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思维探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公共领域不断扩大,公共生活日益丰富,公共道德凸显其重要性。人们一向关注公共道德行为及其培养,本文则研究公德思维的方式,考察青少年在公共情境中的利己、利他、利群的反应,揭示行为背后的道德理由;在描述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青少年道德发展水平与其社会公德思维的关系,为发展其社会公德思维提供实证依据。
     本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社会公德思维问卷测试道德思维,使用改编的确定性问题测试工具测试道德阶段。社会公德思维问卷根据多次测试的反馈结果进行改进,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确定典型公共情境及情境反应中可能的思维方式,将多次调查的分析结果作为备选项,确定正式问卷后对43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数据统计时,采用多种方法相互验证,以获得较可靠的结论。
     研究发现:(1)青少年具有利己和利他思维,但利群思维倾向更明显,因此对学生进行公德问题的教育成为可能;是否影响自己也是决定情境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学校在道德教育中要在关注学生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其公共道德思维。(2)道德思维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具体问题上男生比女生更关注公正,女生对公益的考虑上利群思维更多,因此建议学校教育时注意基于公益和公正的相互补充;道德思维在学段、年龄上存在差异,随着年龄、学段的提高,利己思维得到发展,利群思维有所下降,因此在对公德行为的教育方式上不能采用私德的思维方式。(3)三种思维类型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意味着利群思维与利己、利他思维为不同的序列,公德教育自成体系,因此对公德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其思维本身的特点,可利用道德语言,凸显出公德的“公共”内涵,培养学生的利群思维。(4)青少年道德水平整体处于习俗水平,道德发展阶段在学段、年龄上没有显著差异,学生道德思维的培养亟待加强。(5)随着道德阶段的提高,利群思维有所发展,利己思维有所减弱。虽然在统计学意义上此结果不具有显著特征,但仍对教育有所启示。
In traditional society with self-sufficient economy, connections are based on blood relation and geo-social. This situation has been changed now. Existing society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ly socialized large-scale producing way, interpersonal basic rule on freedom and equality. The expans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makes the private moral become weaker and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morality highlighted.
     There are two modes in researches on ethical: one is the study of moral behavior; the other is the study of moral thinking, that is, the moral reasons behind behavior. My study focused on the latter.
     There are lots of theoretical analyses on public ethics, as well as investigations. But the investigations focus on the status quo, with the behavior study mode instead of the moral reason study mode.
     My study explores ways of thinking of young students in public occasi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reasons and moral stage in Kohlberg's theory. DIT (Defining Issues Test made by Rest) is recomposed as a tool to test moral stage. Questionnaire to test the public reasons is designed carefully. The questions (called public reasoning factor) represent the reasons behind behavior. These typical reactions and reasons in the public context come from times of pre-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ocess of measuring improvement.
     The impact factor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types: concern for the welfare of self, others (altruism) or public.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importance of each factor in youth groups, giving an overall description of each factor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After testing the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moral stages and moral public reasoning factor is studied. We have some discovery and then give discussion about the result, providing suggestions in moral education.
引文
[1]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1]黄向阳:《略论利群取向的教育》,全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年会暨2007年德育研讨会“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公民教育”大会发言,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10月14日:黄向阳:《基于公益与公平原则的道德教育》,“2008年全国学科教师教育论坛”,“社会·德育类学科教师教育分论坛”小组发言,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4月12日;黄向阳:《公共道德发展问题及其尝试性研究方案》,2008年内部电子稿。
    [2]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3]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1]陈晓平:《公德私德研究——兼评张华夏和盛庆琜的道德理论》,《开放时代》2001年第12期。
    [2]杜昔航:《“重私德轻公德”的道德传统及其现代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张雄、秦美珠:《公德与私德——与陈晓平先生商榷》,《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4]程立涛,苏建勇:《“私德外推即为公德”吗?——兼论粱启超的公德私德观》,《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杨薇:《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社会公德教育的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 年第11期。
    [1]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100页。
    [2]王晓莉:《论公德教育——社会转型期学校道德教育新内涵》,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北京大学生公德状况调查》课题组:《关于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北京教育》(高教版)1997年第2期。
    [2]史广玉、王增起、寇瑞东:《研究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与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夏心军:《中学生社会公德调查与分析》,《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11期。
    [4]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47/20020518/731603,html;http://gz,dayoo,com/gb/content/2002-O5/16/content_467112,htm。
    [5]http://news,tom.com/1OO6/20050328-1989028,html。
    [6]http://opinion,people,com.cn/GB/3931248,html。
    [7]http://news2,ziqiang,net/show_news,jsp?id=7316。
    [8]http://www,dianping,com/group/tianjiaoke/topic/128968?pageno=1;http://www.dianping,com/group/tianjiaoke/topic/128999;http://www.dianping,com/group/tianjiaoke/topic/128985。
    [9]http://www,zhijizhibi,com/op_FgQuestionnairePreview!questionnaireid_1OOO36900!pi_-1!s croll_2,html。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一般课题“利他行为的理论与教育研究”成果述评》,《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2]王会平:《一个被忽略的德育层面:道德的利己性》,《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3期。
    [3]张旭昆:《试析利他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其原因》,《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赵铭、谢萍:《从道德主体出发来理解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9期。
    [1]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对利他行为的一个分析角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廷华:《利他和利己行为的效用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裘指挥、张丽:《利己与利他的博弈论分析——幼儿德育研究的新视角》,《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郭菁:《互惠利他博弈的人学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11期;万俊:《利己与利他的博弈论辨析——中小学德育研究的新视角》,《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1期;张旭昆:《试析利他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其原因》,《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刘玉凤、刘瑞享:《利他行为弱化的成本收益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寇彧、张庆鹏:《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寇彧、付艳、张庆鹏:《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一项焦点群体访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李丹主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2]寇或、赵章留:《小学4-6年级儿童对同伴亲社会行为动机的评价》,《心理学探新》2004年第2期。
    [3]李丹主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1]寇彧、马艳:《大学生亲社会倾向、亲社会推理以及它们的相关模式》,《心理科学》2004年第2期。
    [1]李丹主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131页。
    [2]李丹主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136页。
    [1]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4-55页。
    [1]刘荃:《四川省部分高校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217页。
    [1]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167页。
    [2]庄康义:《道德判断评估的方法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9期。
    [1]李伯黍:《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研究阶段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1984年第3、4期。
    [2]乔建中、吴蓉:《中学生公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动机基础》,《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2期。。
    [1]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2]梅雷迪斯·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3]梅雷迪斯·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页。
    [1]李宜江:《略论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及重点》,《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2]吴灿新:《简论社会公德的基本规定性和类型》,《道德与文明》1991年第5期。
    [1]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页。
    [1]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1]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1]冯伯麟著:《教育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1]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1]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2-77页。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8页。
    [2]简成熙:《品格教育能够促进公德吗》,《道德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黄富峰:《道德思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110页。
    [2]黄富峰:《道德思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114页。
    [1]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224页。
    [2]梅雷迪斯·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3]梅雷迪斯·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版。
    4.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黄富峰:《道德思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冯伯麟著:《教育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对利他行为的一个分析角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许响洪:《中国现代文明的痼疾:亲情综合症》,百家出版社2006年版。
    1.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梅雷迪斯·高尔等著,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L·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华东师范出版社2004年版。
    4.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王琰:《新时期青年学生道德思维的特征——某师范学院调查报告》,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蒋德海:《公德建设要超越伦理本位传统》,《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1期。
    3.杨薇:《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社会公德教育的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4.谢香云:《关于我国公德教育的思考》,《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7期。
    5.石培玲:《梁漱溟的公德观与“乡村自治”构想的伦理困境》,《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6期。
    6.赵璐:《论粱启超的公德建设思想》,《唐都学刊》2007年第4期。
    7.祝成生:《“公”观念的历史纠结与公德意识的当代重塑——兼论和谐社会视野内伦理体系的基石》,《社科纵横》2007年第3期。
    8.程立涛、苏建勇:《“私德外推即为公德”吗?——兼论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9.李宜江:《略论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及重点》,《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10.张刚:《论中国传统私德和公德的关系》,《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
    11.王晓莉:《论公德教育——社会转型期学校道德教育新内涵》,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2.吴立保:《从家庭伦理到公共道德:现代幼儿家庭德育的转向》,《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13.简成熙:《品格教育能够促进公德吗》,《道德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14.张淑芳:《论梁启超的国民教育思想》,《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5.翟艳芳:《公德、私德视角下的德育变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6期。
    16.杜昔航:《“重私德轻公德”的道德传统及其现代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7.廖申白:《论公民伦理——兼谈梁启超的“公德”、“私德”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8.庄康义:《道德判断评估的方法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9期。
    19.虞文华、陈勇军:《试论梁启超新民德思想的内在特点》,《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0.刘继勇:《构筑社会道德的底线》,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21.刘荃:《四川省部分高校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22.乔建中、吴蓉:《中学生公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动机基础》,《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2期。
    23.赵炎才:《世纪更替与“公德”“私德”的近代重构——以梁启超和刘师培为中心》,《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4.赵炎才:《刘师培近代“私德”“公德”思想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5.夏心军:《中学生社会公德调查与分析》,《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11期。
    26.赵炎才:《20世纪初资产阶级“公德”“私德”思想刍议》,《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7.乔建中、吴蓉:《学生公德行为的影响要素及其动机基础》,《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8.张雄、秦美珠:《公德与私德——与陈晓平先生商榷》,《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9.陈晓平:《公德私德研究——兼评张华夏和盛庆琜的道德理论》,《开放时代》2001年第12期。
    30.邓伟宁:《从公德与私德的关系看网络道德建设》,《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8期。
    31.姬海云:《略论社会公德与耻感培养》,《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2.侯静、张秀英、冷连春:《社会公德教育与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天津教育》2000年第7、8期。
    33.杨振龙:《公德意识的社会功能与现时代作用》,《学习论坛》1997年第12期。
    34.陈剩勇:《当代中国社会为何公德“短缺”》,《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4期。
    35.《北京大学生公德状况调查》课题组:《关于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北京教育》(高教版)1997年第2期。
    36.何玲华、王哲平、宋三平:《公德: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基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德现状的思考》,《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37.陈桂生:《品德教育之“德”小议》,《上海教育科研》1992年第6期。
    38.吴灿新:《简论社会公德的基本规定性和类型》,《道德与文明》1991年第5期。
    39.张兴瑜:《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家庭德育中的应用》,《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0.杨韶刚:《从道德阶段理论到道德类型理论——西方道德认知理论的最新发展研究》,《教育导刊》2007年第4期。
    41.樊改霞:《柯尔伯格与哈贝马斯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比较研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2期。
    42.吕扬:《小学教育阶段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3期。
    43.姚莉:《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反思和重构》,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44.孙祥生:《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之比较——对我国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启示》,《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45.纪翠荣、王立英:《国外的道德教育及其启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年第3期。
    46.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德育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报》1999年第3期。
    47.刘钢选自《台湾教育》:《台湾地区如何加强国中阶段公民与道德教育》,《世界教育信息》1998年第2期。
    48.李正云、李伯黍:《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49.李伯黍:《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研究阶段报告(上)》,《教育理论与实践》1984年第3期。
    50.李伯黍:《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研究阶段报告(下)》,《教育理论与实践》1984年第4期。
    51.时蓉华:《少年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四川教育》1982年第8期。
    52.陈秀珍:《论亚当·斯密的利己心》,《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53.张萍:《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第11期。
    54.王任梅、刘晶波:《5岁-7岁幼儿谦让行为的功能及其发生机制分析》,《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年第10期。
    55.王任梅、刘晶波:《5岁-7岁幼儿谦让行为的界定及其总体特征分析》,《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年第10期。
    56.杨慧敏、刘运合:《当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前沿》2007年第10期。
    57.杨美荣、李建明:《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9期。
    58.张红梅、韩姝:《关于不同时期小学生游戏与其亲社会行为之关系的研究》,《教育导刊》2007年第8期(上)。
    59.萧成勇:《费尔巴哈:从合理利己主义到集体主义之桥》,《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60.钱新斌:《小议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国德育》2007年第5期。
    61.陈坚:《儒家“义利之辨”与佛教“自利利他”比较研究》,《齐鲁学刊》2007年第5期。
    62.焦恩红,杨永青:《利己主义校园话语冲突的因素》,《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63.马艳、寇彧:《亲社会与攻击性儿童在两类假设情境中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4期。
    64.王任梅:《5-7岁幼儿谦让行为的类型分析》,《学前教育(幼教版)》2007年第4期。
    65.寇彧、付艳、张庆鹏:《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一项焦点群体访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66.贺宾、张海燕:《合理利己主义辩难》,《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67.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一般课题“利他行为的理论与教育研究”成果述评》,《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68.俞志芳:《亲社会情境中小学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心理学探新》2007年第2期。
    69.马艳、寇彧:《用SIP合成分数研究儿童在两类假设情境中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心理科学》2007年第2期。
    70.金星、韦小满:《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1期。
    71.寇彧、洪慧芳、谭晨、李磊:《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1期。
    72.汤英华:《利他情感德育的基础与实践探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73.孔维民:《道德品质中利他与利己关系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74.朱海林:《自爱与利己:西方德性论与功利论伦理学对立的元点》,《兰州学刊》2006年第9期。
    75.官少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措施》,《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第7期。
    76.裘指挥、张丽:《利己与利他的博弈论分析——幼儿德育研究的新视角》,《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77.殷方敏:《十多年来中国亲社会心理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第5期。
    78.寇彧、张庆鹏:《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79.钱新斌:《亲社会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第5期。
    80.张野:《学前儿童亲社会性的调查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81.马进、甄丽丽:《从合理的利己主义的合理和不合理看人类伦理的困惑》,《社科纵横》2006年第5期。
    82.蔺秀云、方晓义等:《云南省学生亲社会倾向发展趋势及对学校适应的预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4期。
    83.王会平:《一个被忽略的德育层面:道德的利己性》,《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3期。
    84.刘玉凤、刘瑞享:《利他行为弱化的成本收益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5.黄芳:《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浅谈》,《浙江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
    86.赵景欣、申继亮、张文新:《幼儿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1期。
    87.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1期。
    88.赵章留、寇彧:《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1期。
    89.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90.郭菁:《互惠利他博弈的人学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11期。
    91.宗爱东、李丹:《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9期。
    92.赵铭、谢萍:《从道德主体出发来理解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9期。
    93.赵景欣、张文新等:《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心理学报》2005年第6期。
    94.池应华:《“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启示》,《法商研究》2005年第6期。
    95.扈中平:《德育应如何看待“利己”》,《学术研究》2005年第6期。
    96.王燕、张雷、刘红云:《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自我概念形成中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
    97.朱丹、李丹:《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
    98.高树昱、李庆功:《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趋势》,《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
    99.侯春在:《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动机研究中的互惠动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4期。
    100.章志光:《学生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初探》,《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
    101.王永丽、俞国良等:《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
    102.王红娜、李姗泽:《中班幼儿游戏过程中亲社会行为发生现状的观察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103.辛晓莲、杨丽珠:《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早期教育(家教版)》2005年第4期。
    104.张旭昆:《试析利他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其原因》,《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05.郭景萍:《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义》,《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06.寇彧、徐华女:《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心理学探新》2005年第3期。
    107.王健敏:《道德学习的心理特点与基本方式》,《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08.方建移:《现代传媒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的促进作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09.陈花、陆立忠等:《聋哑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2期。
    110.王永丽、林崇德:《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
    111.寇彧:《如何评价青少年群体中的亲社会行为》,《教育科学》2005年第1期。
    112.寇彧、谭晨等:《攻击性儿童与亲社会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比较及研究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期。
    113.杨丽珠、邹晓燕:《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
    114.辛晓莲:《西方对影响儿童同情心发展因素的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第6期。
    115.寇彧、唐玲玲等:《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16.寇彧、付艳:《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4期。
    117.陈璟、李红:《关于儿童责任行为的研究进展》,《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第4期。
    118.胡金生、杨丽珠:《当前日本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动向》,《心理学探新》2004年第4期。
    119.廖贻:《保障我们生活幸福的人——在行动中体验和懂得爱之二》,《学前教育:幼教版》2004年第4期。
    120.裴晓霞:《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4期。
    121.张中学:《关于利己问题的理论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22.寇或、赵章留:《小学4-6年级儿童对同伴亲社会行为动机的评价》,《心理学探新》2004年第2期。
    123.寇彧、马艳:《大学生亲社会倾向、亲社会推理以及它们的相关模式》,《心理科学》2004年第2期。
    124.刘文、杨丽珠:《社会抑制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1期。
    125.谢维俭:《利他行为与优先顺序》,《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26.张娟:《关系与利他》,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7.董会芹:《亲社会行为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及激励方法》,《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2期。
    128.倪娟、李广洲:《问题解决教学操作模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达成》,《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
    129.王雁飞、朱瑜:《利他主义行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2期。
    130.刘余莉译:《中国伦理学中的利己主义》,《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1期。
    131.春泉:《“亲社会”意识与新闻资源的合理性开发》,《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
    132.王美芳、陈会昌:《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心理科学》2003年第6期。
    133.纪林芹、张文新:《学前与小学儿童母亲社会支持问卷的编制及测量学分析》,《心理科学》2003年第5期。
    134.辛自强、孙汉银等:《青少年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4期。
    135.寇彧、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4期。
    136.陶沙、李蓓蕾等:《母亲社会情绪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2期。
    137.李丹、夏飞羚:《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及其年第龄发展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1期。
    138.李玉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心理学思考》,《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5期。
    139.薛剑刚:《论道德品质的利他性与利己性》,《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9期。
    140.陈会昌:《分享和利他: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河南教育》2002年第4期。
    141.宁宏宇译:《人类利他行为探秘》,《世界科学》2002年第2期。
    142.史广玉、王增起、寇瑞东:《研究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与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43.万俊:《利己与利他的博弈论辨析——中小学德育研究的新视角》,《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44.崔丽娟、杨志勇:《家庭寄养对孤儿社会成长作用的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1期。
    145.李丹、姜企华:《助人意向、助人方式与移情反应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1期。
    146.张璐斐、吴培冠等:《青少年行为研究新模式的实证探讨》,《教育探索》2002年第1期。
    147.邓赐平、桑标等:《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及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第1期。
    148.刘红叶、杨宗元编译:《人是否应当利己?——来自西方学者的观点》,《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12期。
    149.赵海钧:《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教育培养》,《教育评论》2001年第5期。
    150.刘志军:《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5期。
    151.刘和:《关于培养中专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探索与思考》,《中国德育》2001年第5期。
    152.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1年第2期。
    153.刘勇:《社会关系中的人格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54.王海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辨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55.黄荣登:《论“利己不损人”的道德观念的合理性》,《江汉论坛》2000年第8期。
    156.屠春友:《利己与利他·竞争与合作·自律与他律——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研究》,《理论学习》2000年第5期。
    157.王颖:《中国近代合理利己主义的理论模糊性及其根源》,《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4期。
    158.邓克金、由剑锋:《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利己主义思想》,《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59.张荣:《奥古斯丁对“自爱”的批判——超越利己主义的一个尝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60.张仁德:《利己、利他与教育》,《读书》2000年第1期。
    161.张廷华:《利他和利己行为的效用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62.姚轩鸽:《利己或利他:道德价值的权衡与选择》,《天府新论》1999年第1期。
    163.刘永芳:《“利己主义归因偏向”产生的原因及条件限制》,《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8期。
    164.郭永军:《论利己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65.沈玉龙:《个人利他与社会利己——论普列汉诺夫的伦理思想》,《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166.李伟民:《旁观者认知对其利他决策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3年第1期。
    167.(英)奥尼尔(J.Oneill),李国海译:《利他主义、利己主义和市场》,《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第4期。
    168.刘伏海:《近代西方利他主义试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3期。
    169.李幼穗、裴利芳、于钊远、建光:《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170.杨秀香:《论利他性》,《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171.王鹏如:《“自我教育”和“利他活动”》,《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172.王海明:《合理利己主义探本——兼析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异同》,《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173.纪扶棠:《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批判利己主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
    174.李丹、李伯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第5期。
    175.黄伟合、盛宗范、王传贵:《利己乎?利他乎?——关于现实人性的调查与思考》,《社会》1988年第6期。
    176.张庆、何焕枝、潘熊烈:《是“最合理的人生观”,还是“合理的利己主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1.Gustavo Carlo,Brandy A.Randall.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Prosocial Behaviors for Late Adolescent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Vol.31.No.1,February 2002,3(1):31-44.
    2.Rest,J.R.,Designing and validating a measure of moral judgment:Stage preference and stage consistency approach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Vol.89,No.1,5-28.Thoma,S.&Edwards,L.(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