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村劳动力乡城之间的转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趋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由此出现了农民工群体。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时间的推移,其子女问题也就成为一种规律性的伴生现象。根据第五次入口普查的数据估算,2000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为1410万人。到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规模进一步增加到1834万人。5年间,流动儿童增长了424万人,增长30%。200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中指出中国至少有1981万余名流动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0年,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可见,我国农民工子女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2011年温家宝总理将“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增强了对农民工子女的重视。
     我国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壮大起来,其生活、教育、医疗、福利等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几大难题。农民工子女主要分为留守子女与随迁子女两大部分。留守子女大多由单亲抚养、隔代抚养、亲友代管或自我管理,长期与父母分离。亲情的缺失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弱化,无法满足留守子女在情感、沟通、交流等方面的需要,容易出现心理偏差与越轨行为。随迁子女虽能与父母共同生活,但面对频繁的流转、陌生的生存环境以及城市社会的排斥与歧视,其适应性与融入能力受到打击与挫败,受教育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在生活融入、文化融入与社会融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贡献者与牺牲者,其子女理应成为城市化建设的获益者。而我国目前对农民工子女的社会保护与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并不到位,城市内部依然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社会阶层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民工及其子女作为城市中的新增群体,不同程度上遭受到经济地位的歧视、文化观念上的偏见、合法权益的缺失、自我认同上的误区、身份上的排斥。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严重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发育和社会交往。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无论是对于解决农民工系列问题,还是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各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问题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比较,介绍了本文所用数据与研究路径,指出了全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针对当前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梳理。
     第二章,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评估指标。本章主要对心理健康、社会融入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从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三方面进行了基础理论的阐述,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本文所用的评估指标与测量标准,运用量化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增强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第三章,武汉市三类儿童基本状况描述。本章主要对城镇普通儿童、农民工留守子女、随迁子女的家庭、学校基本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融入状况进行了描述比较,发现三类儿童心理障碍检出率明显不同。
     第四章,三类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经验分析。本章基于调研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三类儿童之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进行经验验证,并寻找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法,以心理健康的几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社会融入因子为自变量,得出儿童年龄、健康状况、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关系、受欺负、同学关系等是造成三类儿童之间差距的重要因素。
     第五章,武汉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发展规划。本章根据研究结论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据科学的指导思想,从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出发,提出促进武汉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的发展规划,并提出针对具体领域的策略措施,制定分阶段的实施方案,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状况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以家庭、学校、社区为单位,政府统筹、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解决机制,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重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普通儿童的认同、交往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The labor transfer between the rural areas and cities was a phenomenon produced by conforming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construction tendency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from which appeared the peasant-worker group. With their time-lapse of going to town to work, the problem of their children has also been a regular attendant phenomenon. In2006, the report of world children's situation UNICEF(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 pointed out that in China there were at least19.81million migrant children (UNICEF); in2010, ACWF(All China Wome's Federation) subject research group pointed out that in our country there existed about50million leftover children. It is thus clear that the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 in our country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huge group. In2011the premier Wen Jiabao has made the following task be written into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that is "continuing to solve well the problem of receiving the obligation education in the children of the poverty-stricken city families and peasant workers so that all the children can afford to go to school and can learn very well" which further strengthens the attention to the peasant-workers'children.
     With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 the special group, has expanded gradually. Their life, education, medical treatment, welfare and so on have become a few big difficult problems in today's society. The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leftover children and accompany-migrated children. Leftover children are mostly raised or looked after by a single parent, skipped generation or relatives and friends or by themselves. For a long time they separate with their parents and the lack of family love makes the function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weaken functions so that the need of the leftover children are incapable to meet in emotion and communication, which easily results in the psychological deviation and deviant behavior. Although the accompany-migrated children can live together with their parents, their flexibility and ability to blend in new community are hit and frustrated facing frequent flow, strang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xclusion 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city society. Besides, their education problem can not be solved for a long time and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obstacles in their life, social, and cultural inclusion.
     Peasant workers are the contributors of urban construction, so their children should obtain benefits from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However, nowadays the implement of social protection and various policy measures on the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 is not in place in our country; in the inside city there still exists the huge gap of wealth, and the social stratum polariza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Peasant workers and their children are the new group in the city; inordinately they are subjected to the economic discrimination, the cultural prejudice, the loss of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self-identity misconceptions, and the status rejection. Therefore,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the leftover children are not good, and the emotional problems such a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ffect seriously their normal growth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n this occasion how to better promot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social inclusion of peasant workers' children appears especially important and urgent, whether from the point of solving the series of problems about peasant workers, or co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ealizing the social justice,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is arranged as following in this paper:
     Chapter Ⅰ: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problem presentation, the research aim and meaning. Besid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stud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evant scholars, introduces the data and research path of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innovation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 full text, and does up the present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inclusion of peasant workers' children.
     Chapter Ⅱ:the definiti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dex evaluation. This chapter mainly defines the concept of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inclusion, and gives the basic theory of exposition from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behavior three aspects, thus lay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ull tex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measurement standards with circumstance and uses the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results, enhanc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cientific nature.
     Chapter Ⅲ:basic condition and description of three kind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Wuhan city. This chapter mainly describes and compares the family background, school basic status,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inclusion of ordinary children, leftover children and accompany-migrated children, finding that the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 take up a larger percentage among students in Wuhan, and that there are certain gaps among these three kind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gender, age, census register distribution,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the psychological obstacles in and out rate is also obviously different.
     Chapter Ⅳ:the experience analysis of three kind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 This chapter find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ence verification of the three kind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 and discovers related factor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and using the econometrical method of analysis. It also lists the influence factors for the gap among these three kind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uch as age, health, parents'education level, family relationship, being humiliate classmates'relationship etc., through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several dimensions to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inclusion being the dependent variable.
     Chapter V:the development planning about th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peasant workers'children in Wuhan city. This chapter baces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national policies and the scientific guiding ideology, proceedign from the general target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planning about th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peasant workers'children in Wuhan city, and the strategy and measures according to specific fields, then makes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s by stages, takes the social inclus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peasant workers'children as a priority, forms a solving mechanism with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as a whole unit and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social organization in broad participation, to promote the social inclusion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reconstruct the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system between migrant children and city ordinar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inally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引文
①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载《心理科学》2007年第6期,第1426页。
    ②儿童中的特殊群体:人民网﹥﹥中国妇联新闻http://acwf.people.com.cn/GB/11697802.html,2010-5-26.
    ① Park, Robert,(1928),"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7, No.7, p33.
    ②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载《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第18页。
    ①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http://baike.baidu.com/view/2721798.htm,2009-08-13。
    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010907/3000665.shtml,2001-5-29。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666289.htm,2010-12-29。
    ④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载《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第60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华社:http://www.gov.cn/flfg/2006-06/30/content_323302.htm,2006-6-30。
    ①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8页。
    ②孙颖心:《老年心理护理与康复咨询》,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①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9页。
    ② Goldseheider. G, (1983), Urban Migrants in Developing Nations, Westview Press, p34。
    ③朱力等著:《中外移民的城市适应》,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页。
    ④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载《理论视野》2008年第1期,第47页。
    ⑤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载《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第19页。
    ⑥ Park, Robert,1928,"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7, No.7, p33。
    ⑦ Park. R. E,1921, and E. W. 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59。
    ⑧ Park. R. E,1921, and E. W. 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142。
    ⑨Portes, Alejandro, Robert Nash Parker,and Josea Cobas,1980," Assimilation or Consciousness: Perceptions of U. S. Society Among Recent Latin American Immigrant to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Forces, Vol.59, No1, p210。
    ⑩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商务印书馆1995版,第91页。
    ①社会整合:http://baike.baidu.com/view/183643.htm,2010-05-24。
    ②奚从清:《现代社会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页。
    ③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载《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4期,第69页。
    ④龙冠海:《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社会学第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3版,第112页。
    ⑤John W, Berry,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46, No.l, pp:32。
    ⑥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的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版,第248页。
    ①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20页。
    ①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载《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第90页。
    ②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第83页。
    ③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第87页。
    ④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117页。
    ⑤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载《人口与发展》2008第1期,第3-23页。
    ⑥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载《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第17页。
    ⑦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载《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第23页。
    ①嗄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载《理论视野》2008年第2期,第47页。
    ②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载《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66期,第87页。
    ③Michael Fix., Wendy Zimmermann and Jeffrey S. Passel, (2001),The Integration of Immigrant Fami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ttp://www.urban.org/publieations/410227.html,2011-08-01。
    ①Martion Papillon,2002, Immigration, Diversity and Social Inclusion in Canada's Cities, 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 Inc.
    ②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门的社会融合:文献评述》,载《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第89页。
    ③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评述》,载《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第90页。
    ④李强:《户籍分层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第18页。
    ⑤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载《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第49页。
    ⑥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载《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67页。
    ① Portes, Alejandro,1990, Social Capital:The Origins and Application in Modem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y, Vol.1, No.24, pp:193-211。
    ②赵延东、于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载《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第9页。
    ③彭庆恩:《关系资本与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53-63页。
    ④ Josine Junger-Tas,2001, "Ethnic Minorities,Social Integration and Crime", 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 9, pp:5-29。
    ⑤ Robert Wuthnow and Conrad Hackett,2003,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Practitioners of Non—Western Religionsbl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Vol.42, No.4, pp:651-667。
    ⑥周敏、林闽钢:《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的转型》,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44页。
    ⑦李晓静、姜山、任秀杰:《女性流动人口经济地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载《农村经济与利.技》2009年第8期,第65页。
    ①陈卫、郭琳、车士义:《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北京微观数据的考察》,载《学海》2010年第1期,第112页。
    ②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2002年第4期,第8页。
    ③曾旭晖:《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研究: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工为个案》,载《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第37页。
    ④卢国显:《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与政策取向:一个个案研究》,载《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5页。
    ⑤张立忠:《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及其对策》,载《南方农村》2007年第1期,第44页。
    ⑥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载《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第69页。
    ⑦王毅杰、史晓浩:《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理论与现实》,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99页。
    ①李思霓:《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过程中的归隐风格与挫折应对》,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第14页。
    ①张立忠:《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及其对策》,载《南方农村》2007年第1期,第46页。
    ②卢国显:《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与政策取向:一个个案研究》,载《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5页。
    ③熊少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66页。
    ④刘成斌、吴新慧;《流动好?留守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第9页。
    ⑤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人状况——社会排斥视角的研究》,载《社会》2004年第9期,第10-12页。
    ⑥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人状况——社会排斥视角的研究》,载《社会》2004年第9期,第10-12页。
    ⑦徐丽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融入研究》,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第198页。
    ①杨娜:《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S1期,第12-13页。
    ②徐玲、白文飞:《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发展困境》,载《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第51页。
    ③徐玲、白文飞:《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发展困境》,载《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第51-52页。
    ④左光霞、冯帮:《社会排斥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载《现代教育科学》2009第3期,第6页。
    ⑤冯帮:《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载《教育与经济》2011年第1期,第16-18页。
    ①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人状况——社会排斥视角的研究》,载《社会》2004年第9期,第10-12页。
    ②吴新慧、刘成斌:《接纳?排斥?—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社会空间》,载《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第13-14页。
    ③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载《心理科学》2007年第5期,第1199-1201页。
    ④(美)戴维·波诺普著、李强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①肖富群:《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的实证研究》,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49-55页
    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http://www.hicc.cn/depArticle.asp?depid=8&articleid=4071,2009-11-25。
    ①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载《东南学术》2001年第4期,第481页。
    ②金河岩:《学校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③李媛:《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④郭念峰:《临床心理学》,中科院心理所函授大学印刷1986年版,第23页。
    ⑤李嫒:《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张林.心理学家许又新心理健康三个标准:http://xl.hebyouai.com/a/jibingyufang/20110117/344.html, 2011-01-17.
    ②江光荣、柳珺珺等:《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载《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第2期,第586-591页。
    ③张庆林、赵玉芳《心理发展与教育》,重庆出版社2006版,第160-162页。
    ④易小文、陈杰:《教育心理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250页。
    ⑤张银玲:《护理心理学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第59-61页。
    ⑥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①桑标编:《应用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77页。
    ②国务院妇儿童工作委员办公室:《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与儿童发展》,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③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④史献平:《幼儿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
    ⑤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⑥史献平:《幼儿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
    ⑦史献平:《幼儿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179页。
    ⑧李雪荣:《现代儿童精神医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2页。
    ⑨苏林雁、高雪屏等:《小学生焦虑抑郁共存的现状调整》,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第1期,第33页。
    ①国务院妇儿童工作委员办公室:《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与儿童发展》,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②国务院妇儿童工作委员办公室:《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与儿童发展》,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③国务院妇儿童工作委员办公室:《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与儿童发展》,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④史献平:《幼儿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页。
    ⑤李小平:《新编基础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
    ⑥李越、霍涌泉:《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255页。
    ①张朝、李天思、孙宏伟:《心理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4-316页。
    ②何绍纯、王旭飞:《中学生心理辅导指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9页。
    ③王撬撬、王东:《心理学:解读心灵的秘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77-81页。
    ④刘萍:《新编心理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249-252页。
    ⑤何绍纯、王旭飞:《中学生心理辅导指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页。
    ⑥刘萍:《新编心理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249-252页。
    ⑦何绍纯、王旭飞:《中学生心理辅导指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页。
    ⑧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
    ⑨何绍纯、王旭飞:《中学生心理辅导指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3页。
    ⑩王撬撬、王东:《心理学:解读心灵的秘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75-77页。
    ①邱培媛、杨洋等:《国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研究进展及启示(综述)》,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1期,第64页。
    ② Odegaard O,1932,"Emigration and Insanity", Acta Psychiatr Neurol Suppl, No.4, pp:194-206。
    ③ Kimura S, Mikolashek P, Kirk S,1975, "Madness in Paradise: Psychiatric Crisis among Newcomers in Honolulu", Hawaii Med J,1975, pp:275-278。
    ④ Murry J, Williams P.,1986, Self-reported Illness and General Practice Consultations in Asian Born and British Born Residents of West London, Soc Psychiatry, pp:136-145.
    ⑤ Malzberg B.1967, Internal Migration and Mental Disease Among the White Population of New York State, Int J Soc Psychiatry, Vol.13, No.3, pp:184-191。
    ⑥ Hutchinson G, Taike N, Bhugra D, et al,1997, Increased Rates of Psychosis Among Caribean in Britian Is Not Due to An Exess of Pregacy And Birth Complications, Br Psychiary, Vol.171, No.4, pp:145-147。
    ⑦刘越、黄慧娟等:《流动妇女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载《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第5期,第514页。
    ①邱培媛、杨洋等:《国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研究进展及启示(综述)》,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1期,第65页。
    ②刘越、林朝镇等:《流动人口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载《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第4期,第423页。
    ③姜良美、郭继志、庄立辉等:《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关系》,载《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第3期,第257--258。
    ④胡荣、陈斯诗:《社会资本、城市融入与农民工的精神健康》,载《中国社会学年会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社会政策研究论文集》2011年,第60页。
    ⑤和秀涓:《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生态学的视角》,载《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1期,第25页。
    ⑥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6期,第6页。
    ①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128页。
    ②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71页。
    ③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128页。
    ④刘霞、赵景欣、中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6期.第7-8页。
    ⑤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与超越》,载《教育理论与现实》2008年第26期,第5页。
    ⑥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载《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1期,第48页。
    ⑦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载《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1期,第52页。
    ⑧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载《扬州大学》2006年第1期,第8页。
    ⑨钟爱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训练的研究》,苏州大学2004年,第2页。
    ①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9期,第37-41页。
    ②佘凌:缺失与弥补—关于家庭功能弱化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载《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9期,第30-36页。
    ③和秀涓:《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生态学的视角》,载《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25-28页。
    ④佘凌:《缺失与弥补—关于家庭功能弱化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载《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9)期,第30-36页。
    ⑤和秀涓:《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生态学的视角》,载《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25-28页。
    ⑥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载《扬州大学》2006年第1期,第43页。
    ①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载《扬州大学》2006年第1期,第72页。
    ②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载《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1期,第48-54页。
    ③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第84-85页。
    ④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第84-85页。
    ①张海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争鸣综述及其进一步的思辨》,载《心理学探新》2001年第3期,第42-46页。
    ②叶一舵:《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载《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第169-175页。
    ③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3期,第49-54页
    ①胡荣、陈斯诗:《社会资本、城市融入与农民工的精神健康》,载《中国社会学年会新生代农民工城镇社会政策研究论文集》2011年,第49-60页。
    ①世界卫生组织基本文件第四十六版,包括2006年12月31日前通过的修正案,在瑞士印刷。
    ②陈祎鸿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③陈祎鸿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④许德宽、朱俊梅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⑤陈祎鸿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①陈祎鸿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②Festnger L., (1950), Infonnal Social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57, pp:271-282。
    ③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载《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第22页。
    ①郝红英:《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家庭人格教育的启示》,载《阴山学刊》2008年第4期,第122页。
    ①郝红英:《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家庭人格教育的启示》,载《阴山学刊》2008年第4期,第123页。
    ②郝红英:《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家庭人格教育的启示》,载《阴山学刊》2008年第4期,第123页。
    ③胡谊主编:《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09年版,第23-24页。
    ④崔光成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⑤崔光成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①高中春:《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人本主义倾向》,载《心理科学》2000年第1期,第17页。
    ②工振宇主编:《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①中国心理学网,瓦龙的儿童心理学理论,http://smile.ustc.edu.cn/show.php?contentid=5530,2011-03-28。
    ②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王振宇主编:《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2页。
    ②王振宇主编:《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3页。
    ③王沛、林崇德:《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载《心理科学》2003年第3期,第537页。
    ④李文华编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①王有权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②倪晓莉主编:《社会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③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④王有权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⑤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⑥乐国安主编:《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209页。
    ①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②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③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④佐斌:《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⑤阎力:《当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⑥佐斌:《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124页。
    ⑦阎力:《当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⑧阎力:《当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①阎力:《当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②王福祥主编:《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124页。
    ③李文华编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④[美] Lewis R.Aiken著:《态度与行为:理论、测量与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⑤袁秀珍、杨六栓、孙国俊主编:《社会心理学导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212页。
    ①李建明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②高玉祥、王仁欣、刘玉玲:《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4页。
    ③李继平主编:《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教程》,北京科学技术2003年版,第61页。
    ①阎保辅主编:《人生科学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991年版,第247-249页。
    ②郑春晔、吴剑主编:《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经济科学出版.2009年版,第135页。
    ③许德宽、朱俊梅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④刘嵋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⑤许德宽、朱俊梅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①李丽明著:《人际交往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①李文华编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
    ②李文华编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③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载《心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4期,第36-41页。
    ④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载《心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4期,第36-41页。
    ①黄淑萍:《从挫折—侵犯理论看农民工犯罪》,载《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第98-102页。
    ①相符行为:.http://baike.baidu.com/view/2582337.htm,2011-09-04.
    [1]Ahiburg, D.,1996, Remittances an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onga,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Vol.1, No.5.
    [2]Borjas, G. J.,2001, Does Immigration Grease the Wheels of the Labour Market? Brookings.
    [3]Dale W.Jorgenson,1967, 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ur and Development of Dual Economy, Oxford Economic Papers, Vol.19, No.3.
    [4]Edward S. Greenberg,1970, Black Children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34, No.3.
    [5]Festnger L., (1950), Informal Social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57.
    [6]Geoffrey Roberts,1991, A New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Analysis, A 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
    [7]Goldseheider. G,(1983), Urban Migrants in Developing Nations, Westview Press.
    [8]Green, Donald P., Brad Palmquist,1994, How stable is party identification? Political Behacior.
    [9]Greenstein, Fred I,1960, The Benevolent Leader: Children's Images of Political Authorit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4, No.4.
    [10]Gutmann, Amy,1991, The Primacy of Political Education. In Bernard Marchland (ed.),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 Political Education Reader. Dayton, OH:Kettering undation.
    [11]Higgins, E. Tory,1991, Expanding the Law of Cognitive Structure Activation: The Role of Knowledge Applicability,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2, No.2.
    [12]Huddy, Leonie,2001, 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2, No.
    [13]Hutchinson G, Taike N, Bhugra D, et al,1997, Increased Rates of Psychosis Among Caribean in Britian Is Not Due to An Exess of Pregacy And Birth Complications, Br Psychiary, Vol.171, No.4.
    [14]Hyman, Herbert H.,1980, Political Socialization: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 Free Press.
    [15]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2005, "Labour Migration in Asia: Prote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upport Services and Enhancing Development Benefits", United Nations Pubns.
    [16]John W, Berry,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46, No.l.
    [17]Josine Junger-Tas,2001, "Ethnic Minorities,Social Integration and Crime", 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 9.
    [18]Julia Kwong,1985, Changing Political Culture and Changing Curriculum:An Analysis of Language Textbook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21, No.2.
    [19]Kimura S, Mikolashek P, Kirk S,1975, "Madness in Paradise:Psychiatric Crisis among Newcomers in Honolulu", Hawaii Med J,1975.
    [20]Lasley Doyal,2000, "Gender Equality. in Health:Debates and Dilemma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Vol.51,No.6.
    [21]Le Grand, J.,1987,"Equity, Health and Health Care",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Vol.1, No.3.
    [22]Li Lianjiang,2004, 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 Modern China, Vol.30 No.2.
    [23]Li, H., Y. Zhu,2006, "Income, Income Inequality, Health: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34, No.4.
    [24]Lin P, Yuan A,2007, A Study of the Term Left-behind Children(in Chinese).
    [25]Liu Yuanli, et al.,1999, "Equity in Health and Health Care:The Chinese Experienc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Vol.49, No.10.
    [26]Lorenz, M.,1905, "Methods of Measuring Concentration of Wealt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Vol.9, No.70.
    [27]M. Manciaux,1997, "Ethics for Today and Tomorrow", World Health Forum, Vol.18,No.1.
    [28]Maddox, G., Douglas E.,1973, "Self-Assessment of Health:A Longitudinal Study of Elderly Subject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Vol.14, No.1.
    [29]Malzberg B.1967, Internal Migration and Mental Disease Among the White Population of New York State, Int J Soc Psychiatry, Vol.13, No.3.
    [30]Margaret Whitehead,1992,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s of Equality and Heal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Vol.22, No.3.
    [31]Martin, Roberta,1975,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China and on Taiwan: An Analysi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 The China Quarterly, No.62.
    [32]Martion Papillon,2002, Immigration, Diversity and Social Inclusion in Canada's Cities, 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 Inc.
    [33]Mbure F.M.,1983, "Health System as Defense Against the Consequence of Poverty:Equity in Health as Social Justic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Vol.17, No.16.
    [34]Megan Black, Gavin Mooney,2002, "Equality in Health Care from a Communitarian Stand point", Health Care Analysis, Vol.10, No.2.
    [35]Michael Fix., Wendy Zimmermann and Jeffrey S. Passel,2001, The Integr ation of Immigrant Fami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http://www.urban.org/publie ations/410227.html,2011-08-01.
    [36]Mocan, H. Naci, Erdal Tekin, Jeffrey S. Zax,2004, "The Demand for Medical Care in Urba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Vol.32, No.2.
    [37]Mocan, H. Naci, Erdal Tekin, Jeffrey S. Zax,2004, "The Demand for Medical Care in Urba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Vol.32, No.2.
    [38]Mooney, G.H.,1986, Economics, Medicine, and Health Care, Brighton: Wheatsheaf.
    [39]Mosby,1992, Medical Encyclopedia, New York City:G.V. Mosby.
    [40]Murry J, Williams P.,1986, Self-reported Illness and General Practice Consultations in Asian Born and British Born Residents of West London, Soc Psychiatry.
    [41]Nancy E. Moss,2002, "Gender Equity and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A Framework for the Patterning of Women's Health",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Vol.54, No.5.
    [42]O. O'Donnell, E. van Doorslaer, R. P. Rannan-Eliya, et al.,2008, " Who pays for health care in Asia?", Health Economics, Vol.27, No.2.
    [43]Odegaard O,1932, "Emigration and Insanity", Acta Psychiatr Neurol Suppl, No.4.
    [44]Park. R. E,1921, and E. W. 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e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5]Portes, Alejandro,1990, Social Capital:The Origins and Application in Modem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y, Vol.1, No.24.
    [46]Ricard V. Sole, Jordi Bascompte,2006,"Self-Organization in Complex Ecosystem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7]Robert Wuthnow and Conrad Hackett,2003,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Practitioners of Non-Western Religionsb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Vol.42, No.4.
    [48]Santosh Jatrana (Editor), Mika Toyota (Editor), Brenda S. A. Yeoh (Editor),2006: "Migration and Health in Asia", Routledge,ledition.
    [49]Stephen Morris, Matthew Sutton, Hugh Gravelle,2005, "Inequi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Use of Health Care in England: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Vol.60, No.6.
    [50]Tajfel, H.,1981,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1]Wilson, Richard W.,1970, Learning to be Chinese: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Taiwan, Cambridge:M.LT. Press.
    [52]Wimmer, Andrews,2008,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ethnic boundaries:A multilevel process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13, No.4.
    [53]Yasushi Ohkusa,2003, "Horizontal Inequity in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in Japan", Health Care Management Science, Vol.6, No.3.
    [1]陈卫、郭琳、车士义:《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北京微观数据的考察》,载《学海》2010年第1期。
    [2]陈祎鸿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崔光成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4]范兴华、方晓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5]冯帮:《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载《教育与经济》2011年第1期。
    [6]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载《理论视野》2008年第1期。
    [7]高申春:《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人本主义倾向》,载《心理科学》2000年第1期。
    [8]高玉祥、王仁欣、刘玉玲:《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9]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10]郭念峰:《临床心理学》,中科院心理所函授大学印刷1986年版,第23页。
    [11]国务院妇儿童工作委员办公室:《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与儿童发展》,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年版。
    [1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 //www.edu.cn/20010907/3000665.shtml,2001-5-29。
    [13]郝红英:《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家庭人格教育的启示》,载《阴山学刊》2008年第4期。
    [14]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载《心理科学》2007年第5期。
    [15]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与超越》,载《教育理论与现实》2008年第26期。
    [16]何玲、李兵:《流动儿童政策分析》,中国社会学网,2006:1www.sociology. cass.cn。
    [17]何绍纯、王旭飞:《中学生心理辅导指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和秀涓:《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生态学的视角》,载《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1期。
    [19]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载《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66期。
    [20]胡荣、陈斯诗:《社会资本、城市融入与农民工的精神健康》,载《中国社会学年会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社会政策研究论文集》2011年。
    [21]胡荣、陈斯诗:《社会资本、城市融入与农民工的精神健康》,载《中国社会学年会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社会政策研究论文集》2011年。
    [22]胡谊主编:《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09年版。
    [23]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的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版。
    [24]黄匡时、王书慧:《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载《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25]黄淑萍:《从挫折—侵犯理论看农民工犯罪》,载《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26]江光荣、柳珺珺等:《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载《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第2期。
    [27]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3期。
    [28]姜良美、郭继志、庄立辉等:《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关系》, 载《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第3期。
    [29]金河岩:《学校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1]进城农民工数量超2亿子女教育问题如何解决.新华网http://msn.vl.cn /news/zt/2011-8-17/1313562736710.shtml.
    [32]乐国安主编:《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3]李继平主编:《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教程》,北京科学技术2003年版。
    [34]李建明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35]李丽明著:《人际交往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6]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载《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37]李强:《户籍分层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38]李思霓:《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过程中的归隐风格与挫折应对》,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9]李文华编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李小平:《新编基础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李晓静、姜山、任秀杰:《女性流动人口经济地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载《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8期。
    [42]李雪荣:《现代儿童精神医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43]李媛:《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李越、霍涌泉:《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5]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4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7]刘成斌、吴新慧:《流动好?留守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
    [48]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载《东南学术》2001年第4期。
    [49]刘嵋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50]刘萍:《新编心理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版。
    [51]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6期。
    [52]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6期。
    [53]刘越、黄慧娟等:《流动妇女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载《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第5期。
    [54]刘越、林朝镇等:《流动人口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载《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第4期。
    [55]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载《扬州大学》2006年第1期。
    [56]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http://baike. baidu. com/view/2721798. htm, 2009-08-13.
    [57]龙冠海:《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社会学第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3版。
    [58]卢国显:《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与政策取向:一个个案研究》,载《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59]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http://www.douban. com/group/topic/ 8698578/,2011-10-02。
    [60]美,戴维·波诺普著、李强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1]美.Lewis R.Aiken著:《态度与行为:理论、测量与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62]倪晓莉主编:《社会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彭庆恩:《关系资本与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64]邱培媛、杨洋等:《国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研究进展及启示(综述)》,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1期。
    [65]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评述》,载《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66]桑标编:《应用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7]佘凌:缺失与弥补—关于家庭功能弱化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载《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9期。
    [68]社会整合:http://baike.baidu.com/view/183643.htm,2010-05-24.
    [69]史献平:《幼儿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70]世界卫生组织基本文件第四十六版,包括2006年12月31日前通过的修正案,在瑞士印刷。
    [71]苏林雁、高雪屏等:《小学生焦虑抑郁共存的现状调整》,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第1期。
    [72]孙颖心:《老年心理护理与康复咨询》,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73]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载《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74]王福祥主编:《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5]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载《人口与发展》2008第1期。
    [76]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载《心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4期。
    [77]王沛、林崇德:《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载《心理科学》2003年第3期。
    [78]王撬撬、王东:《心理学:解读心灵的秘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版。
    [79]王毅杰、史晓浩:《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理论与现实》,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80]王有权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81]王振宇主编:《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2]吴新慧、刘成斌:《接纳?排斥?—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社会空间》,载《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
    [83]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人状况——社会排斥视角的研究》,载《社会》2004年第9期。
    [84]奚从清:《现代社会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相符行为:.http://baike.baidu.com/view/2582337.htm,2011-09-04。
    [86]肖富群:《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的实证研究》,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87]肖清菁:《中国农村孤儿保护现状及困境分析》,载《时代经贸》2008年第6期。
    [88]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http://www. hicc.cn/depArticle. asp?depid=8&articleid=4071,2009-11-25。
    [89]熊少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90]徐丽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融入研究》,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
    [91]徐玲、白文飞:《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发展困境》,载《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92]许德宽、朱俊梅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3]阎保辅主编:《人生科学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4]阎力:《当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5]杨娜:《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S1期。
    [96]叶一舵:《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载《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
    [97]易小文、陈杰:《教育心理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8]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9]袁秀珍、杨六栓、孙国俊主编:《社会心理学导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载《心理科学》2007年第6期。
    [101]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9期。
    [102]曾旭晖:《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研究: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工为个案》,载《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103]张朝、李天思、孙宏伟:《心理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4]张海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争鸣综述及其进一步的思辨》,载《心理学探新》2001年第3期。
    [105]张立忠:《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及其对策》,载《南方农村》2007年第1期。
    [106]张林.心理学家许又新心理健康三个标准:http://xl.hebyouai.com/a/ji bingyufang/20110117/344.html,2011-01-17.
    [107]张庆林、赵玉芳《心理发展与教育》,重庆出版社2006版。
    [108]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09]张银玲:《护理心理学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
    [110]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11]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12]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载《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113]郑春晔、吴剑主编:《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经济科学出版.2009年版。
    [114]郑家裕:《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载《青年探索》2006年第4期。
    [1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666289.htm,2010/12/29.
    [116]中国心理学网,瓦龙的儿童心理学理论,http://smile.ustc.edu.cn/ show.php?contentid=5530,2011-03-28.
    [1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华社:http://www.gov.cn/flfg/2006-06/ 30/contet_323302.htm,2006-6-30。
    [118]钟爱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训练的研究》,苏州大学2004年。
    [119]周斌、揭新华、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和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与社区建设——兼论巴黎骚乱对构建和谐社区的启示》,载《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20]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载《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
    [121]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载《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4期。
    [122]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载《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1期。
    [123]周敏、林闽钢:《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的转型》,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24]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商务印书馆1995版。
    [125]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26]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
    [127]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28]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载《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129]朱力等著:《中外移民的城市适应》,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0]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131]左光霞、冯帮:《社会排斥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载《现代教育科学》2009第3期。
    [132]佐斌:《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