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中研究生亲社会行为的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区用户的普遍化,虚拟社区中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越来越常见。此行为是指在虚拟社区中发生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又没有明显的自私动机的自愿实施的行为。此处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主要是指不期望有来自外部的物质报偿,排除助人者自身因为做了好事而获得的心理满足感、成就感等内部酬奖。
     本研究以一所高校的网络论坛中的研究生用户为研究对象,调查虚拟社区中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情况,以及特点。并运用网络社会学的理论结合研究生生活状况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的结果主要是:一、研究生在虚拟社区中实施亲社会行为的现象具有普遍性。虚拟社区中的亲社会行为不仅涉及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表现出与现实社会中亲社会行为几乎同样多的形式。研究生虚拟社区中亲社会行为的实施也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二、研究生在虚拟社区中实施不同程度的亲社会行为,不仅有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生活、学习的独特状况的影响作用,虚拟社区不同于现实社区的情境特点也对其中亲社会行为的实施有较大影响。虚拟社区中的匿名制度、人际交往的平等性、开放性以及符号性等,都对其中亲社会行为的普遍实施有促发作用,甚至可能比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更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实施。
     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大多数的研究显现出互联网对个体存在的很多不良影响,但是本文的调查结果却表明,很多研究生在虚拟社区中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倾向,他们愿意在虚拟社区中与他人互助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因此,不论从促成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倾向、进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方面,还是建设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来说,重视高校BBS,并实施相关的促进措施都是有必要的。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universal of virtual community, the pro-social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in virtual communities are becoming more common. This behavior refers behaviors that took place in the network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other people, groups or social, there is no apparent motive for the voluntary implementation of selfish behavior. Here's "no selfish motive," mainly refers to do not expect the material rewards from outside, remove themselves to help others because it is a good thing to get the psychological satisfaction,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such as pay awards.
     In this study, the graduate users in a BBS of a university for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virtual community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incidence of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forms, as well a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the study used the network sociology theory and the graduates' living condition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occurrence of online pro-social behavior.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st,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social behavior is universal. Virtual community of pro-social behavior is not only involved in graduate study, all aspects of life, but also with the real world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form of the same amount. Graduate virtual communit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social behavior also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gender differences.
     Second,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ying degrees of pro-social behavior, not only have their environment and life, learning the impact of the special situation of the role of virtual communities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in the communities 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social behavior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Virtual community of anonymous system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equality, openness and symbols, etc., are pro-social behavior in which the universal implementation of priming effect, even more so than in real life situations,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social behavior.
     Third,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can be seen, most of the studies showed the existence of network of individual adverse effects on many, but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has shown that many graduate students in a virtual community to demonstrate pro-social behavior tendencies, they willing co-operation of the Internet with others, to establish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build healthy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for the network. Therefore, whether from individuals contributed to the tendency of pro-social behavior,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and healthy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BBS,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measures are necessary.
引文
1 《CNNC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中心,2008年7月http://www.cnnic.net.cn/index/0E/00/11/
    1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伯溆主编:《因特网与社会:论网络对当代西方社会及国际传播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5页
    3 蒲高兰:《虚拟社区攻击行为的探索性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
    1 蒲高兰:《虚拟社区攻击行为的探索性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
    2 苏芬媛:《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之初探研究》,台湾国立交通大学,1996年
    3 戚攻、邓新民:《网络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4 崔嵬:《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一塌糊涂BBS虚拟社区研究》,北京大学,2001年
    5 蒲高兰:《虚拟社区攻击行为的探索性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
    1孔令智等:《社会心理学新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页
    1张宇:《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学校培养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张宇:《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学校培养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张宇:《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学校培养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9页
    5孔令智等:《社会心理学新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88页
    6王蕾:《小学儿童向社会行为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
    7白利刚:《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心理学动态,1997年
    8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8页
    1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8页
    2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8页
    3王振宇:《儿童社会化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4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9页
    5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1丛文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杜鹏:《基于互惠、非直接互惠和群体文化选择的利他行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4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1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1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 著,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8页
    2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3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174页
    1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174页
    2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174页
    1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第192页
    2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3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著,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8页
    1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著,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2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著,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3Kelly M.Liste,Aggres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internet and Face-to-face Interations,Graduate College of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2007.
    1杨丽可:《传播效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凝聚力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杨丽可:《传播效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凝聚力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屈勇:《网络人际交往中的印象整饰》,今日中国论坛,2998年第一期
    2边缘ID是指经常看帖,但是偶尔发帖的ID,也称潜水ID
    1 http://www.law-lib.com/lawhtm/2000/72660.htm
    2傅荣校、杨福康著:《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7页。
    1http://bbs.dlut.edu.cn/bbsanc.php?path=%2Fgr%ups%2FGR%UP_0%2FBBS-HISTORY%2Frule%2Fv2004%2Fzhanguiv2004%2Fzhanguiv2004
    [1]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谢泽明:《网络社会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
    [3](美)帕特·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谢影、苟建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4]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6]陈卫星主编:《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7]何明升:《叩开网络化生存之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8]杨鹏:《网络文化与青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9]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著,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巫汉祥:《网络狂飙--寻找另类空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研究生心理健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1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
    [16]涂尔干著,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8年。
    [1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18]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19]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0]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1]孔令智等:《社会心理学新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22]杨伯溆主编:《因特网与社会:论网络对当代西方社会及国际传播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1]王小璐、风笑天:《网络中的青少年利他行为新探》,《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3月。
    [2]幻彭庆红、樊富抿:《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12期。
    [3]郑君良:《因特网利社会行为之可能性探讨》,《网路社会学通讯期刊》,2001年第13期,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3/index,htm
    [4]安晓璐:《浅析虚拟社区中的利他行为》,《传媒观察》,2005年3月。
    [5]宋凤宁、黎玉兰、方艳娇、江宏:《青少年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
    [6]卢晓红:《网络道德教育应关注网络亲社会行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年26第期。
    [7]冯鹏志:《数字化的“泡沫”网络社会张力及其表现形式》,《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8]陈志良:《虚拟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9]戚攻:《网络社会-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探索》,2000年第3期。
    [10]李一:《网络行为一个网络社会学概念的简要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
    [11]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2]李一:《论“网上社会”的性质及其和谐运行的实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13]廖策权:《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4]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心理学动态》,1997年第4期。
    [15]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6]甘琳琳、佐斌:《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17]彭茹静:《利他主义行为的理论发展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18]寇或、唐玲玲:《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9]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1期。
    [20]李日兰:《大学生价值观类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雁北师院学报(文科版)》,1996年第5期。
    [21]钱新斌、桂守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色议》,《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5月。
    [22]寇或、马艳、谭晨:《大学生亲社会倾向、亲社会推理以及它们的相关模式》,《心理科学》,2004年第2期。
    [23]陶倩:《大学生利他观念调查研究与教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11期。
    [24]童星、罗军:《网络社会及其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挑战》,《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25]夏学銮:《网络社会学建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
    [26]冯鹏志:《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学术界》,2001年3月。
    [27]吴建平、风笑天:《身体、焦虑与网络》,《社会》,2003年第6期。
    [28]白淑英:《基于的网络交往特征》,《社会学》,2003年第2期。
    [29]Kelly M.Liste,Aggres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internet and Face-to-face Interations,Graduate College of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2007.
    [30]Rene Bekkers,Nan Dirk de Graaf,Field of Educ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Marktdag Sociologie,2005.
    [31]Nicola Lacetera,Mario Macis,Social Image Concerns and Pro-Social Behavior,2008
    [32]张娟:《关系与利他--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解释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33]沈冯娟:《虚拟社群中的社会网络》,兰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4]杨海燕:《网络虚拟空间的社会互动》,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5]朱奇红:《高校BBS公共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6]赵茂磊:《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的成员参与动机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37]危敏:《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山东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38]高功敬:《BBS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39]王丽君:《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40]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