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The Research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 作者:任振宇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人口学
  • 学位年度:2011
  • 导师:陈明立
  • 学科代码:030302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11-10-01
摘要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公民政治权利在政治关系中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既体现政治关系本质,又体现了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流动人口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出现的庞大群体。2008年,根据国家计生委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0100万人,预测到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可达到3.5亿左右。规模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其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体现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标。流动人口通过合法的政治参与,能对社会管理者、社会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监督,促使相关决策部门在制定政策建议时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流动人口政治参与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起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论文的研究思路,从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流动人口政治参与三个核心概念界定基础上入手,分析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为论述和研究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再通过对流动人口现状进行分析,为研究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提供背景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梳理,进而提出提高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论文的研究方法,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借鉴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式,采取问卷调查、集体座谈、深度访谈等方法,以流动人口为调研对象,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比较和分析。
     论文的逻辑结构
     全文共分五章。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导论→基础理论→现状描述→相关因素分析→结论与对策研究。在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基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流动人口现状,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和流出地政治参与进行比较分析,阐释流动人口在现阶段政治参与面临的问题,从深层次揭示问题产生原因,并对影响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论文试图将研究的科学性、理论性、政策性与经济性融为一体,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开展研究,并为今后的探索和研究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视野。
     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导论。文章的概述章节,主要是阐释研究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背景、研究目的和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为下文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同时说明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阐释相关研究内容及逻辑结构,提出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研究范畴与基础理论。本章首先是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流动人口政治参与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释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为论述和研究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最后,本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社会稳定等角度进一步分析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重大现实意义,从现实视角论证研究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第三章,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本章通过对流动人口现状进行分析,为研究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提供背景分析。从我国流动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流动人口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口的主体仍然是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并且新一代的流动人口也逐渐年轻化。在分析流动人口特点的基础上,从流入地和流出地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数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没有纳入流入地的管理体系中,享受不到流入地的福利与公共产品服务,更谈不上在流入地的政治参与,同时这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出地的政治参与也在逐渐边缘化,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巨大的挑战。
     第四章,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系统地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影响影响进行分析。本文将影响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并在对影响因素分类的基础,深入分析各因素是如何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产生影响。影响因素之一是流动人口个人素质及社会特征;影响因素之二是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主要从流动人口的社会地位、政治文化、大众传媒以及政治信息的缺失四方面分析了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影响;影响因素之三是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主要从现行的政治参与制度、信访制度、城乡二元结构、政治参与的规则和程序和政治权力的集中五方面分析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影响。
     第五章,提高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质量以及拓宽其广度和深度的路径选择。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消除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提高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质量。目前应充分认识到提高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重要性。要通过区域试点,全面深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以流入地为主的选民登记制度;在流入地建立以社区自治为平台的政治参与制度,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提高流动人口组织化程度,促进社区组织的健康发展,拓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渠道。
     论文可能的创新包括以下四点:
     一、研究视角比较新。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属政治人口学范畴。本文的潜在研究意图是通过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研究,对人口政治学、人口政治行为以及人口政治制度做初步的探索。研究文献表明,学者对流动人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方面,而较少涉及政治参与内容,而且将流动人口政治参与作为单独整体的研究较少。本文从流动人口主体特征入手,结合政治学基础理论,运用政治参与理论,分析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现状,从深层次揭示我国流动人口所处的政治环境,挖掘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质量不高的根源,在分析视角上有一定的独到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二、对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影响要素作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前期学者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分散,从某个角度的研究较为深入,而综合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影响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为流动人口个人素质和社会特征因素、经济和文化因素、政治体制因素三大类,从这三个层面入手,较为系统的分析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政治参与制度、信访制度、政治参与规则和程序、现有的政治文化氛围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阻碍作用,提出制度创新的思路。
     三、通过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户籍制度和选举制度是限制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政治参与的一个障碍,因此,提出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进行试点,然后全面深化改革户籍制度。并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流入地为主的选民登记制度,对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文章通过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和流出地政治参与的比较分析,认为要提高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质量,扩大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需要给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政治参与提供参与平台,因此提出,要在流入地依托社区管理,建立以社区自治为平台的政治参与制度。
     论文的不足之处:
     受本人水平和掌握材料的限制,论文在以下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一,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作为政治人口学的理论提升和目标体系的研究还不够,虽然从流入地和流出地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现状进行考察,还将影响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因素分为三大类进行研究,但没有明确各影响因素在流动人口政治参与中的权重,并且尚未建立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目标体系,缺乏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定量分析;第二,文章更多的是强调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政治参与,对在现行制度下,将流动人口政治参与在流入地和流出地有效结合,是需要作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第三,在分析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现状时,本文采用了笔者在成都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调研数据,但由于调研样本不可能足够大,因此了解的情况不全面,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sign of modern democracy, and an important way in which citizen political rights can be fulfilled in the political relation, and also is the key to achieve democracy. It not only manifests the essence of political relation, but also reflects citizen's status and function in the social politics lif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reforming and opening policy, along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urbanization, mobile population has become a huge community group. In2008, according to the data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Birth Control Committee, the mobile population has reached a number of201million people. In2050, the mobile population may increase to about350million. For such a huge population,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i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democracy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legitimat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mobile population may improve its own quality, sharpen the political ability, master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learn to use legal weapons to safeguard it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Meanwhile the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may also be able to form the effective surveillance to the social superintendents, the social management work, and to urge the related decision-making body to establish more reasonable policy.
     Based on the three core concepts, i.e., the mobile populatio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ed China's theory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discuss and research the national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issue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this paper also provided background analysis for the stud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mobile population. Furthermor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the relevant factors that affect our country'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proposed ways to increase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used a research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in Chengdu as an example to present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Suggestions were given as the result of studying the problems faced by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in Chengdu.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adhered to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hought an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studies. In view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as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bject, this paper use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alytical method, adopte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taked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collective discussion, depth interview, carries on an overall and multi-angle investigati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endency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is paper contains five chapters:
     Chapter1:Introduction. This part summarize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ncluding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practic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mobile population. It provided the foundation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below.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lained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the content and logical structure of relevant research, presents the possible innovation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 study.
     Chapter2:Outline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his chapter first defined the following three core concepts: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hen it explain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o provide the theory support and the analysis frame for the discussion and study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Finally, based on considera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e democracy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stability, this chapter analyzed the signific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from a realistic perspective, it also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and the urgency of this study.
     Chapter3: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his chapt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to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y of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From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in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e size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will further exp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is still rural population from the countryside into the cities, and gradually the mobile population will become younger.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inflow and outflow from the mobile popul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bile population as a particular social group, in the process of increasing number,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was not integrated in the local management system, not enjoyed the local welfare and the public product service and obviously not participated the local political activities. Meantime, these peopl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ir hometown was also gradually marginalized, creating a huge challenge to build a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Chapter4: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his chapt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n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his study divided the facts that affect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into three categories; in-depth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mobile population was also presented in this chapter. On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was the individual quality and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Second influencing factor was social economy culture statuses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mainly focued on mobile population's social position, the political culture, the mass media as well as the lack of political information; Third influencing factor was China's existing political systems:mainly focus on the pres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ystem, petition system,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rules and the procedures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centralism.
     Chapter5:Proposals to enhance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the promotion of democrac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variety of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solve problems existed in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ence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These methods include:through regional pilot projects, reforming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establishing the local-based voter registration system; developing local community based system as a platform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o ensure mobile population's involvement; enhancing the organization of mobile population,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expand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annels.
     Innovations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research area was relatively new. The literatures indicated that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mobile population's social life aspects, but little involved i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tent. Moreover, only few studies treated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as an individual research topic.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combining the basic theory of political science, using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ory,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vealed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found out the reason of inactiv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mobile population. The analysis generated some unique perspectives which provided some new path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Second, the research performed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With regard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 for the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were more scattered. This study divided the facts that affect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hina's mobile population into three categories: individual quality and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social economy culture statuses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current political systems. Starting from these three level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ystem. And afte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pres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ystem, petition system, rules and the procedures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barriers caused by the current political power centralism, new ideas has been proposed.
     Thir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house hold registration policy and the electoral policy are two barriers for the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o conduct some pilot projects to reform the current house hold registration policy in China's eastern, middle and the western cities. Then, it can provide a foundation to change the voter registration system.
     Fourth,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inflow and outflow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the study found out that the mobile population was more effective in the inflow place. Howev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quality, a platform has to be provided.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community as a platform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 key to the success of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 participation.
     Limitations of the paper:
     Because of the limited source of informatio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First, the studied target system of mobile population was insufficient. Although the study inspected the status of the inflow and outflow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 but not clear about the weight of each factor to the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also did not establish a target system. No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produced in this study. Second, the study paid more attention on the inflow of mobile popul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present system, effectively combining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mobile population in the inflow and outflow needs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Third, for the empirical studies in Chengdu, as the survey sample was not large enough, the information was not comprehensive. Therefore,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may not be applied to other circumstances.
引文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①[美]亨廷顿、J.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9页
    ①[日]蒲岛耶夫《政治参与》[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的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③孔德元:《西方学者政治参与理论述评》[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④同上
    ①[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②[日]蒲岛耶夫《政治参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①同上,第5—6页
    ②[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③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51页
    ①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第51页
    ②[日]蒲岛耶夫《政治参与》[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30页
    ①郑传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理论前沿》[J],2004年第5期
    ②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课题组:《广州公民政治参与状况调查》[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③徐增阳 黄辉祥:《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④宋锦洲肖振南:《农村流动人口选举权保障研究——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村民自治个案调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⑤艾丽颖 申菁菁 孟拥国:《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状况》,《沈阳大学学报》[J],2006年第3期
    ①陈赵阳:《当代青年农民工政治参与心理研究---对福州市区青年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青年研究》[J],2007年第4期
    ②廖艺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分析》《探索》[J],2006年第1期
    ③朱彬彬朱文文《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边缘化及消解》,《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J],2006年第6期
    ④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青年探索》[J],2005年第6期)
    ⑤艾丽颖 申菁菁 孟拥国:《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状况》,《沈阳大学学报》[J],2006年第3期
    ⑥郑传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理论前沿》[J],2004年第5期
    ⑦樊宏法、张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独特机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J],2006年第4期
    ①樊宏法、张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独特机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J],2006年第4期
    ②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J],2002年第6期
    ③邓秀华:《湖南农民工政治参与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湖湘论坛》[J],2005年第6期
    ④刘军:《论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J],2004年第2期
    ⑤同上
    ①邓秀华:《湖南农民工政治参与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湖湘论坛》[J],2005年第6期
    ②刘军:《论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J],2004年第2期
    ③海云志:《农民工政治参与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分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J],2005年第8期
    ④王维:《和谐社会条件下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年第4期
    ⑤朱强:《浅议农民工政治参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黑河学刊》[J],2007年第5期
    ⑥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青年探索》[J],2005年第6期
    ①伍慧玲:《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J],2009年第8期
    ②廖艺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分析》《探索》[J],2006年第1期
    ③任中平、刘刚:《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政治参与——不可忽视的“四农问题”》,《云南社会科学》[J],2006年第2期
    ④刘军:《论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J],2004年第2期
    ⑤邵德兴:《城市外来人口政治参与:现实障碍与对策思考》,《南京社会科学》[J],2005年第3期
    ①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J],2006年第4期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姚华松、许学强、薛德升《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进展》,《城市问题》[J]2008年第6期
    ⑤魏津生:《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概念、状况和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J],1999年第6期
    ⑥张庆五:《关于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概念问题》,《人口研究》[J],1988年第3期
    ⑦万川:《流动人口概念之我见》,《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J],2001年第3期
    ①吴瑞君:《关于流动人口涵义的探索》,《人口与经济》[J],1990第3期
    ②吴晓:《城市中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与整合研究》,《城市规划》[J],2001年
    第12期
    ③叶凤莲、高文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检验初探》,《市场与人口分析》[J],2004年第4期
    ④王建民、胡琪:《中国流动人口》[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4-5页
    ⑤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dffg/1995/A122201199505.html
    ⑥http://www.gzjd.gov.cn/pub/index_jsp_catid_81_88_id_55273.html
    ⑦http://www.gsfzb.gov.cn/FLFG/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71
    ①周平:《论政治参与》,《思想战线》[J]1999年第4期,第1页
    ②《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3页
    ③[美]帕特里克·J·孔奇:《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国外政治学》明1989年第4期,第27-37页
    ④[美]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⑤[美]格林斯坦、波尔斯经:《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页
    ⑥[美]帕特里克·J·孔奇:《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国外政治学》[J],1989年第4期
    ⑦[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215页
    ①蒲岛耶夫:《政治参与》[M],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②《当代世界政治实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③王浦邭:《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页
    ④孙福金:《论人民参与》[J],《社会主义研究》,1987年第2期
    ⑤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⑥李元书刘昌雄:《政治参与的涵义、特征和功能》[J],《学术交流》1995年第6期
    ⑦杨小明:《网络化背景下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透视》[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⑧周平:《论我国改革过程中的政治参与》[J],《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93页
    ②同上,第293页
    ③同上,第39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⑤《列宁全集》第31卷[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8页
    ⑥《列宁全集》第24卷[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页
    ①《列宁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8页
    ②《列宁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0页
    ①[美]科恩:《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页。
    ① David Miller, I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Unfair to Disadvantaged Groups 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New Perspectives, Edited by Maurizio Passer in D'entreves [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2. p.201
    ② Cooke M. Five Arguments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J] Political Studies,2000, (48) p47-69
    ③ Joshua Cohen,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 Deliberative Democracy: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 Edited by James Bobman and William Rehg [M], The Mit Press,1997. p.67
    ④ Jorge M.Valadez,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Self 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ties [M],USA Westview Press,2001.p.30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38页
    ①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页
    ②同上第138页
    ①数据来源:周广胜,户口登记在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中的作用,见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十亿人口的普查》
    ②国家统计局:关于199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第一号)国家统计局,1990年10月30日
    ①谢康:《我国人户分离人口的基本状况》,《人口研究》[J],1997年第5期
    ②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J],2006年第4期
    ③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J],2006年第4期
    ④国家统计局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3月
    ⑤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⑥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2011年4月
    ①熊光清:《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5页
    ②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转型期的中国人口》[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第309-310页
    ③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J],2002年第6期
    ④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司:《20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M],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①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司:《20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②陈振明主编:《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①[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②[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①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页
    ①吉青:《社会转型期我国流动人口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第15页
    ①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②邓秀华:《湖南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湖湘论坛,2005年第6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日
    ①周新林陈勤孙玉:《江苏工人报》2008年11月19日
    ②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
    ①程刚,何磊,董伟:《珠三角流动人口生存状况调查》,http://www.sina.com.cn,2004年12月31日.
    ①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②邓秀华:《湖南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湖湘论坛,2005年第6期。
    ①李树忠:《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特点和意义》,《法制日报》,2011年8月6日
    ②同上
    ③http://news.sina.com.cn/o/2011-08-06/111122945428.shtml
    ④http://news.sina.com.cn/o/2011-08-06/111122945428.shtml
    ①王振海、王存慧:《新视角下的政治---关于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②冯国发,李卫东,原方,高建生等:《政治体制改革----来自农村的启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第11页
    ②邓集文:《论当代中国的内源式政治发展战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2页。
    ③参见白纲、赵寿量:《选举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57页
    ①白纲、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71-72页
    ①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
    ②赵宝国:政治冷漠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J],宁波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第42页.62
    ③王浦邭:《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220页.
    ①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②郑传贵:《公民政治参与的边缘性》,《理论前沿》,2004年第5期。
    ③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①邓秀华:《湖南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湖湘论坛,2005年第6期。
    ②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①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②塞缪尔·亨廷顿,丁·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③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④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①同上
    ②同上
    ③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161页.
    ①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第23页.
    ①程同顺等:《农民组织与政治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03-305页
    ①陆学艺等:《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②李尚旗:《网络化政治参与的特点、双面效应及其应对》[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41)
    ③http://tech.qq.com/a/20090716/000375.htm
    ①凯斯·桑坦斯:《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②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页
    ①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司:《20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人口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②王浦郇:《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①徐炜:《试论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7期
    ②赵海月:《论教育含量对政治参与的制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1年第1期,第93页。
    ③《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0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页。
    ②转引自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88页
    ①商江:《2002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预算内教育经费对比》,《大庆教育》2004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8页。
    ③马丁·李普塞特《对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的比较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民主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①[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291页。
    ② http://www.ahnw.gov.cn/2006nwkx/html/200303/%7B4948CF77-0485-48EC-B30F-29D5B69DDB77%7D. shtml
    ③李兴山、王东京主编《中国经济热点问题聚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85-86页。
    ①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②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③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①[美]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9、174页。
    ①刘怀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①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291页。
    ②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①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92页。
    ②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2789/81793/5630508.html
    ③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2789/81793/5630508.html
    ①曲昌荣:《省级农民报的现状及其分众传播思考》载《新闻战线》2003年第5期,第64页;张振华:《对农广播电视建言》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5期,第10页。
    ②本·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224页。
    ①人口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04中国农民素质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②张富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农民民主政治权利》,《人大研究》,2004年第10期
    ③张富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农民民主政治权利》,《人大研究》,2004年第10期
    ①资料来源:《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构成统计表》,1999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第10版;石国胜《新的特点新的构成——从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看变化》,2003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4版
    ②朱振华:《浅论人大代表代表性的缺失》,见永州市人大网:http://www.yzrd.org/llyj.asp68
    ①邹平学:《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2页。
    ②李步云:《地方人大代表制度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
    ①杨建中、丁来玲《关于加强与完善人大代表同选民联系的几点思考》,《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12页。
    ①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②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
    ①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第27页。
    ①于建嵘:《学习时报》2005年1月31日。
    ②江一河:《东庄即将消失的上访部落》,《新闻周刊》2002年第4期,第32页。
    ③参见何正付:《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问题及改革思路》,《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第41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9页
    ①刘怀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24页
    ①刘开明:《边缘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158页。
    ②李强:《流动人口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①http://dgagri.gov.en/n"shtml/html/1/2006/04/20060411103935.html.
    ②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
    ③[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著)、殷陆君等译:《人的现代化(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①刘天时:《成长,在城市边缘》,《南方周末》,2000年12月27日.
    ①城里人眼中的民工,http://eetv.edu.en/progr 2005-7-26.
    ②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4页。
    ①朱力:《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①谭舒:《关于建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框架的构想》, 《天府新论》[J]2011年第5期(109)
    ①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正业公司,1994年,第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④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91页.
    ①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2页
    ①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8年版,第4页
    ①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5-8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4.《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5.《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6.《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1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14.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15.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16.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17.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上、中、下册,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18.查瑞传、曾毅、郭志刚主编:《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19.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司:《20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
    20.翟振武、段成荣等:《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年
    21.魏津生、盛朗、陶鹰主编:《中国流动人口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22.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胡鞍钢:《国家制度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流动人口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26.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27.蔡昉、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蔡昉、白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9.孙永芬:《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心态研究——以广东调查为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0.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1.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2.李凡:《中国选举制度改革》[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4.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5.吴新叶:《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1992年以来中国农村的政治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36.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7.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3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9.沙莲香:《中国人素质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40.李培林:《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1.郑真真:《人口流动与农村妇女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2.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4.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
    45.程贵铭、朱启臻:《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6.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7.李树茁:《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48.陈振明主编:《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49.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5年版
    50.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Ⅱ》[M],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1.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阶级、阶层及社会流动》[M],辽宁,沈阳出版社,1989年
    52.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53.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54.陶东明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55.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6.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57.刘俊彦主编:《新生代——当代中国清年农民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
    58.王涤等:《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59.王桂新:《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60.王建民、胡琪:《中国流动人口》[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61.王振海、王存慧:《新视角下的政治——关于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62.左学金等主编:《中国人口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
    63.张庆五主编:《中国50乡镇企业流动人口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
    64.方江山:《非制度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65.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66.熊光清:《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排斥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67.[美]塞缪尔·享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68.[日]蒲岛耶夫《政治参与》[M],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
    69.[美]加布里埃尔·A的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70.[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1.[美]塞缪尔·享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
    72.[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73.[美]格林斯坦、波尔斯经:《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M],商务印书馆1996年
    74.[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75.[美]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76.[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7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78.[美]W·菲利普斯·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9.[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80.[美]劳伦斯·迈耶等著:《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M],罗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81.[美]戴维.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3年
    82.[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83.[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84. David Miller, I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Unfair to Disadvantaged Groups? 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New Perspectives, Edited by Maurizio Passer in D'entreve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
    85. Cooke M. Five Arguments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 2000, (48).87. Joshua Cohen,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 Deliberative Democracy: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 Edited by James Bobman and Will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7.
    86. Jorge M.Valadez,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Self 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ties,USA Westview Press,2001.
    87. Evans Peter,"Government Action, Social Capital and Development: Reviewing the Evidence on Synergy", World Development, vol.24, No.6,1996
    88. Knight John and Lina Song,Towards a Labour Market in China,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89. Meng Xin, Labour Market Reform in China,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90. Zhao,Yaohui, The Role of Migrant Networks in Labour Migration:The Case of China,porary Economic Policy,2001
    91. David E. Bloom and Jeffery G. Williamson,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NBER Working Paper No.6268 November 1997
    92. Jeffery G. Williamson,Demographic Change,Economic Growth,and Inequality, Population Matters Edited by Nancy Birdsall,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93.帕特里克·J·孔奇:《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国外政治学》[J],1989(4)
    94.郑传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理论前沿》[J],2004(5)
    95.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课题组:《广州公民政治参与状况 调查》,《广东行政学院学报》[J]2003(2)
    96.谭舒:《关于建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框架的构想》, 《天府新论》[J],2011(5)
    97.朱力:《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南京大学学报[J],2003(6)
    98.徐增阳 黄辉祥:《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J],2002(6)
    .99.宋锦洲 肖振南:《农村流动人口选举权保障研究——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村民自治个案调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2)
    100.艾丽颖 申菁菁 孟拥国:《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状况》,《沈阳大学学报》[J],2006(3)
    101.陈赵阳:《当代青年农民工政治参与心理研究---对福州市区青年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研究》[J],2007年第4期
    102.廖艺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分析》[J],《探索》2006(1)
    103.孔德元:《西方学者政治参与理论述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5(4)
    104.朱彬彬 朱文文《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边缘化及消解》,《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J]2006(6)
    105.樊宏法、张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独特机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J],2006(4)
    106.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青年探索》[J],2005(6)
    107.邓秀华:《湖南农民工政治参与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湖湘论坛》[J],2005(6)
    108.刘军:《论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J],2004(2)
    109.海云志:《农民工政治参与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分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J],2005(8)
    110.王维:《和谐社会条件下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4)
    111.朱强:《浅议农民工政治参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黑 河学刊》[J],2007(5)
    112.伍慧玲:《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J],2009(8)
    113.任中平、刘刚:《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政治参与——不可忽视的“四农问题”》,《云南社会科学》[J],2006(2)
    114.邵德兴:《城市外来人口政治参与:现实障碍与对策思考》,《南京社会科学》[J],2005(3)
    115.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J],2006(4)
    116.姚华松、许学强、薛德升《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进展》,《城市问题》[J],2008(6)116. 魏津生:《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概念、状况和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J],1999(6)
    117.张庆五:《关于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概念问题》,《人口研究》[J],1988(3)
    118.万川:《流动人口概念之我见》,《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J],2001(3)
    119.吴瑞君:《关于流动人口涵义的探索》,《人口与经济》[J],1990(3)
    120.吴晓:《城市中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与整合研究》,《城市规划》[J],2001(12)
    121.叶凤莲、高文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检验初探》,《市场与人口分析》[J],2004(4)
    122.周平:《论政治参与》,《思想战线》[J],1999年(4)
    123.孙福金:《论人民参与》,《社会主义研究》[J],1987(2)
    124.李元书刘昌雄:《政治参与的涵义、特征和功能》,《学术交流》[J],1995(6)
    125.杨小明:《网络化背景下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透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4)
    126.周平:《论我国改革过程中的政治参与》,《云南社会科学》[J],199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