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电视受众需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一个关于受众需求的实证研究,研究对象为电视观众,研究通过两种途径进行,第一结合我国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受众调查数据,以每四年进行一次的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为主,对此进行重新梳理和分析,重点归纳30年来中国电视受众的需求变化;第二,通过我们的实证调查,以2000份入户问卷为主,重点了解当前电视受众需求的多元化状况。前者以对前人已有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为主,力图呈现我国电视受众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电视收视需求,后者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即呈现当代电视受众需求的多元化状况,这种多元表现本研究通过四个方面来论述:即需求追求的多元化、需求层次的多元化、需求类型的多元化和需求指向的多元化。
     本文在实证研究上运用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的经典理论,并引入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等级理论”为视角,其理论借鉴建立在对两者的运用、修正和改良基础之上。具体的说,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也即论文的主要结构。
     论文分为上篇、中篇与下篇,上篇为解读,内容包括:
     第一章是本文研究的一个思考起点,重点论述研究者对受众、电视受众的理解和对电视受众需求研究的理解,说明本研究为何从需求入手研究受众问题的理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途径。
     第二章以中央电视台四次(1987、1992、1997、2002)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数据为主,重点分析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电视受众的需求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产生的可能原因。
     中篇为调查,内容包括:
     第一章为本调查所运用的理论依据、研究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问卷设计、抽样设计、研究架构和假设;
     第二章为电视受众需求程度和需求追求的实证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社会阶层受众的电视依赖特点和他们对电视收视需求的追求差异;
     第三章为电视受众需求动机与层次建构的实证研究,内容包括电视受众需求层次模块建设,以及电视受众不同需求层次的电视使用特点;
     第四章为电视受众需求选择的实证研究,主要内容为电视受众对新闻与娱乐节目的偏好特点,重点论述电视受众心目中的娱乐和新闻节目的理想特点;
     第五章为电视受众需求指向的实证研究,内容包括电视媒体服务主体的需求指向、话语赋权的需求指向、信息介质的需求指向和媒介气质的需求指向的受众评价,从中归纳出受众对电视社会功能履行的评价状况,并从这种评价中反映出受众真正的收视需求的指向特点;
     下篇为思考,内容包括:
     第一章为对调查中所发现问题的思考,即通过调查结果的一些显著问题论述电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受众需求的虚假建构;
     第二章为总结本研究的贡献与局限,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The thesis i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V audience needs.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in two ways. First, it describes the change of TV audience need in the past 30 years through the refined authoritative data which samples TV audience every four years. Second, I conducts primary research on 2000 samples, and learns the diversified demand model in current TV audience. The first part is based on the secondary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CHANGE of TV audience need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second part, the focus of the thesis, demonstrates the diversified TV audience demand, including the diversification in demand pursuit, demand hierarchy, demand category and needs guidance.
     The thesis is constructed on the classical theory in communication theory, "uses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 and the demand hierarchy theory of socialist Abraham Maslow. In detail, the thesis is structured in the following way.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 1 is explanation. The content includes:
     Chapter 1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n audience, TV audience and TV audience demand. It explains why the thesis analyzed the audience from demand perspective and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approach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2 analyzes the change in TV audience needs from 1980s, and addresses the possible reasons leading to the change, based on the four national TV audience research conducted by CCTV in 1987, 1992, 1997 and 2002 respectively.
     Part 2 is primary research, which includes:
     Chapter 1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design, approach and steps of the primary research, including questionnaire design, sampling design, research structure and hypothesis.
     Chapter 2 i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V audience needs intensity and pursuit, including TV dependence intensity and TV demand pursuit difference across different social class.
     Chapter 3 i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needs hierarchy of TV audience. It constructs a model on the hierarchy needs, and addresses behavior feature of different hierarchy demand.
     Chapter 4 i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V needs categories. It includes the preference feature on news and entertainment program, and describes the ideal feature of news and entertainment programs from audience point of view.
     Chapter 5 is empirical research on TV audience demand guidance. It includes the demand guidance of TV service providers, guidance of medium discourse right, guidance of information intermediate and the assessment of audience on guidance. The research generalizes the audience's assessment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V, and reflects the true demand guidance welcome by audience.
     Part 3 is a discussion, which includes:
     Chapter 1 is the thinking on the significant problems found in the primary research, and describes the some misunderstanding on TV audience demand.
     Chapter 2 is the summary of contribution and limits of the research, and bring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on the future research.
引文
[1][英]罗杰·迪金森 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 奥尔加·林耐编:《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Danis MeQuail,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third edition,London:SAGE,1966)的第六章。
    [3]单波《在主体间交往的意义上建构受众观念--兼评西方受众理论》选自《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全国第三届受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81页
    [4]罗杰·迪金森 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 奥尔加·林耐《受众研究的进路》载自《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 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5]臧海群、张晨阳《受众学说:多维学术视野的观照与启迪》复旦大学出版社
    [6]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2页。
    [7]彼得·达尔格伦《评论:难以揣摩的受众》载自《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页。
    [8]Jane Stokes<how to do media and culture studies>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9]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10]《中国新闻年鉴》1982年版
    [11]袁军、龙耘、韩运荣主编:《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12]陈崇山、弭秀玲:《中国传播效果透视》,沈阳出版社1989年版,第309-338页。
    [13]萧玉林,柯惠新:《中央电台1992年听众调查概述》,《中国新闻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211页。
    [14]刘建鸣:《孜孜不倦的追求》,于广华等编《巾帼英雄风采录》,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参见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16]《新闻研究资料》第58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17]同上,第12页。
    [18]藏海群张晨阳《受众学说:多维学术视野的观照与启迪》复旦大学出版社
    [19]鄢光让、蔡双根:《我国新时期受众调查的回顾与评估》,《当代中国》1999年第2期。
    [20]Li Conghua,1998,Consumer Revolution,Singapore:Wiley,pp.2-7
    [21]CSM网站:www.csm.com.cn。
    [22]《学海》2005年06期
    [23]柯惠新著《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24]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06年版,p36
    [25]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06年版,p72
    [26]《现代传播》2002年04期
    [27]《现代传播》2005年第3期
    [28]《当代传播》2000年第03期
    [29]《新闻大学》2002年03期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7-298页。
    [2]黄勇《三次突破与三化进程》http://www.people.com.cn
    [3]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页
    [4]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页
    [5]黄勇《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新阶段及其战略任务》,载自《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陈崇山《论受众本位》载《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全国第三届受众学术研讨会论文》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7]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8]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9]刘建鸣:《孜孜不倦的追求》,于广华等编《巾帼英雄风采录》,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参见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11]www.csm.com.cn,CSM网站,2005年4月。
    [1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13](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5页。
    [14]部分参考刘燕南《电视传播中收视率的分析应用:现状、问题与原因》载自《聚焦收视率》
    [15]藏海群、张晨阳《受众学说:多维学术视野的观照与启迪》,复旦大学出版社
    [16]邢虹文《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17]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20年》,《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8]罗明 胡运芳《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19]程宏 王建宏《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和论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20]《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人民网
    [21]陈崇山《广播电视亚运宣传对受众态度影响的分析报告》,《中国社会心理的轨迹--亚运宣传效果调查报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184页。
    [22]柯惠新、黄京华、陈崇山、金文雄:《广播电视传播效果的模型研究》,《中国社会心理的轨迹--亚运宣传效果调查报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58-267页。
    [23]张学洪《新闻传播效力的一项实证研究》,《新闻研究资料》第5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9页。
    [24]陈崇山、闵大洪《浙江省城乡受众接触新闻媒介行为与现代观念的相关性研究》,《新闻研究资料》第5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6页。
    [25]宋小卫、闵大洪《1992年北京受众现代化素质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新闻年鉴》(199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219页。
    [26]孙五三:《媒介行为与观念现代化》,载《中国新闻年鉴》1994年版第219-22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1994年12月
    [27]陈崇山 孙五三主编《媒介 人 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141页
    [28]陈崇山 孙五三主编《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174页
    [29]曹越《试论二十一世纪我国受众研究的创新》载自《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1期
    [30]黄旦《8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媒的基本走向》载自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9月,第3期。
    [31]黄旦《8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媒的基本走向》载自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9月,第3期。
    [32]赵晨:《珠江台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11期。
    [33]黄旦《8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媒的基本走向》载自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9月,第3期。
    [34]张国良《社会转型与媒介生态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35]《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199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36]陆扬《电视与大众文化》智维网http://www.zeview.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942
    [37](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38](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39]曹亚宁《调查显示:品牌频道成为首要选择》中国新闻出版网
    [40]该调查为张国良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国发展纳传播学》,调查显示,无论报纸或是电视,也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或乡村,都呈现出一种相同的趋势,即接触新闻那内容的频度,别置于其他内容之首。因此,本人在表4的最近排序中,运用了该次调查的结果。
    [41]罗明 胡运芳《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42]李新民《中国电视大趋势》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97页。
    [43]李新民《中国电视大趋势》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101页
    [44]崔林《现场并非直播》,载自《现代传播》2005年第5期。
    [45]廖圣清《中国受众与新闻媒介》,载自《新闻大学》1997年夏季号
    [46]《198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资料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47]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页。
    [48]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载自《新闻大学》2002年秋季
    [49]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载自《新闻大学》2002年秋季
    [50]这里所谓的调查,即是由我们自己进行的2000份问卷的实证调查,从第三章开始,我们着重分析的就是从这次调查当中获得的数据。因为央视的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完整数据并未公布,这里只能援引自己的数据。如有不明晰,可查阅论文第三章。
    [1]Rubin,A.(1994).Media uses and effects:A uses-and-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In J.Bryant,&Zillmann(Eds.),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pp.417-436),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e
    [2]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06年版,p88
    [3]柯克·约翰逊著《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展明辉 张金玺译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p25
    [4]Katz,E.Blumler,J.G..& Gurevitch,m.1974,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individual.In J,G Blumler & E.Katz(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current perspective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pp.19-32).Beverly Hills,CA:Sage.
    [5]Rubin,A.M,& Perse,E.M(1987).Audience activity and television news gratifications,communication research,14,58-84
    [6]转引自强月新 张明新《转型社会的媒介景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7]祝建华《不同渠道-不同选择的竞争机制: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三期。
    [8]《马斯洛需求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的比较》
    [9]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10]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1]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2]该调查是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出版研究所组织实施的调查工程,最初于1999年和2001年开展过两次,2003年底进行的第三次调查由专业机构执行,在全国20个地区的城市和农村,以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获得了6000多个样本和300万组数据。
    [3](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大众传播动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页。
    [4]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72-273页。
    [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第8页
    [6]李正东《试论中产阶层--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社会结构整合的动态探索》,载自《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7]周晓红《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8]Gans,Herbert J.1974.popular culture and culture,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New York
    [9]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10](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11]周晓红《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12](英)奥利弗·博伊德-巴勒特 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13]孙正一、柳婷婷《2003中国新闻业回望(上)》,人民网2003年12月30日。
    [14]强月新、张明新《转型社会的媒介景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0页。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05页
    [2]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71页。
    [3]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页。
    [4]萨洛蒙,《媒介的互动,认知和学习》,洛杉矶:爵西一巴斯,1979,第81页。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98页。
    [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20页。
    [7](英)大卫·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8]《新京报》,《超女意义何在》2005年8月26日。
    [9]徐欢《作为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文本的媒介事件--对超级女声的个案分析》,载自《媒介批评》第二辑。
    [10]隆·莱博著《思考电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8页。
    [1]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2]Bernard Berelson,,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NCw York:The Free Press,1952),p 18
    [3]吉多·H·斯坦普尔《内容分析》,载自《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关世杰等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64页。
    [4]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5]张国良《社会转型与媒介生态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6]小奥斯卡·H·甘地《人种、族裔和媒介市场的分层》,载自《大众媒介与社会》(英)詹姆斯·库兰编,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7]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载自《新闻大学》,2002年秋季号
    [8]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和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9]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和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0]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06页
    [11]李苓编著《传播学理论与实务》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12]约翰·菲斯克著《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29页
    [13]王权《对电视媒介娱乐化现象的再思考》,载自中华传媒学术网,2008年3月6日。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14]徐欢《作为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文本的媒介事件--对超级女声的个案分析》,载自《媒介批评》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2]陈崇山、孙五三 主编《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3][美]威尔伯 施拉姆、威廉 波特著《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p33
    [4]参考李希光《媒体商业化与新闻幻象化》人民网,传媒视线,2004年9月20日
    [5]牛海鹏《弱势群体与强势话语》,www.sohu.com
    [6]林念生《论宣传: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为例》,中华传媒学术网,2006年8月31日。
    [7]林念生《论宣传: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为例》,中华传媒学术网,2006年8月31日。
    [8]陈力丹《舆论监督中传媒的责任是“监”还是“督”?》,载自《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9]张珊《公共新闻:角色定位与话语权》
    [10]陈龙《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要件》中华传媒学术网,2007年9月22日。
    [11]张威《比较新闻: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中华传媒网,2006年9月20
    [12]赛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3]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 赵长军译《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1]Altschull,J,H.,Agents of power: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New York:Longman,(1984),第254页
    [2]周晓红《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210页。
    [3](英)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 赵长军译,《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4](英)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 赵长军译,《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5](澳)马尔科姆·沃特斯著,杨善华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4月版。
    [6]邢虹文著《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7]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8]见水根《新闻娱乐化》《电视研究》2003年第11期。
    [9]转引自孙正一 柳婷婷《2003年中国新闻业回望(上)》,人民网,2003年12月30日。
    [10](美)埃德温·埃默里 迈克尔·埃默里著《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322页。
    [11]郭五林,《电视广告的中产阶层倾向》,传媒观察(http://www.chuanmei.net)2002-8-26
    [12]戴远光《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中的弱势》,传媒观察2003年12月30日。
    [13]刘忻,《电视重构论--转型期中国电视的文化选择》,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14]南雁,《全球化与中国传媒》,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2-9-1
    [15]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6
    [16]杨玉华《对电视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声屏世界》,2004/8
    [17]以上几条参见陈力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民生新闻》《新闻传播》2008年第1期。
    [18]刘燕南《电视传播者眼中的收视率》中华传媒学术网,2005年11月28日。
    [19]引自丁嘉琳(台湾《新新闻》周报记者):《台湾:尼尔森“数字神话”谋杀电视产业》,载《青年记者》,2006年15期。
    [20]同18。
    [21]赛伦·麦克莱著,曾静平译《传媒社会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22]季为民《收视率的市场含义与电视的文化追求》中华传媒网,2005年8月23日。
    [2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6-58页,
    [24]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从阿多诺到布迪厄的媒介批判理论》,《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
    [25]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1页。
    [26]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27]梅内尔《审美简直的本性》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0页。
    [28]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9-35)。
    [29]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
    1.单波.在主体间交往的意义上建构受众观念--兼评西方受众理论[A].见: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全国第三届受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81-120.
    2.[英]罗杰·迪金森 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奥尔加·林耐编,单波译.受众研究读本》[M].华夏出版社,2006:1-4
    3.罗杰·迪金森 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 奥尔加·林耐《受众研究的进路》,载自《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M].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8页
    4.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2-3页。
    5.彼得·达尔格伦.评论:难以揣摩的受众[A].见: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M].华夏出版社,2006:320-322.
    6.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1999:41.
    7.袁军、龙耘、韩运荣主编.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82.
    8.陈崇山、弭秀玲.中国传播效果透视[M].沈阳出版社,1989:309-338.
    9.萧玉林,柯惠新.中央电台1992年听众调查概述[A].见:中国新闻年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09-211.
    10.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6-9.
    1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新闻研究资料》部编辑.新闻研究资料第58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
    12.藏海群,张晨阳.《受众学说:多维学术视野的观照与启迪》[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9
    13.柯惠新.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9
    14.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6--72.
    1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97-298.
    16.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3:3.
    17.陈崇山.论受众本位》[A].见: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全国第三届受众学术研讨会论文[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76.
    18.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51.
    19.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6.
    20.刘建鸣.孜孜不倦的追求》[A].见:于广华等编.巾帼英雄风采录[M].人民出版社,1995:88
    21.(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65.
    22.邢虹文.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M].学林出版社,2005:163.
    23.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20年[A].见: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8.
    24.罗明,胡运芳.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6.
    25.程宏,王建宏.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和论文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4-8.
    26.陈崇山.广播电视亚运宣传对受众态度影响的分析报告[A].见:中国社会心理的轨迹--亚运宣传效果调查报告[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148-184.
    27.柯惠新,黄京华,陈崇山,金文雄.广播电视传播效果的模型研究[A].见:中国社会心理的轨迹--亚运宣传效果调查报告[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258-267.
    28.张学洪.新闻传播效力的一项实证研究[A].见:新闻研究资料.第57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7-29.
    29.陈崇山,闵大洪.浙江省城乡受众接触新闻媒介行为与现代观念的相关性研究[A].见:新闻研究资料第55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4-46.
    30.宋小卫、闵大洪.1992年北京受众现代化素质的调查与思考[A].见:中国新闻年鉴(1993),[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17-219.
    31.孙五三:《媒介行为与观念现代化》,载《中国新闻年鉴》,[M].1994年版第219-22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1994年12月
    32.陈崇山,孙五三主编《媒介人现代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141页
    33.张国良.《社会转型与媒介生态实证研究》[M].上海交通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34.罗明,胡运芳,刘建明.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199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8.
    35.程宏,王建宏.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3:10.
    36.(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5:200-203.
    37.罗明,胡运芳.《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39.
    38.李新民.中国电视大趋势[M].华夏出版社,2006:97-101.
    39.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编.198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资料汇编[M].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社,1988:29.
    40.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84.
    41.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8.
    42.柯克·约翰逊著,展明辉,张金玺译.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25.
    43.强月新,张明新《转型社会的媒介景观》,[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5.
    44.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0.
    45.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华夏出版社,1987:82.
    46.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5页.
    47.(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33.
    48.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 第4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72-273.
    49.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76.
    50.周晓红《中国中产阶层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99-210.
    51.(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5-171.
    52.周晓红.中国中产阶层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0.
    53.(英)奥利弗·博伊德-巴勒特 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M].新华出版社,2004:119.
    54.强月新,张明新.转型社会的媒介景观[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7-40.
    5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0-198.
    56.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7.
    57.萨洛蒙.媒介的互动,认知和学习[M].洛杉矶:爵西-巴斯,1979:81.
    58.(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M].华夏出版社,2003:155.
    59.徐欢.作为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文本的媒介事件--对超级女声的个案分析[A].见:媒介批评[M].第二辑。
    60.隆·莱博著《思考电视》,[M].中华书局,2005:228.
    61.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9页.
    62.吉多·H·斯坦普尔.内容分析[A].见: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关世杰等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64.
    63.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5:88.
    64.张国良《社会转型与媒介生态实证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0.
    65.小奥斯卡·H·甘地.人种、族裔和媒介市场的分层[A].见:大众媒介与社会[M].(英)詹姆斯·库兰编,华夏出版社2006:51.
    66.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和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18.
    67.李苓.传播学理论与实务[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10.
    68.约翰·菲斯克著.电视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5:329.
    69.徐欢.作为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文本的媒介事件--对超级女声的个案分析,[A].见:媒介批评.第二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0.(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M].新华出版社,2004:89.
    71.陈崇山、孙五三 主编.媒介·人·现代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48.
    72.[美]威尔伯 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22
    73.赛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99.
    74.周晓红.中国中产阶层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0.
    75.(澳)马尔科姆·沃特斯著,杨善华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0:34
    76.邢虹文.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M].学林出版社2005:176.
    77.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0.
    78.(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M].新华出版社,1982:322.
    79.刘忻.电视重构论--转型期中国电视的文化选择[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
    80.赛伦·麦克莱著,曾静平译.传媒社会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56.
    8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56-58.
    8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71.
    83.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6.
    84.梅内尔.审美的本性[M].商务印书馆,2001:40.
    85.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华夏出版社,1989:34-55.
    86.李一鸣.当代欧美名片赏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45.
    87.朱羽君等.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7.
    88.朱羽君,雷蔚真.电视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6.
    8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56
    90.(英)J.Fiske & J.Hartley.解读电视[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90.
    91.童宁.电视节目结构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67.
    92.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4.
    9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4.(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45.
    95.(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96.(美)萨姆瓦等著,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M].上海:三联书店,1988,90
    97.(美)宣伟伯著,余也鲁译.传媒信息与人[M].传学概论.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8
    98.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12
    99.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78
    100.美)约翰·菲斯克等著,李彬译.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70
    101.(美)柯克·约翰逊著,展明辉、张金玺译.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6
    102.(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7
    103.(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大众传播学诸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3
    104.(美)萨姆瓦等著,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M].上海:三联书店,1988:90
    105.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55
    1.鄢光让,蔡双根.我国新时期受众调查的回顾与评估[J].当代中国,1999,(2):11-12
    2.黄勇.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新阶段及其战略任务[J].现代传播,2007,(1):10-11
    3.曹越.试论二十一世纪我国受众研究的创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1(1):19-21
    4.黄旦.8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媒的基本走向》[J].杭州大学学报,1995,9(3):21-21
    5.崔林.现场并非直播[J].现代传播,2005,(5).
    6.廖圣清.中国受众与新闻媒介[J].新闻大学,1997,(夏季).
    7.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J].新闻大学,2002,(秋季).
    8.祝建华.不同渠道__不同选择的竞争机制: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J].中国传媒报告,2004,(3):34-36
    9.李正东.试论中产阶层--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社会结构整合的动态探索[J].广东社会科学,2001,(2):12-14
    10.陈力丹.舆论监督中传媒的责任是“监”还是“督”?[J].现代传播,2008,(1):1-3.
    11.见水根.新闻娱乐化[J].电视研究,2003,(11):34-35.
    12.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15-17.
    13.杨玉华.对电视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J].声屏世界,2004,(8):12-13.
    14.陈力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民生新闻[J].新闻传播,2008,(1):34-37.
    15.嘉琳.台湾:尼尔森“数字神话”谋杀电视产业[J].青年记者,2006,(15).
    16.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J].新闻大学,2002,(秋季号).
    17.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9-35).
    18.赵晨.《珠江台经验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11).
    19.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从阿多诺到布迪厄的媒介批判理论》,《新闻与传播研究》[J].1998,(4).
    20.黄勇.三次突破与三化进程[J].http://www.people.com.cn
    21.陆扬.电视与大众文化[J]智维网
    22.孙正一,柳婷婷.2003中国新闻业回望(上)[J].人民网2003年12月30日
    23.王权.对电视媒介娱乐化现象的再思考[J].中华传媒学术网,2008年3月6日。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24.李希光.媒体商业化与新闻幻象化[J].人民网,传媒视线,2004年9月20日
    25.郭五林.电视广告的中产阶层倾向[J].传媒观察(http://www.chuanmei.net)2002-8-26
    26.林念生《论宣传: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为例》,[J].中华传媒学术网,2006年8月31日。
    27.陈龙.《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要件》[J].中华传媒学术网,2007年9月22日。
    28.戴远光.《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中的弱势》[J].传媒观察2003年12月30日。
    29.刘燕南《电视传播者眼中的收视率》[J].中华传媒学术网,2005年11月28日。
    30.季为民《收视率的市场含义与电视的文化追求》[J].中华传媒网,2005年8月23日。
    1.Danis MeQuail,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third edition,London:SAGE,1966)的第
    2.Jane Stokes <how to do media and culture studies>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3.Li Conghua,1998,Consumer Revolution,Singapore:Wiley,pp.2-7
    4.Rubin,A.(1994).Media uses and effects:A uses-and-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In J.Bryant,&Zillmann(Eds.),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pp.417-436),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nm Associates,Inc
    5.Katz,E.Blumler,J.G,& Gurevitch,m.1974,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individual.In J,G Blumler & E.Katz(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current perspective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pp.19-32).Beverly Hills,CA:Sage.
    6.Rubin,A.M,& Perse,E.M(1987).Audience activity and television news gratifications,communication research,14,58-84
    7. Gans, Herbert J. 1974. popular culture and culture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 New York
    
    8. Bernard Berelson,,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2),p 18
    
    9. Altschull, J, H. .Agents of power 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 New York: Longman,(1984).p.254
    
    10. Schramm, Wilbur and Porter, Willianm E., Men, Women, Messages,and Media: 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York: Hap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82
    
    11. Peters, J.D.,Simonson, P(200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American social thought:Key Texts,1919-1968. Rowman &Littlefield.
    
    12. John Dewey (1916) .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Co.
    
    13. Robert E Park (1922) . The Immigrant Press and Its Control. New York: Harper.
    
    14. Schramm, Wilbur (1997 ) . The Beginnings of Communication Study in America: A Personal Memoir. Sage Publications.
    
    15.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6. Giddens, A. (2001 [ 1986]) Sociology: 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7. Harvey, D. (1989a) The condition of modernity. Oxford, UK: Blackwell.
    
    18. Harvey, D. (1989b) 'From space to place and back again: Reflections on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In J. Bird et al. (Eds.) 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 global change (pp. 3-29). London: Routledge.
    
    19. Putnam, R.D., Leonardi, R. and Nanetti, R.Y.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21. Thompson, J.B. (1995) The media and modernity: 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22. Tomlinson, J. (1994) 'A phenomenology of globalisation? Giddens on global modernity',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2): 149-172.
    
    23. 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24. Waters, M. (1995) Glob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25. Defleur,Melvin and Ball—Rokeach,Sandra. (1989)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fifth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p. 3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