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美学中的身体审美和身体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就先秦美学中身体审美和身体问题的研究分上、下两篇进行。上篇集中探讨先秦身体审美的历史环节与内在构成,根据先秦人对身体美认识程度的加深和主题转换,大致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原始三代、西周至战国中期前和战国中后期,来展示先秦人对身体美及其构成由外而内、由生理到心理、由自然到文化的认知过程。
     先秦时期,伴随着时代和审美思想的变化,人体审美意识的演进体现为如下历程:史前时代,人体美意识在生殖崇拜的宗教文化氛围中起源,体现为以“丰硕”为美的形体观念;夏、商之时,人体审美以女性为主角呈现,有以女杰“妇好”、女巫、女乐为代表的多样的女性美,其中女杰“妇好”延续了史前时代女性健康、刚健、质朴的美,女巫展示出夏、商巫术文化中女性秀外慧中的知性美,女乐的出现透露出其时人体美意识由功利目的让位于审美欣赏的历史信息;此外,对甲骨文、金文中“美”字的分析表明,人体审美意识仍然是夏、商时代审美意识发展的重要基础,且显露出本时期人体审美从纯形式判断到内在精神性审美的端倪;《诗经》时代,人体审美既承续了中华远古以来积淀的以“大”为美的形体美观念,同时以五官和肤色为主体的容貌美意识也已然自觉,并鲜明呈现出由重视人之外美转向关注人之内美的过渡性特征;战国时代,人体审美一扫春秋及史前时代以“丰硕”为美的观念而代之以纤柔为美的时尚,并在男权意识驱使下塑造了高唐神女这一性爱女神形象。这一历程显示出先秦人体审美意识由粗犷到精细的发展特征。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先秦人体审美也出现了以欲望化的玩弄心态和道德化的规训意志为表征的非审美倾向。
     约略从西周时期始,先秦身体审美观念的论述重心明显出现了从外美到内美的深化迹象。在审美现象上,“以貌论人”现象已成世风,表明对人的审视已不止于外在的体貌美,而是还论及内在美。这种身体审美意识的深化,与以形写神论和取象思维密切相关。在审美理论层面,外美与内美的关系论是这一时期身体审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提出了通过学习礼乐文化来塑造完美身体形象这样一条由内及外的自我美化的审美路线。
     至战国中后期,人格美理想的建构秉承西周以来重“德”观念的余绪而成为身体审美意识的时代主题。人格美是身体美构成的最为内在的要素,也是先秦时代中国人对身体美观念发现的最后历史环节。先秦诸子根据各自价值取向塑造了不同的人格美形象,主要有:一是儒家依仁据德、兼济独善的君子人格;二是道家顺天从性、逍遥世外的隐士人格;三是屈原正直孤高、政心不已的忠臣人格;四是墨家深情气豪、仗义天下的侠士人格:五是法家廉洁公正、奉法办事的循吏人格。这些诸子价值取向支配下凝结的人格美形象是继中华春秋前天子理想人格之后,缀入到整个先秦美学人格美形象系列中的新族群。而通观上述诸多人格美形象,便会发现道德自律和参自然美之化育是人格美培养的两个维度。
     下篇为先秦身体哲学,从哲学角度深化对先秦身体审美精神的认识。先秦时代,审美领域的身体审美意识觉醒,就其哲学精神实质,是时人主体意识觉醒的反映。根据人类主体意识觉醒的三重精神内涵,即自我确认、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先秦身体哲学相应地具有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贵身论作为对身体的本体认定,是对身体主体在世界万物中的自我确认,具体地,它包含身体本位主义和惜生之情两层涵义;贵身论的出场与汉民族“依形躯起念”的思维以及西周之际人、神易位的文化转折和春秋战国时代的人道危机密切关联。
     其次,以气论身的身体构成论,是对身体主体的内在本质和生命要素构成的认知。在先秦“气本”、“气化”论的思想语境中,气亦被视为生命之基。由于气内在地包含着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故形成了“身一气一心”一体这一独具中国思想特色的身、心结构观。
     最后,修身与赤身作为两种代表性的处“身”理想,是儒道两家因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身体主体如何在世间寻找安居的思致凝结而成的自我塑造理想。修身论主张以人文化成对身体予以塑造,赤身论主张以回归自然为存身之途。这两种处“身”理想相反而相成,反映出先秦时期人们自我塑造、自我超越的热忱和创造性。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body aesthetics and body-thoughts of the pre-Qin Dynasty by two parts:anterior part and posterior part. The anterior part focuses on the history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body aesthetics, according to subject conversion and deepening acquaintation with body aesthetics,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that is, the original times to Xia\Shang\Zhou Dynasty, Xi'zhou Dynasty to the mid-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to demonstrate on cognitive processes of the body aesthetics from external to inner, from physiological to psychological, from natural to cultural.
     In pre-Qin Dynasty, along with the changing of era and aesthetic thought, the evolution of the body aesthetics sense i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course: In prehistoric times, body aesthetics consciousness originated in the the religious atmosphere of reproductive worship, reflected in the"rich" as the physical concepts; In Xia\Shang Dynasty, female played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body aesthetics, showing a Heroine in"Fuhao", the Witch, female musicians, represented by a variety of female beauty, which one of Heroine"Fuhao"continued the prehistoric era of women's health, energetic and pristine beauty, the Witch showed the intellectual beauty of women in the witchcraft culture, the emergence of female musicians revealed that utilitarian purpose had been making concessions to aesthetic appreciation in body aesthetics, In addition, an analysis of Beauty"character in Oracle and Clementi showed that the body aesthetic sense was still the important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Xia\Shang times, and revealed the historical clues that body aesthetics was changing from a diagnosis of purely form to the inherent spirit; In"Book of Odes"times,body aesthetics not only inherited the aesthetical idea of appreciation of strong body since the ancient society, showing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s awakening of the face and complexion and the aesthetic transition from external beaty to internal beaty;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body aesthetics lift the concept of "fruitful"for physical bod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prehistoric era and replaced by the concept of "Cellusoft" for physical body, and driven by awareness of male power, "Gaotang goddess" as sex female image was shaped. This course showed the development of body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from the rough to the fine. Of course, in pre-Qin Dynasty body aesthetics also appeared non-aesthetic tendency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with moralism and desire.
     Approximately starting from the Xi'zhou Dynasty, in pre-Qin dyansty body aesthetic sense appeared the deepening signs that the center of discussing on body beauty was shiftting from the external to inner. In the aesthetic phenomenon, the"a person judged by appearance"phenomenon had become a social tradi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person not only appreciate the external beauty, but also deal with inner beauty. This deepening body aesthetic sens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image-thinking and idea of shaping spirit by appearance. In aesthetic theory level, there were many abstractfull body aesthetic theory including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beauty and inner beauty; but also the aesthetic route of self-beautification from the external to inner through the study of courtesy、music and culture to create the perfect body image.
     To the mid and late Warring States, constructing the ideal personality beauty had become time's subject with succession of advocating for morality since Xi'zhou Dynasty. Personality beauty is the most intrinsic elements and the final historical link that Chinese people had gradually been finding body beauty in pre-Qin Dynasty. In accordance with "Zhuzi" respective values to shape a different image of the personality beauty, there were: First, Confucian gentlema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ying on Jen and ethics, independence and sense of the rescue of others; Second Taoism hermi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ithtion of naturalism and breakation away from secular society; Three, Quyuan's loyal personal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ial,lonely,arrogant heart and keeping the sustainable passion to political innovation;Four,Mohist knight personal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affection ,bold talerance and upholding justice of vulnerable people; Friday, Legalists officials personal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bity, integrity and strictly complying with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deal with things.These images of the personality beauty shaped by "Zhuzi" respective values were a new groups of personality beauty in pre-Qin Dynasty, following ideal emperor personality shap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Dynasty. Summarizing these images of personality beauty, we will find natural beauty and moral self-discipline are two dimensions of cultivating personality beauty.
     Posterior part discusses pre-Qin body philosophy,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to deepen the congnition of the Pre-Qin body aesthetics. In pre-Qin era, the awakening of body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the aesthetic field,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ir philosophy, is a reflection of subject consciousness's awakening. According to the tripl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human subject consciousness's awakening, namely, self-recognition, self-awareness and self-fashioning, the pre-Qin body philosophy was corresponded with three aspects:
     First of all, valuing body, as the ontology of body, are the body's self-recognition of in the things of world, specifically, it contains the ontology of body and feeling pity for life; The emergence of valuing bod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oughts inspired by body" in the Han nationality,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turn of the translo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God in Xi'zhou Dynasty, the humanitarian crisis in Spring-Autumn and Warring times.
     Secondly, body-structuring, as to discuss body from perspective of gas,was the self- cognition of the inherent nature and constitutional elements of life. On the ideological context of "gas-ontology"and"gasification"in pre-Qin dynasty, gas was samely considered as the base of life. Because gas contains the intrinsic unity of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it formed a "body - gas - heart", as one though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structur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unique Chinese culture.
     Finally, cultivating body and naturizing body, as two representative ideal of shaping body,were the ideal of self-fashioning how body dwells on world according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respective values. Confucianism advocates people to cultivate body by studying culture. Taoism recommends people to return nature so as to save body.These two contrast and complementary ideal of shaping body, reflected th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self-fashioning and self-transcendence in pre-Qin Dynasty.
引文
[1](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中译本序第5页。
    [1]刘成纪:《形而下的不朽——汉代身体美学考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日)汤浅泰雄:《灵肉探微——神秘的东方身心观》,马超等编译,中国友谊出版社,1990年版。
    [3]杨儒宾:《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
    [4]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各处,1996年版。
    [5]蔡壁名:《身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台湾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均见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台北喜马拉雅基金会,2001年版。
    [2]黄俊杰:《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类型与议题》,《孔子研究》,2006年第5期。
    [3]Kristopher Schipper:.The Taoist Body.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1993.
    [4]安乐哲:《古典中国哲学中身体的意义》,陈霞、刘燕译,《世界哲学》,2006年第5期。
    [5]Angela Zito,TaniE.Barlow:Body,Subject and Power in Chin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6]On Chinese Body Thinking:A Cultural Hermeneutics,E.J Brill,1997.
    [7]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观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参看李清良:《中国身体观与中国问题——兼评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本文对先秦身体哲学研究现状的论述亦参考了该文,亦谨此说明。
    [2]近年来,张再林先生用力至勤,发表相关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研究的系列论文有:《中国古代伦理学中的身体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中国古代宇宙论中的身体性》(《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人文杂志》2005年第2期)、《走向“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中国古代身体政治学发微》(《学术月刊》2008年第4期)等等。
    [3]王德胜:《形体美的发现——中西形体审美意识比较》,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与其美学意义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陈明彬:《身体话语与先秦儒、道美学》,《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蔡壁名:《身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台湾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2]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观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1]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版,第7页。
    [2]蔡壁名:《身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台湾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1]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3]刘巨才:《选美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4](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0-151页。
    [1]参看薛富兴:《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本小节点“性选择与人体美的发现”的写作参阅了该书第六章第二节“个体美”中关于“美与性”的论述。
    [1]赵策:《土石之魂——中国古代雕塑发现》,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1]赵策:《土石之魂——中国古代雕塑发现》,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2]同上书,第22页。
    [3]陈醉:《裸体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4](英)霭理士:《性心理学》,潘光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81页。
    [1]陈醉:《裸体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2]高大伦等主编:《中国文物奖赏辞典》,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3]霍然:《先秦美学思潮》,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34页。
    [1](汉)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15页。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1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21-122页。
    [2](汉)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15页。
    [1](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魏常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2]萧兵:《楚辞审美观琐记》,《美学》第3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页。
    [3]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4]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上海书店,1985年版,卷7第119页。
    [1]陈良运:《“美”起源于“味觉”辨正》,《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2]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3]王献唐:《释每美》,《中国文字》第35册,第3934页。
    [4]同上书,第3935页。
    [5]程勇真:《先秦女性审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7年,第27-29页。
    [1]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页。
    [1](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4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1](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70页。
    [1]关于屈原的爱情诗歌,大多数论者以为其主题不过是在以男女关系喻君臣关系。但不管怎样,诗中所描写的女性气质还是应当基本代表着屈原对女性美感的观察与理解。
    [1]程勇真:《先秦女性审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7年,第93页。
    [2]程勇真在《先秦女性审美研究》一书的诸多节目中,从先秦女性审美的性别视角出发对此有比较深入的论述,对笔者多有启发,读者可详细阅之。
    [3]胡敏:《论<庄子·逍遥游>中的“神人”形象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人体审美观念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有论者从人类学视角对中国审美文化及艺术偏尚阴柔的原因给予了解释。如仪平策认为:“原始母系文化在中国父系社会里的深刻遗留,以家庭为本位,以人伦血缘为根基的宗法制文化对母性权益和尊威的保证,以及现实社会中由母性的处处在场、父性的缄默缺席而导致的子孙后代对母性人格的认同等等,都历史地积淀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母性崇拜文化情结,进而造就中国男性群体的女性化亦未成年化心态。不难想象,由这些女性化或儿男化的男人们来担当中国父系社会学术和艺术活动的主体,会作出什么事来呢?他们自然会在较大程度上脱离父性人格气质,拆解男权文化形象,使美学范式和艺术世界弥漫着女性化气息,使审美文化呈现出阴柔化的偏尚。”参见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偏尚阴柔的人类学解释》,《东方丛刊》,2003年第3期。
    [2]均见《世说新语·容止》,自刘义庆《世说新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5-334页。
    [1]参看叶舒宪:《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闻一多:《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清华学报》,1935年第4期。
    [2]陈梦家:《高襟郊社祖庙通考——释<高唐赋>》,《清华学报》,1936年第1期。
    [3]连镇标:《巫山神女故事的起源及其演变》,《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黄崇浩:《山鬼、河伯及秭归》,《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4]赵沛霖:《<高唐赋><神女赋>的神女形象和主题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5]尽管在宋玉之前,先秦典籍中都不乏“美人”形象的描绘,如《诗经》中常见的“幽思牢愁,固结莫解”的月下思妇,还有如毛嫱、西施,等等,但是这些“美人”形象都并非出于专业作家的自觉塑造,而可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美女的真实描摹,而未若宋玉笔下的神女完全是一个没有世俗色彩的女仙形象。此外,宋玉之前的“美人”形象,其塑造的细腻程度也远远不能与高唐神女相比。
    [6]《易传》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又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种男尊女卑观念实际上就是战国时代现实社会关系中男女之间的主奴、尊卑关系在思想史上的反映。《易传》所作时间正是战国后期。
    [1]李小江:《女性审美意识探微》,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3页。
    [2](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3](英)霭理士:《性心理学》,潘光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30页。
    [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册,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07页。
    [2]宋玉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学中诸如文弱、落魄书生艳遇美人且后者自荐枕席成为了千百年来中国男性创作中难以割舍的重要情节。
    [1]另一表现是将女性妖魔化。“红颜祸水论”就是如此。“对女性恶魔的诅咒,一方面表现出他们对女性创造力的厌恶,一方面也是对妇女创造力的明火执仗的贬损和压制。”(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对女性的贬损,既是对女性的压制,也容易使男性寻找到自我优越感。
    [2]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1]彭亚非:《先秦审美观念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彭著第一章“五官审美观”对先秦时代“审美玩弄心态”有非常精彩的论述,本节对此多有汲取,谨此致谢。
    [1]彭亚非:《先秦审美观念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1]刘巨才:《选美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1]张觉:《吴越春秋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35页。
    [1](汉)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33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3页。
    [2](汉)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732页。
    [1]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3-134页。
    [1]张耀卫:《先秦“以貌论人”现象的文化内涵》,《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1](汉)蔡邕:《蔡中郎集:女诫》,扫叶山房,1925年版。
    [1]薛富兴:《先秦美学的历史进程》,《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9页。
    [1]薛富兴:《文与质:中国美学史的逻辑起点》,《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页。
    [2]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3]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55页。
    [1]《孝经·开宗明义章》,自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李清良:《中国身体观与中国问题》,《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
    [1]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385页。
    [1](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1]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2]杨辉:《“移风易俗”命题考源——在中国美学史视野下》,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年,第11页。
    [1]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4-135页。
    [1]杨儒宾:《支离与践形——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415页。
    [2]蔡壁名:《身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台湾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3]张法:《礼乐文化:理解先秦美学特色的一个路径》,《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参看薛富兴:《先秦美学的历史进程》,《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61页。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页。
    [1](汉)班固:《汉书》第6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5-1756页。
    [1]参看薛富兴:《文与质:古典艺术的定位》,《山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1]林语堂:《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55页。
    [2]唐君毅:《心物与人生》,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182页。
    [1]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8页。
    [1]参看张国安:《先秦“德”义原始》,《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这一小节对薛富兴先生《假乐君子,显显令德——<诗经>生活审美理想人格篇》的精神多有汲取。参看薛富兴:《山水精神——中国美学史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8-467页。
    [1](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2]张法:《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1](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卷二<号>》,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8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1]薛富兴:《中国生活审美传统及其当代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3期。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页。
    [1]许晓晴:《论儒道的隐逸观与隐士形象》,《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6期。
    [1](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5页。
    [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中华书书局,1996年版,第362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1](汉)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389页。
    [2](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4](汉)班固:《离骚赞序》,自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页。
    [1]梁启超:《屈原研究》,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下),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页。
    [2]张法:《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页。
    [3]袁行霈:《论屈原的人格美》,《学术月刊》,1981年第2期。
    [1](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4页。
    [1](汉)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704页。
    [1](汉)班固:《汉书》第11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97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1](汉)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750页。
    [2]参看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论述“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部分。
    [1]袁济喜:《自然之美与人格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该文不局限于先秦史料,就自然美对人格美的培养作用进行了深入阐发,对本文写作多有启发意义。
    [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1](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7页。
    [1](汉)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678页。
    [2]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7页。
    [2]此处对薛富兴先生《先秦玉观念》的精神多有汲取。参看薛富兴:《山水精神——中国美学史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0页。
    [2](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历代论画名著条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1]《永远的罗布泊》,载《美文》,1998年第4期。
    [2]钟嵘:《诗品序》,自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06页。
    [3]陆机:《文赋》,自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6页。
    [4]刘勰著,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4页。
    [1]薛富兴:《自然审美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1-12页。
    [1]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礼》,自《王国维遗书》第1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2]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与其美学意义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5页。
    [1]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唐力权:《<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周易研究》,1990年第2期。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页。
    [1](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02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1]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02页。
    [1]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245页。
    [1]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页。
    [1]唐力权:《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周易研究》,1990年第2期。
    [2]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徐整:《三五历纪》,自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卷一。
    [2]徐整:《五运历年纪》,自马驌《绎史》卷一。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1]王国维:《王国维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1]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1]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1-62页。
    [3]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1]李道湘:《从管子的精气论到庄子气论的形成》,《管子学刊》。1994年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
    [1](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77页。
    [1]此处参考了刘成纪先生就汉代身体要素构成分析的思路与体例,详见刘成纪《形而下的不朽——汉代身体美学考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50页。
    [2]叶秀山:《中西智慧的贯通——叶秀山中国哲学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3]当然,也出现过“身体”一词,其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墨子·辞过》谓:“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已矣。”此处“身体”指形躯之身。《礼记·乐记》云:“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形其义”。此处明显取“身体”一词的广义,是指形、气、心一体的生命整体。
    [1]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观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1]徐复观:《心的文化》,自《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2]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与其美学意义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86-87页。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8页。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1页。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45页。
    [1]张艳艳在其《先秦儒道身体观与其美学意义考察》一书中第二章“论气与先秦儒道身体观的确立”,对此论析甚详,读者可阅之。
    [2]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页。
    [1]曹础基:《庄子浅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65页。
    [1]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观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1]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版,第7页。
    [1]蔡璧名:《身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台湾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2]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页。
    [1]郭晓丽:《论先秦思想家主体意识的觉醒》,《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李瑞兰,季乃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论——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理性与现代价值》,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1]张国启:《修身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当代价值判断》,《江汉论坛》,2007年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李瑞兰,季乃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论——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理性与现代价值》,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0页。
    [2]李瑞兰,季乃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论——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理性与现代价值》,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1]这一点只要从《周礼》《仪礼》《礼记》的篇目命名对照即可见出。《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政治性质最浓。它的内容极为丰富,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观主管营造;涉及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仪礼》基本篇目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等等和《礼记》中的“内则”、“玉藻”、“丧服小记”、“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缁衣”、“深衣”、“儒行”、“冠义”等等,凡此涉及婚丧嫁娶、迎来送往、出去行藏诸多方面的内容,与个体的着装、言谈举止、揖让之道紧密相关。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2](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释:《日知录集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5-1006页。
    [1]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心理似乎为人们所熟知,它极大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且为百姓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处人治世的准则。有论者对儒家所追求的高尚精神品德作了比较大众的囊括:崇尚惠施于民,匡世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重义轻利,不为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甚至在必要时候舍身以取义,杀身成仁;提倡重名轻身,完善主体道德修养,绝不贪图高官厚禄而放弃原则,不义而富且贵。对我如浮云:鼓励众人依据自己在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尽职尽责,尽到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仁德和义务;强调自尊自重,对己严对人宽,信用诚实,孜孜不倦,关心他人;做到上下有序,长幼有别,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悌,待友诚信,处事循义,尊老爱幼,扶贫怜弱。参看梅焕庭:《论儒家的修身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现代哲学》,1996年第1期。
    [1]成云雷:《先秦儒学中的圣人之德与圣人之位——以秩序建构为中心》,《哲学研究》,2007年第12期。
    [1]李泽厚先生对此有精辟论断。他就曾指出,道家学派中的庄子思想,其实质不是伦理、政治问题,而是个体存在的身(生命)心(精神)问题,并把身心问题最终归结为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参见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187页。
    [2]《老子》书中这方面的言论如:“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九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等等。
    [3]譬如支离疏,“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形残体畸达到了极端的地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无用而不能有所为的人,却凭着他形残体畸的身体缺陷,因此而被免除了正常人不能免除的征役,还可以得到救济,安然终养天年。
    [1]儒家面对“礼崩乐坏”的历史局面正是在继承基础上的革新,以重振新的社会秩序。孔门儒学的“以仁释礼”就是在继承西周礼乐文明基础上的历史创造。
    [2]钱穆先生说:“自然二字,在先秦道家观念中,尚未成熟确立,因亦不占重要之地位。”(钱穆《老庄通辨》,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61页)还说:“后世遂谓老庄盛言自然,实由王弼之故也。”(同上书,第363页)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如果仅就“自然”二字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看,确乎很少,但是如果就精神气质而言,尚“自然”自当是道家有别于先秦其它学派如儒家尚“仁”、法家尚“法”的区别特征。
    [3]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33页。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2页。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页。
    [2](清)魏源:《老子本义》,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315页。
    [1]叶秀山:《中西智慧的贯通——叶秀山哲学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2](明)王夫之:《老子衍》,自《船山全书》第13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34页。
    [1]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124页。
    [2]《老子》六十七章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俭”是老子用来实现社会理想的三个法宝之一。
    [3]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自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740页。
    [4]鲁迅;《摩罗诗力说》,自《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1]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1页。
    1.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96
    2.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2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
    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
    5.陈戍国.尚书校注.岳麓书社,2004
    6.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
    7.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9.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册).中华书局,1981
    10.聂石樵.楚辞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1.钱穆.老庄通辨.北京三联书店,2002
    12.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2
    13.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4.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
    1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
    16.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
    17.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18.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3
    19.张觉.韩非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
    20.张觉.吴越春秋校注.岳麓书社,2006
    21.赵守正.管子注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22.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
    2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
    24.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6
    25.朱碧莲.宋玉辞赋译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6.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7.(秦)吕不韦撰,杨坚点校.吕氏春秋.岳麓书社,1989
    28.(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9.(汉)刘向.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0.(汉)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
    31.(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32.(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3.(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35.(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
    3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1册).中华书局,1986
    37.(明)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3册).岳麓书社,1996
    38.(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39.(清)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
    40.(清)魏源.老子本义.上海书店,1987
    41.(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释.日知录集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2.蔡璧名.身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台湾大学出版社,1997
    4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1编).人民出版社,1964
    4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5.高大伦等主编.中国文物奖赏辞典.漓江出版社,1991.
    46.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
    4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8.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台北喜马拉雅基金会,2001
    49.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0.李瑞兰,季乃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论——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理性与现代价值.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2.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
    53.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4.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5.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上海书店,1985
    56.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8.唐君毅.心物与人生.台湾学生书局,1984
    59.王国维.王国维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60.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1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
    61.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62.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册).北京三联书店,1982
    6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卷).上海三联书店,2001
    64.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65.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66.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
    67.杨儒宾.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与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
    68.叶秀山.中西智慧的贯通——叶秀山中国哲学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6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0.赵策.土石之魂——中国古代雕塑发现.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7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
    72.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观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3.陈醉.裸体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74.程勇真.先秦女性审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7
    75.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76.霍然.先秦美学思潮.人民出版社,2006
    77.李小江.女性审美意识探微.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78.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79.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80.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81.刘成纪.形而下的不朽——汉代身体美学考论.人民出版社,2007
    82.刘巨才.选美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83.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84.彭亚非.先秦审美观念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
    85.王德胜 形体美的发现——中西形体审美意识比较.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86.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87.薛富兴.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88.薛富兴.山水精神——中国美学史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89.杨辉.“移风易俗”命题考源——在中国美学史视野下.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
    90.叶舒宪.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91.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中华书局,1984
    92.张法.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93.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与其美学意义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95.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96.(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
    97.(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8.(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
    99.(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
    100.(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商务印书馆,1981
    101.(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102.(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3.(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1
    104.(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05.(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魏常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06.(日)汤浅泰雄.灵肉探微——神秘的东方身心观.马超等编译.中国友谊出版社,1990
    107.(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8.(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09.(英)霭理士.性心理学.潘光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110.安乐哲.古典中国哲学中身体的意义.世界哲学,2006(5)
    111.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4)
    112.陈良运.“美”起源于“味觉”辨正.文艺研究,2002(4)
    113.陈明彬.身体话语与先秦儒、道美学.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114.成云雷.先秦儒学中的圣人之德与圣人之位——以秩序建构为中心.哲学研究,2007(12)
    115.郭晓丽.论先秦思想家主体意识的觉醒.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116.胡敏.论《庄子·逍遥游》中的“神人”形象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人体审美观念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8(3)
    117.黄俊杰.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类型与议题.孔子研究,2006(5)
    118.李道湘.从管子的精气论到庄子气论的形成.管子学刊,1994(1)
    119.李清良.中国身体观与中国问题.哲学动态,2006(5)
    120.梅焕庭.论儒家的修身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现代哲学,1996(1)
    121.束有春.先秦人体之美的发展历程.艺术百家,2004(5)
    122.唐力权.《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周易研究,1990(2)
    123.许晓晴.论儒道的隐逸观与隐士形象.社会科学家,2006(6)
    124.薛富兴.文与质:古典艺术的定位.山西师大学报,1996(3)
    125.薛富兴.文与质:中国美学史的逻辑起点.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126.薛富兴.先秦美学的历史进程.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27.薛富兴.中国生活审美传统及其当代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04(3)
    128.薛富兴.自然审美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129.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偏尚阴柔的人类学解释.东方丛刊,2003(3)
    130.袁济喜.自然之美与人格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6)
    131.袁行霈.论屈原的人格美.学术月刊,198l(2)
    132.张法.礼乐文化:理解先秦美学特色的一个路径.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33.张国安.先秦“德”义原始.江苏社会科学,2005(3)
    134.张国启.修身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当代价值判断.江汉论坛,2007(1)
    135.张耀卫.先秦“以貌论人”现象的文化内涵.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5)
    136.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37.赵沛霖.《高唐赋》《神女赋》的神女形象和主题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5(6)
    138.周洁.由历史生成看人体美.社会科学,19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