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文化源流及先秦至六朝发展阶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都市化进程及都市文化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作为当代长三角都市圈的前身,江南古代城市及其文化的发展有它独特的发生机制和历史源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之中,江南城市逐渐显露出了与北方黄河流域的城市所不同的特质,而正是这一特质影响了中国古代都市文化精神的形成以及当代都市文化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关注中国城市发展历史的时候,有必要把江南的古代城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来进行研究。
     江南文化的源头是上古时代的长江文明,考古成果表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里也是江南古代城市的生长环境。从西周末年到战国末期,中国大地上的城市文明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总体上看,由于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礼乐政治文明十分发达,又是大国角逐争夺霸权的主战场,因此聚集了许多城市,包括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临淄和曲阜。其中一些后来发展成为典型的北方政治都会,如咸阳。而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城市整体数量比较少,规模也有限。在江南地区,吴都姑苏和越都山阴的建立是与吴越文化的崛起密不可分的,可以说,这两座城市的诞生象征吴越文明和江南城市文化进入了全新的发端期。
     汉代的长安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北方大都会。它的出现在中国城市文化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中国都市文明发展而言,长安城奠定了政治型都市的基础。汉代北方与南方城市的发展相对于先秦而言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江南地区出现了广陵城。但是,出于江南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经济实力的忌惮以及维护大一统政治的考虑,江南城市在这一时期被边缘化了。
     江南城市精神的觉醒期和第一个黄金岁月出现在魏晋六朝。从建业城的建设开始,江南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六朝的建康城正是江南都市文化渐趋成熟的标志,其奠定了今后江南文化都市发展的基础。建康的城市文化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是城市环境、规模以及其地位、形象的变化,一个新兴区域文化中心正在形成。第二,六朝建康城显现出的重要特征是凭借其独特的地位和资源优势,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凝聚力和集散功能,这正是文化型都市所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南北文化交融则是文化都会提升精神集聚能力的基础。有了这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作为依托,六朝的审美精神才有可能变成一种蔚为壮观的景象。同时,建康地区也是当时汉民族的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第三,建康在六朝时所体现出的城市文化之丰富性,正在于它是江南城市精神的最高代表,可以说也是江南都市文化的核心内涵。在这一时期内,江南美学精神的物质载体便是城市,其中心区域便是代表号称“六朝金粉”的建康。
     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原黄河流域的文化仍然是中国大地上的主流声音,六朝建康的出现还无法使江南城市文化摆脱中原文化的强势地位,从而真正达到成熟的形态。
     在城市文化的起源阶段,中国和西方的代表城市是中国的临淄和希腊的雅典。它们同为早期民族传统思想与文化的聚积场所,分别象征了两种文明的奠基,最主要的是它们可以揭示出两种城市文化在发生期的深层结构,在此我将其称之为“国都形态”和“城邦形态”。
     古代的罗马与建康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双星闪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城市文化结构。这两座城市分别为西方和中国留下了两种典范性的城市文化发展模式:“城市帝国”和“文化都会”,而与建康几乎同时代的另一座西方大都会拜占庭呈现出的又是不同的城市文化结构。如果说以建康为代表的江南古代城市,是一种从政治都会转化而来的文化中心,那么以拜占庭为代表,则是从罗马城市帝国转化而成的宗教和商业中心城市,这其实就暗暗决定了中西方两种城市文化——江南都市文化与地中海宗教商业城市文化的区别。
     古代江南都市文化从先秦原始的状态中走来,它的文化消费与生活方式在唐代以前其实并未真正稳定下来。总体上看,其特点表现为受到军事、政治伦理、商业、艺术审美和宗教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前所未有地交织在一起,并激烈地碰撞,这些导致江南城市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一种复杂性,而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之历史人文的机遇,方使江南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都会。其具有的自身精神结构也开始逐渐成熟。
     古代江南都市文化在先秦至六朝的发展过程揭示出:中国城市不仅存在一个以中原政治都市为代表的“北方模式”,同时还存在一个以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等城市为代表的“江南模式”。而且,这种“江南模式”实际上是新世纪建设大都市文化圈的基础,它也是古代传统文化和现代都市文明之间的契合点。
     其创新之处有二:一是首次对江南都市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初级阶段进行系统研究,为较为全面与完整地把握江南都市文化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二是通过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以江南都市文化的精神结构为中介,探讨江南都市文化及其人文精神进行现代转换的途径,并为当代都市圈的文化建设提供参照系。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urban cultural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is academics hot. Contemporary metropolitan area as the predecessor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Jiangnan ancient city and its 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its unique and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mechanism. More importantly, the changes in this development process, Jiangnan cities gradually emerged ou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the northern cities of different qualities, and it is this trait affects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ity,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urban culture path of development. Therefore, in the history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when there is a need to Jiangnan ancient city a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individual to conduct research.
     Jiangnan culture is the source of the Yangtze River Upper Paleozoic era of civilization, and archaeolog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an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re is also a Jiangnan ancient city environment.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land of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ivilization, there have been many well-known citis. Overall,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s a result of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is well developed Li and yu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but also is a big country running competition for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hegemony, so brought together in many cities, including those that represent the highest level at the time of Linzi and Qufu. Some of which later developed into a typical northern political will, such as Xianyang. And the South, especially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whole city the number of relatively small, limited scale. In the Jiangnan region, Gusu and Shanyin’s establish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rise of culture can be said that these two cities, the birth of civilization and a symbol of Wuyue Jiangnan urban culture has entered a new phase of the originator .
     Chang'an in Han Dynasty is a typical city in northern China. It appears in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cities have landmark significanc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ivilization in China, the Chang'an City has laid a political foundation-type city. In the Han Dynasty,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th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has been great progress in the pre-Qin. Guangling appears in the Jiangnan region. However, based on a unified political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afraid of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ern region's economic power, during this period Jiangnan cities are being marginalized.
     Jiangnan City Spirit awakening period and the first golden age in the Wei, Jin and Six Dynasti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Jianye, Jiangnan city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In Six Dynasties Jiankang City Jiangnan urban culture is a sign of maturing, and its groundwork for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in Jiangnan cultural foundation. Jiankang showed three main features:
     The first is the urban environment, the scale, as well as its status, and the image are changed, a new Regional Cultural Center is taking shape. Second, the Six Dynasties Jiankang City showed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s its unique position and resources, form a kind of cultural cohesion and distribution functions, this is the type of urban culture are essential factors. Cultures and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are the spirit of culture will enhance the basic clustering capabilities. With the city full of culture as based on the aesthetic spirit of the Six Dynasties can be turned into a magnificent picture. At the same time, Jiankang region at the time of the Han ethnic is cultural center and spiritual home. Third, the limits embodied in the Six Dynasties of the richness of urban culture, is in the southern city which is the highe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spirit, it can be said Jiangnan urban culture is the core substanc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the Jiangnan aesthetic spirit is city, on behalf of its central region is Jiankang.
     Since then a fairly long historical period,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still the land of China's mainstream sound, the emergence of the Six Dynasties Jiankang not make Jiangnan urban culture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 position of strength, which can really achieve the mature form.
     The origins of urban culture in the stage, China and the West on behalf of the city are China's Linzi and Athens in Greece. They are both thinking of the early national traditions and culture accumulated sites, respectively, of two kinds of symbolic foundation of civiliz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y can reveal two types of urban culture deep structures, I will call "capital formation "and" city-state form".
     Why Jiankang and Rome have the glorious histories of the world?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lies in its unique structure of urban culture. These two cities were left for the West and China, two exemplary model of urban cultural development: "Urban Empires" and "poetic Urbun." Jiankang almost contemporary is in the time with the western city of Byzantium, which shows a different structure of urban culture. To say Jiankang represented by the ancient southern city, is a transformation from a political will from the Cultural Center, then as represented by the Byzantine, Empire from the city turned into a religious and commercial center, this is actually secretly decided two cities in Western culture - Jiangnan urban culture and the Mediterranean commercial city of religiou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Jiangnan ancient urban culture from the original state of the pre-Qin walked, and its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lifestyle in the Tang Dynasty ago can not really stabilize. Over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political, ethical, commercial, aesthetic and religious influence of multiple factors, these factors are intertwined with an unprecedented and intense collisions, which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Jiangnan trajectory shows a complexity, and unique history and culture combin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opportunity, to enable the emergence of the true meaning of southern cultural city. The spirit of its own structure and begin to mature.
     Jiangnan ancient city of culture in the Pre-Qin 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ix Dynasties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Chinese cities is not only a political city Zhongyuan represented "the North Pattern", but also the existence of a Nanjing, Suzhou, Yangzhou, Hangzhou and other cities, represented by "Jiangnan Pattern".Moreover, this "Jiangnan Pattern" is actu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entury metropolis of basic cultural circle, it is the anci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urban civilization of the fit between the points.
     Its innovation is two fold: First, the city's first cultural history of southern origins and the initial stage of a systematic study,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te grasp of Jiangnan urban culture to provide a basic framework; Second, cross-related disciplines through research, Jiangnan urban culture in the spirit of the structure for intermediaries to explore the southern city culture and its humane spirit of modern means of conversion, an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metropolitan area to provide frames of reference.
引文
1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4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0页。
    
    1参见王纪人:《对都市文化综合研究的几点思考》,《光明日报》2006年5月23日。
    2王纪人:《对都市文化综合研究的几点思考》,《光明日报》2006年5月23日。
    1转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46页。
    1 [日]山鹿诚次:《城市地理学》,朱德泽译,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2 [美]刘易斯·芒福德,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3傅开梅:《浅析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时间》,《滨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2参见王玉哲主编:《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2参见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3张全明:《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4周大鸣:《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由中国城市发展史看中国城市的规划理念》,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帝国·先知》,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9页。
    5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1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8~89页。
    
    1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2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1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2参见倪健中主编:《首都中国——迁都与中国历史大动脉的动向》(上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
    3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1杨东晨、杨建国:《江南太湖和杭州湾地区的氏族部落探寻——兼论新石器时代黄河与长江流域氏族的迁徙与融合》,《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2李学勤、徐吉军主编:《长江文化史》(上),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3董楚平、金永平等:《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1杨东晨、杨建国《江南太湖和杭州湾地区的氏族部落探寻——简论新石器时代黄河与长江流域氏族的迁徙与融合》,《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1董楚平、金永平等:《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2参见杨东晨、杨建国《江南太湖和杭州湾地区的氏族部落探寻——简论新石器时代黄河与长江流域氏族的迁徙与融合》,《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1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2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1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2徐茂明:《江南的历史内涵和区域变迁》,《史林》2002年第3期。
    3李学勤等:《长江文化史》(上),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页。
    4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3页。
    
    1李学勤、徐吉军主编:《长江文化史》(上),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2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李学勤、徐吉军主编:《长江文化史》(上),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页。
    2王友三:《吴文化史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
    
    1王友三:《吴文化史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2王友三:《吴文化史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3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4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0页。
    5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范晔:《后汉书·董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45页。
    2许嵩:《建康实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3许辉、邱敏、胡阿祥:《六朝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王学理:《秦都咸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0~211页。
    
    1张驭寰:《中国城池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2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99~100页。
    3邵凤芝:《古代城市发展的演变历程及其与文明的关系》,《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
    
    1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5页。
    2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96~97页。
    3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1史念海:《〈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撰著渊源》,选自《中国古都研究》(十四),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5页。
    2参见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3页。
    
    1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2王其全:《〈诗经〉工艺文化阐释》,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1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2谢遂联:《古代都市诗歌与都市文化心态研究论纲》,《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4期。
    
    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2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3张涛等:《中国文化世家·齐鲁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1张涛等:《中国文化世家·齐鲁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2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45页。
    3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39页。
    
    1廖志豪、叶万忠、浦伯良:《苏州史话》,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页。
    2 [法]阿奴、谢德:《罗马人》,黄雪霞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3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52页。
    4廖志豪、叶万忠、浦伯良:《苏州史话》,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9页。
    
    1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2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3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1袁康、吴平辑录,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2廖志豪、叶万忠、浦伯良:《苏州史话》,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3 [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刘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4参见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详见石琪主编:《吴文化与苏州》,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5页。
    1袁康、吴平辑录,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2汪永泽、王庭槐:《南京的变迁和发展》,文章源自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江苏地理研究室:《江苏城市历史地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1赵明星:《河南先秦城市平面布局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形成》,《华中建筑》2008年第6期。
    2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于云汉:《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第一次高潮》,选自《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2于云汉:《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第一次高潮》,选自《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3参见于云汉:《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第一次高潮》,选自《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1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页。
    2张宝林:《先秦城市文化的形成及其在〈诗经〉中的文学建构》,《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3张宝林:《先秦城市文化的形成及其在〈诗经〉中的文学建构》,《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
    2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见于《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6~317页。
    3参见王齐洲:《长江流域文章风格的流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司马迁:《史记·平准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20页。
    2傅崇兰:《城市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7页。
    
    1司马光主编,李宗侗、夏德仪等校注:《资治通鉴今注》,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9页。
    2张衡:《西京赋》。
    
    1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6~87页。
    2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7页。
    1班固:《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5页。
    2班固:《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6页。
    3班固:《汉书·礼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36页。
    4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2页。
    
    1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2~114页。
    2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
    3刘运勇:《西汉长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8页。
    1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1黄启标:《试论春秋战国的商业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影响》,《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2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
    3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95~2996页。
    1许凤仪等:《扬州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页。
    2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7页。
    3班固:《汉书·荆燕吴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04页。
    4赵昌智等:《文化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版,第34页。
    5许凤仪等:《扬州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2页。
    
    1陈晓鸣:《汉代江南城市与商业问题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2参见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陈晓鸣:《汉代江南城市与商业问题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4班固:《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57页。
    
    1班固:《西都赋》。
    2侯立兵:《汉代京都赋的城市文化意蕴》,《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李志慧:《汉赋与长安》,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2鲁迅:《从帮忙到扯淡》,《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4页。
    3张衡:《西京赋》。
    
    1班固:《西都赋》。
    2李志慧:《汉赋与长安》,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3陈晓鸣:《汉代江南城市与商业问题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4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7、3270页。
    5陈晓鸣:《汉代江南城市与商业问题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6王齐洲:《长江流域文章风格的流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159页。
    
    
    1司马相如:《上林赋》。
    2左思:《吴都赋》。
    
    1王晓骊:《南朝文化和乐府民歌的城市化倾向及其对唐宋词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宗白华:《艺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1 [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2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3 [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4 [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1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479~480页。
    2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页。
    4高小康:《永嘉东渡与中国文艺传统的蜕变》,《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1 [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2刘士林:《江南轴心期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生成》,《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3韩昇:《中古社会史研究的数理统计与士族问题——评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复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
    1范晔:《后汉书·董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27页。
    
    1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15页。
    2陈寿:《三国志·吴书·张紘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46页。
    3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页。
    
    1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2李洁萍:《中国历代都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4页。
    3任重、李进、陈仪:《魏晋南北朝的城市文学——以宋齐梁陈为例》,《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134页。
    2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39页。
    3李洁萍:《中国历代都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5页。
    4李洁萍:《中国历代都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1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1左思:《吴都赋》。
    2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72页。
    
    1景遐东:《东晋至唐朝江南文化特征新论》,《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2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恪罚谢榫?1984年版,第268页。
    3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页。
    4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1景遐东:《东晋至唐朝江南文化特征新论》,《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1赖萍:《东晋南朝定都建康述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房玄龄:《晋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页。
    3侯立兵:《汉魏六朝赋中的民俗文化》,《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庄锡华:《斜阳旧影》,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36~37页。
    1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话说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2罗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3罗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4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5何德章:《六朝南方开发的几个问题》,《学海》2005年第2期。
    1高小康:《永嘉东渡与中国文艺传统的蜕变》,《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1郭黎安:《关于六朝建康的语言》,《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6期。
    2郭黎安:《关于六朝建康的语言》,《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6期。
    1郭黎安:《关于六朝建康的语言》,《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6期。
    2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恪罚谢榫?1984年版,第379~380页。
    3嵇康:《琴赋序》。
    4钟嵘:《诗品序》。
    1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恪罚谢榫?1984年版,第350页。
    2同上,第353页。
    3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恪罚谢榫?1984年版,第394页。
    5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老子》。
    7郭平:《魏晋风度与音乐》,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页。
    8宁稼雨:《〈世说新语〉成书的社会氛围》,《东方丛刊》2000年第2期。
    1姚思廉:《梁书·本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页。
    2赵以武:《试论梁武帝一生事功的的成败得失——兼论梁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3参见卢海鸣:《六朝都城》,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
    4郭黎安:《试论六朝建康的水陆交通》,《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郭黎安:《六朝建康的教育与藏书》,《东南文化》1999年第6期。
    2姚思廉:《梁书·本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6页。
    3参见李中华、杨晓东:《文士、将军、皇帝、佛教徒——梁武帝萧衍的社会角色及文学人格新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郭黎安:《试论六朝时期的建业》,选自《中国古都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8页。
    
    1李延寿:《南史·陶弘景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99页。
    2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101页。
    3施惟达:《中古风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4胡晓娟:《论南朝乐府民歌》,《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柳春:《论南朝乐府民歌的商业化特征》,《社科纵横》2006年第6期。
    2参见柳春:《论南朝乐府民歌的商业化特征》,《社科纵横》2006年第6期。
    3详见顾颉刚:《吴歌小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张朝富:《文学活动空间变化与两晋文学发展进程》,《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5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89页。
    1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恪罚谢榫?1984年版,第236页。
    6郭平:《魏晋风度与音乐》,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4~45页。
    
    1蔡梅娟:《〈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的生存理想》,《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2肖雪莲:《〈世说新语〉中的人文精神》,《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高小康:《永嘉东渡与中国文艺传统的蜕变》,《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1武廷海:《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史上的“江南现象”》,《华中建筑》2000年第3期。
    2据《南京日报》相关报道:2002年6月至7月,考古工作者在中山东路与太平南路交界处的东北角(即如今南京图书馆新馆所在地)地下3米深处,发现了一条六朝御道和两条砖砌的排水沟,同时出土了人面纹瓦当、兽面纹瓦当、青瓷器、铭文砖等文物。专家认为,六朝时期城市中轴线已大体明晰,宫城中心区即都城核心的确切地理位置,就在如今的南京图书馆新馆所在的大行宫一带。(《南京日报》2005年7月30日)
    
    1郭黎安:《关于六朝建康气候、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8期。
    2高智瑜:《金陵十朝帝王州·南京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
    3房玄龄:《晋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46页。
    1参见邹耀勇:《古代巴黎城市发展略论》,《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2期。
    1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5、56页。
    2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57页。
    3参见韩光辉:《商代城市地理述论》,选自《中国古都研究》(十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周大鸣:《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规划——有中国城市发展史看中国城市的规划理念》,选自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帝国与先知》,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8页。
    
    1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2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3邵莹:《浅析古代雅典的城市空间——兼论其与雅典人观念和行为的互动效应》,《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47页。
    2 [美]依迪丝·汉密尔顿:《希腊精神》,葛海滨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05页。
    3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1参见[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3 R. H.巴洛《罗马人》,黄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4符松涛:《城市化运动对早期罗马帝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5 [美]依迪丝·汉密尔顿:《罗马精神》,王昆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6 [美]依迪丝·汉密尔顿:《罗马精神》,王昆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1参见胡阿祥:《侨置的源流与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产生》,选自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编:《高敏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线装书局2006年6月版。
    
    1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2刘士林:《江南轴心期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生成》,《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1李小树:《南朝首都佛寺建造特点论析——从〈建康实录〉的记载谈起》,《学术界》2004年第2期。
    2陈志强:《拜占廷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10页。
    
    1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一卷),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24页。
    2李小树:《南朝首都佛寺建造特点论析——从〈建康实录〉的记载谈起》,《学术界》2004年第2期。
    3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8页。
    1 [意]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迟轲译,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2参见[美]吉尔伯特、[德]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3《圣经·旧约·创世纪》。
    4沈福熙:《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1《圣经·旧约·创世纪》。
    
    1徐家玲:《拜占庭文明》,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8~509页。
    2沈芝:《从西欧中世纪城市特征看近代城市的起源》,《西方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
    3徐家玲:《拜占庭文明》,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1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36页。
    2郭黎安:《六朝时期建康居民的饮食与服饰》,《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3郭黎安:《六朝时期建康居民的饮食与服饰》,《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庞骏、张杰:《晋宋建康城市空间管理制度》,《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吴大顺:《梁武帝音乐文化活动与梁代宫体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柳春:《论南朝乐府民歌的商业化特征》,《社科纵横》2006年第6期。
    4卢海鸣:《论六朝石刻的艺术成就》,《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5 [美]刘易斯·芒福德,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1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2 [德]格奥尔格·西美尔,郭子林译:《大都市和精神生活》,选自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1页。
    1董楚平、金永平等:《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2 [美]刘易斯·芒福德,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3罗丽:《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动力及类型》,《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何德章:《六朝江南农业技术两题》,《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参见[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杨文衡:《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选址和规划》,来源:http://www.cnfss.org。
    4参见陈桥驿:《长江三角洲的水环境及其文化》,选自季羡林、陈昕编:《长江文化议论集》(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参见邹逸麟:《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地关系的几个问题》,选自季羡林、陈昕编:《长江文化议论集》(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话说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2王熙柽、王庭槐:《略论扬州历史地理》,选自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江苏地理研究室:《江苏城市历史地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61页。
    3刘士林:《大运河与江南文化》,《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
    1王熙柽、王庭槐:《略论扬州历史地理》,选自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江苏地理研究室:《江苏城市历史地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66页。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6页。
    1官士刚:《秦汉六朝江南经济略论》,《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2曾军:《文化研究的都市性:主持人语》,《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5.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7.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8.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0.袁康、吴平辑录,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恪罚谢榫?1984年版。
    12.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
    1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司马光主编,李宗侗、夏德仪等校注:《资治通鉴今注》,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15.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
    16.《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17.《中国古都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中国古都研究》(十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9.《中国古都研究》(十四),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20.《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倪健中主编:《首都中国——迁都与中国历史大动脉的动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
    25.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26.王学理:《秦都咸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7.张驭寰:《中国城池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8.李学勤、徐吉军主编:《长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9.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0.王其全:《〈诗经〉工艺文化阐释》,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31.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2.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3.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4.张涛等:《中国文化世家·齐鲁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5.廖志豪、叶万忠、浦伯良:《苏州史话》,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6.石琪主编:《吴文化与苏州》,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江苏地理研究室:《江苏城市历史地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
    38.王玉哲主编:《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9.董楚平、金永平等:《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1.王友三:《吴文化史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2.《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3.许辉、邱敏、胡阿祥:《六朝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4.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5.王齐洲:《长江流域文章风格的流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6.傅崇兰:《城市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47.刘运勇:《西汉长安》,中华书局1982年版。
    48.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许凤仪等:《扬州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0.赵昌智等:《文化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版。
    51.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2.李志慧:《汉赋与长安》,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
    53.宗白华:《艺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4.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5.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
    56.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5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8.沈福熙:《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9.李洁萍:《中国历代都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0.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61.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话说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62.罗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4.郭平:《魏晋风度与音乐》,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5.季羡林、陈昕编选:《长江文化议论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6.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7.卢海鸣:《六朝都城》,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
    68.施惟达:《中古风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顾颉刚:《吴歌小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0.高智瑜:《金陵十朝帝王州·南京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1.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2.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3.陈志强:《拜占廷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4.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75.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76.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帝国与先知》,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77.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78.庄锡华:《斜阳旧影》,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79.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出版社2003年版。
    80.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编:《高敏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线装书局2006年6月版。
    81.徐家玲:《拜占庭文明》,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2.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83.[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84.[美]依迪丝·汉密尔顿:《希腊精神》,葛海滨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85.[美]依迪丝·汉密尔顿:《罗马精神》,王昆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86.[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7.[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88.[美]吉尔伯特、[德]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89.[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0.[意]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迟轲译,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1.[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92.[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93.[法]阿奴、谢德:《罗马人》,黄雪霞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
    9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95.[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日]山鹿诚次:《城市地理学》,朱德泽译,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97.[美]刘易斯·芒福德,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98.[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99.[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0.[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刘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1.R. H.巴洛《罗马人》,黄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2.《圣经·旧约·创世纪》。
    103.张全明:《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04.杨东晨、杨建国:《江南太湖和杭州湾地区的氏族部落探寻——兼论新石器时代黄河与长江流域氏族的迁徙与融合》,《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105.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06.罗丽:《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动力及类型》,《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07.侯立兵:《汉代京都赋的城市文化意蕴》,《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08.邵凤芝:《古代城市发展的演变历程及其与文明的关系》,《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
    109.谢遂联:《古代都市诗歌与都市文化心态研究论纲》,《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4期。
    110.赵明星:《河南先秦城市平面布局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形成》,《华中建筑》2008年第6期。
    111.张宝林:《先秦城市文化的形成及其在〈诗经〉中的文学建构》,《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12.黄启标:《试论春秋战国的商业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影响》,《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113.陈晓鸣:《汉代江南城市与商业问题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114.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115.王晓骊:《南朝文化和乐府民歌的城市化倾向及其对唐宋词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16.高小康:《永嘉东渡与中国文艺传统的蜕变》,《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117.刘士林:《江南轴心期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生成》,《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118.韩昇:《中古社会史研究的数理统计与士族问题——评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复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
    119.任重、李进、陈仪:《魏晋南北朝的城市文学——以宋齐梁陈为例》,《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20.景遐东:《东晋至唐朝江南文化特征新论》,《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121.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2.赖萍:《东晋南朝定都建康述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23.侯立兵:《汉魏六朝赋中的民俗文化》,《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24.何德章:《六朝南方开发的几个问题》,《学海》2005年第2期。
    125.郭黎安:《关于六朝建康的语言》,《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6期。
    126.赵以武:《试论梁武帝一生事功的的成败得失——兼论梁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27.郭黎安:《试论六朝建康的水陆交通》,《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28.郭黎安:《六朝建康的教育与藏书》,《东南文化》1999年第6期。
    129.李中华、杨晓东:《文士、将军、皇帝、佛教徒——梁武帝萧衍的社会角色及文学人格新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科学)2006年第2期。
    130.胡晓娟:《论南朝乐府民歌》,《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31.柳春:《论南朝乐府民歌的商业化特征》,《社科纵横》2006年第6期。
    132.张朝富:《文学活动空间变化与两晋文学发展进程》,《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33.蔡梅娟:《〈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的生存理想》,《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34.肖雪莲:《〈世说新语〉中的人文精神》,《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35.武廷海:《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史上的“江南现象”》,《华中建筑》2000年第3期。
    136.郭黎安:《关于六朝建康气候、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8期。
    137.邹耀勇:《古代巴黎城市发展略论》,《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2期。
    138.邵莹:《浅析古代雅典的城市空间——兼论其与雅典人观念和行为的互动效应》,《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39.符松涛:《城市化运动对早期罗马帝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140.官士刚:《秦汉六朝江南经济略论》,《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41.李小树:《南朝首都佛寺建造特点论析——从〈建康实录〉的记载谈起》,《学术界》2004年第2期。
    142.刘士林:《大运河与江南文化》,《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
    143.沈芝:《从西欧中世纪城市特征看近代城市的起源》,《西方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
    144.郭黎安:《六朝时期建康居民的饮食与服饰》,《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45.庞骏、张杰:《晋宋建康城市空间管理制度》,《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46.吴大顺:《梁武帝音乐文化活动与梁代宫体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47.何德章:《六朝江南农业技术两题》,《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48.卢海鸣:《论六朝石刻的艺术成就》,《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149.曾军:《文化研究的都市性》,《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50.王纪人:《对都市文化综合研究的几点思考》,《光明日报》2006年5月2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