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典型特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保障立法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权的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平双重价值取向与社会保障立法原则的确立;架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既要在宏观上理清整体框架思路,又要明确具体方案的现实选择;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架构可以分为基本社会保障、补充社会保障与其他社会保障三个层次;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主体和社会保障权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在实践中,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保障主体存在诸多问题,而社会保障权则可以在人权、宪法、普通法三种不同语境中以不同的权利形态存在。社会保障法律责任具有多义性特征,既包括积极责任也包括消极责任。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保障积极责任的关键在于廓清不同主体的责任范围,而社会保障消极责任的目的在于突出法律的强制性。
Strong social security policy and multi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oftenmake researchers on the social security law was puzzled even disoriented. Onthe one hand, social security law late start, the lack of rich theoretical andpractical basis fulfillment, academic tradition has not yet taken shape, whichmakes the social security law research of very difficult; On the other hand,economics, sociology and other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achieved are so thickand more complete, and often make the law research on social security lost"Law Taste"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directions.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social security law research must respond to reality, and the results of researchon other subjects precisely provides us with a good empirical material.
     This paper is on the basis of these empirical material trying to use law andthe legal elements of the basis of analytical tools (system, subjects, rights,liability, etc.) analyzing legal system related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of urban and rural of social security.
     By comparison China's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tatus quo,that is the dualistic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model, it has the typical“to urban centre”system features. There are manydrawbacks on this model system: artificial separation between the urban andrural development and exchange, a deterrent to the free movement of membersof the society, resulting in unequal opportunities and the fact that all the results;not conducive to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 economy on the unit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abor market, contrary to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and moderniz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goes against harmonioussociety spirit of the times.
     In theory sector, the social security reform of the urban and rural dualisticthere have long been calls, on the topic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scholars are regularly affirmed 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ith social securityin the global scope of the re-affirmation and the central policy graduallybecome clear, positive view becomes the mainstream. This paper further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n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security,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ath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urban andrural integration. From the law perspectiv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social security will be defined as: State or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the social security laws, policies, we should consider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and r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uture plans for thebalanc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rrangements for nationals of each oneproviding equal social security rights. Mor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social security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long-term goal of struggle, emphasizedbenign resul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China'ssocial security has been wit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ditions of urban and ruralintegration, and localities have also emerge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social security practice mode, these ar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security system framework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early.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should be sub-item, step-by-step start gradually, with the level of social and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highly developed, and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of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nd urban social security integration can be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China's current social relief from the start of urban andrural integration, and build the right to life of all citizens of the bottom line ofprotection and social insurance contributions nature, the internal heterogeneity of the rural area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non-equilibrium of the region,decided to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s social insurance only sub-regionalintegration, sub-item, sub-level domain gradually start..
     The right to social security is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law.The right to social security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social rights, the valueattributes bound to affect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rights. Theauther analyses the meaning of social right on the basis of justice by Rawlstheory that social right has the double value orientation to personal freedomand social equity.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to social security can be frompersonal freedom and social justice both be explored. This article holds thatunder China's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right to socialsecurity is the lack of individual freedom value, and there are social equitystructural defects. The essence of social security, scholars of the classicaltheory and specific practice have determined that we should bring social equityas the right to social security the first value. Specifically, forms fair shouldbecome the core values in the current macro-social security systems; real fairshould become the core values in the current basi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legislative principl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mustface the main parties of the status of inequality, and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of non-full reciprocity, security standards subject to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other special prerequisit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legislation main principles: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ofsocial security rights, the protection of the bottom line of universal principles,tilt protection principles, social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principles.
     In this paper, affecting social prote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start of factors, pointed out that the choice between the social security surplusmode and mechanism of the mod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l legislationhave decided the tone, direction and legislative technology of social security legal system; proposed by the World Bank and the multi-pillar system forChina's construction of multi-level social security legal system provideinspiration. In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rocess, we must first sort out themacro planning leve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ramework; Secondly, in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andChina's real conditions, from the universal basic protection, regional groups of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onvergence social insurance, personal supplementsocial security constructive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social protection of thelegal system.
     In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rocess, social security legalrelationship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basic social security legal relationship tosupplement social security and other social security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three different levels, each level is different from the nature of the legalrelationship. Subjects are the first element in social security legal relationship,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focused research. Subjects of social security law areenjoy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leg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individuals,organizations and state organs in social security legal relationship. The main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s of social security law are: universality andparticularity on subject of the right, the complexity of subject of a duty, publicand private property in subject of protection. Subjects of social security law canbe classed into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legal, Subjects of social securitylaw can be classed into the basic subject and the common subject; in practice,subjects of protection are diversified.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issues,such as, qualitative unclear laws, obligations meaning not clear, anddeficiencies of subjects of protection in rural, through the legal status of suchanalysis about he social security agencies, community, village collective unit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during both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or a totalof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ystem, the right to social security in thefollowing three can be in the context of the existence in a different form: first, the right to social security in the Human Rights context; Second, basic rights tosocial security in the Constitution context; Third, specific rights to socialsecurity in the common law context. The rights to social security in differentcontext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norms effect, this paper focuses onbasic rights to social security in the Constitution context and specific rights tosocial security in the common law context. The paper discusses that basic rightto social security is an independent constitutional right, points out that basicright system of social security posed by the right to material assistance ofcitizens, the right to retirement living and the right to protection of specialgroups entitled to special care. Because lack of effectiveness of norms in basicright to social security, basic right to social security which should be directlytranslated into the reality of the right of individual citizens can only lookforward to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common law. However, there is a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about specific rights tosocial security in the common law context, such as the legal sources, the scopeof rights, funding sources and regulating effect. Clearly, the social securityright system is urgently needed to reconstruct in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process in China. We ought to establish the principle of the equal protectionand reasonabl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principle, on the basis of economicresource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two reality premise.
     Based on the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liability, social securityliability is defined as multi–meanings concept of liability, both negativeliability and positive liability. Compared to other legal departments,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liability are: defined the concept ofliability multi–meanings, the diversity of subjects of liability, a comprehensiveform of li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complexity. On the reciprocalrelationship, Positive duty is a liability of the role, status liability, and thenegative liability is a liabili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ctive duty. For active duty,the paper discusses liability-based thinking 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and reality, then analyses the subjects of liability and the contents ofliability. As for negative liabilit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not ownindependent constitute theory for negative responsibility, we can learn fromother sectors of the negative responsibility theory, integrated criminal liability,administrative liability and civil liability and other forms of legislative normsto meet the needs of self-contained logic.
     To sum up,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d social security legal system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ferring to other subjects.On the one hand, demonstrated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 and socialequity doubl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the urban andrural social security, not only laid a jurisprudence basis, but also enrichedChina's social security law on the basis of theory ;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existing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based on the text in light of China's socialsecurity practice around the legal system and legal relations, the right to socialsecurity and social security liability, the use of traditional tools of law,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pecific social security laws and regulations,this paper confirms legal system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rural integration, and looks forward to China's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ongoinglegislative activities benefit.
引文
① ILO Plenary, Strategies to extend social security overage. ISSA Asia & Pacific Link, December 2007,http://www.issa.int/engl/homef.htm 2008-1-15.
    ② Halina Wierzbi?ska, Social Protection of Employees in Labour Code after Poland’s Accession to theEuropean Union.http://www.issa.int/engl/homef.htm 2008-1-15. Gijsbert Vonk, Migration, SocialSecurity and the Law: Some European Dilemma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ecurity, Volume 3/4, 315-332, 2002.
    ③ Patricia Justino, Social Secu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yth or Necessity? Evidence from Indi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J. Int. Dev. 19, 367–382 (2007).
    ① Elsabe Klinck, It Takes Three to Tango The Right to Equality, Social Security and Constitutional Lawin South Africa. European Journal of Law Reform, vol.3, no.2.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① 陈平:《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国策》,《中国改革》2002 年第4 期。
    ② 杨立雄:《争论与分歧——对社会保障的最新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 年第2 期。
    ③ 杨玉民:《统一社保制度已当其时》,《中国改革报》2002 年8 月19 日。
    ① 景天魁:《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2007-10-10。
    ② 参见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浙江学刊》2001 年第5 期。林毓铭:《将进城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与相机抉择》,“21 世纪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
    ③ 林嘉:《社会法评论》(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22 页。
    ① 董溯战:《论作为社会保障法基础的社会连带》,《现代法学》2007 年第1 期。
    ② 李运华:《中国社会保险制度之公平性缺失问题研究》,《江淮论坛》2006 年第1 期。
    ③ 转引自赵万忠、徐芳宁:《试论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 期。
    ④ 杨燕绥:《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想》,《公共管理学报》2004 年第1 期。
    ① 董丽:《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化的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7 年第1 期。
    ② 林嘉:《社会法评论》(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22 页。
    ③ 转引自胡明生:《试论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年第1 期。
    ④ 余卫明:《论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求索》2002 年第4 期。
    ① 张奇林:《二元经济结构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济评论》2001 年第2 期。
    ① 张左已:《关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 年第10期。
    ② 养老保险主要有国务院发布的1997 年《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 号)、2005 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 号);医疗保险主要有国务院印发的1998 年《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 号)、2007 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
    ① 参见柳拯:《全国农村医疗救助现状、问题与对策》,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年第3期。
    ① 张洪英:《当代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权》,《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年第1 期。
    ① 孟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理论·机制·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211 页。
    ① 孟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理论·机制·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151 页。
    ② 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113 页。
    ③ 万克德:《浅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违规操作现象》,《西北人口》,2002 年第4 期。
    ① 孙淑云、柴志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关系的性质与法律调整》,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第10 期。
    ② 200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2008 年在全国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国家补助标准,适当增加农民个人缴费。
    ① 张自宽等:《中国农村合作医疗50 年之变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http://www.cncms.org.cn2007-6-9。
    ① 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 第3 期。
    ② 王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非正式保险制度》,《四川大学学报》2004 年第6 期。
    ③ 武深树:《构建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2003 年第1 期。
    ① 曾芬钰:《论体制转型中我国农村土地的二重功能》,《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 年第2 期。
    ② 王克勤、刘太阳:《陈锡文答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三问》,《中国经济时报》2003-3-11。
    ① 这通常限于土地承包之初,至于土地承包过程中发生农户家庭个别成员因升学、当兵提干等原因转为非农户口的则不予考虑,原因在于《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限内,不得调整承包地。
    ②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的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2 期。
    ③ 谢怀轼在其所撰论文《论民事权利体系》(《法学研究》1996 年第2 期)中指出,民事权利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人格权、亲属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社员权。
    ①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2 页。
    ① 刘敏、张巍:《全面性表现、结构性成因与对策性建议——当代中国农民弱势地位问题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6 年第1 期。
    ① 高帆:《我国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应逐步弱化》,《经济纵横》2003 年第6 期。
    ② 刘红梅、王克强:《实现由土地基本生活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的紧迫性和可行性》,《软科学》2006年第1 期。
    ① 张德远:《适应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土地制度改革》,《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 年第2 期。
    ① 杨翠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与统筹改革思路》,《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3 期。
    ①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第76 页。
    ② 陈平:《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国策》,《中国改革》2002 年第4 期。
    ③ 陈平:《统一社保体系有损中国竞争力》,《领导决策信息》2002 年第5 期。
    ④ 郑功成:《加入WTO 与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管理世界》2002 年第4 期。
    ① 杨立雄:《争论与分歧——对社会保障的最新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 年第2 期。
    ② 郑功成:《农民工的利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 年第8 期。
    ③ 杨立雄:《争论与分歧——对社会保障的最新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 年第2 期。
    ① 杨玉民:《统一社保制度已当其时》,《中国改革报》2002 年8 月19 日。
    ② 张洪英:《陈平的“短视国策”和“洋跃进”论》,《中国改革》2002 年第7 期。
    ③ 景天魁:《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2007-10-10。
    ④ 参见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浙江学刊》2001 年第5 期。林毓铭:《将进城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与相机抉择》,“21 世纪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
    ① 参见陈国钧:《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台北三民书局1984 年版,第112 页。
    ② 董保华:《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5 页。
    ① 董保华:《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8 页。
    ② 陈成文:《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 年第2 期。
    ① 刘志英:《中国城乡贫富差距与社会保障制度》,《江汉论坛》2004 年第3 期。
    ① 乐章:《他们在担心什么:奉献与保障视角中的农民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6 年第2 期。
    ① [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版,第89 页。
    ② 张奇林:《二元经济结构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济评论》2001 年第2 期。
    ① 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城市规划汇刊》2003 年第1 期。
    ② 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城市规划汇刊》2003 年第1 期。
    ③ 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年版第250 页。
    ① 刘翠霄:《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第96 页。
    ② 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年版,第202~206 页。
    ③ 刘翠霄:《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第96 页。
    ① 刘翠霄:《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第98 页。
    ②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5 年3 月5 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济日报》2005年3 月15 日。
    ① 郑成功:《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第14 页。
    ② 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84 页。
    ① 竺效:《祖国大陆学者关于“社会法”语词之使用考》,《现代法学》2004 年第4 期。
    ② [挪威]A.艾德:《人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刘俊海、徐海燕译,载于《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4 期。
    ③ [日]田上穰治:《宪法事典》,青林书院新社1984 年,第105 页。
    ① 竺效:《“社会法”意义辨析》,《法商研究》2004 年第2 期。
    ① 龚向和:《社会权的概念》,《河北法学》2007 年第9 期。
    ② 学者郑贤君在其《论宪法社会基本权的分类与构成》(载于《法律科学》2004 年2 期)一文中社会基本权与社会权同义使用;而学者徐振东在其《社会基本权理论体系的建构》(载于《法律科学》2006 年3 期)一文中认为使用社会基本权的称谓目的在于突出宪法的位阶性,从而与社会权相区别。尽管有些微的差异,但两位学者都认可社会权(即其所称的社会基本权)是相对于自由权而言的,并在与自由权相比较的论证中探寻社会权在宪法中的地位和体系构建。
    ③ [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27~37 页。
    ④ 龚向和:《社会权的概念》,《河北法学》2007 年第9 期。
    ① 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142 页。
    ②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206 页。
    ③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206 页。
    ④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207 页。
    ①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203 页。
    ②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4 年版,第35~36 页。
    ③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第449 页。
    ④ 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157 页。
    ⑤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283 页。
    ① 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第22 页。
    ②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208 页。
    ③ 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属性》,《法学研究》2005 年第3 期。
    ①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7 页。
    ②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第500 页。
    ① 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74 页。
    ②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①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 条。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71 页。
    ② [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第3 页。
    ③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11 页。
    ④ 李乐平:《再论社会保障权》,《实事求是》2004 年第6 期。
    ① 李乐平:《再论社会保障权》,《实事求是》2004 年第6 期。
    ②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4 页。
    ③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12 页。
    ④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4 页。
    ① 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504 页。
    ① 冯彦君:《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问题论纲》,《当代法学》2005 年第7 期。
    ① 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79 页。
    ② 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356 页。
    ① 董保华:《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4 页。
    ②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272 页。
    ③ 张树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35 页。
    ① 赵万钟、徐芳宁:《试论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年第4 期。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年版,第84 页。
    ② 孙国华主编:《法学基础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367 页。
    ① 史探径主编:《社会保障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第45 页。
    ② 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5 页。
    ① 郑成功:《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第141 页。
    ① 张桂琳、彭润金:《七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9 页。
    ② 樊启荣、王全兴、黎栋:《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趋向与宏观构思》,《法商研究》1999 年第3期。
    ① [波兰]马雷克·戈拉、米哈伊·茹特科夫斯基:《探索养老金改革之路:波兰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载于丁开杰主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151 页。
    ① 参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2 条。
    ② 参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7 条。
    ① 韩君玲:《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法律问题探讨》,《法学杂志》2006 年第2 期。
    ① 韩君玲:《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法律问题探讨》,《法学杂志》2006 年第2 期。
    ① [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版,第34 页。
    ② 于洋:《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157 页。
    ① 李强:《农民公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286~287 页。
    ① 李强:《农民公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241 页。
    ① 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31 页。
    ② 参见《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2 条)。
    ① 赵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工的角色转换问题研究》,《社会科学家》2006 年第1 期。
    ① 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统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296 页。
    ② 例如:《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紧急转移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78 号)、《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规定》(劳办发[1997]116 号)、《关于严格执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移政策的通知》(劳社厅发[1999]22 号)、《关于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厅发[2001]5 号)、《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13 号)。
    ① 董保华:《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277 页。
    ① 董保华:《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276 页。
    ① 彭高建:《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74 页。
    ① 参见《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第6 条、第9 条。
    ② 周宝妹:《社会保障法主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37 页。
    ① 林闽钢:《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及其政策实践》,《社会》2002 年第7 期。
    ② 周宝妹:《社会保障法主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45 页。
    ③ 崔红梅:《企业年金运行中的困惑与建议》,中国企业年金网http://www.chinapension.com.cn2007-1-21.
    ① 周宝妹:《社会保障法主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41 页。
    ① 秦士由:《商业保险参与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调查分析》,《保险研究》2005 年9 期。
    ① 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统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301 页。
    ② 孙祁祥、郑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年,第81 页。
    ① 孙祁祥、郑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年版,第116 页。
    ① 王全兴、樊启荣:《社会保障法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民商法网http://www.civillaw.com.cn2007-12-1。
    ①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113 页。
    ① 董保华等著:《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129 页。
    ② 参见:《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6 条,《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第2 条。
    ③ 参见:《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第2 条。
    杨团:《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管理世界》2000 年第1 期。
    ② 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27 页。
    ③ 王琳:《完善城市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分析》,《公共管理》2007 年第5 期。
    ① 揭爱花:《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空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 年第2 期。
    ② 陈志成:《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必然性趋势》,《温州大学学报》2001 年第3 期。
    ① 参见郭曰君、吕铁贞:《论社会保障权》,载《青海社会科学》2007 年第1 期。
    ② 李步云:《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中国法学》2002 年第3 期。
    ③ 李乐平:《论社会保障权》,《求是》, 2004 年第3 期。
    ① 参见《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2 条。
    ① 夏正林:《从基本权利到宪法权利》,《法学研究》2007 年第6 期。
    ② 龚向和:《社会权司法救济之宪政分析》,《现代法学》2005 年第5 期。
    ③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317 页。
    ① 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688 页。
    ② 吴家麟主编:《宪法学》,群众出版社1993 年版,第72 页。
    ③ 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53 页。
    ① 郑贤君:《论宪法社会基本权的分类与构成》,《法律科学》2004 年2 期。
    ② 徐振东:《社会基本权理论体系的建构》,《法律科学》2006 年3 期。
    ③ 郑贤君:《论宪法社会基本权的分类与构成》,《法律科学》2004 年2 期。
    ① 郑贤君:《基本权利哲学基础的转变》,《长白学刊》2006 年第3 期。
    ② 许庆雄:《宪法入门》,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第143 页。
    ① 徐振东:《社会基本权理论体系的建构》,《法律科学》2006 年第3 期。
    ② 郑贤君:《基本权利哲学基础的转变》,《长白学刊》2006 年第3 期。
    ① 钟会兵:《作为宪法权利的社会保障权——基于文本与判例分析》,《学术论坛》2005 年第10 期。
    ② 郑贤君:《论宪法社会基本权的分类与构成》,《法律科学》2004 年第2 期。
    ① 郭曰君、吕铁贞:《社会保障权宪法之确认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7 年第1 期。
    ② 郑贤君:《论宪法社会基本权的分类与构成》,《法律科学》2004 年第2 期。
    ② 夏正林:《论退休权的宪法保障》,《法学》2006 年第12 期。
    ① David M. Walke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694.
    ① 王建学:《论社会保障权的司法保护》,《华侨大学学报》2006 年第1 期。
    ① Robert Alexy:《作为主观权利与客观规范之基本权》,程明修译,《宪政时代》第24 卷第4 期。
    ② 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法学研究》2005 年第3 期。
    ① 该客观规范主要表现在客观价值秩序功能的具体内容上。主要有对国家科以的制度性保障、组织与程序保障、狭义的保护义务等义务内容。参见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法学研究》2005年第3 期。
    ② 徐振东:《社会基本权理论体系的建构》,《法律科学》2006 年第3 期。
    ① 徐振东:《社会基本权理论体系的建构》,《法律科学》2006 年第3 期。
    ① 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41 页。
    ① 郭曰君、吕铁贞:《论社会保障权》,《青海社会科学》2007 年第1 期。
    ① 程延园:《中的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制度比较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 年第2 期。
    ② 吴军:《中国社会保障争议处理体制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3 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 页。
    ① 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44 页。
    ② 刘翠霄:《中国和德国农业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分析》,中国社会法学网http://founder.china.cn/zgshfx/node_506666.htm2008-01-22。
    ① 卢云主编:《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52 页。
    15 3罗豪才、宋功德:《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中国法学》2006年第2 期。
    ① 参见《行政复议法》第2 条、《行政诉讼法》第2 条。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第121~122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12 页。
    ① 李强:《农民公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2 页。
    ② 冉井富:《农民、民公与权利保护——法律与平等的一个视角》,民商法网http://www.civillaw.com.cn2007-9-10。
    ① 尽管多数学者认为,平等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原则。但就平等权而言,大多将其视为一种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公民与公民、公民与国家、平等权与其它权利的关系来体现,缺少严格的规范论证。参见汪进元:《论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武汉大学学报》2004 年第11 期。
    ② 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226 页。
    ③ 刘作翔:《权利冲突:一个值得重视的法律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2 年第5 期。
    ④ See Ronald Dworkin,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272.
    ① 汪进元:《论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武汉大学学报》2004 年第11 期。
    ① 郝铁川:《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5 期。
    ① 冉井富:《农民、民公与权利保护——法律与平等的一个视角》,民商法网http://www.civillaw.com.cn2007-9-10。
    ② A·埃德:《国际人权法中充足的生活水准权》,载于刘海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第213 页。
    ③ 都玉霞:《论平等权的立法保护》,《政法论丛》2006 第3 期。
    ①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118 页。
    ① Black’ Law Dictionary, eighth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 1999, p.544; p.1338; p.932.
    ② 郭明瑞、房绍坤、於向平:《民事责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5-7 页。
    ③ 转引自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120 页。
    ④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122 页。
    ⑤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404 页。
    ⑥ 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 年版,第202 页。
    ① 葛洪义:《法律责任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正义网http://www.jcrb.com/zyw/n6.htm2003-1-16。
    ② 董保华:《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141 页。
    ① 彭高建:《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29 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 年版,第65 页。
    ①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342~345 页。
    ② 董保华:《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2 页。
    ① 彭高建:《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43 页。
    ① 彭高建:《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42 页。
    ① 王全兴、樊启荣:《社会保障法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民商法网http://www.civillaw.com.cn2007-12-1。
    ① 田蕙:《浅议政府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中的责任》,《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6 期。
    ③ 陈树文:《社会保障中基本主体的责任分析》,《科研管理》2003 年第1 期。
    ①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第20 页。
    ② 陈树文:《社会保障中基本主体的责任分析》,《科研管理》2003 年第1 期。
    ①《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10 条第一款、第12 条。
    ① 彭高建:《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114 页。
    ① 彭高建:《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118 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
    4. 《列宁全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
    1. 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
    2. 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3. 吕世伦、文正邦著:《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版。
    4. 程燎原、王人博著:《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5. 张恒山著:《义务先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6. 谢鹏程著:《基本法律价值》,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7. 杨力著:《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秩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8. 夏正林著:《社会权规范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9. 夏勇著:《人权概念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年版。
    10. 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1. 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12. 林嘉著:《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3. 董保华著:《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14. 董保华等著:《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15. 郑尚元著:《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16. 张新民著:《养老金法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17. 李炳安著:《劳动权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年版。
    18. 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19. 林嘉主编:《社会法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20. 刘诚著:《社会保障法比较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年版。
    21. 张桂林、彭润金等著:《七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22. 徐卫东编著:《保险法学》,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23. 中国保监会编著:《养老保险国别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版。
    24. 孙祁祥、郑伟等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年版。
    25. 李迎生著:《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社会保险改革与商业保险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26. 王国军著:《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统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27. 陆学艺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8. 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29. 孟醒著:《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理论·机制·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
    30. 姜守明、耿亮著:《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31. 汪行福著:《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32. 孙炳耀著:《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
    33. 刘翠霄著:《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
    34. 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
    35. 郑功成、黄黎若莲等著:《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36. 周琳琅著:《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年版。
    37. 卢海元著:《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38. 史探径著:《社会保障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
    39. 丁开杰主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40. 周宝妹著:《社会保障法主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41. 彭高建著:《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42. 齐延平主编:《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43. 陈佳贵、王延中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44. 多吉才让著:《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5. 韩君玲著:《日本最低生活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 年版。
    46. 周伟著:《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
    47. 何华辉著:《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版。
    48. 吴家麟主编:《宪法学》,群众出版社1993 年版。
    49.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50. 郑秉文、和春雷主编:《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
    51. 刘作翔主编:《多向度的法理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52. 陈银娥著:《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经济社会出版社2000 年版。
    53. 于洋著:《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1.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2.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
    3.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4. [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 年版。
    5. [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
    6.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7. [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版。
    8. [英]内维尔·哈里斯等著:《社会保障法》,李西霞、李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9. [英]凯瑟琳·巴纳德:《欧盟劳动法》,付欣、郭捷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版。
    10. [德]霍尔斯特·杰格尔著:《社会保险入门》,刘翠霄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年版。
    11. [美]罗纳德·德沃金著:《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版。
    12. [英]A.J.M.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年版。
    13. [法]H.孟德拉斯著:《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14. [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郑成思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年版。
    15. 尼尔·杰瑞伯特编:《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郑秉文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年版。
    16. 罗兰德·斯哥等编:《地球村的社会保障》,华迎放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年版。
    17. 达尔默·D·霍斯金斯等编:《21 世纪初的社会保障》,侯宝琴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年版。
    18. [丹麦]考斯麦·艾斯平—安德森著:《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19. [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0. [美]路易斯·卡普洛、斯蒂文·沙维尔著:《公平与福利》,冯玉军、涂永前译,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
    21. [德]马克斯·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1998年版。
    22. [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
    23. [英]约瑟夫·拉兹著:《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年版。
    24. [德]拉德布鲁赫著:《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年版。
    1. 冯彦君:《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问题论纲》,《当代法学》2005 年第7期。
    2. 樊启荣、王全兴、黎栋:《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趋向与宏观构思》,《法商研究》1999 年第3 期。
    3. 韩君玲:《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法律问题探讨》,《法学杂志》2006 年第2期。
    4. 杨燕绥:《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想》,《公共管理学报》2004 年第1 期。
    5. 钟会兵:《作为宪法权利的社会保障权——基于文本与判例分析》,《学术论坛》2005 年第10 期。
    6. [挪威]A·艾德:《人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刘俊海、徐海燕译,载于《外国法译评》1997 年4 期。
    7. 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属性》,《法学研究》2005 年第3 期。
    8. 李乐平:《再论社会保障权》,《实事求是》2004 年第6 期。
    9. 郑贤君:《论宪法社会基本权的分类与构成》,《法律科学》2004 年第2期。
    10. 赵万钟、徐芳宁:《试论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年第4 期。
    11. 徐振东:《社会基本权理论体系的建构》,《法律科学》2006 年第3 期。
    12. 郭曰君、吴新平:《以宪法为依据,保障公民的社会保障权》,《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7 期。
    13. 王建学:《论社会保障权的司法保护》,《华侨大学学报》2006 年第1期。
    14. Robert Alexy:《作为主观权利与客观规范之基本权》,程明修译,《宪政时代》第24 卷第4 期。
    15. 郭曰君、吕铁贞:《论社会保障权》,载《青海社会科学》2007 年第1期。
    16. 李乐平:《论社会保障权》,《求是》,2004 年第3 期。
    17. 郑贤君:《基本权利哲学基础的转变》,《长白学刊》2006 年第3 期。
    18. 罗豪才、宋功德:《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中国法学》2006 年第2 期。
    19. 汪进元:《论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武汉大学学报》2004 年第11 期。
    20. 郝铁川:《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5 期。
    21. 都玉霞:《论平等权的立法保护》,《政法论丛》2006 第3 期。
    22. 夏正林:《从基本权利到宪法权利》,《法学研究》,2007 年第6 期。
    23. 夏正林:《论退休权的宪法保障》,《法学》2006 年第12 期。
    24. 郭曰君、吕铁贞:《社会保障权宪法之确认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7 年第1 期。
    25. 程延园:《中德的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制度比较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 年第2 期。
    26. 龚向和:《社会权司法救济之宪政分析》,《现代法学》2005 年第5 期。
    27. 龚向和:《社会权的概念》,《河北法学》2007 年第9 期。
    28. 龚向和:《社会权与自由权区别主流理论之批判》,《法律科学》2005年第5 期。
    29. 李运华:《社会保障权原论》,《江西社会科学》2006 年第5 期。
    30. 邓大松、胡宏伟:《流动、剥夺、排斥与融合:社会融合与保障权获得》,《中国人口科学》, 2007 年第6 期。
    31. 郑秉文:《社会权利:现代福利国家模式的起源与诠释》,《山东大学学报》2005 年第2 期。
    32. 张奇林:《二元经济结构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济评论》2001年第2期。
    33. 曾翔旻:《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探讨》,《湖北社会科学》2005 年第11 期。
    34. 张洪英:《当代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权》,《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年第1 期。
    35.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的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2 期。
    36. 王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非正式保险制度》,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6 期。
    37. 武深树:《构建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2003 年第1 期。
    38. 刘敏、张巍:《全面性表现、结构性成因与对策性建议——当代中国农民弱势地位问题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6 年第1 期。
    39. 陈志国:《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构架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改革》2005 年第1 期。
    40. 陈平:《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国策》,《中国改革》2002 年第4 期。
    41. 杨立雄:《争论与分歧——对社会保障的最新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 年第2 期。
    42. 杨玉民:《统一社保制度已当其时》,《中国改革报》2002 年8 月19 日。
    43. 高帆:《我国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应逐步弱化》,《经济纵横》2003 年第6 期。
    44. 刘红梅、王克强:《实现由土地基本生活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的紧迫性和可行性》,《软科学》,2006 年第1 期。
    45. 乐章:《他们在担心什么:奉献与保障视角中的农民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6 年第2 期。
    46. 张树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经济结构转化中农村城市化问题新探》,《农村经济》2005 年第6 期。
    47. 赵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工的角色转换问题研究》,《社会科学家》2006 年第1 期。
    48. 杨团:《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管理世界》2000 年第1 期。
    49. 揭爱花:《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空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 年第2 期。
    50. 林闽钢:《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及其政策实践》,《社会》2002 年第7期。
    51. 秦士由:《商业保险参与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调查分析》,《保险研究》2005 年第9 期。
    52. 郑秉文、房连泉:《社会保障供款征缴体制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抉择》,《公共管理学报》2007 年第4 期。
    53. 田蕙:《浅议政府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中的责任》,《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6 期。
    1. 冉井富:《农民、民公与权利保护——法律与平等的一个视角》,民商法网http://www.civillaw.com.cn2007-9-10。
    2. 刘翠霄:《中国和德国农业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分析》,中国社会法学网http://founder.china.cn/zgshfx/node_506666.htm2008-01-22。
    3. 王全兴、樊启荣:《社会保障法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民商法网http://www.civillaw.com.cn2007-12-1。
    4. 景天魁:《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 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2007-10-10。
    5. 张自宽等:《中国农村合作医疗50 年之变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http://www.caein.com/index.asp2007-6-9。
    6. 黄安年:《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 学术交流网http://www.annian.net2007-8-15。
    1. Richard M.Titmuss,Commitment to Welfare, London:Allen & Unwin, 1976.
    2. V.George & P.Wilding, Ide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1985.
    3. Charles G.Sampford and D.J.Galligan (eds.), Law, Rights and the WelfareState, London:Croom Helm, 1986.
    4. Brian Abel-Smith & Kay Titmuss(eds.), The Philosophy of Welfare ——Selected Writings of Richard M.Titmuss, London:Allen & Unwin, 1987.
    5. V.George & R.Page(eds.), Modern Thinkers on Welfare, London: Prentice-Hall, 1995.
    6. M.Lavalette & A.Pratt (eds.), Social Policy: A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1997.
    7. Carl Wellman, An Approach To Rights: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wand Moral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8. Roland Sigg, Social security and change: The case for confidence,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social security 2001-2004, GeneralSecretariat of the ISSA, Geneva, 2004.
    9. Roddy Mckinnon, Extending coverage and increasing security,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social security 2001-2004, GeneralSecretariat of the ISSA, Geneva, 2004.
    10. Roddy Mckinnon, Toward newfound confidence, Developments and trendsin social security 2001-2004, General Secretariat of the ISSA, Geneva,2004.
    11. Roddy Mckinnon, Governing the investment of social security funds,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social security 2001-2004, GeneralSecretariat of the ISSA, Geneva, 2004.
    12. Gijsbert Vonk,Migration,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Law: Some EuropeanDilemma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ecurity, Volume 3/4, 315-332, 2002.
    13. Patricia Justino, Social Secu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yth orNecessity? Evidence from Ind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J.Int. Dev. 19, 367–382 (2007).
    14. Elsabe Klinck, It Takes Three to Tango The Right to Equality, SocialSecurity and Constitutional Law in South Africa. European Journal of LawReform, vol.3, no.2.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15. Halina Wierzbi?ska, Social Protection of Employees in Labour Code after Poland’sAccess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http://www.issa.int/engl/homef.htm 2008-1-15.
    16. [日]西村健一郎:《社會保障法》,有斐閣株式會社2003 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