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界围绕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和激烈的讨论,并以此为中心掀起了一系列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如乡村建设运动,民众教育运动,社会调查运动,民主宪政运动等。中国社会学社成员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份子,也参与了这些研究和实践活动。
     1928年9月,上海、南京等地社会学教授成立了联络东南各省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社会学专门组织,后定名为东南社会学会。该学会就是中国社会学社的前身。1930年2月8日,地区性的东南社会学会改组为全国性的中国社会学社。学社以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学理和社会问题为宗旨。学社成员包括上海、南京、北京、广州、厦门等地的社会学学者,和一些从事社会工作,社会研究的人员和学生,主要代表人物有孙本文、陶孟和、许仕廉、吴景超、吴泽霖、杨开道、潘光旦、陈序经等。
     与其他派别的知识分子相比,中国社会学社成员有以下特征:其一,学社成员以社会学研究者为主,他们的学术基础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其二,学社成员关注中国的基层社会,他们提倡自下而上的改良,并认为社会改良的根本和核心在于基层社会的组织建设和普通民众素质的提高;其三,学社成员研究广泛,他们几乎参与了二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问题讨论的各个方面。在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教育救国运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文化依归等重大问题中,学社成员都是直接参与者。中国社会学社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是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参与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思想代表了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的大部分共性和作为社会学学者的独特个性。
     本文围绕1928-1937年间中国社会学社成员对社会建设提出的主张和建议展开研究,探讨他们思想的来源与根据,分析他们建议的内涵与可行性,并对他们社会建设思想的价值和影响进行评价。
     全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是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农村建设思想。农村问题是中国社会学社成员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社成员围绕农村建设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研究和讨论。李景汉、乔启明等人置身于农村社会生活情况和农佃关系的调查中;杨开道从中国古代乡约中寻找基层农村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吴景超等人主张以发展工业来救济农村。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上,学社成员中的“以农立国”派和“以工立国”派还产生了意见的分歧。他们互相之间的争论与探讨加深了思想文化界对中国农村的认知。
     第二章是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教育思想。学社成员的教育研究围绕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化展开。让教育贴近社会现实,让普通民众接受教育是他们进行研究和实践的目标。中国社会学社成员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各有侧重。陶孟和注重教育与社会要素的理论研究,俞庆棠注重民众教育的实践,陈序经注重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他们都关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希望从社会变迁和社会环境中总结教育发展的方向。
     第三章是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劳工保障研究。劳工保障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学社成员劳工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与以往社会保障的研究侧重救济不同,学社成员开始谋求有组织、有法规、预防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陈达等人对劳工组织、劳工福利、劳工保险、劳工立法提出的意见和主张为中国建立现代化的劳工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意见。
     第四章是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政治主张。学社成员向往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民主不但包括政治的民主,也包括经济的民主和社会的民主。他们不满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也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他们认为民主发展的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情况看,中国还不是一个民主的国家,知识分子的工作就是培养民主的社会基础。学社建立之初,曾明确表达过只做研究不问政治的意思,但是,学社成员对中国改良的研究却始终都围绕着他们的民主政治理想而展开。
     第五章是对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的比较研究和评价。学社成员的思想来源于五四时期传入中国的社会思潮,和西方社会学理论。作为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一部分,学社成员与马克思主义者,文化保守主义者,以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有所差别,这些不同点不但是学社成员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其他派别知识分子的思想精华。
     总体看来,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社会建设思想是当时社会学学者对中国社会问题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学社成员的建议是对社会现象与社会本质的深层次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基层存在的重要问题。学社在学术界,社会上,政府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今天我们回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的社会建设思想时,发现他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一些仍旧存在。中国社会学社成员对改良路线和“改良主义”的追求已经被时代证明不是中国复兴的方式,但他们对于社会问题和社会建设提出的改良的办法却可以被用于今天的社会建设中。
Intellectuals launched a deep research and intense discussion around the issue of China's development road in the 1920s and 1930s.They also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about society construct, such as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the mass education campaign, the social investigation movement, th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movement and so on. The members of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as a part of intellectuals participated in these researche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Professors of sociology in Shanghai and Nanjing set up a sociological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 named South East Sociology Institute in order to connect all the sociology scholars in the southeast in September 1928. This organization w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The South East Sociology Institute expanded into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in February 8, 1930.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s purpose was to study the theory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issues. The members included sociology scholars, social workers, sociology researchers and students in Shanghai, Nanjing, Beijing, Guangzhou, Xiamen and other places. The main members were Sun Benwen, Tao Menghe, Xu Shilian, Wu Jingchao, Wu Zelin, Yang Kaidao, Pan Guangdan, Chen Xujing, etc.
     Compared to the other kinds of intellectuals, th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members are sociology scholars. Their theory is based on the western sociology. Second, the members concern about China's basic society, they advocate improvement from bottom to top. They realized that the basic society's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grass-roots’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social improvement. Finally, the members research widely. They participated in each aspect of Chinese society issues discussion nearl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such as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saving the nation through education movem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construction, democracy construction, cultural issues. Th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participate in the society constructs process is also the reformism intellectuals participate in the society constructs process. They displayed these intellectual's majority of general characters and the social scholar's unique individuality.
     This article is a study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thought by th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It investigates the source of their thought, analyzes their proposals’connotation and feasibility, and then appraises the value and the influence.
     The article ha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rural construction thought of th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The rural issue is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social issues of them. They carried out various forms of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Li Jinghan and Qiao Qiming investigated rural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lord and tenant. Yang Kaidao looked for the basis of rural organization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 agreement. Wu Jingchao set forth that it is the only method to help agriculture by developing industry. When they talked about the issue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there were two difference ideas. One is“taking agriculture as country's base”, the other is“taking industry as country's base”. The discussion allowed intellectual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education thought of th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The object of their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 is to let the education draw close to social reality, and allow the ordinary populace to accept the education. The members had different angles in education researches. Tao Menghe emphasized on education and social essential factors. Yu Qingtang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mass education practice. Chen Xujing focused the attention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research. They all realiz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ety is importance, and hope they can find modern educ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from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labor social security thought of th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Labor social securit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and central content in members’labor issue research in the 1920s and 1930s. With formerly studied differently, they start to seek establish moder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plan and proposal which included labor organization, labor welfare, labor insurance, labor legislation, put forward by Chen Da et al., provided ideas for Chinese modern labor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forth chapter is the political opinion of th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The members yearned for democracy, and considered that democracy should be included by political democracy, economic democracy, and social democracy. They were dissatisfied with dictatorship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also didn’t accept Marxism. They thought that the development's process of democracy is tortuous and long. China had not become the democratic countr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Raising the democracy’s basis is intellectuals’duty. At the beginning of establishment,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has clearly expressed that the Community only research, but does not care about politics. However, there is relation between the members’researches and their political view all the time.
     The last chapter is related comments 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thought of th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The members’thought originates in the new social thought in May the Forth movement period, and the modern sociology theory. As a part of reformism intellectuals, the members’thought has great difference with Marxism intellectuals, Culture Conservatism and Liberalism intellectuals. These differences were not only the members’important thought, but also the other intellectuals’essential though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thought of the members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influential achievement to Chinese social issues at that time.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hat the members’deeply think about the social phenomenon and the social essence reflect some important issues of Chinese grass-roots society. The Chinese Sociology Community has influence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academic field, society, and government. Today, we can find some issues that the members care about still exist now. The times already proved reformism dream is not suitable for China's development, but their improved methods still can be used in today’s Chinese social construction.
引文
①《东南社会学会纪事》,《社会学刊》1929年第1卷第1期。
    ①陈新华:《近代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社》,《求索》2005年第4期。
    ①《辞海》第一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1页。
    ②中国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打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③言心哲:《社会调查与中国社会建设》,《社会学刊》第4卷第3期。
     ①关于社会改良、社会革命和两者关系的论述均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290-291页。
    
    ①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03页。
    ②《三十九家每亩种地亩数表》,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05页。
    ③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17页。
    ④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年版。序言。
    
    ①李景汉:《中国农村人口调查研究之经验与心得》,《社会学刊》第3卷第3期。
    ②李景汉:《深入民间的一些经验与感受》,《独立评论》179号,第9页。
    ①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年版。第400页。
    ①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年版。第399页。
    ②两人以上参与,一人用手拍打一个用线缠成的球,可以做出各种花式,直到手没拍到球为止,再轮换他人,最后比数目多者为胜。
    ③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年版。第406页。
    
    ①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年版。第534页。
    ②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年版。第459页。
    ③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④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年版。第575-580页。
    
    ①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年版。第166页。
    ②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年版。第5-8页。
    ①乔启明:《农佃制度之比较以及改良农佃问题之建议》,金陵大学农林科《农林丛刊》1929年第49号,第1-2页。
    ①乔启明:《农佃制度之比较以及改良农佃问题之建议》,金陵大学农林科《农林丛刊》1929年第49号,第11-12页。
    ②乔启明:《农佃制度之比较以及改良农佃问题之建议》,金陵大学农林科《农林丛刊》1929年第49号,第16页。
    ①乔启明:《农佃制度之比较以及改良农佃问题之建议》,金陵大学农林科《农林丛刊》1929年第49号,第28页。
    ①乔启明:《农佃制度之比较以及改良农佃问题之建议》,金陵大学农林科《农林丛刊》1929年第49号,第50-51页。
    ②乔启明:《农佃制度之比较以及改良农佃问题之建议》,金陵大学农林科《农林丛刊》1929年第49号,第77页。
    ①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423页。
    ②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451页。
    ③乔启明编著:《农会会务与业务》,上海:正中书局1944年版,第116-117页。
    ①杨开道:《乡约制度的研究》,《社会学界》第5卷,第25页。
    ②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山东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1937年版,第251页。
    ③据杨开道研究,常平目的是为平均农产价格,调解农村经济,贵则糶出,贱则入,义仓保留了周恤的原意。常平义仓是将两者合为一个统一系统,常平余粟转入义仓,义仓全部专为周恤。
    
    ①杨开道:《农村组织》,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5-6页。
    ②杨开道:《农村组织》,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9页。
    
    ①杨开道:乡约制度的研究,《社会学界》,1931年第5卷,第20页。
    ②杨开道:《农村组织》,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16-17页。
    ①杨开道:《农村社会学》,孙本文主编:《社会学大纲》(下册),上海:世界书局1931年版,第113页。
    ②在《农村组织》一书中,也译为“农村地方组织”。
    ③杨开道:《农村组织》,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49页。
    ④杨开道:《社会行政与乡村建设》,孙本文:《社会行政概论》,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1944年版,第66页。
    
    ①杨开道:《农村问题》,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56页。
    ②杨开道:《农村自治》,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自序。
    ①关于清河调查的内容,均参见许仕廉《一个市镇调查的尝试》,《社会学界》第5卷。
    ②张鸿钧:《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河镇社会实验区工作报告》,《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第77页。
    ③《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及社会服务学系1931-1932年度报告》,《社会学界》第6卷。
    ④北京市档案馆:《北平公安局第一科关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于本月二十日赴本局参观的通知》(J181206595),《河北第一监狱关于北平私立汇文中学校、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等学生来监参观的往来公函》(J19100213012)。
    ①《燕京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服务学系1932—1933年度报告》,《社会学界》,1933年第7卷,第337页。
    ②杨开道《燕京大学农村建设工作》,许仕廉、章元善:《乡村建设实验》(第2辑),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17页。
    ③原文为“人亡人辍”,笔者认为应是“人亡政辍”。
    ④许莹涟、李竞西、段继李编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一辑下册,(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股1935年版,第732页。
    ⑤张鸿钧:《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河镇社会实验区工作报告》,许仕廉、章元善:《乡村建设实验》(第1辑),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64页。
    ⑥相关研究参见郑大华的《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6-375页。
    ①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的将来》,余定邦、牛凯军编:《陈序经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②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的将来》,余定邦、牛凯军编:《陈序经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①陈序经:《乡村建设理论的检讨》,余定邦、牛凯军编:《陈序经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①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11页。
    ①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5页。
    ②吴景超:《土地法与土地政策》,《独立评论》,1936年第191号,第14页。
    ③每英亩约合华亩六亩半。
    ④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5页。
    ①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3页。
    ②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82-83页。
    ①吴景超:《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大公报》1934年9月9日。
    ②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50页。
    ①杨开道,《归农运动》,《东方杂志》第20卷14号,1923年7月25日。
    ②许仕廉:《社会计划与乡村建设》,《社会学界》,1934年第8卷。
    ③吴景超:《再论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独立评论》第136号,1935年1月20日。
    ④陈序经:《乡村建设理论的检讨》,余定邦、牛凯军编:《陈序经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①许仕廉:《社会计划与乡村建设》,《社会学界》1934年第8卷。
    ②阎明:《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③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265页。
    ①千家驹:《中国的歧路——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薛暮桥、冯和法:《〈中国农村〉论文选》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6页。
    ②陶孟和:《要采行一个新农业政策》,《大公报》, 1936年7月12日。
    ①陶孟和:《教育的效力》,《孟和文存》卷三,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年版,第6页。
     ①陶孟和:《社会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2页。
    ①陶孟和:《社会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3页。
    ①陶孟和:《社会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95页。
    
    ①关于民治社会与中国社会学社成员思想的探讨将在本文的第四章介绍。
    ②陶孟和:《社会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03页。
     ①陶孟和:《公民科之内容》,《孟和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年版,第60页。
    ①杜威:《学校与教育》,单中惠、王凤玉编:《杜威在华教育讲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①陶孟和:《评学生运动》,《孟和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年版,第8页。
    
    ①陶孟和:《留学问题》,《孟和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年版,第32-33页。
    ②陶孟和:《社会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9页。
    ①高践四:《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民众教育》,庄俞、贺圣鼐编辑:《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53页。
    ②《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讲演规则》,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816页。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088页。
    ②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153页。
    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9页。
    ④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真义》,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⑤张蓉:《中国现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①高践四:《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民众教育》,庄俞、贺圣鼐编辑:《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74页。
    ②耿丽淑:《热心爱国的教育家俞庆棠》,苏州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会编印:《人民教育家俞庆棠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1987年版,第117页。
    ①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1-2页。
    ②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3页。
    ①陈鹏、林玲:《中国义务教育法制百年历程之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②俞庆棠:《儿童年的儿童问题》,茅仲英主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07-308页。
    ③俞庆棠:《儿童年的儿童问题》,茅仲英主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22页。
    ①俞庆棠:《儿童年的儿童问题》,茅仲英主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18页。
    ②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14页。
    ③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4页。
    ①俞庆棠:《我之女子教育观》,茅仲英主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②俞庆棠:《略谈女子教育》,茅仲英主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③俞庆棠《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女子教育》,庄俞、贺圣鼐编辑:《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205页。
    
    ①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32页。
    ②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36-37页。
    ③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49页。
    ①李蒸:《民众教育应转变方向吗?》《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4月。
    ①高践四:《农民教育馆之三要》,《教育与民众》第2卷第8期,1931年4月。
    ①童润之:《俞庆棠先生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人民教育家俞庆棠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苏州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会编印,1987年版,第9-10页。关于江苏省立民众学院的成立和课程与教师均参见此文。
    ②刘光:《回忆母校纪念爱师——旧中国教育战线上的一面特异旗帜》,《人民教育家俞庆棠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苏州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会编印,1987年版,第28页。
    ③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84-85页。
    ①童润之:《俞庆棠先生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人民教育家俞庆棠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苏州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会编印,1987年版,第13页。
    ②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164页。
    ①高践四:《本院民众教育研究实验事业概况及今后进行方针》,《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9、10期合刊,1933年6月。
    ①刘光:《回忆母校纪念爱师——旧中国教育战线上的一面特异旗帜》,《人民教育家俞庆棠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苏州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会编印,1987年版,第24页。
    ②刘光:《回忆母校纪念爱师——旧中国教育战线上的一面特异旗帜》,《人民教育家俞庆棠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苏州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会编印,1987年版,第26页。
    ①陈礼江:《民众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4月28日。
    ①高践四:《过去五年民众教育对于国家的贡献及今后应行努力的方向》,《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4月28日。
    
    ①邱椿:《教育崩溃的一个责任问题》,《独立评论》11号,1932年7月31日。
    ②陈序经:《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独立评论》43号,1933年3月26日。
    ③蒋廷黻:《中国的教育》,《独立评论》第38号,1933年2月19日。
    
    ①陈序经:《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独立评论》43号1933年3月26日。
    ②陈序经:《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独立评论》43号1933年3月26日。
    
    ①旭生:《教育罪言》,《独立评论》37号,1933年2月12日。
    ②旭生:《教育罪言》,《独立评论》38号,1933年2月19日。
    ③陈序经:《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独立评论》第43号,1933年3月26日。
    ①陈序经:《对于现代大学教育方针的商榷》,余定邦、牛凯军编:《陈序经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①陈序经:《对于现代大学教育方针的商榷》,余定邦、牛凯军编:《陈序经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134页。
    ②陈序经:《对于现代大学教育方针的商榷》,余定邦、牛凯军编:《陈序经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①陈序经:《对于现代大学教育方针的商榷》,余定邦、牛凯军编:《陈序经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②吴景超:《都市教育与乡村教育》,《独立评论》第40号,1933年3月5日。
    
    ①吴景超:《建设问题与东西文化》,《独立评论》139号,1935年2月24日。
    ②吴景超:《建设问题与东西文化》,《独立评论》139号,1935年2月24日。
    ③陈序经:《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独立评论》第142号,1935年3月17日。
    ④吴景超:《建设问题与东西文化》,《独立评论》139号,1935年2月24日。
    
    ①陈序经:《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独立评论》第142号,1935年3月17日。
    ②吴景超:《建设问题与东西文化》,《独立评论》139号,1935年2月24日。
    ①所有委员包括:丁文江、任鸿雋(主席)、何廉、范锐、陶孟和(秘书)、陈达、章元善、刘鸿生、戴乐仁。
     ①《社会学刊》第1卷第1期,书评。
    ①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上海社会调查所1933年版,第28-29页。
    ①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上海社会调查所1933年版,第78页。
    
    ①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上海社会调查所1933年版,第83页。
    ②原表将四口以上家庭和四口以下家庭的生活费用途分别列出,本表将其一并列出讨论。
    
    ①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上海社会调查所1933年版,第87页。
    ②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上海社会调查所1933年版,第76页。
    ③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上海社会调查所1933年版,第40页。
    ④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页。
    ①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3页。
    ②《按收入组全年内一百家庭每家五项主要支出之款额及百分比》)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8页。
    ①《一百家庭平均每家全年各项支出细表》,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61页。
    ②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76页。
    ③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75页。
    ④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6页。
    
    ①毛起鵕:《上海之劳工——根据上海特别市社会局劳工统计材料而作》,《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
    ②毛起鵕:《上海之劳工——根据上海特别市社会局劳工统计材料而作》,《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
    ①《上海特别市346家工人家庭消费总额表(1929年4月)》,毛起鵕:《上海之劳工——根据上海特别市社会局劳工统计材料而作》,《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
    ②毛起鵕:《上海之劳工——根据上海特别市社会局劳工统计材料而作》,《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
    ③毛起鵕:《近四年上海劳资争议案件汇编》,《社会学刊》第3卷第1期。
    
    ①毛起鵕:《近四年上海劳资争议案件汇编》,《社会学刊》第3卷第1期。
    ②毛起鵕:《上海之劳工——根据上海特别市社会局劳工统计材料而作》,《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
    ③毛起鵕:《近四年上海劳资争议案件汇编》,《社会学刊》第3卷第1期。
    ①毛起鵕:《上海之劳工——根据上海特别市社会局劳工统计材料而作》,《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95页。
    ②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02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04页。
    ②赖泽涵:《战前我国的劳工运动》,《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论文集(1928-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84年版,第135页。
    ①赖泽涵:《战前我国的劳工运动》,《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论文集(1928-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84年版,第143页。
    ②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12页。
    ③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03页。
    ④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08页。
    ⑤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04页。
    ⑥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78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250页。
    ②《罢工原因分类(1918-1926)》表,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250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57页。
    ①《九年罢工的结果(结果不明的除外)》表,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63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89页。
    ①陈良瑾:《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419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01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499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499页。
    ②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496页。
    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编:《社会保障知识读本》,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祝世康:《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66页。
    ②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483页。
    ③祝世康:《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67页。
    
    ①祝世康:《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69页。
    ②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468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03页。
    ②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17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43页。
    ②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46-548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58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59页。
    ②郭世佑:《近代法制与中国社会转型》,《史学月刊》2004年第7期。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66页。
    ②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67页。
    ③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69页。
    
    ①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67-568页。
    ②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61页。
    
    
    ①祝世康:《中国之劳工立法》,《社会学刊》第1卷第2期。
    ②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首次正式应用“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
    ③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5页。
    
    ①陈新华:《近代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社》,《求索》2005年第4期。
    ②杨开道:《农村自治》,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7、10页。
    
    ①朱亦松:《关于民治与独裁的一个大论战》(上),《再生》第3卷第2期,1935年4月15日。
    ②方敏:《“五四”后三十年民主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4-135页。
    ③朱亦松:《新时代的民治主义》,苏报承印部1946年版,第1页。
    ④朱亦松:《新时代的民治主义》,苏报承印部1946年版,第12-13页。
    ⑤朱亦松:《新时代的民治主义》,苏报承印部1946年版,第2页。
    ①吴景超:《革命与建国》,《独立评论》84号,1934年1月。
    ①吴景超:《中国的政制问题》,《独立评论》134号,1935年1月。
    
    ①马先阵:《孙本文》,《民国人物传》第五卷,严如平、宗志文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2页。
    ②马先阵:《孙本文》,《民国人物传》第五卷,严如平、宗志文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4页。
    ③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①秦柳方:《经济学家祝世康》,陈翔华、毛华轩、权儒学、全根先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1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24页。
    ②程继隆主编:《社会学大辞典》,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③秦柳方:《经济学家祝世康》,陈翔华、毛华轩、权儒学、全根先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1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24,231页。
    ④杨芳:《吴景超:被浪费的才情》)中青在线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5/07/content_2170951.htm。
    ①汪仁泽:《陈达》,严如平、宗志文主编:《民国人物传》第九卷1997年版,第389页。
    ②祝世康:《中国之劳工立法》,《社会学刊》第1卷第2期。
    ③潘光旦:《训政何以必须结束》,潘乃穆,潘乃和编:《潘光旦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00页。
    ①潘光旦:《从汪院长的被刺说到宪政的不可再缓》,潘乃穆,潘乃和编:《潘光旦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82页。
    ②吴景超:《中国的政制问题》,《独立评论》134号。
    ①吴景超:《耕者何时有其田?》,《独立评论》165号。
    ②潘光旦:《建都洛阳与开发西北》,潘乃穆,潘乃和编:《潘光旦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446页。
    ③潘光旦:《图南日记》前记,潘乃穆,潘乃和编:《潘光旦文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87页。
    ①朱亦松:《社会问题的性质》,《社会学刊》第1卷第1期。
    ②孙本文:《社会思想》,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172页。
    ③孙本文:《社会思想》,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175-176页。
    ①吴文藻:《吴文藻自传》,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六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9页。
    ②俞湘文、葛思恩:《俞颂华》《民国人物传》第4卷1984年版,第303页。
    ①北京市档案馆:《北平市警察局抄发查禁有关“只有苏维埃能够救中国、论罢工的策略”等书刊之密令》J181-17-1175。
    ②许仕廉:《考察苏联社会事业杂记》,《社会学刊》第3卷第4期。
    ③许仕廉:《考察苏联社会事业杂记》,《社会学刊》第3卷第4期。
    ④许仕廉:《考察苏联社会事业杂记》,《社会学刊》第3卷第4期。
    ①吴文藻:《吴文藻自传》,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六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页。
    ②《陶孟和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页。
    ①(美)杜威:《现代的三个哲学家》,《杜威五大讲演》,胡适口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
    ②高宣扬:《实用主义概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8页。
    ③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3页。
    ④高宣扬:《实用主义概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243页。
    ①具体的差别在第二节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比较中有详细论述。
    ②吴文藻:《吴文藻自传》,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六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9页。
    ③罗素:《政治的理想》许峰、上官新松译,《罗素论自由》,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211页。
    ①严复:《原强》,《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②姚纯安:《社会学在近代中国的进程(1895-191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6页。
    ①俞政:《严复译著的社会影响》,《东南学术》2004年第3期。
    ②阎明:《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③韩明谟:《中国社会学名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④姚纯安:《社会学在近代中国的进程(1895-191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78页。
    ①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②吴景超:《季亭史传》,《社会学刊》第4卷第1期。明强在《孙本文先生评传》中提到孙本文也师从于吉丁斯。
    ③吴文藻:《季亭史的社会学学说》,《社会学刊》第4卷第1期。
    ④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⑤陈达:《季亭史社会学方法概论》,《社会学刊》第4卷第1期。
    ①田彩凤:《李景汉》,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人物志》(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②(苏)伊·伊·安东诺维奇:《美国社会学》,范国恩、张鸿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页。
    
    ①(苏)伊·伊·安东诺维奇:《美国社会学》,范国恩、张鸿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页。
    ②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之现代阐释》,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5页。
    
    ①许德珩:《社会学讲话》(上册),北平号望书店1936年版,第163页。
    ②李达:《社会学大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6页。
    ①毛泽东:《寻乌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1页。
    ②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页。
    ③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④李方祥:《三十年代初苏区农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第6期。
    ①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②梁漱溟:《答乡村建设批判》,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621页。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重庆:乡村书店1939年版,第335页。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重庆:乡村书店1939年版,第308页。
    
    ①Horace Boies Hawthorn.The Sociology of Rural Life.The Century Co.,1926,P406.
    ②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山东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1937年版,自序。
    
    ①胡适:《我的歧路》《努力周报》第7期,1922年6月。
    ②高宣扬:《实用主义概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30页。
    ③朱亦松:《新时代的民治主义》,苏报承印社1946年版,第6页。
    ①《消息》,《社会学刊》第2卷第3期。
    
    ①阎明:《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
    ②蔡元培讲演,杨炳勋速记:《社会学与民族学》,《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
    
    ①吴泽霖:《吴泽霖民主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自序。
    ②《教育部新定高级中学师范科社会学及社会问题暂行课程标准》,《社会学刊》第2卷第1期
    ③《纪事》,《社会学刊》第3卷第4期。
    ①费孝通:《一代良师》,《费孝通文集》(第1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②费梅苹编著:《社会保障概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①孙冶方:《为什么要批评乡村改良主义工作》,薛暮桥、冯和法:《〈中国农村〉论文选》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6-247页。
     ①林德山《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观看20世纪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1]中国社会学社.中国人口问题[M].上海:世界书局,1932.
    [2]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
    [3]孙本文主编.社会学大纲[C]上海:世界书局1931.
    [4]孙本文.社会思想[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
    [5]孙本文等编著.中国战时学术[M].上海:正中书局1946.
    [6]孙本文.社会学ABC[M].上海:ABC丛书社1931.
    [7]孙本文.社会行政概论[M].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1944.
    [8]孙本文.近代社会学发展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9]孙本文.社会心理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10]孙本文.社会学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1]孙本文.社会问题[M].上海:世界书局1932.
    [12]孙本文.社会学的领域[M].上海:世界书局1923.
    [13]孙本文.社会变迁[M].上海:世界书局1930.
    [14]孙本文.社会的文化基础[M].上海:世界书局1930.
    [15]孙本文.人口论ABC[M].上海:ABC丛书社1929.
    [16]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7]吴景超.中国经济建设之路[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
    [18]吴景超.社会的生物基础[M].上海:世界书局1930.
    [19]吴景超.社会组织[M].上海:世界书局1929.
    [20]杨开道.农村社会学[M].上海:世界书局.
    [21]杨开道.农村问题[M].上海:世界书局1935.
    [22]杨开道.农村自治[M].上海:世界书局1935.
    [23]杨开道.社会研究法[M].上海:世界书局1929.
    [24]杨开道.农村社会[M].上海:世界书局1930.
    [25]杨开道.农村政策[M].上海:世界书局1933.
    [26]杨开道.农村调查[M].上海:世界书局1930.
    [27]杨开道.农村组织[M].上海:世界书局1932.
    [28]杨开道.农村领袖[M].上海:世界书局1930.
    [29]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M].山东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1937.
    [30]杨开道.农业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31]言心哲.农村家庭调查[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2]言心哲.农村社会学概论[M].上海:中华书局1934.
    [33]言心哲.农村社会学导言[M].上海:中华书局1937.
    [34]言心哲.现代社会事业[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
    [35]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分析[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6]言心哲.社会调查大纲[M].上海:中华书局1936.
    [37]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8]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9]陈序经.东西文化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0]陈序经.社会学的起源[M].广州:社会经济研究所1949.
    [41]毛起鵕.社会学[M].正中书局1943.
    [42]毛起鵕.社会现象概论[M].上海:大东书局1933.
    [43]许仕廉.人口论纲要[M].上海:中华书局1934.
    [44]许仕廉、章元善.乡村建设实验[M]. 1-3.上海:中华书局1934-1935.
    [45]许仕廉.社会学书目论[M].北京:文化学社.
    [46]陶孟和.社会与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47]陶孟和.孟和文存[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
    [48]陶孟和.社会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49]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M].上海社会调查所1933.
    [50]陶孟和.国文故事选读[M].上海亚东图书馆1941.
    [51]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
    [52]乔启明.农佃制度之比较以及改良农佃问题之建议[M].金陵大学农林科农林丛刊1929.49.
    [53]乔启明、蒋杰.中国人口与食粮问题[M].上海:中华书局1937.
    [54]乔启明编著.农会会务与业务[M].上海:正中书局1944.
    [55]乔启明.乡村社会区划的方法[M].金陵大学农学院农林丛刊.
    [56]杨幼炯主编.中国农村问题[M].上海:中国社会科学会.
    [57]杨幼炯.近世民主宪政之新动向[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58]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
    [59]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0]杨幼炯.当代中国政治学[M].南京:胜利出版公司.
    [61]杨幼炯,符彪编.各国政治制度[M].上海:中华书局1936.
    [62]杨幼炯.社会学述要[M].上海:泰东图书局1930.
    [6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M].上中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0.
    [64]潘光旦.自由之路[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65]潘光旦.宣传不是教育[M].上海:生活书店1946.
    [66]潘光旦.人文史观[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7]潘光旦.优生与抗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68]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M].上海:新月书店1929.
    [69]陈达.中国劳工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70]陈达.人口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71]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72]柯象峰.现代人口问题[M].南京:正中书局1934.
    [73]柯象峰.西康社会之鸟瞰[M].上海:正中书局1944.
    [74]吴泽霖.社会约制[M].上海:世界书局1930.
    [75]吴泽霖编.社会学及社会问题[M].上海:新国民图书社1932.
    [76]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7]唐启宇.中国农业改良刍议[M].南京:农叶周报社.
    [78]何德明编著,吴泽霖校订.中国劳工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79]寿勉成编著.合作指导[M].重庆:正中书局.
    [80]寿勉成,郑厚博合编.中国合作运动史[M].正中书局1943.
    [81]寿勉成.中国合作经济政策研究[M].南京:中国合作图书用品生产合作社1947.
    [82]寿勉成.中国合作经济问题[M].重庆:正中书局1940.
    [83]寿勉成,李士毫编著.农村经济与合作[M].上海:正中书局1948.
    [84]寿勉成.社会的经济基础[M].上海世界书局1929.
    [85]寿勉成.社会经济学[M].东南合作印刷厂1946.
    [86]俞庆棠.民众教育[M].南京:正中书局1936.
    [87]俞庆棠编.农村生活丛谈[M].上海:中国科学公司1937.
    [88]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劳农学院.民众教育名著提要[M].1920.
    [89]高践四.民众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90]祝世康.经济建设之途径[M].新亚洲书局1931.
    [91]祝世康.劳工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92]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2005.
    [93]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94]朱亦松.新时代的民治主义[M].苏报承印部1946.
    [95]朱亦松.社会学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96]朱亦松.社会政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97]李剑华.犯罪社会学[M].上海:会文堂新论书局1937.
    [98]李剑华.犯罪学[M].上海法学编译社1933.
    [99]李剑华.社会学史纲[M].上海世界书局1930.
    [100]唐庆增.唐庆增经济演讲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01]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上.
    [102]唐庆增.经济学概论[M].上海世界书局1933.
    [103]唐庆增.唐庆增经济论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04]黄凌霜.社会进化[M].上海世界书局1929.
    [105]张镜予.中国农村信用合作运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106]张镜予编辑.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107]张镜予、秦铨中编著.世界失业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08]郭人全.乡村民众教育[M].上海黎明书局1934.
    [109]庄泽宣.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39.
    [110]平心.中国民主宪政运动史[M].上海:进化书局1947.
    [111]程瑞霖等.宪政与独裁[M].上海中华书局1935.
    [112]社会调查所编制.北平社会概况统计图[G].1931.
    [113]社会调查所编印.社会调查所概况[M].1933.
    [11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编.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M]. 1-4.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59.
    [115]陈哲夫、江荣海、吴丕.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16]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17]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118]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上海三联书店1997.
    [119]潘乃穆,潘乃和编.潘光旦文集[C]. 1-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20]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1]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东方振兴与西化之路:纪念陈序经诞辰一百周年论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22]熊贤君.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23]黄见德.西方哲学的传入与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124]方敏.“五四”后三十年民主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5]陈理,郭卫平,王庆仁主编.潘光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126]杨深编.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27]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28]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9]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130]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1]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C].文教事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132]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C].城市(劳工)生活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133]葛思恩,俞湘文编.俞颂华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34]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135]杨幼炯.中国政党史[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136]潘光旦.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37]赵立彬.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20世纪20-40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38]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139]刘集林.陈序经文化思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40]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M]. 1-4.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1983.
    [141]葛懋春,蒋俊、李兴芝.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G].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142]潘乃谷,潘乃和编.潘光旦教育文存[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43]费孝通文集[C]. 1-14.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44]潘乃穆、张海焘主编.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C].上下册.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145]潘乃穆等编.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诞辰纪念[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46]卢汉龙、彭希哲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M].社会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47]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48]阎明.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49]余定邦、牛凯军编.陈序经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150]苏州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友会编印.人民教育家俞庆棠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87.
    [151]茅仲英主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52]赵培中主编.吴泽霖执教60周年暨90寿辰纪念文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53]朱汉国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C].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154]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人物志[G].卷2.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155]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人物志[G].卷3.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156]陈廷湘、李慧宇.中国新文化思想史纲[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157]吴泽霖民族文化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158]晋阳学刊编辑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G]. 5、6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159]张宪文主编.金陵大学史[C].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0]黄季陆主编.革命文献[G].第53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
    [161](美)卜凯编.中国土地利用[M].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译.成都:成城出版社1941.
    [162](美)卜凯.中国农家经济[M].张屡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63](美)卜凯、库尔蒂斯.中国农场管理学[M].戈福鼎、张荫元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164](美)卜凯.农村调查表[G].徐澄译.中央合作指导人员训练处.
    [165](苏)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M].陈代青等译.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
    [166](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单正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16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68](英)罗素.罗素论自由[M].郭义贵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69](美)杜威.杜威五大讲演[M].胡适口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170](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M].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71]野村浩一.近代中国の思想世界——〈新青年〉の群像[M].东京:岩波书店1990.
    [172]小岛晋治编集.现代中国[C].第4卷历史と近代化.东京:岩波书店1989.
    [173]山田辰雄编.近代中国人物研究[M].东京:庆应通信株式会社1989.
    [174] James C. Shih. Chinese Rural Society in 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Lake Tai Area,1368-1800.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2.
    [175] Vera Schwarcz.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176] Horace Boies Hawthorn.The Sociology of Rural Life.The Century Co.,1926.
    [1]北京市档案馆.北平市警察局抄发查禁有关“只有苏维埃能救中国、论罢工的策略”等书刊之密令.J181-17-1175.
    [2]北京市档案馆.北平市公安局第一科关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于本月二十日赴本局参观的通知.J181-20-6595.
    [3]北京市档案馆.河北第一监狱关于北平私立汇文中学校,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等学生来监参观的往来公函.J191-002-13012.
    [4]北京市档案馆.政府关于调查工人学校、劳工夜校及劳工教育机关概况的训令及社会局教育局的公函(附各工人学校名称、地址表).J002-003-00013.
    [5]北京市档案馆.社会局关于调解地毯工人罢工问题的指令(附:调解决定书).J002-004-00012.
    [1]中国社会学社编辑.社会学刊[J].第1-6卷.上海:世界书局出版.1929-1948.
    [2]燕京大学社会学会编.社会学界[J].1927-1932.
    [3]陶孟和、曾炳钧.社会科学杂志[J].1930-1937.
    [4]上海社会与教育社.社会与教育[J].1930.
    [5]社会杂志社.社会杂志[J].1931.
    [6]华年[J].1935年-1936.
    [7]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社会研究季刊[J].1936.
    [8]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育与民众.1931-1934.
    [9]广州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主编.社会科学[J].1936-1937.
    [10]冯执中.社会科学月报[J].1937.
    [11]中国社会科学会.社会科学杂志[J].1930.
    [12]中山大学社会科学丛刊编委.社会科学论丛[J].1934.
    [13]社会科学研究会.社会科学研究[J].1935.
    [14]独立评论.1933-1937.
    [15]大公报.1933-1934.
    [16]东方杂志.1923-1943.
    [1]陈新华.近代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社[J].求索.2005(4).
    [2]张太原.陈序经的文化“一致与和谐”理论[J].史学月刊.2000(5).
    [3]田彤.陈序经的文化学与其社会问题研究的关系[J].史学月刊.2005(1).
    [4]侯杰、李净昉.陈序经的中国文化现代化思想及其实践新探[J].东方论坛.2004(5).
    [5]何卓恩.陈序经全盘西化理论的四层涵义[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
    [6]刘集林.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成因探析[J].史学集刊.2002(4).
    [7]田彤.陈序经研究的现状与突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8]赵立彬.陈序经与1934年广州文化论战[J].广州社会科学.2000(5).
    [9]侯建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述评[J].史学月刊.2000(4).
    [10]赵立彬.本位、西化与1935年文化论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11]郑杭生.李景汉与〈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J].中国社会工作.1998(2).
    [12]丁文静.刘国钧先生及其学术研究[J].晋图学刊.1997(2).
    [13]孙希磊.论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6).
    [14]马涛.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创新[J].学习论坛.2005(1).
    [15]傅学良.民国时期我国人口学界有关人口问题观点的概述[J].人口研究.1996(7).
    [16]邓世勇、朱启臻.民国乡村建设派思想及其实践对现代农技推广工作的启示[J].中国农技推广.2004(1).
    [17]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0(1).
    [18]张太原.浅析陈序经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实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19]陈树德.重读〈第四种国家的出路[J].社会.1996(8).
    [20]龚长宇.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
    [21]蔡勤禹、李元峰.试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J].东方论坛.2002(5).
    [22]张蓉.试析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办学特色[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6).
    [23]章人英.是乃仁者师德长存——纪念中国社会学前辈吴泽霖教授[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7).
    [24]刘洪英.孙本文对社会学中国化的贡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3).
    [25]欧阳湘.孙本文构建的中国理论社会学体系[J].益阳师专学报.1999(3).
    [26]谢文耀.陶孟和与〈北平生活费之分析〉[J].中国社会工作.1998(1).
    [27]智效民.陶孟和:中国社会学的奠基者[J].学术界.2002(5).
    [28]张玉龙.吴景超的工业化思想探析[J].东方论坛.2003(1).
    [29]王建民.吴泽霖民族学思想和学术生涯[J].民族教育研究.1994(2).
    [30]张静如、史艺军.五四时期陶孟和的政治观和教育观[J].北京党史.2002(3).
    [31]费孝通.想起潘光旦老师的位育论[J].西北民族研究.2000(1).
    [32]李向东、张翠娥.杨开道的高等农业教育思想研究[J].经济师.2006(3).
    [33]张世保.一个全盘西化论者的地方视野——读陈序经的社会学、历史学著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34]马亚玲.俞庆棠对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贡献[J].教育评论.2003(3).
    [35]庞政梁.俞颂华的编辑风格[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11).
    [36]郑杭生、李迎生.中国早期社会学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J].江苏社会科学.1999(6).
    [37]陈树德.重视人口问题中的文化因素——重读〈人口论ABC〉[J].社会.1997(3).
    [38]孙秋云、钟年.注重田野调查为社会进步服务——吴泽霖教授学术思想概说[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1).
    [39]钟年.追忆泽霖先生[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40]何建华、于建嵘.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3).
    [41]邓红.中国乡村建设思潮的个案解析:论“定县主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4).
    [42]赵立彬.“论”与“派”:文化论战中的全盘西化思潮[J].历史研究.2006(1).
    [43]曹天忠.乡村建设派分概念形成史考溯[J].广东社会科学.2006(3).
    [44]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J].近代史研究.2006(4).
    [45]王君柏.论潘光旦的社会学思想[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46]王国梁.百年农会史研究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2).
    [47]王若忍.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对现代成人教育的启示[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
    [48]陈久梅.俞庆棠社会教育思想研究——从俞庆棠民众社会教育谈起[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9]李自典.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国家、社会团体与民众的互动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7(2).
    [50]李凤遐.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述论[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
    [51]陈竹君.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劳工福利政策及其缺陷[J].民国档案.2003(1).
    [52]周良书、汪华.国民党初掌政权后的劳工政策解析[J].学术界.2006(3).
    [53]郑杭生、李迎生.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乡村建设学派[J].社会科学战线.2000(3).
    [54]朱汉国.关于社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研究为例[J].史学月刊.1998(3).
    [55]郭世佑.近代法制与中国社会转型[J].史学月刊.2004(7).
    [56]朱华.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6.
    [57]刘晔.迈向现代国家: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2003.
    [58]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D].[博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1997.
    [59]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7.
    [60]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2001.
    [61]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专门史专业,2007.
    [62]谭玉秀.1927-1937年中国城市失业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6.
    [63]郭谦.民国时期统治者对城市下层社会的社会调控[D].[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7.
    [64]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1.
    [65]三品英宪.1930年代前半の中国农村における经济建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の“定县实验”をめぐって[J].アジア研究.200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