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政党关系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毛泽东的政党关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政党之间的关系的思想几部分内容。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明确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处理与其他党派关系的一贯立场和原则,有助于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毛泽东关于政党和政党关系的思想。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和研究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与其他党派关系的思想,探索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贡献,以及毛泽东的政党关系思想对当下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和政党关系的理论,是毛泽东关于政党关系思想的理论基础。本文从毛泽东的政党关系思想的理论来源入手,研究了不同时期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的思想。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分析了毛泽东的政党关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阐述了中国政党的多样性,政党关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政党关系的理论。
     第二章,研究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的思想。分别阐述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的思想。
     第三章,研究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的思想。先后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关于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问题的思想,并指出了毛泽东在民主党派问题上的严重失误。
     第四章,研究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政党的关系的思想。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处理与其他国家政党的关系的思想。
     第五章,研究毛泽东的政党关系思想的历史地位。阐述毛泽东的政党关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Mao Zedong’s political parties’ relation theo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ies ofMao Zedong, including Mao Zedong’s thought about the relation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nd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the relation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Democratic Party,and the relation of Communist Party and other different countries’ parties. Researches on theseparticular fields can make it very clear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the leaders of Communist Partyof China’s consistent position and principle on the relation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other political parties. It helps in assisting researching Mao Zedong’s Thought of relationsamong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al way. The main bodyof the article is studying Mao Zedong’s Thought about handl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Communist Parties of China and other political par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democraticrevolution and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exploring the contribution of Mao Zedong inpolitical party theories, and the further analyzation of the influence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current political parties relations of the parties’ theory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leadersRepresented by Mao Zedong.
     Marx, Engels, and Lenin’s theories’ discussion about relations of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is the foundation of Mao Zedong’s theory of relations of political parties.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the theory of Mao Zedong’s Thought of the relations of political parties, emphasizing theresearch on Mao Zedong’s thought of the relation of Communist Parity of China and otherpolitical partie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It also describes how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makes adjustment on the strategy and policy according to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based onMarxism-Leninism.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s the following.
     The thought theory stem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the regime who studies Communist Partyof China, has set forth content such as Marxism-Leninism’s thought about the country andregime and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Mao Zedong’sthought of relations of political parties.
     Second chapter is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ao Zedong’s Thought of the relation of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It describes Mao Zedong’s Thoughtof the relation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under differenthistorical period.
     Third Chapter studies the Mao Zedong’s Thought of the relation of Communist Party ofChina and Democratic Party. It describes Mao Zedong’s Thought of the relation ofCommunist Parity of China and Democratic Party from different time period including theagrarian revolution wa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t system.
     Fourth chapter emphasizes the research of the Mao Zedong’s Thought of the relation of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other political parties. It sets forth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es’relations 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ational foreign policy.
     Last Chapter analyzes the scientific system and historical position of MAO Zedong's Thought of the relation among political parties. The content includes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Mao Zedong’s political parties’ relation,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Marxism-Leninism, and the instructive importance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引文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①于刚:《中国各民主党派》,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461—46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①《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4—285页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①《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5—186页。
    ①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1980年版,第1180页。
    ②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1980年版,第12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9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7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6页
    ⑤《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①《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1980年版,第1214页。
    ③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1980年版,第121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第550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中共党史出版社,第146—14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5—103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4页。
    ①《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2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4—36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页。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43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3—764页。
    ①《毛泽东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52—553页。
    ②《毛泽东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区002年版,第576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6,1068—106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26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4—525页。
    ①《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823页。
    ②《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82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9—760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6—71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4—75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9页。
    ①《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752页。
    ②《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67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8—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9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9—116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06页。
    ②《中国政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华文出版社,第38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1、1212、121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4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第471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第784、787页。
    ①《中国共产党通史》第5卷,第354页。
    ②《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国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268页。
    ①《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5页。
    ②《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国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469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0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8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9—90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143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6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4页。
    ④《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页。
    ⑥《中美联合公报》,《人民日报》1972年月2月28日。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250—251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35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143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0—421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7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432页。
    ③朱企泰等编:《统一战线大事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0页。
    ⑤《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⑥《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1—743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7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40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7—1068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3—146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2—1435页。
    ①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国民主党派史文献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89—9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5—1437页。
    ③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693页。
    ①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678—679页。
    ①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694—687页。
    ①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732页。
    ②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803页。
    ①中共中央统战研究室编:《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中国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26—12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②《这是为什么?》,《人民日报》1957年6月8日社论。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29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66—967页。
    ②《大动乱的年代——1949-1979年的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6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4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5页。
    ②钟柯迪:《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论文集(中)》,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44页。
    ③《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国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国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319页。
    ①中央政治局讨论人民日报编缉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
    ②吴冷西:《十年论战(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页。
    ③吴冷西:《十年论战(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147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①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8页。
    ②《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国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22—323页。
    ①《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第145页。
    ②《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35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本,第621—622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本,第625—628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0—392页。
    ②《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国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2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345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5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第335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339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1页、第364页、第365—370页、第371—372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8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0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1页、第413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8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1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317页。
    ①《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8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106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7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8—63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0页。
    ①《中共党史文件选集》第1册,第200—20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7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①《新世纪统一战线》,华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7页。
    ②《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3页、第291—29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列宁全集(1-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7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若干问题说明[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1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1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15.胡为雄.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6.周一平.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7.朱育和,蔡乐苏.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8.刘仁荣,方小年.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9.马捧娥,李芬.中国政党·政党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20.王金池,景枫.中国政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21.郭艳梅,闫社喜.中国政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22.祁刚利,傅国钧.中国政党·中国国民党在革命大潮中的兴起和蜕变[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23.冯学工,常瑞平.中国政党·统治大陆时期的中国国民党[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24.权伟太.执政党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25.万福义.政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26.郭亚丁.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7.鲁士恭等.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8.赵云献.毛泽东建党学说论(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9.刘海藩,万福义.毛泽东思想综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0.赵大义.毛泽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31.邓力群.伟人毛泽东之政治策略家毛泽东(上下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2.邓力群.伟人毛泽东之毛泽东人际关系(上下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3.邓力群.伟人毛泽东之军事策略家毛泽东[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4.邓力群.伟人毛泽东之外交策略家毛泽东[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5.黃允升.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创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6.张树军,齐生.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7.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8.杨德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学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39.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40.邢贲思.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41.杨艳春.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42.李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3.李建华等.执政与善政——执政党伦理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4.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5.谢春涛.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纪实[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46.谭献民,肖光荣.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47.郑建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8.吴江,牛旭光.民主与政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9.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问题研究[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
    50.邱钱牧.中国民主党派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51.姜平.中国民主党派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52.王金铻.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
    53.朱建华,宋春.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政党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54.刘彤.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进程、体系和逻辑[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5.苗建寅.中国国民党史[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56.宋春.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57.周恩来统一战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8.毛泽东论统一战线[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59.蒋本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
    60.宋春.中国国民党台湾四十年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61.朱建华,宋春.中国政党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62.于刚.中国各民主党派[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63.郑德荣,黄景芳,田克勤.毛泽东思想论纲(上中下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64.杨超,毕剑横.毛泽东思想史(1-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1993.
    65.金春明,陈登才.毛泽东思想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66.田克勤.国共关系论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7.王功安,毛磊.国共两党关系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8.
    68.王邦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9.吴冷西.十年论战(上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70.罗志刚.中苏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71.李健.天垫通途——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纪实(上下册)[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72.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3.梁琴.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4.[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
    75.[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76.[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77.[美]罗德里克麦克法考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1-2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78.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问题[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
    79.[美]约翰·布赖恩·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
    80.[英]琼斯·凯维尔.中苏关系内幕纪实(1949-1984)[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81.[美]高沃龙.对手与盟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82.[美]埃尔默普利科斯.首脑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83.[日]星野昭吉.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深思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李磊.从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到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2.丁俊萍.毛泽东政党思想研究综述[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2).
    3.卞哲.《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读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5).
    4.乔培华.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探索与贡献[J].学习论坛,2003(11).
    5.王丹.毛泽东:新中国政党制度的设计者[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专刊.
    6.于景森.毛泽东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贡献[J].党的文献,2004(1).
    7.林俊德.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线——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而作[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
    8.康民.毛泽东对中国政党制度形成发展的开拓性贡献[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2).
    9.张泰富.毛泽东对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卓越历史贡献[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
    10.白贵一.论毛泽东的政党政治思想[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4).
    11.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的丰富和发展[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5).
    12.陈海英.毛泽东的党风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中国化[J].党史博采(理论),2006(2).
    13.吴东华.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纲领理论的重要贡献[J].理论月刊,2007(2).
    14.石作斌.毛泽东政党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解读[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1).
    15.原姗姗.试析毛泽东政党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增刊.
    16.朱永亮.论毛泽东的政党关系思想[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9).
    17.周贤山.论毛泽东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想与启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5).
    18.李捷,赵春丽.中亚民主化和民主建设简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19.闫莹雪.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0.虞崇胜.准确把握中国式民主的三个维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1.肖世杰.党内民主向人民民主推进的对接难题与路径探索[J].社会科学家,2011(4).
    22.杜乾举.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3.孙绍斌,李秋先.新时期中国民主的进步与发展[J].唐山学院学报,2009(4).
    24.叶国平.以人为本: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力[J].社科纵横,2008(6).
    25.林尚立.社会主义与国家建设——基于中国的立场和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09(6).
    26.申志诚.我国“政党政治”的历史考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6).
    27.王同新.以党内民主为先导,走体制内为主的民主化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路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8).
    28.郗润昌.试论毛泽东的外交战略与谋略思想[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93(4).
    29.罗先凤.新中国外交实行“一边倒”的原因分析[J].河南农业,2007(12).
    30.徐琳.1949年——1960年中苏关系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历史演变[J].社科纵横,2006(12).
    31.黄梅英.论邓小平外交战略中的反霸权主义思想[J].理论观察,2008(6).
    32.韦世强.毛泽东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及其实践[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3).
    33.薛绍斌,方海平.从“结盟”到“不结盟”:邓小平对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发展与创新[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11).
    34.王亮,王希.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外交战略的演变及经验总结[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2).
    35.师维孝.毛泽东策略思想初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