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斯韦尔模式透视新闻的意识形态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落入了信息的海洋,无论是最初懵懂问的生存本能要求,还是现在明确地知晓利用,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日益深入。然而,作为信息家族里的一个特别存在,新闻——最为人类所熟识,却也从没逃开过人类的争议,尤其是在传媒机构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固定角色后,新闻或者说是新闻报道,一直就面临着“动机不纯”的“指控”。但是,不管是“民主自由的象征”还是“专政统治的工具”,新闻对于人类的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影响力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新闻作为一种媒介消费的产品,天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新闻在生产以及传播中经历了很多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因为,新闻是所有相关的活动主体共同作用的产物,经过了层层的不同程度的建构,而不只是简单的新闻传播者主观反映客观事实的结果。
     在传播学的诸多模式中,拉斯韦尔模式是最基本、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个模式,它通过五个问题——“谁(Who)”、“说了什么(Say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的(To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来描述一个传播行为。这五个方面(5W)涵盖了新闻报道的整个流程,本文从传播学角度逐一地对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的建构作用进行解析,力图从理论出发,结合实践透视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从宏观层面上探求新闻媒介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找寻新闻报道背后的社会力量。
     本文根据拉斯维尔模式共分成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第一个W(Who)——把关人的意识形态建构,从传者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作为新闻生产方的记者、编辑在采写新闻时选择行为,以及新闻媒介和权力机构对新闻产品的审查把关作用;第二章是第二个W (Say What)——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针对新闻文本自身进行解析,运用符号理论和叙事理论探讨新闻文本内容和叙述方式中的意识形态作用;第三章是第三个W (In Which Channel)——作为权力的媒介,讨论了新闻媒介自身的问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阐述新闻媒介受到的、可能影响新闻生产的压力;第四章是第四个W(To Whom)——基于意识形态的接受行为,主要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分析了受众在面对新闻报道时被动与主动的解读行为;第五章是第五个W(With What Effect)——以意识形态为标准的评价机制,从传播效果角度出发分析了新闻评奖机制中存在的意识形态因素,并就完善评奖机制提出建议。
From the day humans originated, they had got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information, whether because of survival instincts requirements in the beginning, or now known the importance of it clearly. Nowadays, the demand and interdependence are becoming huge more and more. However, as a special existence in the information's family, news is different.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it, also discuss it poignantly, especially after the media has become a standing part of society. News or news report, has been facing with a difficult situation. Some people praise it is the symbol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but others reprimand it is a tools of absolutism. Anyway, news's influence covered all aspects of the social life.
     In fact, as a product of medium consumption, news was born with ideology function. News undergo many processes while they were produced and transmitted, influenced by ideology in every phase more or less. Because, the news is a product that all the relevant agents conspire to create, it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processes, not just a simple result comes from the objective facts that news disseminators observe.
     In many communication mode, Lasswell mode is the most basic and best-known mode, it describes a communication behavior with five questions, they are "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and "With What Effect". These five respects covers the whole process of news reports, so this thesis gives explanation from the views of communication in theory one by one, combines with practice to perspective ideology attribute of news, then tries to find the role that ideology plays in the process of news reports from the macroscopic level, and looking for the social power behind news media.
     According to Lasswell mod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first W(Who), Ideology construction of gatekee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seminators, how did the report and editor select the facts as news producer, and what is the role that the news media and authority played in censorship. The second chapter is Say What, The ubiquity of ideology, use semeiology and narrative theory to discuss the role that ideology plays in the news text. The third is In Which Channel, Media as authorities, discuss news media's own problems, the pressure come from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may affect news production. The forth is To Whom, Accept behavior based on ideology, based on audience standpoint, how do audiences can read the news passively and actively. The fifth is With What Effect, With ideology as a standard evaluation mechanism, analyzes ideological factors in the news awards mechanism, and the measures about how to perfect appraisal system are proposed.
引文
1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2王晓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3刘建明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4金炳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5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162页.
    6转引自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7转引自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128页.
    8王晓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9参见《史海:正阳门箭楼曾作为入城式的阅兵楼》,来源http://news.163.com/09/0121/15/506MQT0T000120GU.html,2011年2月24日访问。
    10谢晖.《新闻文本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11转引自李永健、展江主编.《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6页.
    12原文参见http://news.qq.com/a/20080104/000204.htm,2011年2月25日访问。
    13[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153页.
    1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页.
    15李彦冰:《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意识形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出处参见http://www.qnjz.com/xbyk/2005disanqixbyk/200504/t20050422_1040917.htm,2011年1月24日访问。
    16[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17刘立刚.《新闻客观性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5期.第60页.
    18谢晖.《新闻文本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19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20转引自谢晖.《新闻文本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58页.
    21转引自[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22谢晖.《新闻文本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23原文载2009年12月7日《河池日报》一版。
    24原文载2009年10月2日《解放军报》第4版,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
    25电视新闻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0-06/17/c_13354065.htm。报纸新闻原文参见http://www.southcn.com/it/digital/jiadian/jiqiao/200503040965.htm,2011年2月25日访问。
    26戢守玺、尹丽.《源于叙事理论:浅析叙事探究》.《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第50-51页.
    27原文载2009年7月30日《兵团日报》一版,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
    28原文载2009年3月20日《承德晚报》二版,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
    29原文载2009年6月9日《石家庄日报》头版头条,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
    30转引自祁程.《“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形成发展路径》.《新学术》.2008年04期.第221页.
    31[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32[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33王昭锋.《如何理解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2期.第57-59页.
    34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3页.
    35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205页.
    37[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0页.
    38内容参见新浪http://news.sina.com.cn/s/2005-05-10/12036600041.shtml,2011年2月25日访问。
    39[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1]李永健、展江.《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王晓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熊澄宇.《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汪民安.《谁是罗兰·巴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8]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9]吴文虎.《传播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崔萍.《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对大众媒介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的影响》.《新闻界》.2009年第05期
    [12]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谢晖.《新闻文本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英]泰勒、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戢守玺、尹丽.《源于叙事理论:浅析叙事探究》.《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6]祁程.《“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形成发展路径》.《新学术》.2008年04期
    [17]刘立刚.《新闻客观性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