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范与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在“国家—社会”关系的宏观历史框架下对1927—1937年间苏北地方政权为治理社会失范现象、恢复统治秩序之过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予以一种历史性的解释,借此说明苏北地方新秩序体制重构的时代意义和社会历史后果。
     论文由两大部分组成,除“导言”和“结语”外,主体为四章,分别从社会失范与秩序体制重构两个角度来研究苏北地方政权秩序化问题。
     第一部分为苏北地方社会衰败与失范现象之表述与分析,由一、二两章组成。通过对苏北地方社会衰败过程的历史性回顾与阐述,指出自晚清开始的苏北地方社会衰败是失范的社会前提;而社会失范则是社会统治秩序丧失之结果,表明传统的地方政权控制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变化之时代要求,亟须加以重构。
     第一章,苏北地方社会的衰败。本章主要围绕着苏北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频发的自然灾害、漕运、河工与盐务三政中心枢纽地位的丧失、区域政治地位的改变等四个方面来探讨苏北社会衰败的原因,并且将其放置于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之失衡的宏观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归纳。认为二者交相作用之结果即为苏北地方社会的全面衰败。
     第二章,苏北地方社会的失范。本章主要结合苏北民性对匪化、劣化和秘密会社勃兴等三种苏北地方社会最典型的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述。匪化现象是指当时苏北乡村匪患严重,土匪行为往往成为一种被认可的生活方式;劣化则是指传统的乡绅和豪民阶层相结合,向土豪劣绅发展的趋势;秘密会社勃兴既包括城市中的青帮,亦有乡村的刀会,这些组织的迅速扩展反映了当时苏北地方社会的动荡和混乱。通过对三种失范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指出其社会危害,从而说明社会失范现象与社会失序混乱为政治共生态。三种失范现象集中于苏北一地,不仅严重影响着苏北地方社会的发展,还直接威胁着国民党政权在苏北地方的统治秩序。
     第二部分为苏北地方新秩序体制重构及其社会后果之研究与评述,由三、四两章组成。从政权的社会控制角度入手,对苏北地方政权为治理社会失范现象、重构新秩序体制之过程,以及路径特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时代意义和社会后果予以全面总结和评价。
     第三章,新秩序体制的重构。本章主要通过对1927年后国民党苏北地方新秩序体制建构过程之分析,结合其为治理社会失范现象所采取的不同路径特点进行考察和评价。国民党地方新秩序体制主要由县政府、县党部和区公所三个机构所组成,分别被赋予不同的职能,共同治理社会失范,重构统治秩序。其中,县政府:为县长负责下的科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employing the social control theory, gives a panoramic depiction, under the macro-historical framework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of how the local political power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managed to reduce the social anomie and resume the ruling order during 1927 to 1937, and based on the depiction, takes it as an organic component of the modern national construction in 20th century China. A historic interpretation is rendered to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and social-historical consequences of restructuring a new order system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dealing with the local political order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anomie and restructuring the order system.The first part, including chapter one and chapter two,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phenomena of social decadence and anomie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rough a historic review and di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cadence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 social decadence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is the social prerequisites for anomie, while social anomie i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loss of social order. It indicates that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local political control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hanging times and demands prompt restructuring.Chapter one, Social Decadence in Norther Jiangsu Province, mainly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social decadence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in terms of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natural disasters, the loss of key position in water transportation, river conservancy works, and salt industry, and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political status, and analyzes them under the macro-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imbalance of China's traditional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countryside since 1840. The chapter concludes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bove results in the overall social decadence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Chapter two, Social Anomie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gives a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three most typical phenomena of anomie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i.e. banditry, degradation, and flourishing secret societies. Banditry was popular in the countryside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d regarded as an acceptable way of life. Degradation refers to the evolution trend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ountry gentry and township elite classes to local tyrants and evil gentry. The flourishing secret societies include Qingbang in the cities and Daohui in the country. The rapid growth of these secret societies reflects the turmoil and chao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se three phenomena of anomie, and revealing the great harms done to the society, the chapter
    concludes that social anomie and social chaos form a symbiosis. These anomie phenomena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not only imposed a severe influence on the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 direct threat to the ruling order of local Kuomintang government in that region.The second part, including 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studies and reviews the restructuring of a new order system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d its social consequ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control of political power, a study is made of how the local political power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managed to reduce the social anomie and restructure a new order system, an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ys. Then, a summary and review is given concerning the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and the social consequences.Chapter three, Restructuring a New Order System, studies and review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restructuring a new order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ways taken by the local Kuomintang govern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fter 1927 to reduce social anomie. The new Kuomintang's order system in the locality is made up of three institutions (county government, county Party committee, and district public office) granted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powers in a joint effort to reduce social anomie and restructure the ruling order. The county government, a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 under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the mayor, with major changes in inter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is the core of the new local order system. The county Party committee is the authoritative theoretical creator and the symbol of the "rule by Party" system, and undertakes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enlightenment. The district public office, as a pivot in the country under the new order system, is the preliminary expression of the delegation of national power and fulfils fully the functions, granted by the state, of controlling the countryside and exploiting resourc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nomie, the local political power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took such measures as reforming the social ruling in the country and arming the local political powers to eliminate banditry, degradation and the flooding secret societies. These measures include cracking down the local tyrants and evil gentry, fostering new country gentry, and changing the social authorities in the country to get rid of degradation; strengthening police departments and reorganizing the security regiments to eliminate banditry;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lulin system the baojia system to control firmly the society and fighting secret societies. The local political power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lso made great efforts to conduct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public facilities such as larg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hoping to eliminate completely the social anomie on the basis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depressed economy brought by floods, and droughts, and social decadence. The chapter attempts to display in a three-dimensional way the local political power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the 1920s to 1930s, thus giv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Kuomintang's new order system.Chapter four,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Order Restructuring, reviews the order restructuring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consequences and negative consequences. The positive consequences include restructured order system, the government's stronger resource exploitation, strengthened social integration, and expanded governmental functions, which provided certain
引文
《申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江苏教育》、《江苏月报》、《江苏建设季刊》、《江苏建设月刊》、《时事月报》、《江苏保甲》、《淮海月刊》、《江苏旬刊》、《江苏民政》、《明日之江苏》、《江苏保卫团半月刊》、《中国农村》、《东方杂志》、《社会经济月报》、《行政研究》、《东方杂志》、《江苏教育厅公报》、《建国月刊》、《社会科学》、《政治月刊》、《国闻周报》、《中央周刊》、《农村经济》、《社会学杂志》、《前途》。
    《道光铜山县志》、《咸丰清河县志》、《同治清河县志》、《同治清河县志再续编》、《同治山阳县志》、《同治安东县志》、光绪《两淮盐法志》、《光绪安东县志》、《光绪清河县志》、《光绪盐城县志》、《光绪睢宁县志稿》、《光绪阜宁县志》、《续纂山阳县志》、《淮安河下志》、《海州文献录》、《民国泗阳县志》(李佩恩修,张相文、王聿望纂,民国十五年铅印本)、《民国邳志补》、《民国宿迁县志》、《民国续纂清河县志》、《民国铜山县志》、《三续高邮州志补遗》、《沛县志·民圉新志》(民国九年)、《民国山阳县志》《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稿》(1936年铅印本)、《民国泰县志稿》(单毓元等纂修,民国二十年抄本)、民国《续修兴化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李恭简修,魏儶、任乃赓纂。)、民国《阜宁县新志》(焦忠祖、庞友兰纂,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宿迁史志资料》。
    戴仁、钱崇威:《重修沭阳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宝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宝应历代县志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地理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盱眙县志编纂委员会:《盱眙县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连云港风物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盐业志》。
    扬州水利局:《扬州水利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荀德麟主编:《淮阴市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各省县区乡间发生族众械斗情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1671。
    2、《江苏省考核各县县长成绩分别奖惩摘叙由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348。
    3、《江苏省现任县长及更动县长月报表》(1931年2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115。
    4、《江苏省各县长被控贪污渎职》(1931、11~1933、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357。
    5、《社会部第一区救济工作辅导团办理苏北安徽省区救济工作情形报告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1(2)—2247。
    6、《各地筹设地方自治机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1672。
    7、《江苏铜山如皋武进涟水等县请制止该地区反日会检查日货》,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1)—2409。
    8、《苏浙皖赣湘五省各县区乡镇保村长被控勒索殃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414(1)。
    9、《苏浙皖赣湘五省各县区乡镇保村长被控勒索殃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414(2)。
    10、《江苏地方团队人员被控渎职殃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1060。
    11、《江苏宿迁县处理极乐、五华两寺庙产纠纷》(1929、5—1931、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1059(1)、1059(2)。
    12、《江苏启东、安徽庐江两县县政府代征田租纠纷》(1938年3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2)—2683。
    13、《江苏省考核各县县长成绩分别奖惩摘叙由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348。
    14、《江苏省主席顾祝同迫害<江声日报>社经理刘煜生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2)—510。
    15、《关于调查处理江苏淮阴邮局员工十三人因不愿缴纳导淮代金被县府拘押的案卷》(1937、3—1937、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37(5)—7322。
    16、《江苏江都县农民反对清查田赋运动》(1932、1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2)—973。
    17、刘君煌:《国民政府下之土地改革运动》(南开大学商科研究所经济部毕业论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 号:103—126。
    18、《审查启东土地改革实施办法草案意见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03—120;
    19、《江苏靖江县长建议县财务局独立并取消县长兼长财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350。
    20、《1935年份江苏省公安行政现况调查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12(2)—2561。
    21、《江苏省各县县跃被控贪污渎职》(1931、11—1933、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356。
    22、《江苏省各县县长被控贪污渎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355。
    23、《苏浙皖赣冀豫等省关于县长奖惩事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348。
    24、《内政部拟订地方自治法修正方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2—938。
    25、《军事委员会转请防止苏北黑热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44—1145。
    26、《兴化县第五区荆韩乡乡公所会议记录》(1934、10—1938、7),淮安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263。
    27、《法院呈秦炳华养匪殃害一案》,沭阳县档案馆藏,档案号:0201—2—129
    28、《江苏省涟水县政府二十五年度职员录》统计,江苏省涟水县档案馆藏,档案号:002—1—10。
    29、《中国国民党江苏省第六区盐城县党员名册》,盐城市盐都区档案馆藏,档案号:2—4—40。
    30、曲声德纂:《萧县县政》,1934年。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手写本。
    31、周承绪、傅铁狮编:《萧县县政》(上、中、下册),1934年,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手写本。
    32、杨树贤、朱程、沈旦编:《阜宁县政》,1936年7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手写本。
    33、孙雅庭、彭业湘、严象春编:《东台县政》,1936年,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手写本。
    34、刘景纯编:《萧县县政》,1934年9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手写本。
    35、马忠良编:《灌云县政》,1934年,南京图书馆特藏部手写本。
    36、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河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37、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38、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江苏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39、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浙江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40、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江苏省农村调查》,1952年。
    41、《江苏省萧县土地陈报概略》,土地陈报调查报告之二,财政部整理地方捐税委员会1935年印。
    42、《江苏省江都县土地陈报概略》,土地陈报调查报告之三,财政部整理地方捐税委员会1935年印。
    43、《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政治工作报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44、《内政部第一期民政会议纪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5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45、内政部编:《内政年鉴》,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46、《申报年鉴》(1933年),申报年鉴社1933年版。
    47、赵如珩编:《江苏省鉴》,新中国建设学会丛书之二十一,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1、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版。
    2、贺长龄、魏源辑:《清朝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版。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高军、李慎兆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8、《华中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选编》,第一卷,档案出版社1984年版。
    9、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编:《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
    11、李怀远编:《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12、萧一山辑:《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岳麓书社1986年版。
    13、刘振东、焦如桥编:《县政资料汇编》,中央政治学校1939年版。
    14、陶希圣编:《胡汉民言行录》,广益书局1929年版。
    15、汤一南著:《江都田赋及其最近清赋风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萧铮主编《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之10,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版。
    16、吴致华著:《江都实习调查日记》,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萧铮主编《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版。
    17、何新铭:《盐城田赋及灶课之研究》,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萧铮主编《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之12,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版。
    18、何新铭著《盐城实习调查日记》,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萧铮主编《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之101,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版。
    19、沈时可:《海门启东县之佃租制度》,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萧铮主编《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版。
    20、刘承章著:《铜山县乡村信用及其与地权异动之关系》,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萧铮主编《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之90,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版。
    21、张相文:《南园丛稿》,近代中国史料丛书正编第3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22、张謇:《张季子九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9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23、周馥:《秋浦周尚书全集·周愨慎公奏稿》,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24、《胡汉民先生文集》第3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
    25、张逎藩编纂:《江苏省各县抗战初期工作实况辑要》,中央政治学校1941年5月印行。
    26、《江苏省保甲总报告》,江苏省民政厅1936年4月编辑、发行。
    27、《保甲运动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41,台北文海出版社。
    28、陈立夫:《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版。
    29、邓翔海:《七十浮生尘影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30、金明:《在苏皖边区地县委书记联席会上的报告提纲》,《淮阴党史资料》第五辑,中共淮阴地委党史办公室编印。
    31、沈轶公等:《忆两次国共合作中的国民党启东县党部》,《启东文史选辑》第3辑,1985年9月。
    32、杨谷:《1929年江苏省国民党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江苏文史资料选辑》1982年第9辑。
    33、刘大卫:《清末民办“民达中学堂”简史》,《滨海文史资料》第一辑.
    34、王乃扬:《民国时期涟水导淮工地拾零》,《淮阴文史资料》第二辑。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2、章开沅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4、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风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
    8、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薛暮桥、冯和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上、下),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3、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版。
    14、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版。
    15、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6、吴必虎:《历史时期苏北甲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7、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章开沅:《辛亥前后史事论从续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李宗一:《袁世凯传》,中华书局1980年版。
    20、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1、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2、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版。
    23、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4、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5、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中华书局1995年版,
    26、陈红民主编:《中华民国史新论》(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卷),三联书店2003年版。
    27、陈谦甲主编:《中华民国史新论》(政治·中外关系·人物卷),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28、钱端升:《中国战时地方政府》,《钱端升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9、《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30、蔡少卿:《民国时期的土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1、蔡少卿:《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1992版。
    32、王振中:《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三联书店1996年版。
    33、陈自尘:《对人世的告别》,三联书店1994年版。
    34、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5、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6、粱漱溟:《粱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7、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38、章开沅、马敏、朱英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0、汪熙、[美]魏斐德主编:《中国现代化问题——一个多方位的历史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
    4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
    43、《民权与国族——孙中山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44、《赫城水利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5、唐元海主编:《淮河水利简史》,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
    46、王树槐:《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年》,台北中研院近史所专刊(48)。
    47、李国祁:《民国史论集》,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0年版。
    48、徐咏平:《陈果夫传》,台北正中书局1980年版。
    49、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50、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2年版。
    51、陈之迈:《中国政府》(三册),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52、贾士毅:《民国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53、黄丽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业》,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之十五,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发行,1986年版。
    54、陈果夫主编:《江苏省政述要》,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编第9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
    55、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56、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正中书局1935年版。
    57、朱子爽:《新县制述要》,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重庆),1940年。
    58、江苏省区长训练所指导部编:《区长须知》,江苏省区长训练所发行,1930年版。
    59、黄伦:《地方行政论》,正中书局1942年版。
    60、施养成:《中国省行政制度》,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61、曹余濂编著:《民国江苏权力机关史略》(《江苏文史资料》第67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1994年。
    62、程方:《中国县政概论》,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63、钱端升等著:《民国政制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46年出版。
    64、王养冲编:《革命理论与革命工作》,民智书局1932年版。
    65、[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年—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6、[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67、Merton, R: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 Y. : Free Press(enlarged edn), 1968.
    68、[英]埃瑞克·霍布斯鲍姆:《匪徒》,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
    69、[英]贝思飞:《民国时期的土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0、[法]杜尔凯姆:《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1、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3、[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4、[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5、[日]三谷孝:《秘密结社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6、Robert Redfiel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1956.
    77、[美]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78、[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9、[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D、[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1、[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2、[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1927-1937),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83、[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84、乔尔·S·米格代尔:《强势社会与弱势国家:第三世界中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与国家能力》,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5、[美]张信:《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之演变》,中华书局2004年版。
    86、[美]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87、[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88、[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89、[日]深町英夫:《近代广东的政党·社会·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0、[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9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2、[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93、[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94、[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6、[日]西嵨定生:《中国经济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97、[美]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版。
    98、[美]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99、[美]萧公权:《十九世纪之中国乡村》,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 1960.
    1、王奇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王奇生:《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嬗递》,《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3、魏光奇:《地方自治与直隶“四局”》,《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4、许纪霖:《近代中国变迁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3期。
    5、麻国庆:《秘密社会与传统汉族社会结构》,《思想战线》2000年第3期。
    6、郑也夫:《秘密社会》.《开放时代》2000年第5期。
    7、王先明:《辛亥革命后中国乡村控制体制的演变》,《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6期。
    8、彭厚文:《试析30年代前期国民党打击土豪劣绅的政策》,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9、武乾:《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与地方自治》,《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总第86期。
    10、汤向东:《国民党党员群体结构分析——以1929年为中心》,《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1、汪汉忠:《苏北自然经济的历史特点及其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12、张红安:《民国时期苏北灾荒及其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3、张红安:《论1928—1937年江苏的农村合作运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4、张丽:《江苏省近代植棉业概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3期。
    15、石秀印:《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合化及其社会后果》,《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6、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17、刘晔:《乡村中国的行政建设与中介领域的权力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年春季号,总第29期。
    18、王铭铭:《国家与社会关系史视野中的中国乡镇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年秋季号,总第24期。
    19、徐畅:《抗战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主城居述析》,《文史哲》2002年第4期。
    20、徐民华、李霞:《近二十年苏北研究的域外视角》,《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21、马烈:《民国时期匪患探源》,《江海学刊》,1995年第4期。
    22、王兆刚:《南京国民政府的“党治”模式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23、郑起东:《近代的绅权与官权》,《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年10月号。
    24、张鸣:《20世纪开初30年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与意识变迁》,《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5、沈延生、张守礼:《自治抑或行政—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之三、行政化:国家政权向乡镇延伸》,引自http://www.chinaelections.com/xueren.home.asp?id=69。
    26、王树槐:《北伐成功后江苏财政革新》,《中华学报》,1979年第1期。
    27、全汉升:《评杨联陞:从经济方面看中国在统一帝国时代的公共工程》,全汉升《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1972年版。
    28、沈松侨:《从自治到保甲:近代河南地方基层政治的演变,1908~193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第18期,1989年6月。
    29、沈松侨:《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民国时期的宛西自治,1930—194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第21期,1992年6月。
    30、Philip. A. Kuhn: 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 Problems of Control, Autonomy, and Mobilization, in Wakeman Jr.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
    31、[美]费维恺:《宋代以来的中国政治与中国经济》,《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32、[美]盖斯白:《从冲突到沉寂:1927~1937年间江苏省国民党》,《史林》,1993年2期。
    33、[美]周锡瑞、兰京:《中国地方精英与支配模式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夏季卷,总第21期。
    34、[美]陈意新:《重新认识民国时期农业经济》,《中国学术》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5、汪汉忠:《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学未刊博士论文。
    36、洪瑞钊:《地方政治改革刍议》(续),《三民主义月刊》,第1卷2期,1933年2月。
    37、骆美奂:《江苏江北各县的没落——其原因及其救济办法》,《江苏月报》第1卷2期。
    38、吴寿彭:《逗留于农村经济时代的徐海各属》,《东方杂志》第27卷6、7号。
    39、蓝渭滨:《江苏徐海之农业及农民生活》,《农村经济》第1卷第10期。
    40、凌雁雨:《续论宿迁事件》,《明日之江苏》第6期。
    41、胡希平:《徐海农村病态的经济观》,《江苏月报》第1卷1期,1933年。
    42、李树秀:《四十一个残废兵的研究》,《社会学杂志》,4卷1期,1931年8月。
    43、钱兆熊:《江苏北部农村经济的两个索引》,《前途》,1卷10号,1933年10月。
    44、徐盈:《饥饿线上的农村旅行——从连云港到海州》,《国闻周报》,第13卷21期,1936年6月。
    45、程启槃:《地方上的土匪问题》,《建国月刊》,第6卷第3期。
    46、徐盈:《徐海一带》,《国闻周报》,第13卷34期,1936年8月31日。
    47、余天休:《中国社会之组织及其调治之方法》,《社会学杂志》,3卷第11、12号双刊,1931年6月。
    48、金鸣盛:《县长任用问题之检讨》,《时事月报》16卷6期,1937年六月。
    49、丘誉:《施行县组织法的意义》,《江苏旬刊》第40期,1929年10月。
    50、周宪民:《地方政治要全盘改造》,《国闻周报》第13卷6期,1936年2月。
    51、喻血轮:《中国省政与县政之矛盾及其救济方策》,《国闻周报》第10卷34期,1933年8月。
    52、沈乃正:《中国地方政府之特质与中央政府之控制权》,《社会科学》第1卷2期,1936年1月。
    53、侯厚宗:《县政改革问题》,《江苏民政》第1卷2期,1935年6月。
    54、程清舫:《论今日之县吏治》,《国闻周报》第13卷44期,1936年11月。
    55、余井塘:《视察各县县政后的感想》,《江苏民政》第1卷2期,1935年6月。
    56、任宗济:《江苏省各县财政之分析》,《社会经济月报》第3卷2期,1936年2月。
    57、郑季楷:《整理田赋的轮廓画》,《农村经济》第1卷7期,1934年5月。
    58、陈和铣:《江苏教育之过去与将来》,《江苏教育厅公报》第2期,1930。
    59、贺渡人:《试评财政收支系统法》,《社会经济月报》,第2卷9期,1935年9月。
    60、鲁学瀛:《论党政关系》,《行政研究》第2卷6期,1937年6月。
    61、祁锡勇:《苏省党务最近概况》,《江苏旬刊》第62期,1930年6月。
    62、吴保丰:《改进地方党务的要点》,《江苏旬刊》第61期,1930年5月。
    63、陈公博:《党的改组原则》,《革命评论》第10期,1928年7月。
    64、何汉文:《如何树立党在农村中的基础》,《中央周刊》第1卷30期,1939年3月
    65、朱庆沼:《晚近本党工作应趋的途径》,《淮海月刊》第3期,1935年8月。镇江图书馆古籍部藏。
    66、任宗济:《江苏省各县财政之分析》,《社会经济月报》第3卷2期,1936年2月。
    67、陈立夫:《新生活运动之理论与实际》,《政治月刊》第2期,1934年5月。
    68、凌绍祖:《淮海面面观》,《淮海月刊》第5期,1935年10月。
    69、陈之迈:《中国的官》,《社会科学》第1卷4期,1936年7月。
    70、金鸣盛:《县市自治组织问题》,《东方杂志》第31卷8号,1934年4月。
    71、李珩:《中国农村政治结构的研究》,《中国农村》第1卷10期,1935年7月。
    72、罗志渊:《区政改革检讨》,《江苏民政》第1卷3、4期合刊,1935年12月。
    73、朱葆儒、李懋曾:《江苏最近筹办地方自治之经过》,《明日之江苏》第11期,1929年11月。
    74、陈柏心:《近六年来之中国地方自治》,《时事月报》第12卷3期,1935年3月。
    75、缪斌:《一年来之江苏民政》,《江苏旬刊》第46、47、48期合刊,1930年1月。
    76、李迪俊:《县公安局及其局长》,《时事月报》1卷1期,1929年11号。
    77、艾仲煌:《从本年江北匪患减少说到保甲整理工作》,《江苏保甲》第1卷18期,1935年10月。
    78、沈家祺:《一年来办理保甲的回忆与感想》,《江苏保甲》第1卷23期,1936年1月。
    79、方元民:《对于苏省保甲工作之片断的观感》,《江苏保甲》第1卷18期,1935年10月。
    80、吴承洛:《中国国民经济最高政策的演进与其特征》,《经济建设季刊》,第1卷2期,1932年10月。
    81、吴景超:《地方财政与地方新政》,《行政研究》创刊号,1936年10月。
    82、陈果夫:《导淮与粮食》,《时事月报》第8卷5期,1933年5月。
    83、陈果夫:《导淮之过去与未来》,《江苏月报》第3卷第1期,1935年1月。
    84、张兢成:《征工筑路问题之研究》,《江苏建设季刊》第1卷4期,1934年12月。
    85、陈和甫:《从导淮入海工程得到的征工经验》,《江苏建设月刊》第3卷10期,1936年10月。
    86、王公(王与):《县政经验丛谈》,《江苏民政》第1卷3、4期合刊,1935年12月。
    87、王元壁:《江苏省金库制实况述略》,《社会经济月报》第3卷3期,1936年3月。
    88、曾济宽:《国民经济建设与合作运动》,《江苏建设月刊》第2卷11期,1935年11月。
    , #2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