000年第5期。
    17、罗国杰:《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高校理论战线》,1996年11期。
    18、唐凯麟:《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求索》,1998年第2期。
    19、吴祖明、张艳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多维探讨》,《求索》,2001年第5期。
    20、王峰明:《新时期如何体现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访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卢先福》,《前线》,2001年第8期。
    21、张兴国:《“为人民服务”:现代社会的伦理新蕴》,《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2期。
    22、王南雁:《论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沿》,2002年第6期。
    23、田燕刚:《集体主义原则:从服从型到融合型》,《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4、韩文平,甄敬霞:《浅析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5、巩刚军、杨仕奎:《关于社会转型时期集体主义原则的思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6、张磊、林泰:《对个人主义的历史思考》,《伦理学》,2001年第3期。
    27、盛昌东:《论社会公德建设》,《学术界》,1999年第3期。
    
    
    28、余玉花:《现代都市发展和社会公德》,《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29、余玉花:《论社会公德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学海》,2000年第3期。
    30、王京军:《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工人日报》,1998年6月17日。
    31、宋希仁:《职业道德自律和他律》,《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32、王兆成:《公民道德建设重在实践》,《发展论坛》,2002年第2期。
    33、郑培民:《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湖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34、丁关根:《创建文明社区服务人民群众》,《光明日报》,2000年9月26日。
    35、苗俊玲:《社区:道德建设的突破口》,《精神文明导刊》,2003年第2期。
    36、合军,永祥,卉芳:《文明花开别样红—淮北市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纪实》,《精神文明导刊》,2003年第1期。
    37、张君:《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张家港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38、孙慧民:《现代大都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与目标—关于上海城市社区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4期。
    39、马仲良:《城市社区自治—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北京日报》,2001年3月26日。
    40、田宪臣:《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机制》,《河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