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变革与社会资本研究(1978~200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喜欢从不同的路径来研究社会,认为这样可以更为清晰和深入的揭示社会的本质。实际上,这种人为割裂的研究并不能真正把握住人类社会的整体规律,相反,可能容易造成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偏颇和片面。因此,本文试图以一种“合”的理念,结合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路径,通过从整体上去研究我国城市社区问题,从而见微知著的去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
     从理论上来说,虽然,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路径和角度去解读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然而,这三大理论存在基本互通的逻辑关系,这就是合作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向今天的人们始终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合作促进发展,对抗导致灾难。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广泛合作成为西方理论界孜孜不倦的追求,而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恰好符合这一取向,并成为重要的理论工具。
     制度变迁需要两大行动集团的合作才能实现,这种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合作正是治理理论所倡导的精神和途径,而社会资本理论所强调的参与网络、信任和互惠规范等因素又恰恰为合作行为中所谓的集体行动困境提供了解困的良方。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逻辑关系为本文将三大理论整合起来作为理论工具奠定了根本基础,而作为逻辑起点的制度变迁则成为贯穿全文的基本分析视野。在制度变迁的分析视野下,本文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变革和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进行了从“面”到“点”的深入剖析。
     首先,是“面”上的研究。本文从整体上梳理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变革的历程,分别从前治理阶段、过渡阶段和治理变革阶段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变革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并从中归纳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变革的三大特征,即体制变革为主、政府主导和地区模式化,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变革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形式上过渡依赖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这导致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推动制度变迁的效果大打折扣,容易造成城市社区治理变革成为政府的“独角戏”;另一方面,内容上过于注重体制变革,而导致作为正式制度重要支持的非正式规范因素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体制变革的成效和治理变革的整体绩效。因此,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变革的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需要社会资本为社区治理变革扫除“绊脚石”。而从“面”上来看,我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也经历了比较明显的两大历史变迁过程,一是从传统社会资本向单位社会资本的转变,二是从单位社会资本向公民社会资本的转变。但是,由于体制变革的不完全,第二次转变尚未彻底完成,目前形成了传统社会资本、单位社会资本和公民社会资本多元并存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社区的实证分析,归纳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总体特征,即多元并存、分布不均和发育不良。我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这种现状和特征阻碍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走向“善治”的步伐。
     其次,是“点”上的分析。本文通过对上海市Z社区的个案研究来深入探讨城市社区治理变革与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在回顾了Z社区的治理变革过程和内容的基础上,Z社区的体制变革对社会资本转型的影响随着社区居民的历史回忆越来越清晰,单位体制的解体和单位功能的消弱促使Z社区单位社会资本开始向传统社会资本、单位社会资本和公民社会资本多元并存局面转变。单位社会资本的“强联系”制约了社会资本整体水平和存量提升,而公民社会资本的“弱联系”则扩展了社区内的广泛合作。但是,在治理变革的路径依赖作用下,单位体制依然具有自我强化的基础和条件,目前仍然在发挥其影响力,这势必造成单位社会资本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转型,在某些领域和场合下,单位社会资本甚至会排挤公民社会资本。在单位体制自我强化的同时,传统社会资本和单位社会资本也为单位体制提供了报酬递增的可能,使得单位体制仍然具有自我强化的动力,于是,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范的的相互依存让城市社区治理变革的路径依赖效应更为明显和持久,单位体制和单位社会资本的影响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除。如果要摆脱这种对单位制度的路径依赖,必须用公民社会资本和社区制的相互依存来增强社区制的自我强化机制,从而推进社区治理的变革。
     而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变革必然要从正式制度上确立社区制的地位,让政府和民众都意识到这一制度的报酬递增效应,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两大行动集团。而政府中的政治精英和社区自治组织中的社会精英则分别扮演了两大行动集团中的先驱角色。为了防止这些精英在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变革过程中因为追逐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必须通过培育充足的公民社会资本来确保民主和集体行动的绩效。于是,通过构建公民社会与城市社区自组织系统,发挥政府的外在促进作用,来培育由开放性网络承载的普遍信任和互惠规范等要素的公民社会资本便是理所当然的逻辑选择。
In this paper,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view which is called "combine" impenetrating entirely. Combining the theories of governance, institution change and social capital, this paper wants to find out the rule of society development through researching urban community in China.
     Although the theories of governance, institution change and social capital explains society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ways, there is a log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theories, which could be summarized as cooperation. How to reach the extensive cooperation in society is a very important target for western academe. The theories of governance, institution change and social capital just accord with it as theory tools.
     In theory, institution change need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first action groups and the second action groups, which is similar a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advocated by governance. And the social capital is the right way to disabuse the collective action dilemma in cooperation, which embodies as participation network, trust and reciprocal norm. The logic built on the base of cooperation set up a foundation for combineing the three theories as theory tools, with the logical jumping-off point of institution change. By the way of institution chang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and social capital from macro-level to micro-level.
     Firstly, on macro-level,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by dividing it to afore-governance age, transition age and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age. Then, the three characters of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are summarized as emphasizing form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government leading and area pattern, which point out the problems in it. In form, forced institution change would result in the performance of institution change impelled by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n content, emphasizing form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would result in drop behind of informal norm which is the important support to formal system. No matter form or content, social capital is all important for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in future. In history, social capital in urban community in China took twice transformations obviously from tradition social capital to workunit (danwei) social capital and from workunit (danwei) social capital to civil social capital. Because of incompleteness of form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e second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urban community has not finished. 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which is coexisted, pockety and underdeveloped. These chacracters of social capital in urban community in China go against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China reaching to good governance.
     Secondly, on micro-level,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in urban community in China with 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Z in Shanghai. The enervation of workunit (danwei) system resul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workunit (danwei) social capital to a coexisted structure which including tradition social capital, workunit (danwei) social capital and civil social capital. The strong contact of workunit (danwei) social capital restricts the whole social capital increasing. Contrary, the weak contact of civil social capital enlarges the cooperation in urban community. However, under the effect of path dependence, workunit (danwei) system still can strengthen by itself, which will hold on workunit (danwei) social capital. Simultaneously, tradition social capital and workunit (danwei) social capital supply the power to workunit (danwei) system for strengthening by itself. Therefore, the dependace on formal rules and informal norms each other strengthens the effect of path dependence for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If we want to get rid of path dependence on workunit (danwei) system, we should strengthen community system by itself with the dependace on civil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system each other.
     Establishing the status of community system is the necessary for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which needs government and people realize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return brought by community system. And the political elites in government and civil elites in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of community usually play role of the precursor for the first action groups and the second action groups. In order to avoid the public interests loss which maybe result from these elites' pursueing the personal interests in the process of boosting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we need enough civil social capital to make sure the democracy and performance of collective action. Then, it's a logical choice to cultivate civil social capital such as general trust and reciprocal norm that embed in a kind of opened network through founding civil society and system of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of community and using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to promote.
引文
1 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A],参见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20页
    2 安东尼·古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83页
    3 安东尼·古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82页
    4 安东尼·古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83页
    5 “政府失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机构的关键性特征之一,就是其产出的非市场性质,而非市场性质产出的质和量难以测定和量度。如果对于这类产出的某种特定的公共服务采用政府垄断性提供方式,其目的也许是为了避免由市场生产可能导致的供给不足或者浪费性重复,但是政府垄断的结果却可能由于免除了竞争压力而变得没有效率;其次,由于政府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公众和民意机关难以对它的工作效率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第三,由于公务人员的私利倾向、公务机构内部规章的死板和激励机制的缺乏,公共机构也失去了追求上作效率的内部动力。(参见丹尼斯·C·缪勒,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303-335页)
    6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2-3页
    7 张亮,“上海社区建设面临困境:居民参与不足”[J],载于《社会》2001年第1期
    8 萨缪尔·伯勒斯、赫尔伯特·基提斯,“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A],参见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134页
    9 围绕社区治理实践中政府和社区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学界归纳出了三种社区治理结构模式:(1)政府主导型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构主张市级、区级政府应向街道办事处赋权、分权,强化街道办事处在管理地方社会的权力,将街道建成一级政府。然而由于公共管理事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迫使街道不得不被动地向社会放权,吸纳民间力量参与社区的管理。由于这一结构模式主要源于上海的实践,因此被称为“上海模式”。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性学者有朱建刚等。(2)自治型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构强调政府和社会的分权,认为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应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它们在社区治理中具有根本的作用,政府的功能仅在于提供博弈规则和基础性、普适性的公共产品。这种结构模式主要源于沈阳的实践,因此被称为“沈阳模式”。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性学者有卢汉龙、桑玉成等。(3)合作型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构主张政府组织通过向社会赋权分权,把原先由政府组织承担的社会职能交由社区内的社会组织来承担,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强化社区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职能,从而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实现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合作。此结构模式主要源于武汉市的江汉社区的实践,因此被称为“江汉模式”。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性学者有徐中振、马西恒等。
    10 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30页
    11 萨缪尔·伯勒斯、赫尔伯特·基提斯,“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A],参见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129页
    12 萨缪尔·伯勒斯、赫尔伯特·基提斯,“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A],参见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130页
    13 这些研究包括:William R.Potapchuk,Jarle P.Crocker,William H.Schechter,Building Community with Social Capital:Chits and Chums or Chats with Change,National Civil Review,vol.86.no.2,Summer 1997;Allan Wallis,Jarle P.Crocker,Bill Schechter,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Building,National Civil Review,vol.87,no.3,Fall 1998:Samuel Bowles,Herbert Gintis,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The Economic Journal,112(November),F419-F436,Royal Economic Society 2002.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ers,USA:Emma Grant,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Strategies: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in Guatemala City,Development and Change Vol.32(2001),975-997,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2001.-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ers,UK:Wendy M.Rahn,John E.Transue,Social Trust and Value Change:The Declin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n Youth,1976-1995,Political Psychology,Vol.19,No.3, 1998;Maurice Gesthuizen,Tom van der Meer·Peer Scheepers,Ethnic Diversity and Social Capital in Europe:Tests of Putnam's Thesis in European Countries,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Vol.31,No.4,2008.
    14 North,Douglass C.,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188
    15 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95页
    16 这一时期,这些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如下: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的《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曹荣湘选编的《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周红云的“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4期)和“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经济体制社会比较》,2004年第2期),张文宏的“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熊跃根的“论当代社会变迁中的社会资本建构与市民社会发展”(《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7 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J],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8 具体可参见曾鹏,《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74-77页
    19 章人英,《普通社会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第145页
    20 吴开松,《城市社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第20页
    21 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新视角——社区新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第4页
    22 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第3页
    23 也有学者对城市“行政社区”本身的范围进行了讨论,譬如唐忠新等人曾提出了微型社区概念,认为原有的居委会是法定型微型社区,街道所辖区域则是小型社区,政府所辖区域是中型社区,而“居民委员会建设是微型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具体可参见《中国城市社区建设》课题组(唐忠新等),“中国微型社区建设研究报告”[J],载于《中国社会工作》1997年第2期。另外,在目前我国现实的做法中,也有三种对社区的定位:一是定位在居委会,以现有居委会所辖区域作为社区,如南京市;二是定位在街道办事处,以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作为社区,如上海市:三是定位在街道办事处与规模调整前的居委会之间,如沈阳市、武汉市。(参见吴志华、翟桂萍、汪丹,《大都市社区治理研究:以上海为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115页)
    24 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135页
    25 张宝锋,《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第8页
    26 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27 Pierre Bourdieu,Loic Wacquant,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119
    28 包亚明译,《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202-203页
    29 Ronald Butt,Stuctural Hol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p.9
    30 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9页
    31 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4页
    32 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第345页
    33 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95页
    34 弗朗西斯·福山,“公民社会与发展”[A],参见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72页
    35 弗兰西斯·福山,“资本主义是不好的吗?”,载于《参考消息》2003年12月21日,转引自吴志华、翟桂萍、汪丹,《大都市社区治理研究:以上海为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166页
    36 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78页
    37 至于詹姆斯·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界定,多数学者将其视为处于微观和宏观层次之间过渡的中观层次。
    38 参见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A],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77-98页
    39 参见肯尼斯·纽顿,“社会资本与现代欧洲民主”[A],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379-411页
    40 肯尼思·阿罗,“放弃‘社会资本'”[J],参见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227页
    41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第1492页
    42 转引自乔弗瑞·M·霍奇逊,“西方制度经济学发展概祝简述”,该文译自“The Economics of institutions",Edited by Geoffrey·M·Hodgson,Published by Edwo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3.
    43 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8.id=58763
    44 转引自张旭昆,“制度的定义和分类”[J],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45 转引自张旭昆,“制度的定义和分类”[J],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46 张宇燕,“制度经济学:异端的见解”[A],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226页
    47 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8.id=58763
    48 转引自张旭昆,“制度的定义和分类”[J],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49 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8.id=58763
    50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3页
    51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7页
    1 参见罗西瑙,《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M](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es),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第5页,转引自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载于《马克思主义现实》2002年第1期
    2 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载于《国际社会科学》1998年3月号,转引自周红云,《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治理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第71页
    3 参见罗茨,“新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J](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载于《政治研究》1996年第154期,转引自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载于《马克思主义现实》2002年第1期
    4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载于《马克思主义现实》2002年第1期
    5 参见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之家》[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第2页,转引自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载于《马克思主义现实》2002年第1期
    6 参见张宝锋,《现代城市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第61-93页
    7 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8 亚历山德罗·波茨,“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学中的缘起和应用”[A],参见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19页
    9 参见保罗·F·怀特利,“社会资本的起源”[A],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木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45-52页
    10 弗朗西斯·福山,“公民社会与发展”[A],参见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87页
    11 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73-174页
    12 罗伯特·D.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A],参见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67-168页
    13 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203页
    14 郑晓明、方俐洛、凌文铨,“社会规范研究综述”[J],载于《心理学动态》1997年第4期
    15 罗纳德·J·奥克森,“互惠:一种颠倒的政治发展观点”[A],参见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第108页
    16 迪戈·甘姆贝塔,“我们能信任信任吗?”[J],载于《国外社会学》2000年第3期
    17 转引自弗兰·汤克斯,“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5期
    18 弗郎西斯·福山,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第30页
    19 参见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01-125页
    20 参见边燕杰,“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1 参见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结构特征”[J],载于《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22 参见罗伯特·D.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A],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65-176页
    23 参见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黄载曦、杜卓君、黄治康译,《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第35-56页
    24 参见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204-206页
    25 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206页
    26 转引自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98页
    27 马克·E·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第78页
    28 萨缪尔·伯勒斯、赫尔伯特·基提斯,“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A],参见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139页
    29 制度主义也关注制度变迁问题,如凡勃伦认为,“首先,制度的更替,社会结构的演进都是一种自然淘汰过程;其次,制度通过环境对社会产生影响,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发展,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制度变化而变化,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同时,制度也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应变方式。”康芒斯认为,“在集体行动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先于经济制度而存在,而目对经济制度演变起着决定作用。”格鲁奇对制度变迁有过这样的论述,“经济过程之所以具有不断发展的性质,是因为有许多因素,包括人口统计的、地理的、政治的及其它因素在起作用,但主要的因素是科技进步相关联的技术变化,因而,经济制度主要是关心如何利用技术革命,以扩大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加速社会进程。”这些论述均强调正式制度。
    30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7页
    31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7页
    32 参见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50-65页
    33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95-96页
    34 参见Lance Davis and Douglass C.North,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A First Step Toward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J.of Econ.History 30,1979,2.
    35 参见道格拉斯·C.诺斯,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8页
    36 V·W·拉坦较早提出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后来林毅夫将制度变迁扩展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37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第397页
    38 道格拉斯·C.诺斯,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25页
    39 道格拉斯·C.诺斯,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59页
    40 参见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29页
    41 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第19页
    42 曼瑟尔·奥尔森,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页
    43 North,Douglass C.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 188
    44 帕尔达认为社会资本概念应该只是界定在“公民社会资本(civil social capital)”,而不应该包括“政府社会资本(government social capital)”,后者从更广义上来说是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人们采取合作行为的动因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源于人们自身的因素,包括:(1)人们彼此信任并认为大家都会各尽其职;(2)人们都遵从一种抽象的责任感:(3)出于道德或宗教方面的原因。二是来自于群体的压力,或者来自组织的结构,或 者来自领导。三是来自于群体之外的第三方力量,第三方强制实施(Third party enforcement)可以通过改变囚徒困境模型中收益矩阵来达到博弈双方的合作。但是如果这种强制实施一旦缺失,基于私利的行为人的理性选择将使得双方再次陷入困境。(参见Palda,M.,Social Capital:One or Many?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Aarhus,Denmark,2000,Written for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Special Issue on Political Economy.)
    1 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J],载于《战略管理》2000年第1期
    2 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J],载于《战略管理》2000年第1期
    3 参见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J],载于《战略管理》2000年第1期
    4 参见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J],载于《战略管理》2000年第1期
    5 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载于《管理世界》2003年第6期
    6 参见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J],载于《战略管理》2000年第1期
    7 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J],载于《战略管理》2000年第1期
    8 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第194页
    9 林流主编,《新时期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第537-538页
    10 严浩,《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政策研究》[M],上海: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第45页
    11 这26个城区是:北京市西城区,天津市河西区、和平区,石家庄市长安区,沈阳市沈河区、和平区,本溪市溪湖区,长春市朝阳区,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上海市卢湾区,南京市鼓楼区、玄武区,杭州市下城区,合肥市西市区,厦门市开元区,济南市历下区,青岛市市南区、四方区,漯河市源汇区,武汉市江汉区,佛山市市区,海口市振东区,重庆市江北区,西安市新城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
    12 中国网,“城市社区建设”,2003-07-30,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07/30/content_5367215.htm
    13 中国网,“城市社区建设”,2005-06-20,http://www.china.com.en/chinese/zhuanti/minzheng05/894401.htm
    14 《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提出到2010年,全国每个街道基本拥有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每万名城镇居民拥有约4个社区服务设施,每百户居民拥有的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70%以上的城市社区具备一定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手段,初步建立起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规划》还部署了“十一五”期间社区服务四项重点任务,即以满足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性生活服务需求为目标,发展全方位、多层次韵社区服务业;以社区服务站为重点,构建社区、街道、区(市)分工协作的社区服务网络;以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建设为依托,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社区服 诺斯,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7-8页)
    25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03页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第72页
    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7页
    3 李猛等,“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秋季卷第16期
    4 王沪宁,“从单位到社会:社会调控休系的再造”[J],载于《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1995年创刊号第1期
    5 参见曹锦清、陈中亚,《走出“理想”城堡——中国“单位”现象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第64-116页
    6 T.Parsons.E.A.Shils,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p82
    7 康少邦等编译,《城市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第5页
    8 安东尼·吉登斯,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北京:生活·读书传·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52页
    9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397页
    10 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78页
    11 参见 Palda,M.,Social Capital:One or Many?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Aarhus,Denmark,2000,Wdtten for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Special Issue on Political Economy.
    12 陈健民、丘海雄,“社团、社会资本与政经发展”[J],载于《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3 参见“民间组织历年统计数据”,中国社会组织网,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20151·dictionid=2201·catid=
    14 罗伯特·D.普特南,杨蓉编译,“社会资本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3期
    15 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的综述”[J],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6 资料来源:Grootaert,C.,Social Capital:The Missing Link? Social Capital Initiative Working Paper,No.3.1998,The World Bank Social Development Family Environmentally and Soci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twork.
    17 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主要包括对各个国家不同组织的成员人数、对社会合作行为的态度、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和对他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忍耐度等方面的调查。
    18 参见 Norris,P.,Making Democracies Work: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Engagement in 47Societies.Working Paper,RWP01-036,John F.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Harvard University,2001.
    19 接受访谈的基本情况如下:Z社区一个居委会,共7名工作人员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一个业主委员会,共3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两个物业公司,共8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四个社区中介组织,共11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两个志愿和兴趣小组,共7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两个社区党组织,共5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C社区一个居委会,共6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两个业主委员会,共10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两个物业公司,共7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三个社区中介组织,共6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三个志愿和兴趣小组,共10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两个社区党组织,共4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F社区一个居委会,共6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一个业主委员会,共4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两个物业公司,共5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两个社区中介组织,共3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一个志愿和兴趣小组,共3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两个社区党组织,共4人接受了访谈和评分。
    20 接受访谈的基本情况与注释15的内容相似,但要减去各社区的居委会受访者。
    21 接受访谈的基本情况与注释15的内容相似,但只包括各社区的居委会受访者。
    22 Lin Nan,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9,(2)
    23 得票率的计算方法:得票率=问卷票数/该社区回收的问卷总数*100%
    24 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78页
    25 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和与社会发育”[J],载于《学海》2001年第4期
    2 根据Z社区居委会主任孟某的访谈整理而来。
    3 还有一部分土地是属于另外3个部队单位的管辖范围,由于和某空军部队所控制的区域面积相比,要远远小得多,在整个Z社区地域的构成中所占比例比较低,因此,为了方便叙述,本文主要以某空军部队作为这些部队单位的典型代表。
    4 按照杨浦区的行政规划,本来是准备将Z社区划归尚未正式建立的X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但是,按照上海市的街居体系设计,必须由某一街道负责Z社区居委会的指导工作,因此,当时将Z社区居委会委托给最近的W街道办事处进行工作指导。
    5 参见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62-75页
    6 20世纪70年代,格兰诺维特在对个人求职行为进行考察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对于求职者而言,弱的关系网络可能比强的关系网络显得更有力量,即弱关系的强力量。格兰诺维特认为,信息通过弱关系网络传递时,被重复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因为这种网络中的成员通常交往较少,在一起交流信息的动机和频率都较低,信息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7 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205-206页
    8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31页
    9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31页
    10 这里所统计的自治组织包括了所有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根据这些志愿组织侧重的内容已经划入到不同方面的组织统计数据中了。
    11 具体可参见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96-198页
    1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14页
    2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16页
    3 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20页
    4 参见Knack,S.,Keefer,P.,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ross-Country Tests Using Alternative Institutional Measures.Economics and Politics,7(November),pp.207-227,1995.
    5 埃里克·M.乌斯拉纳,“民主与社会资本”[A],马克·E·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第121页
    6 李惠斌,“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引论”[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2期
    7 戈兰诲登,周红云编译,“公民社会、社会资本与发展”[OL],中国城市社区网,2004-09-12
    8 Archon Fung,Associations and democracy:Between theories,hopes,and realitie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Palo Alto:2003,Vol.29,pg.515,25 pgs.
    9 Pamela Paxton,Social capital and democracy:An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Albany:Apr 2002.Vol.67,Iss.2;pg.254,24 pgs.
    10 肯尼斯·纽顿,杨松编译,“社会资本与民主”[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2期
    11 弗朗西斯·福山,曹义译,“社会资本、公民与发展”[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2期
    12 参见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77、87页
    [1]包亚明编译,《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曹锦清、陈中亚,《走出“理想”城堡——中国“单位”现象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
    [3]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4]陈荣富,《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5]程恩富、胡乐明主编,《新制度主义经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6]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董炯,《国家、公民与行政法——一个国家一社会的角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新视角——社区新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9]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11]景跃进,《政治空间的转换——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康少邦等编译,《城市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3]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4]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5]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7]林竞君,《网络、社会资本与集群生命周期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8]林流主编,《新时期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9]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1]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2]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23]史柏年主编,《社区治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4]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5]王邦佐等编著,《居委会与社区治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6]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0
    [27]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8]王剑敏,《城市社区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9]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0]吴开松,《城市社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1]吴志华、翟桂萍、汪丹,《大都市社区治理研究:以上海为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2]吴忠民,《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33]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34]《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5]谢芳,《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36]严浩,《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7]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8]杨叙,《北欧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39]杨寅主编,《公共行政与社区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0]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1]曾鹏,《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2]张宝锋,《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3]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44]张俊芳,《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和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5]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政府与社会分析视角》[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6]张云德编著,《社会中介组织的理论与运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7]章人英,《普通社会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48]周红云,《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治理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49]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0]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1]周振华主编,《政府选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阿克顿,侯健、范亚峰译,《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埃哈尔·费埃德伯格,张月等译,《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4]安东尼·古登斯,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安东尼·吉登斯,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6]布赖恩·特纳编,李康译,《社会理论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8]丹尼尔·贝尔,高锸、王宏周、魏章玲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 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9]丹尼尔·贝尔,李琨译,《社群主义及其批判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0]丹尼斯·C·缪勒,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韦森审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13]弗郎西斯·福山,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14]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等译,《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5]盖伊·彼得斯,吴爱明、夏宏图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6]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黄载曦、杜卓君、黄治康译,《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7]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8]加里·S.贝克尔,王业宇、陈琪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9]克里斯托弗·波利特、海尔特·鲍克尔特,夏镇平译,《公共管理改革——比较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0]克里斯托弗·胡德,彭勃、邵春霞译,《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
    [21]理查德·C·博克斯,孙柏瑛等译,《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2]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3]罗伯特·A·达尔,曹海宁、佟德志译,《民主及其批评者》[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24]罗伯特·A·达尔,顾昕、朱丹译,《民主理论的前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5]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6]罗伯特·登哈特,扶松茂、丁力译,《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7]罗伯特·赖克,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译,《国家的作用——二十一世纪的资本主义前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8]罗素,秦悦译,《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29]马克·E·沃伦编,吴辉译,《民主与信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1]马克斯·韦伯,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2]迈克尔·希尔,刘升华译,《理解社会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3]曼瑟尔·奥尔森,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4]尼克拉斯·卢曼,瞿铁鹏、李强译,《信任——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5]诺尔曼·巴利,竺乾威译,《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6]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编,张慧东、姚莉等译,《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7]乔·B.史蒂文斯,杨晓维等译,《集体选择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8]R.科斯、A.阿尔钦、D.诺斯,刘守英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9]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征庚圣、袁志田等译,《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0]汤林森,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1]托克维尔,董国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2]托马斯·戴伊,彭勃等译,《理解公共政策》(第十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43]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4]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孙柏瑛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5]詹姆斯·科尔曼,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1999
    [46]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童根兴译,《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边燕杰,“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陈华,“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我国城市社区治理”[J],载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陈健民、丘海雄,“社团、社会资本与政经发展”[J],载于《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4]迪戈·甘姆贝塔,“我们能信任信任吗?”[J],载于《国外社会学》2000年第3期
    [5]丁超,“全能主义架构中的城市社区与单位”[J],载于《中国方域》2001年第3期
    [6]弗兰·汤克斯,“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5期
    [7]弗兰西斯·福山,曹义译,“社会资本、公民社会与发展”[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2期
    [8]郝彦辉、刘威,“城市基层社区社会资本:伦理型塑与转型重建”[J],载于《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9]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载于《管理世界》2003年第6期
    [10]何增科,“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研究导论”[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1期
    [11]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J],载于《战略管理》2000年第1期
    [12]黄芳,“集体行动困境下的市场失灵及其克服——用奥尔森的经济理论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J],载于《行政论坛》2006年第3期
    [13]肯尼斯·纽顿,杨松编译,“社会资本与民主”[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2期
    [14]李惠斌,“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引论”[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2期
    [15]李猛等,“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6年秋季卷第16期
    [16]卢汉龙,“中国城市治理的模式”[J],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7]马西恒,“社区建设:理论的分离与实践的贯通”[J],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1期
    [18]桑玉成,“从五里桥街道看城市社区管理的体制建设”[J],载于《政治学研究》1992年第2期
    [19]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J],载于《探索》1993年第1期
    [20]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和与社会发育”[J],载于《学海》2001年第4期
    [21]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载于《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22]王沪宁,“从单位到社会:社会调控休系的再造”[J],载《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1995年创刊号第1期
    [23]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24]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5]吴光芸、杨龙,“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治理”[J],载于《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4期
    [26]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J],载于《文史哲》2003年3月
    [27]熊跃根,“论当代社会变迁中的社会资本建构与市民社会发展”[J],载于《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8]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9]徐中振,“走向社区治理”[J],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0]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载于《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31]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载于《马克思主义现实》2002年第1期
    [3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33]张亮,“上海社区建设面临困境:居民参与不足”[J],载于《社会》2001年第1期
    [34]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结构特征”[J],载于《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35]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载于《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36]张旭昆,“制度的定义和分类”[J],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7]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J],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38]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的综述”[J],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9]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J],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4期
    [40]周红云,“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J],载于《经济体制社会比较》2004年第2期
    [41]朱建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J],载于《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1]Allan Wallis,Jade P.Crocker,Bill Schechter,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Building[J],National Civil Review,vol.87,no.3,Fall 1998
    [2]Archon Fung,Associations and democracy:Between theories,hopes,and realitie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Palo Alto:Vol.29,pg.515,25 pgs,2003.
    [3]Baron Stephen(ed.),Social Capital:Critical Perspective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Bob Edward,Michael W.Foley,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Capital beyond Putnam [J],i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2(1)
    [5]Dimitri A.Sotiropoulos,Positive and Negative Social Capital and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in Southeastern Europe[J],Southeast European and Black Sea Studies,Vol.5,No.2,May 2005
    [6]Emma Grant,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Strategies: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in Guatemala Urban[A],Development and Change,Vol.32(2001),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M],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ers,UK,2001.
    [7]Grootaert,C.,Social Capital:The Missing Link?[R],Social Capital Initiative Working Paper,No.3.1998,The World Bank Social Development Family Environmentally and Soci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twork.
    [8]Kathleen M.Dowley,Brian D.Silver,Social Capital,Ethniurban and Support for Democracy in the Post-Communist States[J],Europe-Asia Studies,Vol.54,No.4,2002
    [9]Kenneth Newton,Social trust:individual and cross-national approaches[J],Portugues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Vol.3,No.1,2004
    [10]Knack,S.,Keefer,P.,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ross-Country Tests Using Alternative Institutional Measures[J],Economics and Politics,7(November),1995.
    [11]Lance Davis,Douglass C.North,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A First Step Toward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J],J.of Econ.History 30,1979
    [12]Lin Nan,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9,(2)
    [13]Maurice Gesthuizen,Tom van der Meer·Peer Scheepers,Ethnic Diversity and Social Capital in Europe:Tests of Putnam's Thesis in European Countries,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J],Vol.31,No.4,2008
    [14]Norris,P.,Making Democracies Work: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Engagement in 47 Societies[R].Working Paper,RWP01-036,John F.Kennedy School of Govemment,Harvard University,2001.
    [15]North,Douglass C.,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6]Palda,M.,Social Capital:One or Many?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Department of Economics[M],Denmark:University ofAarhus,2000
    [17]Pamela Paxton,Social capital and democracy:An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Albany:Apr 2002.Vol.67,Iss.2;pg.254,24 pgs.
    [18]Pierre Bourdieu,Loic Wacquant,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19]Ronald Burr,Stuctural Hole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0]Samuel Bowles,Herbert Gintis,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J],The Economic Journal,112(November),F419-F436,Royal Economic Society 2002.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ers,USA
    [21]T.Parsons,E.A.Shils,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22]The Economics of institutions[M],Edited by Geoffrey·M·Hodgson,Published by Edwo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3
    [23]Wendy M.Rahn,John E.Transue,Social Trust and Value Change:The Declin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n Youth,1976-1995[J],Political Psychology,Vol.19,No.3,1998
    [24]William R.Potapchuk,Jarle P.Crocker,William H.Schechter,Building Community with Social Capital:Chits and Chums or Chats with Change[J],National Civil Review,vol.86.no.2,Summer 1997
    [1]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8.id=58763
    [2]中国网,“城市社区建设”,2003-07-30,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07/30/content_5367215.htm
    [3]中国社会组织网,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20151·dictionid=2201·catid=
    [4]中国网,“城市社区建设”,2005-06-20,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minzheng05/894401.htm
    [5]中国新闻网,2007-6-1,http://www.china-region.com/News/HTML/20070601064414_7136.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