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评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刘纳先生说,陈三立是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但陈三立留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并不仅仅是他的诗篇。在许多他的同时代人以及后世研究者的眼里,陈三立还是一位深具实践理性的改革者,一个大变局时代的弄潮儿,一个被誉为“握世运之枢纽,含时代之消息,而为中国文化与学术德教所托命者”的家庭的主要成员。无疑,陈三立应该是我们了解那个特殊时代,与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学的最好标本。我们试图从具体的时代背景入手来研究陈三立,同时,更希望将对陈三立的研究,作为研究那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的一个绝佳范本。
     具体说来,本文是以陈三立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以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为线索,考察他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演变,探究他的人生态度、政治学术思想与他的文学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藉以说明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氛围之中,文学创作如何展现作家的人生选择和时世体察。
     本文以传统的作家研究的方式来安排文章的架构,但并不拘泥于一般的评传的写法,不追求传记的文学色彩与面面俱到,而强调对有典型意义和根本影响的事件与现象的深入发掘与严密考证,并始终以陈三立和时代背景的契合点为主线,通过他的具体的人生选择与文学创作,揭櫫整个末代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历史命运。
     绪论部分阐述论题的时代意义,并具体分析大变局时代的形成与其纷繁复杂的特性对于士人生态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探讨士大夫们应对世变的不同方式和态度,揭示其典型意义。
     第一章概述陈三立的家世渊源,介绍义宁陈氏的家族传统、陈三立祖辈创业的艰辛历程,尤其是陈宝箴的事迹与思想,用以说明陈三立性格与思想中家风的积淀与父祖的濡染,并为日后陈氏桥梓在新政过程中的亲密合作,阐明其家庭影响。
     第二章考述陈三立早年的学行与志向,介绍其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特殊的生活环境以及师友交游,并阐释在这些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的滋养和推动之下所形成的陈三立早年的个性气质和学术思想。
     第三章的内容,是陈三立正式涉足社会政治的开始,他在政治理念和文学思想都日益成熟,最终成长为陈宝箴推行湖南新政的得力助手。他在湖南新政的过程中,亦始终表现出一个深具实践理性的改革者的思想与政治的成熟。他们父子的新政实验,在中国近代的社会与思想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章叙述在戊戌政变以后,陈三立作为一个布衣诗人的生活与思想状态,重点说明他并未就此成为时代的逃兵与弃儿,而是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式,继续关注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并为之不懈奋斗。
     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关于陈三立的文学成就的介绍,但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以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的“人格化”为核心,来发掘历史与文化转型时期,作家、作品与时代风云的内在关系。
     在对大变局时代笼罩中的陈三立的人格与诗格之关系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之后,结语部分重新回到对文学在沟通时代风会与士人心灵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的探讨和总结,并思考其对文学演进本身的意义,将对陈三立的研究,升华为解读时代及其艺术形式的典型。
Mrs. Liu Na said that Chen Sanli is the Chinese last classical poet, but Chen Sanli keeps in the Chinese near modern history, not only and is his poem. In many his same time people as well as in later generation researcher's understanding, Chen Sanli is a depth practice rational reformer, a big change in situation time's person who plays in the surf, is honored as "grasps key position of the historical destiny, news of including the time, but holds the life for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academic your instructions" family leading member. Without doubt, Chen Sanli should be we understands that special time, with that time thought. Literature best specimen. We attempt from the specific time background to obtain to study Chen Sanli, simultaneously, hoped that to Chen Sanli's research, the achievement will study that unprecedented big change in situation time an excellent model for painting. mentions specifically, this article is take Chen Sanli as the basic object of study, take his life the life course as the clue, inspects him in the different time thought evolution, inquires into his attitude towards life, the political academic thought with between his literary production inner link, so as to explained that in "three millenniums have not had the change in situation" in the time atmosphere, how does the literary production unfold writer's life choice and the era carefully examines.
     The introduction part elaboration thesis's time significance, and the concrete study big change in situation time's formation with its complex complex characteristic regarding the gentleman person ecology and literary production's influence, the discussion literary intelligentsia deals with the changes and accidents of life the different way and the manner, promulgates its typical significance.
     The first chapter outlines Chen Sanli's family background origin, introduced righteousness rather Chen family tradition, the Chen Sanli ancestry starts an undertak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Chen Bao admonishes particularly the fact and the thought that with showed in the Chen Sanli disposition and the thought family tradition accumulation with father ancestor's being infected, and to the Chen father and son in the new deal process's intimate cooperation, expound its family influence in the future.
     The second chapter tests states the Chen Sanli earlier learning capability and the ambition, introduced that it makes friends from the youth to the youthful days special liv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teachers and friends, and explains in these advantageous external environment nourishing Chen Sanli who forms with the impetus under the earlier individuality makings and the academic thought.
     The third chapter the content, is Chen Sanli steps in the social politics officially the start, he in political idea and literature thought day by day mature, grows finally the primary assistant who carries out Hunan new deal for Chen Baozhen. He in Hunan new deal's process, also always displays a depth practice rational reformer's thought and the political maturity. Their fathers' and sons' new deal experiment, in the Chinese modern times' society and the thinking history, has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value and the significance.
     The fourth chapter narration after fifth heavenly stem eleventh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coup d'etat, Chen Sanli takes a cotton garment poet's life and the thought condition, explained with emphasis he has not become the time in light of this military deserter and abandoned baby, but in adapts the time development way, continues to pay attention to national and nationality's destiny, and for it unremitting struggle.
     Fifth chapter and the sixth chapter, is about Chen Sanli's literature achievement introduction, but speaks in generalities by no means that but take the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the literature thought "the personification" as the core, excavates historical and the cultural reforming time, the writer, the work and the time wind and cloud intrinsic relations.
     In covers after the big change in situation time Chen Sanli's personality and the rules of poetry relations of had the quite clear understanding, the conclusion part returns to the literature in the communication time wind can the influence discussion which and the summary produces with the gentleman person mind aspect, and pondered that it to the literature evolution's significance, to Chen Sanli's research, will sublimate into the explanation time and the artistic form model.
引文
1 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中,258页.
    2 钱穆《国史大纲》第四十五章《狭义的部族政治下之民变》,第856页。
    3 赵炳麟《柏岩感旧诗话》卷三,《民国诗话丛编》,第543页。
    4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龚自珍全集》,第106页.
    5 《清高宗实录》卷一四八四。
    6 王先谦《十朝东华录·乾隆朝》卷二八。
    7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35页。
    1 《清史稿》卷三五六《洪亮吉传》。
    2 震均《天咫偶闻》卷十,第70页。
    3 《清仁宗实录》卷一百三十,嘉庆九年六月戊辰。
    4 《清仁宗实录》卷一百三十,嘉庆九年六月戊辰.
    5 《清宜宗实录》卷二百一,道光十一年十一月丁酉。
    6 《清仁宗实录》卷一百三十,嘉庆九年六月戊辰。
    7 《清史稿》卷三一九《和珅传》。
    8 薛福成《庸庵笔记》卷三《入相奇缘》。
    9 《清史稿》卷三一九《和珅传》。
    10 盛昱《复官学议》,《清朝文献通考》卷九十五《学校二》。
    11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卷上《厚养廉议》。
    12 章学诚《与执政论时务书》,《章氏遗书》卷二十九。
    13 《清仁宗实录》卷七十五,嘉庆五年十月。
    1 《清高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三,乾隆六年五月庚寅。
    2 《清仁宗实录》卷三十八,嘉庆四年正月。
    3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二百九十七,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丙戌。
    4 黄爵滋《敬陈六事疏》,《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47-48页。
    5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四百四十一,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
    1 《清高宗圣训》卷八十《爱民》。
    2 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五。
    3 昭楗《啸亭杂录》卷二。
    4 杨锡绂《陈明米贵之由疏》,《清经世文编》卷三十九。
    5 钱维城《养民论》,《清经世文编》卷十一。
    6 章谦《备荒通论上》,《清经世文编》卷三十九。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6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90页。
    9 《列宁全集》第三卷,第545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4页。
    1 胡夏米《与巴麦尊子爵论英华关系书》,英国外交部档案:F.0.17/12,转引自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2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译本)上册,第184页。
    3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魏源集》上册,第168页。
    4 《鸦片贸易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6页。
    1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两当轩集》卷九。
    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69页。
    3 包世臣《己巳杂诗》,《管情三义》卷四.
    4 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世臣生乾隆中,比及成童,见百为废弛,贿赂公行,吏治污而民气郁,殆将有变。”见《艺舟双辑》卷一。
    5 龚自珍《尊隐》,《龚自珍全集》,第88页。
    6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78页。
    7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7页。
    8 见包世臣《答萧枚生书》,《齐民四术》卷十一。
    9 蒋敦复《啸古堂文集》卷三。
    10 佚名《软尘私议》,丛刊《鸦片战争》第五册。
    1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述评(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265页。
    2 黄均宰《金壶七墨·浪墨》卷四。
    3 黄恩彤《抚夷纪略·序》。
    4 徐继畲《瀛寰志略》。
    5 王尔敏《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应变之自觉》,《中国近现代史论集》第18编,第176-201页。
    6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七。
    7 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十九。
    1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二集。
    2 王韬《答强弱论》,《弢园文录外编》卷七。
    3 曾国藩《讨粤匪檄》,《曾文正公文集》卷三。
    4 李元度《答友人论异教书》,葛士浚辑《皇朝经世文续编》首卷。
    5 沈葆桢《总理船政前江西巡抚沈葆桢奏附条说》,《同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五十三。
    6 李东沅《洋务抉要·论传教》,《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一百一十二。
    7 费正清 'Patterns behind the Tientsin Massacre',Harvard Ja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20,1957.
    1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第125页。
    2 见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四。
    3 张之洞在此同时所著《劝学篇》,开篇即言“保国”、“保种”、“保教”,并详论“三事一贯而已”,“国、种、教安危与共”。见《劝学篇·内篇同心第一》。
    4 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守约第八》。
    5 《同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四十七。
    6 《同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四十八。
    7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
    8 《同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二十五。
    1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卷一。
    2 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七》。
    3 严复《<英文汉诂>卮言》:“中国自甲午—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不足恃,而人人以开瀹民智为不可以已。”
    4 谭嗣同《报贝元征书》。
    5 康有为《孟子微》。
    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六。
    7 梁启超《破坏主义》。
    8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七。
    9 谭嗣同《仁学》。
    10 严复《译<天演论>自序》。
    1 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第56页。
    2 谭嗣同《仁学》。
    3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33页。
    4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时务报》第四十九册,1897年12月24日。
    5 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见《中外日报》1906年1月10日。
    6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第44页。
    7 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观堂集林》卷二十三。
    8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六。
    9 梁启超谓其与康、谭等同辈之“新学派”乃“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已为时代所不容”,“固有之旧思想,既深根固蒂,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绌灭裂,固宣然矣”。见《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九。
    1 丹纳《艺术哲学》,第32页。
    2 丹纳《艺术哲学》,第7页。
    3 钱钟书《谈艺录,第175页。
    4 赵翼《题元遗山全集》,《瓯北全集》卷三十三。
    5 钱谦益《爱琴馆评选诗慰序》,《牧斋有学集》卷十五。
    6 钱谦益《纯师集序》,《牧斋初学集》卷十四。
    7 钱谦益《胡致果诗序》,《牧斋初学集》卷十八。
    8 陈衍《近代诗钞序》,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第875页。
    9 即便是认为清诗“衰落已极”的梁启超,亦不得不对近代的诗歌表示相当程度的肯定。其言曰:“其(谓清代)文学,以言夫诗,真可谓衰落已极……直至末叶,始有金和、黄遵宪、康有为,元气淋漓,卓然称大家。”见《清代学术概论》三十一。
    1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62年第1期。
    2 《札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3 陆机《文赋》。
    4 傅亮《应物赋序》,《全宋文》卷二六。
    5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6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7 钱谦益《题杜苍略自评诗文》,《牧斋有学集》卷四十九。
    8 《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9 班固《汉书·艺文志》。
    10 裴子野《雕虫论》,见《通典》卷一六。
    11 梁肃《秘书监包公集序》,《全唐文》卷五一八。
    12 白居易《与元九书》,《白居易集》卷四十五。
    13 白居易《寄唐生》,《白居易集》卷一。
    1 顾炎武《与人书》,《亭林文集》卷四。
    2 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凡例》。
    3 郑燮《后刻诗序》《板桥诗钞》卷首。
    4 汪辟疆《近代诗人述评》,《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62年第1期。
    5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62年第1期。
    6 潘德舆《题近人诗集》,见方浚师《蕉轩随录》卷三“书养—斋诗话”条。
    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二。
    8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9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二。
    10 张维屏《书愤》,见黄刚选注《张维屏诗文选》,第156页。
    11 莫友芝《有感二首·海腥吹入汉宫墙》,见龙先绪、符均笺注《郘亭诗钞笺注·后集》卷六,第474。
    1 汤鹏《复庄诗问题识》。
    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六。
    3 龚自珍《咏史》。
    4 周树人《中国小说史略》。
    5 谭嗣同《仁学》。
    6 谭嗣同《极蠢歌并叙》,《莽苍苍斋诗》卷第二。
    7 谭嗣同《金陵听说法诗》,《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卷二。
    8 江湜《偶书二首》之一。
    9 范当世《书贾人语》。
    1 叶燮《原诗·内篇下》。
    2 陈衍《近代诗钞刊成杂题六首》。
    3 陈衍《剑怀堂诗草序》。
    4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
    1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
    2 钱仲联《论同光体》,见《当代学者自选文库·钱仲联卷》,第194页。
    3 陈衍《近代诗钞》。
    4 何绍基《符南樵寄鸥馆诗集序》。
    5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
    6 陈衍《复赵尧生书》。
    1 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
    2 钱仲联《光宣诗坛流派发展史论序》。
    3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4 梁启超《夏威夷游记》。
    5 黄遵宪《流求歌》。
    6 黄遵宪《与丘菽园书》。
    7 黄遵宪《日本杂事诗自序》。
    1 石川英《日本杂事诗跋》。
    2 丘逢甲语,转引自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
    3 康有为《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4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5 丘逢甲《论诗次铁庐韵十首》。
    6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7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8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9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方法和任务》,第13页。
    10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11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12 陈三立《蒋观云先生诗序》。
    1 奥尔格·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引言》,第2页。
    2 奥尔格·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引言》,第2页。
    3 是为散原先生哲嗣寅恪所撰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语,以还颂乃翁,正得其宜。语见(《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6页。
    4 欧阳渐《散原居士事略》,见《欧阳竞无集》,第28页。
    1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见《国史馆刊》创刊号。
    2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六○云:“松禅(翁同龢)七律,余最喜其‘尖风冷月无边相,瘦竹孤花未易才,一联,可括近贤诗境。”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第189页。
    3 陈锐《题伯严近集》,见钱仲联编《近代诗钞》第二册,第1284页。
    1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国学研究》第一卷。
    2 王守仁《陈氏大成宗谱序》。
    1 陈复盛等纂《义门陈氏宗谱·义门碑记》。
    2 陈复盛等纂《义门陈氏宗谱·义门碑记》。
    3 文莹《湘山野录》。
    1 陈复盛等纂《义门陈氏宗谱》。
    2 陈复盛等纂《义门陈氏宗谱》。
    3 陈复盛等纂《义门陈氏宗谱》。
    4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国学研究》第一卷。
    1 郭嵩焘《陈府君墓志铭》,《养知书屋文集》卷二十一。
    1 见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弁言》,《寒柳堂集》附,第188页。
    2 陈三立《上元夜次申招坐小艇泛秦淮观游》,《散原精舍诗》卷上。
    3 陈宝箴《说学》,《陈宝箴集》卷三十九《文录二》,第1882页。
    4 见《陈宝箴集》卷四十一,第1961页。
    1 见龚溥庆《师竹斋笔记》,转引自《陈宝箴集》卷三十九《文录二》小注,第1850页。
    1 《清史稿》卷四百六十四《陈宝箴列传》。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3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4 陈宝箴《与田鼎臣书》,《陈宝箴集》卷三十八《文录一》,第1812页。
    5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1 翁同龢《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777页。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3 张之洞《新旧》,《张文襄公全集》卷二百二十七《诗集四》。
    4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5 朱克敬《敬暝庵杂识》卷四。
    6 胡思敬《陈宝箴传》,《戊戌履霜录》卷四《党人列传》。
    1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3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4 《河南程氏粹言》卷一《论学篇》。
    1 陈三立《诰封一品夫人先妣黄夫人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2 陈三立《诰封一品夫人先妣黄夫人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3 陈三立《弟绎年义述》,《散原精舍文集》卷二。
    4 柳岳梅整理《罗亨奎致陈宝箴书》,《历史文献(6)·陈宝箴友朋书札(四)》第181页。
    5 陈三立《弟绎年义述》误记陈三畏卒年为光绪十四年(1888)。
    6 陈三立《席麓生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卷十一。
    7 陈三立《季妹圹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三。
    8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9 宋慈抱《陈三立传》,《国史馆馆刊》第二卷第一号。
    10 陈宝箴《义宁同仇录序》,《陈宝箴文集》卷三十八《文录一》,第1825页。
    11 陈宝箴《记义宁州牧叶公济英御贼死难事》,《陈宝箴文集》卷三十八《文录一》,第1823-1824页。
    12 陈宝箴《义宁同仇录序》,《陈宝箴文集》卷三十八《文录一》,第1825页。
    1 陈宝箴《义宁同仇录序》,《陈宝箴文集》卷三十八《文录一》,第1826页。
    2 陈三立《诰封一品夫人先妣黄夫人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3 陈三立《故妻罗孺人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一。
    4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5 陈三立《大姊墓碣表》,《散原精舍文集》卷六。
    6 李复《四觉草堂记》,转引自《一门四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资料》第12-13页。
    7 陈三立《弟绎年义述》,《散原精舍文集》,《散原精舍文集》卷二。
    8 陈三立《福建安溪知县陈公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六。
    [1]卫师所编《陈三立年谱》,以此事系之同治四年乙丑(1865),盖三立所撰陈文凤之墓志中谓其“乙丑成进士,用知县发福建”。然若果在是年,则陈文凤已赴闽就任,三立当不得从其游处。案陈文凤尝以团练御贼复城之功奖授教谕,加同知衔,三立文中所谓赴官,恐即赴教谕而非知县,故其别陈宝箴,亦或即在同治元年(1862)宝箴由易佩绅军中归省之时。
    [2]陈树年、陈宝箴《陈母李太夫人行状》,《陈宝箴文集》卷三十九《文录二》,第1864页。
    [3]陈树年、陈宝箴《陈母李太夫人行状》,《陈宝箴文集》卷三十九《文录二》,第1864页。
    [4]郭嵩焘《陈母李太夫人墓志铭》,《养知书屋诗文集》卷二十四。
    [5]郭嵩焘《陈母李太夫人墓志铭》,《养知书屋诗文集》卷二十四。
    [6]陈宝箴《诰授奉政大夫陈公滋圃墓表》,《陈宝箴文集》卷三十九《文录二》,第1894页。
    [1]陈三立《朱云翮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卷四。
    [2]刘熙载《艺概·诗概》。
    [3]陈三立《朱云翮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卷四。
    [4]徐一士《一士类稿·谈陈三立》。第96页。
    [5]见胡思敬《九朝新语》卷十五。
    [6]郭嵩焘《陈府君墓碑铭》,《养知书屋文集》卷二十一。
    [7]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1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2 据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一文所言,此为陈寅恪对俞大维口述,是语为下联,上联寅恪已不复记忆。
    3 曾国藩《复陈宝箴》,《曾国藩全集·书信(十)》,第7425页。
    4 刘坤一《复曾中堂》,《刘忠诚公遗集·书牍卷三》。
    5 语见陈宝箴《上曾相国书》,《陈宝箴集》卷三十八《文录一》,第1796页。
    6 据曾国藩之日记,同治八年(1869)五月二十六日:“夜改陈右铭信稿。”二十七日:“将陈右铭信稿改毕,与之论古文之法。”见《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610、1648页。
    7 见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二“陈右铭服膺曾文正”条,第32页。
    8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9 见胡思敬《陈中丞传》,《戊戌履霜录》卷四《党人列传》。
    10 见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11 胡思敬《陈中丞传》,《戊戌履霜录》卷四《党人列传》。
    1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合文集》卷五。
    2 曾田藩《湖南文微序》。
    3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导言》,第1页。
    4 曾田藩《湖南文徽序》。
    5 《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胡安国传》。
    6 胡宏《胡宏集》,第34页。
    7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道学三·张栻传)。
    8 张拭《南轩集》。
    1 全祖望《宋元学案·岳麓诸儒学案》。
    2 李肖聃《湘学略》,第170页。
    3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4页。
    4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9页。
    5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第21页。
    6 陈銮《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两江总督陶文毅公行状》,《续碑传集》卷二十三。
    7 陶澍《钟山书院课艺序》,《陶文毅公文集》卷三十七。
    8 张佩伦《涧于日记·已卯下》,丰润涧于草堂石印本,第32页。
    9 魏源《默觚·学篇九》。
    1 俞樾《皇朝经世文编序》。
    2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第200页。
    3 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燕京学报》第三十六卷。
    4 薛福成《曾文正公奏疏序》,《庸庵文集》卷三。
    5 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卷一,道光二十一年。
    6 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卷一,道光二十八年。
    7 《清史稿》列传第二百九十二《曾国藩传》。
    8 左宗棠《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9页。
    9 贺熙龄《舟中怀左季高》,《寒香馆诗钞》卷四。
    10 毛鸿宾《毛尚书奏稿》卷三。
    11 胡林翼《胡文忠公遗集》卷五十三。
    1 王夫之《礼记章句》卷三十一,《船山全书》第四卷,第1256页。
    2 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船山全书》第二卷,第314页。
    3 王夫之《礼记章句》卷三十一,《船山全书》第四卷,第1256页。
    4 王夫之《黄书·任官第五》,《船山全书》第十二卷,第527页。
    5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第338页。
    6 王夫之《读通鉴论》,《船山全书》,第十卷,第1071页。
    7 王夫之《读通鉴论》,《船山全书》第十卷,第416页。
    8 王夫之《读通鉴论》,《船山全书》第十卷,第403页。
    1 王夫之《黄书·原报第一》,《船山全书》第十二卷,第502页。
    2 王夫之《黄书·后序》,《船山全书》第十二卷,第538页。
    3 粱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4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5 饯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导言》,第1页。
    6 魏源《默觚·学篇九》。
    1 魏源《默觚·学篇九》。
    2 魏源《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叙》。
    3 粱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4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第60页。
    5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第184页。
    6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九《王闽运传》。
    7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第60-61页。
    8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余论》,第113页。
    9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第81页。
    10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1 粱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2 杨度《湖南少年歌》:“更有湘潭王先生,……专注《春秋》说民主。”见刘晴波编《杨度集》,第94页。
    13 谭嗣同《论艺绝句六篇》。
    1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314页。
    2 郭嵩焘《陈府君墓志铭》,《养知书屋文集》卷二十一。
    3 陈宝箴《说学》,《陈宝箴集》卷三十九《文录二》,第1881-1882页。
    4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5 陈宝箴《说学》,《陈宝箴集》卷三十九《文录二》,第1881页。
    6 陈宝箴《说学》,《陈宝箴集》卷三十九《文录二》,第1883页。
    1 夏敬观《学山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第69-70页。
    2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二册,第824页。
    3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
    4 陈三立《留别墅遣怀》,《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中。
    1 郭嵩焘《玉池老人自叙》。
    2 饯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第49页。
    3 饯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第57页。
    4 陈三立《湘乡陈子峻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一,。
    5 陈寅恪《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67页。
    6 叶德辉《叶吏部答友人书》,《翼教丛编》卷六,第176页。
    1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四卷,第204页。
    2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第445-446页。
    3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第512-513页。
    4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第23页。
    5 陈三立《与廖树蘅书》,《国闻周报》第十四卷第二十五期。转引自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60页。
    6 陈三立《船山师友录叙》,《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68页。
    1 陈三立《船山师友录叙》,《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68页。
    2 陈三立《清故湘阴县康贡生吴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二,第773页。
    3 陈三立《许氏春秋说序》,《散原精舍文集》卷791-792页。
    4 陈三立《郭侍郎荔湾话别图跋》,《散原精舍文集》卷三,第792页。
    5 此据车行健《台湾学界对郭嵩焘研究之重要成果简述》,见朱汉民主编《湘学研究》第552页。
    6 陈小从《庭闻记述》,《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第64页。
    7 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卷四《内外荐举表》,《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一册,第393页。
    1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2 陈三立《湘乡陈子峻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一,第993页。
    3 陈隆恪等《散原精舍文集识语》,见民国三十八年中华书局刊本《散原精舍文集》。
    4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四卷,第44页。
    5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四卷,第49页。
    6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四卷,第231页。
    7 见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2518页。
    8 郭嵩焘《复李次青》,《养知书屋文集》卷十二,见《郭嵩焘诗文集》,第225页。
    9 郭嵩焘《古微堂诗集序》,《养知书屋文集》卷四,见《郭嵩焘诗文集》,第44页。
    10 陈三立《老子注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54页。
    1 见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
    2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
    3 章品镇《徜徉在新社会的旧贵族——记陈方恪》,见《花木丛中人常在》,第183页。
    4 文廷式《湘行日记》光绪十四年(1888)三月二十日,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见《近代诗论丛》,第193页。
    5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光绪二十二年(1896)二月廿三日,第563页。
    6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四卷。
    1 释敬安《涂茨衡太守由奉省罢官还湘,为庵南诗韵见怀,次韵奉寄序》,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91页。
    2 王闽运《湘绮楼日记》。
    3 徐一士《一士类稿·谈陈三立》,第95页。
    4 陈三立《故妻罗孺人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62页。
    1 陈三立《致张之洞电》,见黄濬《花随人圣盒摭忆》,第358-359页。
    2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光绪十一年(1885)五月初八日记,见《郭嵩焘日记》第四卷,第588页。
    3 文廷式《闻尘偶记》,转引自汪荣祖《陈寅恪评传》,第15页。
    4 陈小从《庭闻记述》,《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第64页。
    5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6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遗老无聊只造谣”条,第147页。
    1 张慧剑《辰子说林》“庐山片石”条,第1-2页。
    2 欧阳渐《散原居士事略》,《欧阳竟无集》,第202页。
    3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4 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第276页。
    5 陈宝箴《诰授奉政大夫陈公滋圃墓表》,《陈宝箴集》卷三十九《文录》,第1894页。
    1 刘坤一《复曾中堂》,《刘忠诚公遗集·书牍》卷三。
    2 见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王先谦编《续古文辞类纂》卷十《书类三》。
    3 王文韶《遵旨查明获咎各员缘由吁恳恩施摺》,附见陈宝箴《谢补授湖北按察使摺》,《陈宝箴集》卷一《奏议一》,第9页。
    4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2页。
    5 陈三立《隆观易传》,《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59页。
    6 陈三立《罗正谊传》,《散原精舍文集》卷二,第777页。
    7 陈三立《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追赠太子少保衔头品顶戴记名布政使前贵州按察使骑都尉世职兼一云骑尉业铿额巴图鲁席公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三,第804-805页。
    8 陈三立《抱碧斋遗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五,第1067页。
    9 郭廷以《郭嵩焘先生年谱》,第17页。
    10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十七,第20页。
    1 曾国藩《送郭筠仙南归序》,《曾文正公文集》卷一。
    2 陈三立《郭侍郎荔湾话别图跋》,《散原精舍文集》卷三,第793页。
    3 陈三立《清故民政部谘议江苏候补道许君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九,第940页。
    4 曾广钧《乙酉十月赠文道希孝廉将由江南入畿辅》,见《环天室诗集》,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89页。
    5 陈三立《与许振袆书》,转引自张求会《陈三立丙戌“未应殿试”考辨》,见《文献》1996年第三期。
    6 陈三立《与陈伯弢书》,见黄濬《花随人圣盒摭忆》,第113页。
    7 见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册,第2848页。
    8 徐一士《一士类稿·谈陈三立》,第96页。
    1 见徐珂《清稗类钞·胥役类》。
    2 徐致祥等《清代起居注册》(光绪朝),第30260页。
    3 见徐一士编《近代笔记过眼录》,第61页。
    4 魏元旷《蕉庵诗话》卷一,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二册,第7页。
    5 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第261页。
    6 沃丘仲子《现代名人小传·陈三立》,第160页。
    7 陈三立《与廖树蘅书》,《国闻周报》第十四卷第二十五期。转引自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60页。
    8 陈三立《故妻罗孺人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62页。
    1 此诗引自潘益民先生所著《陈方恪先生编年辑事》,收录于潘先生所辑《陈三立诗录》(未刊稿)。据潘先生所言,光绪二十一年(1895)黄遵宪晤陈三立于武昌,阅陈氏此前所作诗文,有高度评价,其中即有本诗。
    2 陈三立《船山师友录叙》,《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68页。
    3 陈三立《读论语四首》,《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78-779页。
    4 陈三立《清故护理陕甘总督甘肃布政使毛公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六,第1075页。
    1 陈三立《读鬼谷子》,《散原精舍文集》卷四,第823页。
    2 陈三立《许氏春秋说叙》,《散原精舍文集》卷三,第792页。
    3 陈三立《廖笙陔诗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32-833页。
    4 陈三立《郭侍郎荔湾话别图跋》,《散原精舍文集》卷三,第792页。
    1 陈三立《书张贞女》,《散原精舍文集》卷四,第810页。
    2 陈三立《书晏孝子》,《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64页。
    3 张慧剑《辰子说林》“四公子之结局”条,第77页。
    1 陈三立《读鬼谷子》,《散原精舍文集》卷四,第823页。
    2 陈三立《老子注叙》,《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53-754页。
    3 陈三立《读墨子》,《散原精舍文集》卷四,第812页。
    4 陈三立《读管子》,《散原精舍文集》卷四,第820-821页。
    1 陈三立《读鬼谷子》,《散原精舍文集》卷四,第823页。
    2 陈三立《读荀子五首》,《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55-758页。
    3 陈三立《读韩非子二首》,《散原精舍文集》卷四,第821-822页。
    4 陈三立《感春五首》(其二),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97-98页。
    5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一》,附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432页。
    1 陈三立《书韩退之柳子厚墓志铭后》,《散原精舍文集》卷五,843页。
    2 陈三立《廖笙陔诗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32-833页。
    3 陈三立《刘古愚先生传》,《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三,第1016页。
    1 陈三立《菱豀精舍记》,《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82页。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2页。
    3 陈三立《嵴庐记》,《散原精舍文集》卷六,第858页。
    4 陈三立《庸庵尚书奏议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七,第885页。
    5 陈三立《清故光禄寺署正吴君墓表》,《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44页。
    1 陈三立《庸庵尚书奏议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七,第885页。
    2 张之洞《劝学篇·正权第六》,第19-21页。
    1 徐一士《一士类稿·谈陈三立》,第95页。
    2 陈小从《先祖散原老人轶事数则》,转引自宗九奇《陈三立传略》。
    3 陈三立《与陈伯弢书》,见黄濬《花随人圣盒摭忆》,第113页。
    1 易顺鼎《诗钟说梦》,见《庸言》第一卷第九号。
    2 王树楠《广东提学使固始秦君墓志铭》,《陶庐文集》卷十五。
    3 陈三立《刘镐仲文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七,第887页。
    4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乙酉日记》,第85页。
    5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46页。
    6 陈三立《哭倦知同年》,《散原精舍诗别集》,第711页。
    7 陈三立《清故荣禄大夫法部参议余公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六,第1081-1082页。
    8 陈三立《庸庵尚书主逸社分咏龙树寺古槐》,《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第489页。
    1 陈三立《和庸庵尚书同年见寄》,《散原精舍诗别集》,第713页。
    2 陈三立《刘镐仲文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七,第887页。
    3 廖树蘅《廖树蘅自订年谱》,见徐一士《一士类稿·谈廖树蘅》,第105页。
    4 释敬安《赠陈伯严》,《八指头陀诗集》卷三。
    1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0页。
    2 王先谦《葵园四种》,第846-850页。
    3 陈三立《清故光禄大夫兵部尚书湖广总督涂公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37页。
    4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孝钦后最恶清流》,《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219页。
    1 《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四《张之洞传》。
    2 易顺鼎《诗钟说梦》,见《庸言》第一卷第九号。
    3 汪诒书《汪穰卿先生年谱·光绪十六年庚寅》,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十八年壬辰》,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98页。
    1 刘成禺《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卷一,四二“汪荃台”条,第119-120页。
    2 易宗夔《新世说》,转引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同治朝卷》“张之洞”条,第11945页。
    3 《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四《张之洞传》。
    4 陈三立《余尧衢诗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十,第956页。
    5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68页。
    6 陈隆恪《致吴宗慈书(四)》,附见《同照阁诗集》,第398页。
    1 易顺鼎《霭园诗事叙》,见易顺鼎《琴志楼诗集》附录二《序跋题辞》,第1484页。
    2 陈三立《陈止庵冬暄草堂遗诗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八,第910页。
    3 沈成式《沈敬裕年谱·光绪十九年癸巳》,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十九年癸巳》,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99页。
    4 谭献《复堂日记续录·光绪十九年三月廿日》,第367页。
    5 陈三立《余尧衢诗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十,第956-957页。
    6 瞿鸿禨《使闽日记·光绪辛卯十月十五日》,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十七年辛卯》,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95页。
    7 陈三立《人日樊园探梅限三肴韵》自注,《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第348页。
    1 程颂万《湖北桌署乃园燕集赠陈主事三立》,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十八年壬辰》,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96页。
    2 陈三立《人日樊园探梅限三肴韵》,《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第348页。
    3 陈三立《顾印伯诗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十六,第1090页。
    4 谭献《复堂日记·光绪十九年三月十一日》:“范仲林来,倾杯谈艺,不觉移晷。以诗词日记写本质之,并与陈伯严礼部商榷也。”第367页。
    5 陈三立《顾印伯诗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十六,第1090-1091页。
    6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见其(即陈三立)《游庐山诗》一卷,学韩,与实甫诸人同作者。”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第25页。案易顺鼎尝于庐山之三峡涧筑室曰“琴志楼”,陈三立寓居武昌时曾三次往游,期间得诗五十余篇,与同游易顺鼎、范钟等人之作合刊为《庐山诗录》。
    7 陈三立《山谷诗集注题辞》,《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127页。
    1 傅春官《山谷诗集注后跋》,转引自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第189页。
    2 陈三立《山谷诗集注题辞》,《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127-11128页。
    3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第227页。
    4 谭献《复堂日记续录·光绪十九年六月朔日》,第370页。
    5 陈衍语,见王森然《沈曾植先生评传》,《近代名家评传初集》,第47页。
    6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光绪十六年四月十七日》:“伯严见示其尊人右铭廉访信,言鄂中近事:殚精府库之财,搜括至绅民,提取存典公款以事机器,为织造洋布之计。”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十六年庚寅》,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94页。
    7 陈三立《继妻俞淑人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三,第1025页。
    8 陈宝箴《致欧阳润生书(稿)》,《陈宝箴集》卷三十五《书札一》,第1648页。
    1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日》,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十年甲申》,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88页。
    2 王闽运《湘绮楼日记·光绪十三年丁亥十一月十日》,《湘绮楼日记》第三卷,第1420页。
    3 陈三立《清故湘阴县廪贡生吴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二,第773页。
    4 曾广钧《乙酉十月赠文道希孝廉将由江南入畿辅》:“此来健者不可得,纷纷余子徒百千。龙阳易生工属文,义宁陈兄有奇策。”见曾氏《环天室诗集》,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十一年乙酉》,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89页。
    5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第214页。
    1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第214页。
    2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乙未日记》:“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廿三日。……文芸阁、于晦若、梁星海自上海致电志仲鲁、陈伯严、黄公度,令来江宁会晤;三人者复电,令文等至湖北。既而志仲鲁称事繁不能来;陈伯严言,于乃李幕,难于谈论,亦不至;独黄公度以奉差至汉口,遂归江宁。”《郑孝胥日记》第一册,第498页。
    3 俱收录于易顺鼎《盾墨拾余》,转引自陈三立《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90-1192页。
    4 陈三立《与谭献书》(未刊手迹),录自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第105页。
    1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谓陈宝箴由署理湖北藩司擢升直隶布政使事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误,当在光绪二十年(1894)。见《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1页。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2页。
    3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弁言》,《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87-188页。
    4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2页。
    1 见唐才质《唐才常与和时务学堂》,《湖南文史资料》,1958年第3期。
    2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第214页。
    3 唐才常《前四品京堂湖南学政江君传》,见钱仲联编《广清碑传集》卷十八,第1224页。
    4 陈宝箴《设立时务、武备学堂请拨常年经费招》,《陈宝箴集》卷十五《奏议十五》,第593页。
    5 范当世《故湖南巡抚义宁陈公墓志铭》,《范伯子文集》卷九,见马亚中、陈国安点校《范伯子诗文集》,第521页。
    6 范当世《故湖南巡抚义宁陈公基志铭》,《范伯子文集》卷九,见马亚中、陈国安点校《范伯子诗文集》,第521页。
    1 陈宝箴《上李鸿藻(三)(节录)》,《陈宝箴集》卷三十五《书札一》,第1652页。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糟舍文集》卷五,第853页。
    3 《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一《陈宝箴传》。案《清史稿》有误。据陈宝箴、王文韶之奏稿以及王廉致陈电文等资料,任驎所佐者,非巡抚之幕,乃按察使之幕,而王廉之前即任湖南按察使,又尝护理巡抚数月,任驎当为其曩昔幕客。
    4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49页。
    5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项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1页。
    1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2页。
    2 邹代钧《致汪康年书》,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640页。
    3 陈宝箴《开办湘省矿务疏》,《陈宝箴集》卷四《奏议四》,第96页。
    4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项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3页。
    5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3-854页。
    1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4页。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3页。
    3 王闽运《寿廖树蘅七十序》,见徐一士《一士类稿·谈廖树蘅》,第101页。
    4 王闽运《珠泉草庐文录序》,见徐一士《一士类稿·谈廖树蘅》,第102页。
    5 陈三立《清故江苏提法使兼署布政使左公神道碑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四,第1051页。
    6 陈三立《清故江苏提法使兼署布政使左公神道碑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四,第1051页。
    7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5页。
    8 范当世《故湖南巡抚义宁陈公墓志铭》,《范伯子文集》卷九,见马亚中、陈国安点校《范伯子诗文集》,第521页。
    1 陈宝箴《设立时务、武各学堂请拨常年经费摺》,《陈宝箴集》卷十五《奏议十五》,第593页。
    2 陈宝箴《遵旨裁汰旧勇添练新军摺》,《陈宝箴集》卷十七《奏议十七》,第672页。
    3 陈三立《清故署四川提督奉天副都统右江镇总兵黄公神道碑》,《散原精舍文集卷九》,第927页。
    4 陈宝箴《致张之洞》,《陈宝箴全集》卷三十四《电函二》,第1617页。
    1 黄遵宪《湖南保卫局章程》,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一《公牍九》,第1390-1395页。
    2 谭嗣同《记官绅集议保卫局事》,见《湘报》第25号,转引自尹飞舟《湖南维新运动研究》,第110页。
    3 唐才常《论保卫局之益》,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一《公牍九》,第1387-1389页。
    4 陈三立《清故光禄寺署正吴君墓表》,《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44页。
    1 如尹飞舟就认为:“与创办保卫局相应,黄遵宪还创办了迁普所,”见尹飞舟《湖南维新运动研究》,第111页。
    2 陈宝箴《致张之洞》,《陈宝箴集》卷三十四《电函二》,第1621页。
    3 陈宝箴《设立时务、武各学堂请拨常年经费摺》,《陈宝箴集》卷十五《奏议十五》,第593页。
    4 皮名振《皮鹿门年谙·光绪二十四年戊戌》,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208页。
    1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第308页。
    2 谭嗣同《湘报后叙(下)》,《湘报》第11号,转引自李玉《长沙的近代化启动》,第56页。
    3 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见《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74页。
    4 王先谦《复毕永年》,《葵园四种》,第861页。
    5 梁启超《南学会叙》,《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第67页。
    1 陈寅恪《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67页。
    2 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廿八日》,见《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72-73页。
    3 陈寅恪《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67页。
    4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4-855页。
    5 梁启超《上陈中丞书》,见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第534页。
    6 《粱启超年谱长编》,第83页。
    7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83页。
    1 苏舆《翼教丛编序》,《翼教丛编》卷首,第1页。
    2 见易鼐《中国宜以弱为强说》,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公牍八》,第1304页。
    3 吴熙《上陈宝箴书》,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公牍八》,第1308页。
    4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83页。
    5 康有为《致赵曰生信》,转引自尹飞舟《湖南维新运动研究》,第128页。
    6 陈寅恪语,见陈寅恪《《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67页。
    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65页。
    8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4页。
    9 王闿运《湘绮楼尺牍》,第118页。
    10 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253页。
    11 见《戊戌变法》第三册,第380页。
    1 杨深秀《裁缺大僚攉用宜缓、特保新进甄别宜严摺》,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182页。
    2 张之洞《致长沙陈抚台、黄桌台》,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四《电函二》,第1600页。
    3 陈宝箴《致张之洞》,《陈宝箴集》卷三十四《电函二》,第1599页。
    4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5页。
    5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并不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5-856页。
    6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附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441页。
    1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2 陈寅恪《清季士大夫清流浊流之分野及其兴替》:“先祖抚湘,多用湘人办湘事。”见《寒柳堂集·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第216页。
    3 王树楠《南海康君墓表》,见钱仲联主编《广请碑传集》卷十八,第1210-1211页。
    4 欧阳渐《散原居士事略》,《欧阳竟无集》,第202页。
    5 徐一士《一士类稿·谈陈三立》,第96页。
    1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10页。
    2 胡先骕《四十年来北京之旧诗人》,《胡先骕文存》上卷,第481页。
    3 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473页。
    4 胡思敬《国闻各乘》卷二“王壬秋诙谐”条,第55页。
    5 王闺运《湘绮楼日记》第四卷,第2496页。
    1 见陈三立《清故光禄寺署正吴君墓表》,,《敖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44页。
    2 陈三立《致廖树蘅书(七)》,《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62页。
    3 陈小从《庭闻记述》十首之一自注,《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第64页。
    4 陈小从《庭闻记述》十首之一自注,《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第64页。
    5 曾广钧《天运篇》,见钱仲联编《近代诗钞》第三册,第1435页。
    1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3页。
    2 盛宣怀《愚斋未刊信稿》,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二十三年丁酉》,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206页。
    3 陈宝箴《示陈三立》,《陈宝箴集》卷三十五《书札一》,第1672-1673页。
    1 梁启超《上陈中丞书》,见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第534页。
    2 张之洞《致陈宝箴》(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十三日),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四《电函二》,第1557页。
    1 欧阳渐《欧阳竟无集》,第202页。
    2 据王尔敏《清季学会汇表》,见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第136页。
    3 欧阳中鹄《复唐才常》,附见《谭嗣同书简·附录二》,第127页。
    4 陈宝箴《时务学堂招选外课加考季课告示(稿)》,《陈宝箴集》卷二十九《公牍七》,第1243页。
    5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合文集》卷五,第855页。
    6 张通典《致汪康年书》,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178页。
    7 张通典《致汪康年书》,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777页。
    8 谭嗣同《上欧阳瓣薹师书》,《谭嗣同全集》,第475页。
    1 谭嗣同《上欧阳瓣(?)师书》,《谭嗣同全集》,第477页。
    2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弁言》,《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88页。
    3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戊戌政变与先祖先君之关系》,《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204页。
    1 《清实录》卷四二八《德宗景皇帝实录》,第615页。
    2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戊戌政变与先祖先君之关系》,《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204页。案王文韶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而非江苏元和(今苏州)人,陈寅恪误记。
    3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4页。
    1 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廿一日》,见《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辑。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项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3 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见《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辑。
    4 陈宝箴《葬齿诗》,《陈宝箴文集》卷四十一《诗钞·联语》,第1979页。
    5 陈三立《嵴庐记》,《散原精舍文集》卷六,第858-859页。
    6 陈三立《嵴庐记》,《散原精舍文集》卷六,第858页。
    7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项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1 陈三立《崝庐记》,《散原精舍文集》卷六,第858-859页。
    2 陈宝箴《西山》,《陈宝箴集》卷四十一《诗钞·联语》,第1978-1979页。案此诗《陈宝箴集》编者辑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成丰朝卷》“陈宝箴”条,而《清诗纪事》中此诗题作《七律一首》,由编者录自李肖聃《星庐笔记》。
    3 李肖聃《星庐笔记》,转引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成丰朝卷》“陈宝箴”条,第11104页。案郭复初即民田外交家郭泰祺(1889~1952),湖北广济人。
    4 范当世《故湖南巡抚义宁陈公墓志铭》,《范伯子文集》卷九,见马亚中、陈国安校点《范伯子诗文集》,第524页。
    5 陈宝箴《沥陈悚感下忱并交卸湘抚日期摺》,《陈宝箴文集》卷二十二《奏议二十二》,第861页。
    6 陈宝箴《赠张翁序》,《陈宝箴集》卷三十八《文录一》,第1832页。
    7 这一说法亦有可疑之处。在陈三立所撰的行状当中,很明确的说陈宝箴在咸丰四年(1854)其父陈伟琳以办团练劳悴而终时,“哀昏得狂疾”,故而陈宝箴极可能早在此时就已得病。见《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46页。
    1 陈三立《大姊墓碣表》,《散原精舍文集》卷六,第860页。
    2 邹代钧《致汪康年书》,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779页。
    3 陈宝箴《致俞明震(节录)》,《陈宝箴集》卷三十五《书札一》,第1680~1681页。
    1 邵祖平《散原先生文行摄述(节录)》,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五《书札一》,第1681页。案邵氏此文原载香港《大风旬刊》第十三期,民田二十七年(1938)出版,原文中俞恪士之名(明震)及其与散原夫人俞明诗之关系(兄妹)均有讹误。已经《陈宝箴集》之编者校正。
    2 胡思敬《国闻各乘》卷二“王壬秋诙谐”条,第55页。
    3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第四卷,第2496页。
    4 参见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清季士大夫清流浊流之分野及其兴替》,《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216页。
    5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6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糟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7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合文集》卷五,第856页。
    1 陈三立《与梁鼎芬》,转引自汪荣祖《陈寅恪评传》,第17页。案番禺黄氏忆江南馆所藏《近代名人翰墨》中亦存有此函。
    2 周康燮《陈三立的勤王运动及其与唐才常自立会的关系——跋陈三立与梁鼎芬密扎》,转引自胡迎建《一代宗师陈三立》,第59页。
    3 汪荣祖《陈寅恪评传》,第17页。
    1 唐才常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溯江至汉口时,就曾与同行之日人田野桔次说道:“此行专欲纠合武汉之同志,巩固自立会之根底,张之洞倘奉北廷之伪敕,以出于排外之举动,则余惟先一蹶彼而自任保护外人之权利。”可见他早已有取张而代之的计划.参见张贞浩《张之洞与自立军》,《武汉文史资料》1986年第23辑。
    1 拥张之洞而举两湖独立,主要是当时依违于康梁之“保皇会”和孙中山之革命力量之间的唐才常个人的想法。
    2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清季士大夫清流浊流之分野及其兴替》,《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216页。
    1 陈三立《杂说四》,《散原精舍文集》卷六,第864页。
    2 汪荣祖《陈寅恪评传》,第17页。
    3 陈三立《与汪康年书》,《散原精舍集外文》,第1180页。
    1 陈三立《与汪康年书》,《散原精舍集外文》,第1181-1182页。
    2 张之洞尝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致电陈宝箴,商量奏请变科举之事,据其所云,他的改革科举之计划“曾向伯严世兄详谈”。参见张之洞《致陈宝箴》,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四《电函二》,第1597页。
    3 陈三立《与汪康年书》,《散原精舍集外文》,第1182页。
    4 《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三《于式枚传》,第3191页。
    5 陈三立《由嵴庐寄陈芰潭》,《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8页。
    6 清光绪三十年本当为公元1904年,然是年除夕则已是公元1905年2月3日。
    7 陈三立《除夕被酒奋笔书所感》,《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49页。
    1 陈三立《庸庵尚书奏议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七,第885页。
    2 参见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戊戌政变与先祖先君之关系》,《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204-205页。
    3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4 见李肖聃《星庐笔记》,转引自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第247页。
    5 陈三立《除夕被酒奋笔书所感》,《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49页。
    6 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三十年甲辰》适录《国风报》第一年第三号所刊载之《都察院代递总监察厅丞王世琪等请开复已故湘抚陈宝箴原官呈》云:“迨光绪三十年四月二十日经江西护理巡抚周浩奏请将戊戌获咎案内之陈宝箴开复原衔,其子陈三立开复原官。”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219-220页。而陈寅恪《戊戌政变与先祖先君之关系》一文中,则曰:“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以次年为慈禧七十寿辰,戊戌党人除康梁外,皆复原官,但先君始终无意仕进。”见《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204页。案此二说,前者见诸公牍,当较陈寅恪之言为可采。
    7 陈濑一《新语林》卷三《文学》,转引自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附录(中)》,第1251页。
    8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戊戌政变与先祖先君之关系》,《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204页。
    1 参见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第251页。
    2 朱德裳《三十年闻见录》“方厚卿”条,转引自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第251页。
    3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戊戌政变与先祖先君之关系》,《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204页。
    4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弁言》,《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88页。
    5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民国十三年六月廿四日,第2008页。
    1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民国十三年六月廿四日,第2011页
    2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弁言》,《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88页。
    3 陈隆恪《致吴宗慈(四)》,见陈隆恪《同照阁诗集·附录三》,第398页。
    4 陈宝箴《与禹畴五弟(二)》,《陈宝箴集》卷三十五《文札一》,第1679页。
    5 范当世《故湖南巡抚陈宝箴墓志铭》,《范伯子文集》卷第九,见马亚中、陈国安点校《范伯子诗文集》,第524页。
    6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7 胡先骕《与吴宗慈论陈三立传略意见书(一)》,《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84页。
    1 陈隆恪等《散原精舍文集识语》,转引自李开军《散原精舍诗文集·附录(中)》,第1217页。
    2 参见胡先骕《与吴宗慈论陈三立传略意见书(一)》,《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83页。案胡先骕论陈三立事多有讹误,如他在《与吴宗慈论陈三立传略意见书》中,说陈三立于罢斥之后“仍居南皮幕中,肆复先后在端陶斋、张安圃处,皆尊为上客,盖不仅以诗文为长江盟主,庚子以后,先生于鄂督江督之新政赞襄实多,一如其赞襄右铭于湘抚任内也”,其中除了短暂参张人骏幕为事实之外,其他皆为无稽之谈。
    3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民国元年四月十二日》:“陈伯严来谈.陈犹辫发,尝至张园,有革党欲强剪之,伯严叱曰:‘必致若于捕房,囚半年乃释!'其人逡巡逸去……”第1417页。
    4 胡先骗《与吴宗慈论陈三立传略意见书(一)》,《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83页。
    5 陈三立《与汪康年书》,《散原精舍集外文》,第1182页。
    6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7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0页。
    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六,第78页。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3 陈三立《任公讲学白下及北还索句赠别》:“开务精神余强聒。”见《散原精舍诗别集》,第625页。
    1 张慧剑《辰子说林》“国难会议”条,第136页。
    2 陈濑一《《睇向斋逞臆谈·陈三立》,见《睇向斋密录(附二种)》,第121-122页。
    3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1 陈三立《视女婴入塾戏为二绝句》(其二),《散原精舍诗》卷上,第8页。
    2 见陈三立《题寄南昌二女士》,《散原精舍诗》卷上,第87-88页。
    3 陈三立《感春五首》(其四),《散原精舍诗》卷上,第98页。
    4 陈三立《日本嘉纳治五郎以考察中国学务来江南既宴集陆师学堂感而有赠》,《散原精舍诗》卷上,第52页。
    5 陈封怀《回忆录》,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二十七年辛丑》,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218页。
    6 陈封怀《回忆录》,转引自卫师《陈三立年谱·光绪二十七年辛丑》,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218页。
    7 陈三立《视女婴入塾戏为二绝句》(其一),《散原精舍诗》卷上,第8页。
    8 孙洵《近代著名学者柳诒徵先生与书法》,《昆仑堂》2003年3月总第七期,第225页。
    9 转引自孙洵《近代著名学者柳诒徵先生与书法》,《昆仑堂》2003年3月总第七期,第225页。
    1 陈三立《视女婴入塾戏为二绝句》(其二),《散原精舍诗》卷上,第8页。
    2 陈三立《与廖树蘅书(五)》,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61页。
    3 参见盛宣怀《致陈宝箴电》(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初四日),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七《书札三》,第1730页。
    4 参见盛宣怀《致陈三立书》(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六《书札二》,第1718-1719页。
    5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5页。
    1 廖国仁《关于陈寅恪先生是否客家人》,原刊于台湾《中央日报·副刊》(1970年4月24日),转引自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第252-253页。
    3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陈三立居武昌期间,有诗题曰《连夕诗会戏呈抱冰宫保》,见《散原精舍诗》卷下,第164页。
    1 陈三立《墓上》,《散原精舍诗集》卷下,第226页。
    2 陈三立《九江铁路局楼遣兴》,《散原精舍诗集》卷下,第204页
    3 见宓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三册,第978页。
    4 陈三立《致汪康年书》(十九),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987页。
    5 陈三立《与廖树蘅书》(十三),见李开军校点《教原精舍诗文集·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66页。
    6 杨天石《陈三立》,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民国人物传》第三卷,第323页。
    7 见《邮传部奏为江西铁路选派协理折》(宣统元年三月),转引自江西省莲花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末代帝师朱益藩》,第131页。
    1 陈三立《南浔铁道初成由九江附车至南昌口占》,《散原精合诗续集》卷中,第450页。
    2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3 陈三立《清故太子少保衔江宁布政使护理总督李公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七,第892页。
    4 陈三立《清故太子少保衔江宁布政使护理总督李公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七,第892页。
    5 欧阳渐《散原居士事略》,《欧阳竟无集》,第202页。
    6 陈三立《舟去王家渡十里许风厉仍泊书以寄兴》,《散原精舍诗》卷上,第88页。
    7 陈三立《墓上》,《散原精舍诗集》卷下,第226页。
    8 陈三立《清故太子少保衔江宁布政使护理总督李公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七,第892页。
    1 张求会语,见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第262页。
    2 陈三立《继妻俞淑人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三,第1025页。
    3 陈三立《月夜舟发九江赴汉口》,《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第262页。
    4 陈三立《舟去王家渡十里许风厉仍泊书以寄兴》,《散原精舍诗》卷上,第88页。
    1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3 粱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91页。
    4 陈三立《移居》,《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3页。
    5 陈三立《自西山还城馆诵真长芰潭唱酬之作次韵奉和》,《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43页。
    6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吴宓诗话》,第290页。
    7 杨文会《等不等观杂录》卷一《南洋劝业会演说》,见《杨仁山全集》,第343页。
    8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9 李息《与杨文会书》,附见杨文会《等不等观杂录》卷六《与李澹缘书(一)》,见《杨仁山全集》,第452页。
    1 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1908年8月5日)《神州日报》,转引自杨天石《陈三立》,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民国人物志》第三卷,第323页。
    2 杨文会《等不等观杂录》卷一《祗洹精舍开学记》,见《杨仁山全集》,第338页。
    3 欧阳渐《杨仁山居士传》,附见《杨仁山全集》,第587页。
    4 陈三立光绪三十四年(1908)春夏之交有诗题曰“过杨仁山居士方与居士营梵校赍生徒赴印度兼图学毕先布教锡兰各岛”,见《散原精舍诗集》卷下,第234页。
    5 陈三立《过杨仁山居士方与居士营梵校赍生徒赴印度兼图学毕先布教锡兰各岛》,《散原精舍诗集》卷下,第234页。
    6 欧阳渐《杨仁山居士事略》,附见《杨仁山全集》,第584页。
    7 欧阳渐《与章行严书》,《欧阳竟无集》,第183页。
    8 陈三立《支那内学院简章书后》,《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37-1138页。
    9 王蘧常《沈寐叟年谱·中华民国七年戊午》,第50页。
    1 吴宓《读散原精舍文集笔记》,《吴宓诗话》,第291页。
    2 陈三立《任公讲学白下及北还索句赠别》,《散原精舍诗别集》,第625页。
    3 欧阳渐《散原居士事略》,《欧阳竟无集》,第202页。
    4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82页。
    5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集笔记》,《吴宓诗话》,第290页。
    6 欧阳渐《散原居士事略》,《欧阳竟无集》,第202页。
    1 梁启超《广诗中八贤歌·陈伯严》,《梁启超全集》第十八卷《诗话诗词集》,第5423页。
    2 陈三立《六月二日徐园雅集为冯蒿庵姚菊坡吴补松沈子封陈庸庵曹耕荪苏静阶诸公及余凡八人皆光绪丙戌进士榜同年生也庸庵尚书有诗纪事次韵和酬》,《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第373页。
    3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吴宓诗话》,第288页。
    1 陈三立《书感》,《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页。
    1 陈三立《孟乐大令出示纪愤旧句和答二首》《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9页。
    2 陈三立《小除后二日闻俄日海战己成作》,《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96页。
    1 陈三立《园馆夜集阐俄罗斯日本战争甚亟感赋作前韵》,《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78页。
    2 陈三立《短歌寄杨叔玫时杨为江西巡抚令入红十字会观日俄战局》,《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06页。
    3 陈三立《除夕被酒奋笔写所感》,《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48-149页。
    1 陈三立《纪哀答剑垂见寄时将还西山展墓》,《散原精舍诗集》卷下,第250页。
    1 陈三立《潜楼读书图题寄幼云》,《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第330页。
    2 陈三立《由沪返金陵散原精舍别墅杂诗》,《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第355-356页。
    3 陈三立《俞觚庵诗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十,第943页。
    1 陈三立《涛园宅超社第六集听水斋图寄怀弢庵师》,《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第367页。
    2 陈三立《消息》,《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第486页。
    3 陈三立《得长沙友人书答所感》,《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第473页。
    4 陈三立《读史偶书》,《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第498页。
    5 陈三立《哭于晦若侍郎三首》,《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第482页。
    1 陈三立《崝庐记),《散原精舍文集》卷六,第859页。
    2 王国维《人间词话》第十八条,第198页。
    3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45页。
    1 陈三立《嵴庐述哀诗五首》,《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6-17页。
    2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吴宓诗话》第284页。
    1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吴宓诗话》第285页。
    2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吴宓诗话》第285页。
    3 陈宝琛《题伯严诗卷》,《沧趣楼诗集》卷五,见刘永翔、许全胜校点《沧趣楼诗文集》,第109页。
    4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吴宓诗话》第285页。
    5 张修龄《陈三立崝庐扫墓诗读后》,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05页。
    6 王赓《今传是楼诗话》第七十二则,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第276页。
    7 王赓《今传是楼诗话》第七十二则,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第276页。
    8 杨声昭《读散原诗漫记》,转引自《清诗纪事·光宣朝卷》,第13228页。
    9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吴宓诗话》,第285页。
    10 杨声昭《读散原诗漫记》,转引自《清诗纪事·光宣朝卷》,第13228页。
    1 陈濑一《睇向斋逞臆谈·陈三立》,见《睇向斋密录(附二种)》,第121页。
    2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3 陈三立《由崝庐寄陈芰潭》,《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7-18页。
    4 陈三立《长至墓下作》,《散原精舍诗》卷上,第84页。
    1 陈三立《墓上》,《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12页。
    2 王赓《今传是楼诗话》第七十三则,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第277页。
    3 郑孝胥《散原诗集序》,附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17页。
    4 王赓《今传是楼诗话》第七十四则,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第277页。
    5 王赓《今传是楼诗话》第七十三则,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第276页。
    6 陈三立《崝庐述哀诗五首》,《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6页。
    7 陈三立《雨中去西山二十里至望城冈》,《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43页。
    8 陈三立《返西山墓庐将过匡山赋别》,《散原精舍诗》卷上,第35页。
    9 陈三立《清明日墓上》,《散原精舍诗》卷上,第65页。
    10 陈三立《庐夜漫兴》,《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42页。
    11 陈三立《壬寅长至抵崝庐谒墓》,《散原精舍诗》卷上,第56页
    12 王赓《今传是楼诗话》第七十三则,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第276页。
    1 陈三立《壬寅长至抵崝庐谒墓》,《散原精舍诗》卷上,第55页。
    2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吴宓诗话》,第285页。
    3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56页。
    4 俞大纲《寥音阁诗话》,《俞大纲全集》,第150页。
    5 陈三立《崝庐记》,《散原精舍文集》卷六,第859页。
    6 杨增荦诗与徐一士语俱见徐氏《一士类稿·谈陈三立》,第97页。
    7 陈三立《壬寅长至抵崝庐谒墓》,《散原精舍诗》卷上,第55页。
    1 陈三立《崝庐记》,《散原精舍文集》卷六,第859页。
    2 欧阳渐《散原居士事略》,《欧阳竟无集》,第28页。
    3 杨声昭《读散原诗漫记》,转引自《清诗纪事·光宣朝卷》,第13228页。
    4 陈三立《寓无竟室悼亡艸·自记》,见潘益民、李开军辑注《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第205页。
    1 陈三立《悼亡诗》,潘益民、李开军辑注《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诗录第一》,第5-6页。
    2 陈三立《故妻罗孺人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62页。
    3 陈三立《继妻俞淑人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三,第1025页。
    4 陈三立《继妻俞淑人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三,第1025页。
    5 陈三立《阁子春望示闺人》,《散原精舍诗》卷上,第7页。
    6 陈三立《神雪馆听琴》,《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30页。
    7 陈隆恪《界牌山原叩别母兄新茔诗自注》,《同照阁诗集》卷四,第76页。
    1 陈隆恪《界牌山原叩别母兄新茔》,《同照阁诗集》卷四,第76页。
    2 陈三立《《继妻俞淑人墓志铭》,《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三,第1024页。
    3 陈三立《十一月二十七日江南派送日本留学生百二十人登海舶隆寅两儿附焉遂送至吴淞而别其时派送泰西留学生四十人亦联舟并发怅望有作》,《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38-139页。
    4 陈三立《除夕作》,《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第617页。
    5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吴宓诗话》,第290页。
    6 陈三立《视女婴入塾戏为二绝句》(二首之一),《散原精舍诗》卷上,第8页。
    7 陈三立《天泉洞》,《散原精舍诗别集》,第683页。
    8 陈三立《长至后一日于晴雪光中挈隆儿夫妇及七龄女孙摄影纪以一诗》,《散原精舍诗别集》,第692页。
    9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吴宓诗话》,第291页。
    1 陈三立《俞觚庵诗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十,第943页。
    2 康有为《闻邱仙根工部归里与黄公度京卿各争诗雄文人结习别开蛮触以诗问讯且调之》,见钱仲联主编《近代诗钞》第二册,第1173页。
    3 陈三立《余尧衢诗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十,第957页。
    4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见《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5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吴宓诗话》,第290页。
    6 赵炳麟《陈农部传》,附见赵树贵等编《陈炽集》,第385-386页。
    7 邵祖平《散原先生文行掇述(节录)》,附见《陈宝箴集》卷三十五《书札一》,第1681页。
    8 邹代钧《致汪康年书》,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779页。
    1 陈三立《陈次亮户部以去岁五月卒于京师追哭一首》,《教原精舍诗》卷上,第5页。
    2 陈三立《哭罗邠岘》,《散原精舍诗》卷上,第61页。
    3 陈三立《文芸阁学士同年挽词六首》,《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32页。
    4 陈三立《哭顾石公》,《散原精舍诗》卷下,第184页。
    5 陈三立《哭于晦若侍郎三首》,《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第482页。
    6 郭庆藩《庄子集释》,第727页。
    7 陈三立《瞿止庵相国挽诗》,《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第564页。
    8 陈三立《哭孟乐大令》,《散原精舍诗》卷上,第31页。
    9 陈三立《与纯常相见之明日遂偕寻莫愁湖至则楼馆荡没巨浸中仅存败屋数椽而已怅然有作》,《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32页。
    10 陈三立《黄公度京卿由海南人境庐寄书并付近诗感赋》,《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48页。
    1 陈三立《次韵答寄禅上人海上见寄》,《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30页。
    2 陈三立《过天津戏赠瘿公》,《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90页。
    3 陈三立《登楼望西山二首》(其二),《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20页。
    4 易大德《读散原精舍诗感赋》,转引自胡迎建《一代宗师陈三立》,第262页。
    5 程颂万《《五言散文八十韵寄陈伯严》,转引自马亚中师《中国近代诗歌史》,第394页。
    6 胡光炜《愿夏庐诗钞》卷二《散原先生輐诗》,附见《胡小石论文集》,第261。
    7 汪荣祖《陈寅恪评传》,第20页。
    8 龚自珍《书汤海秋诗集后》。
    9 陈锐《题伯严近集》,见钱仲联主编《近代诗钞》,第859页。
    1 夏敬观《学山诗话》,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第40页。
    2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一,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第156页。
    3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见《汪辟疆文集》,第300页。
    4 见杨声昭《读散原诗漫记》,转引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光宣朝卷》“陈三立”条,第3315页。
    5 张慧剑《辰子说林》“韭菜”条,第19页。
    6 陈三立《咏佳人》,《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诗录第一》,第5页。
    7 参见刘世南《清诗流派史》,第448页。
    8 黄曾樾《陈石遗先生谈艺录》,见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第1019页。
    9 陈三立《故妻罗孺人状》,《散原精舍文集》卷一,第762页。
    10 范当世《近代诸家诗评》,附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51页。
    11 陆时雍《诗境总论》。
    1 汪森《韩柳诗选》。
    2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见张寅彭《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第251页。
    3 陈衍《近代诗钞述评》,见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第907页。
    4 徐一士《一士类稿·谈陈三立》,第97-98页。
    5 范当世《近代诸家诗评》,附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51-1252页。
    6 柳亚子《论诗六绝句》,见《南社史长编》,第380页。
    1 苏轼《东坡题跋》卷二。
    2 陈潮一《新语林》卷三《文学》,附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51页。
    3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见《吴宓诗话》,第290页。
    4 陈三立《为濮青士观察丈题山谷老人尺牍卷子》,《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26页。
    5 陈三立《为濮青士观察丈题山谷老人尺牍卷子》,《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26页。
    6 陈三立《漫题豫章四贤像搨本·黄山谷》,《散原精合诗集》卷上,第119页。
    7 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论清诗》,第157页。
    8 李渔叔《鱼千里斋随笔》卷上《散原诗》,第51页。
    9 刘禺生《世载堂杂忆》“近代学者轶事“条,第292页。
    10 汪辟疆《展庵醉后论诗》,见《汪辟疆说近代诗》,第285页。
    1 狄平子《平等阁诗话》,转引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光宣朝卷》“陈三立”条,第3314页。
    2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国史馆馆刊》创刊号。
    3 陈三立《崝庐记》,《散原精舍文集》卷六,第859页。
    4 南邮《撼怀斋诗话》,见张寅彭主编《民田诗话丛编》第五册,第231页。
    5 郑孝胥《散原精舍诗序》,附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16页。
    6 徐一士《一士类藕·谈陈三立》,第98页。
    7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一,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第156页。
    8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四,见张寅彭主编《民田诗话丛编》第一册,第204页。
    9 陈宝琛《题伯严诗卷》,《沧趣楼诗集》卷五,见刘永翔、许全胜校点《沧趣楼诗文集》,第109页。
    10 陈三立《乙庵七十生日寄祝兹篇》,《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第593页。
    11 陈三立《余来散原山中夜梦于沪上遇节厂自粤至云方赁卖字室翩然遂去觉而纪之》,《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311页。
    12 陈三立《抵上海别儿游学柏林还诵樊山布政午彝翰林见忆之作次韵奉酬》《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287页。
    13 陈三立《王义门陶宾南两塾师各有赠答之什次韵赘其后》,《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2页。
    14 陈三立《侵晓舟发金陵次韵答义门赠别并示同舍诸子》,《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3-14页。
    15'陈三立《高丽金宗亮起汉过访求诗因赠》,《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第539页。
    1 陈三立《送严几道观察游伦敦》,《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38页。
    2 李渔叔《鱼千里斋随笔》卷上《散原诗》,第51页。
    3 张戒《岁寒堂诗话》,见丁福宝辑《历代诗话续编》,第464页。
    4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第327页。
    5 陈三立《肯堂为我录其甲午客天津中秋晚月之作诵之叹绝苏黄而下无此奇矣用前韵奉报》,《散原精舍诗》卷上,第51页。
    6 范当世《除夕诗狂自遣》,《范伯子诗集》卷第十三,见马亚中、陈国安师校点《范伯子诗文集》,第260页。
    7 杨声昭《读散原诗漫记》,转引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光宣朝卷》“陈三立”条,第3315页。
    8 陈三立《得熊季廉海上寄书言俄约警报用前韵》,《散原精舍诗》卷上,第13页。
    9 陈三立《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散原精舍诗》卷上,第85页。
    1 狄平子《平等阁诗话》,转引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光宣朝卷》“陈三立”条,第3314页。
    2 见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第356页。
    3 郑孝胥《散原精舍诗序》,附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合诗文集》,第1216页。
    1 沈曾植《祝陈散原七旬寿诗》,见钱仲联《沈曾植集校注·海日楼诗注卷十二》,第1491页。
    2 钱仲联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诗词集》,第508页。
    3 陈衍《沈乙盒诗序》,见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石遗室论诗文录》,第1047-1048页。
    4 张慧剑《辰子说林》“韭菜”条,第19页。
    5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见《汪辟疆文集》,第300页。
    6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4页。
    1 陈衍《近代诗学论略》,见饯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石遗室论诗文录》,第1087-1088页。
    2 胡先骕《四十年来北京之旧诗人》,《胡先骕文存》上卷,第483页。
    3 胡先骕《四十年来北京之旧诗人》,《胡先骕文存》上卷,第483页。
    4 郑孝胥《散原精舍诗序》,附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16页。
    5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一,第167页。
    6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14-15页。
    1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四,第201页。
    2 陈三立《与廖树蘅书》(第九通),《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64页。
    3 卫师《中国古典诗歌的末路英雄——陈三立诗坛地位的重新评价》,见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第100页。
    4 陈三立《见在龛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九,第936页。
    5 袁思亮《沧江诗集序》,附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69页。
    6 陈三立《见在龛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九,第936页。
    1 陈三立《关季华遗集跋》,《散原精舍文集》卷七,第895页。
    2 陈三立《关季华遗集跋》,《散原精舍文集》卷七,第895页。
    3 陈三立《廖笙陔诗序》,《散原精舍文集》卷五,第832页。
    4 陈三立《樊山示叠韵论诗二律聊缀所触以报》,《散原精舍诗》卷下,第255页。
    5 陈三立《胡梓方自京师屡寄新篇并索题句别墅萧闲赋此报之》,《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第362页。
    1 陈三立《海日楼诗跋》,《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52页。
    2 郑孝胥《散原精舍诗序》,附见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16页。
    3 陈三立《苍虬阁诗序》,《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39页。
    4 陈三立《书善化瞿文慎公手写诗卷后》,《散原精舍文集》卷十,第949页。
    5 陈三立《沧趣楼诗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七,第1113页。
    6 陈三立《苍虬阁诗序》,《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第1139页。
    1 饯仲联《论同光体》,见《当代学者自选文库·钱仲联卷》,第206页。
    2 钱仲联《论同光体》,见《当代学者自选文库·钱仲联卷》,第200页。
    3 陈三立《漫题豫章四贤像搨本·黄山谷》,《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19页。
    4 陈三立《为濮青士观察丈题山谷老人尺牍卷子》,《散原精舍诗集》卷上,第126页。
    5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田史馆馆刊》创刊号。
    6 陈三立《六月十二日乙庵作社集于泊园观宋刻任天社山谷内集诗解用集中观刘永年团练画角鹰韵》,《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中,第375页。
    7 陈三立《次和伯夔生日自寿专言文事以祝之》,《散原精舍文别集》,第660页。
    8 陈三立《抱碧斋遗集序》,《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五,第1067页。
    1 袁思亮《沧江诗集序》。
    2 见《学衡》第十三期。
    3 陈衍语见黄曾樾编《陈石遗先生谈艺录》,陈柱语见其所撰《中国散文史》第五编。
    4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
    5 李肖聃《星庐笔记》。
    6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
    7 附见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卷十一,吴敏树《与筱岑论文派书》后。
    8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
    9 曾国藩《复吴敏树》。
    10 李详《论桐城派》。
    1 曾固藩《题彭旭诗集后即送其南归》。
    2 李肖聃《星庐笔记》。
    3 曾国藩《致诸弟书》,见《曾文正公家书》。
    4 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
    5 《题右铭文集后》,见《郭嵩焘日记》。
    6 见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
    1 陈三立《龙壁山房文集叙》,《散原精舍文集》卷一。
    2 李肖聃《星庐笔记》。
    3 附见一九二三年京师刊本《抱润轩文集》中《素光阁读经记》后。
    4 见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
    5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
    6 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叙》。
    7 郭嵩焘《与杨季子书》。
    8 郭嵩焘《十家骈文汇编序》。
    9 郭嵩焘《养知书屋诗集自序》。
    10 冯桂芬《复庄卫生书》。
    11 郭嵩焘《古微堂诗集序》。
    12 陈隆恪等《散原精舍文集识语》。
    1 《郭嵩焘日记》第四卷。
    2 陈三立《留别墅遣怀》。
    3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4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5 见《国闻周报》第十四卷第二十五期。
    6 见一九二三年京师刊本《抱润轩文集》。
    1 陈三立《晓抵九江作》。
    2 吴宗慈《陈三立传略》。
    3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卷二十三“散原精舍文集”条。
    4 陈三立《刘镐仲文集序》。
    1 陈三立《龙壁山房文集叙》。
    2 陈三立《抱润轩文集序》。
    3 陈三立《桐城马君墓志铭》。
    1 陈三立《海云楼文集题记》。
    2 陈三立《与廖树蘅书》。
    3 徐一士《谈陈三立》。
    4 吴宗慈在《陈三立传略》。
    5 陈诗《尊瓠室诗话》。
    6 陈宝琛《题陈伯严集》。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M]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陈三立.散原精舍文集[M]钱文忠标点.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M]潘益民、李开军辑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刘纳选.胨三立:传记·作品选[M]北京:文史出版社,1998.
    汪叔子、张求会.陈宝箴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陈寅恪.陈寅恪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1.
    严复.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M]钱仲联笺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陈方恪 陈方恪诗词集.[M]潘益民辑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陈隆恪.同照阁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范当世.范伯子诗文集[M]马亚中、陈国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郑孝胥.海藏楼诗集[M]黄坤、杨晓波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陈宝琛.沦趣楼诗文集上[M]刘永翔、许全肼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4.
    樊增祥.樊樊山诗集[M]涂小马、陈宇俊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金天羽.天放楼诗文集[M]周绿祥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黄遵宪.黄遵宪集[M]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编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白敦仁.巢经巢诗钞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杨文会.杨仁山全集[M]周继旨校点.合肥:黄山书社,2000.
    张维屏诗文选[M]黄刚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莫友芝.郘亭诗钞笺注[M]龙先绪、符均笺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康有为.康有为选集[M]舒芫、陈迩东、王利器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陈衍.近代诗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钱仲联.近代文学大系[M]上海:上海书店,1991.
    钱仲联.近代诗钞[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潘益民、潘蕤.陈方恪年谱[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陈衍.陈衍诗论合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陈衍.石遗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陈寅恪.陈寅恪文化随笔[M]刘桂生、张步洲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潘益民.陈方恪先生编年辑事[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
    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张寅彭.民国诗话丛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钱钟书.石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孙应祥.严复年谱[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3.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983.
    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M]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张慧剑.辰子说林[M]上海:上海书局,1977.
    陈濑一.睇向斋秘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刘禺生.世载堂杂忆[M]北京:中华书局,1960.
    祁(?)藻、文廷式、吴大澂等.《青鹤》笔记九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朱一新.无邪堂问答[M]吕鸿儒、张长法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0.
    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M]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译室编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陈小从.图说义宁陈氏[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汪荣祖.陈寅恪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刘以焕.一代宗师陈寅恪:涉及陈氏一门[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胡迎建.一代宗师陈三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
    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高阳.清末四公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叶绍荣.陈寅恪家世[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孙海洋.瑚南近代文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吴孟夏.桐城文派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钱基博.近代中国文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6.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严迪昌.清诗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6.
    程亚林.近代诗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刘世南.清史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钱仲联.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3.
    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f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胡迎建.民国旧体诗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钱仲联.钱仲联讲论清诗[M]魏中林整理.苏卅: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段启明、汪龙麟.清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傅璇琮.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集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8.
    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袁进.中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胡晓明.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李金涛.艰难的突围:中国近代诗歌转型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朱文华.风骚余韵论——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李继凯、史志谨.中国近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邓小军.诗文释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4.
    蒋述卓、刘绍瑾、程国赋、魏中林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王镇远、邬国平.清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舒芜、陈迩东、周绍良、王利器.近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皮瑞锡.经学历史[M]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
    皮瑞锡.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稻叶君山.清朝全史[M]但焘译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
    徐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王铁.中国东南的宗族与宗谱[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张帆.末代帝师陈宝琛评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萧艾.王湘绮评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刘克敌.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李喜所.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王玉华.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溝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M]索介然、龚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7.
    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成同光时代[M]长沙:岳麓书社,2000.
    钟离蒙、杨风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M]大连: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
    余英时.现代儒学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M]上海:三联书店,2004.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M]上海:三联书店,2005.
    余英时.中国传统与文化重建[M]上海:三联书店,2004.
    余英时.中固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9.
    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汪林茂.晚清文化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M]石家庄:湖北教育,200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M]上海:三联书店,2004.
    丁三青.现代性与近代中国[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龚鹏程.近代思想史散论[M]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1.
    傅军龙、李柏田、竹天润.晚清文化地图[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历史文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章学诚.文史通译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冯天瑜、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M]北京:中华书局,2000.
    蒋英豪.黄遵宪师友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M]刘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林华国.近代历史纵横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赵宝煦.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郑大华、邹小站.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陈声聪.兼于阁杂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岛田度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M]甘万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孟森.清史讲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李开、刘冠才.晚清学术简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朱汉民.清代湘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贾雏.谭嗣同与晚清士人交往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谭嗣同.仁学[M]印永清评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彭国祥.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5.
    段超.陶澍与嘉道经世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蒋良骐.东华录[M]鲍思陶、西原校点.济南:齐鲁书社,2005.
    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