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地域政治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国家建设是一个不断寻求国家与社会、市场、个人关系合理化的持续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权力结构的“集中化”摧毁了地方分割性的权威格局,将管辖权强制性地上升和集中到中央政府手中。由此,国家权力的自主向下扩张、渗透和控制与地域社会的反抗成为国家建设的一个斗争中心,它们围绕政治权力的归属、分享和政治认同资源展开竞争。晚清的覆灭,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启动。在由传统王朝帝国体系向现代国家的转变进程中,建立一个适应时代潮流的现代国家是近代中国面临的极其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从传统王朝政治进入现代民主政治,政治民主化与国家的统一是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两个核心目标。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的矛盾在于,其中心任务是重建全国性政治权力中心和国家制度,将以地域为单位的多中心的政治力量纳入到新的国家体制的过程;而近代以来中国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又与重建中央政权的集权性需求相矛盾。由此,地方自治与分权的期望与国家建设的集权性需求之间的张力成为影响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域政治化是近代中国国家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所谓地域社会政治化,是指地域精英和地域政治力量以本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作为政治行动的前提,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意识和地域政治认同,在发展地方政治的同时,以此作为国家建设的起点。地域政治化是从空间(地域——国家)关系上把握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这种空间特性远不只是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它更多的是地域社会在实践中形塑出来的一种思想和行动。近代之前,地域社会在经济上是一个自足的生活空间,文化上接受儒家思想和观念,政治上认同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进入近代后,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和儒家意识形态逐渐衰落并最终崩溃,由“文化—社会—政治—心理结构”构成的高度一体化的社会有机体最终解体。在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地域社会接受了西方现代政治思想观念,在民族主义的感召下形成了异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政治意识,并在实践中造就了一种新的政治气象,形成了一条自下而上的国家建设路径。本文将地域政治化的研究放在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路径选择、国家体制的形成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政治认同危机和政治社会秩序崩溃之下对秩序重建的需要,使人们认同于更小的“共同体”,地域意识由此急速膨胀。既分裂又凝聚的地域社会,在不断获得政治独立性的时候,以来自西方的现代政治理念证明这种自主的合法性。这种日益政治化的地域意识促使地域社会从国家夺取权力,使后者的“群自性结构”最终崩溃,埋没于地域社会的“分形性结构”里,国家崩落到社会之中。此后,中国的国家建设开始了与西方国家建设的一个相同道路:重建一个能够代表整个国家的的政治单位(中央政权)、并努力克服和整合地域政治认同,创建以公民和民族等多重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现代国家认同。文章以近代中国地域政治化的产生发展为研究主线,围绕地域政治化与国家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地域意识、地域认同和地域政治发展三个层面作为切入点展开分析。认为在近代中国政治转型中,地域政治化是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簇生时期,地域社会产生了异于传统社会的政治意识和地域认同,并在在实践中形塑出一种思想和行动。它将国家建设的目标设定为联邦主义的共和制,将国家建设的中心从直接建立中央政治权力层面转向地方和基层的制度变革,成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一条路径选择。为了阐释近代中国地域政治化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征和作用,文章采取了如下的结构安排:
     导论对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与地域政治发展的文献和理论进行了基本的梳理,根据政治学学科的特色和问题意识,对地域政治化进行了理论定位。在总结学术界对近代中国政治转型各个层面分析视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核心观念,并对论文的时空选择、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进行了说明。
     第一章围绕地域政治化的历史生成和演进展开,分析了传统中国整体的政治社会结构和特征以及地域社会的历史地位,研究了近代地域政治化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最终探讨地域政治化产生的原因。指出传统地域社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缺乏自我意识和政治自主,是大一统王朝政治体系的附属物。在近代政治转型过程中,地域社会获得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自主地位,将西方现代民主、自治思想与传统中国地域意识结合起来,迈出了政治现代化的第一步。
     第二章考察传统政治体制崩溃后,认为政治的边缘地带中心化是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探讨了近代广东地域意识和地域认同的产生和发展,认为由“乡”到“国”,由“臣民”到“国民”的意识觉醒,既是现代政治认同的形成,也是近代中国政治转型过程中政治动员的一种方式,指出组织的地域化是近代中国通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一种短暂但却有效的组织和联合方式。并最终分析了近代中国地域意识表现出来的“分裂性”以及背后所隐含的“统一性”。
     第三章对地域政治化的思想和行动进行了考察。在思想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地域意识的兴起与现代政治价值认同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考察了陈炯明的联省自治思想的特征。地域政治化的行动层面,一方面分析了近代广东地域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和特征,同时以孙中山和陈炯明在广东的政治竞争,分析了中国国家建设进程中联省自治运动与以党建国两条道路的斗争和分裂,从案例的角度对地域政治化的失败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围绕党国体制的兴起和地域政治化的衰落及展开,考察了孙中山政党思想的发展及其转变,并最终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立了以党建国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出党治国家思想和体制的兴起标志着地域政治化在思想和行动上被列宁式政党思想和组织形式所替代,地域政治化在国民党党国体制日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衰落并被遗忘。本章最后分析了地域政治化衰落的原因。
     通过对地域政治化的历史产生与发展历程的分析,文章最后对地域政治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意义进行了理论把握。认为地域政治化发展是理解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视角:从政治意识和政治认同的角度看,地域意识的兴起和地域认同的产生是对中国传统认同方式的现代再造,是影响国家认同的重要政治亚文化,成为民族国家建设的一种思想资源和组织资源;从国家建设路径的形成来看,地域政治化一方面表现了中国国家建设中对政治民主化的追求,另一方面对中国国家结构形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构想,并努力通过和平的、制度化的形式实现国家的政治整合和国家统一。1920年代的联省自治运动以省为单位实行自治,以此作为建立联邦制国家的基础,通过制定省宪法对省的自治及政治权力给予保障并对省的权力实行约束,为联邦制的实践找到了具体的载体和操作方案。这使近代中国国家建设呈现出宪政、共和、联邦主义与地方自治的逻辑展开。在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上,建立一个现代国家是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民主政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取向。近代以来,中国政治一直在这两者之间的纠缠交错中发展。作为近代中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转型和发展的模式,地域政治化虽然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没能按照自身的逻辑自下而上发展成长起来。但是,地域社会政治化提出的许多思想及其历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政治的参考视角:地域政治的自然发展与生长,是推动和实现中国政治转型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根植于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的政治发展,才是适合中国和具有生命力的。
     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地域政治化发展的研究来考察中国政治转型与国家建设的内在机理,但仍然留下了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地域政治化发展的内在困境、对地域政治化所揭示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价值的研究以及近代地域政治化的发展对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启示的分析等问题。
The modern state-building is an unceasingly historical process of seeking rationalization among state, market, society and individual. In this advancement, the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structure has destroyed the authoritative pattern of regional separatism and forced jurisdiction to go to central government. Hence the seepage, control and independent expansion of state power going down to the regional society and corresponding resistance against it has became a main struggle in state-building. The two sides launched competition on the ownership and distribution of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on the resources of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The collaps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ymbolized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modern state-building.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empire system into modern country,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urgent for China to establish a modern country to keep abreast of the times. From the view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basic path of Chinese politics is from traditional dynasty politics to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at two core goals of China nation-building are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nd national unification. The central task for modern China's nation-building is to reestablish a nationwide political power center and state system and bring multi-polar regional political powers into the new state system. Since modern times, however, China has been pursuing a democratic politics, which is contradictory with the demand of centraliza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 That's exactly the contradiction for modern China's nation-building. So the inner-intensities between expectation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and demand of centralization for nation-building beca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Chinese political reform.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modern China during its nation-building process. The so-called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means that regional elites and regional political powers take political actions on the basis of economy and culture of the local society, thus forming obvious regional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and aiming to start nation-building while developing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deals with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politics from the angle of geographical space (region and state). This kind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 goes far beyond pure geography. Rather, it refers more to the thought and motion which take shape in the practice of local society. Before modern times, the regional society is a self-sufficient living space in economy, accepts Confucianism in culture and in politics approves centralization of monarchy system. After entering into modern times, as a result of the impact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system of China and the Confucianism gradually declined and finally collapsed. The highly integrated social structure of "culture-society-politics-psychological structure" disintegrated at last.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towards modern society, regional society has accepted the moder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formed a political thought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ionalism, and developed a state-building path of "from the bottom to top". This paper puts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into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modern China's nation-building, then makes deeper analysis on path choice of nation-building and formation of state system of modern China.
     From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traditionally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crisis and the debacle of political society order, people tended to identify smaller common community for order construction, therefore regional awareness sweeped rapidly. Regional society that combined separation and solidarity justified its independence by western modern political idea while reaping political independence continually. The politicalized regional awareness prompted regional society to seize the power from state, leading to the collapse of national holon-structureeventually and falling into fractal-structure n regional society, hence nation collapsed into society. Then China's nation-building took the same road as western countries did: reconstructing a political unit (central sovereignty) and making efforts to solve and consolidate regional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founding moder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rough the marriage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citizen and nation etc.
     The paper studi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in modern China, involv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and nation-building, and analyzing it through regional awareness, regional identity and regional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believes that during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of nation-building.
     During political identity crisis and legitimacy crisis, regional society not only caused different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regional identity, but also constructed a kind of thought and action in practice. Its task of nation-building was set as Federalism Republicanism, which transformed the core of nation-building from directly founding central political power to institutionally reforming region and grass-roots. It becomes a path choice of nation-building in modern China. In order to expla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 and impact, the paper is arranged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analyses proceedings and theories on nation-building and regional politics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 and positions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in theor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question consciousness. In summing up different kinds of perspectives and theories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paper suggests its core-point and explains its spatiotemporal choice,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proceedings' origin.
     Chapter 1 involves the origin and evolvement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analyses the overall political society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 in ancient China and historical role of regional society, studies character and form of modern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and discusses the cause of production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raditional regional society lacks self-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al independence, therefore it is the affilia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world unifying" .During modern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regional society gain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dependence, combines modern democracy along with autonomy of western society and regional awareness of ancient China and takes the first step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Chapter 2 holds a belief that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political fringe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in th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a, having finished probing into the cause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system. It examines the rise and growth of regional identific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comes to conclude that the consciousness wakening from "xiang" to "country" , from " subject" to " citizen " indicates the shaping of modern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and as a political mobilization in the course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a, points out that organizational locality is a short-lived but effective organizing and combined methods leading to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It also analyzes the profound unity between nation and state, which is covered with the separatism showed by the regional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China apparently.
     Chapter 3 conducts a survey on the thoughts and actions concerning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In terms of the thoughts, it analyzes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rise of regional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China and the shaping of modern political value identification; meanwhile, it im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n Jiongming's thought characterized by joint province autonomy. In the terms of the proceeding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 it studies, on the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and feature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conducts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the failure in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through case study, i.e. researches through reviewing political competition between Sun Yatsen and Chen Jiongm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fight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joint province autonomy movement and state-building by the party.
     Chapter 4, focusing on the spring-up of party-state system and the decline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and investigating the evolvement of Sun Yatsen's party ideolog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uideline of state-building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KMT party in the 1st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presents that the spring-up of the party-governed state-building ideology and system indicates the replacement of regional politics by Leninism in terms of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system concerning party, and the gradual decline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of KMT's the state and the party system. The last chapter analyzes the reason for the decline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By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the la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regional popliticalization theoretically and arrives a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is the ke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state-building of modern China; that the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and sense of regional identity coming into being reshaped the traditional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China as an important subculture related to national identity, and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 for the national state-building; that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on the one hand, reflects the quest for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s state-building, and on the other hand, presents a new scheme for the state structure of China via a peaceful and institutionalized way to realize the political and national unification. The joint-province movement in 1920s conducted autonomy by each province,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ederation. Provincial constitutions were made to guarantee the provincial autonomy and political powers and restrict their powers. In this way, a specific vehicle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for federalism were found. As a result, there appeared the co-existence of constitutionalism, republicanism and federalism in China's state-building, in which, the endeavor to establish a modern country and realize political democracy had been interwoven. As a new pattern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although it failed to develop successfully in a bottom-to-top way according to its own logic for various reasons, provides a lot of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of social politicalization of regions and a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Chinese politics: that the natura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olitcaliza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and that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is vital and suitable for China, which takes root in the tradition and reality of China.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nner mechanisms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state-building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olitcalization of modern China.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questions to be explored, such as the inter-predicament confro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the valu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power, the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of the regional politicalization for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present-day China, etc.
引文
1参见汪荣祖:《史传通说》,台北:联经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2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5页.
    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4一些著述从一些角度探视了近代中国地域政治对国家建设的影响,比如胡春惠、李达嘉探讨了地方主义和联省自治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还没有从综合性的角度探讨地域政治化在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制度重建和政治意识、民族意识形成过程中多重的、复杂的影响。
    1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202页。
    2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3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8-244页。
    4Reinhard Bendix.Tradition and Modernity Reconsidered,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1967,9:p.292-313.转引自斯科克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1页.
    5See Bertrand Badie:The Imported State:The Westernization of the Political Order,Translated by Claudia Royal,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0
    1参见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页。
    2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蒂利等人认为欧洲各国的这两个进程并不同步发生,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出现往往先于民族形成。参见Charles Tilly(ed),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70-80.杨雪冬则认为“国家建设”与“民族构建”并不是两个相连接的极端,它们只是对某些历史发展特征的突出强调和集中表述。参见杨雪冬:“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复旦政治学评论:《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4艾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二卷),袁志英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5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6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度》,郭方、刘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Mann,M.1986,The Sources ofsocial Power:.4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4.D 1760,p.31
    2T.H.Marshall,Class,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C-reenwood Press,1963.
    3Reinhard Bendix,Nation-building and Citizenship,W'tley&Sons,1964.
    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分布》,吴睿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参见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转引自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9-341页。
    3参见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134页。
    4参见贾恩弗兰科·波齐著:《近代国家的发展》,沈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Thomas Ertman,Birth of the Leviathan.building states and Regimes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317.
    1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2第一阶段是政治、经济、文化在极高程度达致融合的特殊时期:一桩桩协议得以达成,各种超越地方权贵网络的文化得以建立,大量吸取资源的机构得以建成;第二阶段是越来越庞大的公众部门被引入政治系统:征募的军队,义务制的学校,新兴的大众传媒在位于政治中心的权力精英。和位于边缘的地方性民众之间建立径直接触的渠道,营造与整个政治系统相一致的广泛认同。延缓国家认同与原先那些通过教堂、宗派或边缘文化精英建立认同的冲突;第三阶段是将民众引入领土化政治系统的“政治参与”活动中,尤其是通过确立表达反对的权利、扩大代表机关的选民范围、成立组织化的政党来赢取支持,并获得对民众需求的完备认知;时段四代表行政机关扩展的一系列后续步骤;增加再分配部门、建立公共福利机构、制定旨在均衡经济状况的全国性政策.以消极的方式实行累进税制,以积极的方式实行富人向穷人、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的财富转让。参见施泰因·罗肯:《国家形成与国家建设的若干向度》,载复旦政治学评论:《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115页。
    1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7页。.
    2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李里峰、李霞、徐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1页。
    1参见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与民主》,马殿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亨廷顿看重政治转型中的制度建设,认为安定中的发展,应当追求制度化和组织的完善。参见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3参见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与民主》,马殿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4参见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一章。
    5参见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72页。
    6陶鹤山将近代中国城市中新出现的精英阶层,如中小资产阶级阶层,称之为市民群体。参见陶鹤山:《市 民群体与制度创新--对中国现代化主体的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6页。
    1美国学者帕里认为一个社会的政治参与水平由方式、程度、质量三个变量决定。参见Michael Rush,Politics and Society,Prenfices Hall,1922,p.111,转引自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2参见白永瑞:《从庆典到抵抗:五四时期天安门集会的由来》,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298页。
    3Ernest P.Young,Presidency ofYuan Shih-K'ai:Liberalism and Dictatorship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7,p76.
    4参见王树槐:《清末民初江苏省的咨议局与省议会》,《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16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参见张朋园:《近代地方政治参与的萌芽-湖南省举例》,《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23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6参见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1页。
    1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2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章开沅)。
    3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载《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107-109页。
    4梁景和:《清末国民参政意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194页。
    5省议会与满清改革中的咨议局有质的不同,主要是咨议局不具有独立的立法权。《各省咨议局章程》总纲中规定咨议局“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陈通省利弊,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参见《各省咨议局章程》,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70页。
    1丁光旭:《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广州出版社1993年版.
    1 Arthur Waldron,China's Constitutional Challenge,Orbis,Winter1995,p.26.转引自黎安友:《中国的宪政选择》,《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秋季号第6期,注2。
    1参见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2参见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对中国地方精英,有的学者用“士绅”概念来表达,但更多的人有的直接用“地方精英”术语。“地方精英”比“士绅”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根据周锡瑞和兰金的定义,地方精英指的是在地方舞台上(指县级以下)施加支配的任何个人和家族,这些精英往往比士绅的范围广泛得多,也更具有异质性,既包括持有功名的士绅,也包括韦伯论述过的地方长老,此外还有各种所谓。职能性精英”(fuetional elite),如晚清的士绅一商人、商人、士绅一经纪,以及民国时代的教育家、军事精英、资本家、土匪首领等。从‘士绅'到‘地方精英'的概念变化,已经成为中国近代研究中基本理论发生变化的一个表现。
    4参见王先明:《近代绅士》,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5参见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陈志让先生用“军绅政权”概念来概括1912年之后的中国政治秩序:“1912年以后,军人势力的壮大、中国行政机构从上到下,却变成了军人领导绅士的政权。北京的总统、总理、国务院、国会受军人操纵,各地方的县长、乡长也受军人的操纵,这种政权我们叫军一绅政权。”参见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4页。
    2参见陈希贤:《军权政治的兴起及中国宪政化的衰败》,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第76-85页。学术界很多人持此观点,认为军人政治具有封建性、自私性和分裂性,是近代中国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阻碍.类似的研究还有李月军、侯尤玲《北洋时期军权政治与国家现代性的成长》,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Adam Przeworski,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Guillermo O'Donnell,Philippe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edited),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Comparative Perspectives,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p58
    4Lucian W.Pye,China:an Introduction,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Inc),1978,p131.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95页.
    2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1L·佩伊:《中国政治精神》,转引自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页。
    2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7页。
    3刘军宁:“联省自治:二十世纪的联邦主义尝试”,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5期。
    4参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0页。
    5自由(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参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423-424页。
    6参见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五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第294页。
    1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2李达嘉:《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运动》,台北:弘文馆出版社1986年版。
    3参见章太炎《申报》民国十一年十月十二日,亦收于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1参见胡适短文载《努力周报》第30期《这一周》栏,亦收于《胡适文存》第2集第3卷。
    2[以]S·N·艾森斯塔德:《传统、变革与现代性--对中国经验的反思》,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90页。
    3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4参见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7页。
    1参见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1-13页。
    2杨光斌:“制度范式:一种研究中国政治变迁的途径”,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4参见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0页。
    5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6页。
    1参见(美)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83-93页。
    2参见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一项对政治知识基础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3转引自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1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嵌入性理论”是制度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人们对某些经济行为与模式的选择,往往是他们所赖以生存的那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的结果.比如卡尔·波拉尼指出:“经济过程的制度化与一个社会的联合与稳定的过程紧密相连。这个过程会产生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具有一种有社会主义的功能……由此产生相应的价值观、激励机制和政治形态。在这样一种相互关联的过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被制度化.……也正是基于此,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将非经济的制度包容在内是极其重要的。对经济结构和运行而言,宗教和政府可能像货币制度或减轻劳动强度的工具与机器的效力一样重要。”参见K.Polanyi,“TheEconomy as Instied Process”,in:Granovetter and Swedberg(ed),1992,p.34.
    3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4Paul Pierson and Theda Skocpol,"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prepared for the presentation at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Meetings,Washington,D.C.,August 30~(th)-September 2~(nd),2000.
    1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1[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2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1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100页。
    2菲特列·华特金斯认为:“除法律之外,二元社会观(social dualism)或许是型塑西方文明特色的最大力量.”参见菲特列·华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李丰斌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3参见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4[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7页。
    1奎多·德·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候键、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3页.
    3参见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
    4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5页。
    1参见布迪厄等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页。
    2参见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3-14页。
    3参见胡成:《礼教的下渗与乡村社会的接受与回应--对清中期江南农村地区的观察(1681-185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9期,2003年.
    4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1参见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2S.N.Eisenstalt,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Free Press,1919,see Preface to the paperback edition.
    3参见(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6-18页。
    4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玛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6-137页。
    1参见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2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1参见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引言.
    2参见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1参见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7页。
    3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8页。
    4费孝通:《基层政权的僵化》、《再论双轨政治》,《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第42-64页。
    5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6页。
    6Helen Siu,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1参见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页.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3富永键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3页。
    1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2页。
    2参见张研、牛贯杰:《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3页。
    3参见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张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4参见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283页.
    2参见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330页.
    3参见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玛丽·兰金:《中国公共领域观察》,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杨念群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曹卫东、王晓钰、刘北城、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5-60页。
    1莫茜:《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协商民主》,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6期。
    2黄宗智认为,“集权的简约治理“是传统中国政治治理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中央高度集权。在传统王朝政治体制下,皇帝拥有绝对的世袭权力,行政权威并没有分割于相对独立的政府各部门,也没有为政府和市民社会所共享,而是集中在中央。另一方面,在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这种中央集权制要求一个简约的正式官僚机构进行统治,而这一机制导致了对地方政治精英的依赖,县之下的行政依赖士绅来完成。参见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载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一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438页。
    3粱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86,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页。
    4参见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142页。
    1 Joseph R.SWayer,On the Medieval Origins of the Modern Stat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pp.10-14.
    2 Charles'Idly,Coercion,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Cambridge:BasilBlackwell,1992:Charles Tilly,ed.,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1《政治文化的沉思者--白鲁恂》,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79-80页。
    2参见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3参见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1页。
    4“论云南人之责任”,《云南杂志选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299页。
    5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615、614页。
    6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问时论选集》第一卷(上),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287页。
    7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8页。
    1胡春焕、白鹤群:《北京的会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2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版,第173页。
    3冯自由:《革命逸史》第5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页。
    4社会资本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劳动和社区等场景中投资与获得的一种资源。个体或组织通过社会联系与社关系以获取资源(与人力资本或是者说个体或组织实际所拥有的资源),由此促进了个体、社会群体、组织以及社区的目标的实现。参见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6《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8页.
    1“浙江同乡会简章”,《浙江潮》,第1期。
    2《江苏同乡会剙始记事》,《江苏》第1期。
    3《蔡锷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页。
    4《孙中山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9页。
    5《谭人凤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1参见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491页.
    2 E.T.Hall,The silent Language,Greenwish,preface,Conn,1959
    3《中国旬报》第四期,转引自《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1),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页.
    4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页。
    1康有为:《公民自治篇》,《新民丛报》第五、六、七号。
    2梁启超:《新民说九》第十节,“论自治”,《新民丛报》第九号,第6页。
    3陈炽:《庸书》内篇,“乡官”,《戊戌变法》(一),第234-235页。
    1《亭林文集·亭林诗文集》,《郡县论》(一).
    2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复乡职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第8-10页。
    3丁旭光:《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广州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4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5同上.
    6同上。
    1陈炽:《庸书》内篇,“乡官”,《戊戌变法》(一),第234-235页。
    2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第114页。
    3同上。
    4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第117页。
    5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第128页。
    6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115-116页
    7陈炽:《庸书》内篇,“乡官”,《戊戌变法》(一),第234-235页。
    8贺照田编:《踮踬的行走: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与知识分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
    1参见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2页。
    3康有为:《废省议》,《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5页。
    1Alan P.L.Liu,Provincial Identities and Political Cultures:Modernism,Traditionalism,Parochialism,and Separatism,in Shiping Hua(ed),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1989-2000,pp.247-249.
    2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83页。
    3粱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第84、90页。
    4《云南杂志选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95页。
    5《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70页。
    1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2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74页。
    3[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1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0页。
    1[瑞典]纲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谭力文、张卫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2社区的主要特点是共通的信仰或规范,成员间直接又复杂的关系,以及互惠互赖。转引自诺斯(Douglass C.North)著,刘瑞华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0页。
    3费孝通指出,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和社会观念是一个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向外类推,经家、国而通往天下,构成一个“同心圆的伦常”。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0页。
    1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52页。
    2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66页。
    3袁伟时:“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对抗'论献疑”,载刘青峰:《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4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3-25页。
    5杨念群通过对江浙、闽南和岭南三地知识群体的考察,认为中国不同地域的知识分子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人文性格,这使他们在近代面对西方思想的反应中形成了不同的思想特征.参见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许纪霖编:《中国现代化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2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1郭宝平:“中国传统行政制度现代化进程考察”,载《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9期。
    2《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3邓实:“中国地方自治制论”,丁光旭:《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广州出版社1993年版。
    4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3页。
    5《云南杂志选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7页。
    1参见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钱文忠、盛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见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3页
    3参见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4页。
    4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台北,稻禾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57页。
    5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中国社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342页.
    6关海庭:《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7刘建军认为,新型知识与特定的社会力量相联接并以此去创造一种新型社会结构时,知识转型的政治学含义得以奠定.“当在国家权力边缘地带逐渐生长出来的新型知识与新型知识精英相结合时,处于边缘地位的知识增长便逐渐向中心渗透,并逐渐获得其应有的表达形式和社会认可的依据”。而“新型知识精英向政治精英的转化,直接导致了在中国现代政治成长中隐藏着一场抗日持久的知识战争.它不仅表现为不同知识精英之间的政治对抗,而且表现为对合法化知识重建过程中的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参见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一项对政治知识基础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226页。
    1转引自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2《梁漱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66页。
    3《社会通诠》,第115页。
    4参见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1参见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2页.
    2参见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四章:《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精卫:《论革命之趋势》,《民报》第26号。
    2阙名:《预备立宪之满洲》,《时论选集》第3卷上册,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36页。
    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
    1参见秦晖:“从大共同体本位到公民社会-一传统中国社会及其现代演进的再认识”,《问题与主义》,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402页。
    2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0页。 社会史学卷》(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1有关清末政府颁布各地编撰乡土教科书和乡土志的背景及广东的有关状况,详见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B年第4期.
    2参见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二章。
    3见容肇祖:《学海堂考》,《岭南学报》第3卷第4期(1934年),抽印本,第74页。
    4钟文:《点校说明》,黄佛颐:《广州城坊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5参见罗桂祥:《儒林人瑞罗黼月》,兴宁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兴宁文史)第7辑(1986年),第53-56页.
    1雷泽普:《松下述学集》,粤东编译公司,1923年,《自序》。
    2《国粹学报》第1年第3册(1905年),广告。
    3蔡惠泽:《弁言》,翁辉东等编:《首版潮州乡土地理教科书》第一册。
    1参见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页.
    2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1吕作燮:“明清时期的会馆并非工商业行会”,《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
    2白思奇:《北京会馆与戊戌维新》,载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347页。
    3刘桂生、岳升阳:《北京宣南士人文化空间的形成与戊戌维新》,载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8-339页.
    4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23页。
    1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公司1980年版,第482页。
    2北京市档案馆全宗19(案卷号275-276)
    3北京市档案馆全宗19(案卷号279)
    4北京市档案馆全宗19(案卷号282)
    5[美]白思奇:《北京会馆与戊戌维新》,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版,第35-40页。
    6北京档案馆:《北京会馆档案史料》,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7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7-388页。
    1E.E.Schattschneider,Party Government(New York:Holt,Rinehart &W'msten,1942) p.1
    2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1页。
    3科佩尔·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28页。
    4Maurice Duverger,Political Parties: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London:Methuen,1964,p.45.
    1 Cabricl A.Almond,"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in Myron Wcincr and Samuel P.Huntingon(ed),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7.pA42443.
    2 Jeseph LaPalombara and Myron Weiner(ed).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p.13-14.
    3 冯自由:《革命逸事》第4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64页。
    4 《宋教仁日记》,1905年7月29日,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46页.
    5 Rankin,Mary Back'us.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es:Radical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 and Chekiang,1902.1911.Cambridge,Mass.,1971,p.13--14,p23--25.
    6 参见萧邦奇:《血路一革命中国中的沈定-(玄庐)传奇》,周武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3-75页。
    1参见田宏茂:《1928-1937年国民党派系政治阐释》,载朱华译:《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6--81页.
    2参见金以林:“地域观念与派系冲突--以二三十年代国民党粤籍领袖为中心的考察”,载《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3温宗尧在发言中说:“目今时局危急,所恃者惟铁血二字。所谓血者,我大汉新国民之血也。所谓铁者,我大汉新国民之血所恃以防卫之枪炮也.使徒有血而无铁,虽人人流血,于事无益,且不独流我一身之血,即我世世子孙之血,亦必不保。为今之计,我国民之有勇者,固应策马从戎,而有钱者,尤应竭力捐助,俾得购办最新式之枪炮,以谋战事之胜利.如是而大汉可兴,民国可成。而善良之新政府,必能为我四万万同胞,谋无穷之幸福。是则出钱以买铁,非独可保己身之血,且可保我世世子孙之血也”.参见柴德赓主编:《辛亥革命》,第7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55页.
    4参见《申报》,1911年12月5日;另见《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32页.
    1 Herbert C.Kehna.Patterns of Personal Involvement in the National System:A Social-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in James N.Rosenau,ed.,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1969.
    1小世界(microcosm)和大世界(macrocosm)的区分,参见Lloyd A Fallers,The Social Anthropology of the Nation-state.Chicago,1974,chap.1.
    2参见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87页。
    1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110页。
    2参见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宋钻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参见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6页.
    4英语世界对“citizen”这个观念的理解与诠释也一直在变动,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可参看PctcIzarrow,Citizenship in China and the West.In Joshua A.Fogel and PeterG.Zatrow,Imagining the People: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1890--1920,New York and London,M.E.Sharpe,1977,pp.3-
    38.也有论者指出,清末不论是官方或民间的文献,对于“国民”及类似概念的运用与理解,并无一定的共识,据Jonajudge研究,清末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教授法》,甚至将“臣民”和“国民”这两个词汇交替互换。参见Jonajudg:《改造国家--晚清的教科书与国民读本》,《新史学》(台北)第12卷第2期,第24页
    1引自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
    2参见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参见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74-675页。
    4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页。
    2A·R·德赛:《重新评价“现代化”概念》,参见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罗荣渠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3参见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4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5参见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74页。
    6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1参见李时岳:《同盟会内部风潮与孙中山》,《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王永年:《论同盟会内部关于“平均地权”纲领的分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2杨天石、王学庄:《同盟会的分裂与光复会的重建》,《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
    3徐和雍:《光复会的革命活动及其与同盟会的关系》,《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4刘云波:《孙中山与同盟会上层分歧》,《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
    5曼华:《同盟会时代<民报>始末记》,《革命文献》第2集,1953年,第78-98页。
    1 参见张皓:“向心力和离心力的较量--论同盟会和湖北集团之间的政治关系”,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
    2 Elvin,Mark."The Revolution of 1911 in Shanghai",Papers on Far Eastern H/story(Canberra)29(March 1984):119-161,p.303.
    3Rankin,Mary Backus.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s:Radical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 and Chekiang,1902-1911.Cambridge,Mass.,1971,p.211.
    1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1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落和族属身份》,王建鹅、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5页.
    2“传统的发明”是霍布斯鲍姆提出的概念。他认为:那些“被发明的传统”既包括那些确实被发明、建构和正式确立的“传统”,也包括那些在某一短暂的、可确定的年代的时期中(可能只有几年)以一种难以辨认的方式出现和迅速确立的“传统”。参见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时间》,(第3卷),施康强、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页。
    2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梁启超合集》(第2卷),第90、100-101页。
    3刘光汉:《南北学派不同论》(1905),《国粹学报》第2号,第8-10也页:第6号。第1-8页;第7号,第1-8页;第9号,第9-12页。
    1参见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一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5页。
    2参见许纪霖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29页。
    3参见王韬:《锼园文录外编》卷三,《变法自强》.
    4参见梁启超:《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饮冰室文集》,第七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参见陈序经:《南北文化观》,《岭南学报》,第3卷,第3期。
    2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2页。
    3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页。
    4参见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齐鲁书社2003年版;以及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1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2《明夷待访录·原君》,《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3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录一《改革起原>,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3页。
    4张灏认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观念危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道德取向的危机,儒家基本道德价值取向由以礼为基础的规范伦理和以仁为基础的德性伦理组成,在1895年以后,先是儒家的三纲为核心的规范伦理受到谭嗣同等人的激烈批评,随后儒家的德性伦理以仁为核心的君子理想和以天下国家为轴心的社会理想也受到全面挑战。第二层面是精神取向的危机。儒家学说提供的是一套关于宇宙、自然、生命、人生等在内的意义架构,它组成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世界观,甲午以后这一世界观也已经遭到全面质疑.中国知识分子陷入了精神的虚空。第三层面是文化认同危机,中国过去所持有的世界意识是一种华夏中心主义,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原来的文化认同及对自我认知发生了很大的颠覆”.参见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年4月号.
    1参见王尔敏:“清季学会与近代民族主义之形成”,载《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232页。
    2关于宗族的教化功能的论述,参见冯尔康等著:《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1[日]杉原泰雄:《宪法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2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01页。
    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7页。
    4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84页。
    5伧父:《议会及政党》,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1《粤商自治会信函初编》第10、36页,转引自广东民国史研究会编:《广东民国史》(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2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编:《广东地方自治社录》第1期,转引自广东民国史研究会编:《广东民国史》(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1《胡汉民自传》,《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48页。
    2《胡汉民自传》,《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48页。
    1引自:《陈炯明研究·研究资料》网络版:http://www.chen-jiongoming.com/Chinese/zilizo/zuaaza/(?)/zhengwen/ch10c.htm
    1张惠昌:《立宪派人和四川谘议局》,《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三辑,第151页。
    2参见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129页。
    3李国祁:《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版,第606页。
    4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译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7页。
    5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68页.
    6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7页。
    1参见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台北《近代史所专刊》,1975年版,第454-458页。
    1参见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6页。
    2《胡汉民先生自传》(台北影印本),1978年,第225-226页。
    3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4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
    1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2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页。
    3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7页。
    4参见何文平:“清末广东巡警的创建与官绅关系”,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2-563页。
    1虞和平著:《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9页。
    2关于广东商团的成立、发展的历史和近代广东商人的政治参与及其政治理想,参见敖旭光:“‘商人政府之梦'--广东商团及‘大商团主义'的历史考察”,载《近代史研究》20103年第4期。
    1参加按马长山:“结社活动的深层历史底蕴及其对民主法治的结构性支撑”,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4页。
    2岑树海:“从朋党、会党到政党的嬗变--论传统中国政治参与方式的现代转换”,载《学海》2006年第4期.
    3陆丹林:“光复初期的广东社团”,《广东文史资料》第9辑,广东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1963年版.
    4最近的研究表明,1924年的广州商团事件与英国政府无关,参阅张俊义:《英国政府与1924年广州商团叛乱》,《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根本原因是孙中山及其追随者因财政、经济危机要从商团手中榨取一笔钱财,参阅温小鸿:《1924年广东商团事变再探》未刊稿。
    1参见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3页.
    2关于粤商自治会的政治活动,参见蒋祖缘、方志钦主编;《简明广东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29-534页.
    3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76页。
    1 黄彦、李伯新:《孙中山藏档选编(辛亥革命前后)》,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88页。
    2 孙中山:《大元帅令第47号》,《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公报》第4号。
    3 参见:《广州文史资料》第7辑,广东人民出版社,第182页。
    4 王建芹:《从自愿到自由--近现代社团组织的发展演进》,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5 马敏:《近十年来中国的商会史研究展望》,经济组织与市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第3页;马敏:《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页。
    1 参见深町英夫:《议会政党的挫折:民国初年广东的中国同盟会及国民党》,载《开放时代》2002年第5期。
    2 参见南京大学李继锋博士论文:《省区主义与民国省制的嬗变》,第32页。
    1 陈演生编:《陈竞存先生年谱》,香港出版1957年版,第31页。
    2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第137页。
    1 参见陈炯明:《中国统一刍议),段云章、倪俊明编:《陈炯明集,(下),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76页。
    2 See Bertrand Badie:The Imported State:The Westernization of the Political Order,Translated by Claudia Royal,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 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4 斯科克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刘北成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99页。
    5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6 陈的提案开始遭到一批受贿官员的阻挠,后来才通过。参见段云章、倪俊明编:《陈炯明集》(上),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胡汉民自传》,载《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二期,第48页。
    2 陈炯明:《中国统一刍议》,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87页。
    3 陈炯明:《中国统一刍议》,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5页。
    4 陈炯明:《中国统一刍议》,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75页。
    1 S.N.艾森斯塔德:《传统、变革与现代性--对中国经验的反思》,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90页。
    2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59页。
    3 参见陈炯明:《联省自治运动》,段云章、倪俊明编:《陈炯明集》(下),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72页。
    4 陈炯明:《中国统一刍议》,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93页。
    1 参见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2 张炳麟:《自定年谱》,《近代史资料》,第1期,第147页;丁文江:《广东军事记》,《近代史资料》,第5期,第50页。
    1 《广东军阀史大事记》,《广东文史资料》,第43辑,第145-146页
    2 《东方杂志》(1921年5月10日),第18卷,第9号,第133页。
    3 《叛国史》,第20页。
    4 谢文孙:“一个军阀的思想与理想:陈炯明(1878-1933)”,载《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九辑,第69页。
    1 孙陈决裂两个月后,《陈炯明叛国史》就出版,陈从此戴上了“叛徒”的帽子。
    2 参见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5页。
    1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梁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4页。
    2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梁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1页。
    3 罗斯金、科德、梅代罗斯、琼斯等:《政治学的世界》,台北:时英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
    4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页。
    5 对联省自治运动的失败,许多学者从多角度做了充分的阐释。概括来看,包括:(一)联省自治运动自身的缺陷,缺乏统一的政治行动;(二)军阀政治影响;(三)其精神特质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大相径庭。
    1 刘海波:《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37页。
    2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3 丹尼尔·J·伊扎尔:《联邦主义探索》,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3页。
    4 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1 参见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2 北京《亚细亚报》,《裁汰冗员论》,见《民国汇报》第2期,第11页。
    3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9页。
    4 《临时大总统宣言》,《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1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页。
    2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页。
    3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7号,1912年2月4日。
    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93页。
    5 《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会变》(第二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285页。
    1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2页。
    2 参见徐血儿:《宋教仁先生传略》,章伯锋、李宗一主编:《北洋军阀》第二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67页。
    3 参见陈旭麓等主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4 《南京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临时政府公报》第1号、第2号,1912年1月2日。
    5 参见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76页。
    6[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页。
    1 参见杨荫薄:《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2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7页。
    3 《孙中山全集》 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7页。
    4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8页。
    5 谢俊美:“袁世凯成败简论”,载《历史教学》2004年第10期。
    1[美]白鲁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权威危机》,《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0年版。
    2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章建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4页。
    1 孙中山:《在上海国民党茶话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页。
    2 孙中山:《在神户国民党交通部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页。
    3 孙中山:《在北京共和党本部欢迎会的演说》(1912年9月4日),《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41页。
    4 孙中山:《致土霸罗同志函》(1914年12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7页。
    5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328、541页。
    6 孙中山:《同题异文》,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8页。
    1 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的演说》(1920年5月6日),《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3页。
    2 孙中山:《总统新年在桂之演说》,《民国日报》(上海版),1923年2月23日。
    3 《民国日报》(广州版),1923年8月15日,引自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4 《苏联政府致孙中山电》,(1923年5月1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第414页。
    5 孙中山:《孙文越飞联合宣言》,(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1-52页。
    6 孙中山:《致党内统治函》,《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4页。
    7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经过简明表》,(革命文献》第8辑,第142-152页。
    8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6页。
    1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27页。
    2 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3 江炳伦:《政治学论丛》,台北:华欣文化事业公司1975年版,第56页。
    4 参见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1 胡汉民:《从国民党党史上所得的教训》,王养冲编:《革命理论与革命工作》,民智书局1932年版,第1235、1240页。
    2 胡汉民:《党外无政,政外无党》,《大公报》1928年9月21日。
    3 《中国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重要决议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政治(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95页。
    4 蒋介石:《党员的责任和地位与组织纪律之重要》(重926年8月14日),张其昀主编:《蒋总统集》第1卷,“台国防研究院”、中华大典编印会1968年版,第477-478页。
    1 《改进党务并调整党政关系案》(1938年3月31日),荣盂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76-477页。
    2 《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38年4月1日),荣孟潭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75页。
    1 《国防最高委员会组织大纲案》(1939年1月28日),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63-564页。
    2 《对于党务报告之决议案,(1938年3月31日),荣盂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01页。
    3 《县级党政关系调整实施办法,(1938年4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档案717[4]-149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
    4 《改进党务并调整党政关系案》(1938年3月31日),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77页。
    1 《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孙中山全集》第1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5-77页。
    1 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会临时全会:《关于革命军出师对于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训令案》,载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页。
    2 谢振明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3 《宣传品审查标准》(1932年11月24日),载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235页。
    1 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1页。
    2 张文范主编:《中国省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0页。
    3 关于国民党缩省理论的形成和缩省运动的展开,参见张学继:《民国时期的缩省运动》,载《二十一世纪》,1994年10月号(总第25期)。
    4 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49页。
    1 陈独秀:“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
    1 陈独秀:“联省自治与中国现象”,《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
    2 陈独秀:“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
    3 陈独秀:“联省自治与中国现象”,《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
    4 参见李达嘉:《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运动》,台北:弘文馆1986年版;苏云峰:“联省自治声浪中的‘鄂人治鄂运动':兼论省籍意识之形成及其作用,1920-1926”,载中研院近代史所编《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1994年版;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158页。
    1 参加按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9-341页。
    2 G.Poggi: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Stanford UnivcIsity Press,1978,pp.60-61。
    3 参见陈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3、260页。
    4 《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1-375页。
    5 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1-238页。
    6 蔡元培:“国语的应用”,《国语月刊》(第1卷),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编辑1922年版,第3-3页。
    1 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7页。
    2 参见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72页。
    3 对国民党政党国家一体化的产生,详见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70-317页。
    1 参见深町英夫:《近代广东的政党·社会·国家--中国国民党及其党国体制的形成过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 参见格林斯坦等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王沪宁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3页.
    3 参见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1 邓亦武:《民初政治模式的选择与过渡性强权统治的合理性》,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1 参见陈明明:《联邦制:马克思列宁政治文献的一个阅读》,载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权利、责任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 参见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89页。
    1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辑.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二辑第四十一册)[C].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1958.
    2 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4 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C].合肥:黄山书社,1999.
    5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8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6 陈旭麓等主编.孙中山集外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英)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M].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 P·诺内特,P·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修订版).
    9(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M].张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美)安东尔·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等译.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
    14(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5(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6(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M].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7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8 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一缉)[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19 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权利、责任与国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0 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M].周辉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1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2 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3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4(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5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26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7(美)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刘榜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8 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9 顾炎武(清).日知录集释[M].卷8.《法制》.
    30 郭圣丽.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D].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5.
    31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2 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3 胡位钧.均衡发展的政治逻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34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5 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6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38(意)加埃塔诺·莫斯卡.政治科学要义[M].任军锋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9 贾恩弗兰科·波齐.近代国家的发展—社会学导论[M].沈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0 卡尔·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M].黄树民、石家音、廖立文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41(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2 列宁.论国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3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4 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5 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46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7 罗伯特·W·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欧阳景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8 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0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1 迈克尔·奥克肖特.哈佛讲演录: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M].顾玫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52 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M].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3 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4 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二卷)[M].袁志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55 钱乘旦,陈新意.走向现代国家之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56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7 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8 青木昌彦(日本).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59 塞缪尔·P·亨廷顿(美).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60 王邦佐等冲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1 王国斌(美).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M]李伯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62 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3 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
    64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65 肖滨,郭忠华主编。中大政治学评论[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66 许庆朴,张福记主编.近现代中国社会(下册)[C].济南:齐鲁书社.2002.
    67 薛晓源、陈家刚主编.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8 杨念群.中层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69 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70 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71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72 张静编.国家与社会[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3 张信.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之演变--国家与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M].岳谦厚、张玮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
    74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75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76 复旦政治学评论.执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77 李国祁.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M].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
    78 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C].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79 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M].杨慎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7.
    80 闾小波.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1 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度[M].郭方、刘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2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分布[M].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3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4 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85 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黄胜强、许 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6 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M].李恭忠、李里峰、李霞、徐蕾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87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88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M].长沙:岳麓书社.2002.
    89 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0 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91 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92 梁景和.清末国民参政意识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93 丁光旭.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C].广州:广州出版社,1993年.
    94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5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96 陈明明.所有子弹都有归宿--发展中国家军人政治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97 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98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和社会结构)[M].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99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M].北京:三联书店,1980.
    100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01 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M].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2 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03 李达嘉.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运动[M].台北:弘文馆出版社,1986.
    104 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5 深町英夫.近代广东的政党·社会·国家--中国国民党及其党国体制的形成过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6 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项对政治知识基础的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07 菲特列·华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M].李丰斌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08 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09 奎多·德·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M].杨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110 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11 布迪厄等.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C].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12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3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范忠信、晏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14 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15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6 富永键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117 张研,牛贯杰.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8 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M].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19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20 胡春焕、白鹤群.北京的会馆[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12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2 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23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124 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C].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60.
    125 依田熹家.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M].卞立强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126 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7 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28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
    129 王焱.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
    130 秦德君.政治设计--对一种历史政治现象的解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1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I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32 复旦大学历史系主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33 唐力行.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4 张玉法.中国现代政治史论[M].台湾:东华书局,1998.
    135 张玉法.中国现代史史料指引[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
    136 杨幼炯.中国政党史[M].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
    137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38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9 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C].北京:中华书局,1991.
    140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41 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42 纲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M].谭力文、张卫东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143 刘青峰.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144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145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46 许纪霖编.中国现代化史[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47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48 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C].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49 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50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台北:稻禾出版公司,1991.
    151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
    152 干春松.制度儒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53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54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M].龙来寅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55 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56 朱旭东.欧美国民教育理论探源--国民意识形态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57 刘大明.“民族再生”的期望--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民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8 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59 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160 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M].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61 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M].吴庆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62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63 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64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
    165 白思奇.北京会馆与戊戌维新[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66 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7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68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8.
    169 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M].宋钻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70 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71 林增平等主编。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C].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172 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落和族属身份[M].王建鹅、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73 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M].齐鲁书社,2003.
    174 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175 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76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177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C].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3.
    178 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79 夏东元.郑观应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80 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81 黄彦,李伯新.孙中山藏档选编(辛亥革命前后)[C].北京:中华书局,1986.
    182 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九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83 段云章、倪俊明.陈炯明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184 斯科克波.国家与社会革命[M].刘北成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
    185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6 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187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88 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9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90 丹尼尔·J·伊扎尔.联邦主义探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191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92 杨荫薄.民国财政史[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193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94 易劳逸.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M].陈谦平、陈红民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195 江炳伦.政治学论丛[C].台北:华欣文化事业公司,1975.
    196 白鲁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权威危机.中国现代化的历程[C].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0.
    197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98 中研院近代史所编.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C].台北:中研院近代史.1994.
    199 张玉法.中国现代史论集(第一辑)[C].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200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C].杨念群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0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M].曹卫东、王晓钰、刘北城、宋伟杰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202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60.
    203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5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
    204 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205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钱文忠、盛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06 李继锋..省区主义与民国省制的嬗变[D].南京大学.
    207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08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09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10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211 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212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9期)[C],2003.
    213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14 柴德赓主编.辛亥革命(第7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15 田宏茂.1928-1937年国民党派系政治阐释.朱华译.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4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16.广东文史资料(第9辑)[C].广州:广东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1963.
    217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218 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219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五集)[C].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
    220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C].北京:中华书局,1979.
    221 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16编)[C].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22 张朋园.民主政治的尝试--清季谘议局议员的选举及其出身之分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自清运动[C].台北:食货出版社,1972.
    223 黄彦,李伯新.孙中山藏档选编(辛亥革命前后)[C]].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4 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1(3).
    225 邓正兵.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动与军阀政治的产生[J].学术研究,1998(6).
    226 邓正兵.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地方主义[J].探索与争鸣,2002(9).
    227 陈希贤.军权政治的兴起及中国宪政化的衰败[J].战略与管理,2000(6).
    228 吴永明.清末明初的地方自治述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1(3).
    229 张学继.民国时期的缩省运动[J].二十一世纪,1994.
    230 王续添.现代中国地方主义的政治解读[J].史学月刊,2002(6).
    231 李继锋.分合之际--二十年代初省宪运动的背景分析[J].民国档案,1996(3).
    232 邓亦武.民初政治模式的选择与过渡性强权统治的合理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6).
    233 李月军,侯尤玲.北洋时期军权政治与国家现代性的成长[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34 杨光斌.制度范式:一种研究中国政治变迁的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
    235 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236 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J].历史研究,2000(3).
    237 刘伟.晚清“省”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J].史学月刊,1999(5).
    238 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
    239 金以林.地域观念与派系冲突--以二三十年代国民党粤籍领袖为中心的考察[J].历史研究,2005(3).
    240 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J].战略与管理,2003(1).
    241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242 何文平.清末广东巡警的创建与官绅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43 许晓平.现代化过程中的组织问题的思考-读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
    244 李秀清.近代中国联邦制的理论和实践--北洋军阀时期省宪运动述评[J].环球法律评论.2001.
    245 刘军宁.联省自治:二十世纪的联邦主义尝试[J].战略与管理,2002(5)
    246 敖旭光.‘商人政府之梦'--广东商团及‘大商团主义'的历史考察[J].近代史研究,2003(4).
    247 岑树海.从朋党、会党到政党的嬗变--论传统中国政治参与方式的现代转换[J].学海,2006(4).
    1 Charles Tilly,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Introdu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2 Charles Tilly,ed.,Coercion,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AD1900-199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 T.H.Marshall,Class,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Greenwood Press,1963.
    4 Reinhard Bendix,Nation-building and Citizenship,Wiley&Sons,1964.
    5 Thomas Ertman,Birth of the Leviathan-building States and Regimes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6 Ernest P.Young,Presidency of Yuan Shih-K' ai:Liberalism and Dictatorship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7
    7 Joseph W.Eshed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00.
    8 Alitto,GayS." Rural Elites in Tradition:China' s Cultural Crisis and the Problem of Legitimacy." Susan Mann Jones.Ed.Sleted Papers from the Center for Far Eastern Studies,vol.3.1978-1979.
    9 Andrea Bonime-Blanc,Spain' 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the Politics of Constitution-making,Boulder and London:Westview Press,1987
    10 Adam Przeworski,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Guillermo O' Donnell,Philippe.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edited),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Comparative Perspectives,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
    11 Lucian W.Pye,China:an Introduction,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Inc),1978
    12 Fernand Braudel,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the Age of Philip
    13 JackA.Goldstone,Revolution and Rebellion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4 Wright,Mary C.ed.,China in Revolution:The First Phase,1900-4913,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15 Yu,George,Party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The Kuonmintang,1912-1924,Ba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16 Thompson,Roger R.,China's Local Councils in the Age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1898-1911,Cambridge,Mass.:Harward Un/versity Press,1995.
    17 Pye,Lucian W.,Warlord Politics:Conflict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an China,New York:Praeger,1971.
    18 Harrison,Henrietta,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1911-1929,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9 Chen,Leslie H.dingyan,Chen Jiongming and the Federalist Movement:Regional Leadership and Nation Building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9.
    20 James E.Sheridan,China in Disintegration:The Republican Era in Chinese History,1912-1949.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5.
    21 Ranbir Vohar,China's Path to Modernization:a Historical Review from 1800 to the Present.N.J:Prentice Hall,Inc,1987.
    22 Min Tu-ki,(Philip A.Kuhn and Timothy Brooks eds),National Policy and Local Power:The Transformation of Late Imperial China,Cambridge,Mass:Haw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3 Leutner,Mechthild,Roland Felber,M.L.Titarenko and A.M.Grigoriev eds.,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1920s:Between Triumph and Diast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Curaon,2002.
    24 Michael Gasster,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the Bireth of Modern Chinese Radicalism.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25 Helen Siu,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26 Joseph Fewsmith,Party,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 China:Mercha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s in Shanghai,1890-1930.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895.
    27 John H.Fincher,Chinese Democracy:The Self-Government Movement in Local,Provincial and National Politics,1905-1914.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81.
    28 Franklin W.Houn,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1912-1928:An Institutional Saudy.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57.
    29 Edward J.M.Rhoads,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the Case of Kwangtung,1895-1913.Cambridge: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30 Arthur Waldron,From War to Nationalism:China's Turning Point,1924-1925.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31 Andrew J.Nathan,Peking Politics,1918-1923:Faction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Barkw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76.
    32 Levenson.Jeseph,Modern China:an Interpretive Antholog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33 Schoppa,KeithR.1977.Province and Nation:The Chekiang Provincial Autonomy Movement,1917-1927,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6,no.4" p661-674.
    34 S.N.Eisenstalt,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Free Press,1963
    35 Maudce Duverger,Political Parties: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London:Methuen,1964
    36 Rankin,Mary Backus.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s:Radical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 and Chekiang,1902-1911.Cambddge,Mass.,197
    37 HaroldZ.Schiffrin,Military and Politics in China:is the Warlord Model Pertient?Asia Quarterly:A Journal from Europe,3(1975
    38 Anthony Giddens,"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Action,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9.
    39 Charles Tilly,"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tate-Making" and "Western State-Making and Theories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Charles Tilly(ed):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40 Chien - min Chao,Bruce Dickson(ed),Remaking the Chinese State:Strategies,Society and Security.London:Routledge,2001.
    41 Cordon L.Clark and Michael Dear,"State Apparatus:Structures and Language of Legitimacy",Boston:Allen & Vnwin Inc.1984.
    42 Edward X.Gu,"State Corporatism and Civil Society",In Wang Gungwu Singapore,Zheng Yongnian(eds.),Reform,Legitimacy and Dilemmas:China Politics and Society,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2000,pp.71-102.
    43 F ranz H.Schurmann,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44 Gernet,Jacques,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C.ambd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45 Graeme Gill,"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Palgrave Macmillan,2003.
    46 Joel S.Migdal,"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 in the Third Worl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47 Joel S.Migdal,"State in Society:Study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Cambridge(Englan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8 Joel S.Migdal;Atul and Shue(eds.)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Cambridge(Englan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49 Lauren Morris Maclean,State Social Policies and Social Support Networks: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State Policy-making on Informal Networks in Ghana and Cote d'Ivoi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26,No.6,pp665-691,2003.
    50 Michael Mann,"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Its Origins,Mechanism and Result",Archiv Europeennes de Sociologie,25,1984.
    51 Peter J.Katzenstein,"Conclusion:Domestic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of foreign economic policy",In Peter J.Katzenstein,ed.,Between Power and Plenty: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52 Prasenjit Duara,"State Involution:A Study of Local Finances in North China,1911-1935",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y and History,29,no.1(1987),pp.132-161.
    53 R·A·W·Rhodes,Control and Power in Central-Local Government Relationships,Farnborough:Gower,1981.
    54 Siu,Helen F.,Ageng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55 Susan H·Whiting,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6 Tang Tsou,"Chinese Politics at the Top:Factionalism or Informal Politics?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or a Game to Win All?" In Jonathan Unger(ed.),The Nature of Chinese Politics-From Mao to Jiang,New York:M.E.Sharpe,2002.pp.102.
    57 Tony Saich,Negotiating the State: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2000.
    58 Tao Tao Liu and David Faure,Unity and Diversity:Local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in China,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1991.
    59 William Bloom,Personal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0 Vivienne Shue,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61 Tajfel,H.,"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13,1974,pp.65-93.
    62 Herber C.Kelman,"Patterns of Personal Involvement in the National System:A Social-Politics Legitimacy," in James N.Rosenau,ed.,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19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