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情境:走近幼儿的伦理视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者利用儿童哲学对话法,在幼儿中建立伦理探究群体,围绕“朋友”、“听话”、“诚实”、“同情”、“谦让”、“偷与拿”等六个伦理主题展开49次伦理探究活动。并配合相应的深度访谈和行为观察,获取到幼儿置身其中的各类伦理情境和诸多伦理生活故事。
     在默会认识论的启发下,研究者采用境遇伦理学的分析方法,对幼儿遭遇的伦理探究情境做出相应的纵向和横向分析,着力呈现在变动的情境中幼儿对伦理问题的默会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东东在园挨打的现实生活事件做综合的情境分析,再次论证了关系情境及其情境中规则的清晰度对于幼儿伦理默会认识的影响。最后,在情境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学前期儿童在伦理情境中体验到的大量默会认识,试着走近幼儿伦理视界的源头。
     本研究在儿童伦理认识的研究思路上尝试两个方面的突破:
     首先,把情境从研究的“背景”置换为研究的“前景”。从境遇伦理学的“境遇决定实情”这一原则出发,研究者关注的不仅是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的明确伦理认识,更关注通过幼儿自己伦理行为呈现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默会认识,而这些通过行为来传达的默会认识,是存在于具体的伦理情境之中的。所以,儿童置身其中的具体伦理情境成为本研究的重心。即:儿童的一切伦理认识(明确的与默会的)都是在具体的情境分析之中逐步呈现出来的。
     其次,本研究对幼儿伦理认识的界定从能言传的“明确认识”扩展到不能言传、构成行动的“默会认识”,而且,从道德发展心理学的“分散性科学认识”扩展到和情境体验相关的“整体性哲学认识”。研究者认为,儿童对任何一个具体的伦理行为的判断和认识主要以默会的形式存在。即:当下的伦理行动是最主要的,而构成行动的不仅有对交往目的和交往对象的集中意识,更有对于自己身体、交往的外部线索和已有文化经验的诸多默会认识,这些认识往往难以言传,而且是整合在具体的情境体验之中的。
     基于默会认识论视野中的伦理情境分析(第三、四、五章),研究者提出关于幼儿伦理视界的基本观点有如下五点:
     (1)儿童通过社会交往生活和伦理探究来发展伦理认识。
     (2)儿童的伦理认识大多是难以言传的默会认识。故事和行动是幼儿的默会伦理认识的主要呈现形式。
     (3)儿童的伦理认识具有情境的变化性和体验的整体性。
     (4)伦理情境类型以及情境中规则的清晰度对幼儿的伦理认识有直接影响。
     (5)超越情境要以儿童和成人共同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共同的对死亡的恐惧体验可以发展出伦理化的同情与爱。即使是幼儿,也有一种超越情境的伦理认识,就是基于爱的敏感性而产生的对于弱者的同情。
     最后,研究者从情境分析的结论中走出,对伦理教育提出4点建议:
     1、成人需要主动去关注幼儿置身其中的伦理生活情境,只有理解情境,才能走入幼儿的伦理默会视界。
     2、对幼儿的伦理教育要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脱离情境的规范教育,逻辑上和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3、伦理教育的基础是关爱生命的教育,对于幼儿,对他身体感受的关爱和敏感则是关爱的第一步。
     4、哲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是通向伦理教育整体性的理想途径。
In this research, 49 ethical inquiries are made to explore children's ethical behavior in six aspects: friendship, obedience, honesty, compassionateness, self-effacement, mooch and take.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are also made to get materials of ethical situations in which children indwell.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ituation Ethics and Tacit Knowledge, the researcher analyzes the ethical inquiry situations on longitudinal and latitudinal dimension. A case study of a kindergarten boy Dongdong is made to demonstrate how ethical situations and their principles influence tacit knowledge of children.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also to approach the origin of tacit ethical knowledge of children in the preschool stage.
    This research consolidates five arguments:
    (1) Through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ethical inquiry ,children develop their knowledge about ethics.
    (2) Most of the children's ethical knowledge is tacit knowledge, which reveals itself in Children's stories and actions.
    (3) Children's ethical knowledge is holistic and changes with the situation.
    (4) The type of ethical situation and the clarity of its rules directly influence the children's ethical knowledge.
    (5) Transcending the situation i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on experience of children and adult.
    Some suggestions on ethical education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bove arguments:
    (1) Ethical situation is the key for adults to understand young children's ethical horizon.
    (2) Eth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concrete situations. Criterion education will work only in concrete situations.
    (3) The foundation of ethical education is education about life.
    (4) Philosophical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 are two ideal paths to the holistic ethical education.
引文
1 参见M.李普曼著,张爱琳、张爱维译(1997),《教室里的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第60~91页。
    2 上海二期课改的五方面的课程理念是: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根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整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见2002年《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征求意见稿)》简称《课程方案》,类似精神在2001年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有论述。
    3 哈罗德·格里门(Herald Grimen)著,刘立萍译(2005),“默会知识与社会科学理论”,参见杨国荣主编,《思想与文化》第5辑,第64~65页,华东师范大学思想与文化研究所
    4 陈卫平(2005),“现代哲学的默会认识论与传统儒家的理想人格论”,《探索与争鸣》2005年11月第12页
    5 约瑟夫·弗莱彻著,程立显译(1989),《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4页
    6 丘勤、袁云,“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见《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5期
    8 参见《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3、489、649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9 麦志强:“从‘五讲四美’到‘八荣八辱’——我国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道德教育研究》2006年1期,24~31页
    11 参见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发[2001]15号)第四部分“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第19条。
    12 2001年7月2日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的第三项“社会”。
    13 香港为幼儿园与小学规定了公民教育目标:(1)帮助儿童认识他们在学校、家庭及社区等社群中的职分:(2)使儿童对香港的生活方式有所了解,明白维持社会和谐的生活及确保香港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性;(3)引导儿童了解香港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及其与邻近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并启发他们关注香港、祖国及世界大事;(4)帮助儿童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有基本认识;(5)帮助儿童对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制等精神有基本的认识,并能在生活中体现出来:(6)培养儿童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技能,使他们有探究精神从而做出深思熟虑的判断,并学习如何有效地与人相处及沟通;(7)引导儿童认识公民权力和义务,关心社区事务,从而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8)帮助儿童认识接纳他人和尊重不同意见的重要性,并了解台作精神在群体生活中的价值:(9)教导儿童掌握公平合理的处事方法,并明了维系社群生活的基本原则。参见袁爱玲(1996),“香港幼儿公民教育述评”(上、下),《早期教育》1996年11、12期。
    14 Roger Bergman, Why Be Moral? A Conceptual Model fro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Human Development 2002;45:104-124
    15 皮亚杰(1932),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38页。
    16 皮亚杰(1932),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40页。
    17 L.科尔伯格著,郭本禹等译(2004),《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641页。
    18 错误信念任务的试验方法:向被试呈现两个洋娃娃,一个叫萨莉(她身边有个篮子),一个叫安娜(她身边有个盒子)。萨莉把小球放到篮子里,然后把一块布盖在该篮子上就离开了。当萨莉不在时,安娜把小球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到盒子里。过了一会儿萨莉回来了。这是问儿童:“萨莉会到哪里去找她的小球?”(参见俞国良、辛自强,2004,第188页)
    19 (美)马丁·L.霍夫曼(Martin L.Hoffman)著,杨韶刚,万明译(2003),《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与公正的内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82页
    23 波兰尼的《个体知识》的副标题是“走向后批判哲学”。在许苏(2006)的博士论文《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的第二章“默会认识论的后现代根源”中,从知识的情境性、意义的不确定性、标准的多元化等方面解释了默会认识论的后现代背景。但重点提出,不同于解构主义的对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性质的批判,默会认识论是一种“重构”的批判,即“探究知识所采用的方法,是把认识过程纺织道人类经验中的个人维度和社会维度的背景中”(许苏,2006,47页)。
    24 波兰尼的《个体知识》中引用了很多心理学认知研究的试验和案例,由此,刘仲林(2004)认为波兰尼的“意会知识”和科学研究中的格式塔心理学、皮亚杰儿童心理学、沃勒斯的创造心理学、脑科学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刘景钊(1999)将“意会认识”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内隐认知联系起来,他们都认为作为科学家出身的波兰尼提出“意会知识”是有着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基础的。只是研究进路不同,作为认识论的默会认识是哲学的研究方法,而认知科学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25 Situation ethics翻译为“境遇”,强调道德行为者的所处的道德决断的境况和遭遇。而在本研究中,为了和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话语沟通起来,采用了“情境”一词。前述的发展心理学中通常把situation翻译为情境,作为道德发展研究设计的条件。
    26 在《境遇伦理学》的开篇,弗莱彻就对三种方法做了介绍:“在道德决断时,实际上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路线或方法,即:(1)律法主义方法:(2)反律法主义方法,与前者相反的极端,即无律法的或无原则的方法:(3)境遇方法。这三种方法在西方道德史上都起到了各自的作用,其中律法主义是最为常见与久远的方法。参加《境遇伦理学》(程立显译,1989)第9页。
    27 六个命题如下:1, 爱是唯一的永恒的善;2,爱是唯一的规范;3,爱同公正是一回事;4,爱不是喜欢;5,爱证明手段之正当性:6,爱是当时当地作决定。参见《境遇伦理学》第44~122页。
    28 关于后现代文化的特征有很多说法,结合本研究目的,本文取冈尼拉·达尔伯格《超越早期教育质量:后现代视角》一书的描绘:后现代文化语境是在针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中逐步形成的,所以从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1.怀疑追求普遍性的“元叙事”或“宏大叙事”,代之以表现(个体)此时此地的知识的“细小叙事”;2.质疑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包括知识的客观性、合法性或有效性,认为知识和真理是权利关系的结果,所以知识实际上是“我们(个体之间)在努力理解我们的境遇时所创造的文本和社会建构的产物”;3.审视真理的现实性以及语言的可能性,认为不存在单一的真实,只有许多种不同视角(个体)的真实,于是建构取代了表征,语言不是用来复制或表达真实,而只是构建真实的一种工具。参见该书第二章。
    29 冈尼拉·达尔伯格等著,朱家雄等译:《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30 MALAGUZZI, L.(1993)For an education based on relationships, Young Children, 11/93,pp. 10.
    31 James Sully(1895/2000), "Ⅶ Raw Material of Morality", Studies of Childhood, London: Free Association Books, P.228~266
    35 表面看来,汉语的“朋友”、“友谊”和英语的friend,friendship很对应,但实际上,中国人交朋友重在感情上的交流,真诚的友谊应达到相互信任、荣辱与共。而西方的friend,是指有共同感受或喜爱、能在一起愉快地生活的人,friendship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伙伴关系,由此可见,英语的friend,friendship与汉语中的“朋友”、“友谊”在词汇内涵上是貌合神离的。参见中国英语教研网,“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网页:http://english.cersp.com/ketang/lilunshijian/200608/899_2.html.
    36 转引自王振宇(200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49页。
    39 Cheek JM, Buss AN. Shyness and sociability.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1, 41: 330-339。转引自刘薇、戴晓阳(2006),“害羞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2期,P200~202
    40 Davidson, P., Youniss, J. (1991). Which Comes First? Morality or Identity? In W.M. Kurtines, J.L. Gewirtz (Eds.), 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Development, Volume 1: Theory. Hillsdale: Erlbaum.
    41 Roger Bergman, Why Be Moral? A Conceptual Model fro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Human Development 2002; 45: 104-124
    42 Grimen. Harald, 1991, "Tacit Knowledge and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 Bergen: LOS-Center。转引自郁振华,“从表达问题看默会认识”,《哲学研究》2003年第5期,P52
    43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张珠江等译(2001),《社会性动物》,北京:新华出版社。根据《the Social Animal》1999年最新的第8版英文版翻译,英文第1版是1972年,后几版分别于t976、1980、1984、 1988、1992、1995出版。
    44 国际儿童哲学促进中心IAPC(2002,未公开出版),IAPCCriterion 9'We Think About Our Own Thinking and Imagination', Thinking Trees and Laughing Cats, P128.
    4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50 王振宇(200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55 参见[美]恩斯特·贝克尔,林和生译(2000),《拒斥死亡》,华夏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2页对儿童恶意行为的描述,儿童很早就通过有意拉屎便尿,故意弄脏衣物的方式对人为符号法则进行反抗。
    56 [美]恩斯特·贝克尔著,林和生译,《拒斥死亡》,华夏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2页。
    57 [美]恩斯特·贝克尔著,林和生译,《拒斥死亡》,华夏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第21页。
    58 [美]恩斯特·贝克尔著,林和生译,《拒斥死亡》,华夏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0页。
    59 姜义华主编,胡适著,《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中华书局2001年4月第1版,第416页。
    60 弗洛伊德的思想变化为上面的观点提供了论证。他发现,儿童对母亲的态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从一开始对母亲的以来,到后来试图摆脱母亲,发展到父亲崇拜,乃至社会崇拜,这一过程标志着儿童有一种对纯粹精神性情绪的心理需求,而决定这一需求的,不是爱欲,而是死欲。
    61 [美]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林和生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11月版,154页。或参看[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后期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05页
    62 这里所讲的社会化过程与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的社会化过程的定义不同。发展心理学定义的社会化是从儿童明确表达出来的心理现象出发,“所谓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王振宇(1992),《儿童社会化与教育》第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而本研究的定义从未以明确语言形式表达的、构成行为过程的丰富的默会认识层面出发。
    63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1986),《弗洛伊德后期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12页
    64 [法]拉康著,褚孝泉译(2001),《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月第1版,第90页。
    65 [法]拉康著,褚孝泉译(2001),《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月第1版,第90页。
    66 在这里,我们刻意把基于自然联系的社会关系从这个“社会关系”中排除出来,其目的就在于强调社会自身的观念属性。
    67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1986),《弗洛伊德后期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12页
    68 破坏性行为也可能是自觉的,而这则是发生在儿童对自身孤独状态的发现之后,因为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这种被对象化的孤独也恰是成为主体,必须担当的后果。
    69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2001),《弗洛伊德后期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17页,也可以参看[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社会性动物》新华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272页。
    ■ M.Lipman著,张爱琳、张爱维译(1997):《教室里的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
    ■ 马修斯(Gareth B.Mattews)著,陈国容译(1989):《哲学与儿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G..B.马修斯(Gareth B.Matthews)著,王灵康译(1998),《童年哲学》, 台北: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
    ■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1986),《弗洛伊德后期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版
    ■ [俄]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著,李维译(1997),《思维与语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法]拉康著,褚孝泉译(2001),《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月第1版
    ■ [美]A.麦金太尔著,龚群、戴扬毅等译(1995),《德性之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L.科尔伯格著,郭本禹等译(2004),《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张珠江等译(2001),《社会性动物》,北京:新华出版社。根据《the Social Animal》1999年最新的第8版英文 版翻译,英文第1版是1972年,后几版分别于1976、1980、1984、1988、1992、1995出版。
    ■ [美]恩斯特·贝克尔著,林和生译(2000),《拒斥死亡》,华夏出版社
    ■ [美]冈尼拉·达尔伯格等著,朱家雄等译(2006):《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后现代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吉利根著,肖巍译(1999),《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拉瑞·P.纳希著,钟光夫等译(2003),《道德领域中的教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美]马丁·L.霍夫曼(Martin L.Hoffman)著,杨韶刚,万明译(2003),《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与公正的内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美]唐纳德·里德著,姚莉等译(2003),《追随科尔伯格——自由和民主团体的实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美]约翰·马丁·里奇,约瑟佛·L.戴维提斯著,姜飞月译(2003),《道德发展的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美] 约瑟夫·弗莱彻著,程立显译(1989),《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陆有铨译(1984),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
    ■ [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1980),《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 [英]波兰尼(M.Polanyi)著,许泽民译(2000),《个人知识》,贵州人民出版社
    ■ [英] 齐格蒙·鲍曼(Zygmunt Bauman)著,郇建立,李静韬译(2002),《后现代性及其缺憾》,上海:学林出版社
    ■ [英]齐格蒙·鲍曼(Zygmunt Bauman)著;郁建兴等译(2002),《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上海:学林出版社
    ■ [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著];张成岗译(2003),《后现代伦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Rheta DeVries & Betty Zan著,李文正译(2001),《美德教室与美德孩子:在幼儿教育中创造建构论的社会道德情境》,台湾: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陈会昌(2004),《道德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崔宜明、王正平、郁振华、陈卫平等(1995),《中国传统哲学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丁锦宏(2003),品格教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 杜威(1981),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杜维明著,郭齐勇、郑文龙编(2002),《杜维明文集》第5卷,武汉出版社
    ■ 郭本禹(1999),《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译(1994),《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重庆:重庆出版社
    ■ 胡塞尔著,倪梁康选编(1997),《胡塞尔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 胡塞尔著,张庆熊译(1988),《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胡适著,姜义华主编(2001),《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中华书局2001年4月第1版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200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 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 李丹(2002),《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李丹(2002),《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李维(2004),《童年事件——儿童心理社会发展最新报告》,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 李幼穗(2004),《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晓东(1999),《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卢乐珍(1999),《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
    ■ 鲁迅(1981),《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
    ■ 马克斯·范梅南(200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义蕴》,教育科学出版社
    ■ 尼尔·波兹曼(2004):《童年的消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倪梁康(1994),《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陶行知(1991),《陶行知全集》(第1、2卷),四川教育出版社
    ■ 陶行知(1988).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王振宇(1992),《儿童社会化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王振宇(2000),《儿童心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王振宇(2000),《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振宇(200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叶敬忠,詹姆斯·莫瑞主编(2005),《关注留守儿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国良、辛自强(2004),《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2001),《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詹栋梁(2005),《儿童哲学》,广东教育出版社:
    ■ 张文新(2000),《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周宗奎(2002),《儿童的社会技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朱小曼(2000),《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朱小曼(2002),《道德教育论丛》(第2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清)李毓秀原著,王明泉编著(2000),《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弟子规简说》,武汉大方文教(未公开发行)
    ■ [英]M.波兰尼,刘仲林、李本正译(1984):《人类的意会知识》著,《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4年第3期,第111页
    ■ 蔡桂如,刘春林(2006),“试论儿童哲学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科教文汇》 2006年9月上半月刊,第37页
    ■ 蔡铮云(2006),“情境伦理、现象学心理学与质性研究”,《哲学与文化》2006年第2期,P51~65页
    ■ 陈昌凯、徐琴美(2003),“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1期,第5~8页
    ■ 陈国威、陈小梅(2005),“学童欺凌——心理剖析”,《香港教师中心学报》2005年第4卷,P141~149页
    ■ 陈会昌、夏美萍(2006),“近50年来关于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4期,P119~123页
    ■ 陈卫平(2005),“现代哲学的默会认识论与传统儒家的理想人格论”,《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11期第12~13页
    ■ 邓鹏(1999),“把哲学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12期
    ■ 丁锦宏(2003),“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1期,第1~4页
    ■ 方富熹,方格,凯勒.M(1994),“对友谊关系社会认知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心理学报》,1994,26(1):44~50;
    ■ 方富熹,方格,凯勒.M(2002),“东西方儿童对友谊关系中的道德推理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心理学报》, 2002,34(1):67~73
    ■ 方卫平(2004),《儿童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方展画、吴岩(2005),“李普曼以对话为核心的儿童哲学课程及其启示”,《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第70~76页
    ■ 冯建军(2002),“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2002,(5).
    ■ 高得胜(2006),“用‘生活德育’引领儿童的成长”,《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9月
    ■ 古秀蓉(2006),“故事——儿童伦理思维研究的工具”,《学前教育》2006年第6期
    ■ 何亚云,冯江平,“道德理论的新进展——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默会”,《心理科学》2004,27(5):1190~1191
    ■ 黄彬,魏桂军(2006),“儿童哲学教育中国化进程的思考”,《科教文汇》2006年9月上半月刊,第35~36页
    ■ 李丹(2001),“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1年第2期, 第202~204页
    ■ 李丹、程赞(2006),“学前儿童在家在园亲社会行为的比较观察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23~27页
    ■ 李萍、钟明华(2002):“公民教育—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型”,《教育研究》2002
    ■ 李双进(2002),“关于‘境遇伦理学’的若干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34~36页
    ■ 刘景钊(1999),“内隐认知与意会知识的深层机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6期,第11~15页
    ■ 刘薇、戴晓阳(2006),“害羞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2期,P200~202
    ■ 刘晓东(2005),“儿童读经能否读出道德中国”,《中国教师》2005年第6期, 第12~15页
    ■ 刘晓东(2005),“反思儿童生活中的‘规矩”’,《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第2005年第3期,第33~34页
    ■ 刘晓东(2005),“论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80~86页
    ■ 刘晓东(2005),“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28~35页
    ■ 刘晓东(2006),“从学习取向到成长取向: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方向”,《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6~20页
    ■ 刘晓东(2006),“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与郭齐家先生商榷”,《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74~79页
    ■ 刘鑫渺(2004):“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公民教育”,《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 刘仲林(1983),“认识论的新课题——意会知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第18页
    ■ 刘仲林(1984),“波兰尼及其个体知识”,《现代外国哲学》(第5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 刘仲林(2004),“波兰尼‘意会知识’的脑科学背景”,《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5期,第20~25页
    ■ 刘仲林(2004),“波兰尼‘意会知识’结构及其心理学基础”,《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67~71页
    ■ 年第10期
    ■ 庞丽娟、陈琴、姜勇(2006),“幼儿社会行为各维度的内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3期,第65~69页
    ■ 庞丽娟、陈琴、姜勇、叶子等(2001),“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第1期,第24~30页
    ■ 沈嘉祺(2006),“情境与道德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6期第29~32页
    ■ 石中英(2001),“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6月,第36~46页
    ■ 王海梅、陈会昌、张光珍(2005),“4~6岁儿童对‘偶得物品’与‘拥有物品’的分享行为”,《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3期,第37~43页
    ■ 王凌、曹能秀(2003),“从‘儿童哲学’到‘探究群体”’,《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 王文静(2002),“儿童哲学课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45~48页
    ■ 王晓艳、陈会昌(2003),“5~6岁儿童公平分配玩具行为的心理机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1期,第9~13页
    ■ 王雄,朱正标(2005):“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2005年中国大陆公民教育现状概述”,《2005年中国教育蓝皮书》,苏州: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
    ■ 威廉姆·柔赖著,蒋洪池、林国治译(2005),“儿童道德价值的生成”,《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P54~56页
    ■ 徐湘荷(2005),“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计划”,《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1期,第53~55页
    ■ 杨莉萍(2004),“后现代社会建构论对主客思维的超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期第27~31页
    ■ 杨莉萍、叶浩生(2003),“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初探”,《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99~103页
    ■ 杨丽珠(2004),“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
    ■ 杨韶刚(2002),“品格教育:一种新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取向”,《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5期第22~25页
    ■ 杨韶刚(2004),“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参加《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 杨英、郭永玉(2005),“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对话”,《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13(3):379~384
    ■ 郁振华(2001),“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8期第5~11页
    ■ 郁振华(2003),“从表达问题看默会知识”,《哲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51~57页
    ■ 郁振华(2006),“默会认识论视野中的‘在世’观念”,《学术月刊》2006年7月第53~60页
    ■ 袁爱玲(1996),“香港幼儿公民教育述评”(上、下),《学前教育》1996年11、12期
    ■ 曾志浩(2006),“论后现代伦理的价值取向”,《社科纵横》2006年第2期, 第114页
    ■ 张可、张日昇(2004),“对儿童侵犯行为的干预研究述要”,《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1~63页
    ■ 张之沧(2001),“‘后现代’道德”,《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第42~48页
    ■ 章敬平:《新公民教育:续写70年前的历史》,《南风窗》2005年9月刊
    ■ 赵章留、寇或(2006),“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1期,第117~121页
    ■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发[2001]15号),2001年9月20日。
    Ann Margaret Sharp & Ronald F. Reed (1992) , Studies in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BAUMAN. Z. (1993), Postmodern Ethics, Oxford: Blackwell
    
    Blasi, A. (1990). Kohlberg' s Theory and Moral Motiv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47, 51-57.
    
    David A. White (2001) , philosophy for kids, Prufrock Press;
    
    David Kennedy (1999), Philosophy for Chidre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y, Metaphilosophy, 1999, (4)
    
    Davidson, P., Youniss, J. (1991). Which Comes First? Morality or Identity? In W. M. Kurtines , J.L. Gewirtz (Eds.), 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Development, Volume 1: Theory. Hillsdale: Erlbaum.
    
    Gareth B. Mattews (1984) :Dialogues with Children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areth B. Mattews ( 1994 ) :The philosophy of Childhoo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areth B. Matthews(1988), Philosophy as R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Childhood, In: Canadian Children, Fall/Automne, Vol. 13, No. 2, 1988, P64
    
    Hoffman M L.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in moral internalization. In Higgins, Ruble, Hartup. 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3. 236-274
    
    Hoffman. M. L. (2000). 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Caring and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mes Sully (1895/2000), Studies of Childhood, London:Free Association Books
    
    Jannie M. Demanuele, Evaluation of the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Program:A Novel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 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Jonathan Haidt .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 , 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 . Psychological Review , 2001 , 108 :814 - 834
    
    Joseph F. Fletcher(1966/1997), Situation Ethics: The New Moralit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Rev Ed edition (July 1997)
    Kagan J. (1984),The Nature of the Child.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Laruance. J. Solitter & Ann M. Sharp (1995), Teaching for Better Thinking:The Classroom Community of Inquiry, The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 Research Led, Victoria, Australia
    
    Lawrence Kohlberg(1968), The Child as A Moral Philosopher, In:Psychology Today Magzine, September 1968, P25-30
    
    Leon M(1984). Rules mothers and sons use to integrate intent and damage information in there moral judgment. Child Development, 1984(55):2106-2113
    
    Lushyn, Pavel (2001), A few psychological projections into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Analytical Teaching, 22, (1): 39-44.
    
    MALAGUZZI, L. (1993), For an education based on relationships, Young Children, 11/93
    
    Mary Beth Klee (2000) , Core Virtues, the Link Institue liscensed by Crossroad Academy;
    
    Matthew Lipman (1996), Natasha :Vygotskian dialogues,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Matthew. Lipman (1991), Thinking in Educ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tthew. Lipman (1994), Moral education, higher-order thinking and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Special Edition, Vol.
    
    Michael Polanyi (1958), Study of Ma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Chicago
    
    Michael Polanyi(1958/1962/1998),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London:Rout ledge & Kegan Paul Ltd
    
    Michael Polanyi ( 1966/1983 ) , the Tacit Demension[M]. Peter Smith, Gloucester , Mass
    
    Michael Polanyi(1969). Knowing and Be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Chicago.
    
    Michael Polanyi(1975). Mean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Nancy Eisenberg , Paul Henry Mussen (1989),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Cambridge Studies in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ddings (2002), Education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ucci I P, Smetana J G(1996). Mother' s concepts of young children' s areas of personal freedom
    
     Piaget. J, (1932/1997) ,The Moral Judgement of the Child. London:Free Press;
    
     Rest J. R (1986), Moral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Reseach and Theory. New York:Praeger
    
     Rheta DeVries & Betty S. Zan(1994), Moral Classrooms, Moral Children:Createing a constructivist atmosphere in early education , New York, Teacher Collefe Press;
    
     Rheta DeVries & Kohlberg. L(1987/1990), Constructivist early education, Overview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Roger Bergman ( 2002 ) , Why Be Moral? A Conceptual Model fro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Human Development 2002;45:104-124
    
     Ronald F. Reed & Tony W.Johnson (1999), Friendship and Moral Education, Peter Lang;
    
     Selman, R. L, (1980) .The growt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analyses, New Your: Academic Press Inc.
    
     Siegal M, Peterson C C(1998). Preschooler's understanding of lies and innocent and negligent mistakes. Development Psychology,1998(34):332-341
    
     Smetana J G, Schlagman N, Adams P W (1993) . Preschool Children's judgements about hypothetical and actual transgressions. Child Development , 1993(64): 202—214
    
     Susan Schaeffer Macaulay (1984) , For the Children' s Sake, Crossway Books;
    
     Tisak M S, Tisak J (1990) .Children' s conceptio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friendship, and sibling relation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1990(36):347-368
    
     Turiel, E. (1983).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knowledge: Morality and convent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alk L J, Taylor J H (1991).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reasoning. Child Development, 1991 (62): 264~283
    ■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cme.org.cn/jj.asp
    ■ 蔡子瑜(2000),《故事讨论对幼儿道德推理的影响之研究—以“分享”的故事主题为例》,台湾: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 陈娟娟(1996),《道德题材儿童读物分析研究》,台湾: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 冯建军:“道德的生命性与,主命化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研究》2006年3期, 2~12页
    ■ 古秀蓉(2000),《批判与重铸——论鲁迅的立人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论文(未发表)
    ■ 洪尧群(2000),《故事讲述与讨论对幼儿助人意愿与利社会道德推理之影响》,台湾: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 黄美智(1997),《儿童文学创作与儿童道德意识—以“分享”为主题的社会学诠释》,台湾: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 金晓梅(2004),《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学位论文库
    ■ 李白鹤(2005),《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万方数据系统学位论文库
    ■ 林学君(1996),《幼儿图画书中利社会行为之内容分析》,台湾: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 刘苓莉(1997),《儿童对童话中“友谊概念”之诠释》一以《青蛙和蟾蜍》为例,台湾: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 刘剑丰(2005),“尊重:一个后现代社会的伦理态度”,台湾高雄:2005年人文价值与生命关怀通识课程时间研讨会,树德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未发表)
    ■ 刘素卿(2005),《幼儿对童话故事的道德理解之研究—以经典童话故事讨论为例》,台湾: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 麦志强:“从‘五讲四美’到‘八荣八辱’——我国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道德教育研究》2006年1期,24~31页
    ■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http://www.nsddvs.cn/电子期刊:《道德教育研究》2005~2006年
    ■ 潘小慧(2003),“‘儿童哲学与伦理教育’之理论与实践——以《偷拿》一文为例的伦理思考”,辅仁大学哲学系建系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 庞建萍(2006),《幼儿交往策略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未发表)
    ■ 檀传宝:“变化了的童年与积极变革的德育”,《道德教育研究》2006年3期, 68~71页
    ■ 许苏(2006),《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万方数据系统学位论文库
    ■ 杨淑雅(2005),《幼儿品格教育课程实施之研究~以一所幼儿园为例》,台湾: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 张静文(1997),《幼儿园教室中讨论之分析研究》,台湾: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id=086NTNU0261017
    ■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2.zzu.edu.cn/gmjy/zyhindex.asp
    70 皮亚杰(1932),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38页。
    82 科尔伯格著,郭本禹等译(2004),《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3 陈会昌(2004),《道德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第271页
    84 王振宇(200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们教育出版社,第249页;俞国良、辛自强(3004),第172页
    85 俞国良、辛自强(2004),第179~180页
    86 同上,第188页。
    87 在探究试验时,中二班两个小组、大二班两个小组分别由带班老师主持一次(研究者充当参与者),研究者主持一次(带班老师充当参与者)。从而也呈现探究情境的不同特征。研究助手D一直做参与者,因为考虑到摄像机位置较远,很难获取真确的声音,所以D同时负责近距离录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