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性司法本土化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恢复性司法是在通过恢复被犯罪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受到的损害以及恢复犯罪人与被害人及社区之间的和睦关系,并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制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前殖民时期,乃至更远。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性司法理论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在英、美、德、法等国的司法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以指导各国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建设。
     恢复性司法强调的是被害人、犯罪人与社区之间冲突的解决,侧重于满足需要和恢复正常的社会关系,而不是由国家采取对犯罪人的惩罚性措施。与报应性司法相比,恢复性司法作为刑事案件处理方式不仅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而且合乎诉讼经济原则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对于案件双方来讲,恢复性司法能够提升被害人在刑事追诉程序中的地位,也可以帮助加害人顺利地回归社会。
     今天,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这就要求刑事司法必须在公正与效率之间达到平衡。所以,我国的司法改革应将恢复性司法理论与我国的法律传统结合起来,使其实现本土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国外实践恢复性司法理念所取得的成果,更应当考虑我国现有的司法资源与法律实施现状,不可忽视自身条件进行盲目移植。
     在我国实现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想:第一,必须明确,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名为“刑事和解”的新型刑事司法模式尽管与恢复性司法在基本原则、价值追求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已经本土化的恢复性司法,仍然需要构建我国的恢复性司法制度。第二,恢复性司法制度的设计必须在我国现有的刑事诉讼框架下实现。也就是说,在选择案件处理方式时应该优先考虑适用恢复性司法程序,但对于不符合恢复性司法要求的案件,仍应当交由司法机关处理。第三,只要被害人、犯罪人和社区具备适用恢复性司法的条件,那么就可以适用恢复性司法程序,而不应对其适用的阶段进行限制。不过,在刑事司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适用的案件范围和模式亦不尽相同。第四,为保障恢复性司法更好地实现本土化,我们在对这一制度进行设想、构建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其他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具体而言,需要赋予恢复性司法程序以立法保障、赋予恢复性司法方案以明确的法律效力;需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针对目前人民调解制度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的情况,应逐步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应当加强社区建设,通过调整和强化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重新整合社区资源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培养居民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Restorative Justice System is a series of systems based on restoring the destroyed society relation, making up the harm experienced by victim and restoring the harmony relations between offender, victim and community, helping the offenders in reforming and returning to the society. Restorative Justice dates from the early days in colonia1era, or even more remote times. Restorative Justice theories have flourished since the 70’s in 20th century and have been applied in judicial practice in Britain, America, Germany,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United Nation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ve also formulated a series of documents about Restorative Justice to guide the founda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system.
     The no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focus on solution of conflict between offenders, victim and community, emphasize on meeting the need and restore the normal society relation, instead of punishment taken by nation to offender. It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to some extent; it is a higher level regress of ancient justice model. Restorative Justice is one of the process modes for criminal case. It has plenty of sense for the settle of cases. Firstly, it is propitious to form stable social relations. Secondly, it accords with the requests of economical lawsuit, and be propitiou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wsuit. Thirdly, it is propitious to advance the station of victims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Fourthly, it is propitious to help offenders come back to society.
     Today’s reform and open policy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econom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of our country, and it has also changed people’s value, which requires that criminal justice reach balance between justice and efficiency. Therefore, the reform in criminal justice of our country should combine restorative justice theories with our country’s legal tradition and make it localized. In the process of Restorative Justice Localization, we should not only need to know the achievement about restorative justice abroad, but also need to calculate the legal resource and actuality of our country.
     If we want to carry out the Restorative Justice of localization, we should design it in four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ly,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re are several resemblances between the 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appears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and Restorative Justice in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e pursue of purchase, and so on. But it is not the Restorative Justice of localization. We should establish our own Restorative Justice. Secondly, the desig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must be under the existing law. In other words, the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applica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Process, when we approach in the selection of cases. If the cases are not accord with the requests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ey should be circulated in conventional process. Thirdly, we should not limit the action of the proceeding on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use it if the case accord with legal regulations. But the scope and solution of cases are different in each phase. Fourthly, for the better result in Restorative Justice of localization,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other related system perfect. Specifically, we need to give Restorative Justice process to be with the lawmaking guarantee, and give Restorative Justice project with the explicit legal effect, and establish non-prosecution of additional conditions in our criminal law. Because the Mediation System is deficient i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mediators’diathesis, we must consummate it in recent years. In addition, we should 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adjust and enhance the community autonomy organization and other community organization, integrate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encourage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and train the ability of the residents to handle public business.
引文
①左为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①狄小华.复和正义和刑事调解[J].政法论坛,2003年6月,第21卷,第3期。
    ①[南非]德斯蒙德·图图.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M].江红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2月,第51页。
    ①[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M].邓子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①张穹.司法路上的思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②许永强.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①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98页。
    
    ①宋英辉,许身健.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J].现代法学,2004年,第6期,第32-37页。
    ②[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133页。
    ③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67页。
    ①Restorative Justice Fact Sheet, http://ssw.Che.umn.edu/rip 2004.9.1.
    ②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Restorative Justice,http://www.ncjrs.org/html/ojjdp/2001_2_ 1/pagel.htm],2002.8. 9.
    ③[美]马克·安姆勃雷特.对受害和违法者的调解及司法引导[J].王申译.法学译丛,1991年第1期,第15页。
    ①吴丹红.实现正义的另一种范式——恢复性初探[A].陈光中,江伟.诉讼法论丛[C],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7月,第334页。
    ①宋英辉,许身健.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J].现代法学,2004年第6期,第32-37页。
    ②宋英辉,许身健.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J].现代法学,2004年第6期,第32-37页。
    ①张庆方.恢复性司法[A].陈兴良.刑事法评论[C],第1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39-440页。
    
    ①董士昙.建构我国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第32页。
    ②孙国祥.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21页。
    ③唐芳.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45页。
    ①赵琳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刑事和解制度[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40页。
    ②[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M].邓子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660页。
    ③彭海青.恢复性司法初探[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第11页。
    ④赵琳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刑事和解制度[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40页。
    ⑤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看出,除自诉案件外,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没有独立自主地发动、推进诉讼程序的权利,对案件的处理也很难发挥实质性影响。
    ①李奋飞.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式”建构[J].中国检察,2006年第5期,第21页。
    ②李奋飞.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式”建构[J].中国检察,2006年第5期,第21页。
    ③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45页。
    ②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29页。
    ①石先广.司法新动向:恢复性司法在上海悄然兴起[J].中国司法,2006年第1期,第34-36页。
    ①史雪峰.镇江市首例恢复性矫正案例报告[J].中国司法,2006年第1期,第98-101页。
    ①宋英辉,许身健.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J].现代法学,2004年第6期,第32-37页。
    ②刘仁文.恢复性司法不应只是“听起来很美”[J].法制日报。http://www.sxjy.gov.cn/Article/lanmu6/lanmu17/200707/703.html
    ①刘方权.恢复性司法:一个概念性框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31-36页。
    ①郭云忠.刑事和解现状调查[A]. 2007年4月21日山东大学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第81-83页。
    ②郭云忠.刑事和解现状调查[A]. 2007年4月21日山东大学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第81-83页。
    ③郭云忠.刑事和解现状调查[A]. 2007年4月21日山东大学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第81-83页。
    ④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J].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第48页。
    ①彭海青.论恢复性司法[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第83-91页。
    ①江溯.论恢复性司法中的刑事司法专业人士[J].公安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101期,第31-34页。
    ①陈光中.关于附条件不起诉问题的思考[J].人民检察,2007年第24期,第12页。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225页。
    [1][南非]德斯蒙德·图图.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M].江红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2][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M].邓子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3][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4][日]大谷实.刑事政策学[M].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5][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罪犯矫正概述[M].北京,群众出版社,1978年。
    [6]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7]张穹.司法路上的思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8]许永强.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
    [9]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11]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13]郭建安,郑霞泽.社区矫正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14]吴宗宪.非监禁刑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二)期刊论文类
    [1][美]马克?安姆勃雷特.对受害和违法者的调解及司法引导[J].王申译,法学译丛,1991年第1期。
    [2]宋英辉,许身健.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J].现代法学,2004年第6期。
    [3]狄小华.复和正义和刑事调解[J].政法论坛,2003年第3期。
    [4]董士昙.建构我国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5]孙国祥.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6]唐芳.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赵琳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刑事和解制度[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彭海青.恢复性司法初探[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9]狄小华.论行刑社会化[J].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0]李奋飞.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式”建构[J].中国检察,2006年第5期。
    [11]刘方权.恢复性司法:一个概念性框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2]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J].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13]江溯.论恢复性司法中的刑事司法专业人士[J].公安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101期。
    [14]彭海青.论恢复性司法[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15]高斌,王惠.专家聚焦“附条件不起诉”[J].检察日报,2007年12月7日,第1版转第4版。
    [16]余捷.扩大不起诉范围的实现机制[J].人民检察,2007年第24期。
    [17]陈光中.关于附条件不起诉问题的思考[J].人民检察,2007年第24期。
    [18]马静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J].法律科学,2003年第4期。
    [19]邵军.恢复性司法的利弊之争[J].法学,2005年第5期。
    [20]闾刚.恢复性司法功能和过程分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1]刘东根.恢复性司法及其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借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2]吴丹红.实现正义的另一种范式——恢复性初探[A].陈光中,江伟.诉讼法论丛[C].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7卷。
    [23]张庆方.恢复性司法——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A].陈兴良.刑事法评论[C].第1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三)学位论文类
    [1]吕欣.恢复性司法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5年。
    [2]张学辉.论恢复性司法[D].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05年。
    [3]颜松喜.论恢复性司法[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韩永周.恢复性司法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杨琳.恢复性司法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05年。
    [6]吴晓红.论恢复性司法及其本土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06年。
    [7]王洪男.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现实化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蔡勇.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意义和适用.中国法院网,2007年10月9日。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710/09/268324.shtml
    [2]刘仁文.恢复性司法不应只是“听起来很美”.法制日报。http://www.sxjy.gov.cn/Article/lanmu6/lanmu17/200707/703.html
    [3]刘仁文.来自异国的刑事司法新动向.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
    [1]Tony Marshall. Restorative Justice: An Overview. London: Home Offic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Statistics Directorate, 1999.
    [2]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Restorative Justice,http://www.ncjrs.org/html/ojjdp/2001_2_ 1/pagel.htm,2002.8. 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